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2024-04-30

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通用6篇)

篇1: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

2.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 4.虎门硝烟意义:是中国禁言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课中)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答:1.人民群众支持 2.皇帝和一些官员支持 3.林则徐的正确领导

6.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借口:保护通商

2.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3.1814年,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感到有损尊严,决定对英宣战。

4.鸦片战争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等

5.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群众自发的,近代史上最早的人民自发抗敌战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6.1840.6~1842.8 南京下关。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3.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 4.签订《南京条约》根本意图: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破坏了中国贸易权,租界,国家的居住权

5.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地主与农民——资本注意列强于中华民族

7.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身上背负着双重任务)

8.南京条约 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便利外国商品推销和对中国原料掠夺

9.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社会

10.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

第二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原因: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以“调停”为名,从中渔利。

3.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4.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11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巨额罚款等。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 2.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变化:1.通商口岸数量越来越多 2.侵略范围势力占了东北、西北地区 3.割的领土越来越多 4.第二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外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2.太平天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第三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陕甘总督

1.1.态度坚决,很有谋略 2.新疆人民支持 3.收复新疆是正义战争

2.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3.建设新疆、开发新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提倡种棉养蚕,开矿办厂。修筑城堡,建设道路,夹道种柳

4.1884年,清政府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

黄海大战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结果: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

中日《马关条约》

1.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民族危机加剧:①经济上具体表现 ②政治上 ④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三国干涉换辽:①设立银行,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③美国“门户开放”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

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请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 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1901年,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辛丑条约》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冲破顽固派的阻挠,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三个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②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③近代文化教育制度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著名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著名: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

困难:1.传统势力阻挠 2.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问题 3.外国侵略势力破坏。引进机器工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

作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没使中国走向富张道路。

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

第七课 辛亥革命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个资户团体)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建成。三民主义——民族

驱除内虏

(核心)

平均地权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孙中山:第一个提出革命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的人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姓为执行部蔗务。

口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结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救治,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临时参议院随之成立。

清帝于1912年推诿,清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2000多年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第八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他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是犹豫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文明,中国才有救。

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4反对)。封建正统思想

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阀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新文化运动新发展

后期发展: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1915|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 第三单元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巴黎和会传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到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

中国提出的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

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 1919.6.3.新阶段:①主力军:学生→工人 ②斗争中心:北京→上海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月3日以后,无私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19世纪是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六七十年代后,民族资产阶级

产业工人从1914年的100万人增加到1919年的200万左右

三罢斗争:上海许多工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成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队的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其他原因: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且广泛群众性形成对北洋军阀政府强大压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最主要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历史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标志着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的信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指导思想不同 ③发展前途不同 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阶级观念深入民心。

五四: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性质:

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就民族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革命。

第十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筹建共产党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极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干部条件:一批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阻力

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核心)

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秋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旅居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相继建立。上海共产党早期住址骑着核心和纽带作用(陈独秀号召力、影响力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是秘密召开的,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7月31日,会议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陈独秀当上书记的原因:1.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高。2.他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新型的政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中共二大认为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的敌人,工人、农民、小资产劫机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黄埔军校的建立

目的: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1924年国共合作

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

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北伐的胜利进军

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改组,汪精卫任主席

北伐主要对象:北洋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派系

方针:先集中主力于两湖战场,扫除吴佩孚的实力,然后挥师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宾利,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湖北湖南:北伐主战场 战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城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啊的国民革命夭折

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结成联盟,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国民后期党中央对国民党反动派缺乏警惕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任用“国民政府”之名,史称“宁汉合流” 宁汉合流是2个反动政权合二为一,是反革命势力达成的妥协。

南国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标志着国民党***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在外交上开展了“改定新约运动” 军阀张作霖仍把持北京政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迫使张作霖往东北撤退,发起了皇姑屯事件。不久,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称东北易帜。

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北京在1928年6月改名北平孙中山遗嘱包括《国事遗嘱》

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由共党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意义: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于1933年被中共中央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事件:南昌起义爆发

人数:2万多人 激战5个小时

井冈山会师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农村进军。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P65)

1928年1月,湘南农民纷纷暴动参加革命。起义部队攻下宜章、郴州等地,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

1928年4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一支正式红军)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政治部主任:陈毅

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同时也是共党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农村的战略转变开端(1928.7)

星火燎原

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以井冈山根据地为基础,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 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大小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近10万人。

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人民,以瑞金为首都。毛泽东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委员会兼红军总司令。

第14课 红军长征

长征的开始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亲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中国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突围长征。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4到封锁线,度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毛色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的建议,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赞同。

红军转入贵州,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

遵义会议:

1.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3.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路线图:P71 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出发,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城背的柳条湖村 事件:蓄意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蔑称是中国军队破坏。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讲东北军撤至关内。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成为日本殖民地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918事变后,东北人民住址抗日义勇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918事变后,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

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学生运动促进了民宗法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湅,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国民党当权实力中出现了对张、杨讨伐和谈判的两种对立主张。中共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连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借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6课 全民族的抗战 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事件: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南京大屠杀

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杀了30多万人。血战台儿庄(国民)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 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共党)

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 兵力:105个团

攻击重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意义、作用、影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了8年)

╭ 共产党敌后战场:1944~1945春 局部反攻︱

╰ 国民党正面战场:1945.4~1945

中共七大召开

时间:1945年4月~6月 地点:延安(中央所在地)党的政治路线:

