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2024-05-19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通用8篇)

篇1: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论文

一、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文化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化馆公共服务的开展质量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质量和进度。首先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虽然我国的文化馆事业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以文化馆为代表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对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日渐突出,文化馆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优势和主导性逐渐被发挥出来。文化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其本身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其对社会文化的组织辅导与示范作用。作为组织者,其帮助群众将业余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促使群众在唱歌、跳舞、看戏等文化活动中消除疲劳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满足;作为辅导者,其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了文化知识的普及,有效的提高了文化生活的质量;作为示范者,其为其他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促进了更多优秀文化活动的出现。

二、新时期文化馆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

1、用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人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人对文化的需求不可能只局限于一个方面,所以民众所希望的文化生活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方方面面的。而多样化的公共文化生活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其需要具备广泛的社会性,能够调动起全民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公共文化活动本身的形式必须是多样的,是面对大众而展开的公共文化活动,;再次,鉴于公共文化活动是以满足和丰富民众的公共文化生活为目的,所以其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体现出现代社会的人文思想理念,只有这样公共文化活动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只有这样大众才会积极的参与其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大众文化道德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昭通风景画展为例,该画展由昭通市文体局主办,昭通市文化馆承办,秉着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昭通美术创作的理念自首届画展起,至今已跨过了第十个年头。该画展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举办,在最初时画展上的作品数量仅有75件,虽然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画作的种类也不是很多,其中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仅有5件,2件是电脑制作,3件是图象制作。而到如今,不论是展出作品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以及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且如今到了昭通风景艺术展还衍生出更多的艺术作品展,诸如油画展、摄影展、少儿书画展、国画展、书法展等等,其中不乏名家大师的作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艺术展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而是遍及昭通的十县一区,其中甚至还有部分艺术展开到了昆明市、曲靖市、文山市等。这些艺术展会活动的举办不仅向民众提供了一道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极大的满足了民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也给了广大的文化爱好者们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每年举办各类展览、音乐会,各类文艺比赛、各类培训班、并长期开设“丹娜外语培训班”、“少儿音乐、舞蹈、美术培训班”、“小提琴培训班”、“书法培训班”、“电声乐培训班”,辅导留守儿童、业余文艺团队、组织公益性讲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优化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力量,是公共文化建设的生命力与动力,要想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支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组织精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且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精品文化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一专多能型人才的优势越发突出,文化建设对优秀人才依赖性更加明显。鉴于此,笔者认为文化馆在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对文艺骨干和精英人员的培训和与教育。大力提高馆内辅导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年初就明确的向馆内各专业人才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标,例如要求各专业人员在今年推出的作品中有1-2件作品的影响力是能够达到省级水平甚至是国家级水平,同时对于精品生产上有杰出表现的工作者不仅要给与政策上的表彰,还有给与经济上的奖励,从而有效激发全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提高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对人才培养。比如文化馆可以多与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沟通,动员他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从而逐渐壮大公共文化服务的.队伍。

3、建立社会文化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形象

当前,公共文化事业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对于文化馆而言,其要想彻底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公共文化形象,促进文化馆品牌建设,发挥文化馆的品牌影响力。具体而言,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形象的树立过程中,首先要统一其名称,设计出能够凸显其公益文化性质的标识,同时明确文化馆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等。另外,鉴于文化馆对知识文化的普及功能,我们还需要建立起多级式的文化网络。以昭通市为例,其当前的文化网络主要由市文化馆、区(县)文化馆、街道(乡镇)文化馆以及社区文化站(室)构成,且不同级别的文化馆在功能和名称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文化设施和文化功能的不断增多与丰富,再用文化中心来命名低级别的文化站或文化室显得过于笼统,所以为准确定位低级别文化室与文化站的功能作用与地位,统一和规范各级文化单位的名称是十分有必要的。

4、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构建公共文化服务

在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要求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原则,昭通市文化馆在开展工作时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实行管办分开。公共文化服务从服务的标准化向均等化转变,从服务这个角度对公共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群众需求为文化服务的导向,创新文化服务工作,将送文化改为种文化。昭通市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和文化体系的建设中非常的接地气,将昭通市的本地文化情况与特色有机地融合到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之中。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活动中,积极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入手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引导街道、社区、单位挖掘潜力,突出特色,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主旋律,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体现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中涌现的先进文化理念。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体现了昭通市文化馆服务面向大众的理念,又凸显了昭通市文化馆本身的特色与个性化,促进了昭通市文化馆品牌的树立,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2: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价值取向上一致,在内容、功能、平台等方面互补,两项工作也有互促发展的需求。民族地区推动两项工作互促发展,存在着资源丰富、平台多、政策好的优势,也存在着协调难度大、文化差异大、经济欠发达等难点。湖北省来凤县的例证说明,创新体制机制、走群众路线、以文化为中心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是推动互促发展的好经验。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互促发展;优势;难点与经验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事关国家治与乱、兴与衰,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工作。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容、方式和渠道非常丰富,其中借鉴、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时代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体现政府公信力的一项基本工作。②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事关各民族的基本权利,若工作做得好,有助于民族团结进步。

一、两项工作互促的可能性

(一)二者价值取向一致两项工作都能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交通等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而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即在于它的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性。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党民族工作总思路之一,是指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民族平等基础上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需要人民群众普遍参与,最终受益者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也具有公共性和普惠性。两项工作都是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都能促进社会和谐,最终体现的都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

(二)二者内容和功能上互补

在内容方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涉及民族工作方方面面,不仅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的内容,还涉及政治权益保障、人民素质提升、文化保护、特色村寨保护、文化产业开发等各方面的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文化娱乐服务、文艺创作、文化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传承服务、农村文化服务、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来实现的。两项工作都离不开文化,而且在具体建设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类似性和重合性。在功能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好,可以构建普遍均等的文化服务体系,对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鼓励和支持各民族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造性活动;还能抵御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各种文化渗透,为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做贡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得好,可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盲点和不足;可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文化需求。两项工作如果建设得好,都可以增强各民族成员的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带动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三)二者互为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应有之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必然会把文化作为重要手段,也必然会把满足各民族文化需求、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只有在各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建设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起来后,能推动共文化服务建设。而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得以繁荣,可以成为民族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反过来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二、民族地区两项工作互促的优势与难点

(一)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优势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特色音乐、民歌、民间绝活、体育活动、戏剧、民间故事、工艺美术、民间规约等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应对生存环境过程中创造的宝贵财富,这些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爱国爱家、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等积极思想。在民族地区,这些文化形式和内容具有贴近民族实际、符合民族审美情趣且通俗易懂的特点,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天然的资源宝库,若利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些文化形式和内容也是天然的公共文化产品,对它们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元素进行筛选、加工、完善和利用,可以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自尊心。民族地区的文化人才资源异常丰富,这些文化人才一方面是推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中坚力量。民间绝活表演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人和对本民族文化特别关心的专家学者,这些民间文化精英熟悉本民族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民众心理素质,对阻碍民族和谐和民族发展的因素认识较为深刻,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也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一些民族传统也有利于两项工作互促发展。如少数民族传统节会通常具有群众性、开放性和娱乐性,是各民族交流信息、表达感情的重要场所,也是民族文化展演的重要平台;少数民族传统社会制度中有大量的规约和习惯法,体现着社会正义、公平、自由、平等,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建设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扶贫济困、诚信友善、热情好客、善待他人等,既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价值规范;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如互助会、老人会、生产会等,历史以来即具有互帮互助、扶持贫弱的传统,可以发挥他们在扶贫济困、维护权益等公益方面的功能,推动两项工作同时推进。第二,两项工作互促发展平台种类繁多。两项工作互促发展需要有特定的平台、特殊的机制和特别的方法。而民族地区依托自然文化资源进行的旅游活动、文化产业开发活动等是天然的互促平台。依托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旅游业已经成为民族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在云南等个别省份旅游业已经成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利用旅游业辐射面积广、就业带动面大、社会影响力强的特点,通过旅游基地、旅游公司、旅游从业者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扶持和引导民办文化的重要举措。各民族成员广泛参与旅游产业,推动文化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能发展民族经济,还能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形象。少数民族传统节会众多,其中既有专题性的节会,也有综合性的节会。传统节会是天然的公共文化平台,少数民族群众在节会中展演民族特色文化、表达民族感情、接受传统教育,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文化权利。对这一具有开放性和娱乐性特点的平台稍加引导和改造,使其开放性表现更为明显,成为各民族成员一起交流互动的重要时机,就能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优秀平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也能成为推动两项工作互促的平台。一方面各民族学习对方优势技艺,另一方面各民族利用优势资源相互补充,再一方面区域资源整合形成规模经济,在这种合作过程中特色文化资源得到开发、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群众的文化生活内容得到丰富,民族团结进步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民族政策有利于互促发展。为了体现民族平等,帮助民族地区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家在民族地区实施一系列优惠民族政策,其中一些政策的实施,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创设了新的平台。如国家民委实施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载体,把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既加强了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注重培育民族村寨的特色产业,更注重彰显群众的文化活力,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本世纪初开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量少数民族传统的艺术、知识、风俗、节庆、礼仪、技能等特色文化得到普查、挖掘、整理、恢复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到认可、鼓励,营造了新的文化承续空间。这不仅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建设、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能提高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最终上升为国家认同,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开始实施的对口支援政策,一直以来就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文化传承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实施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效,随着工作进一步开展,也必然会推动两项工作互促发展。与此相似的还有各地分别实施的“兴边富民工程”、“155”扶贫工程、“七个一”民族文化工程、农牧民安居工程、“八到农家”工程等等具体政策。

