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幸福演讲稿

2024-06-26

教育的幸福演讲稿(共8篇)

篇1:教育的幸福演讲稿

我的幸福教育梦演讲稿

好的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设计自己的人生;好的教育同样要唤起教师的觉醒,完善自我,内心充满正能量和幸福感。幸福研修是什么?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满足,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研修是什么?研究与修炼,围绕某一主题或具体问题,通过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从而完善自身某一专业能力的过程。为什么会把这两个看似不搭边的概念放在一起,这源于幼儿园多年教科研管理的困惑与思考:在十多年幼儿园教科研管理的过程中,我经常纠结于教研形式如何创新?教研特色

如何提炼?教研成效如何提升?而往往忽视了最本质的问题——教师研修的最初出发点。教师研修的本质是什么?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我个人粗浅的认为:教师研修是完善“教师生命”的有效载体。这里“教师生命”有两层含义:即包括对教师职业专业素养的完善与修炼,也包括对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与淬炼。教师研修的过程就是让教师专业技能和个性发展得以完善,从而丰富生命的内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而言,研修的最高目标就是使教师获得一种高结构的幸福感!为什么要做幸福研修?研修对于教师而言,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我记得在温州市教科研骨干研修班的一次现场教研给予我很大的启示。当每个组的老师汇报自己观摩所学校(幼儿园)的教研工作开展的情况时,我发现每个学校展示的方法是多样的:有教科研管理者的汇报,有一线教师的介绍,有教研现场的观摩,有面对面的碰撞……与

之相匹配的是每个汇报的老师采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有提前准备的,事先浏览网页了解学校特色的;有活动后突击访谈进一步提炼特色的;有根据特色找佐证的;也有自己的深度建议的……多样的介绍让我在佩服同伴们睿智思维和流畅表达的同时,突然也明白了研修的价值:研修就是让每个人用不同的方法去接近答案,而接近答案的过程就是教师检验自己的过程。活在世界上每一个人若能不断寻求答案,检验自我,这不就是寻求幸福的过程吗? 研修怎样才能幸福?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观点:学习先要找到学习的标杆。找到标杆之后找差距,找到差距之后寻求策略。我想要研修要使教师获得幸福感,要寻找科学的方法和不断努力的勇气。首先,就要找到一个标杆或者说目标。作为学习者,这个标杆就是经过自我分析后努力的目标。而作为管理者这个标杆就是分析教师需求后的所要完成和靠近的方向。幸福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因

此每个人的幸福体验和目标也是不一样的。学会寻找适度的标杆,其实就是教师自我分析自我定位自我认知的过程。所以说,幸福源自客观的自我评价。其次,学会寻找研修的线索或方法。学习完全是靠自己的主动性的。学生的学习是这样,我们的学习也不例外。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人塞给你多少东西,而是靠我们这样那样的方法去发现、去捕捉。1.了解研修要“洗耳恭听、细嚼慢咽”在多次研修过程中,有一位小学的老师每次的发言都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除去个人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她善于捕捉观察对象的每一个映入她眼帘的细节:介绍学校特点时她会关注:网页角落的一个标识,教师的某个举动,文本的某个细节等等,都成为她的论据,所以每次她的发言总是条块清晰,佐证充分。由此我想到:每到一所学校,对学校的介绍要认真地听,仔细地记,晚上回去时再细嚼慢咽,慢慢消化,合理分析,吸纳概括,从中提

炼出适合自己的观点并将其落实到实际中。2.做好研修要“不耻下问、刨根问底”要想深入了解一所学校的研修情况,仅听介绍是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渠道去获得信息。看网页、问老师、问学生,这些真实可靠的信息会让你真正走进研修核心。问问题,问一个是不够的,要把一个问题化成许多个问题,对方才会把底都揭示给你。同样,在和同伴们的交流过程也是一样,一个问题要有深度,必须分层并分化成若干个贴近实践的小问题,直至自己能够理解,这样的研修才是真正有效和提升自我的。所以说,幸福源自对细节不断追求。再次,要找到研修之外的收获。研修的过程,能让我们认识很多不同层面的学习伙伴,而每个人因此工作对象的不同也会展现不同的特质,例如初中的老师偏向理性,分析问题丝丝入扣,采用的方法也比较严谨;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而幼儿园的教师多才多艺,展现的方法比较多元。在和不同特质的人交流

中,会为我们打开一种新的思路,让我们更加深刻而多维度的去了解教育的内涵。所以说,幸福源自意外的创造!最后,要学会享受研修的过程。在教育被关注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每天要面对无数的压力,无数不能解决的问题,心态变得非常浮躁。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和研修就会变得额外多余甚至是负担。因此,对于研修要抱着享受的态度,因为学习条件再艰苦,学习过程再痛苦,只要觉得那是一种享受,那么一切都释然了。在苦中酿甜,在累中取乐,这就是享受学习。有了享受的心态,对于研修我们的心境会完全不同。所以说,幸福源自对过程的享受如果说:学校是学生寻找同伴的地方,那么研修就是教师寻找幸福的途径。让我们继续去寻找一起追随研修的同伴,并和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追求研修的幸福!

