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导学案

2024-05-19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导学案(精选12篇)

篇1: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导学案

4.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学习目标】

1、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

2、如何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重点难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其存在的原因。

【知识梳理】

(一)、阳光下的阴影

1.进行文化选择的必要性:

2.要求:

(二)、提高眼力, 拒绝污染

1、落后文化及其表现

①含义:②表现形式:

③态度:

2、腐朽文化其表现

①含义:②危害:

③态度:

3、我国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首先,其次,最后,(三)、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1.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

作用:地位: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

【预习检测】

1.网络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但同时,一些低俗

不堪的内容,也腐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应该()

①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加强道德修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③合理利用网络,维护网络文明④远离网络,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从下面漫画中可以得出的启示是()

①企业应该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 ②国家要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健康有益文化 ③国家要加

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④青少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抵制腐文化的侵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扩大了文化市场准入的范围,国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大量涌入我国文化市场,这给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带来影响和挑战,要在这种持久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是()

A.吸收西方先进文化B.抵制西方所有文化

C.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4.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个别网站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黄色”内容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③市场经济的发展 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还有滋生的土壤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5.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流传广、影响大。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不少人还以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为大补,这表明()

①“吃野生动物大补”是落后文化的表现 ②对落后饮食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③吃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 ④对饮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剔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当前中国文化领域的状况十分复杂: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等多元文化并存,以“官本位”、等级制为特征的封建主义文化和以“钱本位”、自由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文化仍有一定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尚待进一步加强和彰显。这表明()

A.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B.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根深蒂固,成为当前人民文化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诱发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要原因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主导地位丧失

7.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繁花锦绣:舞剧《红梅赞》、歌剧《屈原》、京剧《华子良》等以铿锵的锣鼓和飞扬的旋律,一次次重燃人们的激情;电影《开国大典》和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南下》、《红色摇篮》等跨越时空、声情并茂,奏响时代主旋律。这说明()

①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②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多种多样的文化都是弘扬主旋律的作品 ④经典文化就是流行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8.目前,手机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消费和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学校园里,经常见到中学生们打手机谈笑风生,“有事打我手机”几乎成了部分中学生的口头禅。某校探究性学习

篇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导学案

昌吉州二中

钱小琳

【导课案例一】

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旅游节2009年6月26日开幕,以“魅力新疆、神奇昌吉”为主题,还举办昌吉花儿艺术节、2009第三届中国(昌吉)美食文化节、吉木萨尔县北庭旅游文化节等。新疆国际旅游节已成为对外展示新疆形象、【探究一】

1、你能说说州政府组织了哪项活动,并通过这项活动向外传递了哪些信息吗?

2、通过图片资料你能概括彰显新疆优势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品牌。

【展示图片】

【案例二】

看视频《张骞和丝绸之路》

【案例三】

这届旅游节还邀请200家国际旅行商和旅游批 发商、100家国内百强旅行商参加,共签约26亿元。也为农民工提供了11万个就业岗位,一些民工纷纷来

我州打工。

【案例四】

图片展示:《大山学艺》

出“文化传播”的定义吗?(扩展: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传播、传播什么?)

【思考】

看视频,回答中原与西域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商品贸易的?通过这种方式还传递了哪些信息? 【探究二】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通过商品传递文化信息的吗?请举例说明。

【思考】

返乡的农民工对自己家乡的文化传播会起到哪些作用?

(提示:农民工往返城乡、昌吉城市特点、城乡有何差别)

【思考】

这张图片反映了文化传播的哪一途径?

【案例五】

展示《昌吉首届花儿艺术节》相关图片设计 右边两个问题。

【案例六】

展示《央视咨讯》——有关春节期间选择拜年 方式调查柱状图。

【案例七】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 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 便、优良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 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 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现在中国已在80多个国家设 立了孔子学院。

【探究三】

1、如果你是花儿艺术节的负责人,你怎样通知参加 演出的演员呢?

2、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通知参加者 ?你能说说选 择这些方式的理由吗?

【共同感悟】

1、当今手机已成为重要的传媒手段。

2、旧的传媒手段仍未消失。

3、在使用传媒时,只选对的,不选流行的。

【共同感悟】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践行文化传播】

假如有远方朋友来我们昌吉州旅游、定居或投资,你该怎样当好宣传小使者呢?

