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2024-05-02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精选6篇)

篇1: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陈大奇)——北京京师同文馆(1862)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1901)

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以及 1903年癸卯学制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学校:庠(xiáng)、校、序、瞽(gǔ)宗、辟雍、泮(pán)宫(唐代)

“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发展始于奴隶社会。(古代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个别教学)斯巴达

军事教育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雅典

商业较为发达 体育竞技+“三艺”(哲学、文法、修辞)柏拉图“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武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咏诗。

西方国家的古代教育机构:“青年之家”。

5、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8、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9、“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10、孔子:我国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育的古代教育家,提出教学的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论语》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解释: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1、墨家:“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

12、道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

13、《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解释:教书的人,就是善于发现并纠正学子的失误之人。】 【“教”和“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最早解释“教育”一词的是我国东汉的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循序渐进原则:“学不躐(liè 超越)等”、”不陵节而施”

“教学相长”【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解释: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预时孙(xùn)摩”【解释:预、时、孙、摩是教学成功的四个基本原则。预,预防原则,预防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及时施教原则。孙(通”逊”,顺)循序渐进原则。摩,学习观摩原则。】

“藏息相辅”【解释:即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14、苏格拉底(古希腊):助产术或叫“产婆术”,启发式谈话法

15、柏拉图(古希腊):代表作《理想国》

16、亚里斯多德(古希腊):代表作《政治学》,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17、帕克赫斯特:创立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而贝尔•兰卡斯制是教师教学以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然后在由他们中的优秀学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教差的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

18、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1632)近代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大教学论》是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分科课程。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泛智教育”

19、洛克(英国):代表作《教育漫话》(1693)

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白板说”

“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教育万能”论代表

20、卢梭(法国):代表作《爱弥尔》(1762)提出自然教育的理论,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21、康德(德国)代表作《康德论教育》(1803),最早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培根(英国,近代实验科学鼻祖)是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科。【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22、赫尔巴特(德国):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是西方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主张“以教师中心,教师的权威性,儿童必须绝对服从教师”。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理论,主张分科教学。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具具有教育性。

23、杜威(美国):现代教育代言人,“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主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及社会”、“在做中学”。

24、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5、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26、(1)内发论:①孟子:人性本善,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②柏拉图:人生来就有金质、银质和铜质之分③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④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双生子爬梯实验,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个体发展过程及阶段)。

(2)外铄论:①荀子:人性本恶。②洛克:“白板说”。③华生(美):“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按他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从领袖到小偷。”(《行为主义》)

27、(1)“遗传决定论”: ①高尔登 “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的决定一样。”②彪勒“儿童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因素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

(2)“环境决定论”: 华生

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3)“二因素论”:①施特恩(德国)《早期儿童心理学》“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和反映,实为内在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②吴伟士(美国)提出相乘说 一个人=环境×遗传

28、斯宾塞(英国):代表作《教育论》(1861),主张教育应以为个人过“完满的生活作准备”为目的。

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是一位实证主义者。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德国)“实验教育学”,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

博比特(美国)出版的《课程》(1918)一书标志着课程理论的诞生。

29、“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30、朱熹(南宋)“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即因材施教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31、马卡连柯(苏联):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32、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33、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34、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35、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36、导生制——19世纪,英国

37、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38、赞可夫(苏联):《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提出教学与发展思想。

39、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40、苏霍姆林斯基(苏联)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41、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2、克伯屈提出设计教学

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拉特克在教育史上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

篇2: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1.中:贾谊的《新书》、《大戴礼》与《礼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 重视胎教;重视儿童出生后的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和常识。

2.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

(1)柏拉图是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2)柏拉图提出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3)柏拉图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4)柏拉图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伦理学》(1)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2)婴儿应以含乳分最多的食物进行抚育;(3)一切为儿童所能掌握的运动都很有益;(4)使儿童在幼年习惯于寒冷;

(5)5岁前不应要求儿童学习课业或工作,以免妨碍其发育;(6)活动的方法很多,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萌芽阶段

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1.教育家及论著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2)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3)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树:

(1)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

三、初创阶段

从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培)尔的《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慈母游戏与儿歌》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的《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四、发展阶段

十九世纪至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迅速发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的发现》、《蒙台梭利法》、《童年的秘密》、《教育人类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的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我国学前教育家:

陶行知的《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幼稚园之新大陆》、《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幼稚教育论文集》 张雪门的《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活动中心》、《幼教无际论》、《幼教论丛》

福禄贝尔

是学前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德国具有新思想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大半生致力于学前教育工作,创办了幼儿园,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称为“恩物”。他还热心地宣传学前教育,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他创立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论,为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几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2)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3)教育要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蒙台梭利

1、蒙台梭利的儿童观(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3)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2、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练习(2)感觉教育(3)语言教育(4)数学教育(5)文化科学教育