政治方面:放手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壮大人民力量。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人民。

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思想方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组织方面: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军队也对日发起全面进攻。一方面: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想日寇发起全面反攻

另一方面: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像日占区推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政府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全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 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重庆谈判

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为争取和平、民主。经过了43天,签署了《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同意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化。

重庆谈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歼敌:5.6万人

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回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 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役简表P99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渡江战役

4月21日,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篇2: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掌握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过程与方法】

通过辩论和角色扮演,认识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及意义,培养理 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何评价左宗棠” 的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讨论评价左宗棠,认识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悲壮的爱国之举的精神,激发民族感和爱国情感。【学习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学习难点】

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学法指导】

1.学会借助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立体思维方法。

2.懂得:在封建社会,所有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都有两面性,既反人民,又反侵略,应该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播放音乐FLASH《我们新疆好地方》(出示我国省区分布图)大家看这是我国省区分布图,哪位同学能在中国的版图上找到新疆。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课题)

二、预习导学(学前预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民族英雄是谁?

问题:(1)(2)

民族英雄: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阿古柏侵占新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_________派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占新疆南部及北部的一些地区。________国和________国支持阿古柏割据势力,企图将中国新疆分裂出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公然承认并支持阿古柏的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其罪恶目的,是企图分裂中国领土。)(2)左宗棠收复新疆:陕甘总督_______坚决主张收复新疆。清政府任命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_______,摧毁了_________政权。_______ 年,清军收复了除_______以外的新疆地区。_______年,中国收回伊犁。_______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三、问题探究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

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产生见解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研究探讨问题,快速高效完成下列内容。

1.新疆危机发生的时间?侵略我国新疆的主要国家有哪些?(结合电脑课件,学生自己讲解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并描述阿古柏如何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浩罕国”→喀什噶尔→天山以南→[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2.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利用“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是进行学科渗透,二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重要性。)

3.面对新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了那些分歧?代表人物是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认识对于西北边疆出现的危机,让学生分成“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与“塞防”(指四北防务)孰重孰轻展开争论。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学生对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正确性的理解。)

4.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清政府怎样怎样解决伊犁问题的?进而又是怎样对整个新疆实行有效的管理的?(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懂得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做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

5.左宗棠为什么能收复新疆?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左宗棠?(首先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 联系左宗棠和戚继光等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都有什么样的两面性?)(对外反侵略,值得赞扬;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必须批判。)即可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试试就能行 争争就能赢)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回答: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检测反馈(基础知识很重要 牢牢把握就达标)

一、最佳选择题。

1.19世纪60至70年代,想争夺新疆的两个国家是()

A.英、法 B.法、德 C.英、俄 D.俄、美

2.1865年后,擅自宣布在新疆建国,自立为汗的是()

A.西摩尔 B.瓦德西 C.阿古柏 D.奕山

3.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刘铭传

4.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强调西北塞防重要C.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D.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5.1878年,中国收回了除()以外的地区

A.喀什噶尔 B.乌鲁木齐 C.吐鲁番 D.伊犁

二、材料题(能力提升拓深度 知识海洋畅翱翔)材料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材料二:1880年7月,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曾纪泽据理力争,经过半年多交涉双方终于签约。但俄国根据这一条约和几个勘界议定书的规定,割占中国西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左宗棠是在什么情况下上这奏折的?

(2)他又是如何实施自己的这一主张的?

(3)根据材料二回答,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又被俄国割去了西部七万多公里的土地?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阅,个别疑难问题进行适当点拨。

六、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我学到了:

【全课总结】 请学生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沙俄与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企图分割中国的领土,左宗棠为维护祖国的统一,抗击外来侵略,收复了新疆,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板书设计】

篇3: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新课标下的全国文综试题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命制理念, 历史试题命题的特点和规律也已经成型,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掌握要领, 对于同学们的复习备考一定大有裨益。近几年, 同学们普遍感觉到全国文综历史试题的难度太大, 从各省的抽样结果看, 难度系数在0.45左右, 即考生平均得分为45分左右 (满分100分) 。历史试题到底难在哪里呢?既然是“突出能力立意”, 又到底考查哪些方面的具体能力呢?怎样才能突破这“45分现象”呢?下面就结合高考能力要求和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0题, 来谈谈这些问题。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高考能力”的总体要求是:“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体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是:“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 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作出正确的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对上述各项要求进行综合、归纳, 不外乎“三种能力”, 即“材料信息的释读和运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解题的技能 (含审题和解题的规范性、技术性等) ”。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0题: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 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 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 秉承法家理念, 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 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 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 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 强调“唯才是举”, 功、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 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 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 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 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 则去之……凡求贤之路, 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 必由任而试之, 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 二曰清慎明著, 三曰公平可称, 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 称作“最”。每年考核, 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 一最三善为上中, 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 贪浊有状, 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 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 并非专为储才, 乃以开通民智为主, 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 具有普通之知能, 上知效忠于国, 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 固足以佐治理, 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 但凭文字之短长, 不问人品之贤否, 是以暗中摸索, 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 另立品行一门, 用积分法, 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 同记分数, 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 随处稽查, 第其等差, 至考试时, 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 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 但有一长, 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 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05年)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答案: (1) 变化:秦至汉武帝时, 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 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 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 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该题是全国文综历史试题的代表性题目, 主要考查了下列“三种能力”:

1.材料信息的释读和运用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材料信息的释读和运用能力是“三种能力”考查中最主要的考查目标, 占到了全卷分数的60%以上。材料信息的释读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阅读与理解”、“甄别与整合”、“阐释与运用”等几个层面。“阅读与理解”即能够读懂材料, 理解材料的内容和意义, 挖掘出材料的全部信息, 特别是“隐性信息”;“甄别与整合”即对材料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 依据题目要求剔除那些无效或干扰性的信息, 并对材料信息进行分层, 予以概括、提炼, 掌握主旨和关键词;“阐释与运用”即能够结合具体的题目情境, 对整合后的信息加以理解和运用。

在第 (1) 题中, 要求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 答案全部出自所给的材料。材料一叙述的是春秋战国至西魏北周时期选官标准的变化过程, 材料二叙述的是唐朝的选官标准。材料以“纵向线索”对秦朝至唐朝不同的选官标准进行综述, 要求考生能够对这些标准进行准确的识别、提炼和归纳, 特别是“提炼和概括”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考生作答时不能直接抄袭材料。阅读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 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 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这里阐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选官标准, 按照“能力与功绩”授官。尽管这是理解秦朝以后选官制度的基础, 但由于不符合题目要求作答的范围 (“秦至唐”) , 属于无效信息, 所以应该剔除。从秦朝到曹操时期的选官标准并不难提炼, 但对西魏北周时期选官标准的概括能力要求就比较高了, 不仅要回答出“德行优先”, 还要回答出“同时注重能力考察”。有的考生就没有回答出“同时注重能力考察”这一点, 主要是没有充分挖掘材料信息所致。据材料中的“强调对官员……政绩考核……得之审者, 必由任而试之, 考而察之”, 就可以概括出该答案要点。“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对答案中的这一点, 有些考生回答错误。从材料上看, 材料二中有三个关键词“善”、“最”、“关键”, 而“善”即是官员的“品德和任职态度”, “最”即是官员的“最佳业绩标准”, 这在材料中有明确的界定, “关键”是指“‘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材料对此也有解释。至于其他的内容是对“善”和“最”的具体解释, “善”和“最”不仅是材料中的关键词, 也是材料信息的主旨, 需要考生进行归纳和概括, 而试题所考查的就是这种能力。

在第 (2) 题中, 要求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答案也全部出自题目材料, 但考生回答得并不好, 主要还是对材料信息主旨信息的提炼和概括不到位。考生不仅要知道材料三第一段的具体内容 (学校可以“储才”、“开通民智”, 也能够育人使之忠国、能谋生、成为合格国民) , 还要在此基础上归纳、总括出“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而不是罗列和直接抄袭这些具体内容 (学校的上述功能) 。“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 更是对材料三第二段信息的概括, “另立品行一门”是指设立德育课程, “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是指注重平时的考察。将材料三第三段中的“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进行综合归纳, 即是指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式的专业化人才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 (2) 题, 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信息主旨的提炼和高度概括的能力, 一些考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不能有效地进行概括, 只会抄袭具体的材料内容, 最终导致丢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和处理包含三个层面:“理解”、“记忆”、“运用”, “运用”是最高层次的要求。这里所谓的“运用”, 并不是简单地迁移教材中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和琐碎的知识内容解决问题, 而是要在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式的理解和高度概括式的提炼之后, 再结合具体的题目情境灵活运用。所以, 有的学生只会死背书, 就无法得分了。

在本题中, 有两问需要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来回答。

第一, 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的“原因”。

从试题的材料情境中可知, 从秦至唐, 选官的标准由重视“才”或“德”逐渐发展为“德”“才”兼备, 并以“德”为重, 这就是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 因为儒家思想强调“仁政”, 主张“为政以‘德’”, 重视道德培养和教育的意义。这就是调动和运用教材中“儒家思想的主张和意义”这一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表现。在这里, 并没有要求直接回答儒家思想的主张和影响, 也没有要求回答其具体的内容, 而是要求结合题目内容情境, 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思想导向的角度对这种选官标准的变化 (逐渐重视“以德优先”) 进行分析。同样, 这种变化也是为了提高官员的综合素质, 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第二, 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从材料中得知, 清末强调学校在培养官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在官员选拔时更加重视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新认识”和“新变化”呢?联系清末的史实可知, 清末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西方科技教育思想的传入, 社会对人才和官员素质的界定也在发生变化, 各类实用学科 (自然科学) 中专业人才不断涌现并被认可。这种教育和选官背景的变化, 自然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也适应了当时整个世界变化的大潮流和大形势。上述内容作为答案, 是对清末废除科举制、派遣留学生、建立新式学堂、引入西方教育思想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对考生作答的概括能力要求非常高, 不是一一罗列这些内容, 而是结合时代变迁的背景, 从清末选官标准的变化的层面去看待其对于“新式人才培养”的意义。

总之, 上述答案内容, 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复述和罗列, 而是结合题目的具体情境, 对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提炼, 以适合题目要求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不仅要重视对教材中具体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更要建立开放、灵活的知识结构, 并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 将知识高度概括, 抓住主干知识, 活学活用, 广泛迁移, 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理解和运用。

3.解题的技能。

这对于解题也是很重要的, 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审题, 要准确理解题目的类型和作答要求;一是在解题中具体运用的技巧问题。

