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现途径

2022-09-12

当我们课后反思任何一节课时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 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而教师课堂组织好了学生学习效果才能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也随之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 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 教学内容如何变化, 教学方式如何改进, 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导言, 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学的重点

导言是新课的引子, 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 一段精彩的导言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 设计时围绕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来构思, 突出教学重点, 避免华而不实, 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 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教学导言注意言简意赅, 用一段简明的导言, 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 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轻松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导言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言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能感染学生, 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 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互动。

2 关注学生, 加强师生之间思想交流,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的导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因此, 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不能一味地凭主看感受去设计教学内容。我们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 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 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 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都源于交流, 只有交流方可密切人际关系, 可以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 是学生最信任的人, 是学生最为依赖的人, 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大多取决于教师。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的思想就可能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入行良好的引导与帮助, 那么学生的思想就有可能不会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生、懂得学生, 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碰触,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才可能实现师生关系的真正和谐与平等。其次,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渊博的知识, 高贵的人格和崇高的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 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而不能放任自流, “严”却不能过度, 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最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 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 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 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 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见, 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 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

3 教师精选阅读范例, 帮助学生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 光靠课内是不行的, 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课堂阅读是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学生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 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 了解学生阅读动向。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 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 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 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 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 应该适当地进行科学教育。那么, 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科学教育?我们认为其途径很多, 其中通过科普作品的教学来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 就是一个重要的捷径。让学生从科普作品中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卧看牵牛织女星》中说:“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 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 但也26光年。”“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 一天能走259亿20000万公里, 这长度的365倍, 就是一光年。”真了不起, 这么远的星体, 我们的科学家都能去研究。由此我们深深地感到了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月亮上的足迹》记述了人类到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上去旅行, 这证明了人类借助科学的力量能够征服宇宙, 科学的力量真是神奇啊。

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首先是多动手, 要求学生读书时, 动手标出文中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 查阅工具书, 弄懂了再读。其次是多动脑。一是联系上下文想想不理解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二是找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句子、精彩场景、片断等, 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好在哪里。最后是动手动脑写一写。要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 积累好词好句并读一读, 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教材中的文章或课外书籍经常练笔、写一写心得体会, 或者选精彩片断仿写。只有坚持这样做, 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应明白教育的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播现成的知识, 而是注重人的潜质的挖掘,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 教师应做到合理运用教材, 独辟蹊径, 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整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无声的深入学生的心田。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体与差异, 发展学生的潜能,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和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育。

上一篇:钢琴演奏中技巧与情感的统一研究下一篇:论高校图书馆特藏室的学科馆员的服务——以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