篇2:教育的幸福演讲稿

大家好!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涵义都有自己的理解,成绩差会认为考了高分是幸福的,家境穷会认为发了财是幸福的。在我眼里,这些都只是幸福的一小部分,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享受他们给予我的爱才是的幸福。

我的幸福生活其实很简单。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爸爸说他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功,妈妈讲一些我的童年趣事,我就说说学习上的一些事情,并且承诺一定要好好读书,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然后一起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我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赚了许多许多的钱,修了一栋漂亮的大房子,买了一辆时尚小车,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我们每天一起用餐,一起散步,一起享受我们的幸福时光。

我们的幸福生活其实很平凡。天冷了,妈妈嘱咐我多穿一件衣服;快放月假了,爸爸问我想吃什么,他好趁早给我买回去。

我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简单和平凡,然而有时离我却又那么遥远。我的家境并不富裕,所以从我降生的那一刻开始,爸爸妈妈就一直为我的成长而忙碌。除了春节,一家人很少有时间团聚。

篇3:教育的幸福演讲稿

2009 年10 月, 我校首批通过了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第一轮现代化建设的评估验收。此后, 我们严格落实达标后的常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特色化积淀以及标准提升工作。2013 年, 我校又首批通过了第二轮现代化建设的评估验收。在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工作中,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学校的发展, 要以鲜明的办学思想引领, 以现代化学校制度运行, 要真正关注师生校园生活品质, 不断提高师生生命质量, 要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一、以鲜明的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 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学校的办学思想, 直接影响着干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进而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办学质量。多年来, 我们坚持“思想引领行动”, 力争让鲜明的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师生幸福”。“一切”是指学校办学工作中的所有行为。“教师幸福”是指“感受教师职业生活获得的创造感、尊重感与成就感。只有幸福的教师, 才会有幸福的学生。“学生幸福”是指“让双小学生在享受多彩的学习生活过程中, 修品学兼优, 铸身心健康, 养学有所长”, 积淀“有爱心, 负责任, 会合作, 讲文明, 健体魄”的校园精神。

如何将办学思想落实在干部管理行为中, 落实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我们的做法是:干部工作计划中、辅导中、检查评比中、分析总结中要落实;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落实, 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学校“德、智、体、艺、劳”各项活动中要落实, 学校物质环境与隐性环境建设中要落实。

二、践行现代学校制度, 依法治校

我们通过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发展道路, 争取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

1.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在党团建设、师德建设、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等活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学校各项工作保驾护航。

2.以健全与落实学校章程、规划和制度体系为载体, 以“承诺、考核、责任追究制”为抓手, 促进了学校依法办学的进程。

3.教代会民主议事及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落实, 促进了民主化和谐校园的建设。

4.家委会进校园, 利用网站、家校通、微信、公示栏等平台进行校务公开, 以及一年一度的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政风行风教风评议活动的开展, 促进了家长、社会参与学校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使师生校园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以《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为依据, 落实津南区《校园环境及设施管理情况检查细则》, 让师生充分享受优质的办学条件带来的红利。

1.“校长第一责任、副校长或主任主管责任、教师托管责任”以及及时保养、维修、更新、补充的责任运行机制落实了管理好校舍场地及教学装备的工作。

2.全体教师用好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设备, 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有效整合。

3.建立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科学、劳技、信息等专用教室,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4.图书室图书生均45 册, 全天候开放 (包括寒暑假) , 培养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5.专人负责管好、用好有400 座位空调餐厅及可控温直饮水设施, 高度重视与落实食品、饮用水质量、卫生与安全, 让师生享受安心、舒心用餐及饮水的幸福。

6.充分利用阶梯教室空间大的优势,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学生讲座、教师研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满足师生与家长共同成长的需要。

7.创建乒乓球馆, 聘请专职管理及专业教练, 开设乒乓球课, 普及国球运动, 涵养国球精神。

8.创建心理团辅与咨询室, 整合德育处、少先队、关工委“五老”队伍及心理学研究生专业教师资源, 为师生提供了心理健康服务。

9.创办校园电视台, 每周一期直播节目, 熏陶、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 培养、展示学生“小记者、小主播”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才艺。

10.加快学校信息化进程, 让师生享受数字化校园生活的快乐。

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让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享受教育的幸福

在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进程中, 我们越发认识到:教师的成长应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 而不仅仅是学校发展的手段。“让教师在学校生活与工作中感受创造感、尊重感与成就感, 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是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我们的做法如下。

1.规划定位。以“德能双馨, 身心健康”为目标, 以“学历提高、职称晋升、学科技能提高、新教师成熟、骨干教师成长”等为内容, 指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

2.培训引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进行职业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让全体教师在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师课堂中更新观念, 提升素养。

3.制度约束。不断完善并实施“三承诺、全员育人、正副班主任、学生及其家长评教”等制度, 约束了教职工教育教学的不当行为。

4.仪式涵养。“新教师入职仪式”“青年教师退团仪式”“老教师退休仪式”“国旗下宣誓仪式”无不记录在教师心灵深处, 涵养着“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

5.活动激情。“教育教学技能比武”“先进典型评选”“教师节庆典”“重阳节敬老”“元旦联欢”“春节慰问”“爱心妈妈团慈善校园行”和与兄弟单位“篮球、足球友谊赛”等工会活动, 从不同角度让教师感受学校的温暖, 激发提升育人技能的情感。

6.评价激励。在“德、勤、能、绩”综合考核基础上, 开展“感动双小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教学五认真先进教师”“艺体竞赛指导奖”“老年敬业奖”“全勤奖”“特殊贡献奖”“后勤服务奖”“先进教研组”等十项评比活动, 体现对教师人格的尊重, 情感的尊重, 工作的尊重, 促进学校形成弘扬正气、坚守师德、致力专业成长的文化氛围。