第一, 审题时, 要审清题目的类型和具体要求。

如第 (2) 题是“评述”类试题, 包含“述” (叙述) 和“评” (评价) 两个方面, 要先“述”后“评”, 并且是对所“述”的内容进行“评价”, 不能跑题。在第 (1) 题中, 对于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情况, 有的同学没有认真审题, 没有将各时期选官的不同标准进行一一对应, 而是笼统地回答“从依据‘才’或‘德’到‘德’‘才’兼备”等, 这样答题是不能得分的。究其原因, 主要是没有认真分析题目要求, 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中老师总结的答题方式, 即“变化”类试题的回答方式是“从……到……”, 结果生搬硬套答错了。“变化”类试题, 如果有两个对比项, 可以这样回答, 但如果有三个以上对比项, 就不能这样回答了, 而应该一一指明。再有, 题目中明确要求依据“德”、“才”观的变化进行回答, 这就要抓住“德”和“才”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回答起来也就顺畅、清晰多了, 而有的同学忽视了这一点, 结果迷失了答题方向。

第二, 解题的技巧问题。

首先, 要抓住关键词。对于此题, 可以从秦至唐、清末选官标准的“变化”中, 抓住“变化”做文章。不同的历史时期, 其选官标准也不一样, 这就说明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会催生出不同的选官标准, 选官标准的变化也都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上述“变化”的内容在答案中出现了两次。所以, 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 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这里的“变化”就是关键词, 也是作答和思考的依据。其次, 在解题的过程中, 要将同一题目中的各个小问题联系起来, 综合分析。这样, 在解答其中一个小题目时, 可以从其他小题目的解答中得到启示, 甚至是答案。如第 (2) 题中的清末“继承了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 就是从第 (1) 题中得到的启示, 前面讲到了古代选官重视“德”和“才”两个方面的素质, 而清末也重视“德”和“才”, 这说明清末对古代的选官标准具有继承性。另外, 也要重视每一个小题中不同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提示。如第 (1) 题中有两个设问:变化是什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回答第二个设问时, 要抓住第一个设问的答案进行分析, 从重视“德”、“才”, 到“德”“才”兼备, 并以“德”优先, 这种“变化”不仅强调的是官员的高素质, 也是儒家思想所反映的主流价值观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如果能够这样思考的话, 答案就很自然地出来了。

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考查也体现在选择题中。如果同学们能够这样破解试题的话, 就会提高分数, 高考“45分现象”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今后的学习和训练中,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将上述三种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释读材料和审题是基本要求, 灵活迁移所学知识和运用材料信息解决具体问题是终极要求。

篇4: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试卷结构:极度稳定,遵循常规命题套路

全国卷的试卷结构基本定型:12+2(1大1小)+1(4选1)。这样的试题结构从2011年开始出现,一直稳定下来,几年中都没有变化。命题的风格和趋势基本稳定,这对复习备考是极为有利的。但每年会有一些微调和变化,则要引起注意。

1. 试题时段分布极为稳定。

与各地方卷相比,全国卷Ⅰ试题在时段的分布上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国史部分“厚古薄今”,非常重视考查古代史,三年中每年占比都超过了三分之一。二是世界古代史“年年必考”,从未落空。三是中外历史比例非常稳定,57:28,约为二比一的比例,这个比例三年都没变。

2. 模块赋分比例起伏较大。

三本教材所占分值变化比较大,不太稳定,这说明命题本身并没有什么标准,一般来说,大题落到哪个模块,哪个模块的分值就相对较多。但从这些数据中也可以看到重经济、思想文化轻政治的趋势是明显的。

3. 试题排列顺序时有调整。

选择题的排列基本上都是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顺序排列。但其间也有过两次例外,2011年和2013年则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这样一个顺序排列。应该说现在基本稳定为第一种排列模式,但如果出现第二种排列模式的话也不要感到意外。

4. 试题呈现延续传统风格。

全国卷试题历来是以稳定为主,不像广东、上海等地试卷那样富于变化,但一旦有某种比较成熟、比较可行的试题类型时,全国卷也会及时跟进的。如2015年第25题考查汉代政治,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而对于西汉外戚封侯、外戚干政等“汉家之制”,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没有涉及,但该题命题者却以“不常见”的知识入题,这是内容上的创新。第35题世界银行题,材料强调世界银行的贷款变化,却考查的是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材料与问题似乎毫无关联,这是考查方式上的创新。

其他试题虽创新不够,但延续了传统风格,以常规为主,稳中有新。有立足学科内综合,考查事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如第27题将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与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变化联系起来考查,是一道横向联系的题;第31题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同时代美国、英国的工业指标放在一起,是一道中外关联的题。有强调历史概念,注重历史整体性和完整性考查的。如2014年第26题,对人性的认识与讨论,一个题就把这个千古迷题的几种不同理解呈现于读者面前,很容易让大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认识。第25题涉及到唐代的三教并行,但儒学的地位却是最稳固的的,这与“主流思想”这一主题是相吻合的。

二、知识选择:立足主干,突出历史发展线索

坚持以课标主干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并以此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依托,是新课标高考的命题原则。考题以教材为本,从史实出发,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材料在书外,但答案在书中,不片面求新求异,不刻意追求覆盖率,不故意刁难考生,该怎么考就怎么考。