(让学生明白既要做文化的传播者,更要做文明的传播者)

【补充资料】神奇昌吉——我知道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除有著名的天山天池外,境内还有始于汉代的西域历史名城——北庭都护府遗址、距今3000年的康家石门子原始生殖崇拜岩画、全国最响的鸣沙山及最古老的原始胡杨林,以及亚洲最大的恐龙沟和堪称世界之最的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此外,昌吉还有新疆“休闲之都”和“美食之乡”的美誉。

扩大宣传的有效模式。有利于推进新疆旅游资源的整合。2009年,新疆打造“四季宜居的旅游目的地”是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新疆国际胡杨节”、“新疆冬季冰雪节”等节庆活动都将打造新疆四季旅游。

昌吉市是第五届新疆国际旅游节的承办城市,自年初以来,昌吉市先后实施了亚心广场东扩工程、滨湖河生态景观工程、清代粮仓等历史遗存布展工程和城市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城建等部门给主要街道换装了节能环保路灯,摆放了两万盆鲜花,还新建了城市雕塑、无障碍设施和路边休闲座椅,并对户外广告牌进行了全面规范整治;客运、工商、旅游等部门也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行业内广泛开展了“青年文明号”服务活动;卫生防疫、质量监督部门还经常对冷饮、食品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的卫生、质量进行大检查,凡不符合卫生条件的一律停业整改;宾馆、饭店、商场等部门也加紧培训员工,积极做好接待客人的准备工作。“魅力新疆、神奇乌昌”为主题的第五届新疆国际旅游节6月26日上午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旅游从业人员。当日中外旅行商签约金额高达26亿元。

有“花儿之乡”之称的昌吉拿出了当家绝活“盖碗茶”大型歌舞进行表演,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当日,来自亚洲、欧美及大洋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家旅行商、近200家国内外新闻媒体的记者齐聚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共同领略新疆“三千里大漠风、五千年西域情”和乌昌地区独特的自然美景、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篇3: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导学案

一、设计的理论基础

首先以“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和“发现法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目标导向指以目标导向和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 是以前提测评—目标认定—导学达标—目标检测为主线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模式。它强调设疑示标, 强化预习,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调查、收集资料, 将收获与问题带入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教师通过课前导学作业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来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补充、完善和强化。这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布鲁纳强调用发现法学习的四个部分, 依据发现法的教学程序原理, 通过在一些适宜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确定了发现式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模式, 分以下四个步骤:

(1) 设置情境——提出有挑战性, 同时富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

(2) 演示现象——提供感知材料, 背景知识;

(3) 提出猜想——对演示现象进行归纳, 提出猜想, 并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 (数学化) ;

(4) 验证猜想——对结论进行证明或修正。

二、设计的教学理念

“问题式导学案”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 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 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创设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或设置问题台阶,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讨论、探究, 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 发现问题, 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 分析问题, 完成第二次教学;当堂进行达标测试, 及时得到反馈, 解决问题, 完成第三次教学。这种设计, 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 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得到了增加。具有目标明, 方法优, 易操作, 效果好, 适用广等特点。

“问题式导学案”教学设计既要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又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找出问题, 积累经验;在讨论质疑的学习中解决问题, 形成能力;在总结交流的学习中共同成长, 拓展创新。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从“教会”转向“学会”进而“会学”。

三、设计的基本环节

“问题式导学案”教学设计, 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过程设计, 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 常见的环节有:课前问题预习导学、课堂问题学习研讨发现、课内问题成果初展、典例剖析、课后概念整合、问题拓展延伸。

1.课前问题预习导学的主要意图:

从具体的内容入手, 使之问题化, 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 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 或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 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体现导学的目的。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 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 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 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 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 能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1) 通过预习问题初步归纳出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点;

(2) 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感知内容、理解内容中的方法及其他相关信息;

(3) 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

(4) 展示预习成果, 交流你的思考及提出新问题。

2.课堂问题学习研讨发现的主要意图:

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根据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 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 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结学习中的经验,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一般是从“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入手, 它的设计意图有两个:第一,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 为后面教师与学生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做准备。

