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2024-06-29

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通用10篇)

篇1: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摘要: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即为自然资源瓶颈,如何推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自然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值得思考.笔者提出,应当以资源价值补偿理论创新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当实现自然资源价值的宏观补偿和微观补偿衔接与一体化,以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的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资产化管理.作 者:张宏亮 谭益民 ZHANG Hongliang TAN Jimin 作者单位:张宏亮,ZHANG Hongliang(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长沙,410004;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谭益民,TAN Jimin(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长沙,410004)

期 刊:城市发展研究 PKUCSSCI Journal:URBAN STUDIES年,卷(期):,14(3)分类号:X196关键词:自然资源 价值管理 资源耗减(补偿)成本 可持续发展

篇2: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针对目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从教学思维、教学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5个方面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了创新研究与实践.

作 者:曹露露 陈珉 孙毅杰 CAO Lu-lu CHEN Min SUN Yi-jie  作者单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06 刊 名:企业科技与发展 英文刊名: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教学   网上远程教学  

篇3: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所谓农作制度创新,就是遵照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直接结合,以及水、旱作物的合理轮作,发展优质高产、节本增收、生态安全的农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对土地的时空进行科学配置,形成耕地的复合生态生产系统,实现能量的最佳转换,拓展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使有限的耕地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以实现农业高产高效、良性循环、持续增收。〔1〕

我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已有长达八九千年的悠久农业历史。我国区域辽阔,区域资源丰富多样,相应地农作制度也多种多样。农民实践和技术进步是农作制度不断变迁的源泉,目前,我国已发展和探索了多种类型的农作制度:一是粮经结合型。主要体现为粮食作物与蔬菜、瓜果、食用菌、药材等经济作物的间复套种、水旱轮作和立体种植。二是种养结合型。即在同一块农田里实行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直接结合、复合经营。三是粮饲牧结合型。如实施水稻、玉米、牧草轮作,用玉米秸 秆或牧草 饲喂牛、羊、兔、鸡、鸭、鹅,实现粮、 饲、 牧 (禽) 的有机结合。四是水产混套 轮养型。 实行不同 鱼种在不同水层间 套混养。 五是立体 开发型。 推广利用桑园、 茶园、 果园、 竹园等空 间, 有选择地套种蔬菜、 瓜果、 食用菌、药材等经济作物或在园内饲养鸡、鹅、羊等。六是农业循环利用型。如利用桑 (桃、梨)枝屑栽培食用菌,利用竹笋壳青贮饲喂奶牛,利用竹叶做牛、羊颗粒饲料,利用稻草、麦秆、蔬菜残渣、禽畜粪便、食用菌棒、蘑菇泥等农业废弃物作有机肥、育苗基质、沼气能源。七是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型。如生态观光园、高科技观光园、休闲观光园等。〔2〕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我国农作制度的创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浙江省为例,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农作制度创新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又稳定了粮食生产

比较典型的实例是耕地资源不很丰裕的浙江地区的 “千斤粮、万元钱”实践。所谓 “千斤粮、万元钱”,就是通过粮经结合、立体种养、生态复合以及水旱轮作等方式,对土地、物种和时空进行科学配置,把传统的 “老三熟”,变成新型、高效的 “多熟制”,使一亩土地能在一年内确保生产出1000斤粮食的基础上,净收入达到或超过10000元。〔3〕例如,浙江温岭县的 “草莓—早稻—甜玉米水旱轮作一年三熟”制模式,草莓平均亩产达到709公斤,产值26045元,支出15485元,净收入达10560元;早稻平均亩产575公斤,产值1840元,支出550元,净收入达1290元;甜玉米亩产200公斤,产值800元,支出410元,净收入达390元。全年实现 亩产粮食775公斤,产值28685元,净收入12240元。

2.农作制度创新既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以浙江平湖市新埭镇为例,该镇在农作制度的创新中积极探索蘑菇生产与芦笋,与西瓜等生产的有效结合,通过对蘑菇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和循环利用,使5.406万吨的蘑菇废料由污染变为宝贝,既提高了芦笋、西瓜等农产品的品质与市场价格,又实现了蘑菇废料100%的资源化利用,〔4〕同时还大大改良了土壤质量,消除了该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3.农作制度创新既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促进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形成

对浙江省近年来农作制度创新实践的跟踪调查表明,直接参与 农作制度 创新的各 类经营主 体,90%左右是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主体主要是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协会和“下海”的科技人员。此外,农作制度的创新还大大促进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形成。从经营体系的角度观察,主要表现为 “龙头企业 (或科技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 (或基地、园区)”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产业化经营模式得到了迅速推广与普及。从服务体系的角度观察,主要体现为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多元化、多类型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主要包括:政府农业部门主导、非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服务体系;政府购买农业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导、服务内部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行业组织与协会主导、服务半内部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公司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服务外包化的农业服务体系等。这种多元化、多类型的农业服务体系不仅与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主体形成良性互动,而且与农作制度的创新形成良性互动,大大推动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农作制度创新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农作制度创新的实践不仅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发展,而且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农作制度的创新过程丰富了农业转型理论的内涵

