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2024-07-01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精选6篇)

篇1: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2009全国农村沼气发展总结及前景预测

2009年9月10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村沼气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代表们重点围绕新阶段农村沼气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各省中央新增沼气项目和2006年以来沼气常规项目建设进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建设与管理、沼气后续服务管理成功模式和有效做法、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三沼”综合利用、农村沼气科技创新与推广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对今后农村沼气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座谈会是在农村沼气发展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梳理了思路,并对新阶段农村沼气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进一步深化对农村沼气进入新阶段的认识

会议认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当前农村沼气发展进入了建管并重、多元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中,在中央高度重视和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农村沼气建设数量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沼气功能进一步拓展、沼气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议认为,新阶段农村沼气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一是国家对农村沼气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沼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去年底以来农村沼气已列入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随着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强化,今后农村沼气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发展信心。二是农村沼气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多年的实践表明,发展农村沼气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新的亮点。

二、进一步推进农村沼气科学发展

会议认为,在我国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我国农村沼气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进一步研究农村沼气发展中的新情况,梳理发展思路,实现科学发展。在发展速度上,要与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民需求、技术力量相适应,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在项目布局上,要统筹考虑养殖方式、原料种类、沼气用途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立项,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对于没有原料保障、后续服务跟不上的不再安排户用沼气项目。在投资结构上,要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的同时,加快发展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省柴节煤灶炕炉升级换代、太阳能利用等技术。

三、进一步把沼气发展置于农业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统筹考虑,促进沼气产业与养殖业、种植业良性循环发展 会议指出,农村沼气建设,资源来自农业,主战场在农村,受益主体是农民,是农业产业功能的发挥与延伸。搞好沼气建设,必须树立大局观念,把农村沼气置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中定位、思考,主动融入发展循环农业、推进节能减排、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中心工作,在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农村沼气的生命力在于综合利用,要把综合利用作为服务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大力开展沼气循环农业,延长沼气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近年来,各地开展了一批试点,探索了一些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是总的看,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综合利用规模还很小,利用方式比较粗放。今后,要下大力气做好综合利用这篇文章,切实发挥其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尽快研究制定和公布沼肥施用技术规范,为开展综合利用奠定基础。二是充分发挥综合利用在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地方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种养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试点发展沼肥利用专业公司,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三是要研究制定鼓励开展沼渣沼液利用的政策措施,推出一批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傻瓜式”沼肥产品和技术,进一步加快综合利用步伐。最近,我部已在部分省区布置开展综合利用试点示范,为大面积推广综合利用技术探索经验。

四、进一步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会议认为,一些地方部分农户出现的沼气池停用现象,大部分是由于服务滞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进一步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建管并重转型,已成为巩固沼气建设成效、促进新阶段农村沼气健康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中央加大了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了乡村服务网点中央补助标准,在20个省50个县开展了县级服务站试点建设,印发了修订后的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各地也在加强沼气服务体系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总体上看,当前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服务跟不上、机制不适应、管理不到位、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对全国服务网点服务质量开展专项检查和评估,对无故歇业和群众不满意的网点要限期整改,今后要把服务体系作用发挥好坏与项目安排挂钩。二是推出一批好的网点服务典型和县级站服务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提倡“全托式”、“一站式”服务,农民交纳一定费用后,可享受建池施工、产品安装、原料供应、免费进出料、故障排除、更换零件等全程服务。三是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扩大每个网点的服务范围,鼓励支持一些地区将每个网点的服务范围由原来的300~500户扩大到600~1000户。将沼气进出料设备纳入农机补贴目录,减轻网点业主自筹压力,规范进出料设备采购。四是加强农村能源队伍建设。目前农村能源队伍素质和技工数量与所担负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

五、进一步提高沼气发展科技水平

会议认为,要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沼气发展中的技术瓶颈、装备落后等难题,不断拓展沼气应用领域,为农村沼气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加快沼气低温发酵菌群、沼气提纯罐装技术、秸秆沼气技术、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关键设备、生物质高效低排炉灶炕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农村沼气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创造新的需求。今年,农业部与国家发改委设立了农村沼气科技推广能力建设项目,这将为进一步提升沼气发展水平,推广新池型、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菌剂创造有利条件。各地要结合实际,针对本地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科技创新,搞好成果转化。在推进科技创新中,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他们的好技术、好成果,经审定示范后择优推广。对于包括PVC在内的新型材料沼气池要强化标准管理,加强技术经济分析,技术成熟后使用什么建池材料,应由农民自主选择。

