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问题2010

2024-05-08

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问题2010(精选5篇)

篇1: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问题2010

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问题2010-04-18 10:56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开发建设用地的迅猛增加,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随着迅速扩大,并且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边缘人和不稳定因素。如何妥善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最艰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有4000多万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对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政府及相关部门正确引导和规范管理的力度不大,方法简单粗暴,以为只要按国家有关政策把所征土地及附着物补偿到位就万事大吉。却知道许多农民在全部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后,由于缺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经营的枝能和经验,投资理财的知识能力极为有限,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他们感到的是陌生和茫然,难以用手中的土地补偿金寻求有效的增值渠道。

第二、失去土地的农民整体实质底,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优势。一些除了种地就没其他技术的农民,失去土地后主要依靠土地征收费过日子,只能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素质底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难度加大,再加上农村信息闭塞,许多农民工很难及时得到可靠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清楚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不知道如何获得城市就业困难重重,在短时间内难以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

第三、社会保障缺位,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依靠。由于有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很少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因此也没有人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养老保险,土地被征用后,消费中商品性消费比重增大,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收入水平呈总体下降趋势,而生活消费支出都有所增长。由于最底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失去土地的农民大都没有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基本生活就失去了来源。

第四、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劳务中介组织发育程度,管理不到位,中介服务水平低下。

二、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的基本思路及构想

针对城市开发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失去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实际情况,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多管齐下抓落实,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广开就业门路。

第一、要广开门路,多手段齐抓促进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我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1)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增强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可持续就业能力。把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作中。成立村级劳动服务公司,针对市场需求,组织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对失去土地的农民利用科技普及、农民夜校、厂矿培训等形式,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开展多层次培训,增强技能,创造就业资本,为提高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被征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市从2000年起对失去土地的农民及其他农村劳动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能免费培训,培训专业主要有维修电工、钳工、烹饪、服装裁剪、市场营销等十多个工种。基本完成对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免费再就业培训一次以上,使他们掌握1到2门基本的就业技能或实用型技术。(2)改变就业观念,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专门成立了乡、村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和周边企业建立起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用工信息,人员随要随到,随到随挑,努力处进农民在区、乡内转移和发展。

充分发挥劳务中介组织作用,以市场化运作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到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才华。(3)做好就业信息收集工作。农民就业难,难在没有信息,明确专人做就业信息员。例如哪个宾馆招服务员,哪个公司招后勤工,哪个餐馆需要洗碗工?信息员将收集到的这类信息及时传达到农民家中。

第二、发挥村镇集体力量,鼓励农民创业,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利用村自用地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依靠本地优势,加快镇村项目开发,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本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引导和鼓励有资金、有项目、有能力的农民就地创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失去土地的农民在乡内转移。

第三、充分运用政策推动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要发挥政策作用,突然招商引资,全力服务和支持区域内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鼓励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和鼓励企业优先使用本市失去土地的农民及其他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安置中,我市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去土地的农民,建立安排失去土地的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挂钩的制度,规定进圆区企业每使用一亩地应该安排两名以上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还要搭建就业平台,增加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机会。为增加失去土地的农民及其他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每年组织两次以上被征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洽谈会,让失去土地的农民因此洗脚上岸,端上新饭碗。把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城市劳动力管理的范围,为他们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渠道。

第四、加快“三大”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切实加大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农村交通和能源建设投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业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市场前景好,需求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突出水果、经作、药材等产业发展,不段扩大规模,增加劳动力的需求与就业。着力新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推进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镇中农民就业岗位。鼓励农民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城镇社区服务、个体私营企业中谋求岗位。

第五、探索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新机制。主要是推进土地股份制经营,为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可持续安置资源。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的用途,因为农民入股,他们对土地有感情,必将珍惜土地的的使用。还能够解决农民的后顾之优,提高他们就业的非农化程度。农民成为股民,也保证了土地被征用后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土地收益权,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来源。同时又留土地集体安置。咸嘉通过留土地统一进行安置,使失去土地的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留地集中安置,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不至于完全失去土地,失去土地有还有住房,建设开发用地,存在生活、就业、创业的基础。加上征地开发后,地价上涨,土地增值快,综合开发建设显著,这样让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会失岗,不会失业,不会失利。实现了土地高效率利用经营,有效集中和利用安置补偿金和留用的土地发展集体经济,既解决了失去的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又开辟了新的就业岗位和创业门路。

