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自己议论文范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欣赏自己议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重要途径。结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在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特点及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第一篇:欣赏自己议论文范文

让自己坐进自己的怀里

面对山姆大叔的文化入侵,芬兰人急忙举起自己的“文化内容创作计划”。

难道中国人就只能追捧可口可乐之类的舶来品。而没有自己的文化产业吗?

说起信息产业,人们马上会想起网络,而说到网络,人们又无不注意到它面临的最大问题——内容贫乏。几年来网站建了一拨儿又一拨儿,但其中究竟有几个能让你难忘和迷恋?如今我们有了日益松快的带宽和广大的信息平台,那么带宽上走的和平台上放的该是什么?一句话,当众人尽情欢呼信息技术产业正在把我们带入美妙的“应许之地”时,我们可有谁在那块土地上看到了期待中的大片葡萄园——文化产业呢?

SiSu:芬兰构筑的文化防线

北欧的芬兰只有几百万人口,但那满世界打着“科技以人为本”广告的“诺基亚”,却是国际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翘楚。诺基亚的技术让芬兰人骄傲,但其巨大网络所承载的内容却是一水儿的美国文化产品,至少也是被美国人包装过的本地文化产品!

且不说作为网络世界普通话的美式英语,单是无数的美国网站和电子杂志、美国广告和歌星影星脸谱、美国公司制作的影视音乐,就让原本很傲慢的北欧人觉得丢不起那人——要知道,在西北欧的传统语汇中,“美国文化”就是“没文化”!

说美国文化粗鄙,那还只是个口味问题。但若说到美国文化产品充斥本国文化市场,那就是个关乎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大问题了。为此,芬兰政府在1997年公布了一个文化产业研究项目,它有一个特别便于记忆的芬兰名字——SiSu,即“内容创作启动计划”。

在发达世界的第二集团中,芬兰还不是动作最早的。早在1992年,法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就制订了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计划。但芬兰人的危机感似乎更强,并且最能唤起欧洲人的普遍共鸣。

如今,SiSu已不再是芬兰人一家的计划,它已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框架性合作项目”,成为美国之外的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便帖。它贴在网络上,贴在报刊上,贴在每个国家的年度发展报告里。这些文字中只跃动着一个主题:拯救文化——通过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来拯救自己的文化。

这种拯救意识显然来自强烈的危机感:可口可乐已经漫过了他们的躯干,现在美国的娱乐产品终于要淹没他们的头脑!要逃过这种命运,不仅要有“诺基亚”,还要有打上自己印记的文化产品!

不难看出,在欧洲、澳洲和北美的加拿大,文化产业“首先是作为一种针对美国的对策而出现的”。这是发达国家对最发达国家的抵抗和防范!在那些欧洲人眼里,民族文化像一只易碎的玻璃杯,为了保护这只原本用来喝水的杯子,所以要搞SiSu,想方设法举高那只杯子,让它不至于被挤碎。

美国没有文化部

美国人不搞SiSu。美国文化是只大塑料杯,不怕挤,极易复制和批量生产。多少年来,随着可口可乐流淌到全世界的,不仅有好莱坞大片、迪斯尼的卡通形象、华纳灌制的唱片,还有自命为用一个声音传达所有声音的美国之音或CNN、美国《财富》或《时代》杂志以及麦当娜或杰克逊那特有的音乐动作。

截止到2000年,全球互联网有60%以上的内容来自美国;美国传媒娱乐业产品已超过波音公司的飞机,成为第一大出口行业;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和网站其实只是美国视听产品的转播台或连锁店。

美国是个文化产业的超级大国。但奇怪的是,美国居然没有文化部,他们的媒体也不提文化产业,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没文化”,而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关注着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让文化坐在市场的怀里。结果,市场做大,文化生产能力也被随之做大。

好莱坞、迪斯尼、宝丽莱,这一切带来的不仅是可供人们欢悦一时的视听比萨,也不仅是一些光怪陆离的时尚,而是世界上多数国家中的多数人对于20世纪的基本记忆。一句话,20世纪市场的高度决定了美国文化产品制造业的居高临下之位势,这恐怕不能简单地以文化殖民主义的动机来加以诠释。

所以,要生产出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固然要有高技术手段,如昂贵的摄像机、录音棚或通道宽大的光纤缆,更要有一个尊重消费者需求、充满竞争活力、法规严格透明的市场。

在这里,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不是消极等待着顾客订货,顾客要什么才生产什么,他们的活力在于创造产品的同时也创造着顾客的需求、品味和时尚。这种生产和营销本身就与艺术创造相似,他们导演着顾客,导演着文化消费的世界。它们最后嬗变为一种文化权利或权力!