7.科研提升。采取“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的方式, 通过科研课题的确立、研究, 让教师插上成长的翅膀。

五、实施素质教育, 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一) 积淀“1291”德育文化, 让学生享受多彩德育的幸福

第一个“1”指树立一个理念———“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2”指明确两个目标, 一是育人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让“有爱心, 负责任, 会合作, 讲文明, 健体魄”的校园文化精神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并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形成优良的行为素养;二是过程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动,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家长文明习惯共进的德育过程。

“9”指构建并落实以下九个机制。

1.健全机构:构建了“校长第一责任, 德育副校长分管, 德育主任主管全校, 其他行政人员分管责任年级、正副班主任分管责任班级”的全员育人机制。

2.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干部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通过讲座、学访、交流、评比等多种形式, 不断提高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

3.课程渗透:一是德育类课渗透, 通过上好每一节品生 (社) 课、班 (队) 课、校本德育课 (《梦想课程》《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 充分发挥德育类课的育人功能。二是学科课渗透, 全体教师“重视所有学科课的德育渗透及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观念在进一步转变。

4.活动强化:希望之星“千百十”、“班级责任岗”、读书活动、主题活动、节日活动、仪式活动、艺术社团活动。

5.环境熏陶:一是“物质环境熏陶”, “净化、美化、绿化、教育化”的校园环境以及八大主题厅廊陶冶着学生的美好情操。二是“人文环境熏陶”, 我们狠抓全员师德建设, 用干部教师的“为人师表”影响熏陶学生的行为素养, 以教师的博爱之心培育着学生的博爱之心。三是“媒体环境熏陶”, 充分利用电视台、校园网站、校报、班级园地等媒体环境涵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

6.实践养成: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慢工细活, 需不断强化养成。我们致力于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7.考核保障:“日查周评、月查月评、期末综合考核”的制度, 成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保障。

8.家教跟进:办好家长学校, 提高家教水平, 形成了“大手拉小手共筑成长路”的氛围。

9.社区共建:与鑫港园、福港园、新桃园等社区的共建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服务社区的意识。

第二个“1”指每学年德育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例如, 本学年的突破点是如何将有意义的德育、少先队工作做得更有意思的研究与实践。

(二) 积淀“1231”教学文化, 让学生享受“优质轻负”的幸福

第一个“1”指树立一个理念———“实施有效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中心。

“2”指明确两个目标, 一是教师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二是学生有效学习, 轻负优质。

“3”指构建并落实以下三个机制。一是校本教研机制。落实“个人独立教研+ 同伴即时性教研+ 分散式学科组教研+ 校级大教研”的教研制度, 力求做到“有效教研”, 促进“学习、实践、反思、提高”教风的进一步浓厚。二是教学“五认真”常规管理机制。1.认真抓有效备课。备课有效, 上课才有可能有效。通过周查、月评、学期考核策略落实教师认真备课, 力争让备课有效。2.认真抓有效教学。课堂有效, 学生才能“轻负”。通过“六课”制度贯彻落实《标准》中的“精心准备、面向全体、精讲多练、师生互动、培养习惯、运用媒体、目标达成、课后反思”的要求,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3.认真抓有效作业。作业不减, 学生不能“轻负”。教师方面, 一来不留无效作业、不多留作业, 二来做到及时批阅、及时回批, 个别学生作业要面批面改。学生方面, 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独立作业、及时作业、及时改错的良好学习习惯。4.认真抓有效辅导。个别辅导, 力求优质。提倡“奉献爱心和耐心, 辅导好每一个孩子”。让辅导有效。5.认真抓有效监测, 但不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三是教学评价机制。开展“备课评比、好课评比、作业批阅评比、教研组活动评比、教学质量优质轻负评比”等活动, 将评比成绩纳入月、学期绩效考核, 并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个“1”指每学年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例如, 本学年的突破点是优质轻负。

(三) 积淀“1241”体育文化, 让师生享受“健康第一”的幸福

第一个“1”指树立一个理念———健康第一。

“2”指明确两个目标:一是全面提高群体体育水平, 二是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4”指完善并落实四个机制。一是课堂体育:加大巡课力度, 保证体育教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二是群体体育:开展好师生体育课间活动, 落实国家“阳光体育运动行动计划”;三是竞技体育:抓好田径传统项目业训工作, 提高体育特长生区、市级竞技水平 (2012 年区团体第二) ;四是特色体育:发展好乒乓球特色体育项目, 让学生毕业前人人学会打乒乓球。

第二个“1”指:每学年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例如本学年的突破点是每一个学生2 项体育技能的提高。

(四) 积淀“1231”艺术教育文化, 让学生享受艺术教育的幸福

第一个“1”指树立一个理念: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要通过艺术教育, 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发展艺术特长。

“2”指明确两个目标:一是艺术教育开课率、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组建率、活动普及率100%;二是艺术社团活动成果进入市级先进行列。

“3”指落实三项措施:一是克服师资困难开齐开足开好音、美艺术课程;二是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营造“艺术殿堂”厅廊教育环境;三是创建好学生艺术社团 (军乐、合唱、舞蹈、篆刻、绘画等) , 丰富艺术教育载体。