下表是近三年全国卷Ⅰ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试题考查教材知识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考查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没有一个知识是琐碎的,或者是偏、怪、难的。二是大多属于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积极、进步影响的正面的东西,而对于那些落后的、消极的负面知识则考查较少。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一些弊端、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国共内战与对抗、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等。三是重要知识反复考,年年考。其中有些重要知识考查频率是非常高的。如:宋明思想就有2015年26题民间崇拜、2014年人性论、2013年孔孟之道、2012年四民同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就有2015年28题包装变化、2014年英国棉布滞销、2013年40题海洋利用;新中国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就有2015年31题、2014年31题、2012年32题、2011年33题。

对历史发展线索和整体性的考查是近年来的新趋势。这在2015年全国卷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把全卷考查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按历史时序联结起来,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

三、教材处理:超越课本,强调知识拓展延伸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就决定了高考试题与教材若即若离,或者貌合神离。仔细分析近三年全国课标卷Ⅰ历史试题,除了直接考查教材知识点外,还有三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1. 在教材知识的“边界处”作文章。试题中的某些知识学生似曾相识,或者在教材中有简单涉及,但没有深入,或者是与教材知识类似的其他知识。这实际上就是教材的“隐性知识”,也就是“打擦边球”,对这些隐性知识的考查已成为近年高考所要考查的主要对象和方式之一。如2015年24题小农经济题,教材有关于小农经济形成原因、特征、影响的详细叙述,学生对此应该是非常熟悉,但该题考查的却是农业收益的增加与小农经济的关系,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就非常陌生了。32题双眼蒙布题考查罗马法官审案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的原则,这在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的表述,但与罗马法追求公平正义的原则是一致的。

2. 与教材无关的史实大量出现。如2015年的汉代外戚干政(25题)、宋代民间崇拜(26题)、国民政府的持久抗战(30题);2014年的宋应星(40题);2013年的六大决议(30题)、欧洲版图(34题)、海洋利用(40题)、汉唐历史变迁(41题)。这些内容在任何版本的教材中都没有出现,需要学生课外的积累。近年来考生普遍反映的“高三白学了,老师讲的不考,考的不讲”,根源就在于此。

3. 学术研究新观点频频入题。随着史学研究的新发展,大量新材料、新观点出现,而教材编写明显滞后,于是试卷中就出现了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左的一些新观点。2015年33题的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与国王“统而不治”的观点不一;2013年31题的胡佛干预与教材的胡佛总统“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的表述完全不同。

四、考查视角:关注热点,彰显历史学科价值

历史高考从来就不回避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这是历史学科的功能之一。全国新课程卷Ⅰ历史试题很多都是社会现实的反应,都不同程度地、“声东击西”地隐性介入社会现实问题。

高考关注社会现实主要有三个倾向:

1. 逢五、逢十的周年事件。如2015年试题涉及到的周年事件有:孔子诞辰2565周年(24、40题);科举创立1410周年、废除110周年(27题);韩愈去世1190周年(40题);公车上书120周年(40题);世界银行建立70周年(35题);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33题);罗斯福新政养老保险制度建立80周年(34题)等。

2. 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如2015年卷涉及到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有:社会公平正义(32题)、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的探索(34题);一带一路及亚投行建设(35题);提倡国学、弘扬传统(40题);设立国家宪法日,依宪治国(32、33、34题);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24、26题);科教兴国(41题)等。

3. 考生身边的生活化事件。如2015年的农夫耕田(24题)、妈祖和临水夫人(26题)、退休人员养老金(34题)、苏联粮食问题(34题)。还有卷Ⅱ的茶叶成为消费品(32题)、节假日变化(41题)等。

五、命题立意:强调运用,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既包括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比较历史事物异同、概括历史过程、归纳论证某些历史观点等方面的思维能力,也包括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全国卷Ⅰ高考试题以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作为命题的原则和方向,较好地融入了课程改革的理念,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学习与认知规律。

新课标全国卷Ⅰ很多试题都需要学生综合几个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才能形成正确的答案。如2015年27、28、30题,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对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了要求;29、33对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提出了要求;25、32、40题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提出了要求;40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从儒学的演变入手,涉及到先秦、汉代、唐代、宋代、晚清、现在等几个时期。该题把整个儒学发展演变的全过程都涉及到了,突出了儒学因时而动、与时俱进,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考查范围较大,涉及孔孟、董仲舒、韩愈、朱熹、康有为等相关内容。考查方式灵活,既有史实回顾,包括教材的史实和材料提供的史实,又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的纵横联系、对比分析的方法。试题呈现方式既有“信息提取”“指出”等低层次要求,也有“宏观概括”“共性分析”等高层次的要求,不仅仅考查重要知识点,更重在考查考生的个人认识,可以说该题基本囊括了考试大纲对考生的所有能力要求,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41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对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史实论证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原来这也是历史,历史题原来可以这样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全国新课程卷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强调多角度认识历史。历史本来就是多面体,是丰富多彩的,新课程理念更强调还历史的本来面貌,这在新课程教材中已经有明显的反映,新课程高考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如2013年26题材料强调“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旨在说明在古代雅典实行公民政治,要想成为政治领袖必须具备出色的演说能力,才能获得公民大会大多数公民的认可。这一现象是雅典民主制这一政治体制的产物。2013年31题胡佛干预题与教材所述胡佛依然固守自由放任政策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境。

