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教育论文

2024-05-3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教育论文(精选6篇)

篇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教育论文

[作者简介]于海峰(1964-),男,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分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吉林长春130033)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160-01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一些高职院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力创建示范校,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专业教材建设的步伐并没有跟上。从教材本身来说,有的专业教材质量仍然不高,表现为教学内容没有新意,形式也拘泥传统,脱离行业和企业实际;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可遵循的专业教材,或者说同类专业还没有可公认的教材。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职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势必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呼唤全新的教材,呼唤规范化、系统化、立体化和个性化的教材。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材不规范,缺乏统一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只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因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还未形成定式。虽然国家提出了创建示范校,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建设,各高职院校也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加强了专业建设,编写了教材,但由于时间短,教材质量并不高,在内容与形式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还缺少配套的辅助资料。由于各高职院校都在自编教材,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中,统一性的、权威性的教材和可借鉴的教材还很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验收与评估,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专业教材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不相适应。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国企进行了转制,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乡镇企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原来的行业被打破,企业的设备和产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给高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高职也很快和社会及企业接了轨,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但时至今日,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上有了突破,但教材建设仍然滞后,教学内容没有融入行业和企业用人标准,脱离地区、企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教师在编写教材时缺乏与企业的沟通,或者说沟通得不彻底,没有追踪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变化和用人需求,使教材内容落后于企业的技术发展。

3.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缺乏衔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新技术。但目前高职院校编写的教材内容与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使得培养的学生与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脱节,致使学生在职业资格鉴定时无所遵从。

4.配套的实践性教材不足。实践性教学一般占高等职业教育总学时数的1/3或1/2,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可见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分量。现实中,实践教材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有的专业基础课没有适合高职的实训教材,学生除了听教师讲并做一些笔记外再没有别的参考书了,这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如目前“零件的普通车削加工”这门课程,还没有一本与行业、企业及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紧密衔接的教材。现有的大部分实训教材的编写都是与理论部分合为一体的,几乎没有单独编写的实训教材,即使有些院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或实训教案等,虽各有特点,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不够完善,这样势必增加实训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和实训。实践性教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瓶颈。

5.教材的内容陈旧且形式单一。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中介,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现有大多数教材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反映现代先进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新装备、新材料和新标准,即使有新版本的教材,也存在内容转抄并且编写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有些教材仍然延续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的模式,还是按章、节编写,不适合现在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模式,教材内容的落后,势必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6.教材的高职教育特色不明显。目前高职专业教材的状况为:一是借用本科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理论内容多且深,不是以“应用”为主旨,实践内容严重不足;二是沿用专科和中专教材,理论肤浅,实践不深,内容简单,不能适应当今这种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需要,难以达到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三是自编讲义,存在转抄内容居多、编写质量不高、加工不细和印刷质量低劣等问题。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应是多样化的,应体现规范化、个性化、立体化、职业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教材建设工作,使教材科学有序发展,才能体现高职特色。

1.编写规范化、权威性的教材。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教师自编或选用其他院校编写的教材。教师自编教材有的是为了评职称而编写,其他院校编写的教材有的是商业行为,出于这样的目的编写的教材质量难以保证,多数是拼凑的。一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符,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因此,教育部或教育部委托高等职业教育相关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高职院校的教师按专业或专业大类编写,集中编写专业必开课程或核心课程的教材。整合人力资源,组织全国同类专业有造诣、有名望的教师集中编写。要站在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发展的前沿编写,切实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使专业必开课程或核心课程的教材规范化、质量高,形成权威性的教材,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2.编写个性化、立体化的教材。(fwsir.com)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院校不同,主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材的编写都应体现职业化和岗位化。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处的地域和经济环境不同,在人才培养上还应有自己的特色,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写上应有所侧重,体现个性化。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一般都是2-3年,。学生还有校外实习的任务,因此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学习任务也很重,单纯的一本教材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给学生以指导,编写出与教材配套的实践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如任务书、指导书、典型案例、电子教案、课程录像等,形成立体化“教材”,使学生练习和学习有抓手。以上这些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区域特点和学生就业的岗位特点来编写,教材内容要适应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要,内容要紧跟行业和专业发展的脉搏,与劳动部门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形式要新颖,可读性、指导性要强,为学生搭建课上与课下一体化的学习的平台。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热情上来了,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能很好地推进各种教学方法,如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之,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与之配套的专业教材体系,形成统一性和灵活性的教材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

[2J汪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8).

