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调查

2024-06-30

农村教育调查(精选8篇)

篇1:农村教育调查

农村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点,是占中国教育的绝大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了提高人口素质及人均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长期长远,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然而,随着时下市场经济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许许多多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对自己的事也失去了应该有的信心,尽管大多数人把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可还是被种种现实境遇所困惑。教师也是人,有个人的家庭生活、情感,有跟其他人一样的发展愿望,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有自己的理想和潜能和表现欲。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心,我们最近我们对本镇中小学,从农村教育现状和教师心态的角度,对各个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群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调查走访了本镇的16所中小学校,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群众100余人进行了交流访谈,带回了300多页的调查笔记。

一 基本情况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全镇16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纪从几岁到60岁不等。

2 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在10月。

3 调查内容: 教师的生活及家庭情况、教师的思想情况、教师的身体状况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时的救助情况、教师的工作状况、教师的子女生活现状,教师的福利状况、教师的心理反应形成的心理疾病、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对农村教育的意见、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 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查结果分析

1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50余份,回收31份。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32%;学生占11%,青年占26%,中年占58%,老年占16%;领导占25%,教师占62%,其他人士占13%;

2 农村教育现状的基本特征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量大

调查中很多的学校领导表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一个优质的教师团队,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投入及态度,从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一周有20节以上的课的老师占65%,15节以上的只占23%剩下的12%就在10到15节之间。我们还发现。75%以上的老师一般上的是2门课,有些学校教师要代三门以上的科目。在村级小学,有15%的老师还在上复式班。担任班主任的老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更多的班务工作需要处理,另外还要完成每学期教育局布置的相关校本研修和相关的心得体会等等。上课前得写教案,详细的备好课,上完课后得批改作业、研究学生、家访,所有的工作都要做相关的记录。繁重的工作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事务上,还有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想的压力甚至超过了身体的压力。除作业外,还要对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还要接受很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是不言而喻的。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之外无形中延续着,这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身心疲惫,好的教师都想着调换环境,造成优质师资的流失,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影响了工作热情,进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然而,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和城区的`学校不可相提并论。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音乐课上没有钢琴、风琴……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很多教师代的是非专业的课程,有些科目就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落后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留守与学困儿童”现象

由于本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些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我们的调查中,65%的学校反应留守儿童现象严重。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很大的差别,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根本不懂的配合学校和教师去教育孩子。他们不闻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抱怨学校和教师,管理上时常会引起家长和学校教师的矛盾,甚至到校吵闹。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教师福利待遇低

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待遇上觉得可以的只占13%,47%的老师认为基本没福利待遇,40%的老师觉得根本没有;在我们的走访中。90%的老师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福利问题。调查了解,由于现在的管理政策,学校在教师节和元旦这两个对于教师很重要的节日都没有任何慰问和福利了,在调查中75%的老师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要获得认可和尊重。

在这次的调查中了解到,各校为了搞好双创和义务教育的很多工作,很多学校负债严重,使得学校运转艰难;而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对于学校负债也没有可行的解决政策,乡镇对教育的投入几乎没有,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及维修全靠学校承担;社会救助、捐资办学体系在农村基本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给老师发放福利待遇呢?

(五)教师精神压力大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显示,80%以上的老师觉得精神压力大。通过调查有近12%的老师因为精神压力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有11%的教师因为身体原因长期请假。精神压力是很多教师精神状态处于崩溃的边缘,根本无法上好课。农村教师的健康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精神上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篇2:农村教育调查

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和资料。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2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XX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和3%。虽然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篇3:农村村小德育教育调查报告

1、德育为首落实不够。

我国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指的就是德育,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它体现教育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 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此, 必须重视德育,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教育的根本标志。现实中, 德育首位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 特别是村小还难以落实, 往往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学生普遍对思想品德课程兴趣不浓、评价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德育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 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或错位, 而且德育内容松散、死板、变化性大、教条性强、逻辑性差;虽然目前对思想品德教材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受原有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部分任课教师讲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时代观念欠缺, 使学生难以体会德育课程对人生追求的导航作用, 未能满足学生心态复杂化、多元化倾向的需求, 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认同的减弱,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 社会上商业文化、经济大潮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冲击, 也使学生与严肃行教的教师拉开了一段距离。