第二个“1”指每学年实现一个新突破, 如本学年的突破点是每一个学生1 项艺术技能的提升。

(五) 进一步挖掘办学优势, 打造办学特色, 力争让学生享受与众不同的幸福

没有办学特色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几年来, 双港小学在“多彩课程让学生幸福”的办学特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益的尝试。

德育课程:“雏鹰电视台”、“校报、手抄报”、“主题校会、班队会”、“升旗仪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故事》、“梦想课程”构成了我校的德育类校本课程, 落实了学校“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国文课程:经典阅读、古诗80 首, 成语600 条, 辅以“读书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的多元评价, 培植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扬帆军乐队、百灵鸟合唱团、金孔雀舞蹈队、金话筒小主持、小巧手橡皮篆刻与绘画等艺术类课程使学生在行为规范、学有所长的基础上, 品行更加高雅。

“每天锻炼一小时”“人人学会打乒乓球”的体育类校本课程践行了“健康第一”的理念, 落实了“强健体魄”的育人目标。

“校园、家庭、社区”劳动课程, 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与技能。

“班级责任岗”、主题、节日、仪式等活动类课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

篇4:溪州中学的幸福教育让学生更幸福

人人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构建师。培根

为了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一苏霍姆林斯基

量身定制幸福教育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是以马继业为首的溪州中学第一届校领导班子提出的教学理念。

开学初,在教职工大会上,马继业校长从幸福出发,畅谈了教师的幸福,“人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一定是为幸福工作。”

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张海南也提出了以“健康、和谐、充实、发展”为目标的“幸福课堂”。

湖南永顺县溪州中学系2014年9月1日新成立的学校。了解永顺教育的人都知道,溪州中学是湘西州、永顺县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从2012年5月开始动工,历时两年零4个月完成项目建设,投资L 2亿元,占地121亩。它的建成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对永顺县优化城区学校布局,解决城区入学难、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倾注了县委、县政府的心血,凝聚了全县人民的期盼,承载着推进永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托。

溪州中学是一所高配置的现代化初级中学,高标准的现代化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优势的师资力量为数千家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了便利。

师生共谋幸福前景

2014年9月1日,风尘仆仆的溪中人克服重重困难,如期举行学校开学典礼。一年多来,师生齐心打造美丽校园并见证着校园的变化,让只有单一建筑的校园变成了绿色满园的校园,变成了具有文化气息的校园。2014年11月,为强化师生的爱校意识,学校特举行了亭名、路名命名征集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赋予学校的亭子、道路等名字。2015年元旦文艺汇演中,许茹玉同学一首《好美好美的溪中》,唱出了师生对溪州中学美好的祝愿。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彰显学校的个性,显示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溪州中学,师生共同取的亭名、桥名、路名,定期公布相关活动的展板,校园里的温馨提示语……看上去似乎漫不经心,其实都是精心思考后留下的浓重画笔。

教师发展成就学生

校长马继业说:“教师成就学生是责任,教师发展自己是使命;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成就学生。”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围绕幸福教育理念,学校开发了感恩系列德育课程和拟计划开发相关校本课程。丰富的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多样的德育课程建设,营造了幸福学校的德育氛围。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积极投入课程改革,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基于“健康、和谐、充实、发展”为目标的有效课堂,研究实践“幸福”课堂,提高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开发校本教材,实施校本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多元优质发展。

在幸福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溪州中学,在“幸福”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以王永芝老师为首最新探索的班级星级学生管理模式的开启,营造出新型班级建设的新模式,真正把班级交给了学生。

“学习之星”、“卫生之星”、“勤俭之星”、“礼仪之星”、“健康之星”、“诚信之星”、“科技之星”、“艺术之星”等评比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我能行”,体现自己在各方面表现的成就。班级管理制度由师生共同制定,通过实施后由师生共同商议修改。一位学生在记录班级星级学生管理课堂的感受:“因为成立了小组,每个人出错了都会连累到别人,不仅自己不能犯错,还要帮助其他组员不犯错误,这应该就是大人们口中常说的“责任”吧!”如今,全校老师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班级管理已见成效。

在学校成立的头一年,为加强溪州中学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业务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学校举行了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22名青年教师参与,涉及7门学科。本着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探索和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操作方法。七堂课堂堂课都达到了“健康、和谐、充实、发展”的目标,堂堂课都体现了“构建幸福课堂”的理念。

幸福成果师生共享

在溪州中学,学校塑造“幸福领导”,发展“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学生”,形成以“幸福”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实现了学校精神的升华和品位的提升。而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幸福教育”特色办学体系,成功塑造了品行端正、才智多元、身心健康的学生群体。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幸福的教育理念,学校首届中考才会取得傲人佳绩,300余名学生被省示范性高中录取;初二年级的生物、地理会考获得优异成绩;校团委获州“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彭晶晶、吴玉明斩获教师艺术展演舞蹈类、歌唱类一等奖,彭允获独奏类二等奖;陈敏莉、裴芳、黄波教师代表教育战线参加“纪念建党94周年暨抗战胜利70周年”知识抢答赛荣获县直机关一等奖;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学校获县优秀课12堂、州优秀课11堂,李学峰、彭鑫妮、丁超贵三位老师的数学、历史课堂获省优秀,且被选送参加国家级评比;由张海南副校长主持,周易、王永芝、李学峰等老师参与的《目标导学模式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获省二等奖;湘西州中学联盟在该校成立,2015年11月底学校还举办了全州的学术研讨会。