3、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由三要素构成: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1)有准备的环境(2)教师

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具有以下角色:A、环境的提供者;B、示范者;C、观察者;D、支持者和资源者(3)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可分为四类: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具。其中,以其感官训练教具最具特色。

4、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1)孤立的感官训练(2)对创造力的忽视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洛克白板说

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杜威 教育本质论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教学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童与教师论

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儿童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

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在他看来,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

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

伦理学理论

杜威的伦理学理论认为,思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不是从一些没有问题的绝对真理去作推论,而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与方法,用以解决疑难,用以克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杜威说,思想总是起于一种疑惑与困难的情境;接着就是研究事实的真相,并提出种种可能的假定以解决起初的疑难;最后,用种种方法,证明或证实哪一种假定能够圆满地解决或应付原先激起我们思想的那个疑难问题或疑难的情境。这就是杜威的思想论。从这个思想的概念,很自然地会产生两个明显的系论来。第一,人和社会的进步,靠的是积极地运用智慧以解决一些真实而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什么主义或口号。杜威说:“进步总是零零碎碎的。它只能零卖,不能批发。”这种观念来自他的实验主义哲学。实验主义的思想背景(当年)是三百年来的实验科学(迄今已四百年),是一百年来的生物科学(迄今已二百年),也就是“生物进化论”。生物的进化是天然的演化过程。实验主义认为所谓进步,所谓演进,并不是整个笼统地突然而来的;是由一点、一滴、一尺、一寸、一分的很微细变迁而来的。杜威不相信突变与进步能够兼得,所以他的社会哲学就是主张以“零售的生意”的方式,改善人类的生活的进步。而中国的激进思想偏相信天翻地覆的变革可以在一夜之间带来全面的进步。前苏联经过七十多年激进的实践,没有造成进步而解体,就是最具有检验说服力的证明。第二个系论是说,在合理的思想过程中,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学说,统统不能看作是绝对的真理,只能看作是有待考验的假设,有待于在实用中加以考验的假定;只能看作是帮助人类知识的工具和材料,不能看作是不成问题、不容考据的教条,因而窒息了人类的思想。杜威在北京讲演“道德教育”的时候说:“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1]

陈鹤琴

1925年,发表《儿童心理之研究》,为我国最早用追踪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专著。

1923年,办鼓楼幼稚园,自任园长,开辟了中国化、科学化幼稚园实验基地。以后又在东南大学教育科创办实验幼稚园,为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

1927年,与陶行知合力创办樱花村幼稚园,开辟乡村幼稚教育基地;与张宗麟一起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提出创办适合我国国情和儿童特点的15条意见;又发起成立中国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专门研究幼儿教育的月刊《幼稚教育》(1928年后改名为《儿童教育》)。

1940年,在江西创办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师——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3年后改称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设专修科,形成了一个从中级到高级的完整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

又提出“活教育”主张,创办<活教育>月刊,针对几千年来死读书、教死书的陋习,提出活读书、教活书的要求。20年代初,编成我国第一本汉字查频资料《语体文应用字汇》。

“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部分

针对传统教育“把书本作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把读书和教书当成了学校教育活动内容的实际状况,陈鹤琴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形式应该符合儿童活动和生活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因此,“活教育”的课程打破以学科组织的传统模式,而改成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具体包括五方面的活动,称为“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活动、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教育等),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劳动工厂和科研机关等),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美术、工艺、戏剧等),儿童文学活动(包括童话、诗歌、谜语、故事、剧本、演说、辩论、书法等),儿童科学活动(包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这五种活动犹如人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所以又称为“五指活动”。“活教育”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具体有17条教育原则,“活教育”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依然富有启迪。

学前教育论述

1923年3月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在《新教育》上发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

陈鹤琴在文中指出,中国幼稚园存在的四种弊病:

一、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内的时间太久;

二、功课太简介;

三、团体动作太多;

四、没有具体目标。

学前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集中反映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同时,教育目标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方向,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目标是制订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它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实施具有规范和限制作用。在学前教育领域,也是这样。

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支柱。学前教育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来培养,又采用什么方式去培养,这是学前教育课程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陈鹤琴先生在研究中国二三十年代学前教育课程实际的基础上,从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幼儿教育目标。他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由此可见,在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就提出了比较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并适合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是难能可贵的。”

学前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支柱。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来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呢? 提出了自己著名的观点,那就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社会环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环境,是人文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儿童学习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习得文化的特征,进行着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的社会化过程。陈鹤琴先生同样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注重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因此,在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中,社会环境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部分。当然,为学前儿童准备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合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适应他们兴趣与需要,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像家庭、集市、节日、庆祝会、教师接待日活动等,是学前儿童经常接触的社会环境,这些应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

