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及发展论文

2024-06-22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及发展论文(精选6篇)

篇1: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及发展论文

摘要:从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改革的核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制度是创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等方面阐述了对高职教育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改革创新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

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及其如何实施的看法。人类社会自有教育活动开始,就有教育观念,而它的具体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在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对高职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教育的市场观念、平等观念、国际合作观念、依法办学的观念、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教学观念。

1.关于教育市场的观念

高校转变教育观念的动因来自于受教育者的选择权,也就是市场竞争机制。存在选择,才会有竞争,高职院校才会有生存的压力和危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适龄就学人数锐减,院校之间招生和就业的竞争形势也日趋激烈。因此,作为高校的决策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教育市场的观念,即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观念。

2.关于教育平等的观念

教育平等不仅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平等的观念。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尤为重要。我们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

3.关于国际合作的观念

国际高职教育已经逐步成熟,我国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战略,探索国际化办学之路。教育部也提出,在未来十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国内外合作力度,特别要注重专业合Oct.20,No.5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初步实现国际知名的目标。

4.关于依法办学的观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作为高职院校,要在高教法、职教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发展策略和战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5.树立正确的知识、质量和教学观念

(1)21世纪新的知识观。首先,明确知识的分类。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类是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4W分类。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与人的社会活动、科学实践相关,存在于员工、师生、社会全体成员的头脑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其次,两类知识如何实现转移和迁移。途径一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途径二就是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之路。

(2)高职教育的质量观。所谓高职教育质量观,就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高职教育根据自身的特点应从几个方面评价教育质量:一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需要相适应的程度;二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三是高职教育毕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吻合程度相适应;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组织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相适应;五是社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程度与实际效果相适应;六是高职毕业生的合格率、成材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七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总体评价;八是毕业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

(3)高职教育的教学观。高职教育教学观主要应体现出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出发点;二体现出“知能并重,手脑兼修”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和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好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关系;三是体现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个人特点、就业趋向和职业岗位标准设计具体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成为某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四是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原则,将行业和企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的管理规范引入到教学中,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使高职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相适应。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应该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技智能、社科人文修养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今后我们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1.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是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按照基础知识牢固、强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专业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学生不但在选修课中有选择权,在核心课程和专业课中也应有选择权。他们可以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要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关注创新的研究型教学转变,要将多元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如以问题为本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元教学模式,并普遍运用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合理开发设计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布置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素质。三是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四是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2.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从主观方面来说,要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与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前提;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从客观方面而言,要努力做到营造民主、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营造支持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激励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创新态势。

三、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核心

1.树立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及高职教育实践不断总结,高职教育的新模式也不断涌现,现在各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并能接受的模式就是“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在着眼于“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体系”中进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这也是符合职业教育定位和特点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教学思想指导的教学改革涉及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只有按其逻辑关系依次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的,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思想一脉相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建构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符合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定向性,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应用性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应该具有整体性,而传统的学科课程已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即使从单一学科课程整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学科形式也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探索、倡导的诸如模块课程、主题课程和项目课程等课程类型都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都在力求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努力反映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源于职业工作过程又高于职业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是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后,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是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在课程开发中,充分关注了认知的心理顺序和态度因素。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为高职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模式。课程开发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符合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可以确保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教师按照六步法设计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六步法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从而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经验并构建应用知识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五种能力。

1.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要强化职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即学习与职业有关的基本的教育理论,通过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等相关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强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的特征的认识,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法。

2.专业实践能力要具备行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包括行业发展、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要求等;要强化企业职业实践的训练,即直接参加与职业有关的企业实际工作的训练,通过下厂实习、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和知识。这种企业实践训练应贯穿于从职教教师入职初期的适应阶段到多方面积累教学经验的成长阶段,直至专业素养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的全过程并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工作能力的增强。

3.教学实践能力在现代的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要参加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过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在具体的职业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在熟练掌握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的理论,开发职业教育课程,成为驾驭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并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以促进职教教师教学行动能力的提高。

4.科研能力通过参加教学方面的教研和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本专业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企业的技术攻关,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5.提高学历层次能力要努力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校企合作教育与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健康机制,开辟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之路,也是实现隐性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更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背景从世界范围看,校企合作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高等职业校企合作教育最早产生在美国。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引发了职业教育的改革,然而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双元制”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教育的各类模式。