会议就做好当前农村沼气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一、全面开展大培训、大回访,进一步提高沼气使用率 以提高使用率和排查问题为重点,从国庆节后开始,组织基层干部和施工企业在全国开展大回访活动。要切实做好技术服务,对未正常进出料的沼气用户抓紧投换料,对输气管线及阀门、灶具开关等破损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对冬季未采取保温措施的农户要及时做好防冻工作,同时排查安全隐患。今年,国家已将沼气工纳入了“阳光工程”培训范围,各地要在今冬明春对全系统沼气生产工开展一轮大培训,努力实现每村都有1-2个沼气使用管理和综合利用的明白人。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中央投资发挥效益

去年底以来,中央在扩大内需项目投资中先后安排了80亿元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各地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提出的“三个100%”要求,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把部门行为变成政府行为,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同时,2006年以来的沼气常规项目也要加快进度,尽早完成。今后,要强化奖惩措施,把项目建设进度与项目安排挂钩,对于建设内没有完成任务的地方,原则上暂缓安排下一项目。

三、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农村能源工作水平

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务必要提高站位、开阔眼界,转变工作方式,议大事、谋大事,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促进,尽快实现向建管并重转型。要高度重视建设质量,把好就业准入关,抓好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确保干部安全。要针对大中型沼气工程监管难度大的问题,尽快出台有关管理办法,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每一个大中型沼气工程的责任主体。要健全责任制度,把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针对沼气易燃易爆的特点,结合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的实际,各地要尽快研究出台沼气安全生产和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生产。

篇2: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一、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

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

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继续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信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在农村地区的融合。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研发和推广基本农田整理、复垦和耕地质量监管保护信息化技术与装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为一体的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农业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农业信息系统安全。推进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农业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

1.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

2.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

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设施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地区,开展养殖业信息化示范。研制推广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

3.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加强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研发,努力推进农业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变量作业、导航、决策模型等精准农业技术的研发,对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进行控制,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传感器、无线测控终端以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制,对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过程进行科学监控,实现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对各种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进行中试、熟化与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三)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1.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鼓励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发以土地权属管理为基础,集土地经营、农业生产和职工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场经营土地的精确管理。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

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示范,重点支持大型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农产品标准规范,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四)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1.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耕地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为科学管理,提升地力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网络,建立一批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推进养殖水面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重点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2.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国家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渔业安全通信网建设,实现对渔船的实时、可视化监管。建立国家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监控中心,监控与指导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协调注册登记、违章处罚、事故处理、保险缴纳等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农产品贸易信息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

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农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农业违法的典型案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氛围。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为政府加强有效监管,公众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信息保障。

5.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农业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

(五)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

1.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统、短彩信服务系统、手机报、双向视频系统等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部、省、地市、县、乡、村六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及服务网络,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依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各级、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服务团队,增强服务效果。规范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继续从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农村信息员,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3.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政府主导,非公益性服务市场运作的信息服务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信息服务主体行为。建立农业信息市场,优化信息服务环境,为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四、行业重点与区域布局

立足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顺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基础、讲求实效”的原则,同时鉴于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全国垂直性和区域差异不明显性特征,在区域布局上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结合《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本布局,拟按以下四类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

主要包括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域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先导区

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提升“菜篮子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融合,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区

主要包括13个粮食主产省,21个产量过百亿斤的市,44个棉花、油料、糖料、水果、天然橡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优势区域以及农垦经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大力推动农情监测、自动灌溉、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信息化、全国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攻坚区

主要包括西部偏远山区、牧区等。该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产业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攻坚区。“十二五”时期,重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深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推动该区域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为完成上述任务,依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提出以下重点工程。

(一)“金农工程”二期

1.完善“金农工程”一期建设

完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和各项应用系统,推动网络及有关系统应用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合理更新基础运行环境硬件设施,支持“金农二期”建设的系统运转。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和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