由此,大自然构成的自然环境和大社会构成的社会环境一道组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中心内容,学前儿童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发展。设计和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大自然和大社会作为中心。这样设计出的课程才是合理的。

学前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但是这五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

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身体强健的儿童,性格活泼,反映敏捷,做事容易。为了儿童的现在和将来,幼稚园的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健康。

了培养儿童健壮的身体,幼稚园应十分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应带领幼儿多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使儿童在接触自然中学到各种经验,还可以使他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沐浴到充足的阳光,活跃儿童的精神,强健儿童的体魄,增加儿童的欢乐。户外活动是保证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有利措施。

此外,幼稚园应特别注意音乐,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鼓励儿童进取。幼稚园应创设音乐环境,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技能。

学前课程实施

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确定之后,如何组织实施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就成为关键。怎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呢?陈鹤琴先生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这就是“整个教学法”。

何为“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前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由于学前儿童都是具有差异的不同个体,每个儿童都是相对独立的,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兴趣不同,应采用小团体式教学,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在相互作用中都获得长进。

学前课程编制

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

十大原则是:

1.课程的民族性:课程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 2.课程的科学性:课程硬实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 3.课程的大众性:课程应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 4.课程的儿童性:课程应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 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课程应是连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 6.课程的现实性:课程应符合实际需要,而不能脱离现实; 7.课程的适合性:课程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儿童健康;

8.课程的教育性:课程应培养儿童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 9.课程的陶冶性:课程应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

10.课程的言语性:课程应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根据以上十大原则,陈鹤琴修订了原定的教育单元,加入了五爱教育内容,形成了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节日、五爱教育、气候、动物、植物、工业、农业、儿童玩具、儿童卫生。这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与其早些年形成的五指教育结构相比,增加了50年代一些新的成分,具有时代特色。但是,这种新课程结构显得比较零碎,整体性较差。

课程编制原则还是比较宏观的,它的指导性比较强,但操作性比较差。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1.圆周法:幼稚园每个年龄班预定的教育单元内容相同,研究的事物也相同,但所选教材的难度和分量应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班要求由浅入深。

2.直进法:就是将儿童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内容的深浅而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年龄班中,如小班研究猫和狗,中班研究羊和牛,大班研究马和虎。即是说,不同班的课题和要求都不相同。

3.混合法:就是在编制课程的时候,以上两种方法均可采用,即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混合法是编制课程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家庭教育理论

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应该由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知识。因而提出:“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

先生批评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他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当看到有些父母代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的现象,他指出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而不是代孩子“吃苦”,因此提出活教育中的两个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陈先生指责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认为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

陈鹤琴多次告诫家长:“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在婴幼儿期,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孩;即使进了幼稚园,老师和父母对于小孩子具有平均的力量,但由于儿童与父母相亲的爱力深,相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仍然特别大,往往儿童在学校所受到的一些好的教育,却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先生主张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他特别强调“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作伴侣”,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表现。他认为父子作伴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父子间的情感,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作伴机会教育孩子,还可以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这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父母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父母等流弊。

家庭教育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一门崭新的学问。先生对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家庭教育》一书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现代做父母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幼儿教育之道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呕心沥血探求儿童的习惯、言语、情绪、心理,用慈母般的爱心去精心抚育儿童。他试行家庭教育的成功,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承认。

陈鹤琴研究幼儿教育从观察和实验入门。1920年,他首先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鸣为对象,开始他的研究工作。他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并作出详细的文字和摄影记录。陈老师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特意请假在家,将一鸣每天从早到晚的活动,都作了摄影。并给一鸣尝甜的、酸的、苦的东西,以观察其表情变化。他还把一鸣抱到课堂去给学生当活教材。一鸣自幼喜欢画画,有时边画边说。他就把一鸣作画的日期、年龄及对画的解释都记下来,并完好地保存了100多幅。他连续花了808天的工夫,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具体剖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心理、性格和言语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律。经过3年的观察和实验,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著作。这两本书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很容易,受责骂而改过却比较难。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听鼓励的话,而不鼓励听恶言。有一天,陈鹤琴看见一鸣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玩。他考虑:我是立刻把他的破棉絮夺去呢,还是用别的东西去替代?他仔细一想,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于是他就对一鸣说:“这是很脏的东西,我想你一定不会喜欢的,你是要一块干净的,对吧?你应当跑到房里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好吗?”一呜听见爸爸鼓励他,就很高兴地跑到房里换了一块清洁的毯子。

