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4-04-13

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精选8篇)

篇1: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汽车用品行业的现状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尤其是私家车的增多,中国轿车私有化的不断攀升,将为汽车装饰业的发展提供巨大商机,也会给汽车用品商带来巨大利润。以装饰为主的汽车用品市场将随之加快发展,仅汽车音响在去年就超过了40亿元,预计今年汽车用品销售额将达到500亿元,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汽车用品的分布现状以广州为例,在广州市永福路,云集了超过2000家的汽车用品企业,规模在全国数一数二,是全国汽车用品的集散地。有的产品甚至出口到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市场,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也会定期来这里采购汽配用品。据统计,广州汽车用品市场(包括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份额约占全国的60%以上,过去很多产品都是在珠三角地区(如广州、中山、佛山、珠海等地)生产,通过广州的批发中心再流向全国各地。目前,由于汽车用品市场“钱”图无限,导致了竞争的加剧,现在深圳、上海、浙江等地都已开始做起了汽车用品的产销,广州汽车用品龙头地位正在接受各地的挑战。有数据预测,在今年,仅以装饰为主的各类汽车用品市场的销售额就将达到420亿元。到2010年,将再翻一番,达到840亿元。如果将其相关的配套服务也考虑进去的话,市场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根据罗兰贝格(Rolandbeger)推测,到2010年,整个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900亿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透过众多厂家投身汽车用品行业热闹场景的冷静审视,不难发现,中国汽车用品行业虽然较早几年的一窝蜂的混乱的状况有所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有规模,但知名品牌不多,产品知名度不高,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汽车用品行业门槛较低而利润空间却十分巨大,众多的投资者在无规范引导下纷纷加入汽车用品行业的生产销售大军。

二、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程度不高。随着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大,消费者对汽车用品的需求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趋势,需要更多的更能体现车主个性化的汽车饰品。而目前市场上生产出售的汽车用品中,体现明显个性的产品不多,在设计上简单,制作也不够精美,单调的产品显然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三、汽车用品市场的价格缺少透明度也是目前汽车用品行业存在的另一缺陷。目前,随便在市场上走走就不难发现:同一品牌坐垫,在批发市场中仅售几十元,到了高档的品牌店里却要售百元以上;同一品牌的汽车音响,在批发市场中售300多元,而到了高档的店面里,少则千余元,多则几千元。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不要说消费者一头雾水,就是专业人士前去也是茫然。

四、行业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以汽车美容为例,汽车美容技术已经经历了早期的打蜡、渡膜、封釉等技术的发展。

五、忽视企业文化,导致企业没有灵魂。现代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和整车企业成功的企业文化相比,汽车用品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塑造缺乏力度,导致了企业缺乏灵魂。汽车用品行业的格局和发展趋势经过几年的发展,汽车用品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集约化”服务和“一站式”销售的连锁经营体制将成为国内汽车用品市场的主流。中外资企业都在围绕着这一点,以上海、广州、北京等大中型城市为基地,加快资源的整合和国内的布局,调整和创新将成为主旋律。汽车用品行业的整体走势将呈现出下面几种趋势:汽车安全市场兴起:商家对这一块投入了极大关注,2004年汽车TPMS在国内出现,2005年TPMS将成为汽车安全类的一个热点。汽车音响市场繁荣:近两年国内汽车音响市场可以用“炒的比卖的火”来形容,到2005年汽车音响市场在市场上将会有所进步。发展方向依然是汽车影音类和汽车音响改装类。车载DVD等影音类产品市场会进入繁荣时期。汽车防爆膜的透明化:防爆膜信息透明化程度加强,防爆膜的黑市和暴利现象会有所改善,防爆膜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汽车美容行业的提升:汽车美容企业开始进入淘汰时期,优质的汽车美容企业浮出水面,会出现国内美容企业自身产品,而同时汽车美容行业还在不断向全国扩张,全国数量上会是一个加大趋势。除了以上几大类,汽车装饰、汽车防盗器等市场会不断有新产品推出,但整个行业不会呈现火爆状态,汽车导航更多处在培养消费者和期待更多商家参与,国家支持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汽车用品行业蕴藏商机据世界排名前10位的汽车公司近10年的利润情况分析,在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的汽车市场,汽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20%,有60%的利润是在其服务领域中产生的。中国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的不断兑现,中国汽车后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十大商机。一是售后维修服务。二是汽车养护。三是配件和精品零售。四是汽车保险。五是汽车融资。六是汽车资讯。七是汽车广告。八是智能交通。九是汽车娱乐。十是汽车俱乐部。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三十三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金融、服务贸易企业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汽车营销方式、管理经验和服务贸易理念,积极发展汽车服务贸易”。今明两年是汽车用品行业发展重要的一年,汽

车用品行业正由以前的“脏、乱、差”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转型。机遇和挑战并存,只有认清形势,才能在发展中抓住机遇,取得更大的成绩。

篇2: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对于传统能源的利用程度也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传统能源储量日趋减少,难以适应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去产能”及生态环保观念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高能源消耗型的产业亟待转型,这也使得我国汽车行业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探索。早在,我国就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了战略型新型产业,以国家战略的形式为新能源汽车“正名”,同时在政策优惠上给予了国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较大的支持,这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短期之内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当前其销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但是其内在类别划分已经相对成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为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燃气汽车(GV)、生物燃料汽车(BFV) 等类型。

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1、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慢,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我国在该领域里的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不高,其中电控系统的缺失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制约尤为明显。同时,一些关键的电池、电控系统、传动模块、变速器乃至空调等汽车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国产零件的水平难以满足相应的要求。此外,动力耦合技术、电机驱动技术等方面也同样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