(二)两项工作互促的难点

一是两项工作在行政上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协调难度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属于民族工作范畴,是由民族事务部门主导进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文化工作范畴,是由文化部门主导进行的。两部门互不统属、工作各有重心、职能不交叉,而两项工作互促发展需要在宣传引导、建设内容、资金使用、人才培养、监督考核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合作和协调,如果协调得不及时,往往出现重复建设、相互推诿等现象,不仅达不到互促发展,还可能出现相互拖后腿的情况。二是民族成分复杂、文化差异大。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非常复杂,除了汉族,有人数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还有很多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有世居少数民族,还有流动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不仅有自治民族(其中包括联合自治的几个民族),还有非自治少数民族;有聚居少数民族,还有散杂居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差异大,民族意识强,且都有平等的文化权利,对参与建设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有着很强的愿望,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和现实社会因素繁杂,而且还相互影响。这就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民族团结进步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经济、地理、历史等方面存在特殊性。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区在自然地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依然存在,而这些特殊性增加了两项工作相互促进的`难度。如,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交通上多为高山、密林、溪谷所阻隔,群众居住较为分散,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推动两项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政投入。但同时,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财政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这种矛盾往往使得两项工作互促发展举步维艰。另外,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民族矛盾、少数民族文化中包含的一些不和谐文化内容都能成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阻碍因素。

三、调查点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方式与做法

湖北省来凤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县内世居少数民族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61%。该县连续6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同时也是湖北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来凤县创新工作思路,两项工作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在区域内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一)体制协调创新,在顶层设计上形成合力

为推动两项工作的对接互融,该县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人大和政协四大家共同领导,由民宗局、文化局、旅游局和财政局等核心部门组成“艺术土家”指挥部,制定了《来凤县“艺术土家”指挥部工作章程》,形成县委直接领导,政府、人大和政协直接参与,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分工协作的协调领导机制。机制建立后,指挥部制定了《来凤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来凤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方案》等具体工作方案5份,明确了两项工作“六结合”的工作思路: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民族文化和民族知识“五进”活动、与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与化解民族矛盾纠纷、与改善民生、与弘扬民族文化、与推进民族工作结合起来。并具体就两项工作分管部门在资金配套、项目打造、文化产业扶持、文化挖掘整理等层面的分工、衔接做出了具体规定,就一些事关全局、投资巨大、辐射面广的重点工程进行了规划。

(二)机制对接互融,在资源配置上优化协调

一是人力资源“动态调节”。按照“艺术土家”章程规定,两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按“一事一专班”“定编不定职”的原则随时调整工作内容。建立“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人才资源库”,由两部门共同进行培训和管理,建设所需人才从资源库中择优选择;二是文化资源“整合配置”。按照传统、基础、意愿三项标准从“来凤县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中选择合适文化项目在不同社区同时开展两项工作;三是建设资金优化分配。即同时考量两项工作建设成本和建成效果,推行项目制,并统一监督和考核,按照项目实施效果分阶段拨付建设资金。

(三)内容互联共通,在底层对接上相互支撑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时,把文化作为主要载体和纽带。一是扶持发展民族经济时重点关注蕴含民族特色文化、带动少数民族致富的项目。经过挖掘和开发,西兰卡普、漆筷、绣花鞋垫、大头菜、油茶汤等一批民族文化特色产业企业年产值超过2亿元,仅“来凤县土家织锦村”一家企业带动的农户就超过500户;二是民族团结示范村寨打造时把文化作为核心内容。除了建设完善的文化活动场所外,还尽可能地挖掘、整理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活动氛围。近来,在示范村寨中挖掘挑花灯、高脚灯等传统文化项目22项,组建文艺队伍12支,示范点中有7人次被评为“全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三是极为重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平台建设。20以来建成“中国土家族摆手舞文化旅游节”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平台4个,三棒鼓、南剧、地龙灯等民族文化传承平台6个,牛王节、摆手节等民族文化节日平台5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212个。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把民族团结进步做为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一是特别注意采集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产品。年以来,该县拍摄了1部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电视剧、开设2档宣传民族文化的电视专栏、创作12台反映民族团结事迹的传统南剧、新谱34板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花鼓词和多条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楹联春联。二是重视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运用。2011年以来共组织和资助了500多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恢复了200多支民族文化表演队,在196个村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室。三是注意各民族文化参与权、创造权和享受权的保障。在文化规划、文化产业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村寨建设等过程中对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散杂居民族、非自治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实行特殊“照顾”。

(四)平台共建共享,在投入上多元并举

纯公益型平台建设按管理权限投入,协同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五进”活动等公益性平台建设中,采取“指挥部”审核监督、分管部门出资、共组建设小组协同实施的方式建设;经济前景型平台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共同出力。在民族旅游、民族节会、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传习基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特色文化展演等平台建设中,协调政府在税收、补贴、资源配置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把企业、学校、相关乡镇和社会团体动员起来出资建设,近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打造了“旧司乡牛王节”“百福司端午节龙舟赛”“摆手节”“仙佛寺旅游基地”等一大批平台;自娱自乐型平台鼓励指导群众自筹自建,联合指导。该县现有民族舞蹈队、三棒鼓、地龙灯、腰鼓队、乐队等民间文艺队200多个,多为业余爱好者自发组建的自娱自乐型文化队伍。对这些参与人数多、影响力较大的平台,由两部门联合在剧本、设备技术、场地、风格和规范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在投入上主要依靠群众自筹。2011年至今,该县两项工作的总投入超过12亿元。①平台建设投入和管理上两部门各有侧重,但在建成平台的使用上却享有同等的权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成果的效能,该县两项工作在选材上尽可能利用对方建设已有成效的内容,在示范点尽可能选择对方正在建设的社区,这样不仅节省了建设成本,而且丰富了建设内容。如今该县文化部门管理的民间文艺队伍现已经成为民族政策宣传、对外民族交流、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的主要力量,而民族部门主管的民族团结进步“五进”活动也已经成为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等。

