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2024-06-26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精选8篇)

篇1: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年级

政治

学科

目标导向式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

8.2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时间

节次

主备人

来源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课标分析

本框内容课标内容为: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将课标进行分解与重组,明确的指出了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包括:

1.了解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危害及其存在的原因。

2.了解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措施。

3.理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的第二框题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在文化生活中,我们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怎么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活中选择有益的文化活动,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慎重思考的问题。在走进文化生活的第一框会先让学生了解到当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生活既有“喜”也有“忧”。因此,我们要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在此基础上,本课内容是告诉学生怎样在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怎样在文化生活中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从而引导我们学生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奏响主旋律。

学情分析

身处当前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的高中生总体上对文化生活的选择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部分同学面对落后腐朽的文化时无法正确辨别和选择,而高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各种文化现象,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和有意义了。

通过上一框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性,体会了文化生活存在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存在不健康腐朽的文化,掌握了大众的文化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在此基础上,课堂上重点探究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区别,在探究过程中澄清认识,解除疑惑,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辨析能力,最终学会在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鉴于学情分析,在设计时力求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贴近当前的形势,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理解并认同。同时,教学中应坚持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为了达到欺骗人民群众的目的,往往不断变换自己的表现形式,或者披着科学的外衣宣扬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或者采用现代传播手段恣意扩散,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日益开放的文化环境下,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现象,必须注意这种新的形势和特点,否则就有可能上当受骗,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所俘虏,成为它们的牺牲品和受害者。在当前,特别是在网络文化中,充斥着大量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现象,我们更应该注意加以辨析,自觉抵制它们。

教学难点

如何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

当前文化领域各种思潮和文化形式相互激荡,但是主旋律文化产品仍然在文化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这处知识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时,疑难之点较多。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阅读教材,了解文化生活的双重作用。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明白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危害、对策及其存在的原因。

3.学生通过与老师进行分析,清楚“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重要性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评价任务

1.在书中找出文化生活的积极、消极作用

2.和小组合作写出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危害、对策

3.说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重要性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任务设计

任务评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找准本课的重难点。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点。

在书中标记出文化生活的双重作用。

小组协作,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找准关键内容,深入理解知识。

跟随老师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学以致用,能分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动脑思考,归纳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明确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融合的环境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主导。

结合理论知识,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学生从行为上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课前明确学习目标:

1、如何认识文化选择中的“阳光”和“阴影”?

2、什么是落后、腐朽文化?(重点)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有哪些?(理解)

3、在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即主旋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难点)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认识到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形式多样、多种选择。

观看短视频《女德班》、《杨舒平毕业演讲》

导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那么,身处在在丰富多元又复杂多变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应该如何选择?

进入新课:

随着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探究一: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下阳光下有哪些阴影。

师生共同总结出文化生活的双重作用

阅读材料: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是非明则方向清,方向清则路子正。青年要养成正确价值观,必须要明辨。”

体会在文化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组合作:(大约4分钟)

第3、4组负责:落后文化的含义和危害

第5、6组负责:腐朽文化的含义和危害

第2组负责: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对策

在黑板上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一、阳光下的阴影

(1)文化生活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另一方面,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明辨是非,是我们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的要求。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文化的污染。

(2)文化生活有要求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阴影”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请小组合作找出: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以及对策。

(小组讨论过程中,播放《雾里看花》歌曲,让学生潜移默化中知道要有慧眼看清世间纷扰)

落后文化:

含义: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危害:危害身心健康,丧失人生目标,甚至违法犯罪,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书中标记勾画,记忆知识点。

思考:高考祈福这样的文化现象是落后文化吗?

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风水等。落后文化是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观察图片:广州天河东站“福尔摩莎”西餐店名被强行拆除

想一想:为什么会被强行拆除呢?

对策: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

含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对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的分别分析一下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你觉得高考祈福这样的文化现象是落后文化吗?