2. 强调思维过程的发散性。试题设计大多体现了材料的多样性、设问的开放性、思维的多面性及答案的非唯一性,以考查考生思维的创新性。如2014年33题“人口比例”题,此题涉及两个有关联的知识: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等,要求学生探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及思维的发散性。2015年31题“一五计划”,材料提供了中美英三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一个材料显示了三国经济发展情况,答案的选择要根据当时各国的原有经济基础、经济发展状况及世界局势才能作出判断,这样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考查了三个国家(中美英)、两本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知识容量大、能力要求高。2015年41题“科技作用”题提供了一个乘法公式,答题要求可以对乘法公式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甚至还可以提出新的公式,这充分体现了设问的开放性、答案的非唯一性,给了考生极大的自主权,有助于考生的发挥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强调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很多试题都是史论结合,学科特点鲜明,专业性突出,考查考生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如2013年24题墓葬差别题、2015年28题包装变化题都涉及到史料的价值和史料的运用。2013年32题六国联合题涉及到几种不同的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

六、材料类型:还原历史,营造独特历史情境

近三年全国卷Ⅰ的材料类型多样,题材丰富,来源广泛。材料的选择非常新颖,不拘泥于教材,立意深远,集人文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这些材料均属情景材料,有几个显著特点:

1. 除2013、2015年有少量图表材料外,其他全部引用纯文字材料。这一方面是因为纯文字材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载体,而且来源丰富,含有足够多的信息量;另一方面纯文字材料与教材内容有某种“貌离神合”之处,且文词语句的阅读难度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2. 从材料类型来看,广东卷倚重的田野史料,如时人日记、族谱、家谱等“野史”在全国卷中并不被看重,更多的是史家、名家的“正史”资料,这说明全国卷更注重史料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 所有材料均没有阅读上的障碍。所提供的全部材料使用的都是通俗语言,均是高中学生能顺利阅读的,以往的那种晦涩难懂的“文言材料”和“欧化语言”难寻踪迹。2015年第29题《申报》“时评”虽有一定文言色彩,但语句意思非常清晰,已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习惯。

4. 非常注重新情境的创设。如2015年30题的材料提供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加强了国内重要塞区、城市和交通线防御工事的建设”这样一个情景。这个时间段国民政府虽然仍在围剿红军,但从提供的情景材料中很容易排除这种建设并非是为了对付红军。从时间来看,情景材料截止于1937年这个关键点;从地点来看,塞区主要位于华东、华北,并非红军所在地;从区域来看,防御工事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而当时红军主要在农村。第33题国王权力题是典型的逆向情境命题,大家都认为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命题者偏偏找出18世纪中期国王依旧有名义上的权力的例证,让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机械运动,历史是丰富多彩的。

5. 材料中暗沼迭起,陷阱丛丛。材料往往被命题者加以“利用”和“伪装”,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不仔细阅读,很容易误入“歧途”,钻进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难以自拔。如2015年27题材料涉及的是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但考查的却是经济与文化的关系。35题材料涉及到的是世界银行的贷款,但考查的却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大批新兴国家的出现。2012年全国卷第27题四民同道题本意是考查王阳明的“致良知”,但提供的材料却是四民各行其业,很容易让学生跳入重农抑商、工商皆本等古代经济政策或经济思想这一陷阱中。这种材料与问题“两张皮”的设计,就是典型的情景材料题,“意在此,言在彼”“王顾左右而言它”,已成为现在命题的一种潮流与趋势。

6.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高考提供的情景材料新颖别致,具有可读性、广泛性、跨越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因教材篇幅问题而没有叙述到的知识,让考生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教材在讲隋唐三教合一时有这样一句表述“唐末,儒学大师韩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但教材并没有具体内容。2015年40题通过韩愈评传的一段材料,让学生了解了韩愈对儒学的认识和理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宋代儒家兴起的背景。

总之,教无常法,学有定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兼采他样,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借助教材落实双基,加强整合构建体系,强化训练查漏补缺,重视讲评反馈校正,这是最常规的做法。

篇5: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1A 2D 3B 4B 5B 6C 7A 8C 9A 10C 11D 12C 13C 14C 15A

二、

16、不正确。因为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我国法律对受教育者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尽管微机老师的这一规定是出于保护多媒体教室的目的,但这样做剥夺了学习成绩后进同学的使用学校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权利,是违法行为。

17、我会告诉刘军,包是我不小心丢失的,里面有我的一份保险合同,不信可以打开来看,如果你还给我,就是还给了我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我将不胜感激,谢谢你的帮助。但如果他不想承认,那我必须说明,包确实是我的合法财产,捡拾他人物品不还实际就是侵犯他人合法财产所有权,是违法行为。实在不行,可用法律手段解决.