四、对民族地区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启示

(一)体制机制创新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前提

两项工作有着天然的联系点和互促发展的空间与动力,但传统的部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互促发展。要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就要打破传统行政壁垒,以“协同发展”思想构筑起协力办大事的工作机制。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即建立两项工作协调领导机制,从而实现政策制定协同化、服务管理集约化的目的;二是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以效率最大化为工作要旨,细化在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方面的权责,建立明确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尽量降低地理、经济等因素对互促发展的负面影响;三是创新参与机制。基于两项工作的社会属性和公益属性,引入社会办事业,让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企业、民族精英人物更多层面地参与工作规划、政策制定、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紧紧把握文化这一关键连接点,因地制宜地推动社会发展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主线

文化是两项工作互促发展的天然联结点,而文化具有涵盖面宽、内涵深的特点。在工作中,要尽可能地从文化层面拓宽互促发展的空间,挖掘和创新互促方式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树立“大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做到在建设内容方面互相弥补对方短处和不足、在平台建设方面切实考虑对方的需要、在建成功能方面尽量满足对方需求,从而使两项工作相互离不开,形成利益共同体。针对各民族文化、经济、素质等方面差异性大的特点,在互促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民族和文化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积极发动和利用各种传统社会组织参与工作。一是要注意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旅游产业提供场所、资源和服务,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互促发展才有基本保障;二是注意与各民族权益保障结合起来。保障各民族特别是散杂居民族、非自治少数民族和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文化参与权、享受权、创造权、文化选择权。只有各民族的权益得到保障了,互促发展才能永续进行;三是注意推动其他社会事业。针对两项工作与体育、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广电等社会事业的交叉性,在互促发展中要尽可能多考虑到这些事业的发展,在可能的情况下建构更高层面的互促发展机制。只有社会事业整体发展了,互促发展才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全民受益、全民参与是互促发展的保证

篇3: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和谐的社会氛围, 这都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首要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系统能够实现、维护并发展好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基本权益。对于个人而言, 它能促进个体内涵的提升;对于全民族而言, 它能提高社会整体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从长远来看, 公共文化服务系统能够为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公共图书馆是很重要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它具有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展开社会教育, 传播科技信息, 开发大脑智力, 共享文化资源等积极作用。公共图书馆, 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政府保证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方式。

二、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与定位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

近些年来, 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满足公众普遍需求、提供优良充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当代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并且立足于为全民提供知识的普及和信息服务。另外, 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中所形成的现代图书馆理念, 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系统这一指导思想, 与此同时, 它更是契合文化的建设、传承、创新这一亘古不变的普遍规律。

(二) 承担信息服务和咨询指导的作用

图书馆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供了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价值的信息支持。图书馆拥有大量信息资源储备, 通过搜集、整理、储备、开发、传播、利用文字记载的资源信息可以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未来趋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图书馆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作用能够通过科研定题、项目咨询、信息查询、决策制定等方式呈现, 这些方式都为社会一步步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 承担着提供社会教育的职能

历年以来, 图书馆担当着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职位, 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为全民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提供了硬件设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由始至终地在发挥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这也是论述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证明。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

目前来看, 图书馆一直以它公共、公开、共享、公益、平等、自由、民主的精神理念来服务社会人民群众, 这也是取决于公共图书馆的网络服务热点。为了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必须要服务百姓、扩大数量、完善体系, 这才能够使公众轻松愉快的享受它的文化、教育、闲适的服务氛围。但是, 当前的现状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 我国公共图书馆面临数量少、布局结构不恰当、发展不均匀、基层薄弱等一系列不容小觑的问题, 由此, 图书馆必须建设好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 借助网络平台跨越现实障碍, 实现图书信息资源服务共享。

(二) 做好深层次的专业信息服务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生活的多元化趋势发展, 必然会促进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多层面融合创新。公共图书馆应该逐步建立具有各自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 这对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具有重要价值作用。在文献收藏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必须要深度开发、有力整合、加强建设, 这样才能做好深层次的专业信息服务。

(三) 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

如果能够实现区域性的联盟, 公共图书馆将会提高自身整合文化信息资源的能力, 从而提升了人们对图书馆更加强烈而有力的认知度, 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重要举措, 也实现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利用率。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 可以有目标的联合其他图书馆机构, 对其各自的资源整合梳理, 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 搭建公开性的地方文化资源, 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从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传播社会多样文化, 更好的满足公众对于文化的多层次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是有利于国家及人民的重大工程, 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立足于促进整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 建设社会文化工程, 深化图书馆服务, 满足公共建设文化服务体系, 契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功能, 提高自身文化服务能力, 促进文化服务工作, 唯有此才能将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广泛、深入、有力、持久地开展下去, 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最重要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国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3 (3) :5-111.

篇4: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 机遇 转型 创新

群众文化如何利用新的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科技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做出贡献,笔者将结合实际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群众文化发展的机遇

在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辉煌,也有坎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群众文化发展的环境,给群众文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把群众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2005年,国家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课题后,始终把群众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并作为重要的组织部分。明确了文化馆(站)等群文单位是公益性文化机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任务。群众文化遵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二)规范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之前,由于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等问题,政府对群众文化机构仅是“应给予经费保证”的层面,许多地方未能很好地落实经费问题。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国家提出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人、财、物保障机制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中央与地方财政“经费保障分担”机制,文化馆(站)人员、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开展文化服务项目支出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一些更发达的地区,如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已基本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保障制度。

(三)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增强了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在广泛开展公益性文艺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的同时,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需求,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如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向公众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积极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演艺会展等产业;引导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开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把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满足民生需求的重点工作,为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形成了浓厚氛围。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各地政府十分重视,纷纷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支持文化惠民新举措,把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如东莞市出台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4政策文件,每年投入数千万元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吸引了当地居民和新莞人广泛参与,培养和发展了大批文艺爱好者,形成了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群众文化建设的观念转变

(一)在服务理念上,要由“计划安排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群众文化存在着服务供给的主观倾向问题,基本上是计划安排的方式,“有什么,给什么”,产生了“想看的看不到,不想看的偏偏送过来”等供需背离问题。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传媒非常发达,群众的选择也非常多,你的东西不好,我不看,我不参与。因而,以“需求为导向”的群众文化服务将成为主流,要建立“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服务模式。

(二)在服务模式上,要由“条块分割型”向“联合服务型”转变。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有不同系统,而且条块分割。主流是群众文化机构,如文化馆、文化站;另外又有教育、工、青、妇等单位、组织的文化设施,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现状,投入大,效率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整合资源的要求,倡导联合服务。所以,要改变以前“各干各的”思想,消除行政壁垒和区域分割,突破体制障碍,实行资源共享,联合服务,发挥整体效益。

(三)在服务方向上,要由“有偿服务型”向“免费开放型”转变。既然群众文化纳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站)从“有偿服务”向免费开放转变就成为必然。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文化馆(站)基本实现免费开放,从而实现了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

(四)在服务效能上,由“现场展示型”向“科技融合型”转变。多年来,我们的群众文化服务都是以开展现场活动为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演各种文化艺术。而在目前,这种传统服务方式正被现代传媒所冲击,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无论是在文化艺术的宣传还是展示方面,都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平台。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将文化大胆融入新媒体,倡导互联网+文化等融合形式,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传播能力。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一)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使市民从“被动式”接受文化服务变成“主动式”需求文化服务。一是要深入调研,掌握民意。在开展活动之前,组织群文干部深入基层社区,征求居民意见,将群众最需要、感兴趣、最喜欢的节目了解清楚。二是要精心策划,生产产品。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结合时尚新颖的艺术形式,生产丰富多彩的艺术产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三是要建立平台,提供“菜单”。将生产的艺术产品进行整理汇总,并建立便利的“点餐”平台,通过公示栏和电视、微信、网络等传媒向社会公示,使群众可以很便捷地参与进来。四是要周到服务,保障供给。建立“送餐”机制,突出文化惠民,将精心准备的文化艺术大餐及时送到“点餐”的群众之中。