3、德育教育存在的困惑。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 要从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校长是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班主任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 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而学校德育应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不同的教育阶段应实施哪些内容?达到何种程度?这些在目前的村小德育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混乱。

4、村小德育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我们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 爱是教育的桥梁, 爱是教育的钥匙, 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 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刻骨铭心, 终身难忘。唱一首好听的歌曲得到老师的褒奖;奏一段感人的乐曲, 受到老师的赞扬。在学生碰到困难和挫折时老师伸出援助之手, 犯了错误老师及时给予中肯的批评和诚挚的鼓励, 现实的德育教育队伍与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村小教师工作量过大, 既是班主任, 又是科任教师;村小教师教学内容多样化, 科目太多, 精力不足;村小教师年龄老化, 德育教育主动性不够, 吸收新的教法缓慢;村小教师德育教育专题培训机会奇缺;村小教师编制不够, 思想品德课一般都是兼职;村小教师工作环境较差;因此, 村小德育教育工作主要立足在保安全、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发生事情再来育人等低水平上。

5、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我对高升先进村小一年级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 全班26人, 有22人是留守儿童, 占84.6%, 其中父母都不在家的有18人, 占69%。这组惊人数据将给德育教育带来多大的压力呀。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因为缺少亲情的呵护, 家庭教育做得不到位, 教育监护不足, 安全保障不够等问题, 导致他们出现了性格孤僻, 逆反心里严重, 不剪指甲, 不洗澡, 不换衣服, 学习滞后, 不吃早饭、爱吃零食、甚至喝酒等生活习惯不良现象。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出现诸多问题。

6、农村德育教育环境不太宽松。

由于法制不断健全, 教育的责任越来越大, 社会环境造成了一种不良观念:凡是学生出事都与学校有瓜葛。如果学校或教师一旦有责

任教, 师那只就要很学糟生糕没, 大只问有题拿就钱睁消只灾眼。闭所只以眼有, 的纵农村然有些小毛病也不理睬、不纠正。

针二、农村村小德育工作建议对以上分析我对农村村小德育工作村1的开展、加强德育队有如下设想:伍的建设, 提高德育工小作者的地位系一所村小的。德育工作中心校要指, 并在人力和财力方定一名校级干部联德面关倾课斜程。的逐教步学设和立有专关职活德动育的课指教导师监, 督负;责聘有任育师期模、德奖层高励次尚德不、育低责工于任作教心先学强进成的单绩教位奖师和;任个评班人优主, 评任先奖;中每励把学规◇杨启中教置。由于村小没有少先队辅导员德育工作成绩放在起决定性作用, 应该将年的重要位育举行一次村小教师德轻人充实到村小工作, 育培训建议县。教委间隔一年调2序列化、。制定德育工作完善德育制度, 制度使德育, 制定德育远工作制度化、、查中特缝、点隙近制覆期定盖目德。对标育德, 工根育作据工计不作划同的, 使年考学龄评校、要不德科同育学工年化作级、无的经报长记常化, 录袋建立, 教师德育成绩档案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 要记入记录用好学生成告袋, 并纳入教师德育工作成绩中。加大德育

工作的奖励力度, 经常开展评选“品德高尚小标兵”活动;经常组织教师总结交流德育

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大力推广德育优秀成果。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德育工作表彰会。

3、把德育工作确实放到首位, 落到实处。虽然我们不再提倡“政治挂帅”, 可我们必须将德育工作当作一条红线, 始终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 只要当他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 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给教师的建议》348页) 。我们也要“道德生活化”, 把德育落到实处, 渗透到学生的一举一动当中去,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少一些说教, 少一些训导, 尊重学生, 为学生的未来考虑, 为学生终身负责, 做好德育工作。