农业转型不仅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而且也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型。农业的增长方式包括建立在农业要素投入规模扩大基础上的农业增长方式和建立在农业要素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农业增长方式两个层面。〔5〕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型就是要使农业的增长从主要依赖于农业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转向主要依赖于农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即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型。农作制度创新的实践过程,既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又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型过程。简言之,农作制度的创新是农业转型理论的实践体现,它为农业的转型理论提供了新佐证、注入了新内涵,为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

实践中,农作制度的创新对农业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至少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农作制度的创新体现了传统轮作间作农业向现代轮作间作农业的转型。传统的轮作间作农业是在农产品短缺背景下形成的,如以 “麦—稻—稻”、 “油—稻—稻”等为特点的三熟制农作模式,就是传统农作制模式的例证,这种农作制模式主要体现的是农产品的数量供给,而不是质量供给。现代的轮作间作农业则体现的是农业的高质量和高 效益,如稻鸭共育、稻鸡轮养、稻饲 (饲草)鹅轮作、稻 (茭)鱼(螺)共育、粮经禽多熟等种养结合的模式以及粮食与蔬菜、瓜果、食用菌、药材等粮经 结合的模式,就是现代农作制模式的例证。其次,农作制度的创新体现了低效生态粗放农业向高效生态集约农业的转型。现代农作制度的创新克服了农业资源的粗放利用、低效利用和负外部性现象,消除了农地的低效利用与闲置抛荒、化肥与农药的过度使用、农业废弃物的溢出与污染等现象,实现了农业资源与生态的循环利用、集约利用和高效利用,是典型的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范例。最后,农作制度的创新体现了单一功能低值农业向多种功能高值农业的转型。以浙江省不少粮经结合或粮食与养殖结合的农作制度为例,每亩土地大多实现了 “千斤粮、万元钱”的产出效益,既稳定了 粮食生产 规模与产量,又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不少农作制度的创新还拓展了农业的功能,诸如稻田养鱼养虾、设施复合栽培、林下生态养殖等模式,不仅体现了农产品的生产功能,而且体现了农业的文化、休闲和旅游功能,成为不少地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2.农作制度的创新过程拓宽了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的应用

农作制度的创新使农业的规模经营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农业规模经营理论源自于规模经济理论(EconomiesofScaleTheory),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指在技术不变情况下,随着企业产品绝对量的增加,其单位成本呈现不断下降,这一过程直到实现适度生产规模为止。如再继续扩大规模,则会因管理上的不经济或技术效率下降而导致单位成本的不断增加。〔6〕

然而,农业是一个与非农产业有着本质区别的产业。首先,农业不仅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而且也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进而农业生产具有生命的自然周期性。其次,就种植业而言,土地是农业不可或缺的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农业的规模经营,从产品数量与成本的角度,通常要考虑农业产出的周期性长短,周期越短,单位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就越可能获得规模效率。从土地的角度看,在技术给定情况下,土地、劳动、资本的合理匹配决定了土地的规模效率。

实践中,人们往往重视和追求农业的土地规模经营,认为土地规模越大,越能获得农业的规模效率,这实际上具有片面性。在土地、劳动、资本这三大要素中,替代劳动的资本,如农业机械,与土地的匹配,更具有规模的约束或效率。但这并不能得出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效率是取决于土地的经营规模这一结论,农业的规模效率要取决于由农业自然再生产特性所决定的农业技术特性和资本特性。就粮食这一大宗农产品而言,由于替代劳动的资本与技术相对成熟,土地的经营规模就 成了该类农产品,或者说土地相对密集型农业规模经营和效率的主要标志。而诸如蔬菜、瓜果、茶叶、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由于替代劳动的资本与技术的应用要相对困难与滞后,因而相比粮食类等大宗农产品而言,更具有劳动相对密集型农业的特性,其规模经济性或规模效率并非完全取决于土地的经营规模,而更可能取决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服务规模效率以及集约化投入基础上的综合经营规模效率。〔7〕

许多农作制度的创新实践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农业经营主体并非主要依靠土地规模的扩大来获得效益,而主要是通过组织制度的创新、专业化的分工、集约化的投入和复合化的种养途径,进而获得专业化的服务的规模、品牌化营销的规模和单位土地的产出规模以及效益。这意味着,现代农业的农户规模经营效率,并不局限于土地的经营规模,也可以在农作制度与产业组 织的创新基础上,通过专业化服务的规模、集约化投入的规模和复合化种养的规模等途径来实现。