溪州中学建校时间虽短,但一直在开拓适合学生教育的教育模式,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好学校,构建美丽、和谐、幸福校园。按照学校拟定的计划,三年内将学校打造成一所规模宏大、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品牌初中。

篇5:教育的幸福演讲稿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对教师的崇拜,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我踏进了小学的大门。

初次站在讲台上,我板着脸,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面对着全班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在颤动。那四十多双眼睛里传递着好奇、信任与敬佩。这一切让我暗暗地松了口气。然而我很快发现在孩子们纯净的心灵之窗中也藏着一丝丝狡诘,他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友善”,对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戏。上课时有的挤眉弄眼,有的指手划脚,有的交头接耳,做起了小动作。对此我当然是怒不可遏,将他们几个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但此后我发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在一点点的熄灭,我的心又禁不住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时同办公室的几位前辈给我送来了“灵丹妙药”----爱心教育,也就是用爱心去和学生交朋友。这些经验丰富熟知孩子心理的老教师告诉我,其实小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捣乱,他只是想通过做这些事情来吸引你的注意。哦,原来是这样,多可爱的孩子!

从那以后,我尽量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记得有一次我们学习《画汽车》,我让班上的孩子们把自己最喜欢的汽车画下了。孩子们一听,都兴高采烈地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了起来。可是有一个小男孩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我走上前去问:“你为什么不画呢?”小家伙低着头,不敢看我,闷不做声。我又问:“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帮你的!”直到我问了两遍,小家伙这才开口说到:“老师,我不会画,我画得可丑了。”我这才发现,原来是小小的自卑心理在作怪。我又问道:“那你会画长方形吗?”小家伙眼睛一亮,说道:“这个我会画!”说着就在纸上画了个长方形,我又问他:“你觉得这个长方形像什么呢?”他说像公共汽车,于是我慢慢引导他把长方形添画成了公共汽车。虽然,他的作品看起来还是很稚嫩,线条不流畅,但是好在颜色涂得还算均匀,我还是夸奖了他,并且还将他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同学们也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小家伙看着自己的作品,开心极了。

篇6: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感动与幸福

尊敬的领导、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动与幸福。

感动是一种发现、感动是一种感激、感动更是一种动力。总之,我们的生命少不了感动,是感动让我们记住过去,体味现在,憧憬未来。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帮助......常常会激起我心中的涟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热。每当回忆那些令我感动的人与事,我的内心便充溢着幸福和温暖。感动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值得我好好地珍惜她,细细地品味她,尽情地享受她。

当我幸运的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我的这种感动就越发强烈,而它的源泉就来自于我的孩子们, 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感动,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是他们让我更进一步解读生活,解读教师的神圣与伟大,也让我收获了幸福快乐的人生。工作中,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爱与关怀感动每一个孩子,对天资聪颖的孩子,我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我用爱心、耐心铸成一把钥匙,寻找他的自信,打开她心灵的窗户;对生病的孩子,我更是少不了关怀......记得我班有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水月,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并且样样没兴趣,跟她说话,她永远都是点头、摇头。一年来在她身上倾注了我的爱。我时刻都在关注她。为了培养她的自信,我开始鼓励她自己独立做事,有时我心里确实会有点儿着急,但理智告诉我,我这时候批评孩子,她会更加不知所措,我暗自告诉自己,对水月,我必须具备五心:爱心、耐心、关心、信心、细心。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自己的付出终于感动了水月,她开始轻声讲话了,面对她每次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她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说话的语气也壮了,现在的水月活动课时常常举手发言!是什么力量使她转变的呢?我要大声地告诉你们:这就是爱的力量,我用长久不变的爱心感动了孩子,爱就是最好的语言。

当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爱与关怀感动每一个孩子的同时,我也收获着爱心、幸福感动着。

我感动于孩子们为我做的一切。一次,宋雨淙妈妈送孩子的时候给我带来一盒蚊虫叮咬的小药膏,我愣住了,她的妈妈接着对我说:“张老师,昨天孩子一回家就告诉我,你的胳膊被蚊子叮了好几个疙瘩,让我赶紧去买小药膏,因为以前她被蚊子叮了之后涂上这种小药膏很快就好了......”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被惊讶和喜悦充盈,我欣然接过了这份礼物,感动的泪,霎时漫过眼眶。真诚就是如此简单,简单的用一元钱的小药膏来表示,却又那么沉重珍贵,珍贵的让我心甘情愿的付出一生的时光去做好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

我感动于园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甘霖,让我不断成长。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觉得自己缺少实践经验,缺少教学艺术,虽然每次都精心准备,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并不大。为此,我感到很困惑。这时,园长和同事们的关心和鼓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为了实施好每一次活动,她们和我一起分析教材,斟酌各个环节,对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反复的推敲。深入课堂听课之后,园长又及时中肯地指出我的不足,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令我茅塞顿开。一些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也让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组织活动、如何寓教于乐。幼儿园提供一次次公开课的机会,更让我渐渐找到了感觉。我意识到一节成功的活动不仅仅在于那些精致巧妙的教学用具,更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心灵交流、智慧的对话和生命的呼唤。于是,我努力把每个活动当成和孩子们游戏,探秘的机会,用心与孩子们一起收获快乐,共同成长。