4、加大思想品德教育测查力度。各科在期末测查时, 都要兼顾思想品德教育测查内容。例如, 语文测查中的阅读可否在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中选取, 既方便出题, 又考察教师执教情况;数学中的合作学习题、书写的美, 格式的美的测查等。另外, 常规检查对德育教育检查不能走过场。

5、充分运用农村阵地开展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育人, 同时开辟一些思想品德地方教材。

6、积极创造条件, 为村小学生提供阅览室, 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来武装头脑, 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

7、德育教育要在各门学科中得到渗透, 不能抽象地讲一点道理, 作一些鼓动, 这是收不到效果的。

德育教学的渗透应在直观、新奇的教学中巧妙、适时进行。

总之, 只要我们加强自身修养, 共同关注德育工作, 真心为学生、为社会、为国家负责, 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农村村小的德育工作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实果。

摘要:农村村小思想品德教育落实不够, 在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品德教法、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加大村小教师德育培训, 加大德育教育测查力度, 加大村小财力投入, 增加编制, 开发德育教育校本课程, 经常开展主题活动。

篇4:农村幼儿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笔者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以来,一直对农村学前教育比较关注。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好转,社会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加上70后、80后的家长们所经历的特殊历史条件,他们越来越理解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们在走上社会后有更强的竞争力,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一是不让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二是选择教育资源有优势的学校。这就形成了当前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成风的乱象,这一乱象的出现既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又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给学生、家长及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本人怀着对教育负责的态度,结合农村教育工作的实际,着重谈谈农村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与同行们商讨。

笔者选择在一个离县城约有15公里左右路程的乡镇为例:全乡总人口2万人,适龄学前儿童(3-6)岁(为了不涉及个人,本人一律以甲、乙、丙、丁为代码)520名,全乡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只有五所民办幼儿园(已办理办园许可证),各民办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如下(表一):

从上述二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学前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从表一中我们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足,仅只有园长取得合格学历,大部分教师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更谈不上有结合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能力,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农村民办幼儿园中,几乎没有男性教师,全部是女性教师,在这种环境中,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农村民办幼儿园班级的设置很不科学,没有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国家的要求设置班额(大班35人,中班30人,小班25人)上述五所幼儿园平均班额依次是37.8人/班,24.5人/班,32.5人/班,33.7人/班,20人/班。

教师负担过重,几乎是一人一班,不能确保教学质量。

从表二中我们发现:

办园面积达不到标准,活动场地狭小;

教室设计达不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空间太小,绝大部分教室是租用的,面积不足30平方米,达不到通风向阳的效果,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卫生间面积,厨房面积均达不到要求。

如遇天气的变化,学生整天只能窝在教室,室内活动室几乎没有。

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监管很难到位,有的地方委托乡镇中心小学管理或乡政府属地管理,但中心小学或乡政府无执法权利,只能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协调到位,会出现各个环节上的漏洞,造成隐患。

2.民办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不一,各园的教学要求和办园目标不同,绝大多数的民办幼儿园的教学都小学化,绝大以营利为目的,很难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

3.绝大多数的民办幼儿园缺乏后续资金的支持,对办园过程中的出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到位。师资的培训工作难以落实,教学设施的添置几乎是零,更谈不上添置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是具有普惠性、公益性,当前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社会应承担主要责任,应该重视起来,当务之急可采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村级小学校舍有了大面积的空余,可采取政府引导,民营参与的体制,解决民办幼儿园校园、校舍及辅助用房生均面积不足等问题。

可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例如:音、体美器材,农远工程设备、学校图书室、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等优势来解决幼儿园的实际问题。

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准入门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和硬件建设要求,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对达不到要求的或已办证后出现不足的坚决予以取缔。

加大政府投入,给予民办幼儿园一定的经济补偿,确保幼儿园公益性的实现。

尽快落实幼儿学前教育以政府买单为主的政策,创办公立幼儿园,加强公立幼儿园的示范性,引领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赋予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加大监管和整治力度,杜绝多处监管无一落实的混乱局面。