(二)打造群文活动品牌。在群众文化活动创新中,特别要注重打造反应时代精神、具有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打造群文品牌要抓好三个着眼点:一是地域特色。如广西玉林,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打造歌舞玉林、诗画玉林、书香玉林三大品牌,彰显岭南文化特点。二是人才资源。如东莞厚街,提出文艺“百花工程”,由单位、社区根据自身的艺术人才资源优势打造“周六故事”、“大众展台”、“粤韵金声”等文化品牌。三是受众程度,就是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如东莞麻涌的龙舟节、东莞东坑的卖身节、东莞望牛墩的乞巧节等等。

nlc202309090823

(三)进行资源整合共享。群众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改变目前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现状。要按照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具体来说,要以地市群文机构为龙头,增强市、县、乡三级群文机构的协调配合,统筹群众文化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资源的整合利用,探讨多种形式的联合服务的新模式;要将学校、工会、团委、妇联以及一些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等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服务,发挥整体效益。

(四)实施数字化建设和服务。加强群众文化数字化建设,探索群众文化数字化服务模式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具体举措。第三次文化馆评估把数字化服务纳入了评估标准,促进了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但从总体来讲,还做得不够。要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加快群众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展网上剧场、网上展览、网上辅导、网上发布、网上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使之成为传播群众文化的新途径、群众文化服务的新平台。

(五)试点群文机构延伸。目前文化馆(站)等群文机构基本都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些地方开始出现不均衡的问题,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多、小区多,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的文化馆(站)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如东莞市,虽然市有文化馆,镇有文广中心,但有大量人口集中在村、社区一级。小区更加封闭,小区居民除了通过媒体获得信息,基本没有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务。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可探讨群文机构的延伸,试点在有条件的社区、小区设立文化馆分馆,使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最基层。

(六)探索服务队伍创新。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探索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基层群文专干队伍。群文专干是群文工作的领头羊,但是目前各地配置参差不齐,且不稳定。要探索群文专干标配制度,全面提升、优化群文专干的素质和结构。二是业余文艺骨干队伍。按照群文艺术分类,培养一批文艺爱好者骨干,使他们成为群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文艺知识的传播者。三是文化志愿者队伍。探索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动员组织知名艺术家、优秀演员等参加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鼓励离退休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学生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参加文化志愿服务,扩大文艺资源供给。

参考文献:

〔1〕冯守仁、鲍和平.群众文化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二次印刷:P55—8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年1月14日。

作者简介:黄云南(1967--),男,本科,馆员,现任职东莞市厚街镇文广中心。

篇5: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本文就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和如何做好这个核心工作以及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作 者:刘晓云 作者单位:营口市图书馆,辽宁,营口,115001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年,卷(期):29(5)分类号:G250关键词: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核心

篇6: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摘 要:本文论述了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承担的职责,提出通过创新基层图书馆现行管理与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的社会职责,切实保障基层群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角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图书馆是一个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开展教育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图书馆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服务、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而言,基层图书馆的作用举足轻重。那么如何使基层图书馆真正成为服务基层大众的场所;如何更好的发挥其职能效应,进而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得力助手,这是我们每个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基层图书馆无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置从中央到地方,随行政层级的降低而呈层级递减状态,即机构层级越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充足;反之,机构层级越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缺乏。

我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基层。因此,能否办好基层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文化为群众服务的观点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当前,我们倡导办好基层图书馆,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加强基层图书馆事业建设,这是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更是保障广大民众基本文化知识满足的需要。

二、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基层图书馆又担负着开发智力资源和传播知识信息等诸多功能,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科学文化知识的信息含量是多元化的,这就给基层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基层图书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新基层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而基层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是提高公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一是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力度。制定本地区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将方案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并把图书馆建设列入工作计划;要求领导亲自抓,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二是通过政策法规促进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将基层图书馆建设纳入人大立法程序。三是增加投入。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等办法,广开资金投入渠道。四是培育人才。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

2、开拓服务领域,拓展服务空间,把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农村。

(1)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主要通过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和图书流动站帮助提高基层文化站、图书室的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对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实力雄厚,在文化站、图书室的建设方面肯投入,起点高,设施全,藏书丰富,自身发展的后劲比较充足的基层文化站、图书室,基层图书馆就可以与其建立图书馆业务上的指导性关系,对其藏书结构、图书加工整理、读者活动、图书借阅、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进行业务辅导活动,使其业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服务工作。

二是建立图书流动站。这是基层图书馆开展文献流通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比较适合于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财政投入有限、藏书数量不足的文化站、图书室。基层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建立图书馆流动站的合作关系,由文化站、图书室出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由基层图书馆配备文献资料,提供业务辅导等服务,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两种调配图书资料的形式,保证文化站、图书室有充足的文献资料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文献服务。

(2)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社区,作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社区图书站建设。建立社区分站,不仅方便了成人读者,也增加了未成年人的文化娱乐场所,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

3、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基层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其重要原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不仅将为基层图书馆改变馆容馆貌提供有利契机,而且将为基层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公众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便利。基层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成果来延伸、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通过与“共享工程”市分中心联网,使基层图书馆的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

十、几百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基层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就会得到进一步延伸,服务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就会有更多的基层群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为提高广大基层群众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惠君.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图书馆论坛,2006(1)

[2]李国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代任务.图书馆,2005(2)

篇7: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四川甘孜州档案局研究馆员

得荣·泽仁邓珠

藏族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内容

藏族文化是藏民族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生活、习俗与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凝聚着藏民族的情感意志和精神追求,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是藏民族的灵魂和标志。藏族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宗教文化、世俗文化、大众文化、宗教密宗文化、地域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婚丧文化、节日文化、山文化、水文化、石文化、树文化等;狭义的按藏民族传统的分类法可将上述内容分为大小十大明:声明、内明、因明、医明、工巧明为五大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算学称之为五小明。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经典、历史文献、逻辑哲学、天文历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这一切不仅是藏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财富,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

藏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藏族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五大特点,一是藏族传统文化是以本教文化为根基和源泉,外来佛教文化为充实、丰富并起到先导作用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雪域文化。二是伴随着这个民族的产生而随之形成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藏族文化,它的发展经历了远古、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今天,她依然以根深叶茂充满生机和活力活跃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除了她具有人类文化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他的八种个性特征:即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神奇性、稳定性、开放性、导向性和国际性。三是藏族文化越来越成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喜爱、都享用、都欣赏和研究的“热门共享”文化。四是藏族文化和文化产业具有全球性的交流传播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空间。五是藏族文化将日益面临国内外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迫切需要保护抢救和合理利用。

二、藏族传统文化与宗教的联系

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不懂宗教文化就不能全面弄懂藏族文化。这是因为:本教和佛教对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文学、艺术和伦理道德、社会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宗教经典中包含有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天文、历算、医药、建筑、工艺、雕刻、绘画、戏剧等内容。

在不少人看来,宗教与科学如同水火,是一对孪生冤家,他们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然而,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联系。这里只举五个例子:一是古今中外不少宗教徒曾在科技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例如哥白尼、加利略、一行和尚、龙树、马鸣、登巴西绕米沃齐、莲花生、大译师仁青桑布、俄洛登西绕、仲顿甲瓦迥勒、布顿仁青珠、萨迦根呷坚贞、五世**喇嘛昂旺洛桑嘉措、第司桑吉嘉措、宗喀巴洛桑扎巴、夏扎扎西坚贞、工珠月登降措、局迷旁朗吉降措、松巴益西班觉等;二是宗 教人员在翻译佛经的同时,将大量的医药、历算、工艺、美术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著述译成藏文,促进了藏民族科技的发展;三是过去所有藏族大小十明学科成果科技著作,大多数是宗教高僧大德们编著而成的,他们为发展藏族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是本教经典中的物本体论思想和对立统一世界观和佛教经典中大小十明学大多属于科学技术成就,不是宗教和神秘主义内容。同时将所有科技著作和佛经一样,都是由寺院和宗教人士刊刻印发并保存下来;五是寺院作为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教育基地或最高学府,不仅培养佛学家,而且培养出一大批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天文历算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医药学家和艺术家,为藏民族的科学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宗教对藏族社会的发展进步曾起到过推动作用和传承弘扬作用。