课堂问题学习研讨的设计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教师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差异, 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 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 使课堂教学内容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解决, 又有新问题的研讨交流平台, 使学生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 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3.课内问题成果初展、典例剖析的主要意图:

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练习和拓展。一般分为“成果初展”和“典例剖析”。“成果初展”不是简单做题, 而是根据学生预习的成果和前一环节的点拨, 精选、精讲、精练, 进一步把知识点进行内化, 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典例剖析”是在研讨中实现“定位提升”。设计的典型例题是预习题中知识点的延伸与运用, 并且渗透一题多解和数形结合、类比等思想方法, 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品质是有个性的、真实差异的。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归纳和总结。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置疑、相互评判补充, 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异质互补, 实现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课堂追求。

4.问题拓展延伸的主要意图:

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的总结外, 适度拓展延伸,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其他知识点, 实现“知能应用”, 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交流和思辨的能力。

“问题拓展延伸”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在学案的空白处要写上学后记, 关注学生学习后的问题和指导学生有效进行方法、规律等的整合。

(2) 布置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 供学生拓展探究,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设计下节课的相关课前学习问题及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 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篇4:“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尝试

所谓“导学案”即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的助学方案,称之为“导学案”。通常要提前2~3天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借助“导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精心编制“导学案”是实施“导学案”的关键

导学案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有什么样的导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因此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编写导学案时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第二、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通过导学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引导学生掌握本学科基础性思维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会的思维方式,举一反三,去解决新问题。第三、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当富有启发性、梯度性,能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对于未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领悟。在问题的设置上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三、实施“导学案”的一般过程

下面以九年级化学“石灰石的利用”为例加以说明。

1.以案导学,自学反馈

教师将导学案编写好后,提前2-3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尝试解决学案的第一部分——“自学检测”。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如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难点内容;鼓励学生根据学案上的问题有目的性地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点和不明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晚修辅导或批改部分学案等途径充分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和讨论更具针对性。

在“石灰石的利用”教学中,首先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贝壳、珍珠、钟乳石等许多美丽的图片,提问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反馈信息,进行简单的交流与点拨。

2.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有了学生的课前自学作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学案中的探究式问题展开讨论。对于一些基本知识,可以采取师生互问的方式。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根据化学学科特点,有条件的最好能提供现场实验验证学生的推测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针对讨论过程中学生碰到的实际障碍,给予适当的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最终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在“石灰石的利用”教学中,在探究“碳酸钙的检验方法”时,创设情境:出示一条项链,是真是假,你来帮忙。由于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热情性都很高,踊跃发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并指派一名学生到前面利用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际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学案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经过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点拨释疑,归纳总结

点拨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点拨,即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转化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二是释疑,即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教师针对其疑点,讲清思路,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石灰石的利用”教学中,在学生总结出碳酸钙的检验方法基础上,出示碳酸钙、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铵等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分析比较它们组成上的共同点,指出它们都属于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让学生归納出碳酸盐检验的一般方法。

4.当堂达标,迁移拓展

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在学案上设计反馈练习题,进行当堂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答题信息,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评,并适当拓展展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个体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5. 梳理反思,形成网络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将知识点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学生印象。指出易疏忽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当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在完成“石灰石的利用”教学后,可引用于谦的《石灰吟》进行提问: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化学道理?能否用几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从而对本节课所学的碳酸钙、氢氧化钙、氧化钙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总结,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四、实施“导学案”过程存在的几点问题

1. 导学案的设计不够完善,如何避免将导学案变成习题集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2. 课堂活动导与学的尺度把握不够,学习任务有时不能按时完成。

3. 学案中的导学应怎样才能“导”的适度、精彩

4. 学案的使用应加强落实,应有布置、有检查、有批改。

篇5:农业的区位选择 导学案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习重点】农业区位因素;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难点】

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推理出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和特点。

【自主学习】

一.农业的区位选择

二.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影响的区位因素

练习题

南繁是秋冬季节全国各地到海南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植鉴定等活动;海南冬季大量瓜菜销往内地省市。

1.读海南岛最冷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水稻玉米发芽适宜温度表和海南冬季瓜菜内地主要省市供应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最适宜成为水稻南繁基地的是