陈鹤琴反对谢绝小孩问难,也不赞赏问必签,他提倡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探索究竟的教育方法。陈鹤琴举例说:有一天,一个5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效外散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那个小孩在那边做什么?”他父亲回答:“你要去看看吗?”说着就与他一同前往。到了,父亲对他说:“嗄!那个在空中的东西多好看。你看那个小孩手里捻着什么东西,要走近去看一看吗?”他好奇地去了,回来对父亲说:“是线。”父亲就领他到街上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一个风筝给他。第二天,还陪他到郊外放了风筝。陈鹤琴说,这种利用问难加以引导的方法,比“有问必答”养成儿童的依赖性来得好,它能使儿童得到许多快乐和许多有用的经验。我们应当利用儿童的问难,来施行我们的理想教育。

陈鹤琴对幼儿的才能培养也有独特见解。1941年的一天,陈鹤琴与教育部江西国教实验区研究员李寄僧正在聊天,忽然天上下起了大雨,倾泄的山水很快在路面上形成了一条宽沟。此时,幼儿园的两个小朋友正遇此地。看到挡路的宽沟,便先后哭了起来。这两个小朋友正是李寄僧的孩子。目睹此景,李寄僧正欲出去相助,却被陈鹤琴拉住,并示意躲在树后观察。

孩子们哭了一会发觉没人来助,只能自已想办法了。他们擦干了眼泪,将二只书包集中在一起,藏到路边的树洞里,然后脱下鞋子,挽起裤脚,正欲涉趟过沟,陈鹤琴这才让寄僧过去相助。陈鹤琴认为:孩子遭遇困难时不宜立即帮他,要逼他自已想办法,因为人的才能是从磨难中练出来的。十七条教学原则

陈鹤琴提出了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十七条教学原则是,(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

(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

篇3: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戈登威泽学派对于演奏最为明显的要求就是处理作品时要注重炫技和充实音乐内容,独创了针对技巧性训练的方法。例如,对于和弦和八度的练习,采用的是提取古典主义时期以前的作品,挑出作品中速度较快和难度较高的乐段进行反复弹奏,对手指和掌关节的灵活度和独立性进行大量训练。这点在对幼儿钢琴教育的早期训练中就可以看出,戈派在教学中使用了大量车尔尼练习曲集和克列门蒂名手之道,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戈派的教学和演奏都很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另外,戈登威泽学派对于背谱演奏、整体技巧的掌握、踏板的运用都有很高的要求,并提出了自己学派的看法,认为这样的要求有利于表现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也能更好地融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戈登威泽教授出的著名音乐家、演奏家有卡巴列夫斯基、费因伯格、尼古拉耶娃、金兹伯格、罗伊兹曼等。

二、涅高兹学派

涅高兹学派也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涅高兹本人的演奏技能就是十分扎实稳健的。他的父亲是专业钢琴教师,非常注重对涅高兹基本演奏功底的训练,使得他在之后的演奏生涯中获益良多,同时,涅高兹的亲身经历也使他更坚定了严格把控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决心,涅高兹门下的学生都受到过他严格至苛刻的训练。

在当前的专业音乐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注重对基本功的训练而忽略了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舞台,使得许多学生一上舞台就会出现掉链子的状况,直接影响了他们“实战”中的音乐表现。因此,我们要学习涅派的演奏及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紧张与放松并存的学习环境,以期他们能在实践中保持良好的演奏状态。

三、费恩伯格学派

提起费恩伯格,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培养过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刘诗昆先生。然而他的教学成果远不止此,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布宁、纳坦松、利沃夫、伊格纳季耶娃、罗辛娜、梅尔扎诺夫、纠金等人都是他的学生。在演奏和教学风格上,费恩伯格讲究对音乐作品处理的随性化,他总是能以常人所不及的视角去诠释、演绎作品,给予作品全新的意境。作为一名公认的钢琴天才,他在早年演奏中留给听众的印象总是——没有任何两场演出对同一首作品的处理是相同的,这些个性在他的教学中也体现了出来。

费恩伯格极其讲究在处理音乐作品时持“客观”的态度,在他的学派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冷静的头脑,火热的心灵”,他所演奏和教授出的音乐都是洋溢着热情和丰富的感情的。在情感背后也总有严密的逻辑和深邃的思想作为依据。

在对钢琴教学中技巧训练上面,费恩伯格和前几位大师略有不同,他讲究“化繁为简”——对某个练习曲先做出详细的分析,再找出与其一类的最基本的训练方法(意即其技术技巧原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技术训练应带有明确目的性,追求最高的训练效率;针对性训练技术的内容应比作品中的技术难点简单,以便练习者可以来练习易于掌握和多次重复的训练内容;分段、分乐句和分手来练习作品的困难部分,练好后再逐渐融合,练习过程中要化整为零;合理安排练习时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规划好预期学习目的和练习内容,不要疲劳练习。

四、结语

俄罗斯钢琴艺术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并在世界钢琴教育史上占有了重要位置,原因就在于其在结合本民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西欧先进的演奏技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奏与教学风格。中国的钢琴教育从最初的形成到现在的繁荣,延续着俄派的教学传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并对世界钢琴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篇4: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苏派”教学

“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教学主张及风格的传承研究”通过对“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于永正、薛发根、孙双金及本土的陈建先、马建明、陈红等教学主张及风格的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探讨传承他们教学主张及风格的方法、路径与策略,并在学习、借鉴、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地主动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及本土的地域风格等,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特见解,探索自己的教学范式,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建构教学主张及风格形成的实践与理论体系。

一、探源:为什么是传承?