然而,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宗教不等于藏族文化。有人说藏族文化就是宗教,把宗教视为藏族文化的全部。持这种观点的人是由于对藏族文化不了解的一种表现,但它误导了许多人的认识。传统的“十明学”划分中,清楚地界定了宗教只占了十明学中的一明,即“内明学”,其他声明、因明、工巧明、医方明、修辞、星算、戏剧、韵律、辞藻等九明学都是属于大众文化或世俗文化,人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宗教与藏族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的原因是:由于藏族社会发展的特点所决定,藏族文化的发展、继承和传播,都是依靠和借用宗教这个载体和媒介来实现的。加之藏族历史上没有像中世纪欧洲那样宗教与文化脱体的“文艺复兴”运动,藏族文化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中的积极作用

一、传统文化培育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传统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营养源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教养和心理素质的外在体现。

藏民族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培育作用下和生存环境、社会政治、宗教信仰等的作用下,形成了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英勇善战、好强不息、抑强扶弱、团结协作、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养和孕育了这个民族豪爽开郎、憨厚纯朴、热情大方、心直口快、通情达理、虚心谦让、知足常乐、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以善为本、重情淡财、施舍济贫的性格。

二、传统文化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念是文明社会所追求的道德价值观

藏民族是一个非常讲道德的民族。多数人均能勤俭朴素、乐善好施、尊贤重礼、守分服从。尤其是宗教文化,它以巨大的特殊功能和高强度的渗透力,把自己投身到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之中,使宗教禁忌和世俗伦理成为藏民族的伦理道德、风尚习惯的基本内容,以准则的形式规范社会,以巨大的社会功能有力地维护和稳定了社会秩序。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要求人们做到真诚正直、不贪不图、尊老爱幼、敬奉师长、谦虚礼让、男女平等、贵贱平等、勤俭持家、扶弱抑强、助人为乐、遵纪守法、救护生灵、保护生态,相信有因果轮回,特别注意行善积德、慈悲施舍、利乐众生、戒绝恶行,提倡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如制定于公元七世纪的《十善法》、《兄弟处世哲学问答录》和后来的《萨迦格言》、《水树格言》、《国王、大臣、王妃修身论》等伦理道德专著中显示得非常清楚。藏民族的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正是文明社会所追 求的道德价值观,其实质上是一种以德治国的学说。

藏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重情淡财、知足常乐、施舍济贫,反对损人利已、弱肉强食、贫富悬殊、斤斤计较;强调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关爱、仁慈、信任、宽容、谦让的情感关系,反对人与人之间形成憎恨、无情、猜疑、刻薄、争斗、贪欲的利益关系。

三、藏族传统文化中的依法治国理论

藏民族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部落时期,就产生了氏族和部落之间、氏族与氏族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人伦道德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习惯法规。

吐蕃历代君王,一开始就确立了以法治国的体制。约在公元二世纪左右就有成文法。到公元6——7世纪藏王朗日伦赞和松赞干布父子执政时期,吐蕃法律已日趋完善健全,先后制定有《三十六大法》为母法的行政法、组织法、刑法、民事法、军事法和其他法律。从这以后的帕主贡玛、噶玛法王、甘丹普章等地方政权先后制定了《十五法典》、《十三法典》、《十六法典》、《十二法典》、《正直明鉴法典二十一条》等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藏民族是个有法可依、违法必纠、依法治国的民族。同时藏族为人类法制社会的建设作出了贡献。纵观藏族传统文化中的法律内容,其中许多精华部分值得继承和弘扬,它对于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社会法制意识,以及依法治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文明社会的建设,特别是藏族的民事法和习惯法对当今藏区民事纠纷和解决社会治安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

藏族传统文化中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勤奋向上的民族精神。如藏族文学名著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民族英雄人物,他们降伏妖魔、抑强扶弱、救护生灵,率领藏族人民南征北战、浴血战斗、为民除害、保卫家乡和人民,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和毅力。

在新世纪中,我国仍处在发展中国家,藏区的经济文化还处在贫穷落后的阶段。迎接贫困落后的严峻挑战中,必须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勤奋向上的精神。

五、健康向上的优秀文艺作品

藏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它是藏族人民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以生活为原形创造的文学作品。例如八大藏戏取材优美的神话传说。《尼妃汉妃公主》歌颂了藏尼和藏汉联姻与和睦友好的民族关系,同时赞美了吐蕃君臣的智慧;《智麦更登》塑造了一位舍已救人的王子智麦更登的形象;《洛桑王子》、《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白玛文巴》都有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和向往和平祥和、幸福生活的思想内容。藏族长编小说《青年达美》、《绿颈鸟的故事》,民间故事《阿口登巴》、《尸语的故事》,神话故事《莲苑歌舞》、《候鸟的故事》等,其内容都是弘扬正气、行善积德、利乐众生、惩治邪恶、赞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健康向上的优秀作品。

六、传统文化中的先进科学技术与远古文明足迹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文化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藏族科技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一直是藏族第一生产力,是藏族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不断否定神秘主义的文化主流。作为科学理论性的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距今5千多年前的神话时代,当时就已有《卵生世界》、《神猴变人种》、《青稞种子的由来》等哲学思想。对物质世界已有经验思维方式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能。

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先民是较早进入农牧业时代的民族。考古发现大量属于远古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谷种、家畜、耕作、纺织、冶炼技术的文物遗迹;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4—5千年前,藏族在雅鲁藏布、金沙江、黄河、岷江、安宁河流域创造了畜牧、农耕、石器、骨器、陶瓷、青铜、纺织、医药、建筑文明,藏族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现的拉萨曲贡,昌都卡若,安多马家窑、齐家、寺哇、半山,广汉三星堆,嘉绒中路等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就是远古藏人(汉史中的戎、氐、羌、蛮、夷、狄、棘、濮)创造的文明足迹。

汉文史料《史记》、《汉书》、《帝王世纪》和《中华民族史》等权威史书中,清楚地记载炎帝神农氏是羌人。他把安多藏民的农耕文化、牧业文化,彩陶文化和建房屋居文化随着安多藏民沿黄河和渭河东迁而带进中原地区,这在安多地区的考古中得到证实。这与藏族史书中记载的观世音菩萨向雪域洒下不种自收的五谷和金银财宝,十二邦国、二十四大氏族筑城割居一地,每个邦国都有君王和大臣,人们学会饲养牛、羊、狗,引水灌溉的定居生活的记载是相吻合的。这充分证明藏族先民在远古时期,不仅具有科学的思维萌芽,而且已掌握了农牧业、冶炼、制陶、纺织、建筑、饲养家畜等技术。早在公元前1400年的象雄王朝时期,藏族本土原始宗教本布教法师们禳灾祈福、驱邪治病、求雨止旱、口念咒语、降神伏妖、修建祭坛和庙宇等活动中,就明显地体现了远古的星算、医药、建筑等科技活动。到了吐蕃时期(约公元前825——公元923年),科学思维已进入系统化阶段,突出表现在《蛋生世界》中关于世界由五种本原物质(水、木、土、火、风或王种原物风、火、露珠、山)构成了本体论思想的产生和关于世界由若干矛盾对立面构成以及天人合一(天界、人间、地狱)的世界统一观,直接引发出关于天文历算学、人体科学、医药学、语言文字学、法律学、逻辑哲学、伦理道德等科学理性思考。农业,牧业、冶炼、纺织、建筑、铸造、桥梁、工艺等技术取得全面进步。其中许多科技还是属于世界之最和亚洲第一。被誉为“吐蕃八大贤人”的8位著名人物在农牧业、铸造业、度量衡、语言文字、服饰文化等方面建立了承先启后的伟业,推动了藏族社会的进步。同时还产生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幻想。藏族文明同中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一起,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而藏族文明较上述中原文明、南亚文明和中亚文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均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藏族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空间。

在新的世纪中,藏民族将要实现伟大的复兴,挤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先进科学技术,在新世纪中承先启后、弘扬创新。