2、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依托于产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产业周边的基础设施配套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伴随其销售量的扩大,社会性的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截至,我国充电桩增量为93.6万台,同比增长193%。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34万台,同比增长89.9%,月均增量约2.83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增量达到59.7万台,同比暴涨323.9%。同期,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可见,20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均出现爆发式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3.7,充电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另外,充电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年充电总电量达111.5亿kWh,同比增长58%。但仍要继续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相关建设。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

新能源汽车是在传统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生态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得到世界汽车行业共同关注的崭新行业。尽管各个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旧建设愿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根本目标都在于发挥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减少环境资源所承受的实际压力、同时推动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设远景明确为“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这也与我国在世界新一轮工业布局中所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目标相互契合。

篇3: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侧重于汽车制造, 随着我国正式成为汽车制造和销量大国, 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但同时也应认清形势,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因核心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一些不足, 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这值得我们深思。

1 我国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从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其特点是, 汽车行业的产量提升迅速, 汽车的出口量不断增加现这促使我国在汽车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产品结构比较混乱, 有待近一步调整和优化, 汽车的自主品牌需要近一步提升, 节能减排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发,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下面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自主品牌有待提高。自主创新是新时代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目前国产汽车主要是走模仿路线, 缺乏自主创新, 这是制约我国汽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汽车品牌兼并问题。对于汽车行业而言, 品牌多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随着近几年汽车品牌兼并重组的进行, 我国汽车行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品牌企业的重组既能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同时也能节约资源, 使不同汽车品牌实现优势互补, 增强企业间的竞争力。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强我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 有效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1]。

节能减排问题。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断提高, 节能减排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而汽车则是重要的“污染源”, 所以针对与汽车的节能减排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号召以及我国“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规定, 针对汽车的节能减排措施也在一步步实施, 一方面从汽车本身着手, 提升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尽可能地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质;另一方面从税收等方面着手, 改革汽车的燃油税制度, 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同样也是节能减排举措中的重要措施, 随着电力公交车、天然气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投入使用, 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肯定。

2 我国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2.1 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我国汽车行业在今后发展中要注意一下几方面[2]:

1) 在生产结构上要注重各种排量汽车的生产协调问题, 针对市场的情况对未来的汽车发展行业进行预测, 谨慎选择汽车结构的发展方向。2) 要实现汽车生产的优化,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这样可以提高我国汽车的行业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3) 要注重自主创新, 尤其是对于自主品牌而言, 要走出模仿的路线, 提高汽车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样才能实现汽车制造强国的目标, 提高国产汽车的世界影响力。4) 注重对汽车行业的市场变化进行分析, 随着世界格局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 世界汽车市场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要时刻明晰市场动态,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先机, 使我国汽车行业不断发展。5) 注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一定会有一席之地, 我国汽车行业应该抓住这个契机,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 努力创新, 争取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应该相信通过对这几方面的重视和发展, 能够帮助我国汽车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走得更远。

2.2 我国汽车行业今后主要发展趋势

从我国政策和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可以看出,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汽车行业会表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 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同时世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和提升。随着我国“十二五”中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目标分析可以得出, 在今后的汽车行业中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将会占大部分, 我国汽车行业在世界汽车领域中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汽车行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关于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一下, 目前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是外国品牌的汽车, 可以预测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 国产品牌的占有率将不断增加, 从而形成我国汽车市场占有率‘一家独大’的局面。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将会逐渐摆脱模仿的路线, 真正意义上实现国产汽车核心技术过硬的阶段, 这时相关品牌的汽车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提高其对世界市场占有率和地位, 在汽车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

3结语

通过对汽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了汽车制造大国, 但是在自主创新能力上还存在不足, 这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无法真正“走出去”的重要原因, 研究给出了今后汽车行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只要我国汽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未来中国汽车行业前景将会很好。

摘要:主要对我国汽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从而剖析出我国汽车行业今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汽车发展,现状,趋势,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宋真玉, 李宪民.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轻型汽车技术, 2012 (2) :3-6.

篇4: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2006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780亿元。从汽车电子产品应用市场的结构来看,2005年,传统汽车电子产品已经达到较高的普及率,EMS、ABS、汽车音响、安全气囊和汽车仪表分列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份额的前5位,占有率分别为29.1%、15.9%、9.2%、8.5%和8.1%;新兴车载电子产品开始普及;车载电子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占16.5%;汽车电子产品升级步伐加快;国外厂商仍在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博世、DENSO、DELPHI和西门子VDO分列市场占有率的前4位,市场占有率为12.2%、10.8%、9.2%和8.8%。

车载电子产品成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亮点。2001—2005年的市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5%。车载音响等传统车载电子产品进入产品升级阶段,车载GPS、TPMS等新兴车载电子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车载电子市场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产品的持续升级确保中国车载音响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01—2005年的市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8.1%。车载音响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车载电子产品,产品升级是车载音响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同时,中国汽车改装业的发展对车载音响市场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车载GPS市场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势态。2001—2005年,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23.6%。实时通信GPS、基本型GPS、静态导航GPS三大类车载GPS产品市场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日资汽车厂商主导了中国目前的前装静态导航GPS市场发展,在公共交通车辆上的普及使得基本型GPS市场持续发展,相对而言,便携式静态导航GPS市场在中国刚刚兴起,市场规模较小。

TPMS(胎压监控)产品逐步进入普及阶段。2001—2005年的市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1.8%。总体而言,中国TPMS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TPMS产品虽然开始在国产轿车中应用,但是目前只有部分中、高级轿车配有此类产品。未来几年,TPMS产品的大范围普及将推动市场进入又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中国车载TV市场相对较小,增势良好。2001—2005年的市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8%。公共交通车辆成为中国车载TV最主要的应用市场,在国产轿车中,只有少数高级轿车才配有车载TV。独立的车载TV在普通轿车中的实用价值不大,但其可以作为后座娱乐系统的一部分。

