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

2024-06-25

农村小学教育(共6篇)

篇1:农村小学教育

农村小学教学论文农村小学语文论文:

农村小学生写字教育对策

摘要 农村小学生写字状况令人堪忧。主要是写字课若有若无,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学生课业负担偏重等原因。所以要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认真上好写字课程,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开展成果展示活动。

关键词 写字 现状 原因 对策

写字是学生语文素养一个重要体现,应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就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农村小学生写字水平却不尽人意,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

一、现状 点画不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点画的“摆位”不到位,形成了横不平,竖不正的情况,如“平”“十”,横不能横,竖不能竖,东倒西歪,汉字的艺术美的特征荡然无存。笔画长短不到位,该长的不能长,该短的不能短,如“喜、善”中间的横画比较长,其余的横画比较短,再如“中、申”中间的竖画要写的长一些。结构不合理。汉字,素以结构组合美妙、大方而著称于世。然而大多数学生生不知如何组合,该左右对称的不能左右对称,该疏密匀称的不能疏密匀称,该参差变化的不能参差变化。书写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书写随意,字迹潦草,涂涂改改的也很严重。格式不规范。表现在首段开头不空格,标点符号不占位,字体摆在格子外,字距与行距没区别等等。写字姿势不端正。姿势端正是写好字的保证,很难想像一个东倒西歪的人能把字写好。农村小学生写字姿势不端正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三个一”基本没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部或向左侧偏,或头低太厉害,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

二、原因 写字课若有若无。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课程方案》上明确规定了写字课的课时量。但是,在农村一些学校只是在课程表上安排了写字课,而实际上大多数写字课都被语文教师挪作他用,写字课也因此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若有若无的角色。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写字教学绝不是几个领导、三两个骨干能够解决的事情。写字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写字教学的教师队伍,才能从根本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在农村,一些教师的基本功不过硬,特别是在写字方面,这就使写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课业负担偏重。“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这是国家三令五申地对小学生作业量的要求。然而在农村,这个条例被架空。因为这个教师布置一点,那个教师布置一点,学生的作业总量远远超过一个小时。作业一多,写字质量就难以保障。家长的教育、认知有偏差。家长在孩子写字教育方面存在认识偏差:一部分家长过早让孩子写字,由于孩子手部肌肉发育不够健全,而又缺乏有效和正确的引导,造成错误的握笔

及写字姿势;另一部分家长则听之任之,认为孩子们写字完全由学校负责,对孩子的监督管理不够;更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考到高分。

三、对策 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课标》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强调“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可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全体教师、领导及家长要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将写字教学纳入考核范围。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技巧、方法和姿势,教师自身也应有相应的基本功,因此教师自身要加强对写字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还要研究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写字能力。只有教师吃透写字的规律,才能使学生有章可循。认真上好写字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字教材,加强示范,耐心指导,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要根据每次写字训练重点进行精要指导,分析每一组字的异同,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如何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并逐步达到美观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在教育教学中,要给学生们多讲一些古今书法家的练字的故事。校园橱窗画廊里张贴名家作品,供学生课余欣赏临摹。还可以请学校、社会书法爱好者作讲座,名家作指点,通过召开笔会、现场书写表演,让学生“聆听窗外的声音”,在获得美感的同时,提高书法学习的兴趣,营造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开展成果展示活动。把学生作品展示出来,这样效果比表扬要好得多。学校加强各班书法园地建设。定期张贴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指正,最终共同进步。同时举行形式各样的书法比赛,因为比赛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定期组织小学生写字比赛,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愉悦,以激发他们更大的进步,也给予其他同学以深层次的促动和震撼,达到“使获奖者更上层楼,未获奖者奋起直追”的理想教育境界。

写字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繁重的工程,需要一点一横地积聚,需要一种心态和一份毅力来筑垒,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篇2:农村小学教育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试谈农村小学教育现实困境和对策