落后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性各异,各种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人们往往对有些落后化现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对于重要的事情、在乎的事情,人们往往想要寻找精神的寄托和释放。高考便是。

少壮不努力,老大转锦鲤。我们要从自己这里,从自己的奋斗里找福气。对于这类的落后文化现象,抵制和杜绝是有悖人情的,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才是我们对于落后文化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腐朽文化。

腐朽文化主要包括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腐朽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政治思想上的腐朽文化,如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文化,这种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

“福尔摩莎”(Formosa)

为葡萄牙词语,是16世纪葡萄牙侵占我国台湾时对台湾的称谓,带有明显的殖民色彩。

在书中标记勾画,记忆知识点。

火眼金睛:以下文化现象属于哪种?

A、落后

B、落后

C、腐朽

D、腐朽

E、落后

F、腐朽

G、腐朽

H、落后

I、落后

二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具有明显的反人类反社会,反道德特征的邪教文化儒等。

三是日常生活中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文化,如黄赌毒文化。

这样的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因此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我们了解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那你现在能分辨出来吗?

A、以“同姓一家亲”为由,通过祭祖、续家谱等方式,串联、壮大家族势力。

B、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人情比法大,讲哥们义气、江湖义气,拉帮结派

C、宣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

D、鼓吹“全盘西化”,政治上主张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经济上主张私有化,思想上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E、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甚至对改革开放持怀疑、否定态度

F、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

G、宣传暴力的色情的文化

H、婚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挥霍性消费

I、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观

合作探究:深入挖掘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学生围绕问题深入探究、挖掘。

总结:1.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历史原因)

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对我国的冲击(外部原因)

3.价值取向多元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在精神生活上的反映(内部原因)

思考问题: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在各种思想的激荡中我们应该怎么办?

(老师引导学生往奏响主旋律方向回答。)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地对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突出和突破。

在书中划出相应知识点。

了解:“五个一工程”

一部好的戏剧作品;

一部好的电视剧(影片)作品;

一部好的图书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和《经济生活》中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地对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突出和突破。

综合起来看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并交互发生作用,因此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与健康向上,先进的文化将长期交互存在相互激荡。

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对的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性质大不相同,各种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奏响主旋律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地位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

(限文艺方面);

一部好的理论文章

(限社会科学方面);

一首好歌和一部好的广播剧。

知识拓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传承和弘扬了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又创造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传承和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又凝结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思想文化领域,健康向上的文化、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占领,这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人们的文化健康水平,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绝不允许它们自由泛滥,同时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他们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通过完善政策加强教育管理,逐步缩小和剔除其滋生的土壤,我们的文化生活才会更加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经此,社会生活也会向前进步。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希望同学们能像他一样,能够明辨是非。不仅有知识上的训练,而且有立场上的选择、道德上的判断、价值上的坚持。无论身在何处,心灵总在高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篇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

(2)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现象;(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知道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能力目标:

(1)学会辨别各种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区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能够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积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认识到落后文化和腐朽的文化的危害,并做到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

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三、教学难点:

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归纳、总结)、课堂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作为青年学生,置身于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要学会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设计意图:一方面复习已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入新课的主题,让学生明白文化生活色彩斑斓,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分析归纳知识,打好理论基础。【推进新课】

过渡: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对本课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图片和材料来了解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学会区分与选择。

(一)阳光下的阴影

课堂探究一: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材料:走进文化生活我们发现:在文化百花园中,红歌、红色旅游等“红色文化”经久不衰,“梦想中国”、“星光大道”等草根文化兴起,“开心国学”、“百家讲坛”使传统国学异 军突起,圣诞节、情人节、“麦当劳”、美国大片、日本动漫等外来文化的热浪席卷全国;同时,电脑算命、炫富、拜金主义、权钱交易思想、法轮功邪教等文化现象屡禁不止,亵渎经典,歪曲历史的穿越剧、宫廷剧大行其道。

请思考:

1、从上述材料的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

2、对我们有何影响?