[3]李慧,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05(1).

篇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教育论文

于海峰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新形势下,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材的建设。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的路径两个方面对专业教材建设进行了探索。

篇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教育论文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 教育也在发生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学科性本科院校也在朝着培养学生技能的方向前进, 职业院校更加不能懈怠, 还应该努力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来。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 应充分发挥其引领和推动作用, 而区域经济作为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载体, 则应积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1]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 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平台, 努力做好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 专业性人才扎根于本地, 有效的防止区域内人力资源流失, 也为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

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大学生的批量生产, 就业压力成了国家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正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近日更有某知名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重新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养猪技术、卖猪肉技术等等。这些社会舆论无疑反应出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势必会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而其中必然会涉及到的一方面就是职业教育。

近几年来, 国家对职业学院的关注越来越密切, 全国各地的高等职业学校都在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现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为例, 阐述职业院校为发展区域经济在专业设置方面所做的内容。

1铜仁地区区域经济现状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部, 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和重庆秀山、酉阳、彭水及我省黔东南和遵义毗邻。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的贯彻, 铜仁市的经济发展有了明显提高, 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化工、绿色食品、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 但从总体上看, 铜仁目前仍处于全省比较落后的位置,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以及环境建设都还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持。[3]

2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专业开设状况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时俱进, 认真思考专业培养方案, 近几年在专业开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以工学院为例, 工学院的设立就是培养工科类技术人才, 因此经过专家审核, 先后开设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以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这几个专业就是符合铜仁地区区域经济建设的要求, 培养一批服务于当地建设的应用型人才而开设的。

3开设专业与区域经济衔接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更加突出校企合作的理念, 学生的专业实习就是要去企业承担任务, 在企业中学习无疑是学习技能的最好方式, 当然在学习专业实习之前必须把理论知识掌握。

在招生方面,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还招收定向生, 定向生是各县城企事业单位跟学院签订订单培养, 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定向到该单位, 这是政府解决就业压力的一个方法之一, 也是促进职业学院发展的一条途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新开的一个专业, 城市的发展必然在房屋建设、道路建设等方面需要大批的建筑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 因此该专业也是一个比较有前景的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是城市发展和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国家政策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十八大还专门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 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务必要时刻关注环境状况, 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杜绝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 一定要引以为戒, 因此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也非常宽泛, 各行各业都需要该专业的人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众多人群的交通工具, 可见这类人才也是非常紧缺的。

当然, 职业院校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譬如落后地区实验实训设备不足、专业教师师资缺乏、资金不足等等问题, 这些需要在教育教学方面由政府、企业和学院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佳龙.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 2013 (5) :4-6.

[2]王一群.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 (3) :1-4.

篇4: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教育论文

关键词:经济学;应用能力;应用技能

高等师范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同中国高等教育共同进入快速发展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各级师范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快速发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总结、反思和讨论。依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近年相关的学术探讨,本人认为存在如下一些具体问题,应予以总结和讨论。

一、全面认识地方高师师范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改革创新,相应的高等师范教育特别是地方高师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的选用等等多方面都在不断进行探索,以解决新形势下地方高师教育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对接问题。

1.应用能力的欠缺固然与应用技能的不足有关

例如,研究者宋锡辉、宋余庆在《师范生从教能力与基本技能培养研究》一文中指出,不少高等师范院校热衷于开“新课”,对师范生“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严谨的评估体系,笔者深有同感。平时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较为扎实的学生,虽然上课这一环节上的技能不多,却能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地讲解课程内容,完成教学目标。造成前一种局面的原因不能不说与将“应用能力”欠缺与“应用技能”不足的偏颇认识以及实践中部分课程设置的不够妥当有关。

2.教师技能是为所讲课程的内容服务的

在校期间对教师技能的反复训练的作用一方面在于要求师范生掌握这些技能为其今后的实践和工作提供必备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師应引导学生在反复训练应用技能的过程中,认识到讲好一门课的另一个基础是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基础。在试讲和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然后才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方法和技能。因此,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现象,在提高地方高师师范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应该是扎实的教育理论、专业理论与教师基本技能并重。避免出现忽视理论积累,过分强调“技能”的趋势。

二、以政治经济学为例,上述问题在地方高师思政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中的一些表现