[摘要]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还不能够与时俱进,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许多矛盾仍然制约着农村小学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资源 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一步一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及教师队伍建设。自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村教育就已经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了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其中更加重要的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2.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3.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整个系统性、与文字教材配套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4.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尽管在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纷纷重视,而且也得到省、市、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资源建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比较明显。

国家的各级政策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究竟是怎样的?教育资源建设如何能够弥合和跨越理论与实践断裂的深深鸿沟?这些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开展到现在以来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难题问题。教育教学资源能否真正的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它的效益,也仅仅只有在现实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必须要明确看到,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规划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只有真正实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能够有效地去促进农村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才能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为此,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必须应该以实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应当充分的重视这些资源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并且反复实践,不断完美完善,才能精益求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诸多地方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目前我国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解决这个问题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校际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慢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靓教育形象。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应当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这样才可以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五是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宣传,大力宣扬农村教育所作出的新成绩,宣传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有益的教师或者学生,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事迹得以宣扬,品德受到歌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的目的。六是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

在调整中,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不要因为学龄儿童少,大范围撤校并点,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三、师资力量薄弱

1.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村级小学教师并不能任教于自己所学的科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完全的发挥和施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教师,就安排新分配来的教师教哪一科。村级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自主性没有选择权,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在文化知识上面的提高。教师如果适应这个新的专业课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钻研,而这个过程已经实实在在的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普遍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文化专业知识并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汲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之低是有目共睹的。就工作环境而言,社会各种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的优质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非常贫瘠状态。待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质量。虽然我校自2003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当中,但仍然杯水车薪。二是学历水平过低,年龄结构完全畸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形势严峻。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农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限,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的步伐。在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村级教育现状就可想而知了。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一至三年级的教师每人任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全部在教室中进行,并且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能离开教室。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一年下来都只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教师工作量也非常大,就教学效果而言,效率很低,效果也差。而且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科目,根本就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一人多职的,即便是有了专业老师,因为教师队伍的严重短缺,也变成了一人多职。专业教师不足既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

四、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切实的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小学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篇3:农村小学教育

社区教育是政府社区管理中实施的一种全民化教育, 是与社区内的经济发展、政治教育、文化繁荣、科技发展以及提高日常生活幸福感相联系的多类型教育。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要逐步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城市社区教育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取得了较大成绩, 而农村社区教育则发展迟缓, 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我国9亿多人在农村, 农村不但离不开社区教育, 而且需要花大力气搞好社区教育。

1 农村社区教育产生的背景

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依赖于农村社区的发展。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 是指在农村地域中以行政村或中心村等一定的地域为范围, 以农民为主体组成, 以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联系, 以多种社会群体结成的富有人情味、开放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本质上是农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农村社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

2 农村社区教育产生的动力

我们知道, 社区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可以说, 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基础与必由之路。随着经济水平的, 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他们不但需要丰厚的物质生活, 而且要求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不但需要舒适的居住条件, 而且要求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但要求拥有生产经营上更加完整的自主权, 而且要求拥有政治上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向教育要生产力, 永不过时, 因之形成了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3 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

3.1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社区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 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是现代社会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同样发挥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质量, 进行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能力的作用。农村社区教育受一定社会经济生产规模、速度和水平的制约, 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

3.2 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水平

农村社区教育的政治功能是由社区教育具有的社会生活属性所决定的。社区教育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 并在为巩固和改革发展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培养造就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譬如, 在农村社区教育中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以及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等, 就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的政治作用。

3.3 传播优秀的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产物, 社区文化则是社区、社区生产和生活的历史积淀, 社区文化传递的基本手段是通过教育活动。而农村社区教育恰恰具有把社区中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 进行选择、整理、研究、传递并能吸收、改造、创新和发展的功能。

3.4 形成村民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风貌

社区教育以人文教育为导向, 以互助、合作为特色, 强调先唤醒, 后启蒙;先生活, 后知识, 并实行人文教育、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 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互作用。