3、上述现象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探究提示: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既有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同时也有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即阳光下也有阴影,这些“阴影”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使我们不能把握正确的航线,是非观念模糊,良莠不分,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不能自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这启示我们要学会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1、表现: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寻求各种机会蔓延。

2、危害: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正确的航线,是非观念模糊,良莠不分,就会陷入落后和腐朽文化的泥沼不能自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3、要求: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设计意图:以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图片、事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有不同性质之分,并且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启示学生要学会进行文化选择,辨别不同性质的文化,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过渡:我们要辨别不同性质的文化,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就必须要认清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下面通过两则材料中的文化现象让大家来判断它们属于什么性质的文化,以便今后能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课堂探究二:

材料一:在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小孩生病了,不是看医生,而是让巫婆神汉来治; 宣扬“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思想; 婚事、丧事,大操大办; “游戏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

材料二: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百姓的“日用品”,从传播文化到沟通文化,从反映心声到参政议政,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互联网的“身影”。但是一些网站却乘机在网上制贩、传播淫秽色情文化,败坏社会风气,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有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拜金主义,权钱交易、法轮功邪教等不良信息和言论。

请思考:

1、材料

一、材料二中文化现象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和对待?

2、上述文化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活动:引导、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况,分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以及对待它们的态度,进而分析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仍然存在的原因。)图表展示:

1、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含义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表现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危害态度落后文化属认识问题通过科学(认识上的不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科学、不积剔除极、低俗)有严重危害性: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注意:国家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政策是不同的。对落后文化,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历史原因)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外部现实原因)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内部现实原因)

过渡:在前面的材料中我们了解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百姓的“日用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整治互联网,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三)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课堂探究三:

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请思考:

1、这里的主旋律是指什么?

2、为什么要唱响网上主旋律?

3、怎样唱响网上主旋律?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活动:引导、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党的十八大精神,让学生明白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同时也让 学生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重要性: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

①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②地位: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2、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七、课堂小结

阳光下的阴影

1、表现: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危害:污染环境,危害社会

3、要求: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1、落后文化(含义、表现、态度)

2、腐朽文化(含义、危害、态度)

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仍然存在的原因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八、板书设计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一)阳光下的阴影

1、表现

2、危害

3、要求

(二)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1、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三)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九、课堂检测

篇3: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大众文化传播有利于引导社会进步, 文化传播分为自然传播和导引性传播。

导向性传播则是一种人为组织的、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有组织的行为, 体现了集团的倾向。也是对民族文化和元素的一种筛检过程。文化传播在有意识的情况下, 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因此媒介中的角色编辑则在取舍内容上和精神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章就现代文化传播中的新闻编辑选择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进行论述。

一、文化发生、发展与传播

社会进步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在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中实现的。文化的含义:一是自然的文化, 二是社会的文化, 三是精神的文化。

文化创造是首先为了生活而后为上层建筑所利用, 有声文化的传播与口头文化的创造是相辅相成的, 如电视、广播新闻等。书写符号文化的创造是影视报刊等传播方式与近代大众媒体文化的创造, 也是互为促进发展的。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 也是对新的文化结构的缔造。

文化和文化的展示, 是以文化的形态和意识来传达, 文化传播的这个过程则是通过文字、语言、图像等传播手段, 是把个人对世界的认知过程的成果进行符号组织的过程, 编辑活动的基础是文化思想的加工创作, 编辑有意识的取舍和思维也是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精细化加工, 从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关连及程序中, 可以发现编辑生产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二、新闻编辑的特色

1. 新闻编辑内容的普及性

一般新闻报道的内容涵盖广泛, 涉及到社会生活、政治经济、自然科学、人文现象、环境保护、资源等各个方面, 由于包罗万象的信息源, 角度和层次性都比较纷繁复杂, 新闻机构将报道内容采集出来, 组合成编辑素材, 这些素材便是新闻编辑的基础内容。

2. 新闻编辑的创新和持久性

新闻编辑的成果是要以方便、快捷、通俗的方式传播。新闻编辑的内容则要求新, 与时俱进, 并在第一时间产生一定的社会反响和效应, 因此, 新闻编辑的过程要快而准确, 否则, 新闻则失去其意义, 成为了故事剧情, 新闻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3. 新闻编辑具有舆论导引的功能