2.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物联网、3G、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农产品产量、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情等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因素的监测,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设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实施农业遥感监测信息化工程,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农业空间信息综合集成服务系统和农业空间基础信息库,形成及时高效、持续稳定的业务运行能力。提高农业部门调控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科学决策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涵盖猪肉、牛肉、鸡肉、水产品、蔬菜、茶叶等品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耕地、草原、养殖水面的空间分布、面积、质量等自然属性信息以及使用权、承包权动态信息、耕地基础设施情况等经济属性信息为基础,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共享机制和校核机制,实现农业资源信息跨部门共享,为解决耕地面积不断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供保障。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农机安全作业和渔船安全生产为重点,以农机及渔船购买、使用、出租、转让、维护、年检、报废等监控数据为基础,建设并集成农机安全作业信息系统和渔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农机和渔船进行统一监管和应急联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安全监管能力。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1.种植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物,利用物联网、3S、3G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生产、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实现种植业生产全程信息化监管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畜禽、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利用智能感知、无线传感、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禽、水产养殖繁殖育种、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畜禽、水产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3.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快捷地把农业经营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4.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选择若干家信息化基础好、产业链完整的“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可靠传输技术,针对猪肉、牛肉、鸡肉、禽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大户、国营农场和渔业捕捞企业,开展农机、渔船安全作业信息化示范。加强农机作业导航、探测雷达、可靠性、稳定性监测信息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农机的安全作业水平;开展渔船信息接收终端、卫星船位监测终端、避碰设备、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应用与推广,提升渔船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6.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其在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从事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产业或交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示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合作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为社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工程

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重点建设部、省、地市和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实现及时准确的针对性服务。

1.部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部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总门户,是链接各省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全国农业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省级平台管理和全国性信息共享,负责全局性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全国数据中心、部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部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农民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2.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省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门户,是链接各地市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省内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部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地市级平台的管理和全省性信息下传,负责省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省数据中心、省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省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3.地市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地市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地市子门户,是链接各县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地市内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省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县级平台的管理地市信息下传,负责地市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地市数据中心、地市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地市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4.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县级平台是农村基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入口,直接面对用户,直接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包括各类人才及农民的培训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县级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县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从政策、资金、组织以及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政策保障

各地应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研发和使用信息装备的单位给予一定扶持,对使用信息装备的农民进行补贴,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之中。

(二)资金保障

争取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性项目建设。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四)机制保障

篇3: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农业部日前发布《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 , 以加强对各地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指导, 夯实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基础。

《规划》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为目标, 提出了四项主要任务:一是以农经系统内部政务处理为主要内容, 以各级农经数据中心为支撑, 搭建部、省、市、县、乡镇五级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二是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三是以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服务为重点,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加强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四是围绕农经信息化基础条件的薄弱环节, 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和服务终端建设, 强化基层农经人员信息素质提升。

《规划》以规范监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民主监督为方向, 设计了四大重点工程:一是以推进农经政务管理信息化为重点, 强化政府财政支持, 打造部、省、市、县、乡镇五级农经电子政务平台;二是构建部、省、市、县、乡镇五级农经管理监督服务系统, 包括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系统、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两大子系统;三是建设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土地流转信息资源库和信息系统、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信息库、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监控、预警制度;四是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构建部、省、县三级农经生产经营服务系统, 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信息服务系统三大子系统。

篇4:一季度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开局良好

(一)农作物长势正常,春耕春播进展顺利。据农业部3月21日监测,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为86.2%,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比近10年同期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冬油菜一、二类苗比例为81.4%,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比近10年同期平均增加3.6个百分点。农资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一季度国产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氯化钾均价分别为1863元/吨、3117元/吨、2814元/吨、3055元/吨,环比同比双下降;玉米、大豆、杂交棉花、杂交稻种子均价分别为30.07元/公斤、6.44元/公斤、225.81元/公斤和70.45元/公斤,同比均略降。农具配备充足、机械化有序推进,3月底全国完成机耕、机播、机械浇地面积分别为9613万亩、946万亩和3126万亩。据农业部调度,截至4月11日,全国已播各类农作物2.69亿亩,完成春播计划的20.2%,进度同比略快。其中,粮食、棉花分别已播13.8%和12.3%,同比略快;油料、糖料分别已播19.3%和74.5%,同比略慢。