3.农作制度的创新过程印证了制度安排理论的价值

农作制度的创新使得农业产权制度、农业组织与经营制度的创新成为必要与可能。农业产权制度的创新主要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实践中,不少农作制度的创新要求土地能够适当地集中与连片,要求能够引入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而传统分散、小规模的土地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格局往往难以满足农作制度的创新要求。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 “三权分离”基础上的土地经营权 (或称使用权)的流转满足了这一要求。农民在不丧失土地承包权的同时,通过土地 经营权 (使用权) 的转让,既获得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又实现了土地的连片与适度规模,并且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入和农作制度的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

从农业组织与经营制度的创新来看,农作制度的创新带来了农业生产技术与环节的复杂性、农业产出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这使得分散化的农户家庭经营组织与经营模式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实践中,应对这一变化的是农业产业组织与经营制度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民专业合作、股份合作以及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通过农业产业组织制度的变革和多元化、多类型农业服务体系的建构,实现了 “生产在户、服务在社”、“生产在社、服务外包”、“生产小规模、服务规模化”的发展格局以及农业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等多种类型经营制度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较好解决了分散农户家庭经营与管理模式不适应农作制度创新的困难与矛盾。

农作制度的创新所带来的农业产权制度、农业组织与经营制度的创新,是制度创新理论在我国农业转型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产权、组织、合约、规则、文化等范畴均属于制度范畴,制度的变迁和安排与物品的性状 (Situation)、交易的特性 (Features)密切相关,制度的变迁与安排又决定治理结构 (Governance),并且影响主体的行为 (Conduct)和绩效 (Performance)。单位农业空间上的粮经结合、农牧结合等复合与循环的农作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农业技术与生产流程的性状,从而也使得原先相对简单和单一的生产主体与相关技术供给主体、投入主体的交易关系变为相对复杂与多元的交易关系,而以土地流转为主要特点的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和以农民合作、专业化服务为主要特点的农业产业组织和经营制度的创新,却能适应农作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农业性状和交易特性的变化,同时能改进农业的微观治理结构和农户行为,进而确保了农作制度创新绩效的实现。可见,由农作制度创新所引致的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变迁与安排的逻辑与进程,充分诠释和印证了制度变迁与安排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4.农作制度的创新过程体现了技术进步理论的精髓

农作制度的创新源自于农业技术的创新,换句话说,没有农作制度技术的创新就不可能产生农作制度的创新。但是,促成农作制度创新的农业技术的创新并不是外生的,或由技术供给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由农作制度创新的内在需求和相关条件所引致的。也就是说,促使农作制度创新的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由相关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作制度创新的需求以及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文化禀赋和制度 (体制与政策)环境等条件所决定的。试想,假定没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小规模农民增收的动力,假定农民对农作制度创新技术不感兴趣,并且地方政府对农作制度的创新不重视、不支持,即使有相关技术的储备与供给,也不可能使农作制度的创新成为现实。这就表明,农作制度创新中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并不是外生性的,而是内生性的,是需求诱致的结果,这恰恰是 “速-拉模型”和现代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理论的精髓所在。〔9〕

农作制度的创新过程所体现的技术进步与创新理论的这一精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当前正处在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很显然,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农业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但如何有效推进农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必须准确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内在规律。众所周知,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业应用科技成果获得各级政府的奖励,但真正在实践中产生实质性贡献作用的却不是很多,其重要原因往往不是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的素质差或接受能力差,或技术与技术的配套性差,而是不少农业技术并不是来自于实践需求,违背了技术进步应由技术需求来决定的基本规律,往往是脱离实际,与技术需求不很契合,进而被束之高阁。我国区域辽阔,农业自然生态区域差异性大,地区文化具有多样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明显,即使是同样的农产品生产,在不同地区所体现的规模特征和组织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适用于某一地区产品生产的农业技术并不意味着能够在其它地区该产品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在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中,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态资源的禀赋特点、地区文化特点以及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和产业组织、服务体系、政府政策的状况及其变化态势与可能,使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既与当地的农业生态资源实际紧密结合,又同当地的文化风俗、农业的经营主体培育、经营规模调整、产业组织完善、服务体系建构、农业政策改进等技术进步环境的变革与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使农业技术进步真正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以推动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

三、深化农作制度创新的若干关键

当前,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不很协调,农业发展尤其滞后。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农业发展资源状况也不乐观,呈现数量趋紧、质量趋劣的态势,而农业劳动力一方面数量仍过剩,另一方面整体素质也不高,要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任务极其艰巨,必须深化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就农作制度的进一步创新而言,特别需要把握三个重要关键。