(二)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建设成效初现

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以广州和深圳为主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北京和天津为主的环渤海产业集群和以大连、沈阳和长春为主的东北产业集群等四大汽车电子产业集群。

上海、无锡、苏州等地的微电子产业集群带已经形成了价值链的区域分工,呈现了规模经济效应、协同创新效应等集群效应。这种集群使上海能不断吸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关键及优势资源,越来越居于产业链分工的顶端,成为制造业关键技术、人才、资金的集聚地,形成以江浙一带为核心的长三角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并在汽车电子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包括一些部件系统方面形成优势。

以广州和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家电和IT企业以车载液晶电视为突破口,发展车载电子装置,如汽车音响、汽车DVD、汽车空调、中控锁、防盗系统以及电动车窗等低附加值产品,形成产业集群。此外,ECU(电子控制单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将逐渐发展,并有望成为ECU或者电子元件的生产基地。

以北京和天津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区目前聚集了如德国大陆、飞思卡尔等国际汽车电子巨头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及研发中心。

在以大连、沈阳和长春为主的东北产业集群也初具规模,已经形成汽车控制及车载电子两大龙头产品生产基地。

在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武汉、西安、重庆和成都等城市的汽车电子产业也将逐渐成长起来,将来也会出现一批汽车电子专业厂。

二、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汽车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应用逐步加大

目前,中国汽车电子设备在整车上的应用开始逐步加大,除汽车音响、电视、空调器等产品以外,高能无触点点火系统(在桑塔纳、捷达、奥迪、富康、解放中卡等车上),发动机管理系统(在国产轿车和轻型车上)和中央门锁控制(在捷达、奥迪、桑塔纳等车上)等均已装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电子设备也均开始在高档车上装备,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成本中的比例逐年提高,其中奥迪A6汽车的比例已高达30%%以上。

(二)整车厂家的战略调整增加汽车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告别高利润时代,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双重驱动下,整车企业需要不断推出新车型以满足消费需求,从而导致产品研发成本不断上升。同时,新车型推出的周期越来越短,整车制造商成本增加,投资回报减少,导致利润下降。整车厂为了增强产品的个性化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会更多地在车上加装人性化的新型汽车电子产品配置,使得汽车电子配置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重点。

(三)采购模式的创新为汽车电子厂商提供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传统的采购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生了改变。中国汽车电子市场70%以上的份额由外商所占据。整车厂家传统的采购模式是整个系统连同其电子部件一同采购,国内汽车厂大多是合资企业,由外方掌握着技术的决策权,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也多由外方配套商提供。在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这种传统的采购模式正在改变,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全球化采购成为最佳选择。在这种趋势的作用下,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原有的相互封闭的配套合作方式被打破,灵活的零部件采购模式逐渐走上前台,如利用招标形式,将整个系统分拆,分别进行零部件采购,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成本。这种采购模式的创新将为汽车电子厂商提供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四)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汽车电子特别是汽车控制系统在技术上涉及“汽车”和“电子”两个专业,资金投入大,开发难度大。同时,汽车电子产品具有系统开发周期长、产品寿命长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开发周期为3个月,产品寿命为6个月;汽车电子产品的开

发周期会长达3年,产品寿命则长达10年。这种状况使得领先进入者的先发优势较为明显。再加上短时间内研发投入难以见到收益,导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少,开发能力弱。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1-2%,发达国家为3—5%,甚至达到10%。国内汽车电子生产企业多需要从整车厂获得技术与加工图纸,只能满足整车企业现有生产的要求,难以做到与整车厂新车型的研发同步开发;只能进行满足国产化的适应性开发,无力进行超前开发、高科技产品开发和系统化开发。

中国涉及汽车电子生产和服务的企业1000余家,但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生产未形成,能自主研发并大量生产的多为技术含量不高、功能较单一的产品,而多功能、系统化的电子产品刚进入产业化阶段;中高档轿车的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如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等,基本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产业。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与整车厂自上而下、依据整车需求开展电子产品配置合作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许多新兴的汽车电子制造企业不得不自行研发产品的功能性样机,才能到整车厂接受测试,通过测试之后再寻求配套厂家,由于测试次数少和费用高的原因,产品经受的试验时间比较短,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难以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同时,由于汽车电子产品与整车的配套相关性很高,新兴的中国汽车电子企业要上规模,很难走出合资经营模式,因此容易被整车厂控制。在这两方面原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汽车电子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发展壮大。

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是零部件创造的,汽车领域70%的技术革新也是来自汽车电子产品。建成具有较强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大型汽车电子企业,是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乃至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国外企业主导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的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开始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占领,加上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份额也不过30%。如果除去合资企业,则中国企业在汽车电子市场上的占有率微不足道。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一是汽车电子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国内市场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外实力强大的跨国汽车电子公司,加之国内电子行业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缺少了解和技术储备,影响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化进程。二是国内轿车生产厂多是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多为外方设计,由外方掌握技术的决策权,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也多由外方配套商提供,国内自主开发的电子产品很难进入其配套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MCU、传感器和模拟Ic是构成汽车电子解决方案的主体,其中尤以MCU为核心。在汽车电子市场中,由于核心汽车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远高于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其所占的比重很大。当前EMS、ESP等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博世、德尔福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手中。这些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正是跟随着各自国家的整车厂进入中国的。在中国建厂,不仅可以使其迅速抢占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而且还可以利用中国电子产品的加工基础和廉价劳动力。进一步控制成本,从而占领国际市场。