新闻编辑导引主要指有意识地将社会成果内容传递给广大群众, 使得群众对于事物的看法有着积极、向上和谐等一致性, 从而引导社会发展, 弘扬正确的思想倾向和精神文化生活, 实现政治和经济利益驱动等影响。

三、新闻导向价值取舍的倾向性

新闻编辑往往代表着政府、社会等的意识形态, 也是社会政府利用各种类型的新闻传播形式对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进行潜移默化式的影响, 从而导引社会受众群体的意志行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积极性, 规范人们的道德思想。因此, 新闻编辑作为对于信息智能化的一个承担者, 肩负着选择内容、优化内容及创作内容的重要责任。

1. 取舍选择是文化传播的导向需要

新闻编辑的选择性是指文化产品都将进入传播渠道, 它需要按照定向标准进行筛择加工, 本质上讲, 编辑的选择不是随意性的, 而是在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的一种主观意识决策, 虽然作者具有文化产品的所属权, 但是如果负面产品进入社会传播领域产生负效应, 则对于作者的文责自负是难以负责的, 因此, 新闻编辑的工作具有着严密和严谨性。

2. 社会导向与编辑选择的关系密切性

新闻编辑的成果直接产生舆论导引, 只是舆论导引的强化程度不同, 有的较为直接, 有的较为间接, 有的导引力量强大, 有的导引力量微弱。正常情况下, 编辑的导引选择都是经过主观的愿望和社会良好条件结合而形成的正向性导引, 经过了一定的优化选择, 实现社会发展与文明共鸣和同步。

3. 社会政治价值在编辑选择中的体现

新闻导引有强弱、轻重的区分, 不同的导引产生不同的效果, 偶尔的偏激共振是少见的, 传受的共鸣是常见的。积极的新闻编辑选择导引, 会使得社会文明进步、健康、和谐、向上发展。而消极的编辑选择导引则会使得社会落后、矛盾突出、颓废、失调和混乱, 因此, 新闻编辑选择的导引是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体现和要求的。

新闻编辑选择往往是一种主观思维在客观存在事物上作用的结果, 虽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构成了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引领时代和发展, 但是只有通过思想共识才能达到影响效力, 新闻编辑的选择正是符合了这种转化为思想的意志的精神思潮, 达到集团的社会追求。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通过新闻编辑的包罗万象的产品类型传递给广大群众, 达到对听众和观众的思想意识的正确导引。■

摘要: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性质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新闻编辑的特点, 文化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的过程, 而新闻内容的选择则直接体现编辑实践的重要特征。因此, 新闻编辑的主体是履行社会职责, 选择、加工最好的精神产品, 从而获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同时也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个核心要求。而新闻编辑编辑选择的价值, 则体现了其社会舆论的导向性。

篇4: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关键词]批判 承续 理性选择 文化免疫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03

电子媒体、数字化等与都市共生共伴的文化现象形成了无法回避的大众文化语境,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在网络冲浪、在图像的惊艳中获得信息与审美体验,抛弃了富有情感陶冶、心灵洗涤和精神建构等功能的经典阅读。这深刻影响着小学生,使之阅读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大众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经典阅读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

一、基于小学生经典阅读选择的思考

1.大众文化语境中亟须经典阅读的正本清源

大众文化及大众文化语境,形成的文化现象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与体验,也影响着小学生的选择与判断,尤其是电子媒体、读图时代的盛行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小学生的目光,致使他们的选择重心定位于各类时尚阅读。如果片面孤立地在大众文化语境中进行时尚阅读,易“导致人们对时代、社会、历史与文化责任感的淡化,造成文化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稀释,缺少恒久动力”。但“无视流行文化、时尚阅读等于忽视了一种塑造我们生活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并作出理性回应,找准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的应对路径,正本清源,依托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与优势点,遵循经典特性,立足本真含义,发挥其促进文化营养吸收、人文情感丰富和精神世界提升的作用,引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设。