在我不断成长的同时,幼儿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环境大改变,新玩具、新桌子、新椅子......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陶醉在其中,人们常说“舒适的环境能让工作更上一层楼”的确,幼儿园面貌发生着变化,我的心情也随之跃动,工作中,我虚心向同事们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于自己能干的事情,总是抢着干,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感动,不仅是心中一片温暖,不仅是热泪盈眶时的无言,也不仅仅是从内心顿生的冲动;它是如春风般无声的轻柔,它是像雨后晴空中彩虹般的灿烂,生命中的感动,不仅要用眼睛去发现,还要用心去体味。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我是将种子播撒到泥土里、给种子提供肥沃泥土的人,用我的爱心使之发出嫩芽,茁壮成长,变成参天大树。用我的爱心感动孩子们,让我与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成长在蓝天下!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篇7:小学幸福教育演讲稿

小学幸福教育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爱,幸福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例如:奶奶为我送伞、同学借笔给我用、同学照顾我……但从中令我难以忘怀的就是同学照顾我。

记得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吃完午饭,洗完餐具,走向教室,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教室门口了。突然,我看见教室旁边有我们班的人在踢乒乓球,我知道了,就马上跑回教室放餐具,放完餐具,就和他们一起踢,我们踢来踢去都分不出胜负,到了最后20秒,我打算秒杀他们,就是使用大脚,谁知,另一队的邓善朋同学也使用大脚,当时,我穿的是凉鞋,而邓善朋穿的是球鞋,“嘭”一声,乒乓球竟然夹在我的脚趾里面。当时,全场人都笑了,卫生员看见我这样,马上背我去校医室,校医对我说:“你的脚趾骨折了。”我听到了,马上叫妈妈来接我去医院包扎,去完医院就回家了。第二天上午,我正在上第三节课,“铃”,“铃”,“铃”……第三节课下课了,要去吃午饭了。哎呀,我的午饭怎么办,谁帮我去拿午饭呀。在我心烦意乱的时候,钱浩旻伸出了救援之手,拿了我的餐具,转身就向饭堂跑去。第三天中午,外面下着倾盆大雨,钱浩旻也像平时那样帮我去拿饭,当时我想叫他拿雨伞的,但他已经不见人影了,钱浩旻飞快地向饭堂跑去,不够5分钟。他就回来了,嗨,人人都说满头大汗,但他是满头大雨。当时我想:我现在吃的是热乎乎的饭,但是他吃的饭却是冷冰冰的饭。第四天,钱浩旻请假了,原来他感冒了。此时此刻我感到了浓浓的幸福。

幸福是伟大的!

小学幸福教育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幸福,是我们许多人正在寻找的,也是我们许多人向往的。幸福,这是个多么动听而又在我们许多人眼里是遥不可及的词儿。

下午画画放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便呆在欧阳老师的画室里等待,我和小烽一起在画室里避雨。过了一会儿,在欧阳老师画画的朋友们的爸爸妈妈都打着伞,陆陆续续地接他们回家了,只剩下我和小烽两个人。我急坏了:自己没有带雨伞,该怎么回家啊!唉,要是有人打着雨伞来接我回家,那该有多好!可是,我的爸爸妈妈还没来接我回家。想到这里,泪珠就情不自禁地滚落了下来。我用袖子擦干眼泪,无意识地向四周环视了一下,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她打着一把雨伞,站在雨中,左手还拿着一把雨伞。我不仅心头一震!泪水夺眶而出!妈妈看到了我,边跑边向我招手。“小,没冻着吧?有被雨淋到吗?走,我们回家吧”她亲切地对我说道。那一刻,我彻底被震撼了!心中百感交集!

那一刻,我懂了什么是幸福!

小学幸福教育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幸福是所有人都想拥有的。幸福也是一种安全的感受,它就在我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中诞生。

记得在寒假里的一天,晚上,我累了,就躺在床上,过了一会儿,我慢慢开始变热,我以为是小事情,但是,又过了一个小时,热得更厉害了,头上出汗,全身发热,妈妈走过来,看见我在床上苦苦的呻吟,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于是,就背着我,向医院跑,过了半小时,终于到了,医生说,我就是有点发烧。拿了药,在回家的路上,只有妈妈和我,偶尔有一辆车经过,一阵阵北风吹过来,冷的想到挂一样,回到家,我又躺在床上,妈妈那这要走过来,说:“孩子,起来,俺要吃了就好。”我按着顺序吃完了,妈妈又熬了粥有我吃,转身又陷入了忙碌,我的心很不安,她这么辛苦的工作、劳动,究竟是为了谁?

啊,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小学幸福教育演讲稿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幸福相信每个人都感受过,有爸爸、妈妈的,有爷爷、奶奶的,有老师、同学的……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刻的幸福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那就是……

这是发生在一个数学的早读上,我依旧到讲台上带读。不久,潘老师回来了,至于她穿什么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我却清清楚楚的记得当天发生的一切一切。我回过头来望着潘老师,她的鼻子通红,脸上看起来非常难受,我只是想到带读的事,就没有想到那么多了,然后问道:“潘老师,今天早读读什么内容啊?”潘老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像与我“捉迷藏”一样躲着我,还叫我理她远一点。我的心里十分奇怪地自己问自己:今天潘老师怎么啦?怎么这样避开我呢?是不是我的脸上有东西了?还是……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我决定鼓起勇气问个清楚,我着急的问道:“潘老师,今天发生什么事啦?”潘老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表情,她犹豫了一会儿回答道“哦,你别紧张,我只是有一点感冒而已,叫你远一点,是不想传染你,没有其他的事了,你不要乱想。”听了潘老师的话我的心才平静了一点,同时心中又有了一份温暖。潘老师自己已经生病还处处为我着想。此时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份感激之情。而后,我和潘老师隔了一个讲台,她才放心,但她还是一只手遮住嘴,一只手慢慢的翻开了数学书告诉我读哪一页。此时此刻,我终于感受到什么是幸福。