三、2010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亿元

未来几年,汽车电子将进一步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同时,择优配套将推动全球汽车电子产业区域转移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将成为此次转移的重点国家。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汽车电子产品中,围绕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和娱乐等方面的元器件及其周边产品将发展最快。目前,中国消费者对车辆需求的增加、网络在车辆中的高速发展、安全与防盗需求的增加、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之间的转换以及动力总成方面性能的提高,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与汽车行驶安全和控制相关性不大的车载娱乐和导航信息系统、车身电子是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今后的发展来看,产品不断升级将是各类车载电子产品普遍的发展趋势。同时,车载电子集成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应用趋势来看,动力和底盘控制系统将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越来越多的车身电子产品将被应用于汽车中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车载GPS也会加快普及的步伐、车载网络和通信产品市场也将逐步兴起。

篇5: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继2008年度,我国汽车整体产销实现930余万辆之后,200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业累计产销达到600万辆左右,相对美国上半年同期销售480万辆,中国多出约120万辆,一举奠定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的地位,预计全年产量超过1100万辆

为迎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趋势,把握中国产业市场动态脉搏,深挖我们海亮在铜加工业务领域的市场潜力,提升我们海亮在新兴市场的产品竞争力,打造一个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海亮新产品形象,塑造具有高、精、尖市场代表性的品牌形象。在公司高层领导的殷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我们市场拓展部相关人员通过行业细分,深入了解铜及铜合金相关产品市场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择优选取了以汽车同步器齿环项目作为我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进军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领域的突破口,通过对国内资深的汽车同步器齿环生产企业及相关业内人士进行了走访调研,掌握了最新一手同步器制造企业及产品资料,现将所掌握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如实汇报,以作公司领导经营、决策之参考。

一:同步器齿环项目走访单位及简介:

(1)四川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机械)

长江机械是原机械工业部定点铜合金制品专业厂,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汽车同步器齿环开发、生产基地。公司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客户见附表(1)。部分产品出

口至西欧、东亚、东南亚地区。汽车同步器齿环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35%左右。

长江机械目前拥有四川泸州本部及江苏无锡两处生产基地。年产铜管材2000余吨,汽车同步器齿环900万件,各类铜合金以及黑色金属加工件产品100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管材合作企业包括:高新张铜,洛铜,在产销旺季期间需外购铜合金管材30~40吨/月。

(2)中日合资武汉协和齿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协和)

武汉协和创立于1995年11月,由日方日本协和合金株式会社和中方武汉泛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其中日方控股51%。

武汉协和全套引进了日本的生产技术、设备和执行标准,具备年产2000余吨铜合金管材,实现2000万件同步器齿环的生产能力,为国内40多家主机厂和变速器厂配套,主要客户包见附表(2)。多种产品还出口到日本、美国、德国和东南亚等国,目前市场占有率达55%左右。

(3)代敖同步技术制造(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代敖)

无锡代敖是德国最大的军工企业DIEHL集团旗下专事于拓展中国同步器市场的外方独资企业。DIEHL产汽车同步器齿环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市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知度。且分别在巴西和德国各有一处同步器齿环生产工厂。目前在国内独资投建的无锡代敖尚未全面拓宽中国同步器齿环领域的业务,月需铜合金管材30吨左右,产品市场份额较前两企业小。铜合金管材除一小部分是在国内采购之外,绝大部门是由德国进口。出于成本及效益考虑,急需在国内寻求稳定而可靠的管材供应商。与之有所接触的高新张铜和洛铜受限于铜合金管材品质方面的问题而未能与之开展全面合作。这对我们海亮来说无疑既是机遇同时更是挑战。据无锡代敖***经理介绍,如果双方合作程度加深,不排除将现有巴西工厂业务(500吨/年),德国工厂业务(1050吨/年)的铜合金管材业务全面交由国内管材厂家供应。目前,我们海亮公司与无锡代敖已经开始初步阶段的接触,相关牌号的样品已交由无锡代敖送至德国工厂做品质检测,近期会有信息反馈回来。二:同步器齿环国内市场前瞻: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而言,同步器齿环所用铜合金管材出于对材质各项技术指标、参数要求来看会以挤压法制管作为行业发展趋势。并且,该行业天然的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要求,使得所从事的企业出于“生产更专业化,研发更精益化,企业更强大化”的考量,市场分工会细化为“专业的铜合金管材供应商”配套“专业的精加工成品制造商”两个业务范畴。彼此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将是产品升级换代,产业优化重组的必然趋势。

立足于国内,展望于国际是我们海亮深入拓展该业务领域的出发点。毕竟相对于国内1000余万台的汽车产销量而言,国际市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才是我们海亮的着眼点。“取进口而代之”是拓展市场容量,提升新产品业务量的必经之路,为此更高效地整合市场资源,协调公司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实力才是我们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源源动力和法宝。

四川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主要客户汇总

一汽依顿变速器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东安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哈尔滨变速箱厂、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资料来源于:长江机械公司网站

中日合资武汉协和齿环有限公司主要客户汇总

篇6: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核心提示:我国专用汽车发展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虽然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我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专用汽车产业一定会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在国际市场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2008年4月23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主办的2008商用汽车发展交流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专论商用汽车发展趋势。具有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卡车生产企业双重领导经历的安徽星马集团公司董事长刘汉如应邀出席并作演讲。下面是演讲全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专用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一方面,随着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和行业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生产秩序不断规范,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高速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及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专用汽车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品种日趋丰富、合理,年产量大幅提高;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各项政策法规的更加完善、现存问题的逐步解决和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的专用汽车产业必将迎来另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现状