2000年初,美国在线与美国华纳公司实现组合,人们在关注高科技与高文化这两大要素的强劲组合时,更把目光聚焦到了纳斯达克股市。那里不断向美国的文化制造业和信息产品业发出一个个脉冲信号,控制着那个庞大巨人。

在很多人心目中,技术、市场与文化的品格毫不相容,老派的欧洲人如此,我们的老派学者也多如此。深刻的人爱把美国产品称为“垃圾”,无非是说它充满了市场味或能令人联想起市场的气味,如汉堡包中的香料气味、可口可乐中令人上瘾的口味、还有迪斯尼或好莱坞中那或虚拟或现实的卡通味,他们特别能让人上瘾,所以很俗,很糟践文化。

但反过来想一想,难道不正是这些味道,才使得文化消费区别于单纯的食物吞咽或精神灌输吗?对比那些把美德诠释得面目可憎的黑猫警长一类的娱乐产品,迪斯尼动画这类在市场中长大的产品似乎更合乎人性:它们做的也是人类共同的纯真美德和智慧,但却诉诸节奏、趣味和想象,注重人的视觉、听觉和口味的全面需求。

它们不仅以关怀人性为目的,而且本身就体现着对人性的关注。面对这样的产品,孩子们是全无抵抗力的,即使是那些具备特有文化的成年人,不也充满一种爱恨交织的情结吗?成熟的市场告诉我们,消费者的偏好是无法强制的。所以,塑料杯越来越多,而玻璃杯越来越成为收藏品。

中国文化与美国的《木兰》

中国文化是瓷杯子,同样不经碰不经摔。在我们一向的信念里,文化就是教化,教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育人,育人是百年大计——如此一来,文化一事便需特别郑重和严肃。

在这个背景下,将文化产品产业化,让人们习惯文化产品上那股子市场味和卡通味已属不易,但如今偏偏又遭遇上了信息时代,大家紧紧张张忙乎了几年,烧了几年的钱,最后才发现这信息时代太邪门。

所有玩过一阵网站或音像制作的人都知道,在这个行当里,上“手段”容易,上“内容”难;挪用别人的文化产品容易,制作自己的产品难;一句话,花钱容易挣钱难!

这种状况让人感到意外。我们原以为只要掌握了信息技术,就可以拥抱信息时代,谁知半路竟冒出个文化产业问题!与这种“信息内容产业”相比,我们在信息技术设施方面所做的那些事,如铺光缆、设网站、更新数字化设备等等,充其量只能算信息时代中铺路

修桥的“粗活”。

尼葛洛庞蒂说,高速的信息管道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那里“上载”、“负载”或“下载”的内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那里负载的是何种内容、谁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文化产业的信息时代是不完整的。

面对山姆大叔的文化入侵,芬兰人急忙举起自己的“文化内容创作计划”。

难道中国人就只能追捧可口可乐之类的舶来品,而没有自己的文化产业吗?

目前,发达国家正大规模地将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化形态,而我国各种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水平还相当落后。在这个背景下,一些拥有大量文化资源的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保护单位,便忙不迭地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使自己的内容多媒体、虚拟化。

从技术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文化的跃升”,但从市场和文化的观点来看,我们更关注的是.经过别人的“数字化改造”,这些内容是否还是我们的资源?

对于花高价购买别人用我们的资源生产的产品,我们从来不乏体验。君不见我国的《木兰辞》硬是被美国人改造成日本女孩模样的“木兰”而风靡世界;国外唱片公司抢滩中国,让中国歌手纷纷与世界接轨。这还仅仅是开始。看着大量文化单位热衷于通过引进外资建立数据库,我们担心,不定哪天一觉醒来,我们只能手捧着美国版权的信息文化产品来“弘扬民族文化”。

简言之,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和“介质转移”过程的背后,有可能发生“产权转移”和“资源转移”,这是一个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未来发展有巨大干系的问题。

传媒汇流:将世界一网打尽

前几年,一位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其书名变成了一个口号:数字化生存。我们由此关注0与1这两个数字与我们生活世界的关系。最初,我们对这个说法的理解是,一切电器都已经是或者即将是数字化的,如数码相机、数码电视、数码音响等等,更不用说电脑或保险柜了。