2.“被选择”下的经典阅读亟须自主阅读动力补增

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喜欢自己选择读物,但存在着他主选择现象,实际上并不是自主的,而是受到来自他者的明显影响。部分是显在的他人,如家长、教师、朋友、专家、阅读推广等;部分是隐在的他人,如作者、出版者、图书设计者等。因此,在经典阅读选择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运用“被选择”的形势,形成良好的外因促进机制,从学生发展入手,贴合阅读需要,营造阅读期待,促进自主选择;一方面要在学生获得情感支持、激活情感体验后,激起他们更深层次的探求渴望,体验来自文字深处的关怀、温暖的感受以及思考中、激辩中令人目眩的知识魅力,展现作品的韵致,使学生在与内心相通的文字中发现自己,开拓自己,成就自己,成为下一次回环阅读选择中自主阅读的动力补增。

3.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经典阅读选择亟须深入经典价值判断

学生对于经典阅读选择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的状况下,存在于个体直觉中的选择倾向性使得他们在进行经典阅读选择时,极易受他人意见和情绪的影响,表现出选择上的冲动、盲目、随意和模仿等非理性行为。如刚听完作家讲座后马上选择此作家的书或依据讲座的介绍来选书,并不考虑此书的知识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忽视其人文意蕴与艺术价值,缺乏对于经典作品的认识,缺乏对于阅读本源的追求,缺乏对于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涵育的要义明晰。因此,经典阅读应关注学生的价值判断,加大个体潜隐着的深层文化选择的倾向性引导,追求感性与理性两种选择相融的有效度,保持感性与理性两种选择并存的平衡性。

二、对大众文化语境下小学生经典阅读选择的建议

在经典阅读选择中,应抓住有利时机,正确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冲突中追本求源,去芜存菁,科学辨识,合理扬弃,在批判中鉴赏,鉴赏中承续,获其识,明其旨,积其材,实现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的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使学生在辨识力与鉴赏力得到锤炼的同时提升文化免疫力,实现文化意义“新的诞生”。

1.甄别批判,追本溯源,明确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必然性

文化需要经历时间的积淀和筛选,大众文化可谓泥沙俱下,更要正确审视、认真甄别、过滤净化,汲取其透射出的强烈优势因子——时代气息:把握着精神律动,掌控着生活节奏;开放性:彰显着生活、社会、文化和审美时尚,拓展了多元化阅读思维;灵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启发着经典阅读的言语实践。因此,阅读选择要全面认识并保存此优势的思索与探寻,追本溯源,实现经典生疏化历史境域与当前火热时尚的嬗变,达到今时流行与明日经典的交互与共生,发现新经典。正如大部分来自民间的昔日非主流文化《国风》和当时被称为“艳科”的词的文学样式一样,已成了今时的文化精品,诠释着“不灭的时尚即为经典”的要义。所以,我们要以锐利的观察、灵敏的感受、独到的体验和透视生活深层的智慧,分辨出“哪些是时代激流一时飞沫,哪些是长留青史永恒瞬间,哪些是绚丽一时彩虹云霞,哪些是美丽不灭时尚精神”,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发现、判断、选择大众文化文本。这是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必然趋势。

2.择良承续,去芜存菁,提升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自主性

对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阅读选择,既不可模棱两可、熟视无睹,也不能全盘否定、一致推翻,而要直面文化冲突,将其赋予的图、声、文并茂的全新信息呈现出来,给抽象经典以启示,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认清经典实质,直面大众文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选择过程中自主择良、去芜存菁、突破樊篱,在恰当判断和选择后进行处理和改造。同时要强化文化敏感,在选择中深化自主意识,“既要防止经典文本‘神圣化,又要防止天马行空式的歪曲解读;既要防止大众文化‘妖魔化,又要防止过度美化”。我们要高屋建瓴地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学会在自己的历史世界和生活经验中对异质文化作出自主选择、合理扬弃,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文化对话中,实现个体文化自适性,洞察当前适合的并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提升经典选择能力,扩大阅读选择的自主性。