1.应该明确政治经济学在不同专业中的课程属性的区别

这主要表现为部分地方高师混淆了政治经济学在思政专业中作为专业基础课,而在其他专业中属于“两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组成部分的公共课的区别。政治经济学于前者属于“专业教育”,于后者属于“通识教育”,二者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作用和地位是有明显区别的。实践中部分地方高师在思政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调整中,不断压缩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的课时量,客观上弱化了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在地方高师思政专业中的功能和作用,不能不说与上述认识的模糊不清有关。

2.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的争论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师范教育中出现了这两门学科“孰优孰劣”““谁指导谁”的争论。笔者认为这种争论大可不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在“两课”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而从纯粹的学科关系来看,与其争论二者孰优孰劣,倒不如说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更为恰当,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论域,虽然二者也有针对同一经济现象的不同解释体系,但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对比和解释的部分,在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应避免简单地“厚此薄彼”。

总之,地方高师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也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明确政治经济学在思政专业中专业基础课的功能,坚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正确看待与相近学科的“互补关系”,恰当选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锡辉,宋余庆.师范生从教能力与基本技能培养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2]白永秀,任保平.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基本思路.经济纵横,2008(8).

[3]周绍森,储节旺.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中国高等教育,2004(2).

篇5: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教育论文

调整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我省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来,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1]。

1.产业集群——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的,他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献《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引发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经济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的集合,[2]。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如今,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优势、形成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建设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将处于主体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是基础,也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而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关键又在于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筑**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2.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亟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人和物的结合,没有一定数量人口的保障,就不可能进行生产和生活;同样,任何产业集群都是人力和物态的集聚,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作支撑,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集群化产业、这已被国际产业发展实践所证明。

据有关资料表明,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2%,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力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1.8%[3]。可见劳动者的素质对生产发展的影响,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正成为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不能单纯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产品价格维持自己的即期经济优势,只有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工业、船泊工业四大领域的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呈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随着闽台产业的进一步合作,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将会在更宽更广层面兴起。因此,要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顺应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准备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3.高等职业教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意义

3.1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产业集聚的原始推动力,知识中心和技术中心是创新的主体,技术中心常常成为新产品的创造者和产业升级发展的推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科研院所常常承担技术中心乃至于知识中心的重任[4]。

马歇尔(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第四章中,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力专业化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早期英国产业集聚的原因,他断言:“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5]大学(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成为产业集聚区信息的集聚地,也是培养专业化技术工人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区域内有没有好的大学和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已成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指标。

前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大量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将创造发明的思想变成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性人才。相对于其他形式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实践,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应用于生产的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消除劳动力素质这一制约产业集聚的瓶颈问题上有着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

3.2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存在“主导产业集群与产业链配套能力弱,产业集群与产业链条内的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6]因此,发展强有力的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培育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突破口和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举措,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经济区建设不断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省生产第一线工人技术等级情况来看,高等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目前**省技术等级工人约41万人,其中初级工约占50%,中级工约占44%,高级工约占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只有68人。高级技工多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高级技工与技师极其缺乏。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中、初级工人的比例分别是35%:50%:15%。**劳动力资源的供应状况也不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省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技术素质不高。根据2005年前三季度全省九个设区市的市中心劳动力市场及部分主要县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登记数统计资料:在总计44.47万求职人员中,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占73.3%,有初级技能或初级职称的占16.3%,而具有高级技能或高级技师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仅为2.1%。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高达14.21和15.47。[7]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中、初级工人的比例分别是35%:50%:15%。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内容,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方式变革,产业技术进步是不充分、不完整的。因此,大面积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4.**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4.1高等职业教育要科学定位,明确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层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明确高职教育的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增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高职教育如何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提上议事日程。二是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找准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三是要扭转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倾向和盲目攀高升格倾向,树立不同层次、不同教育类型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确保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四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

4.2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高职教育专业

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省产业结构处于重要的战略调整时期,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将有可能使社会职业的总体结构产生新的发展趋向:第一,新技术广泛应用,将增加更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工业一线岗位。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发展,市场要素的完善,高速公路、铁路等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快等,**省将缩短与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的城市化差距,带来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会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分布更为广泛,迅速扩大原有的第三产业职业面并产生一系列新的职业群。不论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扩展或新产生的职业岗位,还是由于第三产业兴起而增加的岗位,它们的技术性和智能性都在不断提高,其大量人才培养的任务须由高职教育担当[8]。

4.3坚持改革创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和加速科技转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积极开展校企全程合作、探索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要大力建立学校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企业的沟通合作机制,共同确定专业设置,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等方面,充分挖掘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空间。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三是通过科研合作,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科研水平。