传承是传递教法的一种传统形式。随着研究的持续和深入,我们在对“苏派”教学认识与研究在日渐逼近本质的同时,目的也更加明朗起来——那就是对“苏派”教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这个单一的层面,还应该聚焦对“苏派”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及教学风格等的传承上。

“教育教学主张及风格只有创始人,缺乏传承人,是无法保障教育教学的生生不息的。”所以,要想“苏派”薪火相传,就必须注重传承,尤其是教学主张及风格的传承。

二、解构:传承什么?

传承什么?传承的应该是“苏派”小学语文名师的鲜明的教学主张,以及独特的教学。因为,他们的教学主张及风格所指向的教学实践及物化的教学成果,揭示了“教真正的语文”的本质内涵,承载了“教真正的语文”的实践路径,阐述了“教真正的语文”的思想意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启示并引领着小语教学走向“教真正的语文”的回家之“路”。

为此,在研究中我们精心选取了七位“苏派”小语名师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是享誉小语教坛的特级教师——被称为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师旗帜的斯霞,被广大教师公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教坛最有影响的李吉林、于永正,还有在世纪之交崭露头角被称为新生代特级教师的薛法根、孙双金、陈红和陈建先等。以下就是我们对他们教学主张及风格的梳理与对比。

1. 教学主张

教学主张是对学科和教学特质深度开发后的独到见解,它坚定地指向教学实践。

表1:七位”苏派”小语名师代表的教学主张及课例等。

如“表1”就向我们立体直观呈现了七位“苏派”小语名师代表的教学主张及课例等,研究他们的“教学主张”就是在研究如何“教真正的语文”。斯霞“随课文分散识字”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薛法根的“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等教学主张也无不揭示着“教真正的语文”的本质内涵。

我们研习这些多样化的教学主张,也是在研习他们课例得失利弊及如何改进,为我们深入探讨“教真正的语文”最本真的教学过程与最基本的教学范式提供了参考,更为我们形成教学主张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2. 教学风格

风格是教学的境界。风格也是教师成熟和成功的标志。在“苏派”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苏派”已经初步形成“清简、灵动、厚实、精致”的教学风格。在“苏派”风格的影响下,“苏派”的一些代表性人物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

表2:七位”苏派”小语名师代表的教学风格及课例等

如“表2”关于对他们教学风格的界定,虽然出处不一,但是这些已经为他们大量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已经为大家所公认,是客观存在的。存在即合理。通过梳理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的教学主张及风格、经典课例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着一代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和探索,为我们完整地检索新时期各个年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想和特点,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轨迹,传承他们的教学主张及风格提供了系统而完整的参考范式和理论依据,引领着我们正走向“教真正的语文”的坦途。

谁在风格的研究和追求中走在前面,谁就能赢得未来的成功。如果我们也有追求教学风格的强烈意识和扎实的行动,就一定能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来。

三、策略:如何传承?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如何传承“苏派”名师的教学主张及风格,用冯友兰先生的“照着讲”和“接着讲”尤为恰切,即首先要扎实学习、实践与师承他们的教学主张及风格,把握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其次要深化与创新,形成我们自己“教真正的语文”的教学主张和教学范式,把“教真正的语文”落到实处,教学风格也自然生成。

聚焦“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虽然斯霞、李吉林、孙双金出生的年份各相差20年左右,为“苏派”小学语文的三代核心人物,但是他们各自所标举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内涵同多异少,且都存在着明显的“师承、趋同、突变与坚守”的现象,这在我们系列研究“苏派”名师教学主张指向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证。不仅如此,我们通过对“苏派”名师教学主张及风格的“认同、融通与实践创新”等路径,寻求到了教学主张及风格的“共生”策略:

1. 师承,基于实践的异构

教学主张的生成并非闭门造车,“教学主张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见解,它坚定地指向教学改革的实践。”薛法根老师追求“智慧教学”,其理想境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展他的言语智能,于是“为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主张应运而生,“组块教学”更加清晰起来,“清简”的教学风格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如何学习?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同课异构”是学习的最佳路径。基于课例的实践异构,可以系统地融通名师教学思想及我们自己的教学见解,既是“取长补短”的上乘策略,也是“持中致用”的最好形式。如教学《九色鹿》,薛法根老师设置了“三个板块”—— “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我则设计了“四个板块”——“ 默写——习言——批注——练笔”,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说白了这就是在学习,在传承,看似是在形式上的一种模仿,实质是思想上的一种皈依与师承。