3.理性辨析,价值导向,强化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免疫性

经典本身就具有丰厚的人文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阅读经典是提升素养、陶冶性情、唤醒心灵的不可替代的手段。任何一部经典,均包括了人类在探索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三种精神:人性、理性、超越性。因此,在经典阅读选择中,我们首先要进行理性辨析,摒弃一味的感性选择,深入文本的价值内核,融入科学的理性判断,叩思人的本质、存在、信仰、价值、生命意义等一系列哲学命题,去感受情感洗礼和灵魂的激荡,感悟人生的意义,并将其内化为人格上的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

坚持对大众文化语境的现实观照进行审视、辨析、批判、承续,经典阅读的选择旅程将逐步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协调统一,使学生在欣赏不同文化中学会沟通对话,发现经典、选择经典、深入经典、创生经典,赋予经典持续生命的张力,生发经典对此时、时刻、此情、此景的对话的魅力,在批判与承续中提升文化免疫力,建立对历史深入考察和现实理性认识上的民族精神自觉。

[ 参 考 文 献 ]

[1] 曹明海.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J].山东: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

[2] 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虹等译.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译.理性与自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理查德·凯勒·西蒙著,关山译.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范振鹏.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经典文本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4-5.

篇5: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主要告诉学生当前文化生活的复杂性,知道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提高辨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知道弘扬主旋律与倡导多样化之间的关系;知道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教学过程中,要提供学生可以阅读思考的一些材料,让学生在阅读、探究中理解教材内容,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第二部分 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与肠道主旋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知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发展多样化的文化是一致的。

知道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现象。

学会辨认各种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区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先进文化。

能够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积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健康向上,更加丰富多彩。

过程与方法:

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索知识。能够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坚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才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腐朽的文化会毒害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教学重点: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多种关于文化的概念?

如何说明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情景激疑

1.网民世界第二,“网德”世界第几?

2.汉语变味 网络文字如同黑话 网民世界第二,“网德”世界第几?截至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1月17日中新社) ? 面对网民数量“世界第二”的“桂冠”,国人当然会心花怒放,人们也自然将其归于国家的“软实力”。然而,面对“网民世界第二”的信息,笔者不敢高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网上“恶搞”、网上色情、网上诈骗、网上剽窃、网上诽谤、网上造假等此起彼伏,已成了公众生活中的一大害——“网德”缺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难题。

汉语变味 网络文字如同黑话。“HOT新闻”、“Office一族”,GG、BT、7456,“春晚”,“麻小”,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些“汉外混用”、“网络文字”和“时尚词语”等不规范用语大量出现,应该如何对待?

以疑问引起新课的教学。 让学生初步认识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不和谐现象 学生阅读教材“阳光下的阴影”部分内容 活动一

走进生活 探究:如何对待文化生活中的不和谐现象。

本活动的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当前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通过这段材料,学生可以体会到,当前我国文化生活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是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现象,例如本材料中所列举的那些思想观念。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各类文化现象的能力,提高对落后文化观念和腐朽文化观念的抵御能力。

教师活动 阳光下的阴影:进行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和要求。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其影响的能力。

过渡 活动二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经常经过包装,掩盖其落后性和腐朽性,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如果不对它们进行辨别,容易受到它们的侵蚀。例如,材料中所提到的带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洋牌匾”、“洋商标”,以及为了搞封建迷信、光宗耀祖而修建庙宇、祠堂等,都属于这类文化现象, 本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文化现象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识破它们的真面目,以免受到这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不良影响。

教师活动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及其危害,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仍然存在的原因。 通过文字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必须反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教师引导

篇6: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探究活动一:

指导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可以是图片、音像或自己参加文化活动的照片,在课堂用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请思考:

1、通过同学们的展示,你发现了什么?

2、对我们有何影响?