然而,我们客厅或厨房中出现的这一系列变化其实只是那波澜壮阔的数字化革命的一点细枝末节。在信息业领域中,这个革命有一个响亮的名称,即“传媒汇流”。

所谓“传媒汇流”,意思是把数字技术当作一切信息资源形态和媒体形态的基础,为与信息有关的一切产业——无论它曾经多么传统或原始——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

传媒汇流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使许多以前各自为政的企业产生了“跨产业”、“跨平台”、甚至是“跨部门”合作的动机。它由此对传统媒体起到了一种“解放”作用:破除不同传媒问的传统壁垒,信息资源共享。这势必引发传媒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和竞争。

在2000年以前,整个世界的信息传媒领域,主要由9大传媒娱乐巨无霸把持,排名前5位的是:美国时代华纳公司(1998年销售额285亿)、美国迪斯尼公司(1999年销售额234亿)、新闻集团(1999年142亿)、贝塔斯曼(1999年141亿)、维康公司(1999年120亿)。

从内容上看,这些公司长于新闻和娱乐内容制作。它们把持重要的电视频道,掌控响当当的出版机构与报刊杂志,拥有遍布全球的连锁品牌营销系统,甚至举办重要体育赛事、经营著名主题公园……。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这些依赖传统媒体经营文化内容的公司,开始与网络企业合并。最著名的合并发生在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之间,经过1年的艰苦努力,两家终于实现全面联合,从而成为上述巨无霸中的“诸侯上将军”!

国际传媒娱乐业巨头的出现,带来了“范围经济效应”。作为制造、传播、消费“文化符号”的特大型企业,各大传媒娱乐公司日益成为“团块式的”、超大型的实体。它们同时介入多种产业,往往是一种投入推动大量不同种类产品产出。

比如,迪斯尼制作一部电视,既可以将其在不同的传媒上推广,也可以同时制作该节目的副产品,出版有关的书刊画报,建立主题公园,在连锁零售店中出售与该节目相关的玩具或时尚物品,等等。它们还彼此互相参股(9大传媒巨头之间有2/3的业务彼此参股),既竞争又联盟,令它们更易于将经营单一传媒的中小企业挤出牌局。

在“范围经济效应”的作用下,传媒巨头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时代华纳集团2000年的国际市场收入已达到其总收入的40%以上,贝塔斯曼公司的国际市场收入已经超过其国内收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更是早已走出澳大利亚,在国际市场上翻云覆雨。

上述发展趋势的结果是,由传媒、电信、信息业的汇合产生了一个空前巨大的新兴产业部门,成为全球经济中的最大的和发展最快的部分。在这个产业领域里,以令人无法想象的速度与面貌诞生了一批空前绝后的“巨无霸”式的企业,正是他们推动着新一轮“全球化”的浪潮。

随着“文化产业”这个话题的展开和深入,我们忽然发现窗外是一个十分陌生、但却对我们影响甚大的世界。遗憾的是,过去由于我们只带着单纯技术的有色眼镜,所以对它视而不见。如今看过去,我们不单感到新奇,更感到震惊。我们素称文化大国,但我们的文化制作作坊在哪儿呢!

在冰冷的技术世界里,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宝贵的、唯一的、蕴育着民族情感的文化还需要呵护与培育。文化的失落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无法承受的失败,我们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是根本性的!

“头脑国家管思想,肌肉国家干粗活”,有人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世界格局作如是推测。

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绵绵不绝的创新动力和源泉,它包括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产业只有成为信息产业的“内容”才能焕发新的生机,而信息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操作平台,才具有真实的价值。沿着信息技术革命开辟的大道,我们正在全面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

让自己的文化坐进自己信息技术的怀里,这就是我们走向头脑国家的通行证!