我国专用汽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早期主要侧重于使用,虽然使用较早,但全面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比发达国家晚了近30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专用汽车已有了一定规模,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资料,全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1999年546家,2005年628家,2007年已增加到约800家;产量也有了长足发展,1999年统计产量17.42万辆,2004年35万辆,2005年50万辆,2006年近60万辆,2007可能达到约70万辆。目前,我国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车总量的约40%,品种接近5000个。预计“十一五”期末,我国专用汽车品种将达到6000个,年产90万辆,占当年载货车产量的65%。

另外,我国相当部分专用汽车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产品的水平,尽管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上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世界上已占有重要地位,且已基本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部分领域出现了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在产品品种、档次、工艺装备、自主研发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已基本实现从进口到出口的转变。“十五”以来,多数专用车企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很多中小企业通过改制、兼并、重组等方式基本实现了企业性质的转变。多数专用车企业拥有完备的产品研发体系,少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用汽车发展遇到的主要问属

不可讳言,我国的专用汽车发展仍存在着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得到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研发能力不强,产品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目前除自卸车、挂车、厢式

货车等专用车批量较大外,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专用车大多是小批量多品种,开发新品及技术改造投入大、见效慢、收效小,加上大多企业缺乏资金,不愿做长期投资,而采用简易工艺装备,致使产品质量难有较大提高;资金缺乏、技术投入不足,更容易走上仿造之路,多数企业都是仿造国外车型,然后再相互模仿,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其次,专用底盘缺乏。目前国内基本上没有一家专业生产专用汽车底盘的企业,国内约800家专用车企业生产的各类专用汽车,大多是在普通货车底盘基础上改装而成的,而其中大多数为利用外购底盘进行改装生产的中小企业,机械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

第三,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专用车市场份额占全部载货车的40%,与发达国家超过70%的市场份额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国外载货类专用车中轻、中、重比例为3:4:3,而我国目前仅为3:5:2,中型专用车偏多而重型专用车较少。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形成了巨大反差。

第四,行业集中度较低,生产企业不“专”业,国内大多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存在散、乱、差现象。例如,一个产品有几十家甚至几百家企业生产,以及一个企业又生产很多种品种:而发达国家,一个产品最多三五家企业生产,一个企业最多只生产几种产品。

第五,现有专用装置的开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对专用汽车限制较大。我国专用汽车专用装置的关键件总体水平不高,如液压件、泵类、阀类、控制仪表等现在还未达到较高技术水平,仍需进口,制约了高水平专用汽车的开发生产。

最后,国内专用汽车内涵较低,与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以美国为例,通常一个14m、载荷20t的2轴厢式半挂车,车辆自质量在7t以下,换算成我国目前的13m标准2轴厢式半挂车,自质量约6t;而我国目前13m2轴厢式半挂车的自质量通常超过8t。如果2轴半挂车轴荷受同样法规的限制,美国的厢式挂车在满载时将比我国车辆多装约2t的货物,空载运输时自质量又轻2t,这对汽车列车油耗、轮胎损耗都有较大影响,其先进的运输经济性不言而喻。

专用汽车底盘的研制与推广

专用车行业是依附在底盘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有批量小、品种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与主机厂有着密切的联系:主机厂开发的专用车底盘能否满足专用车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需要,直接影响到其底盘的销售:因此,主机厂应充分重视专用车厂及用户的需求,专门开发适用的专用车底盘。为此,主机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与专用车厂进行改装方面的技术交流,了解上装的专用性能和技术要求,开发满足专业要求的底盘。

第二,充分了解专用车的使用环境及工况,对某些部件进行相应改进,以适应特定的环境及工况。

第三,召集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用车企业及用户进行技术交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要求,开发或不断改进专用车底盘。

第四,密切关注发达国家专用车的发展动向,结合国外、国内市场需求趋势,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专用汽车底盘,填补国内空白并抢占国际市场。

一个好的专用车底盘如要打开市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除了上面提到的必须满足的要求及专用性能等外,还要结合市场特点做好市场推广工作,对专用车企业申报专用车产品公告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及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同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和行业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专用汽车市场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未来我国专用汽车的主流市场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服务和高等级公路运输、管理2大板块,专用汽车发展将主要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品种多样化

从品种上讲,发达国家如德国的专用汽车品种有6000多种;从批量上讲,目前德、日、英等国也是完全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要进行生产的,用户要一两辆车,企业就生产一两辆车。正是由于专用汽车服务的广泛性和专业性,才形成了专用车多品种的特点。由于各行业的特点不同,对具体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专用汽车市场可以出现多个热点同时并存的局面,从而形成市场的多元化,为生产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重型化.大功率.多轴化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看,重卡市场销量2002年为245辆,发动机功率大多在206kW(280PS)以下,而到2007年则迅速增长到485辆,发动机功率大多为206—257kW(280—350PS),重卡尤其重卡底盘的发展趋势充分印证了专用车重型化、大功率发展趋势。道路条件的改善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公路运输的高速化、集装箱化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为大吨位、大功率、多轴化专用汽车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广阔空间。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运输车辆,如重型牵引车、厢式车、厢式半挂车、集装箱运输车、专用半挂车、保温冷藏车等将成为市场主角。

3.轻量化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对于减轻自质量、提高运输效率、推动和促进我国专用汽车技术进步、缩短与国外产品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欧美专用车企业对铝合金及不锈钢材料的罐体、厢体的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日本企业也已在专用车上装中大量应用铝合金等轻型材料,而轻型材料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这意味着,我国的专用汽车产品也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只不过轻量化发展的速度会因为不同的国情而有所不同。