(二)鲜活农产品供应稳,农产品质量向好。据对4000个生猪养殖点监测,3月底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9%,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持平,生猪生产止跌企稳、加快恢复。3月份58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蔬菜产量环比略增,同比基本持平,供应逐步增加。鸡蛋、肉牛、肉羊、牛奶供应充足、生产平稳。一季度水产品产量1237.35万吨,同比增长3.24%;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同比增长3.65%,捕捞产量同比增长1.73%。一季度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9%、99.3%和96.8%,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下降0.1个百分点和上升0.9个百分点,总体保持较高水平。

(三)农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涨,大宗农产品价格降幅较大。据农业部统计,一季度,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221.19和226.32,环比分别涨12.01%和14.47%,同比分别涨6.81%和8.16%。其中,3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226.3和232.5,环比分别降1.2%和1.3%,小幅回落。一季度除食糖外的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趋弱,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市均价环比持平、同比下降4.8%,大豆和棉花同比分别下降11.3%、9.1%,食糖价格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10.6%。猪肉、生鲜乳、蔬菜、水产品价格上涨,牛羊肉、鸡蛋和水果价格下降,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5.81%,生鲜乳同比上涨3.6%,蔬菜批发价格同比上涨24.72%,水产品批发价格同比上涨6.15%;羊肉、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0.6%和6.5%,牛肉价格同比略降,水果批发价同比下降18.51%。

(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下降,贸易逆差收窄。据海关总署统计,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56.7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出口和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6.6%和13.5%;贸易逆差45.3亿美元,同比减少26.2%。粮棉油糖等大宗产品进口总体减少,谷物净进口296万吨,同比减少37%,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同比分别减少7.8%和增长18.2%。畜产品进口总体增加,进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猪肉同比增长76.0%,奶粉同比增长24.9%。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总体趋弱,其中,蔬菜出口额同比减少2.7%,水产品出口额同比减少15.0%。

(五)农产品加工业稳中趋强,农垦发展形势较好。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和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1%和9.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GDP增速0.7和3.8个百分点。据农业部统计,一季度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9.3,环比提高6.4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提升,82%的企业原料采购量持平或增长,70.5%的企业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水平,78.9%的企业产量持平或增加,融资困难的企业占比为29.2%。此外,一季度,全国农垦生产形势较好,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780亿元,同比增长8%。

二、各方关注结构调整和稳价增收问题

今年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玉米临储政策改革、生猪和蔬菜价格上涨、农民工外出转移等问题。据农业部舆情监测,网络媒体热点话题中,农民工、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村扶贫关注度排在前三位;网民热点话题中,农民工、农村土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排在前三位。总体看,一季度主要有四方面问题引起重点关注。

(一)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条件偏差,确保夏粮生产稳定的压力加大。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南方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导致部分地区小麦油菜个体偏弱、群体不足,纹枯病、白粉病和草害等偏重发生,夏季粮油苗情促弱转壮和病虫草害防控任务繁重;华北、黄淮北部旱象露头,部分地区土壤轻度或中度缺墒,对春播生产和小麦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春季是动物疫病高发期,局部地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隐患较多,需持续关注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多发疫病。

(二)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规模经营风险加大。去年以来,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总体下行。3月底,国家宣布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玉米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行、与国际市场接轨。4月1日,国家公布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维持4800元/吨不变,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据调查目前亩均纯收入只有100多元、效益较低。当前农产品价格下行对规模经营农户收入影响尤为突出,如东北第四、第五积温带规模经营农户普遍担忧经营亏损,出现部分大户、合作社“退租”现象。

(三)生猪和菜价过快上涨,降成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农业部统计,一季度生猪和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3%和24.72%,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带来利好,但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和CPI产生影响。这轮生猪价格上涨具有补偿性、恢复性的特点,主要原因既有过去三年猪价低迷,散户和中小规模户纷纷退出,产能适应性调减的因素;也有大中城市周边地区、水网密集区、人口密集区调减生猪规模、限养禁养,环境成本大幅增加、产能区域性调减的因素。这轮蔬菜价格上涨具有阶段性、季节性的特点,既有不利气候的影响,也有一些大中城市郊区土地流转成本过快上涨、菜地面积大幅减少的原因。