4.4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职业技术培训是为集群内的劳动力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企业乃至集群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学习能力等,为集群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础。职业技术培训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职业培训计划。职业培训与正规的教育不同,它针对工作人员或是失业人员,一般是在职培训或半脱产培训,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芬兰、德国、爱尔兰,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大部分集群的职业培训工作[9]。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进行学历教育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结束语

篇6: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济学思考教育论文

情况的调查思考

对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的调查思考2007-02-10 16:50:07

为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的推进作用,缓解企业用工短缺矛盾,根据县领导指示精神,县政府办和经贸委联合组成调研组于月日和日,赴县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中、二职中和技工学校就职业培训、就业趋向、用人短缺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职业教育概况

我县目前拥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家,其中公办职业学校所,乡镇成人学校所,社会力量办的技能培训机构家,现有教职员工人,在校学员人。经过多

年的探索、积累、发展,全县具有初、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教育、岗前职业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和下岗再就业培训班等多种职业教育载体,已初步形成以县培训机构为骨干、乡镇成人教育为依托、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培训模式。其中县职教中心、二职中、技工学校是以全日制为主的职业教育核心培训机构。

县职教中心是在年由原县职中、电大和所行业职校合并而成,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为一体,拥有服装加工、电子、电工、机械、烹饪、市场营销、化工等多个专业,现有教师近人,在校学员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读学生多人,高等职业教育在读学生人,开办教育专科个班人,本科个班人。由于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近两年招生形势很好,中职班年招收多人,年招收人,增幅达到,位居全市之首。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较好,从年起,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超过,其中对口单招占以上,县外

就业,县内就业。

第二职业中学,是年创办的以农字头为主专业的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人,开设了现代农业、计算机应用、化工、电子技术应用、消防警卫、焊接工艺、服装制作、旅游管理等个专业,年,共为社会输送名毕业生,其中有名学生被高校录取,其余毕业生中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县技工学校,是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全日制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现有机械、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服装加工、建筑、化工、财会等专业。年共有名毕业生,其中有人在县内就业,占总数的。他们主要分布在森达、同

一、金龙马、环宇、特达、农工商和世纪联华,从事的都是相对轻松的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近三年来,这三所职校的毕业生通过对口高考升入高一级学校,到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留在本县就业的学生很少,即使留下来的,也大都处在管理岗位,一线工人少之又

少。

二、原因分析

据调查,全县企业缺岗达人左右,虽然县里组织了大规模的赴安徽、湖北等地招工活动,但招回的工人大部分已流失。截至目前,定报企业仍缺多人,其中制鞋业缺人,纺织企业缺人,服装行业缺人,玻璃制品业缺人,机械加工企业缺人,服务业缺人,新上项目缺人。面对如此紧迫的县内用工需求形势,职校的毕业生却流向县外,究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职校生毕业后,家庭并不急于让孩子承担养家的重担,而是希望让孩子到外面闯一闯,学生也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去见见世面,锻炼自己,主观上不愿留在县内就业。而职教资源是我县最早推向市场的教育资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维护学校利益,学校必须用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回报来争抢生源,以“出口”带动“进口”,因

此学校也倾向于把学生送往工资高、环境好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县内外就业待遇不接轨。从县内外横比看,学生在县内外就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学生不愿留在县内就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般的职校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及其他福利待遇在内每月可以挣到元左右,而在我们县内好的企业也就拿到元左右,差的企业甚至不足元。而且有些企业主认识不到职工是企业的财富,无视劳动法规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导致学生对留在县内就业丧失信心,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合同法规执行难到位。部分企业工资标准过低,随意增加企业职工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有的企业职工一天工作小时以上,常年没有星期假日,但都不按照《劳动法》规定发放加班工资。有的企业虽然与职工订立了劳动合同,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合同的应有作用。企业经营缺乏诚信,随意拖欠和克扣工人工资。二是社会保障相对滞后。一些企业不注重工人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吃饭、住宿条件差,安全保护不到位,灰尘污染超标准,毒害工种无津贴。没有依法为职工解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保障问题,有的企业劳动社会保障基本处于一片空白。三是“人性化”管理比较缺乏。有的企业没有很好地树立工人当家作主的思想,不懂得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的重要意义,而是想方设法侵害职工的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的企业等级制严重,与企业职工缺少感情交流,缺少人情味。、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县财政运转十分困难,客观县情决定了我县办大教育、办大职教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职业学校的经费、设备投入不足已严重影响了职教事业的发展,县职教中心欠债多万,直接面临着保吃饭和促发展的矛盾,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都遇到了很