3.5 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在生产力诸要素中, 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劳动力是第一位的。劳动力的素质越高, 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我国人口众多, 但劳动力素质不高, 国民整体素质较低, 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只有依靠教育, 依靠终身教育。农村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作为实施终身教育的一种最佳的教育组织形式, 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及目的

4.1 内容

农村社区教育应该有别于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等其他教育, 是其他类别教育难以覆盖而又是社区居民所需要和喜好的, 对家庭稳定、社会繁荣等有益的多类别教育。从大的方面讲, 包括倡导社会优良风气, 宣传公共道德及法律知识, 表彰模范家庭及好人好事;举办社区文化活动, 设立书报阅览室, 介绍乡土文化, 传授民俗技艺;协助低收入子女就学, 举办成人补习教育;辅导民众就学、就业, 开展家政指导;居室内外环境美化, 家庭装潢, 家庭膳食营养, 及其他社会教育活动等。从小的方面讲, 针对社区内老人、小孩、下岗人员等不同知识需求, 通过不同形式, 多层次地开展现代家居、生活情趣、老年保健、心理健康咨询、安全防灾、养性怡情、家政技巧等知识的学习;针对年轻父母教育方面, 可以开展: (1) 亲子教育。以怎样做个好父母为目的, 教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 建立与子女的良好关系, 以及帮助子女课业, 解决子女行为问题等。 (2) 卫生保健。是帮助父母了解家庭医药与护理常识, 保持居住环境卫生;并介绍有关食品营养、健美、急救等知识。 (3) 休闲康乐。以扩大父母们的生活视野为目的, 使她们在繁重的家务之余参加歌唱、舞蹈, 及参观旅行等活动, 以调节身心, 增添生活情趣。 (4) 生产习艺。以提供父母们从事家庭副业的机会为目的, 举办插花艺术指导, 介绍家庭手工艺, 并联络厂商, 为妈妈们介绍实际工作的经验。 (5) 家政指导。以家政指导为目的, 协助妈妈们从事家庭室内布置、服装设计、家庭点心制作, 以及料理家务的科学方法。 (6) 社区服务。以推动父母们参与社区服务为目的, 利用余暇, 组织父母服务队到医院、育幼院及老人院等从事服务工作, 等等。

4.2 目的

通过农村社区教育, 使农村居民获得以下多种能力: (1)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与义务; (2)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3) 培养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基础教学和应用机械的技能; (5) 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辨别价值标准的能力; (6) 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认识并发扬; (7) 客观了解自己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自己适应并不断改进自己; (8) 保持个人身心健康以及自己家庭成员的健康; (9) 发展与人相处的适应能力; (10) 正确安排具有幸福感的家庭生活的能力; (11) 形成欣赏别人的眼光, 能适当赞赏别人, 为形成和睦的邻里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5 农村社区教育开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面实现提高居民素质

具体讲,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个居民的个性, 致力于每个居民的独特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培养。先把每个居民培养成有知识、有德性、有个性的个体, 然后才能把社区建设成有特色、有亲和力、有凝聚力的社区。只有以人为本的教育, 才能激发居民参与的欲望, 只有居民的社区意识、公众意识被激活了, 社区教育才能形成千军万马之势, 形成社区向心力, 产生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团结互助精神, 形成健康向上、文明活泼的社区生活方式, 实现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5.2 摒弃学历教育为主的观念

农村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 它鼓励非学历教育的大力开展。从正规学校毕业后参加的各种继续教育, 是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 如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形式的学习, 更适合城市人群的学习, 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仍会得到大范围、大规模的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则不同, 面向全体农村居民, 由于受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企事业单位数量、物资生产途径等多方限制, 对居民的毕业文凭要求不是非常明显, 所以要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 以知识补充、技能培训、情趣培养等为主要内容。