作者:何西风

第二篇:浅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重要途径。结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在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特点及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要通过音乐教学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在此过程中感受音乐中的思想情感,体验音乐之美、情感之美,从而不断获得思想的滋养和精神的熏陶,实现音乐教学的教育功能。因此,探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情况和实施策略,对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音乐素养、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音乐欣赏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小学生群体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小学生不喜欢教材中的经典优秀音乐作品,偏爱社会上的流行歌曲,音乐欣赏课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较为随意,选择欣赏歌曲的时候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备课,导致学生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影响了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认识和审美情趣的提升。此外,部分音乐教师个人音乐素养不足,导致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开展教学,无法带给学生美好的音乐学习体验。由于个人能力所限,一些教师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形式单一,学生逐渐产生审美疲劳,提不起学习兴趣,音乐欣赏教学面临尴尬的处境。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一)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出发,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欣赏过程。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进度,在进行音乐欣赏前可以先从播放学生喜欢的乐曲开始,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顺利过渡到学习内容,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聆听优美的乐曲,享受到音乐之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普遍善于形象思维,在音乐欣赏之前,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氛围的有效手段。音乐教师要结合所要欣赏的乐曲,综合运用多媒体图像、视频等教育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个真实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下体验到引导带来的美感,进而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去聆听、去思考、去感悟,发现音乐之美,欣赏音乐之美,进而让学生逐渐喜欢聆听音乐,热爱音乐欣赏,获得精神的滋养与提升,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

(三)引入情感元素,实现音乐欣赏中的情感渗透

音乐作品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结晶,蕴含丰富的情感元素。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素材和情感内涵,将自身和音乐作品的浓厚情感渗透到欣赏教学中,使枯燥的音乐符号转化为灵动的情感元素,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对话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可以针对某一方面的情感素材搜集不同的音乐曲目,让学生对比聆听、欣赏,通过对比不同曲目的特点和体验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加深对经典乐曲的感受和理解,从而获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在音樂欣赏中获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四)创新教学形式,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形式单一是影响音乐欣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创新音乐欣赏教学形式是一个有效途径。音乐教师必须努力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手段、教育技术,逐渐减少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不足,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在音乐欣赏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竞赛等活动,让小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聆听音乐,认真体会乐曲中的内涵和情感,然后积极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问、评价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启发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认真思考,使学生积极融入音乐欣赏课堂,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热爱音乐,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总之,音乐欣赏作为一门聆听的艺术,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音乐教师要通过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之美,感悟音乐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不断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凯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7(19):47.

[2]张宇池.试析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55-156.

编辑 鲁翠红

作者:李宝红

第三篇:黄专:艺术的自由在于它只为自己生产自己

与黄专先生的见面,是在他离开北京的5天前。后来,在微信上突然看到了他的《别了,北京》一文。然而见面的当天压根就没想到问他为何离开:一方面可能是我对这种事情的迟钝;另一方面,我觉得——离开/回来/再离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出差、旅游、驻外工作,今天不就有很多人过着候鸟一样的生活吗?然而,问题似乎不妙,因为这将意味着一件事情的夭折,也许还是终结。

相对于这些反复无常、随时变动的人事,以及我们的社会每天上演的各种奇迹和激进,我们的谈话显得很保守。我们谈到艺术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谈到80年代艺术和哲学之争再到哲学对艺术的剥夺。这样的问题对于主张多元和微观的当代艺术来说,似乎显得矫情和不合时宜。然而,正像今天的大多数艺术创作,不管是只追求语言形式的绘画和装置,还是力求反抗和立场的行为和事件,最终的诉求都是进入画廊,还想卖个好价格一样。那么,这么多样化的艺术除了在市场上的一直追求之外,是否还有其它一些一样的地方,还有一些理由使得我们即使没有价格,也没有热闹和喧嚣,但还在坚持做艺术的理由?

艺术与政治

康学儒:现在有一个主流观点认为,现代主义是自律的艺术,是关于艺术本身形式的问题;而当代艺术是介入社会,回归日常生活的艺术,你是怎么看的?

黄专:这样的两分法也许对我们理解“艺术”是什么性质的活动并没有多大帮助,艺术是一种纯粹审美的活动或艺术是一种社会、政治活动的观念。早在现代、当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例如,古代中国文人就强调了艺术的“自娱”功能,而艺术作为必须为某种特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服务的观念则更早,只是到了近代,康德才通过将人类认知领域划分出“判断力”一块,使艺术成为独立于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的自律领域。“艺术自主”虽然是现代艺术的核心观念,但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绝不是它的唯一思潮,相反,各种形式的前卫运动始终将艺术与社会置于某种紧张的关系之中;同样,当代艺术一般被我们理解成激进的或犬儒性的社会运动、政治运动或语言观念运动,但强调“艺术自律”的艺术家始终坚持着他们的阵营,并不断创造出在任何意义上都能称得上伟大的作品,如莫兰迪、马格利特、弗洛伊德或是培根。在中国,我们也能举出一些例子。