A.三亚B.海口C.琼海D.东方

⑵.与新疆相比,北京、广东成为海南冬季瓜菜主要供应省市的共同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B.冬季气温低,瓜菜生长条件差C.生产技术落后,瓜菜生产量低D.土地成本高,瓜菜生产规模小

A.缩小生产规模B.扩大耕地面积C.减施有机肥料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⑵.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B.人均产量高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D.人均耕地面积大 3.读“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布局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六个区域农业区位的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地养鱼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种小麦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地苹果园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地养鸡场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地种蔬菜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地奶牛场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有不合理的安排,应怎样调整?

(2011年全国新课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2~4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2000年广东卷)图5-8表示昆明附近产业转化的构想,左侧表示烟草业的变化,右侧表示鲜花业的变化,读图并回答5-8题:

4.该区域发展花卉业(“彩色农业”)的气候资源 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其他优势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解决保鲜、开发新品种等问题,从而使花卉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该产业转化的意义有

A.减少运输成本B.使卷烟的产量增加

C.既有益生态,又美化生活D.消除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8.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篇6:农业区位选择导学案

知识梳理与要点突破

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要点突破

1、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例1.评价下列三个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如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例2:请说出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二、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请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判断以下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需改造哪些自然因素?

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

2、右图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回答问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

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地形平坦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D 水源充足(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

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提示:人类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时,要特别注意的原则

C 交通运输的便捷

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D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案例:

1、山东省为粮、棉大省,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发展成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3、(2010年福建卷)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试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区位条件?

13世纪~l6

2、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材料一古马里是

世纪期问西非萆原上蘩荣的贸易帝国。

3、分析荷兰成为世界重要的花卉出口国的有利条件?

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1、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材料二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 反馈练习

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 种植。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1、(2010年宁夏卷)37.(20分)阅读图文

构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

1临的限制性因索。(9分)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

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

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

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

4、图中斜线区域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说说该区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或治理方向

【阅读讨论】

资料1:荷兰特色农业

荷兰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出口国,主要是走专业化、机械化发展的高效农业之路。土地资源缺乏,种粮食经济上不合算,他们就集中力量发展价值相对较高的蔬菜和鲜花等高效种植业。从自然条件上看,荷兰并不十分适合花卉栽培,但该国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玻璃温室栽培,成为“世界的庭院”。目前荷兰已建成1.1亿平方米的温室,专门用于种植蔬菜和鲜花。由于实现了专业化集约生产,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荷兰鲜花在世界鲜花市场的占有率已达60%以上。共有7000多农户从事花卉栽培,培育出了9700多个品种,每天向全世界出口1700万枝鲜花和170万株盆花,每年获得112.5亿美元的收益。蔬菜和花卉种植业已成为荷兰的主要支柱产业。资料2:云南省花卉生产

国内首屈一指的云南省的花卉产业,是完全由市场经济孕育和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兴芬芳产业,如今它已香飘五洲。上个世纪9 0年代初,昆明呈贡县斗南村农民在菜地中零星种植一些花卉,与蔬菜一起在农贸市场销售,没想到比种菜还赚钱。搞农业要讲比较效益,种花每亩收入比种菜种粮高出四五倍,效益驱动,激发了他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斗南地处滇池东岸,这里雨量适宜,气候温和,土肥水美,交通便利。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适宜花长草飞。于是,许多农民都开始种植花卉,有的种三分、五分地,有的种几亩、十几亩,花卉畅销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斗南村成为中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和交易中心,“斗南花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云南有光照优势,土壤气候优势,配套设施优势和劳动力等优势,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大力支持花卉产业的发展,把花卉产业作为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的重点产业,积极加以扶持,在政策和权限范围内,云南省对花卉生产企业减征、免征有关税费。使“斗南花卉”成为“云南花卉”,在全省培育出一个新兴产业。

掘荷兰花卉协会统计,1995年全球人均花卉消费量最多的是瑞土,为106.5美元,德国、法国、英国已分别达48、32、29美元。而我国人均消费额不足l美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对花卉有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按人均年消费两支鲜切花预计,未来若干年后将形成20亿支鲜切花,100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由此可见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潜力之大。