5.3 注重加强对农村居民社区归属和认同的教育

研究表明, 社区里那些智商和职业地位比较高, 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人, 往往注重自己的职业归属, 社区意识淡薄, 对社区的事情关心较少, 容易忽视社区归属感的自我教育;而那些智商和职业地位比较低的人, 则表现出相反的态度, 他们往往表现出比较高的社区认同意识, 对社区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农村社区建设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居民社区意识的提升, 也同时取决于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态度。所以, 加强对农村居民社区归属和认同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解决的方法, 一是社区教育的课程要丰富多彩, 既要开设具有审美性乃至休闲性的课程, 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终身教育, 如音乐、美术、娱乐、保健等等, 又要不断适应企业需求, 开办各种实用型的职业教育培训, 包括职前、职后教育等等。二是多开办具有联谊性、交往性的课程, 为建立社区精神、营造社区文化创造条件, 为居民交往活动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场所, 如各种文化沙龙、兴趣专题讲座等等。三是通过加大社区公德课程教育力度, 树立社区在居民心中的位置, 调动社区居民共同创建互帮互爱、和谐温馨的社区生活, 把不同阶层、信仰、行业的人联接到社区这个平台上。

5.4 注意提高对现有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它可以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改造与再分配, 社区教育无需过多的额外投入, 就能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 不必占用过多的教育资源。就我国而言, 一是农村社区要主动接纳并大胆利用社区外资源。如与政府协作, 利用本区县的职教中心、职业学校、电大工作站、函授学校、党校、成人学校等的课程资源和师资, 充实农村社区的教育力量;从当前开展的实际情况看, 农村社区教育缺乏利用社区外资源的主动性, 要切实加强。二是要动员社区附近的“正规”学校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我国有不少普通中小学, 因为中小学入学高峰已过, 学生数量下降, 一些教师代课任务减少, 教室大量闲置, 这些盈余的教育资源可以转向社区教育, 学校资源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居民开放, 为农村社区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城市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城市社区教育, 也对农村社区教育产生一定推动作用。农村社区教育具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们政治思想水平、传播优秀文化、形成村民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等重要作用, 论述了农村社区教育包括公共道德、技能培训、亲子教育等多个方面内容, 提出了农村社区教育开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重要作用,注意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62.

[2]胡晓松.当代社区教育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3]赖立.发展社区教育, 创建学习型社区[N].中国教育报, 2003-01-28.

篇4:农村小学教育

关键词:学校规模;教育现状;心理辅导

教育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兴国之本。其中农村的小学教育是基础,它关系着农村和社会的发展,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现在处于落后状态,主要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导致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落后和学校规模小等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所以,我们应该发展和建设农村小学教育,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向社会和国家输送大批优质型人才。

一、扩大学校规模,改善教育设施

由于农村小学建设规模小,学生上课的教室少,很多农村的孩子不管年级的高低,全都因为教室少的原因安排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导致小学生学习没有规范性,教育质量也普遍较差。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了农村小学教育设施落后,由于经费不足,很多教育器材都无法正常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也很难实现。很多农村连最基本的黑板、粉笔都没有充足的资源,更何谈一些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所以,扩大学校规模,让农村的学生能在干净敞亮的环境下学习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改善教育设施,为农村小学提供充足的资源,提供像电子板等的多媒体教学器具也是现在农村小学教育的重点。国家和社会应该在经济上给予帮助,让农村的小学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学校的规模,改善他们的教学设施。农村小学教育只有在这些资源都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农村的发展。

二、整合教师结构,改善教学方式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很多年轻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职,只剩下一些年龄较老的教师。而且有一些贫困山区的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的薄弱就在农村附近找一些识字的村民进行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普遍比较差,导致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有的农村小学由于是一些年龄较老的教师教学,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教学方式也呈现单一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正确地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国家应该多鼓励和支持一些年轻的、专业的小学教师前往农村,同时也应该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年轻专业的教师走进农村,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完善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分配,防止农村小学教师的老龄化和单一化。同时也要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的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多媒体展示或者是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