2.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按照十几年来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归纳总结,有人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概括为九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2.5+0.5”、“3.5+1+0.5”培养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这些合作模式成了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教育,“2+1”、“2.5+0.5”、“3.5+1+0.5”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了学校关起门来办学、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脱节的难题,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但如何发挥学校、企业这两个办学主体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把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校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校企双赢,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比较分析。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从参与主体来讲,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实现形式上讲,大多数院校还是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和中层次合作阶段,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效果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各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实现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也就是另一个办学主体——“企业”这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调动起来,还往往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或者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2+1”的“1”,还做得不到位,企业认为学校派学生实习是给企业添麻烦,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大部分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任务;另外学校管理还不到位,有的时候是把学生放到企业,学校疏于管理,部分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是指校企之间在技术交流、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企业人员培训、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全面、深入、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事实上的、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

(3)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一是请进来,让企业全程参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的作用,实现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互动的基础之上,既要通过特色吸引企业,通过利益驱动企业,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成立职教集团,打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按照“真实性、生产性、示范性、开放性”及“教学、培训、鉴定、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为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目标,与企业联合建立全过程、全实景、全方位的“校厂一体”的职教集团,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校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四是构筑校外校企合作基地,保证实习就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现代大学制度创新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大学作为一类社会组织,大学的理念和目标必须在一定的治理结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建立良好的大学治理结构有助于使大学内外部的各利益相关方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我们需要探索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包括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建立;更新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提倡社会参与等。在内部治理上,大学治理应强调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强调大学法人的办学自主权;应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要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管理者的潜能;应当明确和保护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篇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及发展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至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当年招生560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在学总规模超过了27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了18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908所,比1977年增加了1504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30年来。高等学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300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还有数千万青年通过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途径获得了大学学历。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基本满足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数量需求。

同时,自1998年。国家决定在高等学校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迅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科技文化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极大地增强了高等教育的实力。目前,全国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在高等学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争取到科技活动经费达到1300多亿,发表论文146.3万篇,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都超过了全国获奖总数的一半。特别是在重要的国家奖项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2004年,高等学校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该奖项6年空白;2006年,高等学校又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全部3个一等奖。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全国80%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在高等学校,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自高校。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构建了高等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以及高等学校内部的新型关系,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成就的取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第一,全面展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高等学校的学校布局、层次设置、系科专业设置按照计划经济需要安排进行,这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1080所,其中62个国务院部门(单位)共管理普通高校367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36所,剩下的高校都由地方管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已不能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布局、质量、效益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高等教育多头管理、力量分散、自我封闭、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显露,且长期得不到改变。从1998年开始,中央决定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方式,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央部门除保留少数行业特别需要的高等学校外,其他的院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或者下放到省级管理,通过资源共享、优化重组、一批多科性和综合性高等学校应运而生,高等教育的布局更加合理。1998年,中央部门共有高等学校345所.划归省级人民政府管理200多所。到目前为止。除教育部直接管理72所外,中央部门(单位)管理的只有50所左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一批新的综合性大学.为增强我国高等学校的竞争力、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高等学校整体实力和水平起到了体制上的保障作用。

第二,深入进行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都是由国家统一举办的,具体可分为中央政府举办、地方政府举办和行业举办,实质上都是政府举办的单一的办学模式。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由此开始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并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和模式。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不懈的长期探索,呈现出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一种是社会力量自身筹集全部资源和投入举办的民办高等学校;一种是公办高等学校利用社会的资源,采取民办机制举办的二级学院,即独立学院。强调独立办学、优质资源、民办机制;另外一种是中外合作办学。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人才,除了中外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新的办学实体以外,还进行许多教育项目之间的合作。形成中外合作的办学项目。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众多,各具特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向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中外合作高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符合《宪法》关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办学的规定.调动了社会多方面的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和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

第三.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改革,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模式。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经费投人实行的是单一的政府财政投入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模式已被《高等教育法》所确认。在实践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主要有六种模式:财、税、费、产、社、基(财政拨款、税收政策、学生缴费上学、举办产业、接受社会捐赠、设立基金),多渠道筹措经费使得高等学校投入资源不断扩大.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地保障。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仍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之中,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既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最近,有人提出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改变为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我认为,这不完全符合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法律规定。