(四)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较多,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较去年降低1.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6799万人,同比增长2.9%,增速放缓;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273元,同比增长9.1%,较去年下降2.8个百分点,增幅下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钢铁、煤炭等产业去产能步伐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农民工外出就业空间收窄,一些返乡农民工面临年龄大、技能弱、资金少、创业就业难的问题,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三、毫不放松抓好今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篇5: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活动简介: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将举行为期一周的首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学院将提供营员的往返路费及夏令营期间在京的食宿费用。2010年夏令营计划招收150名营员,其中优秀学生将获得免试攻读学院硕士学位资格。

我们诚挚邀请全国最优秀的大学生在盛夏相聚北京,相会人大,相约农发。在这里,你可以亲身参与一个精彩多元的夏令营:来自五湖四海最优秀的三农学子汇聚一堂,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我;这是一个满载收获的夏令营,你将收获宝贵的知识、名师的教诲和真挚的友谊;这更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夏令营,感受夏令营精彩生活„„倾听大师之声,升华人生境界;交流青春理想,激发灵感智慧;感受大学之道,体验人大魅力。一切都在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活动申请即日起开始,我们真诚期待你的参与,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欢迎你的到来!重要提示: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将以本次夏令营作为选拔201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主要方式,欢迎有意报考我院推荐免试招生的考生前来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更多信息请查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网站:http://sard.ruc.edu.cn/ 申请资格1、211、985院校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2011届毕业生),具有推免资格,不限专业,要求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或者修过相关经济学、管理学课程。

2、学习成绩优异,本科前三年总评成绩排名在班级前10%,或者虽然成绩不在班级排名的前10%,但在其他方面有优异表现者,如有科研成果等亦可申请。

3、对“三农”方面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

4、应有两名教师推荐。

5、英语达到国家六级水平(450分以上)。

申请材料

1、申请表(研究院网站申报后下载),网址:http://zyxw.ruc.edu.cn/nfxlywb/index.asp。

2、本科成绩单和班级排名(复印件并须加盖教务处公章),如第六学期考试成绩尚未得到,申请者只需提供前五学期成绩即可。

3、其他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各种奖励复印件、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等)。

4、个人申请书。

5、夏令营论文的提纲(或全文),如果目前提交困难,可暂不提交。

6、两封老师的推荐信。申请时间

申请人请将以上6项申请材料于2010年6月30日前交(寄)至如下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主楼916室 刘婷(收)邮编100872。并请在信封左上角注明“农发夏令营”字样。同时,请将申请表电子版发至lt@ruc.edu.cn,邮件标题为“农发夏令营”。

录取细则

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将于申请截止后两周内通知北京地区申请者来我校参加面试。

2、审核和录取工作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负责。录取名单将在学院网站公布并直接通知本人,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笔试与论文答辩细则

夏令营期间将举行推免生考试,考察内容为: 报考食品科学专业的营员笔试食品科学综合;报考其他专业的营员笔试经济学基础与部分专业知识,如果本科专业不是经济管理类,还须加考笔试综合测试。营员还需就提交的论文进行约15分钟的讲演和答辩,自备PPT。笔试成绩、答辩成绩和夏令营表现加权得到营员最终成绩。加试60分合格,不计入总分。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简介

从我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成立最早的“三农”问题研究学系——农业经济系,到组建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获批“985工程”中国农村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院已建立起三大实验室(农产品市场模拟实验室、农业经济计量分析实验室、乡村建设实验室),在14个省区建立村级乡村发展试验区50多个,出台68项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学院的学生培养与人民大学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共同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与本院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门类齐全且都具有国内一流的学科实力,加之人民大学所拥有的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对本院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具有直接的助推作用。本院以中青年、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主,几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基本都有出国进修和访问的经历。队伍精干,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0多项。本学科点的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奖励。

篇6: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部署要求,我部研究编制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

2016年11月14日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简称“产业融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条件

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工农、沟通城乡,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产业融合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设健康中国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为“十三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坚实基础。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2145万吨,棉油糖、肉蛋奶、果蔬茶、水产品生产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0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0%。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建设取得新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6%和63%。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2.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了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规模水平提高,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8万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近20万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超过10%,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由1.7∶1提高到约2.2∶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创新步伐加快,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框架,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了一批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加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区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环渤海地区苹果加工、沿海和长江流域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聚集区。带动能力增强,建设了一大批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原料基地,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