三、规范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水平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非常松散,教师的管理制度和交流制度严重不足,很多农村教师工作的评价都无法正常运行,普遍都以学生分数的高低来进行评定。学生分数好,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好,学生成绩差,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就差,不能正常评价出教学的综合能力。还有就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非常欠缺,很多学生在学校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学校和教师也不给予管理和帮助。

规范教师的管理制度和交流制度,每个教师的评定和考核都能正常进行,而不是单一地按照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进行评价。应该从单一的评价转变成多样性的评价,从重教学成绩转向重教学思想的评价。同时,要保证每个农村教师能正常和外界大城市的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经验。还有就是学生的规范和管理。每个农村的学校都必须保证每个学生在有制度、有纪律的学校里正常学习,提高教育水平。

四、加强心理辅导,增强教育程度

农村的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孩童,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父母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正因如此,很多农村小学的学生因为长期地思念父母,不能和父母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他们产生自闭心理和做出一些违反道德常规和法律法规的事情。

还有因为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劳动力少,经济上不能得到满足,很多农村的孩子就因为不能正常地提供费用而辍学,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期,导致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个人素质也因为无法正常上学而有所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一个无忧、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同时国家也要增强他们的教育程度,让他们不用因为经济的紧张而辍学,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

农村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中心。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次解决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发展小学教育,提升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昌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4).

篇5:农村小学教育

07秋教育管理本科徐爱勇

一.调查的背景: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在小学的各科教学中音乐、体育、美术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这几科在当前农村各小学的教学中恰好是被当成了小科目。相当长的时间以来,语、数、外这几科的教学一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领导重视、教师重视、学生重视、学生家长重视。而音、体、美就惨了,还不如封建社会里的小妾的地位,地位也只相当于封建社会的丫环或佣人。体育课教学的现状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体育课就是“打”。音乐课就是唱歌,唱各种流行歌曲。音乐课就是“唱”。美术课就是画画课。说穿了:小学音、体、美就是“唱音乐”、“打体育”、“画美术”。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这些所谓的“小科目”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是极为重要。而现在农村小学小科目教学现状如何呢?我对此做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

二.调查对象、内容、方法、过程与调查时间:

1.调查对象:

泗阳县庄圩乡、王集镇、里仁乡、爱园镇各3所小学,共计12所学校,问卷调查这些学校学生400位,访谈教师80位和10位学生家长。

2.调查内容:

①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情况;

A.根据课程要求和本校实情制定了可行的教学计划;

B.为了应付检查制定了教学计划或没有制定教学计划。

②音乐、体育、美术功课的编排情况;

A.课程编排科学,合理,课时达标;

B.课程编排随意,课时不达标;

③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的配备情况;

A.音乐、体育、美术有专职教师;

B.音乐、体育、美术没有专职教师。

④音乐、体育、美术课的教学情况;

A.音乐、体育、美术课教师能按要求精心组织教学;

B.音乐、体育、美术课时教师上课随意,有挤占课行为。

⑤音乐、体育、美术器材的配备情况;

A.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器材齐备;

B.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器材不齐备;

⑥学生对音乐、体育、美术课的兴趣情况;

A.学生对音乐、体育、美术课有兴趣;

B.学生对音乐、体育、美术课兴趣不大;

⑦音乐、体育、美术课的测试情况;

A.音乐、体育、美术课的测试科学合理;

B.音乐、体育、美术课的测试较随意或没有测试;

⑧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价情况。

A.学校对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价科学合理;

B.学校对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价随意或没有作出评价。

3.调查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4.调查过程:

(1)结合上述情况对教师进行访谈;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5.调查时间:2009年9月——10月。