1.把农作制度的创新与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农作制度创新的战略地位

一是把农作制度的创新纳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是不少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中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套下,各地正在积极推进中。如果把农作制度的创新与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园区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之一,无疑会有助于推动农作制度的创新实践,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水平和经营绩效。二是把农作制度的创新纳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农业主导产业不仅应是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体现,而且应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把农作制度的创新纳入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中,不仅有助于把控农作制度创新的产业重点与方向,而且能提升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把农作制度的创新纳入区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与项目是我国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大幅增加,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 投入373.65亿元,其中中央 财政资金219.21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20.56亿元,同比增加26%。1目前,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但实际上还可以考虑将农作制度创新项目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两大领域的子项 目,给予立项支持,以推进农作制度的不断创新,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率。

2.把农作制度的创新与政府农业支持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对农作制度创新的支持力度

首先是打造农作制度创新服务平台。农作制度的创新势必会带动或要求一系列关联体系与制度的变革,其中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就很重要。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外,政府打造农业服务平台,提供农业技术、农业信贷、农业保险、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农业公共服务也很重要。为此,有必要通过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职能转变,将与政府有关或政府支持的农技推广、农村信用、农业保险、人才培养等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建构多位一体的农业服务平台,为农作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撑。其次是建立农作制度创新风险基金。农作制度创新也会存在自然 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了鼓励和支持这一创新,政府可考虑建立相应的风险基金,或者通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它组织机构,共同建立农作制度创新风险基金。再次是设立农作制度创新专项计划。一些省份建立了民间的农技推广基金,用于支持农技推广或农作制度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毕竟额度不大,范围有限。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农作制度创新专项计划,可以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中,也可以体现在地方科技项目计划中,或者体现在政府贴息贷款计划中。此外,出台农作制度创新人才政策。农作制度创新不仅需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的帮助和支持,也要依靠农业经营者自身的努力。我国目前的农业经营者大多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尽管他们经验丰富,但仍然难以适应农业转型和农作制度创新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应设立农业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对农业经营者的培训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农业第一线创业就业。

3.把农作制度的创新与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突破农作制度创新的制度屏障

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要在确权基础上深化改革,实现土地承包权永久化,并且赋予土地对农民的财产权利,引入市场交易机制,这样就不仅有助于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农作制度的创新,而且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和新型农业经营者的进入。二是创新农业经营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 (社员)统分结合的农业新型双层经营制度,突破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域空间局限,实现农业服务的规模化和多元化,推进农作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效率提高。要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向上游延伸,在资金、人才、技术、品牌等方面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形成牢固的 “公司+合作社+农户 (基地)” 的农业产 业化经营 体系与模 式。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在农作制度的 创新过程中,农户或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不足和信贷难的问题。因此,除了要加快村镇银行、合作金融以及农业政策金融的发展外,还需解决金融信贷中的抵押制度问题,这就需要推进包括农地与林地制度、宅基地制度与农民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农民对土地既拥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且也拥有财产权和交易权。四是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政府、市场与经营者有机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而实践中,无论是农作制度创新,还是农业规模化经营,都面临着农民的农业保险需求与农业保险制度滞后与缺失的矛盾。为此,要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制度经验,要在规模农户、合作社以及重要农产品上寻求突破,要不断完善农业组织体系,增强投保主体积极性。〔10〕五是完善农技推广制度。农作制度的创新首先是农作技术的创新,如何将相关技术有效推广到农业经营主体,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与制度。关键是建立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技推广平台与体系,通过政府购买公共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多种类型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鼓励专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从事或参与农技推广,使农作制度的创新建立在可靠和高效技术的支撑基础上。

摘要:本文从农作制度创新的时代背景出发,以浙江省的实践探索为例,阐述了农作制度创新的实践效果和理论价值,并从规划、政策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探讨了深化农作制度创新,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若干关键性问题。

篇4: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评价 评价学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评价活动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 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 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代理”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 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中特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nlc202309032219

2.1 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 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 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助性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 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 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查重,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 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均平,文庭孝. 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戴明远.基础信息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宏鑫(1962-),男,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计量学。

篇5: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作者:李世聪

来源:《财会通讯》2003年第06期

篇6:人力资源管理的使命与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使命是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使人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通过人力资源的价值发挥,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的体现是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最大化(人力资本投入产出=净利润/人工成本总额)。只有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最大化,才能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最大化的途径是利润最大化(即人均利润最大化,人均产出最大化)和人工成本最小化。因此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最大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呢?提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客户是企业的管理层、内部的其他部门和员工,如何做管理层的战略伙伴,满足其他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和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呢?