我的观点一直没有改变,如果说要在艺术的“自主派”与“政党派”之间做出选择,我会坦率地承认我属于“自主派”,即承认艺术有不依附任何党派利益的独立价值的那一派。我在80年代就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念:我们不能既当艺术家,又当文化斗士。在当时的情境中大家对这样的观点很不以为然,因为那时的现代运动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场激进的社会革命,艺术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意识形态的对抗。我认为我在80年代写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就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两难”,在那篇文章中我强调,艺术家不面对艺术自身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处的情境,那么他也许既无法完成那些大而无当的文化、哲学、社会使命,而且也将使艺术处于无所事是的尴尬处境。艺术就是艺术,艺术首先必须面对艺术自身的问题,这既是一个现代问题,也是一个当代问题。直到今天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

康学儒:艺术就是艺术,那什么是艺术呢?为艺术而艺术,回归到艺术内部,把玩形式语言吗?或者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坚持“语言学转向”。

黄专:把艺术问题仅仅归结为语言问题或形式问题,本身就是对“艺术自主”的最大误读。其实,属于艺术自身的问题很多,纯粹形式的问题只能算是其中比较现代的一个品种。艺术的核心特征是以视觉方式认知世界的问题,尽管这种认知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和方式。康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艺术从从属于纯粹理性的科学认知和从属于实践理性的伦理认知中区别出来的,他强调这种认知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审美沉思,是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的认知行为,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始含义。阿恩海姆在上世纪60年代撰写《艺术与视知觉》一书时正是针对艺术领域脱离艺术生产的知觉特征,日益空洞化、抽象化的理论现实而作,而贡布里希对艺术史的研究也始终是围绕人类在艺术领域的视觉认知方式而进行的。艺术的第二个核心特征就是它始终是一种关于技艺的生产,一种根源于物的图像创造,一种制图活动,尽管这种创造在不同时代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媒介方式,贡布里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这句话的。当然,在现代艺术中艺术的这两个核心特征发生了十分微妙地变化,它与人的其它认知方式处于某种更为复杂的关系之中,如与人类概念语言的关系、与人类哲学认知的关系、与人类政治行为、权力行为的关系以及与最世俗的经济活动的关系都空前紧密起来,以至于听说有些学者开始把“关系”作为艺术的一个本质,把艺术中的交流、观看和互动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针对这样的情境我想说的是,我们如果将关系作为本质,甚至以关系取替本质,那么,就无异将一个人的婚姻状况等同于这个人,将一只宠物与主人的关系等同于狗的本质。艺术可以表达政治问题,可以表达社会问题,也可以表达语言哲学探询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这种表达只能在视觉范畴内通过技艺的创造来完成。在讨论王广义艺术中的政治问题时,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只关心艺术中的政治问题,而不关注政治中的艺术问题”,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中你也许只能取其一端。

康学儒:艺术家首先是一个社会中的人,只不过多了一个身份。如果他以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到了社会改造中,你怎么看他的这种社会实践?

黄专:这涉及到对艺术家主体身份的定义问题,艺术家可以是一个激进的社会活动家、政治领袖、教父或者任何掌握世俗权力的人,但柯勒惠兹如果仅仅是一个道德同情者、毕加索如果仅仅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博伊斯如果仅仅是一个绿党领袖,我想我们就永远不会将伟大艺术家的称呼加在这些名字的前面。博伊斯与绿党的分手与其说是他们的政见不同,不如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可能釆取政治家的态度和方式表达政治。那么,什么是艺术家对待政治的态度呢?我曾在四川大学鲁明军主持的一个讲演上讨论过这个问题,这篇讲演稿就放在我的微博上。简言之,艺术家的政治表达与昆徳拉对小说的描述相同,它应该是不确定的、游戏性的、“非介入式”的,甚至是“玩笑性”的,它不应负载任何恒定的道德立场,因为任何将艺术视为政治预言和对恒定真理的价值表达都与艺术的认知本性不符,艺术永远是对人的不确定的生存状态和感知状态的质询与探究。昆徳拉说,发现未知是小说的“唯一道德”,这句话在我看来用在视觉艺术上同样合适,我一直认为,艺术必须是政治性的,是后现代哲学对艺术的粗暴绑架。