2. 趋同,源于理论的聚合

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之所以走向繁荣,与当下所形成的诸多的教学流派有着很大的联系。如”苏派”的小语代表人物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等,他们所倡导的“情智语文”“本位语文”……就诠释着语文教育教学一些“前沿”的理论动态。对他们的这些“前沿理论”我们要认同,认同并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吸纳,并在对比中形成自己的对语文教学的见解,或者说是主张。如,针对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困惑时,陈建先倡导“本位语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实践活动。”薛法根倡导“清简:为言语智能而教。”孙双金倡导“课堂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他们不谋而合。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么这就是方向,我们应该认同,换言之要趋同。因为,这里的“合”诠释的就是“语文教育之道”。

3. 突变,重于个性的张扬

教学主张及风格是名师“教育自觉”的关键性标志。一个缺乏教育自觉的教师,很难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传承不是一种简单的传递与融合,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全盘接受与坚持,它也有突变的时候,因为,研究中我们发现:发展性是教学主张及风格的生命,这也意味着教学主张及风格具有时代特征,彰显着时代意义和时代色彩。在我们所开展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形成的实证研究——以薛法根教学主张及风格的师承、趋向、突变及创生的个案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用薛法根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模仿、融合、创新,是我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境界,而每一个境界都是一道教育的风景,也是人生的风景。”创新即意味着突变,意味着个性的张扬,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有“树旗”的意识——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因为,我们认为教学主张及风格在传承过程最怕的就是“无我”的境界。

4. 守正,归于规律的坚持

教学主张及风格在传承的时候最忌讳保守,不思超越。实际上,继承和创新并不矛盾,传承者只有守正,不敢创新,则难以超越,因为传承更在于集百家之大成,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融合于一身;它不应是封闭的,更应是开放的,创新的。名师的很多理念、规律是融通,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理论及课例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剖析、借鉴。如研读于永正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我感受了文化支撑的力量,研读孙双金老师执教这一课,却让我感受到了情智共生的曼妙……对比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两位大家的鲜明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但在研读中我们也一定能发现: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传承他们的就是这些“适合自己的东西”,其中也同样包括那些关于语文教学最本质、最共性、最规律性的东西的坚持与秉承,这是“传承——共生”的最高境界。

四、建构:形成可以传承的教学主张及风格

无论是本位语文还是共生语文、情智语文等,在某种程度上都传承或师承了老一辈教育家的精粹,为此,我们只有更好地传承、融通与创新我们的教学主张及风格,才能更好地广大语文教学的思想。于永正、薛法根、孙双金等都有自己坚定的教学主张及教学风格,在研究他们教学主张及风格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可以传承下来的教学主张及风格。

如何形成可以传承的教学主张及风格?需要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首先,即必须夯实“核心价值观”。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其次,必须坚守“儿童本位”。教学主张的立根之本是“目中有人”,即对人的本性的关注与呵护,自觉地对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第三,必须彰显“语用特质”。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是民族共同语的教学,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在基础上还要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规律,要以“热爱儿童”为语文教学目的;以“通过语文学习语文”为教学路径;以“语文课做语文的事”为行动导向;以“丰实儿童语文世界”为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需要坚守“师承、趋同、突变与共生”的规律,践行自己的教学主张的同时,还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在不同的情形中进行多次重复与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风格即人格。

在“苏派”名师教学主张的范式启示下,笔者提出了“语言是其根,思维是其脉,情感是其实,生活是其源”的教学主张,并初步构建了“‘语言、思维、情感、生活四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范式。“四位”代表语文教学的四个层面,语文教学必须抓住“语言”这根主线,必须在“言语体会”和“言语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的“生活”,力求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慢慢向“教真正的语文”靠近,与此同时,“尚简、洒脱、扎实”的教学风格也日渐形成。

教学主张及风格不是少数名师的专利,而应是所有教师共同的追求,因为教学主张及风格具有相对性,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事实上,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一定的教学特色,问题是,其特点还不清晰,其特色还不鲜明,对教学主张及风格的追求还不自觉,如今有名师的引领与感召,我们师承就有“根”,我们的建构就有可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要学习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但是不做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我一直把他们当作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没有想成为他们,也不可能成为他们,我就想做“这一个”,而并非这一群、这一帮……就像魏书生所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有的你没有,你有的我也没有。”这就是教学主张及风格,也是“传承走向共生”最好的坚守与表达。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责任编辑 萧 田