第四,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培养和流动的制度。从1999年开始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改变了高等学校学生的国家干部身份。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国家机关和事业人员的用人计划是完全结合的,高等学校招收的研究生、大学生、中专生,只要纳入了国家计划,进入了大学和中专.就成为国家干部。实行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属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人员,而成为了自由流动的人才。这样,高等学校招生不再完全受当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增长计划制约,使大规模增加高等学校招生指标成为可能。第二,实行高等学校学生入学缴费政策。让受教育者合理承担一部分培养成本,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上大学的问题,国家建立完善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先后推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建立了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等。目前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了全国高等学校。受资助的高等学校学生达400万人,占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20%。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为此与中职学生一起支出500多亿元。这一措施切实推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第三,深化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就业。这一改革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批自由流动的专门人才。

第五.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1985年以后,为了改变高等学校内部效率低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局面,高等学校普遍进行了以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体现为:(1)精简了学校机构,对建立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管理实体的层级和结构进行了探索,调动了院、系一级的工作积极性。(2)实现了人员转岗分流,推行职务岗位聘

任制和校内聘任制,进行编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了教职工待遇。(3)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中的领导体制改革。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了校长的职权。(4)普遍实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进企业管理的模式。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了内部组织条件。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1993年制定的《教师法》明确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身份是专业技术人员。确定了教师的待遇和管理制度。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可以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实行教师聘任制,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六,扩大并明确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努力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确定了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具有法人资格,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是逐步明确的。从法律条文上看,最早在1995年制定的《教育法》上明确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按照有关规定,高等学校属于事业法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当然.由于高等学校的公益性质,其民事活动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确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分为七个方面.即自主招生、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学科、自主安排教学、自主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及其社会合作、自主开展境外合作交流、自主进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及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调整津贴和工资、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这七个方面的自主权具体体现了高等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

推进制定高等学校章程。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照章程自主管理。高等学校章程应当规定学校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章程修改程序: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等学校重视章程的制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对于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办学自主权和学校章程等的明确规定和切实落实,意味着高等学校不仅在与外部社会关系而且在高等学校内部关系上产生了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以《学位条例》和《高等教育法》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立法,深刻体现了立法机关、行政部门高度认同并有效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共同意愿,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经验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动力,为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知识和人才基础,全面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面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激活了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效率,成为了社会公共领域最为成功的改革之一。高等教育质量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得到了新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人才和优秀成果。回顾总结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后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完善和实施具有特别的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深入研究并创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措施;积极适应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把高等学校的稳定作为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把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善于捕

捉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时机,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观察点和急切实施点,也是人民群众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和保障。在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订及其策略选择上.时刻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不断改进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适应了这一要求,进行了全面的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选择更为灵活的办学和管理政策,主动调整专业和学科,实行教师和人才流动的制度,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支持。

第四.强调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高等教育的政府责任,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经费为辅筹措高等学校经费的模式.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改革提供了经费投入基础。事实表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下。试图更多依靠社会力量、通过“产业化”,甚至依靠收费、捐赠等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需求的,也是不能完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任务和目标,甚至有可能引发更多的批评意见和新的社会矛盾。

第五.加强高等教育法治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七部教育法律除义务教育法外,均涉及到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法作为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对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法律总结。事实表明,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推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不仅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外部发展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内部发展的需要;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依法行政的需要,更是维护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和保护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和新任务

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呈现出知识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的特点,高等学校成为社会组织和法律主体.高等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高等教育新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加快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教育领域本身来说,高等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都要求高等教育提出新的发展和改革思路,以进一步支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这不仅是外部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改革提出的内在要求。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精心制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大幅度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在发展方向上,要坚持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导向。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要把力量集中到质量提高和内部建设上来。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和研究生计划招生已逾600万人。今后,即使高等学校招生增长数为零,每年招生也在600万人以上。因此.每一所高等学校都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要求,重视内部建设和内涵发展,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发展路径上,以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重点。我国要实现长时期持续健康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集中国家力量,加大投入.促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的发展。

在发展机制上,要注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构建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良性机制。目前一些高校仍注重在数量上发展,注重规格升级,注重更改校名。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仍然在不断的发展、改革、调整和转型之中,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学校内部尚未完全建立良性的、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机制。为了防止和限制过度的外延式发展,不仅需要必要的管理和限制,更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促使高等学校产生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推进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以培养创新思想为主导.形成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人才是竞争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国家创新力的培养。高等学校最为主要的功能是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把创新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理念,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用创新的方法培养人才,不能简单地用循规蹈矩的方法培养,不能以行政干部的标准衡量和培养人才,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不仅在培养中要特别注意创新,在使用上更要有特殊机制。要大胆把人才放到实践中、放到科学技术、教育教学业务岗位上去培养。第三,要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以能否创新为第一标准.以创新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不断推动高等学校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管理创新,以创新促使高等学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第四.要在高等学校中建设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环境,调动学术创新的积极性。