管理层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人力资源部门作为管理层的战略伙伴,必须根据企业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进行组织诊断,流程再造、实施战略性组织变革,企业文化塑造与重建;进行战略性职位体系设计与开发、构建战略性胜任力素质模型、寻找战略需要的候选人、培养接班人、实施战略性人才配置;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能力建设、构建战略性薪酬激励体系等。

其他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主要有及时满足用人部门的用人需求,及时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帮助用人部门进行员工绩效辅导、薪酬激励、培训开发,团队建设,和谐的员工关系构建等。

员工的需求:帮助员工进行技能提升与开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员工心理援助,提供人力资源政策咨询与服务等。

总之,在客户层面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是,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数量满足、结构合理、质量高、工作意愿强的人力资源保证。

篇7: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部门不可缺少的专项管理工作。它有着不同于公共部门的组织管理、专业化技术管理、机关财物管理,它白身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美国学者罗纳德·克林格勒和约翰·纳尔班迪把公共人力资管理的功能及其内容概括如下:

一是人力资源规划。包括预算准备和人力资源计划;在政府雇员之间划分与分配工作任务(工作分析、职位分类、工作评估);决定工作的价值是多少(工资薪酬)。

几是人力资源获取。包括招络、选录、甄补政府雇员。三是人力资源开发。包括适应、培训、激励及评估雇员提高知识、技能与能力。

四是纪律与惩戒。包括确立、保证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期望、权利及义务的关系;建立惩戒途径与雇员申诉程序;健康以及雇员宪法权利等。

结合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情况,我们把其功能及内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公共人力资源的规划。就是指公共部门即纯粹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根据本部门承担不同的职能对所需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和规划,以便更好地艘行其职能。主要包括公共部门制定规划和职位分类等内容。具体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纯粹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纯粹公共部门职位分类和第三部门职位分类等内容。

2.公共人力资源的获取。就是指公共部门即纯粹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通过一定的方式吸收社会优秀人才充实工作人员队伍。主要包括公共人力资源的公平考试录用和配置等内容。具体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的社会公平论;纯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考试录用和配置;第三部门人力资源的考试录用和配置等内容。

3.公共人力资源的维持。就是指公共部门即纯粹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为了确保正常工作活动的开展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而进行的保护性措施,主要表现为积极层面的维持即公职人员基本工资和基本福利的保证和消极层面的维持即对公职人员违规行为的惩戒。主要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惊的工资与福利以及纪律与惩戒等内容。具体包括纯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工资、保险、福利以及管理规范;第三部门人力资M的工资、保险、福利以及管理规范等内容。

篇8:资源整合矿井管理实践与创新

一、资源整合工作的具体作法

资源整合使郑煤集团看到了发展的契机, 但是如何整合, 整合后怎样管理对集团公司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为了保证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集团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 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业组参与资源整合工作。根据工作计划安排, 首先对周边小煤矿排查摸底, 了解小煤矿的资源储量, 生产经营状况, 包括小煤矿矿主经济实力和对资源整合的态度。通过对调查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44个整合对象, 按照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与被整合矿井签订整合协议。

1. 整合协议作到三个坚持

是郑煤集团坚持控股51%以上。规定整合重组的小煤矿按照公司化运作, 由郑煤集团公司控股, 占新组建公司51%以上的股份。

是坚持整合矿井必须进行技术改造, 年产达到30万吨以上且经省验收合格, 才能进行生产。

是坚持对整合矿井派“五职矿长”。依公司法向整合矿井委派董事长和总经理, 配齐“五职矿长”, 即 (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 纳入集团公司管理序列, 统一任命和考核。同时从集团本部选派和公开招聘煤矿主体专业技术人员, 充实到各分公司和整合矿井。使整合矿井成为安全生产主体, 对本单位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 整合要求的程序办理

签署兼并重组协议。

对整合矿井进行全面的资产评估 (包括财产和资源) 。

确认各方出资比例, 郑煤集团最少51%股份。办理新的工商登记。

整合矿井制定技术改造方案, 尤其是安全整改方案。技改后由省级验收。

派去五职矿长及培训职工队伍。

按照新公司法运作。一般作为集团公司子公司。由于矿井较多, 集团下设分公司去管理。一个分公司管理10至20个矿井。

3. 整合郑煤集团, 大力推进五项建设

筑牢基础, 推进职工队伍建设。针对整合矿井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专业技术人员奇缺等状况, 把组建稳定可靠的职工队伍作为规范整合矿井管理的最基本要求, 采取多种途径, 打造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听从指挥的职工队伍。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教育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统一计划、统一考核, 开展“影子工程”, 整合矿井与直管大矿“五职矿长”一对一结队学习。在三级安全培训机构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做到持证上岗。

完善手段, 推进管理体制建设。确定“分区管理、三级负责、强化监管、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安全管理指导思想, 建立集团公司—分公司—整合矿井“三级机构、两级管理”模式。集团公司负责确立整合矿井管理体制, 监督检查监控整合矿井重大系统问题和重大安全技术隐患;成立资源整合矿井管理部, 负责整合矿井的日常业务技术管理;在安全监察局设立监察二处, 专职负责整合矿井的安全监察工作;其他业务部门承担相应的业务保安责任。