采取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有志之士从事幼教工作,做好小学富余教师向幼儿教师转换的培训工作,确保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稳定。

笔者相信:农村幼儿教育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篇5: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篇6:农村教育现状调查

作者:一(6)班团支部

学校:三角中学

指导老师:甘靖源(班主任)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

我镇所以相对于其他县镇来说,经济比较落后,我们发现,农村与城市教学存在的巨大的差异性,无论是在师资的力量和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农村中小学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小学。我们工作主要是英语方面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吃惊的发现,农村英语教学水平的落后。我们发现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连最基本的26个字母都不能够默写出来,六年级的学生竟然不会朗诵三年级的课文。

在很多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自身的努力还不够,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认为学校也负有很大的责任。比方说,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访问中,很多学生都表明他们三年级根本就没有上过,有的学生是从五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即使是这样,老师也不能够按时的给他们上课,因为老师如果进修的话,学校就根本没有英语老师了。

农村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城市中学读书,城市中优质的教学质量吸引了家长的注意,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城市中学读书,但是在考试中,他们发现小学英语考试成了他们进军城市的主要的障碍,但是因为无法改变的情况确实让他们感到头疼,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家长很大的压力。

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我们也接触了一些今年已经考上城市中学的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发现在同等的条件下,一般来说,城市中学会优先录取城市的学生,即使在城市学生的成绩在农村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学校。同时我们也发现,农村学生进入城市中学读书的费用要高于城市学生就读的费用,这个不得不让我们为农村孩子感到惋惜。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也显示出,农村学生在综合的素质上在一定的程度上要落后与城市学生。这个也可能是为什么城市中学对农村学生另眼看待的原因之一吧!

为此,我们经过协商,我们决定利用一点时间给学生讲解关于一些课外的知识,比如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外国的一些文化。我们很高兴的发现他们对这方面很是爱好,他们也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后来在评述整个教学质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上文化课程的时候,即使是平时上课很不认真听的学生,也能够非常老实的,睁大双眼看着你。即使是下课了,他们也会围着你问个不停。农村教育的落后,在一定的程度上家长也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对一些教育方法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更希望我们对学生负起全部的责任。甚至有的家长对我们说,我把孩子就交给你们了,只要你们不把孩子打成残疾,我就不会去找你们的。当时我们就傻眼了。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很奇怪的发现,农村的家长似乎比城市家长更加溺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还找不出真实的原因,或者这个可能只是局限的,也许是个特例吧。但是有一个方面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个方面是比较严重的,爷爷奶奶过分的宠爱孩子在农村是比

较多见的,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农村家长更溺爱孩子的原因吧。

篇7: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班级:电气09-2班

学号:31090801020

5姓名:曹高飞

目录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

1、中小学生离开学校

2、大学高门槛挡住农村学子

3、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问题很多

4、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条件差

二、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育

三、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1、加快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2、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兼顾

3、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9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教育出现许多严重的问题,诸如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离开学校、教师工资拖欠严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造成障碍。现在的农村教育已经到了只能用‘危机’二字来鉴定的阶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中小学生离开学校

在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已经10多年了,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在比较落后的地区,仍然存在大量问题,亟须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的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像城市的教育那样成效显著,更说不上繁荣,反倒可用“凋敝”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一点都不耸人听闻。我们深深感到,目前“普九”的成果是低标准的,并且相当脆弱。

农村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其累积的结果之一,突出表现在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办学制度,使农村的儿童——95%以上为农民子女,在通向学业成功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情况下,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无缘高考。

在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二)大学高门槛挡住农村学子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最明显地表现为城乡差距,而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是我国最重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而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

据统计,在每万人录取人数中,城镇青年的机会是农村青年的3倍多。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在重点院校中表现更加明显。这说明城镇学生分配到了大部分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而属于农村学生的大部分是中下等的高等教育资源。

为什么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会如此的大呢?

