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独立性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不同利益群体视角

摘要: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基于两个视角:客观视角与主观感知视角,客观视角试图寻找独立性的替代变量,利用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各因素与替代变量之间的关系,虽然已有研究对审计独立性的测量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检验,但是由于独立性的固有属性,替代变量很难反映形式上的独立性,使得研究出现了大量相互矛盾的研究假说和实证证据。主观感知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属于认知范畴,形式上独立性指的是在拥有完全信息的理性第三方看来,审计师是独立的,与主观感知的要求相一致,弥补了客观视角的不足。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损害独立性感知的影响因素,忽视了增强独立性感知的因素。因此,如何从主观感知视角捕捉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成为了审计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议题。研究将在外文文献基础上,梳理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审计市场的实际,从审计人员和财务报告使用者两类群体的主观视角入手,详细分析和检验我国两类群体对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的看法是否存在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即,增强和损害审计独立性感知的因素。之后基于两类群体探索每个因素对审计独立性感知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两类群体对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的共性分析基本相同,损害独立性感知的因素为:经济依赖、非审计服务、审计风险、审计客户经常变更审计人员对市场传递不良反应、审计市场竞争、董事会对审计人员聘请和审计收费的决定权、长任期,增强独立性感知的因素为:审计人员轮换的规则权利与要求、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强势被审单位、适当任期。其中对于审计风险,两类群体认为能够显著损害审计独立性感知,在已有研究中并没有发现其损害作用。两类群体的程度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六类因素:审计市场竞争、CPA承受来自事务所的时间预算压力、经济依赖、非审计服务、事务所为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现任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前,要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建议政策制定者、审计人员、财务报告使用者应当充分关注和重视增强和损害审计独立性感知的因素以及两类群体对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的差异。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独立性感知;共性;差异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审计独立性及其感知影响因素

2.1.1 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2.1.2 审计人员对审计客户的经济依赖

2.1.3 提供非审计服务

2.1.4 事务所行业内竞争程度

2.1.5 会计准则弹性

2.1.6 注册会计师的长时间任期

2.1.7 其他因素

2.2 两类群体对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共性的文献综述

2.3 两类群体对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差异的文献综述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分析

3.1.1 Goldman和Barlev的审计职业独立性的评价框架

3.1.2 Nichols和Price的审计独立性感知概念模型

3.1.3 Shockley和Randolph审计独立性感知的概念框架

3.1.4 Shahrokh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研究

3.2 研究假设

3.2.1 两类群体对影响因素的感知共性

3.2.2 两类群体对影响因素的感知差异

第4章 研究设计与预测试

4.1 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问卷设计

4.1.1 审计独立性感知影响因素

4.1.2 题项设计

4.2 变量定义与测量

4.3 数据分析方法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4.3.3 信度分析

4.3.4 效度分析

4.4 预测试

4.4.1 预测试样本的基本情况

4.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4.4.3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第5章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正式测试

5.1.1 正式测试样本的基本情况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3 信效度分析

5.2 两类群体对于影响因素的感知

5.2.1 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测试题目的排序

5.2.2 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的排序

5.3 两类群体对影响因素感知的共性检验

5.3.1 审计人员对影响因素感知的显著性检验

5.3.2 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影响因素感知的显著性检验

5.3.3 两类群体对影响因素感知的共性

5.4 两类群体对影响因素感知的差异检验

5.5 结果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生理学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东方社会主义实践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