在改革内容上,着重处理好政府依法管理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关系。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高等学校的管理和投入上的职责权限,加强地方政府对于地方高校的管理、投入职责和政策指导;逐渐调整全国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优化高等学校整体布局结构;改进高校自主权和政府行政权之间的关系,规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的管理职责权限,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高等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加大推进依法治校的力度,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制度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形成法律治理结构。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实施高等学校章程,通过学校章程具体界定行政管理的边界。学校内的不同群体利益的确定及其矛盾的解决,也应当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实施得到很好解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健全高等学校的决策、议事、监督机制,发挥教授在治学中的主导作用,保障教职和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同时加强对于高等学校的法律监督。

篇3: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及发展论文

30年来,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 坚持正确的学术研究方向, 紧密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积极组织开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努力推动群众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广泛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在引领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繁荣群众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等方面,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已成为党和国家联系各高校、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高等教育行政决策的智力源、思想库, 在战线赢得了很高的影响力。历任学会领导团结带领学会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肩负使命、不懈探索、锐意创新, 为学会的成立和发展奉献了智慧和心血, 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年来, 高教战线人心更加凝聚, 步伐更加坚定, 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发展思路更加明确, 大众化水平稳步提高, 结构更加优化, 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 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等等。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国是教育大国, 但还不是教育强国, 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 这是一个基本判断。我们的工作与中央要求、国家需要和人民期待相比, 还存在很多不足。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 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够科学, 要害是质量不高, 其实质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不够协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反映了中央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判断, 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发展机遇和发展难题都是前所未有的, 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去正视, 去调研, 去思考, 去解决。袁贵仁部长在今年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了10个方面的问题, 结合高等教育实际, 主要有: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是中央要求、人民期待, 社会十分关注, 如何坚持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 用什么方式全面了解、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我们如何设计衡量满意的综合框架, 做好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的测评工作?如何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 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二是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思想文化多样,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增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三是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抉择, 经过30多年的努力, 我们高等教育体制哪些方面臻于成熟, 哪些可以基本定型, 哪些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哪些还没去触动?我们应该如何广泛深入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为下一代适应时代新变化做好准备?如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找准那些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成为着力点, 取得实质性、历史性的进展?四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什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我们如何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什么是基本实现, 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薄弱环节有哪些、在哪里, 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思路和推进策略?各地发展很不平衡, 如何制定各省 (区市) 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五是我国城镇化在加快, 人口流动是大势所趋, 我们怎样加大统筹力度,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怎样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育, 确保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六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 加之传统文化和人口政策影响, 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愿望尤为迫切, 我们怎样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真正把工作重点转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上来, 努力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怎样实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结合, 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更多地培养各类拔尖创新人才?怎样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学生素质能力结构, 提高高等教育的贡献力和贡献率?七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都在增多, 如何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对待出国留学, 做好出国留学服务工作, 吸引优秀留学生学成回国、报效祖国?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 调动地方、高校积极性, 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八是4%投入实现后, 怎样健全制度, 巩固成果, 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和社会投入?如何把钱用好管好, 更多地用于困难群体和优秀群体, 更多地用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更好地调动高校干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九是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 如何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 以高等教育信息化带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如何提高高校师生信息技术水平, 利用信息化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十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以后, 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教育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中高等学校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如何为接受高等教育者提供多次多样多层的选择机会, 满足个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发展需求?