云南省花卉80%以上的鲜切花销往国内7 0多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 0%以上,总产值达到29.4亿元;鲜切花还出口到日本、韩国、中东、东南亚和香港、台湾,去年创汇1540万美元。国内市场40%以上鲜花由航空运输,销往海外市场的鲜花全靠航空运输。同样的百合花,由于运输价格不同,台湾出口到日本、加拿大每公斤价10元,而云南的价格高达30元。玉溪满天星花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东说:昆明到日本只需3个多小时,荷兰到日本需要10小时,但昆明到日本每公斤花卉运价3美元,而荷兰只需要1.2美元左右。建立高效快捷、运输成本较低的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云南花卉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花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对花卉市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花卉生产先进国家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完成向花卉生产大国发展的进程证明,生产技术和设施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之一,花卉企业主要追求的是当前经济效益,科研投入少,科研力量薄弱或基本上没有科研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高质量、多品种的花卉产品将倍受青睐。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国外花卉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花卉企业如不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不用说参与国际竞争,就是国内市场份额也会丧失。目前,云南生产的鲜花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产量连续lO年居全国第一位。但是,花卉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很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最近,云南省政府决定,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走跨越式、外向型、专业化的路子,努力促进花卉产业全面“升级”,使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使云南花卉产业融入世界市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因素对云南花卉业的促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篇7:让我们选择坚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知道坚强意志的作用。

重点难点: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2.意志品质的表现

引:霍金的感人事迹给我们哪些启示?

一、学与导:

1、填空。(自主学习)

1、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的和有着的认识。而是迎难,勇往直前。(自觉性)

2、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景中冷静而迅速地发生的情况,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果断性)

3、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的精神、的毅力,挫折和困难,自己的目标。(坚韧性)

4.①坚持的,需要坚强意志。

②走出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需要坚强意志。

④一番,需要坚强意志。

2.简答题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呢?2.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

3.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72页情景,小组讨论:抗震救灾英雄少

年身上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

2).学与用:请同学们阅读73页方框中的四个故事,然后讨论一下,每个

故事体现了他们哪一方面的优秀品质。

3).通过学习小组讨论P76的问题。学生举例,我们生活中还会经常受到哪些诱惑呢?你是怎样战胜它们的?

悟: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篇8: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导学案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微课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

当“导学案”与“微课”这两个名词相遇的瞬间, 课堂上所展现的是火花四溅之景。在闪烁的光亮中, 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新火苗正在汲取能量, 蓄势待发。语文教学从字词学习, 到文本理解, 到写作创作, 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在导学案中, 微课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形式更加丰富。利用微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差异性的关注, 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 关注生活, 学会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创作素材。

一、字词教学指导——微课, 注重差异性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 字词教学占据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面对识字水平不同的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仅有的时间难以让全体学生掌握好本课的字词教学内容, 尤其是难写字词的书写。利用微课, 学生通过视频, 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学习本课的难写字词。从字词的认读到书写, 到字词的理解, 教师可通过微课耐心细致地讲解。微课学习的反馈, 教师通过结合导学案中设计的练习, 还能起到对微课学习的巩固作用。如:“山”字的书写, 看似简单, 如不加以强调, 这个字书写的笔顺容易出错, 教师通过微课, 实现“手把手”地教孩子书写, 然后完成导学案中的抄写练习, 对“山”字的书写进行巩固。

微课教学在导学案中的应用, 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有选择性浏览学习。微课, 实现了教师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 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律。

二、阅读方法指导——微课, 体现工具性

中高段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对一段文本进行解析。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 然后, 总结方法, 最后, 教师对这一方法进行概括。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学习, 并尝试对其他文段进行自主阅读并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阅读指导方法用在概括和添加标题上比较多, 往往需要学生“抓”出文段中的字词。

如:在教授《麦哨》这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下面这一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圈出课文写了乡村孩子的哪些活动?

学生默读, 圈出词语。

师:这个孩子已经圈出来了, 你来说 (指名回答) 。 (出示课件) “吹麦哨”是怎样圈出来的 (圈字连词法) ?