七、藏族传统文化精神是新世纪精神的合理成分

文化精神是指体现在文化系统结构中的本质、核心、价值体系和心理呈现。藏族传统文化,其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五 个方面:

(一)保持鲜明的雪域文化主体性精神

藏族传统文化是藏族人民自己创造的,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创造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坚持雪域高原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条件的正确认识、把握和利用,例如:藏族的衣食住行,歌舞文化,依赖习俗等,表现出对人文社会环境能动地进行调解、适应和合理选择,始终保持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色,自觉地融汇于人类文化绚丽多彩的滚滚大潮中。其次藏族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中向前发展的。如佛教文化就是对藏族本土文化的最大冲击和挑战。但是藏族文化一方面敢于直接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敢于或善于吸纳、引进和融合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是被动地生搬硬套外来文化,而以以自我文化发展需要为根基和源泉,主动地选择、吸纳、消化和改造外来文化,以促进自我文化的发展。

(二)创造性精神

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所创造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人类文明,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之中,表现出一种富有理性、善于创造、追求崇高、机敏睿智和豪爽强健的文化精神,在藏族文明史上,有许多世界之最的奇迹:

最早发明球类(马球发明于公元6世纪);最早驯马养马和饲养野牦牛、野羊、野狗(野狼)、野猪、野鸡(原始社会);最早有模特(公元779年建桑耶寺时从全藏各地挑选形体俊美的男女作模特塑像);最早发明快餐(糌粑);执政时间最长的朝代(吐蕃王朝自聂赤赞布约公元前825至公元923年末代藏王白科赞共45朝1748年);最早种植谷物的民族(距今5千多年就会种植粟米、豆类、青稞、麦子);最早派留学生到国外求学深造(公元630年左右派吞米桑布札和其他青年到印度、唐朝等国留学);最早在金沙江上架设可渡千军万马的铁索桥(公元670年吐蕃在今云南维西塔城乡境内的金沙江和漾鼻江上建铁索桥);最早制造彩陶并能在陶上纹饰图案1千多种;世界科技史上最早的藏族医学(本教《四部医经》形成于公元前1300年、公元7-9世纪就有人体解剖学、胚胎学、病理学、临床学、药理学,阿夏医生用金刀给盲眼开刀、人体教学挂图等)、冶炼技术和建筑技术(如安多和拉萨曲贡出土的五千多年前青铜器、广汉三星堆青铜器和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7世纪间建的拥布拉岗、降巴敏久林、布达拉宫、温乡九层石墙宫等);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像(扎西伦布寺降巴佛总高26.2米,佛手长3.2米、手指长1米);世界上最大的布画(布达拉、扎西伦布寺巨幅唐卡);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共140多部);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藏戏(公元700多年时就有);世界上最早的快递邮票(公元7世纪就有快递邮员标志—银铃);世界独有的珍品昌珠寺的珍珠唐卡和布达拉内的由20万颗串成的珍珠曼陀罗、13米高的十三世**喇嘛的金质灵塔、铜质镀金巨型时轮坛城等等举不胜举。

(三)奋进性精神

雪域高原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寒大陆,有“地球第三极”、“世界屋脊”之称。那里地势高峻、气候恶劣、土地贫脊,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其自然和地理环境远不如周边地区。但是伟大的藏族人民在同恶劣的自然地理逆境的搏斗中,却表现出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永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和品质。在极端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新的世纪中,藏区要实现现代化,正需要这种精神。

(四)爱国主义精神

在藏族历史上,藏族人民多次爆发反抗外来势力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对藏族人民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斗争,多次掀起反对外国殖民主义,扩张主义和内部分裂主义,卖国主义的顽强斗争,以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自古以来藏族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捍卫雪域高原的完整;自古以来十分珍惜同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上述这些无不是藏族人民爱国精神的伟大历史壮举。

(五)开放性精神

在藏族历史上藏族文化有三次向外大规模开放传播的浪潮:第一次是公元7-9世纪的吐蕃王朝,当时将藏族文化传播到中亚、东亚、南亚各国;第二次是公元13世纪藏族文化传入中原各地和蒙古地区;第三次是清朝时期藏族文化广泛传入内地。藏族文化对这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呈出现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的过程。

(六)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现代化教育中的作用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内容比重很大,其中绝大多数内容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学习、继承、弘扬和传播藏族优秀文化是藏区各类学校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受教育者成为有文化的带动者,为藏区建设贡献才智,在藏区各类学校教育中,应开设一定比例的关于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在藏族社会历史中,冬氏种姓部落首领、华夏族先祖炎帝的(悦登,约公元前传说时代的人)发明创造,有象雄古国(约公元前1455年——公元650年左右)的远古文明,有拥仲本教创始人登巴西饶米沃齐(公元前10世纪人)的文明传播,冬氏种姓部落酋长(羌人首领)无弋爰剑的子孙(博杰益甲,公元前4世纪人)在西北西南建国立业,有第一个王聂赤赞普(约公元前825——前785年)的建国立业,有吐蕃32代藏王松赞干布(公元617——698年?)的统一大业,有王妃赤准公主和文成公主(公元7世纪人)引来印度文明和中原文化,有吐蕃八大贤人(公元前505年——公元9世纪)的承前启后的伟业,有宇妥月登贡布(703——813年)把藏医药推向成熟,有吐蕃末代藏王达玛乌东赞(803——845年)的国政改革,有岭格萨王(公元10世纪)的抑强扶弱英雄浩气,有藏戏和桥梁专家唐东甲布(1385——1465年)的劳苦功高,有萨迦班智达根呷坚贞(1182——1251)精通十明学科,有格鲁派创建者宗喀巴洛桑扎巴(1357——1419年)弘扬佛法改革宗教,有五世**喇嘛昂旺洛桑嘉措(1617——1682年)的深谋远虑,有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5年)的丰功伟绩,有十三世**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年)的改革举措,他们在藏族历史上,乃至在人类文明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把伟大智者们为本民族的兴旺发达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作为子孙后代永远值得效法和学习的榜样;把伟人智者们身上闪耀着热爱民族、坚持真理、开拓进取、勤奋好学、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扎根于后人的心中,化骄傲为动力,唤醒民族自尊心、自强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伟人智者们的业绩编成教材让后人发扬光大。因为学生对历史与现状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深,越能激发起他们的民族 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建设家乡刻苦学习。

藏族传统文化内容包括科技、哲学、宗教、医药、历算、建筑、绘画、诗歌、戏剧、音乐、舞蹈、雕刻等。这些内容在中、小学教材中由浅入深逐年编排。大学则可以成立专业和系科,开设藏医药系、天文历算系、文学系、藏戏系、宗教系、绘画雕刻系、音乐舞蹈系等。

藏族传统文化走向因步自封的社会影响

藏族传统文化自公元18世纪开始走向自我封闭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18世纪以后把藏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重心移向寺院,将文化的传播变相地成为宗教职业人员的专利关在寺院经堂内,教育脱离了民众,与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逐步隔绝,形成了过于封闭的学术氛围,只重视寺院僧人学经,忽视世俗教育,社会文盲率极高,造成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低下。文化的拥有者们,处于对文化的一种崇敬和厚爱,给传统文化披上一层唯古唯佛、神秘离奇的外衣。文化中的科学性逐渐浸入神化,把许多旧的事物被认为是魔的幻化;把许多奇的事物被看成不详之兆;把许多新的事物被视为违背正统的胡作非为;把许多改革创新、不拘于传统的智士和学人被定为背叛列宗列祖的叛逆行为。藏族历史上也有不少人看到了藏族文化的悲哀,试图进行一些改革之时,时时受到保守势力的压制和迫害而未能成功。藏族文化走入神秘化怪圈的结果,使曾经称雄中亚的强盛民族,在数百年的漫长时间里,停滞不前,逐步走向衰败与落后。