其实幸福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是,即使是一个微小的动作、一句微不足道话,也能在人的心灵上洒上一片阳光。

【小学幸福教育演讲稿】相关文章:

1.师生共创教育幸福演讲稿

2.师生共创教育幸福的演讲稿

3.教师感言:教师的教育幸福

4.小学生安全教育演讲稿

5.小学安全教育演讲稿

6.小学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

7.小学班主任教育演讲稿

8.小学生挫折教育演讲稿

篇8:教育的幸福演讲稿

幸福教育的必要张力:

感知幸福与创造幸福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张毅

幸福,是人们挂在嘴边常常谈论的话题。但从学理上来说,幸福并不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幸福”完全是一回事。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人们怎样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幸福指的是一种“主体的主观情感,是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吗?那么幸福感又是什么呢?也有人认为“幸福就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1],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通融区。幸福,说到底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问,但其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于一定的客观现实状态。那么,以对人的关怀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学理应要关注人的幸福和幸福生活,又能为人之幸福做点什么?我们又怎样进行幸福教育?

人之心理的感受能力。幸福感趋向于主观性、个体性、具体性,是具体生活中的单个人对其生活现实状态的感受能力。但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感受到幸福,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价值观念的偏离,另

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对幸福感受能力的缺失。

所以,幸福感除了要具有客观的满足人的需求的状态以外,还需要根据主体的价值观以及主体的自觉意识能力。这样,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的环境时会具有不同的幸福感,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面对相同的环境也会具有不同的幸福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幸福与幸福感就如同本质与现象一样,本质需要通过现象来表达,但表达本

一、幸福与幸福感

对幸福的认识,首先要搞清楚幸福与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如将之混淆,就无法谈论幸福与幸福教育。

幸福,是一个既需要扎根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又需要进

行抽象的价值范畴。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社会阶层中,幸福具质的现象并不被人们普遍发现。有自身的客观普适性,是受社会大众群体所认同的一种生活

由此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言其生活是否“幸福”或日子过的怎么样时,既可能指的是一种客观的幸福状态,也可能指的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幸福感。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经历和对幸福的感知水平不一样,致使幸福感具有很大的相对性,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可能完全不一样。幸福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心理条件下,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个体对来自环境或自身的心理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状态与境遇。它趋向于客观性、社会性,属于一种根植于生活实践中的真实性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最高的善”,“至善”就是真正的幸福。

“最高的善”、“至善”是人的理想追求,是人的一种坚持不懈、无限的追求,此追求的永无终点才使人之为人,使人活在路途之中。但是,并不因此而使幸福的概念缥缈无踪。从现实性上来说,幸福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获得满足的现实状态。人的生存是区别于动物本能适应环境的存在,是积极向上的、诗意的存在;人之发展是指身心两方面的发展,人在对理想追求的路途中,有符合这样的一种现实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生活。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所以,幸福是一种客观存在。

幸福感是主体对具体客观实在的心理感受,具有一定的主体客观性。客观实在要能切实地引起主体愉悦的情绪体验,即主体要能真正感知到幸福,需要具备两个条

显然,幸福感就是对客观实在之幸福的感知,强调的是件:其一,如前所述,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体确实生活在特定社会阶层所认同的客观幸福之中,得到对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即社会能提供满足个体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条件,使其获得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其二,还需要个体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导下,具有对这种幸福生活的感知能力,个体达到一定的对幸福感受水平。

二、“幸福教育”界说

只有清楚了幸福和幸福感,才能很好地理解“幸福教育”。由上述可知,幸福具有相对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但幸福又不是恒定不变的,幸福的变化状态决定于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就是说,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幸福感其实是一种主体的意识能力,前提是在“幸福”的环境下让主体的生命向自然敞开,无压抑地自由生长,提供一种“过程”的幸福,才能让幸福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接受幸福熏陶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这样看来,我们在教育学上常说的“幸福与教育”或“幸福教育”中的“幸福”,其实包含了上文所说的“幸福”和“幸福感”两层含义。一方面强调教育过程的幸福,另一方面也指出要为明天的幸福生活而教育,具有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教育理想。由此,“幸福教育”的本真内涵我们就可以揭示为:第一,是指“幸福的教育”和“教育的幸福”,即教育首先要是幸福的(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之一)。一方面,学校要从校舍“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软件”配备两方面来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还要在使人感到愉悦、幸福的场景下展开为前提,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和学生都能沐浴着幸福,并使学生在此情景下自觉地提高自己感受幸福的水平。这样的“幸福教育”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是让学生向“善”,具有“善”的情感,并培养其感受“善”的能力,同时还熏陶学生具有主动传递“善”的自觉意识;第二,是指“为幸福而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幸福教育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当下的“幸福的教育”,更是师生一起在幸福的教育过程之中展望明天的幸福生活,携起手来共同为之创造。这样的“幸福教育”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是使学生求“真”,开发学生的心智,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为明天更好地改造世界、创造幸福,为成人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感知幸福的诗性教育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一方面源于自然,属于自然;另一方面,人又要超出自然。所以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工具性存在,是一种经验存在,也是一种“趋乐避苦”的利己性存在;同时人的存在又是一种目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一种诗意审美的存在,因为人又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2]。教育的存在理应要满足于人这两方面“存在”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首先是要具有诗意性的教育过程。这样的教育过程,是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发掘其生命中的“最高的善”。也就是说,幸福的教育过程首先要保证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学校教育所应具备的基本教育环境,其中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的素养等;另一方面,在教学理念上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改变传统“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异化成盛放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起生命活力”,把课堂幸福和快乐真正还给学生。