在文本中, “吹”与“麦哨”并不是连在一起的, 这时, 需要我们用连线的方法将“吹”与“麦哨”连接起来 (如图1) 。

然而,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先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自我尝试。基础好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且标注得清晰明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 不能找准关键字词, 在书本上画画擦擦, 就仅此一处关键字词的圈画, 已经让文本印刷失去了清晰感。

在导学案盛行的时代, 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完成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传统的导学案, 就是对文本的预习。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与教学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 让学生完成, 从而起到课前的“导学”作用, 但语文的“工具性”无法在“导学案”中得以体现。那么, 怎样才能在导学案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呢?这就需要刷新导学案。导学案一定是新授课文的字词学习与内容预习吗?笔者认为, 这需要我们对导学案进行“刷新”操作了。我们可以对新授课需要学生掌握的方法等进行课前指导, 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那么, 课堂上那宝贵的40分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而不是去学习这些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标注。如果是这样, 为什么不让学生写下来呢?同样是对文本进行了概括, 同样得到了答案, 或许写过一遍还能记忆得更为深刻呢!

利用“微课”作为导学案,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选取课外的一段文本, 提供阅读方法指导。即教师将阅读方法指导过程录制成“微课”。学生通过观看“微课”, 自学这一阅读方法。自学的反馈通过导学案中的练习来体现。如:出示课文中的一段文本, 让学生利用“微课”介绍的方法, 完成该文本的阅读及理解, 从而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微课, 学生不仅能对这一阅读方法反复学习直至理解掌握, 还能在课堂这短短的40分钟进一步巩固, 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体验文本语言的优美, 感受文本的人文性。

三、写作思路指导——微课, 体现生活性

语文写作素材源于生活, 然而, 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怎样在生活中抓取写作的素材。学生写作的素材有的来源于阅读的报刊, 更有的是凭空想象, 使得作文写作的内容缺少真实感, 缺乏细致的体会与感想。

“微课”并不局限于教师对教学知识的传授、阅读方法的指导, 也适用于对学生写作素材的抓取。如:写作《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教师通过对班级学生活动过程的摄影, 在“微课”中抓取其中一段视频进行详细解析, 指导学生对画面对象进行细致观察。通过分析不同的画面, 教师引导并教授学生学会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方法。学生通过视频, 感受在活动中的快乐, 在快乐中体验“微课”带来的品味过程。“微课”的结束, 便是学生对写作跃跃欲试的开始。写作源于生活, 通过“微课”的引领, 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微课教学方式的出现, 使语文导学案教学不再流于单一的预习形式, 丰富了学科融合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 通过微课形式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让微课辅助课堂教学, 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利用微课让语文教学绽放新蕾。

摘要: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出现, 对幸福课堂语文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微课教学, 丰富了导学案展示的形式,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注重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 关注生活, 学会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创作素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学案,微课,突破,重难点

参考文献

[1]刘晓萍.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现状调查研究——以青岛市中小学为例[J].中小学电教, 2013, (10上) .

篇9:“导学案”在高三复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三复习  “导学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对比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导学案”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统筹性和逻辑性,旨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它以学案为教学载体,以教师的课堂话语编排为主要呈现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教师不是课堂主体,在布置学习任务、编排学习内容以及知识检测等诸多环节中,教师起着积极引导、适度监督的作用,领会知识点、应用技能则由学生自己完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

一、“导学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导学案”的最基本特征是让学生自发地探究学习内容,而后教师进行课堂引导,即“先学后教”。在该模式下,学生自主掌握的知识体系具有原创性和主观性,所以难免会出现知识漏洞与逻辑混乱的现象。如果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完善学生初步掌握的知识体系,那么学生必将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架构。因为后续的科学引导与初步认识存在思维冲突,这种冲突能有效刺激学生自我探究的意识,所以说,“导学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意识”这一理念。

此外,“导学案”模式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需要反复强调一些常规的解题技巧和数学思想,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领会和总结。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大幅提升教学效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概念是数学重点,也是每年高考的重要内容。苏教版高一数学《函数》首先引出集合概念,然后衍生出不同类型的函数及其基本性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讲解《函数》章节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先教后学”的课堂特征,学生被动地掌握基本知识架构。如果采用“导学案”模式,由教师制订高中《函数》相关的知识脉络,然后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各章节的学习与研究,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导学案”能增强章节之间的逻辑性