强化保障, 推进技术平台建设。郑煤集团整合矿井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数量多, 是原来直属矿井的5倍, 位列全省国有重点煤业集团整合矿井第一;二是分布广, 整合矿井地跨3市7县 (市、区) , 矿区面积扩大了3倍;三是规模小, 整合前最大规模9万吨, 绝大多数在3万吨左右;四是条件差, 整合矿井重大安全隐患多, 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矿井多, 绝大多数矿井受水害威胁。对此, 郑煤集团以加强技术平台建设为支撑, 保障矿井安全技改。

推行“三评价、一评定”制度。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对采掘工作面瓦斯、水害、顶板进行评价, 重大安全隐患没有解决, 禁止任何采掘活动。对机电设备安全性能进行评定, 评定不合格或安全性能不可靠的机电设备立即停止使用。

抓住关键,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把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夯实安全基础的关键环节, 先后投入大量资金, 推进整合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要求通过省局竣工验收的整合矿井全部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以上标准;各分公司至少建成1对二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通过集团公司竣工预验收的整合矿井, 全部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以上标准。

提升档次,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资源整合不是大型国有企业和整合矿井资源、人员和资本的简单叠加, 而是两种模式、两种文化的撞击和交融。在整合工作实践中, 郑煤集团将国有重点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整合矿井的灵活机制充分结合, 引领整合矿井文化趋同, 实现了共同愿景。

二、资源整合取得的成效

郑煤集团用大矿理念管小矿, 通过推进五项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整合矿井规范有序发展, 取得了“六个明显成效”:

一是集团规模进一步壮大, 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整合矿井技改全部完成后可新增产能1200多万吨, 相当于原有矿井的煤炭产量, 集团煤炭产能实现了翻番。

二是整合矿井职工安全意识、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矿井装备水平、生产生活设施明显改善, 安全管理基础更加牢固, 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更加合理, 煤炭资源回收率大幅度提高。整合后经技术改造, 矿井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以上, 资源回收率由过去的35%左右, 提高到70%以上。同时规范了大矿周边生产秩序, 避免了乱采乱挖和越界开采的混乱局面。

四是为资源枯竭矿井及改制企业开辟了新战场, 拓宽了职工就业渠道, 保持了矿区和谐、稳定。

五是实现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整合矿井三方共赢。郑煤集团每年向地方政府纳税十几亿元, 社会贡献率明显提高。整合矿井技改后, 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减轻了地方政府安全监管压力, 同时, 产量、产值、利税大幅增长, 保障了采煤沉陷搬迁补偿到位, 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六是低成本扩张,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按照协议由郑煤集团和原矿主筹资技改, 有效利用社会资金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已经完成技术改造的整合矿井为集团公司贡献年产600多万吨的产量, 而同期国有大矿要增加600万吨产能至少要投入30亿元资金才能实现。

通过资源整合, 郑煤集团的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煤炭产量由2006年1108万吨、2009年达到1800万吨、2010年预计达到2200万吨。销售收入2006年61亿元, 2009年达到158亿元, 预计2010年达到200亿元。利税等经营指标都有大幅增长。三年再造了一个郑煤集团

三、资源整合矿井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 政治风险

随着整合协议的签订, 所有整合矿井都以郑煤集团公司冠名, 整合矿井的行为都将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的整体形象。一个整合矿井发生事故, 整个集团公司的安全水平就会降低;整合矿井发生地矿纠纷和集体上访事件, 政府要追究的第一责任人就是集团公司;对整合矿井和矿井管理人员遵纪守法和勤政廉政行为, 集团公司同样负有监督和领导责任。因此, 一旦整合矿井移交, 就立即派出五职矿长等接管矿井并严格进行技术改造。没有通过省局技改验收合格, 没有取得各种生产许可证, 一定看紧盯牢, 坚决不能生产。

2. 安全风险

这是资源整合矿井管理中存在的最大的风险。小煤矿被整合后, 虽然经过技术改造安全条件改善, 但是与国有大矿相比, 其安全监测和防治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设备设施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煤矿生产安全第一的意识不强。

3. 经营风险

财务管理不规范。许多小煤矿在被整合之前多数没有正规的财务人员和财务机构, 不能按照国家规定足额提取支付环境治理保证金、安全基金、地面塌陷补偿费, 经常出现偷漏税费和欠缴各种费用现象。

四、“十二五”新的目标

目前新一轮资源整合大幕已经拉开, 郑煤集团把资源整合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 组建强有力的资源整合队伍, 积极开展工作, 9月初集团公司与规划区域内的122个小煤矿签订了整合协议, 同时获得政府补助资金9000万元已经到位, 主管资源整合矿井的专业化公司成立, 整合矿井技改工程将全面铺开。