三、

(1)中年妇女合伙偷盗,侵犯了摊主的合法的财产所有权,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摊主的行为是勇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表现,应予以表扬和大力提倡。

(2)骗子侵犯了赵大爷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生命健康权。赵大爷这种做法不合理。他应该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提供有效的线索,配合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不再让他们逍遥法外,继续害人,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

(3)①我们要提高警惕,注意加强自我保护,不随便贪别人的小便宜。②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采用合法途径和手段,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四、

①我国宪法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我国继承法也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可见,小刚的母亲同他的舅舅一样属于财产的合法继承人,应当继承外祖父的遗产。

②我国继承法规定了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小刚的母亲虽已出嫁,但同其舅舅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应当继承遗产。

③我国继承法规定了遗产分配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赡养能力或赡养条件,却不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该少分或者不分。小刚的母亲对其外祖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她分配的遗产应该多于舅舅。

五、

(1)法制观念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受教育即是权利又是义务;家庭经济困难;“读书无用论”思想作祟;办学条件落后,办学水平低,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等。

(2)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工作力度,让学生和家长明知自己的义务,不能随便辍学;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扶持优惠政策;动员一切力量,做 好贫困生的救助工作。

篇6: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a考点提示:

本单元主要考察“做一个负责任公民”这一重点内容,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考查:

1、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了解行为的分类,知道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考查的题目以选择、简答题为主。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考查的题目以选择、情景在线题为主。

3、三思而后行。这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必然要求。三思而后行,就应当在行动前慎重决策、行为中及时调控、对行为的后果勇于承担责任。这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从近几年中考命题看,侧重于考查对承担责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以选择、简答题、情景在线题为主。

4、在“责任”中成长。了解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都应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尽义务,都应当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考查的题目以选择、简答、情景在线题为主。

5、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责任。主要说明一个人因社会身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责任。这一知识点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侧重于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考查的题目可能有选择题、简答题、情景在线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

6、青春从这里起航。从生理、心理和法律的角度讲述了十四岁的责任,教育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考查的题目以选择、简答、情景在线题为主。

7、生活中的承诺。了解生活中形形式式的承诺,初步领悟承诺的内涵。考查以选择、简答题、情景在线题为主。

8、承诺是金。懂得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既然做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三层意思,教育学生要信守承诺。从2008年的各地中考来看,考查时多以感动中国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解承诺的重要性及学会承诺的办法。常以选择题、简答题、情景在线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出现。

9、人生与责任。知道责任无时不在、责任伴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中要承担多重责任。考查的题目以选择、情景在线题为主。

10、勇敢地承担责任。知道勇敢地承担责任的表现和意义。考查时多以以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的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解勇敢承担责任的意义及勇敢承担责任的办法。常以选择题、材料性的简答式分析题出现。

1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必须对自己负责,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这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侧重于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的题目可能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以选择、材料分析题和实践探究题为主。学习时要多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及身边的典型人物承担责任的材料,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本知识。b创新题例:

1、单项选择题。

小华性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有事都爱找他帮忙。面对众多的请求,你认为他正确的做法是()

A、毫不犹豫,答应所有人的请求 B、怕自己做不好,一律婉言谢绝 C、给同学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复,不得罪人

D、认真考虑,答应下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不能帮忙的向同学解释清楚

分析:本题是对“三思而后行”与“学会承诺”两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答应别人的要求就意味着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三思而后行,在作出承诺时要量力而行做不到的事情要向同学解释清楚,而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模棱两可。因此A、B、C选项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2、简答题。

七年级(9)班的住校生刘腾在宿舍里扮演了黑社会老大,索要同学的钱财,被宿舍管理员抓获,学校给予留校察看的处分。而同班的徐贝同学看到班里的特困生刘波交不起住宿费,毅然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送给了刘波,学校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并号召全校同学向他学习。

这两位同学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行为与后果关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了错事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做了好事就要受到相应的赞誉。

参考答案: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一个人主动承担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必然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敬意。

3、材料分析题。

据甘肃省天水市相关部门消息,至2008年6月21日,今年高考期间发生在天水市的高考替考案件,经由监察、教育、公安、招考等部门组成的“天水市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替考事件调查组”多方调查取证,已经告破。

调查组经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和多方取证调查,最终认定: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山东高考移民和山东籍考生替考相交织的严重团伙作弊案件。该案共涉及高考替考考生23人,全部为山东籍。被替考人员中,有21人为山东籍,2人为天水籍(犯罪嫌疑人蒋鑫亲属)。

按照有关规定,这些考生,今明两年将失去高考资格。

(1)这些替考考生之所以受到处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承担哪些责任?(2)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拒绝承担责任的代价”“诚实守信”等知识点的理解。阅读材料后,将材料的主题思想与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有效联系,并结合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出来。该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参考答案:(1)这些替考考生之所以受到处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承担作为一名考生应负的责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保证公平竞争。替考考生没有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2)启示: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考试作弊违反了考试纪律,是缺乏诚信的表现,不利于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c强化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行为与后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B、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不会产生后果

C、所有行为都会产生我们预期的后果

、所有行为的后果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产生

2、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

①是非法的行为 ②能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③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有利于动植物的快速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小明在放学途中路过一家营业性网吧时,受到网吧老板的拉拢,小明可考虑的想法有()

①网络游戏我最喜欢,偶尔一回没事 ②影响学习不能去 ③是违法行为,应检举老板 ④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4、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①只能扮演一种角色 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③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④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5、2008岁末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罕见持续降温降雪,出现冰冻雪凝天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害,受灾各省的人民没有退缩和屈服,而是万众一心、不畏困难、自强不息、战胜灾情,重建家园。在冰雪冻雨中,党和国家的倾力援助,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自救和鼓励,都似一股股暖流洋溢在灾区的每个角落。在政府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开展救灾工作的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了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救援行动。上述材料说明()