面对当前高等教育新形势, 高教学会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组织优势, 以纪念30周年为契机, 继往开来, 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教育部重点推进工作中的问题, 高校办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积极组织研究、主动回应关切、努力开拓创新、统筹谋划发展。

第一, 以学术研究夯实立会之基。学术是立会之本。30年来, 学会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开展了一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前瞻性研究, 为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希望学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做好学术研究, 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研。当前,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 并用科学的态度认真加以解决。做好这些工作, 必须要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要强调调研意识, 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常规的基础性工作。要继续面向会员、面向高校、面向战线, 深入到各个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一线, 多听教师说、多听学生说、多听家长说、多听社会说, 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 把底数摸清摸准摸透。要继续凝聚力量, 实现管理、科研、教学三支队伍的结合, 激发他们创新活力, 提交有分量的、好的调研报告。要继续坚持“国际视野, 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 发挥社团组织穿针引线、外引内联的作用, 联系一批跨国科研平台, 通过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高教研究学者交流, 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 以协同创新促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

第二, 以咨政服务发挥智库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健全决策发挥思想库作用的新要求。近日,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做出重要批示, 刘延东副总理专门召开会议做出部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十分繁重的任务迫切需要高水平智库的支撑。相比于高校智库建设面临学科分散化、专业领域细分化、优秀专业人才领地化等问题, 学会更应利用专家学者云集、学科专业力量雄厚、联系实际广泛的平台优势, 推进重大问题的实证研究, 发挥高教决策咨询的智库作用, 为咨政服务做出新贡献。要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 继续发挥学会各会员单位网络体系和桥梁纽带优势, 依据自身组织特点, 有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专题协作研究和年度报告, 开展大事要闻记录、案例采集分析及数据收集建库等工作。

第三, 以专业化服务参与行业治理。服务是社团组织的价值体现, 也是兴会之径。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学会要主动适应教育部职能转变的需要, 承担一些目前由教育部委托, 将来可能由社会团体独立开展的对各类高等学校专项引导、督导的任务。今后, 学会要更多致力于在开展科学评价、规范制定、行业准入、资格认证、组织协调、监测评价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 为提高质量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持。今年, 教育部将要加快研究制定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也就是国标。这项工作已经纳入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国标颁布后, 还将推动行业部门制定相关专业人才评价标准, 也就是行标;推动高校根据实际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也就是校标;通过制定实施国标、行标、校标, 初步形成适应大众化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学会可以积极组织力量参与人才培养的国标、行标、校标制定和研究中来。教育部将进一步推进“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年度教学质量报告的发布, 学会可以在促进和鼓励高校加强自我评估,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在完善质量报告的内容、发布方式、基本要求等方面发挥第三方作用。今后几年, 教育部将下大气力开展高校教师培训, 特别是青年教师培训, 学会要积极参与, 在青年教师培养特别是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加强研究, 配合教育部做好中青年教学骨干、基础课教师和新任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积极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促进教育理念更新,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推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 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 以加强自身建设适应社会建设新要求。目前, 社团组织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让人民群众依法通过社会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并为此指明了“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向。根据十八大精神, 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特别提出, 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引入竞争机制。国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在深化, 高教学会要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的组织及能力建设, 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

篇4: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及发展论文

摘要:高等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发展空间受到挤压。针对当前高等继续教育在教育形式、教育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各高校应调整继续教育办学形式,适时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拓展办学范围,加快校外教学站点整合,积极开展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以期促进高等继续教育快速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育形式;发展趋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2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4010104

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高等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近4000万人接受了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而非学历继续教育更是高达9000万人次。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教育教学形式以及功能和作用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高等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在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在读规模大体相当,分别占高等教育的51%和49%。而到2012年这个比例为61%和39%(传统成人高等教育占21%,网络教育占18%)。导致这种变化的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普通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迅速增加,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12年的688.8万人,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5%发展到2013年的78%;二是继续教育发展缓慢,学历补偿教育作用不断弱化。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适龄人口中具有学历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作为学历补偿教育的继续教育人口受到挤压。总之,继续教育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应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二)传统成人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传统成人教育包括函授、夜大、半脱产等主要形式。1999年,国家确定68所高校开展远程网络教育,从而形成了高等继续教育新格局,传统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而网络教育迅猛发展,传统成人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传统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比重分别为90%和10%,而2012年这个比例发展为55%和45%。成人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未来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三)高等教育的高录取率和适龄人口的下降给继续教育带来压力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将在高位运行。未来15年内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会持续下降,到2017年比2008年减少56%,15年内平均减少40%。在适龄人数减少、毛入学率提高的前提下,高等教育录取率将进一步提高,获得高等教育第一学历的人数将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高起点的成人学历教育需求大幅度减少。中职毕业生将成为未来继续学历教育的主要需求对象。

(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给高等继续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机遇