大阻碍。县技工学校为了生存,采取教职工集资的办法购进教学实习设备,教师采用工厂里“三班倒”的方法,轮流让学生实习操作,尽管这样,学生还是多人合用一台机器,这些困难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校企合作对接不够。一方面专业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不接轨。皮鞋、纺织服装、农药化工、节能灯具、油田机械、花炮是我县的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特别是纺织服装和制鞋业,缺工都接近千人。但在职中、二职中和技校三所龙头职校中,却没有开设纺织、制鞋、灯具、花炮专业,服装专业虽有开设,但学生数太少,仅有个班级。一方面校企合作缺少平台。企业用工与学校培训缺少对接沟通,有的企业用工缺乏计划性、超前性,大多是临时性紧急招工,使得学校无法利用培训的方式为企业储备操作技术工人。

三、对策思考

我县企业用工十分紧缺,而县内培训的技术工人却大量流失,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也关系到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逐步深入,企业用工短缺矛盾将进一步凸现,针对这一情况拟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以不断加大我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

(一)加大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现在,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职中毕业最多只能当个工人,没出息。因此,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许多家庭宁可高价集资让其上普中,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甚至放弃继续上学。据调查统计,今年我县有名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剔除走向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仍有约多人将走向社会。对此,我们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职业教育对学生就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为社会作奉

献、为家庭作贡献、为自己闯路子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典型,让职业教育是现实生产力、职业中学是农家子弟成才和创业的摇篮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扩大职业教育生源。职业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另一方面,宣传本地优秀企业。对我县用工条件好、劳动保障待遇高、生活条件优的企业予以大力宣传,改善学生和家长对本地企业的不良印象,同时对不执行法律法规、无视工人利益的企业进行曝光,用社会舆论来督促企业守法经营。

(二)加强规范,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县劳动保障、监察、总工会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对企业贯彻落实《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障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经常检查,对欠缴社会保险费、克扣拖欠工人工资、非法用工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以规范和净化我县

企业的用工环境,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技术工人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引导广大企业家正确认识到这一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研究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情况、新特点,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保障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条例,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全面履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是国家强制性保险,各个企业要依法为工人参保缴费,缩小与苏南等先进地区企业在劳动社会保障上存在的落差。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确保企业职工的合法工资收入兑现到位。杜绝无故拖欠、克扣企业职工工资的现象,严格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切实维护企业合法经营、诚信创业的良好形象。企业负责人要加强与工人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努力构建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真正做到以待遇引人,以感情留人,以精

神凝聚人,吸引技术工人到企业上班,缓解我县企业用工短缺的矛盾。

(三)加大投入,为职教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奠定物质基础。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抓经济必须抓职教。要发挥职业教育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重普轻职”转向普职并重。相对于我县如此紧迫的用工需求,目前我县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全县上下、各层各级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严格按照建政发号文件精神,实施公共财政体制职业教育拨款政策,努力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确保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企业上交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县教育、劳动保

障等部门和各职业教育机构也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县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鼓励职业学校在抓好“对口单招”的同时,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培训和输出人才,吸引优秀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

(四)搭建平台,积极探索校企联办的新路子。首先,要加强专业设置建设工作。各职业培训机构要按照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要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征求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工作,形成既切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又具备各自专业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其次,要进一步拓宽合作办学的路子。针对校企合作缺少沟通平台的现状,明确各镇的劳动力资源管理中心和各行业的行业商会承担校企合作的牵线搭桥工作,了解统计各企业需求的工

种及人数,及时反馈给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各企业也要根据企业发展目标,提前安排用工计划。学校与本地企业要建立互惠互利、互相扶持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深化产学研结合,根据企业需要确立培养目标。大力推广按需招生、订单培训、连锁办学等新模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对接。学校也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才资源,聘请企业的高级技师,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以弥补学校的师资与设备不足缺陷。

(五)以点带面,实施技工“凤还巢”工程。据调查,职中学生外出就业三至五年后,大部分会因为恋乡恋土、结婚嫁娶等原因,愿意回来就业。经过外面生产和生活的磨练,这些学生已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只要全县上下搭建优质的兴业环境和平台,筑巢引凤,就能吸引大批在外的职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在此基础上,充分

上一篇:花草温馨提示语下一篇:第五课时用数学(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