3、上述现象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探究活动二:

图片资料一组:电脑算命重男轻女豪华婚礼时尚冥品

图片资料二组:淫秽色情文化,、法轮功邪教、福尔摩沙

请思考:

1、材料

一、材料二中文化现象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文化?

2、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和对待?

3、这两种文化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探究活动三:

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请思考:

1、这里的主旋律是指什么?

2、为什么要唱响网上主旋律?

3、怎样唱响网上主旋律?

探究活动四:

文化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阴影”,请同学们分小组分别从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个人)角度讨论解决途径是什么?

篇7:《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设计

身处当前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的高中生总体上对文化生活的选择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部分同学面对落后腐朽的文化时无法正确辨别和选择,而高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各种文化现象,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和有意义了。

通过上一框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性,体会了文化生活存在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存在不健康腐朽的文化,掌握了大众的文化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现象;知道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能力目标〗

学会辨别各种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区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能够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积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认识到落后文化和腐朽的文化的危害,并做到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学重难点】

〖难点〗 正确区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重点〗 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设计构思】

1、学生知识构建过程:

▼感受(通过例举身边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感受文化生活中的“细菌”的存在,引起共鸣)

▼辨别(通过学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定义、危害、表现,学会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提高辨别能力)

▼选择(在感受和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基础上,学会在色彩斑斓的文化中选择健康的有益的文化生活)

▼追求(追求文化生活中的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阳光的文化生活,这是最终的情感归宿点和提升)

2、材料的选择。网络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文化主体之一,所以主要以网络文化生活为主,进行组织课堂材料。【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说明

导入 探究活动1:学生观看视频《文明上网》,说出网络文化生活中的“阳光”指的是什么?阴影是什么? 点题,导入新课。

1、阳光下的阴影 探究活动2: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以4人小组为单位,列举出我们文化生活中“阴影”有哪些?(写在纸上,看哪个小组列举最多)老师投影学生的成果,并且提问学生所列举的具体内容 过渡: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文化可以分类吗?怎么分?分成几类?为了完成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下一个问题。老师准备A4纸,用时4分钟。也可以课前准备。

2、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探究活动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90—91页,然后填写下表(小组共同完成表格)

老师展示正确的归纳,然后逐一详细分析讲解图表的内容(见附表)。(图片、文字、视频材料等)

探究活动4:请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把自己小组所列举的文化“阴影”分类。

老师展示某一小组的分类结果,并简单解析。(主要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这一难点,同时延续探究1的内容,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探究活动5:感受和选择 ①学习到这,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现在的感受。(如心情很糟、厌恶、恐惧等)

②面对形形色色、五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你会怎么选择?。(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如何选择文化生活)

过渡提问:面对当前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生活,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追求文化的主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通过对学习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感受的总结,达到自觉做出选择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认识到文化生活有更好地追求,实现本课的情感教学目标。)老师提前准备表格。这一环节准备一个《让色情远离网络》的视频,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色情腐朽文化的危害之大,具有较强的德育教育功能。

3.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①当前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通过学习色彩斑斓的文化和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当前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这个现象,所以这一知识老师简单过渡既可)

探究活动6:学生观看报道《绿色上网》,谈谈网络文化中如何奏响主旋律? ②奏响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师结合视频内容,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作用、地位以及必然要求。

4、总结归纳 展示本课内容的结构图,归纳本课的知识,同时归纳第八课的内在联系结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阳光下的阴影

2、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① 落后文化 ② 腐朽文化

③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ABC

3、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① 当前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② 文化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 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巩固练习题】

1、(单选)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电脑算命

②有殖民色彩“洋店名” 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

④婚事大操大办

⑤讲排场、挥霍浪费

⑥“法轮功”邪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

2、(单选)针对日益复杂的文化环境,我们应该()

A、发扬传统文化,因为它有民族性

B、吸收一切现代文化,因为它具有时代特征

C、抵制一切外来文化,因为它包含了资产阶 级腐朽思想

D、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多项)电影《任长霞》首映式于2005年6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看过影片的干警泪眼朦胧地对记者说:“《任长霞》真是感人、撼人心魄,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生动的教材。” 这表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尚的精神的塑造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C科学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篇8: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一、在生活中选择美育内容