把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抬到神庙中作为神的化身供奉起来,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他们的创造力和业绩被异化。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被神化以后,使藏民族在几百年中陶醉在封闭排外的忘我尊大之中,导致藏族传统文化循规守旧,形成现代文化的断层,最终导致藏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保守性和滞后性,加之其他种种原因和诸多社会历史因素,出现当今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势力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区。

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中的消极作用

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中具有优秀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落后和阻碍民族发展进步的一面。

一、藏族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其主要是没有形成试验科学传统和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技术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更缺乏通过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欧洲出现,而未能在雪域高原上出现,这是上述原因之一。藏族历史上虽然有着伟大而丰富的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但相对来说,全社会的科学精神不足,没有科技意识是个最大的缺陷,也是我们民族的致命弱点。鉴往开来,继承原有的优秀文化,弥补历史的不足,是当代藏民族,特别是藏族青年一代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职责。

二、新世纪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化时代。藏民族固有的勤劳、勇敢、智慧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的同时,必须充实新的时代内容。我们的勤劳不能仅仅停留在出大力、耐大劳的苦力上,把传统的勤劳与学习应用现代科技结合起业,树立科技有用的观念;我们的勇敢不能长期停留在简单、粗犷征服自然和人的能力上,把传统勇敢与提高人的智力结合起来,培育头脑发达、智力高尚的勇敢人;我们的智慧不能局限于传统科技的继承上,把传统科技与现代高科技、新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开拓型和创新型的智慧人。

三、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中,有些消极落后的观念必须改革。

容易知足、安于现状和小胜即安,这种观念容易阻碍人的开拓进取和勤奋向上精神。在新世纪,我们要树立凡是人干出来事,凡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人间奇迹和人类幸福生活,我们都应努力奋斗,敢于好奇、敢于碰撞、敢于试验、敢于探索、争取获得;凡是别国和别的民族拥有的一切先进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我们也通过勤奋努力设法拥有。

不愿参与竞争,过于忍耐迁让,甚至听天由命的思想,有碍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容易带来追求上的滞后性。藏民族在新世纪要想挤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因为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

重农牧,轻工商,重节约和积蓄,轻开源追求和索取的观念,有碍于藏民族的发展进步和繁荣富强,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的应用。

重出大力,耐大劳,轻智力投资和改进生产劳动方式,有碍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尽快缩短差距,走共同发展进步之路。

重传统,轻现代,重自己固有的,轻别人引进的封闭保守思想,有碍于自身的进步,不利于吸收新鲜事物,不利于学习和引进别人先进的东西,不利于学习和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过分强调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和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重精神、轻物质,重来世、轻现实,忽视现实追求和奋斗,有碍于树立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和励精图治的精神,不利于藏民族的振兴和进步。

重依靠和依赖,轻自力更生和自寻生财门路。对任何事都乐意依靠别人的指点、同情、施舍和帮助的习惯,现已养成“等、靠、要”的惰性思想,缺少自力更生,自强奋发的思想。这种重依靠,轻自强发奋的惰性思想直接导致藏区经济文化落后,缺乏创造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藏族传统文化中来世幸福的内容直接影响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力度,不利于现实生活的追求,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藏民族把相当一部分社会财力、人力、物力和时间花费在朝佛转经、虔心礼佛上,对自己生存环境和生产环境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不予过问或很少去关心,忽视劳动致富和科技有用,导致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

藏族传统文化与新世纪现代文化相结合

藏区实现现代化是历史的要求,是藏族人民所要实现的奋斗目标。藏族传统文化与新世纪现代文化相结合,是藏族文化继承向前、发扬光大和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现代高新技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能抛弃或否定传统文化,单纯地去追求现代文化,即丢弃传统,重新起步;也不能固守传统文化而忽视对现代文化的学习、吸收和引进。本人认为对藏族传统文化采取“扬弃”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优秀部分坚定不移地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使之达到新的高度。同时,为了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对传统文化给 予分门别类地归纳与整理,我在编写《藏族通史·吉祥宝瓶》时作了这方面的尝试但还不够。

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中的发展趋势

历史是动态的,社会是前进的,昨天的辉煌并不代表今天的辉煌,只能作为前进的动力,不能视为骄傲的资本而沾沾自喜、不求上进。因为创造人类辉煌历史的是我们的祖辈,而不是我们自己,它已经成为昨天。我们所要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今天和明天。当今天别人有的你没有,今天别人做到的你做不到时,喜欢作单纯的纵向比较或用自己的优势来比别人的劣势自我安慰、不思进取,不大愿意多作些横向比较来发现差距,激起落后感和紧迫感。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中的发展方向为: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华发扬光大,舍弃糟粕忍痛割爱,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其具体为:

第一、如何继承、创新和保护传统文化

如何继承、借鉴、创新、发展和保护藏族传统文化,是关系到藏族文化生死存亡的大事,关系到藏民族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如何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本人认为:在学习中继承,在选择中借鉴,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开发利用中加以保护,是藏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到以下七个结合。

一是要以时代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以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直来;三是要与文化的全球化紧密结合起来;四是要与藏区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五是要与藏区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六是要与探索文化走向市场和文化产品化紧密结合起来;七是要与藏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制定藏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市场化的世界潮流中,我们不加强藏族传统 文化的继承、借鉴、创新、发展和加以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藏族传统文化衰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应当制定藏族传统文化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是有必要建立藏族文化标识系统,保护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并举。

二是建立传播、弘扬藏族文化的精品网站,这是传播和保存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要建立精品网站,首先要藏族文化数字化,其次要进行藏文字的计算机编码。

三是提高本民族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意识包括弘扬、保护本民族文化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多元性有利于全人类意识;文化衰亡匹夫有责意识和抵御外来糟粕文化入侵的意识。在广大人民的心中树立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又要爱惜自已民族文化的意识。

四是加强对国际文化交流的科研人才的培养,明确藏族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五是加强藏族文化产业的建设。文化产业在藏民族中还是个新现象、新产业,工作难度比较大。但我们必须面对文化制品的商品化、产业化及经济全球化、国际文化交流日趋产业化这个时代大潮流,发展自已的文化 行业,拥有自已的文化产业,开发与自已产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打入国内外文化制品市场,在全球化市场中有自已的位置,是藏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六是在藏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这里主要讲保护的问题。政府、专家、企业、社会、民众是藏族 文化保护的主体;法律、政策、技术、产业是保护的措施。它包括政府保护、立法保护、民众保护、社会保护、重点保护、分类保护、企业保护、培养继承人等内容。保护中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个性,即独特性。湖南省民委副主任赵生秀在国家民委召开的“西部民族文化工作研讨会”上提出了“保护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简单化、庸俗化和城市化”(《中华民族》2002年5期12页)的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措施。

第三、文化的世俗性和科学性是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当今世界是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的时代,高科技、新技术日新月异。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科技教育、高智力人才和综合势力的竞争。藏族传统文化必须适应这个时代。因此,传统文化发展方向的重心必须放在继承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世俗文化和科技成分上,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成分作为继承、挖掘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原有科技成分中不断吸收注入当今社会的高科技养料,做到广收并蓄、不断积累创新。只有这样,藏族文化才有生命力。

第四、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使藏族文化在各种文化竞争中才有可能处于不败之地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广收并蓄中形成并壮大的。凡是胸襟开阔、广泛学习和吸收他人先进文化的民族,都能挤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都能在各种文化的竞争中处于胜者。世界上许多优秀民族和发达国家都是这样。藏民族文化的兴衰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开放和竞争的二十一世纪中,藏族文化必须吸收新时代的新文化,必须学习和吸收他人先进文化,特别是高新科学成分的东西必须融入传统文化中。因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只有这样,在各种文化的激烈竞争中,才有可能处于不败之地。

第五,文化的开放性是文化生存延续和创新的生命力

藏族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洽、集诸多文化所长而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雪域文化。本是一种开放性体系。只是自公元18世纪开始逐步走入封闭状态。在新的世纪中,要使藏族文化枝繁叶茂,必须走向开放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藏学热潮。这对我们藏民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良机,把藏族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传播给世界各国人民,使藏族文化走向世界。