总之通过整合这些矿井, 我们感到资源整合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整合矿井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 巨大的安全压力也加在企业的身上, 但是为了煤炭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压力再大, 困难再多都要坚持去做。郑煤集团公司总经理讲:“我们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小煤矿产量低、事故多、污染重等问题, 促进产业优化发展和行业安全生产, 就是要知难而进。郑煤集团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布暑, 继续强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朝先.中国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篇9:自然资源的价值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

2010年初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了全国“2009年电力十大管理创新”名单,湖北省恩施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金榜题名。在这之前,该公司《代管县农电企业人力资源“五个一百”工程的实践》获得全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炉火纯青,百炼才能成钢。

人力多而人才乏——企业的内部忧患

2000年诞生于电力体制改革大潮中的湖北省恩施州恩施供电公司,至2006年底,职工总数达2007名,在岗职工1396名。可谓是恩施州乃至湖北省堪称最大的县级供电企业,机构之庞大,人力之众多,一度成为公司傲视兄弟县市的赫赫人力资本。

也许正是这种“人力”的辉煌,曾经阻碍了公司对人才资源严峻性的认识。公司人力资源格局的特点表现在——有块头优势而无拳头优势,有静态优势而无动态优势,有力量优势而无科学优势。恩施供电公司仅仅是“数量意义”上的人力大企,而不是“质量意义”上的人才强企,更不是“效益意义”上的人才兴企。此外,农电工管理和待遇问题成为全国电力企业共性的热门问题。这类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劳动关系不顺,实行用工二元化管理;二是用工身份不同,人员结构不合理;三是同工不能同酬,农电工工资待遇低;四是农电工技能素质低下,服务水平难以提高等。

“五个一百”工程

——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

面对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迫切需要;顺应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和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迫切需要。自2007年起,恩施供电公司明确提出创新企业机制实现内部改革大突破的目标,开始诠释“创新的命题”——建立一种动态的岗位竞争机制,给职工展示才能的舞台。公司领导班子果敢地提出了实施企业内部改革“五个一百”工程,即100名职工奖励性轮休、100名职工激励性轮学、100名职工竞争性轮岗、100名职工学习性待岗、100名职工鼓励性创业的战略举措。通过岗位压减和激励政策鼓励职工形成热爱企业、热爱岗位、无私奉献的意识,建立企业内部“待岗管理中心”,实现岗位和人员的合理配置流动。

“五个一百”的人力资源管理似一枚重弹炸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员工的岗位和绩效,这两个问题以同等的力量将公司干部职工推进了改革的浪潮中。2007年2月7日,就在公司职代会结束的当天下午,机关中层干部正职海选拉开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序幕。新春后上班的第二天,机关中层干部副职海选激烈进行。3月6日,该公司龙凤供电所实行全员竞争上岗;3月7日,小渡船供电所实行全员竞争上岗;3月10日,机关工作人员竞争上岗;3月29日,变电工区三人竞争一个岗位,擂台比武看谁强……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改革与建设的涛声涌起,一系列的人力管理与改革引发了由人力到人才培育和建设的高潮效应。

落实“五个一百”

——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由人力到人才的聚变,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的培育工程和发展工程。为推动“五个一百”工程改革的顺利开展,恩施供电公司适时提出“内部基地 + 外送培育 + 自学成才”人才建设方案,建立“让想学技术的给机会,让学得技术的给岗位,让自学成才的给待遇”的电力人才培训体制。

统筹工作时间,实施奖励性轮休

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可以准予6%的员工轮流休假,全年可休假一次,时间不超过一个月。2007年,有刘汉平等5位职工自愿申请,享受了半个月休假。在这半个月里,与上岗职工相比,只享受工资,不享受年终奖金。实施奖励性轮休,给了职工生活基本保障,同时减轻了企业部分负担,职工也可以获得机会享受健康休闲和娱乐,可谓一举两得。

注重素质提升,实施激励性轮学

2007年,公司建立七里坪内部培训基地和竞岗管理中心,规定每个月第十个工作日,都配合“五个一百”用人改革方案,针对生产、管理业务项目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按照“短板理论”,瞄准关键岗位之需,人才短板在哪里就从哪里补起,成批培养实用型人才。2009年,公司还提出实施“千人素质大提升”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实现在岗员工专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达到1000人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努力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为成功应用带电作业技术,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带电作业库房和工器具,配备了带电作业专用车。选送6名员工到中国带电作业中心进行培训和学习,并获得了带电作业资格。带电作业技术的成功应用,也催生了6位技术蓝领之鹰。

