口腔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2023-01-10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或从事某一工作的人员起到约束作用,这是他们行动的标准和依据。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收藏的《口腔门诊感染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口腔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置相对独立,与其它门诊、急诊相隔离,有明确标识。分设病人、工作人员入、出口。

2、应分区明确,设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人流、物流不能逆行。

3、保持室内外清洁,定时通风,采用湿式清扫,用0.1%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每天对各诊室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60分钟。物体表面用0.1%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并有记录。

4、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5、对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时消毒处理。用两倍于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的2%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或没1000ml排泄物、分泌物家高氯

6、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落实医疗废物的管理。各诊室所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第二篇: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肠道门诊各自分开,自成体系,相对独立。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并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室诊治,并及时消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2、门诊室保持整洁,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通风换气;每日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或二澳海因擦桌椅、诊察床,地面每日湿拖2次,如有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至少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床套,枕套每周更换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3、门诊大厅、候诊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1-2次。

4、各诊室有流动水设施或消毒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或离院外出。

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肥皂流动水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污染器械后和接触可疑传染病后应消毒液泡手,做诊断性治疗或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它物品时应戴手套。

3、医护人员在做侵袭性操作时,均应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消毒,铺无菌巾。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体温表用0.5%过氧乙酸二道法浸泡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体温表使用前用冷水开水冲净。

2、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消毒。

4、穿刺、换药的器械、弯盘要先浸泡消毒后送供应室处理。

5、眼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遮眼板一人一板,用后消毒。

6、五官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检查器一人一消毒。雾化吸入器、螺纹器、咬嘴及雾化罐每人每次用后用含氯制剂或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雾化器内的药物配置按无菌操作原则,所用药液开启后24小早内可用,并注明开瓶时间。

7、门诊手术室按照有关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8、各科用过的棉签、棉球、敷料等医疗用品,应放入污物袋封口焚烧。

第三篇:2016年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 目的:

规范口腔门诊消毒隔离操作规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2. 范围:

适用于口腔门诊。 3. 定义:无 4. 内容:

4.1 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原则

口腔诊疗器械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根据口腔科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 选择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遵循如下原则:

4.1.1 进入患者口腔内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4.1.2 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1.3 接触患者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1.4 凡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4.2 口腔科手机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4.2.1 预处理

4.2.1.1 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s。

4.2.2 使用者及时卸下污染手机,并用75%酒精棉球擦除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置于器械回收箱密封保存. 4.2.2.1 清洗由口腔科消毒护士交至CSSD清洗消毒,并做好交接。 4.2.2.2 {冲洗: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 4.2.2.3 洗涤:冲洗后,置于热清洗消毒机中清洗。

4.2.3 干燥:将手机从清洗机中取出,使用高压气枪吹干管道、风轮轴承表面水分。 4.2.4 内部保养:

4.2.4.1 使用注油机注油或喷雾型清洁润滑油手工注油

4.2.4.2 干燥注油后器械外表应及时擦干,管腔内应用压力气枪吹干,不得自然晾干。 4.2.5 检查: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干燥后的手机、器械的洁净度和性能。 4.2.6 包装:宜使用纸塑单包装,用医用热封口机封口。 4.2.7 灭菌

4.2.7.1 首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

4.2.7.2 装载时不能堆放,应将封装好的手机依次放在托盘内,每只手机之间应保留一定间隙,并且纸面向上,有利于蒸汽穿透及干燥。

4.2.7.3 严格控制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温度>135℃或灭菌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均可损坏手机密封胶圈及轴承等部件。

4.2.8 贮存: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及操

作人签名或代码,放入无菌物品存放柜。

4.2.9 发放:发放时应保证包装完好。如发现油包、包装破损等应视为污染不得发放,需

重新清洗灭菌。} 4.2.10 注意事项

4.2.10.1 不能将手机浸入消毒液内浸泡,以免腐蚀手机内零件。

4.2.10.2 纸塑复合包装纸面应避免被润滑油浸湿,以免影响灭菌过程中蒸汽穿透。 4.2.10.3 手机储存在无菌橱内,按先进先出顺序发放,每天进行清点,避免丢失。

4.3 综合治疗椅消毒

4.3.1 综合治疗椅的表面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套,遇血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控制开关、灯柄、治疗台拉手、三用枪手柄等医生手触摸的地方一人一用一消毒,也可覆盖一次性护套或薄膜,一人一用一更换。

4.3.2 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4.3.3 医务人员每次进行口腔诊疗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手部有污染或戴手套时应避免接触治疗台物品表面。