如何增强章节之间的逻辑性,是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的关键,所以统筹归纳知识点至关重要。“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统筹性与概括性,它能有效提高复习的逻辑性。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复习阶段会感到手忙脚乱,“导学案”可以帮助他们从宏观层面理清高中数学的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攻克难点。

例1.对于两条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若方程组,有唯一解、无数解以及无解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分析:高中数学中关于位置判断的问题,不仅涉及直线,还有直线与圆以及其他曲线之间的关系,所以对该问题的处理具有一般性。在处理本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导学案”模式,把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与代数方程式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方程的无解、唯一解以及无数解,可以间接地判断出两条曲线无交点、有且仅有一个交点以及重合的位置关系。对于圆与直线以及其他曲线的交点问题,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定量求解。显然,通过“导学案”模式,不仅简化了高中数学的求解问题,还增强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性,大幅度缩短了学生复习的时间,有助于学生精简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导学案”教学模式体现了“多学少教”与“科学引导”的教学理念,对于高三数学的复习而言,它不仅可以完善学生已有的知识架构,还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体系,强化各章节之间的逻辑性,对高三数学复习起到宏观向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新绿.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0).

篇10:《童年》在苦难中长大导学案

-------名著导读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理清小说梗概。

2、交流《童年》一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通过抓住描写方法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珍惜生活。

3、让学生感受阿廖沙的不幸童年,了解他在苦难中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通过精彩片段的赏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如何从作品中感悟到小主人公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经历。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作品简介】

1、引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苏联作家,他一生写了无数的作品,为世界文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家作品。他是谁呢?他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为最大的痛苦。这一位有着如此巨大成就的作家为什么说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2、作家高尔基简介:(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前苏联社会文学的创造者。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高尔基出生在俄国中部尼日尼诺夫罗德的一个细木工家庭里,四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里,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他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只读过两年小学,十一岁走入“人间”。在社会的底层,他当过学徒,拣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作品《童年》简介:《童年》是高尔基以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童年》是第一部,最初发表于1913年,内容涵盖阿廖沙3岁至10岁(即1871—1878年)的童年生活。

4、成书背景:高尔基4岁丧父,10岁失母。他的童年是在伏尔加河岸尼日尼城的外祖父家里度过的。这个家庭充满了可怕的相互仇恨的气氛,他们嘲弄弱者,侮辱善者,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受到可怕的伤害。只有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是这个黑暗背景上的一颗明星,她善良的心和她所讲的迷人、可爱的民间故事温暖着高尔基的心灵,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播种下

了生活的信念,并培养起高尔基对文学的深厚感情。可以说,外祖母是高尔基文学生涯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的意大利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向他讲述自己童

年和少年的生活。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该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

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回答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的„„”于是,在1913年,高尔基创作了他著名的长篇小说《童年》。

【板块二:独学】

学习方法指导:对照导学案,结合教材,组内分工完成。

1、《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

2、《童年》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

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的人,经常毒打

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对谁都很忍

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正直的老工人(),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

事情”。

5、《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

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6、《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7、探究思考: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8、《童年》阅读训练

(一)我也开始挣钱:我逢星期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

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

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

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

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

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1)请概括选文的内容。我开始学会挣钱补贴家用,和外祖母相依为命。

(2)文中的“外祖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谈一谈她对

“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外祖母善良慈祥,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对谁都很忍让,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

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

苦的生活。

(3)你从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即使是在逆境里,也要坚强地面对一切挫

折,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乐观地看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板块三:互学】

1、对子之间互相检查1—6题,合作探究第7—8小题。

2、群学。

(1)谈谈阅读感受: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

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

力量。

(2)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阿廖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

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

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我”: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板块四:评学】

1、看看我的精彩展示。

篇11:在Excel中输入数据导学案

1、知识与技能:掌握excel中各种数据的输入方法,能够设置数据格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收集、整理数据的习惯。

学习重点:在单元格中输入不同的数据,并合理设置其格式。

学习难点:各种数据格式的设置。

学习过程:

一、学生预习

上节课学习了excel的启动,并在单元格中输入了一些数据,罗列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格式。如:文本、数字、日期、百分数、货币等