我国专用汽车之所以在轻量化方面与欧、美、日企业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因为目前我国专用汽车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二是国内运输企业为了节省运输费用,千方百计地超载,而没有意识到超载本身会大大增加车辆的燃油费用,三是我国某些地区治理超载的力度不够;

因此,推进我国专用汽车的轻量化,国家有关部门在加大管理、改革税收的同时,还应该引导用户去购买经济性好的轻量化产品。

4.厢式化,城市专用汽车轻型化

我国“十五”行业规划开始提出大力推广厢式运输,其发展趋势已被行业公认,尤其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厢式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已成为物流企业的主力车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运输半挂车也会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世界商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超市比比皆是,轻型厢式车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城市专用汽车轻型化趋势已经显现。

5.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构成的变化,市场对专用汽车品种的需求格局将相应改变。普通自卸汽车需求量会随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减少,厢式车、半挂车及城市配套服务车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成本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价格取胜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被弱化,以技术创新的替代性经济增长将成为专用汽车行业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此外,市场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这种趋势将提高专用车企业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积极性。机、电、气、液、微电子一体化技术及GPS技术等在专用车上的应用能大大增强专用车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专家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加上我国专用汽车传统的成本优势会使国产专用汽车在出口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6.人性化,安全,节能、环保

专用汽车底盘的设计会越来越人性化:一是充分考虑舒适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允许个性化设置性能参数。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设计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成为设计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除停车、行车制动等基本安全措施外,通过配备功能齐全的监控系统、防侧翻系统以及电控、液压、机械3套独立制动系统,大大提高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车辆的安全性研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国际国内油价的不断攀高、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的“油荒”和气候变暖,使节能、环保成为整个社会关心的主题。国家也推出了一系统政策措施来推动环境的改善,汽车节能环保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对用户来说,节油不仅从能源考虑,也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环保要求推动了动力技术的更新,如电控燃油喷射和共轨技术成为必经路线。

7.合资合作、资产重组

从国际市场来看,发达国家因受劳动力价格及经济低迷状况的制约,近年来制造业纷纷外移,给我国专用汽车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一定机遇。一方面,国内专用汽车靠价格优势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亚及俄罗斯市场不断增加市场份额,为国内专用汽车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国外专用汽车企业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高端产品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通过合资合作,来促进我国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8.区域化的产业集中趋势

国家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规模企业发展,这一政策将推动行业优势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实力的企业将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专用汽车产品行业的生产集中度。

篇7: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截至2003年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超过2 383万辆,而且每年又以高速度增长。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汽车的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人们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同时,我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2003年进口原油高达9 112万t.同比增长3l-3%;近期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油价看涨,若按照目前的汽车增长速度发展下去,所造成的能源匮乏将会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看,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电动汽车将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突破口。电动汽车具有传统燃油汽车无可比拟的优点,比如:电动汽车噪声低;污染物排放可以减少97%;能源多样化;能效高.电动汽车能量利用率为17.8%,燃油汽车的能量利用率仅为10.3%,即可节省大约40%的石油。所以电动汽车将成为2l世纪最有潜力的交通工具。

一、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国外主要国家电动汽车发展情况

世界各国著名的汽车厂商都在加紧研制各类电动汽车,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和突破。

第一,日本一直以来,出于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及占领未来世界汽车市场的考虑,日本十分重视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个形势来看,日本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发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能够批量产销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只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公司。1997年12月,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PRIUS。该轿车于2000年7月开始出口北美,同年9月开始出口欧洲,现在已经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上市销售。目前推出的产品已经是多次改进后的第二代产品,其生产工艺更为成熟。根据丰田汽车公司的测试,PRIUS轿车在城市工况下比同等排量的花冠轿车节油44.4%;在市郊节油29.7%,综合节油40.5%。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丰田汽车公司已占有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90%的份额。2004年9月15日,一汽集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混合动力汽车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宣布双方在2005年内.共同生产丰田PRIUS混合动力轿车。PRIUS混合动力轿车将在同年进入中国市场。

继PRIUS混合动力轿车之后,丰田汽车公司还推出了ESTIMA混合动力汽车和搭载软混合动力系统的CROWN轿车。丰田汽车公司在普及混合动力系统的低燃耗、低排放和改进行驶性能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此外.本田汽车公司开发的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也已投放市场.供不应求。2002年4月,本田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上投放了Civic混合动力汽车。日产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将于2006年向美国市场销售Ahima牌混合动力汽车,这是其于2002年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联合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协议的第一个产品。

第二,美国。美国的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比来自日本的同行逊色不少,三大汽车公司仅仅小批量生产、销售过纯电动汽车,而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目前还未能实现产业化,来自日本的混和动力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美国能源部与三大汽车公司于1993年签订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合同,其中通用汽车

公司投入1.48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投入1.38亿美元,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投A.8 480万美元,进行为期5年的研制开发工作,并于1998年北美国际汽车展上展出了样车。在此基础上.现已推出三款混合动力概念车GM Precept、Ford Prodigy、Daimler chrysler Dodge ESX3。2004年12月14日.通用汽车公司与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对外宣布.双方将在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领域携手,共同推进此项技术的发展。

2.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情况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电动汽车研发工作在我国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十五”期间,国家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国家、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为此,从2001年10月起,国家共计拨款8.8亿元作为这一重大科技专项的经费。

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4年来,经过2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 000多名技术骨干的努力,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功开发出性能样车,燃料电池轿车累计运行4 000km,燃料电池客车累计运行8 000km;混合动力客车已在武汉等地公交线路上试验运行超过14万km;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均已通过国家有关认证试验。