4.3.4 治疗过程中用过的物品应放在容器内。

4.3.5 每次治疗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 4.3.6 每日诊疗结束后应清洗吸唾过滤和沉渣过滤装置。

4.3.7 痰盂随时保持清洁,上、下午诊疗结束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4.4 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在诊疗及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等操作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面罩、隔离衣、耐湿围裙),具体参见《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制度》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操作规程》。 4.5 医疗废物处理:

使用后锐器如针头、穿刺针、安瓿、一次性探针、口镜、镊子等放入锐器盒内,其它医疗废物处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4.6 避免X拍片过程中交叉感染:参见《X线室消毒隔离规程》。 4.7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参见《CSSD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操作规程》 5. 相关文件:

5.1 卫医发[2005]73号《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5.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12年

6. 使用表单及附件:无

第四篇: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发热门诊管理

1.1、发热门诊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有独立的肠道门诊。 1.

2、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做到无交叉。 1.3、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并限制活动范围,减少医源性传播机会。

1.4、就诊病人要求戴口罩,家属及陪同者在诊区外等候,如病情需要时,经医生同意可留一人陪同。

2 发热门诊空气消毒

2.1、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1次,每次60分钟,然后开窗通风。

3、 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

3.1、地面要湿式拖扫,有疑似病人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 3.

2、桌、椅、窗台、柜、门(把手)、治疗车等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次。

4、 其他物品的消毒

4.1、每个诊室备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消毒,体温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4.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一次性管道,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反复使用的接头等部件能高压的尽量高压灭菌。

4.3、病人吸氧用一次性湿化瓶、鼻导管等,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4.4、运送传染病人的平车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干净。

4.5、工作人员使用后的隔离衣等,装入双层污衣袋扎紧袋口,用密闭物品拖运,经高压灭菌→清洗后才能使用。

5 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

5.1、留观病人床旁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2000mg/L含氯消毒液,用做病人呕吐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30—60分钟,倒入厕所。

5.2、排泄物: 尿液:每1份尿液加1份2000mg/L含氯消毒液混匀,放置2小时,倒入厕所。 粪便:每1份粪便加5份2000mg/L含氯消毒液搅匀,放置2小时,倒入厕所。 6 污物的处理

6.1、发热门诊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垃圾。

6.2、用后的防护服、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它废物装入黄色垃圾袋内,不可超过3/4满,扎紧袋口。

6.3、注明警示标识。

6.4、由专人拖运到医疗废物暂存处。

7、 医护人员防护

7.1、工作服:上班时穿普通工作服及隔离衣,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防护围裙。

7.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病人时,应戴N95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7.3、工作帽:工作人员上班时应戴帽子。

7.4、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7.5、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应洗手或免洗速干手消毒剂。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

院感科

2015年1月5日

第五篇:肠道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肠道门诊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一定距离,标识醒目,建筑规范,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要求,并便于患者就诊。

(二)、肠道门诊分设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有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值班室、更衣室、储藏室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污染区包括候诊室、隔离留观室、化验室、药房、专用厕所等。要求三区划分明确,并有醒目标志,三区之间应当有物理隔离屏障(如隔离门),做到相互无交叉。

(三)、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配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配备痰盂、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四)、肠道门诊应当配备经过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系统培训的医师、护士和检验人员。

(五)、所有就诊腹泻病例(包括初诊和复诊病例)必须登记,按肠道门诊登记表规定项目必须填写完整。

(六)、采样检测

1、实行“有泻必采,有样必检”,粪检率达100%;腹泻病人必须在肠道门诊内由医护人员采集粪便标本,做好标本登记和送检工作。

2、发现临床疑似霍乱病人,应及时采样送检。

3、凡血性大便病例及症状可疑者必须采样。

(七)、肠道门诊发现的各类法定传染病(包括丙类传染病)均需按要求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六)消毒与个人防护

1、肠道门诊污水排放符合国家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2、诊疗器械在腹泻病人使用后应及时消毒,医护人员要做好手卫生,专用厕所进行随时消毒,有专人负责肠道门诊的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具体消毒方法参见《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3、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医务人员穿白大衣或隔离衣,佩戴外科口罩和帽子。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物时应戴手套;处理频繁呕吐患者时,建议在隔离衣外穿戴塑料围裙并戴眼罩。

(八)、肠道门诊应设置醒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和“病人就诊须知”,做好就诊引导和告知工作。肠道门诊开设期间,腹泻病人实行归口管理。在抢救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做好消毒隔离等处理工作。

(九)、建立健全病人登记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上一篇:矿山企业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昆山花桥未来惊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