①在灾难面前,社会各界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②虽然每个人的责任来源不同,但他们救灾的目标是一致的 ③因为各界人员都承担了责任,所以我们取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 ④中华民族是最负责任的民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八年级几位同学的行为中,体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是()A、小杨参加活动时经常失约,事后只说“临时有事” B、小文在家总是借口学习任务繁重而不做任何家务 C、每次做眼保健操时,小沁都会抓紧时间赶做作业 D、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小栋经常向老师或同学求教

7、小山被老师推荐参加篮球比赛,他怕参加比赛耽误了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不情愿,但碍于面子,他还是同意了。对于小山的想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既然答应了老师,就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好要做的事情。B、老师安排的事情必须照办,否则老师会对自己有看法。C、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当坚决不做,只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D、表面上答应老师,训练时可以不去,到时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8、投身艾滋病防治事业的桂希恩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评委会写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①桂希恩是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②承担责任,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 ③桂希恩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 ④医生都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右边的画面,对画面中人物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们的行为是对自己负责任 ②责任是相互的,对他人不负责任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③只有大家共同努力,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才会有良好的交通秩序

④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社会负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0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地震发生时,四川省汶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继宏因患严重的肠胃出血正在医院治疗,面对巨大的灾情,他强忍着病痛,冒着飞沙走石,迅速赶回县委,按照县委分工,他努力做好疏散被困群众工作。为及时疏浚堰塞湖,他顶住压力,敢于拍板,勇于承担责任,果断作出缓慢放水决策,成功化解了一起使几十万人命悬

一线的危机。对王继宏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他在危机时刻勇敢地承担了责任 ②他的做法是份内之事,不用大惊小怪 ③在生命的紧要关头,能够临危不惧地承担责任,是一种至高境界 ④他的做法挽救了国家、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11、李振华,江苏南京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山东省优秀党员,他扎根沂濛山区从事教育工作50年,无私奉献,把大批山区孩子培养成为有用之才。山东省委书记称赞他:永远是一个种植者,一个劳作者;始终为学生种植爱,始终为贫困家庭种植幸福。

从他的身上,你觉得一个人为什么要承担责任?你认为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12、中国古代有个“曾子杀猪”的故事:有一大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买东西,小儿子哭喊着也要去,她对孩子说:“你好好在家等我,我回来叫你爸爸杀猪给你吃。”孩子不闹了。当她从集市回来后,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她急忙对曾子说:“猪崽不能杀,我是哄孩子玩的。”曾子说:“大人怎能说话不算数呢?答应的事是不能反悔的。”妻子点点头,和曾子一起把猪杀了。

(1)“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什么道理?(2)请你说说这样做人的理由。

三、情景在线。

13、情景一:东海不小心将教室的窗子玻璃打碎了,只有他的好朋友明国在场,东海于是要求明国为他保守秘密。

情景二:星期天,豆豆约凯凯玩,看到果园的苹果熟了,豆豆劝说凯凯给他望风,自己要进去偷几个苹果。凯凯拒绝了。

情景三:晚上,平平骑自行车出门去给妈妈买药,不小心将一位散步的老奶奶撞倒了。结合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情景一中明国应该怎样做?(2)情景二中凯凯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情景三中假如你是平平,你会怎样做?

四、材料分析题。

14、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里,有一个每天都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住处的男生,他就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一—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隙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这位捡来的妹妹,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高中时,他就把妹妹一且直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丁12年。去年12月。洪战辉在北京外贸大学演讲时,他的真情故事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台上台下泪雨纷飞,成了一片感动的海洋。演讲结束后,该校宣布,洪战辉在完成大专课程后到该校深造,学习期间费用全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洪战辉是怎样成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2)我们应该怎样问洪战辉同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实践探究题。

15、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45周年纪念日,某校初二一班的学生决定举行一次“爱心传递社区,服务奉献社会”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果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加这次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如果你是班长,请你选择一种具体的活动内容,并说出原因。(2)写出本次活动的目的。(3)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个步骤。

(4)本次活动结束后,请你代表你们班写出活动感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A

6、D

7、A

8、C

9、B

10、D

二、简答题。

11、(1)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社会自身的维系和发展,需要每个人按角色的规范去实践并承担相应的责任。(2)学习他乐于奉献的精神,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12、(1)“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诚实守信。

(2)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三、情景在线。

13、(1)明国应该敢于对东海做的错事委婉地提出反对意见,并劝东海主动承担责任。(2)凯凯的做法正确,因为豆豆想伙同凯凯偷盗、做错事,凯凯在行动之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凯凯是一个负责任的同学。

(3)假如我是平平,我会主动停下来,为老人去医院检查身体,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四、材料分析题。

14、(1)洪战辉是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起来的。

(2)以洪战辉为榜样:①在学习上承担起不畏困难、不懈追求进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责任。②在生活中承担起孝敬父母、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责任。③在行为习惯上承担起勤劳勇敢、自立自强的责任。④在思想上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五、实践探究题。

15、(1)我会征求同学们的意见,选择如清理社区卫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宣传活动、帮扶弱势群体、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因为在当前社会,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许多人还不能自觉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很多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等。

(2)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增强关爱社会的责任意识,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懂得关爱社会不仅是公民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它能完善我们的人格,实行我们的人生价值。(3)只要设计合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即可。

上一篇:四川省2015年下半年一级建筑师《建筑结构》:城乡规划管理试题下一篇:顺水小学六一儿童节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