燃料电池汽车。均采用电一电混合驱动方案,在整车操控性能、行驶性能、安全性能、燃料利用率等方面均已得到较大提高。2004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氢能大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轿车和客车样车与世界领先的奔驰公司样车同堂展示,引起了世界的惊赞。在10月举行的必比登世界清洁汽车挑战赛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轿车在7个单项奖中获得5个A(在高速蛇行障碍赛、噪音、排放、能耗、温室气体减排5个单项指标方面的最高等级)的好成绩,燃料电池城市客车也以较高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在挑战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混合动力汽车。一汽、东风、长安、奇瑞等汽车公司对此都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各车型均已完成功能样车开发。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启动武汉电动汽车试验示范运行工作,先后投A.6辆由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混合动力客车,已累计运行14万km,载客15万人次;混合动力轿车按ECE城市工况与基本车型进行的对比试验显示,其燃料经济性提高40%左右,达到了节油的目的。长安汽车公司采用同轴ISG轻度混合方案,成功开发了第二轮功能样车和第三轮性能样车,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开发。经过国家检测机构测试.动力性能接近参考车的水平,综合油耗降低接近17%,排放达到欧Ⅲ标准。

纯电动汽车。目前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均已通过国家质检中心的型式认证试验,各项指标均满足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的纯电动轿车.其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续驶里程、噪声等指标已超过法国雪铁龙公司赠送的纯电动轿车和箱式货车,初步形成了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初步完成了北京理工科凌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密云电动车辆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并于2003年12月30日顺利通过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组织的示范运行车组验收。小批量研发生产的4种车型、近40辆公交车即将投入北京市奥运电动示范车队的示范运行。

二、目前电动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续驶里程有限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一般为100-300 km,并且这个数字通常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及具有良好的电池调节系统才能得到保证,而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在一般行驶环境下的续驶里程只有50~100 km。比起传统燃油汽车而言电动汽车的较短续驶里程成为其致命的弱点.2.蓄电池使用寿命太短

普通蓄电池充放电次数仅为300~400次,即使性能良好的蓄电池充放电次数也不过700~900次,按每年充放电200次计算,一个蓄电池的寿命最多为4年,与燃油汽车的寿命相比太短。另外,不同类型的电池在性能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例如,铅酸电池成本低,原材料丰富且易于回收,但续驶里程短、加速动力差且寿命短。镍镉电池加速动力足、寿命较长.但其成本高、可回收性差。钠硫电池的比能量较高,能够提供较长的续驶里程。但它要求的工作环境较苛刻.且其沽性物质具有强腐化性并易爆炸。就整体来看.成熟电池的寿命都相对较短

3.蓄电池尺寸和质量的制约

现有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都不能在储存足够能量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尺寸和质量。如果电动汽车自身装备质量大.就会影响加速性能和最大车速的提高。例如,现有电动汽车电池的外体积一般要达到550 L.当把这么大体积的电池用于家庭轿车上时,就必然要挤占轿车的行李厢空间.4.电动汽车价格昂贵

主要是电池技术复杂,成本太高,另外也由于采用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致使电动汽车的造价居高不下。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价格约为100美元/kW·h,甚至有的高达350美元/kW·h,成本太高,用户难以承受一

5.间接污染严重

电动汽车本身虽无排放污染,但其间接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如铅酸电池中的铅,从开采、冶炼到生产的排污,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再如所用电能,相当大一部分来自火力发电,煤炭燃料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三、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1.纯蓄电池驱动的超微型汽车

这种汽车降低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续驶里程的要求,充电过程比较简单,车速不高.较适合于市内或社区小范围内使用。由于多数采用了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高性能电池,车辆性能较有保证,已进人小批量试生严阶段。比如,日本的Hypermini采用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最高时速为90km,一次充电可行驶115 km.是一款适合未来城市道路行驶的家庭轿车。

2.驱动电机呈多样性发展

美国倾向于采用交流感应电机,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质量较小,但控制器技术较复杂;日本多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优点是效率高.起动扭矩较大,质量较小,但成本较高,且有高温退磁、抗振性较差等不足;德国、英国等大力开发开关磁阻电机,优点是结

构简单、可靠.成本较低.缺点是质量较大,易于产生噪声。目前我国也研制成了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电动机的使用尚无定论,有待今后在使用中考验。

3.混合动力汽车

由于受到蓄电池性能的严重制约.使纯蓄电池型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举步维艰,于是混合动力汽车成了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之间的过渡产品,既充分发挥了现有内燃机技术优势,又尽可能发挥电机驱动无污染的优势。混合动力汽车将现有内燃机与一定的储能元器件通过先进控制系统相结合,可以大幅度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技术成熟、价格便宜。

4.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竞争的焦点

燃料电池汽车在成本和整体性能上,特别是行程和补充燃料时间上明显优于其他电池的电动汽车,开且燃科电池所用的燃科(甲醇、汽油、柴油、天然气等)来源广泛,又可再生,并可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等环保标准。所以燃料电池轿车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21世纪初激烈竞争的焦点。日本《东洋经济》报道.“当代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2l世纪汽车业的面貌,这一改变就是在近几年出现的燃料电池车”。

篇8: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汽车金融,汽车金融公司,汽车贷款,商业银行

自从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为汽车销售提供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来, 汽车金融产业就开始在发达国家萌芽, 尤其是在日本、北美和西欧国家。汽车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汽车产业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汽车行业在20世纪发展迅猛, 汽车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 飞速发展的汽车工业直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 汽车金融服务应运而生, 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专门针对一些无法负担高额购车费用的消费者, 为他们提供购车贷款和定制化的服务。汽车金融是汽车产业与金融的结合, 也是当前产业金融的重要领域。