二、教师引导

1、输入数值类型的数据,小数点后面设置为3位数。

两种常用方法:

1)选中单元格,格式→单元格→数字选项卡→数值→设置小数位数为3。

2)右键单击单元格,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选项卡→数值→设置小数位数为3。

2、输入货币类型的数据

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方法如上两种,数字选项卡→货币→小数位数设置为2位数,货币符号选择为¥。

3、输入日期类型的数据

数字选项卡→日期→选择日期类型和区域设置。

4、输入百分比类型的数据

数字选项卡→百分比→设置小数位数。

学习了以上类型数据的输入,请同学们尝试将自己身份证号码输入一个单元格中,能否输入进去,会出现什么情况?

5、输入文本数据,如身份证号码。

1)以上述方法,选择文本类型,此时输入的数字作为文本处理。

2)在单元格中输入英文状态下的“ ’ “,紧跟着输入身份证号码。

6、设置单元格中的数据水平、竖直方向居中

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对其选项卡→水平和竖直对齐

三、学生展示

1、新建一个excel文档。

2. 在工作表中输入下图中的数据。

3、设置对齐方式为水平和竖直方向居中。

四、当堂检测

1、小组成员相互检查对方是否完成输入内容,格式是否正确?

2、在输入身份证号码时使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在输入什么样的数据时还要使用这样的方法呢?

五、自主小结

1、通过这节课,我收获了什么?

2、这节课我还有什么疑惑?

篇12:“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盐城市盐阜中学 汪卉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本文主要探讨“导学案”教学模式、操作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该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案 导学 探究 操作 优点 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出一条“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含义

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由学案和导学两个有机部分组成的。“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律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维上有所启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分小组探究,个人探究、小组之间交流与合作等。不管哪种方式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点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依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引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求顿悟。

“练习”可以是个人自练,小组互练,限时训练或考试检测。无论哪种训练方式,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实现巩固“已学知识”,有所创新的目的。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导学案”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能力培养是主攻方向。

一般是我们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线、难点解释、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综合我校“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自学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探究做好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求索心态。

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巡视学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按照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学生自研讨论,教师收集问题。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研和讨论互研。要求: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教师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

教师串讲点拨,学生释疑解惑。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疑问,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也可以让已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讲评,教师补充。

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紧扣目标,当堂训练。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讨论互对答案,也可由教师出示答案,但讲评一定要有针对性。

反馈小结。根据教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点

“导学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导学案”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导学案”能“减负”不“减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时代和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导学案”不失为一种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好模式。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导学案”教 学模式的核心。由于学生学会学习,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导学案”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增强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推行“导学案”是教学模式的收获。学生变得乐学、爱学、会学、能学;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由教书匠转为研究者由“警察”转为“朋友”“指导者”。

“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在学案上书写答案的过程也是练习书写的好时机。自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后,要求学生写的练习都设计在一张学案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批阅学案的时候不仅要纠正学生的答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只有教师在平时练习中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学生才能够在平常学习中对书写问题加以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导学案”的使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活动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进去的。对于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有些活动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他们只能听,不能、也不知道该怎样加入到小组的活动中去。所以,时间一长,就有一些学生在小组活动时只能当“旁观者”。对于他们来说,小组的活动根本学不到任何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参加的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导学案”的使用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用学案后,很多课堂活动都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思考,真正锻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学生独立思考后有了自己的见解,在所有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信心和机会。只有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思考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才可以在以后独立面对问题时有足够的信心去科学地思考问题,准确地解决问题。

四、“导学案”使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导。

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强化教研,注重教学反思。

在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不断挖掘“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巨大潜力。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防止导学案形式化,注重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要防止导学案内容习题化。我们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防止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防止把导学案变成了一份单纯的当堂达标测试题,使导学案学案失去了导学的功能。我们还要防止把导学案中学生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主体地位的凸显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教师要正确处理使用导学案模式下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环节,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善于处理好导和学、讲和练、思和做、个体与全体、学生与导学案 等几方面的关系,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完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期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参考书目

上一篇:家长必读:“问题孩子”是如何产生的?下一篇:中学生课外学习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