按照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一方面未来的高等教育将分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大类。在1200余所高等本科学校中将有600所转化为技能型高校,600所定位于学术型大学,同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意味着未来拥有高学历的人数将减少,更多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他们的学历主要以本专科为主,这为继续学历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机遇。 另一方面国家已经启动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学历教育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旨在提高劳动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流,在继续教育中所占份额将大幅增加,这些都为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趋势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变化,高等教育面临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面临新的形势。2013年,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教育部正在起草《教育部关于推进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意见已经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不久将出台,该指导意见将是未来高等继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总共有18个方面,预示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形式上,各类学历继续教育深度融合,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传统的成人继续教育形式如函授、夜大等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在经过15年的网络远程教育试点后,在信息基础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高速网络不断普及、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建设并开放共享、实时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将深度融合,函授和夜大形式将被网络远程教育所取代,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从2013年开始,三年内函数教育不少于二分之一的课程教学要在网上完成,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在2014年停止函授教育招生。普通高等学校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有步骤推荐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各类学历教育形式统一资源、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教学过程、统一管理、统一证书样式(五统一),最终实现各类学历继续教育的完全融合。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也将实现一定的融合。

(二)在继续教育机制上将实现“多入口、多出口、宽进严出”的教育机制

国家将取消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将加快推进多途径、多模式的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考试,在取消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后,主要采用省级统考、学校自主考试、注册入学等形式,年度招生计划及录取情况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实现多入口的宽进模式。继续教育办学管理规范、社会声誉良好、质量达到认证标准的普通高校经批准可实行完全自主招生。建立管、办、评、督相互分离的继续教育办学体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以课程为基础的完全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淡化学制概念,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实行在专业培养方案指导下的自主选课,完善有利于业余学习、终身学习的灵活开放的学籍管理制度,施行课程证书、技能证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多证书制度,推进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积累与转换制度。endprint

(三)教学模式上,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支持服务为辅,注重过程评价与实践能力考核

改革以教师、课堂、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融合传统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实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面授(在线网络视频面授)与远程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有机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学习过程可记录、可追溯、可考核、可评价。“慕课”(MOOCS)和“微课”将成为学习者的主要形式和学习资源。到2015年,教育部将组织推动普通高校和行业部门联合建设10000门数字化学习资源,“泛在学习”将成为新的学习形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上将进行深度改革

普通高校要根据职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适应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多类型、多形式、多出口、多证书衔接沟通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引进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结成校际、校企联盟,推进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强化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共建继续教育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在专业和课程体系中,改变目前专业课程沿袭普通全日制教育,片面强调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弊端,积极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和课程体系。同时,教育部要组织制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指导目录》、《高等学校制定继续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指导方案》、《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性专业培养方案》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性课程大纲》等文件,以期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四)在教育管理和服务上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管理和服务信息化

普通高校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促进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集教学、服务、管理、科研于一体的多终端的系统平台,教育部将支持建设各类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和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到2015年,普通高校和行业部门要联合建设200个综合性、区域性、行业性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示范基地。

高等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是 “宽进严出”将逐渐成为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办学机制。取消成人高考,由各省自行决定是否考试,特别是各校自主招生录取将成为主流。成人学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率先进入宽进严出机制的教育体系已基本成定局。二是新增劳动人口的学历补偿教育任务,正以专科为主逐步向本科为主转移。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地方电大等凡没有本科办学资质的高校招生会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越接近2020年将会越明显。三是在线教育将成为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形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主导成人学历教育。教育信息化、互联网的发展一定会促进成教体系的改革与整合。公正公平必须做到,质量标准必将统一,成人教育信息化趋势不可逆转。四是面向行业办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道。鼓励面向行业办学,促进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是学历继续教育的趋势。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着力培养在职人员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履职能力。特色和优势将成为继续学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成都理工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发展思路和对策

成都理工大学高等继续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各教学站点、各位同仁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特别是在2013年各项继续教育政策不断收紧,生源不断萎缩的情况下,首次招生突破10000人。看到这些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成都理工大学高等继续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形势、综合改革的方向,必须做好发展形势的准确研判,做好对改革方向的准确把握,未雨绸缪,紧跟改革步伐,做好规划和部署。