三.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1.在音乐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首先在音乐学科师资配置上,我县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有的仅限于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几乎没有音乐教师,有的乡镇有兼职的,也是以其他学科为主,捎带上音乐课。再有一点就是音乐师范毕业生分布不均,有的乡镇多,音乐教师教不上音乐课,去当班主任。而有的乡镇音乐教师少,或者连中心小学都分不到一个。在音乐教学设备上也比较落后,一部分学校有专用音乐教室和钢琴,大部分的音乐教室也可以叫做综合活动室,各种活动都可以用这一个教室。一些小学上课必备的打击乐器、教学磁带等也只有几家学校有。还有一些村小连音乐教材都没订,可想而知,没有教材如何上音乐课?另外,一些学校还常以各种理由,利用音乐课上其他学科的课程,致使学生无法学习和掌握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剥夺了儿童享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其次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禁锢和影响。音乐教育的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忽视了小学音乐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在农村小学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即所谓的“小三门”,对这些科目视作可有可无。音乐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教育工具被忽视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后劲不足。

2.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首先,当前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特别是农村小学。尽管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原本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撤点并校后学生是明显增加了,师资优势相对也明显了,但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来说是更加紧缺了。就我乡现状来说,全乡小学在撤点并校前共有15所小学,现在只剩下5所小学,应该说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充足了。其实不然,目前4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基本还是90年代的场地,器材除省四配套工程发放的一些外,还是以自制为主,数量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这种现状在短期之内还难以得到改变,并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兼职体育教师较多,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实施体育新课程以来,小学各年级的体育课已全部实行每周三课时,体育课时总量明显增加。但撤点并校后,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小学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新增的体育课时大部分安排兼职教师,我乡58个教学班,只有乡中心2名体育专职教师,其他兼职体育教师有26名,有的从未经历过体育教学。因此,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连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熟悉,又能如何保证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谈不上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了。

再次,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大部分教师还是传承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村级小学中“放羊式”体育课依旧不同程度存在。

3.在美术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第一,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好上。老师上课只要画一个苹果,或者一个口杯,或者一把椅子,或者一束花在黑板上教学生照着画就行了。老师基本不讲画法、技法、要领,也不做指导,画完了事。第二,农村小学美术课作业简单。学生一边画,可以一边交给教师批改;教师拿来后几秒钟完事,一个分数,一个日期就行。当堂课完成,又无家庭作业之类的课外作业。第三,美术课考试简单。随便画一个什么东西给学生,照着画出来就行了。期末只要提供一个分数给教导处即可。第四,升学不考美术课。小身升初不考美术,所以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都不重视。

四.对学生家长的访谈分析:

虽然小科目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世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已经吃够了耕作之苦,一心想让后代能够出人头地、跳出农门。认为学好文化知识才是正道,至于对小科目的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多数农村家长忽略了小学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现在小学阶段虽然取消了升学考试的压力,但家长并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多数家长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这就使他们的孩子错误地认为考试成绩是最重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

五.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来看,农村小科目教学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1.许多学校制定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计划不具体,对本学期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学安排不明确,教师对各阶段音乐、体育、美术教学的要求不了解。个别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课开设节数不够。

2.音乐、体育、美术课挪为他用现象严重。几乎所有学校,所有班级都有挤占体育音乐、体育、美术课的现象,有个别学校甚至几乎不上音乐、体育、美术课,功课表编排的音乐、体育、美术是应付检查。

3.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质量不高。很多老师上这些课时随意性强,没有按照音乐、体育、美术教学的要求进行组织课堂教学,即使上了也只是集中做些放任自由活动,有的老师甚至把音乐课上成了晚会课,体育课上成了活动课,美术上成了自习课,让学生爱玩什么就玩什么。

4.学生对音乐、体育、美术课颇感失望。许多学生虽然很喜欢上这些小科目的课程,但由于教师欠缺指导,他们上课没有获得多少收获,很多学生对教师上的体育音乐、体育、美术课感到不满意。

5.音乐、体育、美术体育教学评价大多造假。学生的音乐、体育、美术成绩不是真正通过检测来判定,大多是凭教师想象给每位学生定个分数,以此应付领导、应付家长。学校没有把学生的音乐、体育、美术成绩纳入教师考评的内容。