2. 趋同,源于理论的聚合

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之所以走向繁荣,与当下所形成的诸多的教学流派有着很大的联系。如”苏派”的小语代表人物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等,他们所倡导的“情智语文”“本位语文”……就诠释着语文教育教学一些“前沿”的理论动态。对他们的这些“前沿理论”我们要认同,认同并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吸纳,并在对比中形成自己的对语文教学的见解,或者说是主张。如,针对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困惑时,陈建先倡导“本位语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实践活动。”薛法根倡导“清简:为言语智能而教。”孙双金倡导“课堂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他们不谋而合。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么这就是方向,我们应该认同,换言之要趋同。因为,这里的“合”诠释的就是“语文教育之道”。

3. 突变,重于个性的张扬

教学主张及风格是名师“教育自觉”的关键性标志。一个缺乏教育自觉的教师,很难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传承不是一种简单的传递与融合,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全盘接受与坚持,它也有突变的时候,因为,研究中我们发现:发展性是教学主张及风格的生命,这也意味着教学主张及风格具有时代特征,彰显着时代意义和时代色彩。在我们所开展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形成的实证研究——以薛法根教学主张及风格的师承、趋向、突变及创生的个案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用薛法根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模仿、融合、创新,是我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境界,而每一个境界都是一道教育的风景,也是人生的风景。”创新即意味着突变,意味着个性的张扬,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有“树旗”的意识——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因为,我们认为教学主张及风格在传承过程最怕的就是“无我”的境界。

4. 守正,归于规律的坚持

教学主张及风格在传承的时候最忌讳保守,不思超越。实际上,继承和创新并不矛盾,传承者只有守正,不敢创新,则难以超越,因为传承更在于集百家之大成,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融合于一身;它不应是封闭的,更应是开放的,创新的。名师的很多理念、规律是融通,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理论及课例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剖析、借鉴。如研读于永正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我感受了文化支撑的力量,研读孙双金老师执教这一课,却让我感受到了情智共生的曼妙……对比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两位大家的鲜明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但在研读中我们也一定能发现: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传承他们的就是这些“适合自己的东西”,其中也同样包括那些关于语文教学最本质、最共性、最规律性的东西的坚持与秉承,这是“传承——共生”的最高境界。

四、建构:形成可以传承的教学主张及风格

无论是本位语文还是共生语文、情智语文等,在某种程度上都传承或师承了老一辈教育家的精粹,为此,我们只有更好地传承、融通与创新我们的教学主张及风格,才能更好地广大语文教学的思想。于永正、薛法根、孙双金等都有自己坚定的教学主张及教学风格,在研究他们教学主张及风格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可以传承下来的教学主张及风格。

如何形成可以传承的教学主张及风格?需要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首先,即必须夯实“核心价值观”。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其次,必须坚守“儿童本位”。教学主张的立根之本是“目中有人”,即对人的本性的关注与呵护,自觉地对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第三,必须彰显“语用特质”。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是民族共同语的教学,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在基础上还要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规律,要以“热爱儿童”为语文教学目的;以“通过语文学习语文”为教学路径;以“语文课做语文的事”为行动导向;以“丰实儿童语文世界”为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需要坚守“师承、趋同、突变与共生”的规律,践行自己的教学主张的同时,还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在不同的情形中进行多次重复与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风格即人格。

在“苏派”名师教学主张的范式启示下,笔者提出了“语言是其根,思维是其脉,情感是其实,生活是其源”的教学主张,并初步构建了“‘语言、思维、情感、生活四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范式。“四位”代表语文教学的四个层面,语文教学必须抓住“语言”这根主线,必须在“言语体会”和“言语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的“生活”,力求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慢慢向“教真正的语文”靠近,与此同时,“尚简、洒脱、扎实”的教学风格也日渐形成。

教学主张及风格不是少数名师的专利,而应是所有教师共同的追求,因为教学主张及风格具有相对性,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事实上,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一定的教学特色,问题是,其特点还不清晰,其特色还不鲜明,对教学主张及风格的追求还不自觉,如今有名师的引领与感召,我们师承就有“根”,我们的建构就有可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要学习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但是不做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我一直把他们当作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没有想成为他们,也不可能成为他们,我就想做“这一个”,而并非这一群、这一帮……就像魏书生所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有的你没有,你有的我也没有。”这就是教学主张及风格,也是“传承走向共生”最好的坚守与表达。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责任编辑 萧 田

2. 趋同,源于理论的聚合

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之所以走向繁荣,与当下所形成的诸多的教学流派有着很大的联系。如”苏派”的小语代表人物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等,他们所倡导的“情智语文”“本位语文”……就诠释着语文教育教学一些“前沿”的理论动态。对他们的这些“前沿理论”我们要认同,认同并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吸纳,并在对比中形成自己的对语文教学的见解,或者说是主张。如,针对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困惑时,陈建先倡导“本位语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实践活动。”薛法根倡导“清简:为言语智能而教。”孙双金倡导“课堂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他们不谋而合。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么这就是方向,我们应该认同,换言之要趋同。因为,这里的“合”诠释的就是“语文教育之道”。