在当前智障学校的教育过程中, 存在着非生活化与非人性化的教育, 使得本来就缺少生活的学生更加远离社会、远离生活。 他们的需求, 在我们的漠视中渐渐被忽视。 如果我们将审美的目光引向生活本身,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的教育, 就能促进学生热爱生活, 产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1.大自然美的感染

大自然是生活中最美的。 家长有空可以带学生出去游玩, 走进自然, 亲近自然, 发现大自然的美。 比如, 带领学生欣赏温州有名的地质公园雁荡山、楠溪江、江心屿等风景的录像带与图片, 在欣赏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 让学生用相机拍下自己与名山好水之间的合影, 带到学校与其他学生一起欣赏, 共同分享大自然的美。 2015年, 我们学校春游去大学城, 看见那里风光宜人, 在学生发出赞叹时, 我给学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照相机, 对他们说:“用相机, 把你们眼中漂亮的风景拍下来一起欣赏。 ”没想到, 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拍照, 拍下了无数美丽的风景与他们最美好的笑容。 给予学生一次捕捉美的机会, 给学生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通过我们的努力, 学生对自然美的认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2.生活中美的事物教育

在生活中, 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 有好的与不好的, 如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呢?

在生活中我会注重资料的收集, 如有介绍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邻里之间的互助, 同学之间的互帮等, 以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画下来、 做简报、 用相机拍摄等方法, 帮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美。 另外, 我总要求家长尽量不要在学生面前抱怨生活, 尽量给学生创造愉快的生活心情, 告诉学生生活中美好的事情, 给学生营造愉快美好的生活氛围, 让学生感受、体验生活的美。

二、在环境中选择美育内容

黑格尔曾说:老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1.教师的感染教育

生活源于情感, 情感源于感染。 智障学校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很缺乏, 而他们现有的情感50%来自于学校老师的体验。 我从事了17年的特教工作, 有很深切的感受:每一个老师都是不同的, 每一个班级在老师的带领下, 展现的都是不同的。 我是美术老师, 班级学生普遍都比较喜欢美术, 说话如我, 做事如我。

另外, 我曾经对我校中段、高段的学生进行过随访, 问他们最喜欢的老师? 学生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 不全是自己的班主任, 得票最高是学校里打扮漂亮的、仪表端庄的老师。 问他们为什么? 他们说是老师很好看。 不要妄言学生没有欣赏美的能力, 其实, 生活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

教学之外, 针对高年级的学生, 我会购买一些有关穿着打扮的书, 给他们创设审美情境, 让他们欣赏、模仿。在欣赏、模仿的同时, 感染时代的气息, 逐步提高自己的品味与审美能力。

2.环境影响教育

人们都说: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子打地洞。 这是对环境影响说的最有力的一种。 你身处怎么样的环境, 将会直接影响你对生活的态度与审美情趣。 例如, 我们学校一个学生因为家里的条件很好, 父母都是经商的, 接触的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 环境很复杂。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 他学会了说谎, 学会了欺骗, 变得自私自利。 什么样的环境会培养出什么养的人格。环境虽然不会对人起到决定作用, 但可以影响人世界观的形成。 良好的环境, 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

当一个人身处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 人们教会他们看见的都是积极向上的事情, 那么即使他的身体是残缺的, 他的世界也是美好的。 环境能影响人, 更能改变人对世界的看法。 在智障学生不能独立判断的时候, 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美国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当他们把智障的孩子放到不良的 (偷窃、说谎等) 环境的时候, 在环境的引诱下, 发现他们就会跟着环境走, 有可能变得爱说话, 或者变小偷。 如果我们把他们安置在愉快的氛围中, 他们就会跟着学习, 即使看不懂任何有关的知识。

只有让他们身处良好的环境中, 才能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生命观, 发现世界与生命的美。

上一篇:关于爸爸的作文:爸爸我爱你下一篇:浅谈新时期运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