3.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构筑了产业融合的重要支撑。到2015年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50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入股入社、订单合同、托管联耕等多种形式开展联合与合作,融合机制不断健全,融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大宗农产品生产供给、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4.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展了产业融合的新领域。2015年全国有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00多亿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涉农电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众筹等亮点频出,农产品市场流通、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农业生产租赁业务、农商直供、产地直销、食物短链、社区支农、会员配送等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呈暴发增长态势,2015年全国年接待人数达22亿人次,经营收入达44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10%;从业人员790万,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

(二)重要机遇

1.一系列“三农”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调结构、提品质、去库存;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农业降成本、补短板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对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培育新产业,推动产业融合营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2.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对强化产业支撑,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消费结构升级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15年,我国人均GDP约8000美元,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新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对农产品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农产品消费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市场细分、市场分层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化;农产品消费日益呈现功能化、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个性化、体验化、高端化日益成为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的重点;对新型流通配送、食物供给社会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服务消费不断扩大,均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4.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变革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以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服务产业迅速兴起。绿色制造、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加速创新应用。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重构了产业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三)面临挑战

1.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产加销发展不够协调。农村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差,融合程度还比较低。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土地、水等资源约束加剧,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加大,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市场化发育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被人为地分割在城乡工农之间不同的领域、地域,导致农业成本高、效益低。

2.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滞后,带动能力不够突出。与农业生产规模不协调、不匹配,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2.2∶1,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3~4∶1。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不足,一般性、资源性的传统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原料生产滞后,农产品产地普遍缺少储藏、保鲜等加工设施,产后损耗大、品质难保障。融资难、融资贵、生产和流通成本高等外部环境制约依然突出。

3.股份合作数量较少,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农业集约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与企业之间订单交易普遍缺乏法律约束力,有些合同不够规范,履约率不高,双方利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受风险防范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合作、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数量不多。

4.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产业融合不够充分。国内大宗农产品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同类产品的国内外价格差不断扩大,进口压力不断加大,产品市场受到挤压。中美中欧农业投资协定正在加快谈判,国内企业发展粗放、产业链条短、融合度低,销售渠道和品牌效应与外资竞争面临更大压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保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要素集聚优化,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为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激发融合活力。把创新作为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树立“大食物、大农业、大资源、大生态”观念,深入开展产业融合理论创新;大力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逐步推进产业融合制度创新;积极应用互联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现代技术,切实加大产业融合科技创新。

2.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把协调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推进产业交叉融合。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的作用,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拓宽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区域、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3.坚持绿色生态,促进持续发展。把绿色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遵循,着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通过绿色加工、综合利用,实现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形成“资源—加工—产品—资源”模式,发展营养安全、绿色生态、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产业;遵循生产生活生态并重,发展培育新业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产业融合的绿色发展方式。

4.坚持开放合作,拓展融合空间。把开放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推动产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涉农企业参与双向开放,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搭建区域间、国际间投资贸易合作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产品、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5.坚持利益共享,增进人民福祉。把共享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要求,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产业发展为增进人民福祉服务,拓展产业功能,通过支持政策与带动农民分享利益挂钩,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发展农民共享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使农民有体面的就业,有尊严的生活,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协调、企业效益有所上升、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带动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持续增强。

——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到2020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万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左右,其中粮食、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分别达到88%、23%、13%、17%、38%;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规模以上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基地拥有率达到50%,专用原料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对产业融合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拓展农业多功能取得新进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到2020年,力争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到55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9.5%左右;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达到8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40%左右;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接待游客突破33亿人次。

——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产加销衔接更加紧密,产业融合深度显著提升,产业链更加完整,价值链明显提升。产业融合主体明显增加,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激活,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更加多元,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增值收益不断增加。城乡之间要素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产业融合体系更加健全,培育形成一批融合发展先导区。

主要指标类别

指标

2015年

2020年

年均增长农产品加工业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万亿元)

19.4

6%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1

2.2∶1

2.4∶1

[0.2]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总体

[3]其中:粮食

[3]水果

[3]蔬菜

[3]肉类

[1]水产品

[3]加工企业自建基地拥有率2(%)

[25]新业态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亿元)

4300

5500

9.5%加工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3(%)

[3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1500

8000

40%休闲农业年接待旅游人次(亿人次)

8.4%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亿元)

4400

上一篇:第十二章 法规与税政管理下一篇:七年级想象作文:自来水的传奇旅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