我国大学招生一直有一种很不合理的现象:城市考生尤其是大城市的录取分数低于农村。从某高校不同家庭子女的高考录取分数可以看出,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农民、下岗人员、个体经营者、工人、职员、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的平均分最低,比农民阶层子女的平均分低38.8分。对某电力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父亲的职业不同,其录取分数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农民子女的平均分数要高出干部子女22分,高出工人子女18分。其中工科类高出干部子女26分,财经类高出30分。

不用说,大学逐年上涨的学费和生活费,对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也是一道高门槛。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问题很多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致使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办教师人心思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

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开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使农村基础教育雪上加霜。

(四)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条件差

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对急需雪中送炭的农村来讲是多么的不公平。

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就是教育负担不公平。城市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费用基本上由政府承担,而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模式是城市教育由国家负担,而农村以县级统筹为主,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

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二、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育

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建设是重中之重,这也成为两会的焦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农村的重中之重又是什么呢?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农村的教育,农村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农业税全免掉了,下一步政府要给农村解决什么问题呢?当然是教育问题。温家宝曾经讲过,我们在政策过程中可能会犯错误,但是不能够犯永远不可以纠正的错误,比如机遇生育,毛泽东一批马寅初多生了三亿。教育问题也要重视,如果我们不重视教育,再过两年又有几亿人没有接受义务教育,这个错误是不可纠正的。

三、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在教育问题上,有两句话我听了以后我觉得对我影响非常大。

第一句话,教育的敢超一定要优先于经济的追赶。这个话是日本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家,他写了一份很厚的报告,讲过去一百年日本是怎么样追赶美国的。一百年以前,日本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美国的20%,现在已经相当于美国的97%,到六十年代日本基本上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有保障,日本追赶美国的经验就表明教育的敢超一定要优先于经济的追赶。

第二,香港理工大学有一个校长,他的话说的非常非常到位。他讲,政府要以父母之心办教育。我想这个话的分量是非常重的,我们的父母是怎么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如果各级政府真正以父母之心重视教育我想农村的教育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

为此,我建议:

(一)加快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1974年,日本就实行了城乡完全平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我们的财政完全可以实行九年制的免费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一个公共品,并不是说家庭可以掏钱就不搞。比如在美国,美国一个初中生、高中生,一年的学费和其他的费用加起来不到一百美金,美国这么富有为什么搞义务教育呢?所有的家庭都可以掏得起,所以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品,不但个人可以收益、家庭可以收益,而且整个国家、民族可以收益,所以我认为中国在今后五年之内应该完全有可能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二)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兼顾

光提免费的义务教育还不够,应该加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中央和省财政来负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从各个国家来讲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因为不同的县与县之间,财力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以县为主,就不能够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

做到这一点,才是名正言顺的义务教育,才能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队伍,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综合了解的情况来看,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农村教师中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层层拔高使用的多,教师整体水平难以保证。此外,由于待遇低、工资拖欠、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漠。