六.存在问题的原因: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出现以上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学校的领导对小科目教学重视不够。对教师的评价只看重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成绩,学生的音乐素养、体育素质、身体健康状况、认识美、评价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没有纳入评比的范畴,各校教导处对教师小科目上好上坏,有上没上没有很好的管理,甚至是任其自由泛滥,检查督促不力导致教师对此应付了事。

2.专业教师欠缺。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基本没有专职的,经过正规训练的教师几乎没有。这些小科目课基本上是由兼职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因为担任的语文或数学要参加评比,小科目课也就不那么重视了。即使想上好,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懂得音乐、体育、美术教学的方法,也只能是勉强上阵。

3.音乐、体育、美术器材不足。由于收费限制,财政投入又不到位,导致学校经费相当紧张,许多学校的相关器材即使在省四配套工程发放到位后也略显不足。

4.评价体制限不上。许多学校对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的教学情况没有进行检测,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有教无教一个样。评价机制跟不上,造成教师对体育教学应付了事。

七.农村小学小科目教学管理的启示:

针对以上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我认为要抓好小科目教学工作应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工作应引起重视,教育局在评价一所学校时应将学生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学情况纳入其中。对学校的小科目课程的安排,课程的落实情况应有计划、有检查、有督促,对不落实计划的学校老师应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2.加大投入。各级政府部门应对教育加大投入,特别是应把音乐、体育、美术器材的添置纳入计划,逐年添置配备教学所需要的相关器材,为教师上好课创造有利的条件。

3.加紧培训。要把学校小科目课程的教师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开展一些音乐、体育、美术专项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小科目教学观摩,开展一些小科目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让所有兼职的小科目教师也能熟悉相关课程标准,掌握必备的教学技能。

篇6:农村小学教育

远程教育工作已经从一个新鲜事物转变成了教师手中理想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通过长期的努力,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我校远程教育工作“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就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

为了使设备和资源真正服务于教学,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考核办法,并将管理和应用纳入了常规工作,对卫星资源按时下载,分类整理并及时公布。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坚持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目标、有考勤、有考核,要求中青年教师同步过关,年长者同步跟学,形成了领导带头学,中青年教师刻苦学,老年教师尽量学的局面。校长定期对此项工作查看,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使广大教师认识到“远程教育”工作领导重视,不可忽视,从而激发了教师搞好此项工作的积极性。

二、抓好落实

为了把学校远程教育应用真正落到实处,使其规范、科学有效地运行,我们注重一是建立健全应用工作的基本要求,完善“一表三册”,确保设备应用课时每周不少于30节,学生收益率达90%以上,教师使用率95%以上,做到了远程教育课表进教室,及时填写使用登记册,并且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之中。二是重视加强教师培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师资培训,每周二、三下午第三节课分别为语文和数学小组培训,采取学校考核同培训教师考勤相结合的办法,督促教师学习。培训学习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三是教学中逐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形式。在教学应用中,老师经过研讨、探索,将远程教育资源同学科知识整合,对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收效很大,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开始由部分教师不会用,变为会用,怕麻烦不用,变为上课老师爱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真正变为远程教育真正为教学服务,把所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到教学之中。四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负责接收信息资源,收集各类课件,刻录光盘,为一模式设备提供播放光盘,并且保证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出现故障及时排除维修。尤其是遇到大风天气,致使卫星接收站时常会出现无信号故障,每次校长都会亲临现场,排除故障。

三、成效显著

通过全体师生一年来的共同努力,资源应用已初见成效:一是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二是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用技能和教育教学平。同时,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踏实实在,老师们又能刻苦钻研,本学期我校在县远程教育应用与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县教育局的肯定。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有些地方还需要继续努力和加强。我们将不断改善条件,改进方法,密切配合,使远程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太平示范小学 2016年7月10日 2016年春太平示范小学

上一篇:职业鉴定中心下一篇:我喜欢体育课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