康学儒:你认为衡量艺术质量还是存在某种“标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对艺术家的一生进行判断,我们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结果,有的艺术家在某一阶段是艺术家,而在另一个阶段可能不是。

黄专:当然,不给我十或二十年的时间,我也许根本不可能对一个艺术家的质量进行有效地史学判断。去年CCAA评奖,7位中外评委仅花了两天时间就对200多件大多数我们连名字都叫不出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评选,这个表面上看十分荒诞的事情,却由于我们寻找到了某些共同认知和默契的专业标准而变得合理起来。我还是相信,即使在我们这样一个高度相对主义的时代,只要有好的眼光还是能选出好的艺术来,只是比例会更低一些而已。也许没有一个真正符合艺术生存的时代,也没有一个关于艺术质量的绝对标准,但如果因此而放弃艺术生产质量的标准,那么,艺术竞赛的游戏就无法进行,也许现在我们唯一能够肯定的是:那个1亿元的拍卖记录不是一个艺术质量的标准。所有判断都不可能是绝对的,从人性的角度看,我们不能要求艺术家在一生中都只能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创作,一辈子都只思考艺术的事情,他完全可以经商从政,但我担心的是我们会将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混为一谈。

康学儒:如果混淆了呢?

黄专:混淆就会导致艺术质量的下降而不是上升,政治宣传的艺术,依从商业的艺术,从根本上讲就与“无利害关系”这个定义没有关系了。艺术的自由在于它只为自己生产自己,我曾称顾徳新是“只为艺术生产作品的人”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很现代主义的观点,它可能跟后现代主义对待艺术的无政府主义态度格格不入。一个艺术事件如果产生了社会影响,不管在伦理意义上是善还是恶都不足以成为我们衡量它作为艺术的标准。

康学儒:艺术有一个本质性的东西吗?

黄专:这个问题近乎毕达哥拉斯形而上意义上的圆,也许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圆”,只有接近圆的活动,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那个圆的存在,我们也就等于否定了艺术本身。理解这个圆,不是语言风格问题而是一个价值问题。

康学儒:你的这个观念和格林伯格的艺术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是找艺术的独特性,找能区别于其他思维的特征。晚期现代主义艺术家响应格林伯格的说法,最后搞纯艺术。

黄专:格林伯格的确是现代主义艺术自主原则的一个封闭性的高峰,或者用一个不敬的话说,一个“教条化”的高峰,他的观点具有形式主义和前卫主义的两重性,我理解的艺术自主也许比他更加开放,也更不具党派色彩。在我看来不仅形式主义、前卫艺术,就是观念艺术、后现代艺术也都有艺术质量和艺术标准的问题,观念艺术的确提出了很多超越审美趣味、超越视觉语言甚至超越主客体关系的命题,但只要我们还是在艺术的范畴中谈论这些命题,它就也应该有艺术自主的问题。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件很抽象的事,但在更大意义上又是一件十分具体的事。

康学儒:排除艺术的社会功能性,回到艺术内部。但是其实艺术内部也可能非常功利,比如艺术家之间总是要体现出不同和差异,而为了追求这种差异,艺术家往往就会在细枝末节上为了差异而制造差异,结果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作品大同小异,本质上却没什么变化。

黄专:这也许是一个事情的两方面,一个好艺术家,首先必须在艺术的历史情境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问题,他需要一个参照系和定位座标,找到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接着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贡布里希所谓的“名利场逻辑”,别人做了的我不做,别人做了的我以更好的方式做,这不单纯是功利问题,也是艺术意识、问题意识的问题,在艺术史上有时很难在艺术家出人头地的欲望和真正的问题意识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

康学儒:但现实的问题是,艺术家的问题意识,参照系统都一样,比如市场认可。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的创作只是你画的是圆,我画的圆比你的圆更圆一点。同时,他可以无限多的阐释他的问题意识,而在绘画形式上,确实也有那么一点点小差异,但在本质确实没有什么两样,你不觉得卖的好的一些画廊全都在做偏抽象一点的、图案花纹似的东西吗?你所谓的纯艺术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黄专:这个标准我们上面已经讨论过。谈论艺术的确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我们好像在讨论一个共同的话题,但心理方向却南辕北辙。我想象的是一个圆,而你想的是另一个圆,最后,标准成为了因人而异的心理尺度,例如,我觉得顾德新的艺术最接近我心中的圆,而一些哲学家则认为顾德新那只是一场与市场相关的秀,这个我就没有办法跟他统一了,甚至进行讨论的余地也没有了。我只有希望我的这个标准是符合自己的知识判断的,并不期待这个判断会影响他人。我只能说,如果这个标准没了,我就说服不了自己为什么要做艺术,我为什么要选择做艺术,所以,最后艺术也许就变成了一件十分个人化的事。