篇8:农村教育调查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农村教育硕士,农村中学

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议, 促进城市和农村中学教育均衡发展, 2004年国家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即“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即:取得农村教育硕士入学资格的学生, 必须先到学校任教三年, 第四年到高校脱产学习研究生课程, 第五年再回原单位边工作边完成学业。但因种种原因, 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不少问题, 为此本课题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实施状况以及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广西农村中学进行抽校调查, 调查对象以农村中学中层以上的领导为主, 个别学校是任课教师。共发放试卷46份, 收回35份, 有效问卷30份。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熟悉和理解情况调查。 (1) 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内容了解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 “一般了解”的占46.7%, “不了解”的占40%。这说明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这项政策不甚了解。 (2) 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招生对象的看法调查。这是一题多选题, 调查结果表明, 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占45.7%, 选择“具有本科学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占100%, 选择“本科毕业生”的占80%。这说明所有被调查的对象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 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 (2) 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 (1) 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重视情况调查。从调查结课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很重视”的占6.7%, 选译“重视”的占26.6%, 选译“不重视”的占66.7%。结果告诉我们,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还很不够。 (2) 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落实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选译“落实”的占6.7%, 选择“部分落实”的占46.6%, 选择“不落实”的占46.7%, 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学校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经费是没有落实的。 (3) 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需求情况调查。 (1) 对“学校是否考虑签约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 有53%的学校考虑签约, 20%的学校不考虑签约, 27%的学校选择“无所谓”。 (2) 学校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就们可以看到, 选择“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没有, 选择“本科”学历的占26%, 选择“研究生”学历的占74%。 (3) 对是否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任教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 有硕士以上学历任的学校占40%, 没有的占60%。 (4) 对农村中学选拔人才的标准的情况调查。 (1) 对招聘时注重教师哪方面能力的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选择“注重教学能力”的占80%, 选择“科研创新能力”的占13.3%, 选择“管理能力”的占6.67%。这说明招聘中学教师首先看重的是“教学能力”。 (2) 在招聘时最关注的是应聘者哪类学习成绩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选择“基础课成绩”的占86.6%, 选择“专业课成绩”的占93.3%, 选择“实习成绩”的占80%, 选择“其他”的占13.4。 (3) 招聘时最重视应聘者哪类品质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选择“敬业精神”的占93.3%, 选择“责任心”的占86.7%, 选择“工作积极主动”的占73.3%。 (5) 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有关方面的情况调查。 (1) 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总体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 选择“很满意”的占20%, 选择“基本满意”的占66.7%, 选择“不满意”的占13.3%。 (2) 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是否适应中学教学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完全适应”的占33.3%, 认为“基本适应”的占60%, 认为“不适应”的占6.67%。 (3) 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选择“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占60%, 选择“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占40%, 选择“缺乏责任心”和“缺乏踏实、勤奋精神”的分别占13.3%和20%。所以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二、启示和建议

课题对农村中学领导及老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有关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选拔人才的标准以及教育硕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真实可靠的。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了解到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执行等情况, 农村中学对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 毕业的教育硕士在任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的调整和修订以及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 调整和完善“招生政策”。

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城市来说差距很大, 这将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 创新“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大“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宣传力度。从农村中学领导或教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 不了解的占40%。这就说差不多半数以上的老师甚至领导不知道有这么一项政策。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这项政策的宣传力度,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来。 (2) 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 各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不够, 上面根本没有切实可行的一个政策执行的监控计划。以致于有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 敷衍了事。所以有必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执行监控措施, 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不断修订招生政策。 (3) 重视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不足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培养经费不到位, 46.7%的人认为培养经费没有落实。实际也存在教育部门与财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 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以种种说辞不落实农村教育硕士的工资关系, 以致于许多农村教育硕士工资福利及政策规定的其他待遇都得不到落实。所以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经费可以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拔管理, 直接下拔给培养学校。 (4) 扩大农村教育硕士招生对象的范围。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 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 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所以有必要扩大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范围。

2. 按农村中学所需人才标准修订培养方案。

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 60%以上中学是没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任教, 而又有73.3%的学校认为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是硕士研究生, 农村中学急需硕士研究生人才, 而数量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订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 以便于能培养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重视农村教育硕士教学能力的培养。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农村中学在聘用教师时, 80%的学校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教学能力, 所以有必要调整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减少理论性课程, 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课, 如开设一些技能大赛、模拟上课、评课等课程。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应紧密切合农村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以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 (2) 加重专业课的课时量, 减少公共教育理论课的课时量。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 农村中学在选拔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 所以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教学, 适当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 少开一些公共教育理论课。 (3) 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农村中学对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到, “很满意”的只有20%;对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存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 教育硕士研究生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等问题。这就说教育硕士研究生在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还有所欠缺, 各培养单位务必重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 重视农村教育硕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扎根农村中学的优秀人才, 但农村中学生活环境艰苦, 发展机会也不多, 要使农村教育硕士热爱农村教育, 终身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 务必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精神修养。所以在推选农村教育硕士时一定要将那些有将毕生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思想、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的优秀毕业生和中小学在校的优秀教师推选上去。

“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它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卫安.农村教育硕士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兼论教育硕士培养多元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 (9) .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季度例会发言稿下一篇:it公司经营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