3. 突变,重于个性的张扬

教学主张及风格是名师“教育自觉”的关键性标志。一个缺乏教育自觉的教师,很难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传承不是一种简单的传递与融合,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全盘接受与坚持,它也有突变的时候,因为,研究中我们发现:发展性是教学主张及风格的生命,这也意味着教学主张及风格具有时代特征,彰显着时代意义和时代色彩。在我们所开展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形成的实证研究——以薛法根教学主张及风格的师承、趋向、突变及创生的个案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用薛法根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模仿、融合、创新,是我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境界,而每一个境界都是一道教育的风景,也是人生的风景。”创新即意味着突变,意味着个性的张扬,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有“树旗”的意识——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因为,我们认为教学主张及风格在传承过程最怕的就是“无我”的境界。

4. 守正,归于规律的坚持

教学主张及风格在传承的时候最忌讳保守,不思超越。实际上,继承和创新并不矛盾,传承者只有守正,不敢创新,则难以超越,因为传承更在于集百家之大成,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融合于一身;它不应是封闭的,更应是开放的,创新的。名师的很多理念、规律是融通,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理论及课例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剖析、借鉴。如研读于永正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我感受了文化支撑的力量,研读孙双金老师执教这一课,却让我感受到了情智共生的曼妙……对比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两位大家的鲜明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但在研读中我们也一定能发现: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传承他们的就是这些“适合自己的东西”,其中也同样包括那些关于语文教学最本质、最共性、最规律性的东西的坚持与秉承,这是“传承——共生”的最高境界。

四、建构:形成可以传承的教学主张及风格

无论是本位语文还是共生语文、情智语文等,在某种程度上都传承或师承了老一辈教育家的精粹,为此,我们只有更好地传承、融通与创新我们的教学主张及风格,才能更好地广大语文教学的思想。于永正、薛法根、孙双金等都有自己坚定的教学主张及教学风格,在研究他们教学主张及风格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可以传承下来的教学主张及风格。

如何形成可以传承的教学主张及风格?需要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首先,即必须夯实“核心价值观”。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其次,必须坚守“儿童本位”。教学主张的立根之本是“目中有人”,即对人的本性的关注与呵护,自觉地对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第三,必须彰显“语用特质”。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是民族共同语的教学,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在基础上还要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规律,要以“热爱儿童”为语文教学目的;以“通过语文学习语文”为教学路径;以“语文课做语文的事”为行动导向;以“丰实儿童语文世界”为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需要坚守“师承、趋同、突变与共生”的规律,践行自己的教学主张的同时,还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在不同的情形中进行多次重复与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风格即人格。

在“苏派”名师教学主张的范式启示下,笔者提出了“语言是其根,思维是其脉,情感是其实,生活是其源”的教学主张,并初步构建了“‘语言、思维、情感、生活四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范式。“四位”代表语文教学的四个层面,语文教学必须抓住“语言”这根主线,必须在“言语体会”和“言语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的“生活”,力求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慢慢向“教真正的语文”靠近,与此同时,“尚简、洒脱、扎实”的教学风格也日渐形成。

教学主张及风格不是少数名师的专利,而应是所有教师共同的追求,因为教学主张及风格具有相对性,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事实上,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一定的教学特色,问题是,其特点还不清晰,其特色还不鲜明,对教学主张及风格的追求还不自觉,如今有名师的引领与感召,我们师承就有“根”,我们的建构就有可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要学习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但是不做薛法根、孙双金、陈建先……我一直把他们当作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没有想成为他们,也不可能成为他们,我就想做“这一个”,而并非这一群、这一帮……就像魏书生所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有的你没有,你有的我也没有。”这就是教学主张及风格,也是“传承走向共生”最好的坚守与表达。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篇5: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19:ACD 20:ABCD

小练习:

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

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

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

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

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卡列杰夫 B、廖世承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7、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A、1903 B、1908 C、1913 D、19248、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9、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11、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奥苏倍尔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

12、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B、弗洛伊德C、班杜拉D、柯尔伯格

1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4、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15、布鲁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A、学科基本结构B、行为习惯 C、榜样行为 D、动机

16、在学习理论领域,()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17、加里培林提出了()的理论。

A、掌握学习B、观察学习C、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 D、学习结果的分类

18、提出发现教学的是()

篇6:教育历史人物著作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叙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班级授课制,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做中学”的方法,开创“现代教育派”,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院校生活的百科全书”,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10、我国封建社会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高校》、《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儒家思想,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院校的中心工作,院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院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33、赫尔巴特提出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俺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补习;(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49、全面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解方法,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

上一篇: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王安石,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的意思下一篇:初二上册物理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