艺术与哲学

康学儒:艺术是需要建立主体性的,那你怎样看待艺术跟哲学之间的关系。

黄专:在整个人类历史的智力竞赛中,只有艺术与哲学两个的智力性质和程度是最接近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最为纠结,尽管一个是用抽象的语言思维,一个是用感性的形象思维。简言之,艺术与哲学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古典时代的竞争对手、近代的合作伙伴到现当代主从关系的演变,最早的哲学家几乎同时也是最早的艺术批评家,如柏拉图、孔子、庄子都是这样。早在柏拉图之前的古希腊就已出现了伟大的荷马,出现了伟大的悲剧诗人、喜剧诗人和雕塑家、建筑师,那个时候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竞争关系。近代哲学地位提高了,艺术通过“美学”也更多地进入到哲学讨论的范畴,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至少还是平行的,直是到了现代,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才发生了一些微妙而根本的变化。

康学儒: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黄专:进入20世纪后哲学遭遇到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危机,一个是黑格尔全景式思辩哲学体系的坍塌,一个是科学主义分工导致传统哲学的三大研究对象的丧失(对第一存在的研究被现代神学取代、对物质和自然界的研究被现代物理学取代、对精神界的研究被现代心理学取代),回应这种危机,前者催生了现代哲学中的生命哲学、存在哲学和现象学,后者催生了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和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哲学总揽知识的地位的丧失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它的神话谱系,哲学仍然被视为思考最本质东西的一门学问,仍然具有某种知识特权。

康学儒:这个问题在哲学家那儿也存在争论,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家是为哲学铺路的,最终艺术的问题会转移到哲学家手里。但是作为黑格尔忠实信徒的海德格尔却断言,随着尼采的到来,哲学也终结了,反倒是艺术成为可以取代哲学的东西。而刚刚去世的丹托,却宣布“哲学对艺术的剥夺”,“艺术终结”了。

黄专:的确,首先是尼釆重新思考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这种思考有明显的反思和激进色彩,尼釆主张在强力意志原则下的艺术替代哲学,海徳格尔强调以诗学替代理性化了的哲学,都反应了一种来自哲学内部的反决定论倾向,而丹托则代表了当代哲学重新解释艺术与哲学关系的另一个极端版本,一个黑格尔式思维的当代版本,丹托顶多算是一个艺术哲学家,他的学理层级并不高,但却实践性地影响了战后的艺术世界,到现在为止,大部分艺术制度:博物馆、拍卖行、策划人的制度几乎都与他的“艺术终结论”有关,艺术家、策划人、艺术品经纪人都在他的哲学论断中找到了自己的饭碗。丹托使波普主义的世俗逻辑具备了哲学色彩,我在一篇讲话中曾分析了丹托哲学对艺术进行的剥夺,以及“哲学授权”如何转换成世俗意义上的“策划人授权”。

康学儒:丹托将艺术史划为三个阶段,一个就是从瓦萨利到贡布里希就结束了,这是经典艺术时代;第二个阶段就是弗莱到柏林伯格,这是现代主义时期;第三个则是他以哲学家的身份接近的艺术史,自从安迪·沃霍尔的《布利洛盒子》出现后,艺术家已经解释不清艺术了,艺术把艺术的问题交给哲学,由哲学家来处理了,也就是他丹托来处理了。

黄专:丹托认为艺术不再受其内在必然性的驱使,它作为一种叙事的逻辑理由已经结束,进入到“后历史”。艺术再要生存在下去,就只能使自己“上升”为哲学问题,我想,其实可怕的不是这种纯粹理论的臆断,而是这种臆断真正影响了我们的艺术史。你看,哲学家成功地将哲学自身的危机转嫁给了艺术,现在是艺术该想想办法如何面对这种危机了。

康学儒:但在海德格尔看来,如果没有艺术的世界,那世界就是一个冷冰冰的客观和科学世界了。

黄专:尼采也说过一句精彩的话,为了避免死于真理,我们必须拥有艺术。

作者:康学儒

上一篇:艺术批评的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司理财有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