第六、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枝繁叶茂的动力

藏族文化发展顶峰期正是公元7——13世纪间的吐蕃王朝和群雄割据时期。这个时期给藏族文化提供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标新立异、多元文化并存的良好发展环境。使藏族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丰富和拓展。

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成份往往大于对立成份。随着世界的开放,信息、交通业的不断开通,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 交流不断密切,文化差异不断缩小,这是今后文化 发展的大趋势。因此。藏族文化必须适应这个新形势。

第七、藏族传统文化必须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

本人对藏族传统文化走向产业化的思路为:一是文化建设可以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软动力。经济建设也可以造就新的文化增长点或硬基础。即经济塔台、文化唱戏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因为:在经济时代,我们必须善于利用大众传播 媒介,充分开发文化 本体的使用价值,把文化本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最大的现实价值,把潜在的市场转化为最大的现实市场,充分实现文化本体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把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的文化经济优势,建立、培育比较完善的、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化市场体系。

二是尽快解决和调整现实生活中经济与文化的隔离与疏远。形成经济的文化贫穷和文化的经济贫穷,即缺钱发展文化和文化无钱发展,使两者出现恶性循环的无奈状况。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实行文化产业革命,培植、发育、建立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采取经济与文化优势互补,融合生长,共同发展,力求实现藏族文化优势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跨越。上述思路说通俗一点;就是用钱去发展文化,靠文化来找钱,开设钱与文化交易市场。

第八、藏族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传统观念在新世纪中受到冲击是不可阻挡的

五光十色的现代物质文明、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讲究效益和回报、充满竞争和追求现实的价值观念,对传统观念造成强烈的冲击。背弃传统文化但又摆脱不了传统文化影响的“二元心理”,在青年一代中尤为突出。

藏族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那就是重信仰、轻物质、重理念、轻现实,重积累和节约、轻开源和索取,重依靠和依赖、轻自寻生路,强调知足常乐、安分守纪、崇尚礼让、慈悲施舍、来世幸福,不主张互相竞争、追求索取和出格。

当今世界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讲效益而不讲亏本,讲竞争而不讲谦让,讲开放而反对封闭,讲灵活而否定刻板、讲实效而不容拖拉,讲创新而排斥守旧,讲回报而不注重无偿贡献。

当效益、竞争加开放的市场经济无孔不入地进入雪山草地、崇山峻岭、村口寨门时,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藏民们显得束手无策,失去很多机会:大到城镇建设和筑路、建桥、架线、建电站等大中型工程;中到开办酒店餐饮、娱乐休闲、商品批发零售和其他摆摊设点;小到买服装、买菜、买肉、买水果、擦鞋订鞋等,都与我们藏民无缘。当外地人在我们的家门口挣来的大把钞票带走时,当地藏民们除了目瞪口呆或内心愤愤不平外,很少有人去思考外地人在人生地不熟、自然条件艰苦的藏区能挣到大钱,而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地藏民为何挣不了自家门前的钱?我们的子女宁愿花费不该花费的费用都上独木桥挤国家行政和企事单位寻求就业,自家门前唾手可得的钱都不去挣或不愿去挣,我们的大小父母官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力度也不够。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世界在开放。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美德和积极的东西理应继承和弘扬,属于糟粕、落后、消极的应当抛弃。

得荣·泽仁邓珠

篇8: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论文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对策

一、当前文化馆存在的问题

文化馆从成立至今经过了60余年的发展, 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新科技带给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便利, 整个社会以及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 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文化馆目前的身份依旧是国家主办的文化事业单位, 被各地的文化部门所重视, 但是与成立初期相比, 文化馆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 由于新时代的特点, 导致文化馆显现出各种弊端, 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机制创新不够, 员工松散。

文化馆大多是全额拨款性质的事业单位, 都有公共财政这一强大的后盾。长期沿袭解放初期的文化馆管理模式, 因此, 社会将文化馆作为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 是一个地区政府设立的唯一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没有同类单位的竞争, 没有淘汰机制, 生存压力较小, 经费基本是有保障的。但是, 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手段, 文化馆并没有呈现出政府部门的美好愿景, 文化馆的任务主要是协助当地有关部门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辅导、创作、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 没有明确的可量化目标。这样松散的工作环境与状态, 为文化馆员工进行个人自由活动确实提供很大的空间, 对群众的文化服务相对就少了。而群众大多也不太关注文化馆的事业发展, 久而久之, 文化馆内部便产生很多积弊。

(二) 政府投资, 单位牟利

由于文化馆作为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 因此一个地区文化馆内部的各种设施, 几乎都是当地政府投资兴建的, 按理说, 文化馆的设施使用权应归属于百姓, 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使用馆内的各种资源, 但现实的情况是文化馆内设施一旦被建好, 国家政府部门便不再对文化馆进行管理, 馆藏设施的使用权自然转交到文化馆所有, 文化馆在管理和使用馆藏设施的工作中, 也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 没有必要的社会监督力量, 因此文化馆便有条件可以无偿地使用馆内外设施。比如, 对于有临街门面的文化馆来说, 除了一部分用来办公之外, 馆内的面积大多被拍卖、租赁等, 用来开展商业性活动。文化馆开展商业性活动, 的确可以增加许多经济收入, 呈现给群众的状态是, 文化馆经济实力增强, 补贴群众文化生活的费用也增多, 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 文化馆增加的收入, 是在缩减群众公共文化的活动场所, 同时牺牲他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权益的基础上得到的, 公共文化服务受到影响, 背离了设立文化馆的初衷。

(三) 随意挪用公共资源

文化馆是具有公益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从本质上讲, 文化馆的一切活动与服务, 都应是非赢利无偿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文化馆空有“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头衔, 公益服务早就不存在。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 文化馆的员工几乎可以随意做个人的所有事情;在设施设备上, 员工可以自由使用, 比如音乐器材、笔墨纸砚等, 公物私用的现象很普遍等等, 这些都是在目前形势下很普遍的现象, 像约定成文一样, 文化馆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二、公共文化服务中文化馆发展的对策

文化馆存在如此多的问题, 要转变其发展方式, 需要从问题的本质入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文化馆的现状。

(一) 文化馆的管理机制要不断创新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应该背负起重大的历史责任。由于内部人员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加强文化馆内部的建设尤其重要。

首先是人员的管理, 要在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素质上多下功夫, 激发他们的事业心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坚持优胜劣汰, 对于考核不过关的员工实行转岗甚至下岗, 招聘综合素质优秀的员工充实到文化馆的队伍中来。其次是加强岗位管理, 特别要注重劳动纪律的管理, 严格的纪律制度不可或缺。再次要建立岗位的竞争机制, 要改变现状, 就必须在管理上要不断的创新, 要创造奖勤罚懒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良好氛围, 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的方式, 把专业人才积极性激发出来。

(二) 文化经费的投入要不断的加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对公益性文化单位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 加大投入。在国家财政保障的前提下, 文化馆应停止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 阻止房屋、设施设备出租等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现象。同时, 在投入的方式方法上加大前期的论证、中期的监督、后期的审计和绩效评估, 堵塞资金被挪用的通道, 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 文化活动的载体要与时俱进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研究中心, 目的是要通过文化艺术的载体服务群众。让人民学习先进文化、享受文化陶冶情操。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 科技不断的进步, 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相适应。群文工作者应不辱使命、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当代人喜闻乐见带有示范性的文化活动, 第一, 可以利用高科技的设施设备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 第二, 可以组织免费的公益培训, 以此提高全民的文化艺术修养, 第三, 要不断创新, 打造一些本土的文艺精品并走出当地,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文化相互交流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叶红.论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J].大众文艺, 2011 (2)

[2]张哲, 杨柳, 张磊.公共文化服务中文化馆表现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8)

上一篇:高一期末物理复习计划下一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上机试题: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