一、国内外汽车金融产业发展现状

自20世纪初美国通用公司最早设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以来, 汽车金融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发展壮大, 逐渐形成了发达的汽车金融市场。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的带来很大的冲击, 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2008年至2009年间, 欧洲的汽车销售额下滑了20%, 很多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威胁。金融危机引发了汽车金融产业的重组, 也推动着产业的升级, 诸多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转移发展的重心, 由传统的汽车贷款向附加值更高的汽车服务和类似的银行业务发展。

而近年来,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 汽车金融也逐渐在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兴起。2004年, 中国第一家专业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 (GMAC SAIC) 成立, 同时也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将在中国市场落地。据民生银行和德勤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 2015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余额预计会在2011年3000亿元基础上增长到6700亿元。与发达经济体不同, 由于消费者对汽车金融的接受度和国家的政策额限制, 发展中国家的汽车金融业务仍主要停留在传统的购车贷款领域。总体来看, 汽车贷款业务目前仍被银行垄断。尽管汽车金融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程度不高, 但是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 继上海通用, 大众、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十余家大型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相继成立。此外, 中国不断增长的汽车需求也将为汽车金融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

二、我国汽车金融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看, 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主体主要有三类, 分别为汽车生产企业的财务公司、商业银行和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西方国家绝大多数汽车金融服务都是由专业独立的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的, 商业银行几乎已经退出汽车金融产业。但是目前来看,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仍是商业银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商业银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客户基础, 网点多, 资金充足。中国民众接触银行的几率远远大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除了存取款业务, 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住房抵押贷款等业务都涉及银行, 自然银行也就成为了汽车消费贷款的不二选择, 银行广泛的业务范围也导致居民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接受程度有限;二是得益于银行间交易市场, 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融通资金, 从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利率更低的贷款;三是国家在政策方面没有给予汽车金融公司扶持, 在注册资本、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上面把控非常严格。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过渡依赖于商业银行的畸形发展局面。

这种缺乏市场调节的发展模式相对僵化, 导致汽车信贷风险集中于商业银行, 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大大下降。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信贷体系的不健全, 外加汽车贷款额的逐年增加银行坏账也大幅上升, 今年4月份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显示商业银行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87.3亿元, 其中汽车贷款不良率则高达2.16%, 远超平均水平。所以, 银行为降低风险不得不更加审慎贷款, 从而制约了我国汽车消费的增长, 如此恶性循环, 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另外, 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 尽管利率可能比银行稍高一些, 但是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门槛低, 首付比例低, 贷款时间长, 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根据不同的车型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实现更高的用户效益。

此外, 尽管目前我国大部分汽车消费信贷仍由商业银行掌控, 但是外资汽车金融企业的不断涌入对银行的主导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竞争乱象。很多银行为应对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冲击, 纷纷下浮贷款利率, 以降低利率来吸引客户, 造成整个银行业利润率的下降。银行不同于汽车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的收入来源多样, 如售车收入和服务收入等, 银行只依靠信贷盈利, 如今连信贷业务都不盈利了, 外加承担的巨大风险, 必将对整个银行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

三、未来发展的趋势及政策建议

从全球汽车金融产业的布局来看, 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产业在逐渐走向成熟, 而新兴经济体的汽车金融产业将进一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 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对于商业银行的依赖度将逐渐降低, 转而更多的利用金融市场开展融资活动, 发展中国家的汽车金融市场潜力将被进一步发掘。

从国家的政策导向方面看, 国家对于汽车金融产业的政策有逐渐放松的趋势, 对汽车金融的扶持也将加大。鉴于国家未来的发展重点仍为保增长, 汽车需求仍会不断增加, 贷款购车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汽车消费融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再加上社会公众对汽车金融公司了解的不断加深, 对其接受度也将大大提高, 国家对于汽车金融公司的政策将进一步放松。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 政策会倾向于加大对汽车金融产业的支持。

从全球汽车金融产业的发展趋势上来看, 汽车金融服务大体上沿着两个维度发展, 服务升级和价值链的延伸。这种发展趋势恰恰和产品创新的服务模式轨迹 (技术升级和价值链的延伸) 不谋而合, 从某种程度上说, 汽车金融服务也是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给汽车购买者的一种产品, 传统的汽车金融仅仅是为汽车购买者提供贷款, 服务中包含的附加值较低, 我国目前的汽车金融产业仍停留在此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后就开始将重点转移到更高层次、更高附加值的服务上, 在国家政策逐渐放松的前提下, 我国的汽车金融产业无疑也将经历这种转型。

汽车金融产业的服务创新就是对产业纵深方向的发展, 汽车金融企业将在更好的开展汽车信贷的前提下, 创新服务模式, 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比如简化贷款办理流程, 针对特定的购车者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服务, 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 提供更多的汽车租赁和汽车保险代理业务。更进一步, 可以在发展客户关系方面做到更好, 例如可以成立俱乐部, 开展定期的活动和信息共享等等以充分挖掘企业的创利能力。另一方面, 汽车金融产业的价值链延伸是对产业的横向的发展, 延伸的范围可以涉及到汽车的生产、流通、售后服务等汽车产业链内的各个环节。例如, 由于汽车金融公司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客户, 更加了解客户的偏好, 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利用这种信息资源向汽车厂商提供有价服务, 帮助汽车厂商优化生产结构。另外, 汽车金融公司还可以加强和商业银行的合作, 弥补商业银行在专业化服务和技术产品上的不足, 同时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分布广泛的网点和发达的网络系统, 让银行代理部分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 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冶.浅析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J], 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12月.

[2]李尧, 毛燕.对我国汽车金融模式的探讨[J], 金融与投资.2004年4月

[3]孙小丽.浅谈国外汽车金融公司[J], 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第4期

上一篇: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下一篇:难忘的一幕二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