为造就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公司实施“走出去”办学,采取实践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内部人才进行二次开发,与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签订了一份高等函授教育协议书,出资人民币40多万元,委托培养一批“高精尖”的技术管理人才。通过自愿报名,组织考核,文化考试,重点选拔45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职工到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进行两年时间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学习。目前,这批大学生已学成归来,15人获得学士学位,9名学员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07年,为鼓励员工自学,公司党委在人力管理与改革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谁考取注册工程师,谁就可以享受中层副职待遇。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公司职工自学成才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从表一可以看出来,从2006年到2008年,恩施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合理配置资源,实施竞争性轮岗

恩施供电公司成立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员工竞岗管理中心,出台劳动用工制度实施方案。建立竞岗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海选等方式,对工作岗位实行“进岗必争、有岗必争、空岗必争”,形成竞争性用人选人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到2008年,498人通过参与竞争上岗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强化危机意识,实施学习性待岗

从2007年3月起,公司建立“待岗管理中心”,各生产单位按照上月各项任务指标考核,实施末位淘汰,被淘汰的职工实施待岗不离岗、留岗学习、降低薪酬的方式进行学习性待岗。甘玮就是该公司盛家坝供电所第一位执行学习性待岗的职工。全公司类似甘玮执行了学习性待岗的职工达到89人次。

提供优惠条件,实施鼓励性创业

建立择业机制,员工按照自身条件和能力,通过竞争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在保证国有企业员工身份不变前提下,公司创造优惠条件,实行鼓励性创业。鼓励性创业主要做法是:员工自愿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和公司审批后,与公司签订离岗创业合同。离岗创业期间,公司保留其员工身份,发放社会平均最低生活保障金650元。崔坝供电所崔显尧等33名职工先后自愿实行了鼓励性创业,并自己创造出了一片新天地。

实现五大转变

——备受瞩目的管理成果

通过近三年的创新与实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五个一百”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五大转变:

一是促进了员工观念转变。员工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择业观念发生巨大转变、全员学习氛围浓厚。二是促进了队伍结构优化。通过几年的人力资源和谐互动机制的探索实践,队伍能级结构逐步呈现实用化、专业化、复合化的特点。生产经营一线技能型人才缺乏、结构性缺员的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三是促进了资源高效配置。“五个一百”工程的内涵使职工个人愿景与企业发展统筹协调。实现了机关和管理岗位精简,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高效,人员有序向基层、向一线流动。有效调动了基层单位和员工积极性。四是促进了效益稳步增长。“五个一百”工程的实施,使企业经营管理呈现“两减两增”的态势,即减岗减员,增收增效,通过压缩归并岗位,人员合理分流和流动,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增长,员工收入福利稳步提升,社会贡献逐年增加,实现了地方党委政府满意、广大用电客户满意、企业干部员工满意的稳定和谐局面。五是促进了企业形象提升。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电力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对于农电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恩施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提高农电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确有可借鉴之处。

篇10: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此,笔者认真研究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思索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总结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希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一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深入学习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来自于实践的呼唤、现实的要求,也是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面把握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正确认识其本质。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内涵所作的最明确、最深刻、最全面的概括,是我们学习理解和科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2003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后来又对这一理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对此又做了深入全面的论述。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和相互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

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方法,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兼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求总揽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兼顾各方要求,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二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段话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回答了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正确的战略思想,是适应国内和国际发展变化的大势,适应我国新的实践发展需要产生的,在实践中形成的,是为实践服务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同时,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七大则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包括: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发展成就前所未有,发展难题前所未有,总体来讲, 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二)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二战结束以后,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一些国家由于单纯追求经济

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动荡加剧等,并形成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世界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中叶,许多思想家、有识之士由此分析了人类面临的困境,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大部分经济体在正确的发展理念影响下,发展的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生态、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我们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实现现代化,就绝对不能再去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发展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一是辩证法的发展观,二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三是尊重规律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它被认为是现时代不可超越的社会历史理论。它不仅科学地提出了系统的社会历史宏观解释框架, 还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谋求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此思想指导下,吸纳了全球发展理论的成果,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相吻合的,追求的是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科学发展观不但继承了唯物史观的精髓,而且又有所创新。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以这样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为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

科学发展观也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大内容都可以说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有六大部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六个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发展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包含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这一重要目标,也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科学发展观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再次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第三,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完善和巩固,需要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阐述科学发展观时,提出了四个重要的理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综合起来,就是要在统筹兼顾中达到以人为本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综合指标。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多方面的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全面阐述了发展过程中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系统论证了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互动关系深刻揭示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又关爱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注重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注重环境保护、注重资源节约;既坚持国内各地区、各阶层和谐发展,又坚持对外和平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目标。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结语

我们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从五个高度认识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不能把科学发展观仅仅看成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解决阻碍科研单位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第二,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要从全局出发,着眼于全局;第三,要从意识形态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解决经 济、政治等问题,而且是解决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战略思想;第四,要从改革创新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就是要改革;第五,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思想,是具有长远意义的。

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

上一篇:我的亮彩第一作文下一篇:美丽的星空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