诗意性的教育是富有浪漫色彩的教育情怀,强调人的激情、生命感,肯定潜意识的智慧。所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要“归于自然”,主张对儿童的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3],这样的教育对儿童来说才是幸福的教育,使儿童善良的天性得到保护,并使之得到自由的发展。因为从儿童的存在和天性来看,儿童是诗意的存在,同时也是探索性的存在,是充满着梦想的存在!在教育过程中,成人不是要利用外界的力量有意、无意地扼杀儿童天性中智慧的火花,而是充分利用外界的环境使其心灵的智慧得到充盈,帮助儿童智慧之树自由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说,幸福的心灵是儿童幸福感的源泉。

四、创造幸福的知性教育

具有诗性的幸福教育是不是就是幸福教育的全部呢?显然不是。幸福教育同时还需要施以知性教育,使儿童在未来生活中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是最高的善”里面的“善”,也是融道德与智慧于一体的人性之完成。完整的人性应该是融德性与理性于一体的人之为人的品质,幸福教育应该是在培养儿童德性的同时,要自觉发展儿童的理性。如果说诗性教育是侧重于提升儿童的德性的话,那么,知性教育则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的理性。

从某种层面上说,人是生物世界的一分子,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人来源于生物界,但借助思维和劳动,又超越于生物界,创造着人类自己的幸福,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人之为人首先是个“生物人”,也是个“经济人”。英国经济学家边沁(J.Bentham)认为:“人类就像一部活生生的‘损益计算器’一样,每个人皆忙碌地安排着自己的行动,以使他的加减计算器从这种行为中获得最大的幸福。趋乐避苦是人的普遍规律,只有体现在苦乐之中的个人利益是具体的、实在的。个人能唯一信赖的,也就是他自己的利益。因而,任何个人行为以及所有社会现象都服从这条规律。”当然我们不能把边沁所说的误解为是在强调个人利己主义,而应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评判功利原则———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标准。显而易见,作为“经济人”,一定需要具有高度理性的人,在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人创造着幸福,为他人服务。

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脱离了社会的人就会降位到生物层面上的“人”。只有共建出群体的幸福,个体的幸福才能具有真实的前提,并且,群体的幸福才真正是个体所追求幸福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群体的幸福为个体的幸福提供了保证和理想追求。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是生物人、经济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幸福是以群体幸福为基础并与之和谐统一,而群体的幸福需要每个个体通过对自然和自身的理性认识,进行合理的创造,这一切都必然要求对人的理性精神的培养。其中实用理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理性形态,人类最基本的、最早的教育形态也是实用理性教育,也就是为人类更好生存的教育。因为理性的产生、形成,是人类千百年来积淀、博弈、选择的结果。以理性为根本的知性教育,是幸福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要密切地与当前及未来生活的实际联系,普遍提倡对个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作为价值形态与价值创造的统一,幸福不仅仅意味着感性需要或诗意理性的满足,而且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形式。

五、畅想理想的幸福教育

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教育与人、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而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同样离不开群体的幸福。如果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群体的幸福,来谈论个人的幸福,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幸福,是一种奢望。再者,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与为人谋求幸福的教育二者之间不仅是不相矛盾的,而且是内在一致的。所以,理想的幸福教育理应是教育目的的应有之意。

理想的幸福教育应该是诗性教育与知性教育的内在统一体,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教育实践中必须要处理好诗性教育与知性教育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既要保证教育过程的幸福,更要使教育结果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其实,理想的幸福教育的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之间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因为幸福的教育过程为学生心智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目标的树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在未来对幸福生活的创造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技能储备;幸福的教育结果反之又为幸福的教育过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和理论支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即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必然地,以发现、创造幸福、享用幸福为核心的幸福能力的培养在幸福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何况,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更需要具有幸福能力的人去创造幸福。幸福教育是联系教育与生活的纽带,幸福教育不是对生活本身的简单回归,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又要超越于现实生活。再者,就目前我国教育发展而言,存在的主要矛盾是现阶段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解决要依靠科技的发展、人的创造幸福能力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拥有幸福教育。我国当前教育必须在重视以“科学知识”教育为核心的知性教育下,通过诗性教育对精神的灌溉才能使幸福教育更加丰满。

界境遇的超越[J].教育科学,2007(2).

[2]于伟.现代性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3

[3]卢梭.爱弥尔(上卷)李平沤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4,216.

!责任编辑:白文军

参考文献

[1]张忠仁.幸福教育的目标:内在尺度对外界境遇的超越[J].教育科学,2007(2).

[2]于伟.现代性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3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下一篇:关于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