(一)积极做好网络远程教育工作准备,调整继续教育办学形式,适时开展网络远程继续教育

在国家继续教育办学形式不断调整的情况下,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主要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采取函授教育形式,以“成都理工大学校内继续教育学院+校外继续教育教学站点”的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按照国家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方向,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国家取消统一成人招生考试和网络远程教育审批权的情况下,未来的继续教育将呈现白热化的竞争态势。继续教育将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只有更好的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未来的生存之道。现有的函授模式教育质量问题,最难解决的是教学站点的师资和学生的工学矛盾。而网络远程教育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网络远程教育数字化资源是最优的,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来保证优质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同时学习过程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估,既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又解决了学习的质量问题。

(二)拓展继续教育办学范围,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自学考试助学

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一直以来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在学历教育需求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展旨在提高劳动技能、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面向行业,结合成都理工大学优势学科和专业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在学历教育中要从专科为主发展到以本科为主,适时开展工程硕士、课程硕士等高学历教育领域的转变。成都理工大学在自学助学领域开展比较晚,应在2年至3年内,自主申办2-3个主考专业,积极开展自学考试助学工作。

(三)加快校外教学站点整合,做好网络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自学考试助学中心和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建设

在四川省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整顿即将结束之际,成都理工大学将对校外教学站点进行整体评估,对工作开展规范、管理有序、成长较快的教学站点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拓展新的办学范围,转变职能职责,进一步加强条件建设,赋予新的任务,促进共同发展。对部分问题较多、管理混乱、条件不足的教学站点进行规范和调整,使成都理工大学校外教学站点更加规范,布局更加合理。endprint

(四)积极开展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加快教学平台、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以及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面对高等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成都理工大学将在开办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范围内,开展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特别是结合成都理工大学优势学科和专业。在2年-3年内,通过资源共享、购买以及自行建设的方式,建设100门-150门的学科主干优质课程,通过教学平台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建设,开展“平台自学+实时在线面授”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要尽快部署包括各个教学站点在内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学籍、注册、缴费、课程成绩、专业调整、毕业资格审查等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严继昌.实现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八点建设性意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5):3.

[2]刘鸿雁.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2012,(5):26.

[3]严继昌.对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几点建议[J].当代继续教育,2013,(4):6-10.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5-01-2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6]刘延东.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促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EB/OL].(2010-01-10)[2015-01-20].http://www.crtvu.edu.cn/DDSX/file.php?id=13172.

[7]教育部高等学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基本情况[EB/OL].(2011-04-01)[2015-01-20].h t t 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507/201104/117482.

[8]苏建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探究[J].继续教育,2009,(9):43-45.

篇5: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及发展论文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

[6]闫雅都,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05):83—85

篇6: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初级职称教师多,中、高级职称教师少,学历层次偏低。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缺乏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课教师,缺乏由行业企业引进的兼职教师,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比例较低。

1.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差距大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双师型”教师总体比例偏低,而且,目前好多高职院校对“双师型”只是停留在有“双证”的层面上,多数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存在明显差距。

1.3科研整体水平偏低,含金量不高

高职院校起步晚,底子薄,科研资源有限,科研人才缺乏,没有专业的科研人才带头搞科研。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因此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如何搞科研无从下手。很多教师平时教学任务比较重,无暇顾及科研,到了该晋升职称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写几篇文章发表,造成文章质量偏低,含金量不高。

1.4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强,不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不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从而导致招生数量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1.5校企合作不完善,实践教学成效低

高职院校和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书本上学到的好多知识在企业早已经不用,造成了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好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设备数量不足、配套设施缺乏等给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很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二、解决的对策

2.1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高职院校要给中青年教师更多的机会,并实行“一带一”的“导师负责制”,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使中青年教师承担起教学和科研任务。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和提高。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改善知识结构,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是一支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要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把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三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培训,不断提高“双师”素质。

2.3更新观念,树立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团队

建设,提高科研整体水平高职院校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开展专题科研培训,在培训环节上,要“走出去、请进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目前,普遍认为科研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2]。高职院校应该上上下下动员起来,树立科研强校的理念,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实施“教科研一体化”工程,共同把科研工作做好,形成人人爱科研,个个作科研的良好氛围,提高科研整体水平。

2.4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

“贴近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职业群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要面向社会、面向地区、面向基层设置专业,坚持“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5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使学校所学及时用到工作实际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企业接受师生实践实习基地,发挥企业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步伐,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把校内实训基地建成工厂或企业的形式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更直观的认识,现在训练的就是将来工作中要做的,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零距离”对接。

三、小结

上一篇:28《惊弓之鸟》教学反思下一篇:保护地球,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