三、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安置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主要有两种途径:招工安置和就地安置。招工安置面窄,且有一定的用工要求,被安置人员还面临着企业减效、破产、停产而重新失业的风险。就地安置可以为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解决就业问题,短期效果显著,但是村办企业多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市场竞争能力差,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再次失业。失去土地的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终身的依靠,不是干几年或十几年就能了事的问题,要让他们一辈子能安居乐业,甚至还要考虑他们子孙的安置和就业问题。因此,始终把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起来,要注意就业安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要用文化彻底完成失去土地的农民市民化,尤其是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都完成市民化。农民和市民不只是身份的不同,农民跟城市市民的差别也不是单纯物质的。通过市民学校和各种文化活动,转化失去土地的农民,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消除陈旧思想,帮助他们建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第二,要失去土地的农民市民化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和保证,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就业和养老保障便有了后顾之忧。而目前普遍实行的贷币补偿办法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货币安置只是为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偿,就业机会则要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竟争;其次,现行征地价格满足不了建立失去土地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需要,失去土地的农民养老保障又没被纳入城市体系。第三,要完善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可持续保障要纳入城市社保体系。由于农村和农民的现金收入水平普遍很低,因此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安排两种途径寻找出路。在基金的筹集方面,可模仿城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由政府、集体、失去土地的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养老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和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应随着经济发民水平做相应的调整,并且适当考虑如何计算工龄的问题。

第四,要加大法律支持,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可持续就业安置权利提供法律保障。失去土地的农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当合法权利遭受侵犯时,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因为寻求行政救济所需的成本。要为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多种方式的法律援助,为他们 能够接近法律,平等的享有行政救济的权利,建立畅通的渠道,使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得到法律的保障。第五,要明晰集体经济产权。集体经济产权应该明确,明确权利人和责任人,这样才能保证监督,防止集体财产流失。把集体财产分成许多股份,明确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股份数额,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具有集体财产的财产权,发挥企业所有者监督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促进集体经济的保值和增值,集中开发建设、兴办各种企业安置失去土地的农民,创造就业岗位。但是,应考虑创办企业是有风险的,不能保证永远赢利。

第六,要正确引导失去土地的农民妥善理财,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一次性货币补偿直接发放到失去土地的农民手中则可能因为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或使用不当,对解决安置反倒成为一个不利因素。失去土地的农民获得了补偿资金,有长远眼光的,手里的这笔钱成了“第一桶金”,开店子办工厂,干得像模像样,但是多数人有了这笔钱后更多的却是一脸茫然,不知道钱该怎么花。

党在十六大中提出一个新的思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要充分提高认识,农民失去土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进步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城市化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该认识到农民失去土地的时候,就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唯一。“历史性时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须做好被偿工作。同时,要考虑到失去土地的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最大限度保证农民在经济、生活上的可持续发展。

篇2: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问题2010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0]121号

2010-12-2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西藏、青海、宁夏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经研究,现将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通知如下:

一、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城镇土地使用税问题

对在一个纳税内月平均实际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高于25%(含25%)且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高于10人(含10人)的单位,可减征或免征该城镇土地使用税。具体减免税比例及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税主管部门确定。

《国家税务局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国税地字[1988]15号)第十八条第四项同时废止。

二、关于出租房产免收租金期间房产税问题

对出租房产,租赁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间由产权所有人按照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

三、关于将地价计入房产原值征收房产税问题

对按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房产原值均应包含地价,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等。宗地容积率低于0.5的,按房产建筑面积的2倍计算土地面积并据此确定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

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各地财税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了解,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篇3: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问题2010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就业培训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失地农民”这一群体也随之产生。土地本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收入来源, 当他们失去土地时, 也意味着重新就业和维持生计变得更艰难。根据对全国现有失地农民进行抽样调查显示, 只有30%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占60%, 担忧未来生活的失地农民占81%。为此, 我们科研组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管理中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进行研究, 并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原因、如何加强失地农民培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具体详述如下。

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一) 失地农民数量巨大, 就业渠道少、就业率低, 以致出现无业问题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 平均每征收2亩土地, 就有3个农民没有工作, 如果按每年约有三百万亩的征地速度, 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将达到1.1亿人。而这些数目巨大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渠道较单一, 主要有三类。失地农民第一类就业渠道是通过“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在本地企业务工。但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的转制、兼并和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过去已经实现“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的失地农民, 大部分被裁减或失业回家。例如四川省曾对全省历年征地得到“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的42.97万人进行调查, 到2003年底处于失业状态的人数为24.46万人, 占已得到“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总人数的56.92%。失业农民的第二类就业渠道是自谋职业, 在当地开店经商或从事个体经营。这类职业较稳定, 但只有少数失地农民具有自主创业的勇气和灵活的经营头脑。同时, 这类职业也需要技能和资金的支持, 这就使从事这类职业的失地农民数量更加稀少。失地农民的第三类就业渠道是外出务工。失地农民再就业时大部分选择在外地做建筑工人、搞装修、干零活、装卸、摆地摊等短期和临时性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容易受季节性和市场因素的影响, 就业相当不稳定或直接造成失业。

(二) 已实现就业的失地农民就业岗位层次低, 工作和收入不稳定, 就业质量低

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自己进入城市找工作, 少数失地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找到岗位。但由于缺少工作技能、文化水平低等原因, 失地农民的工作大多为那种高危险、高付出、低收入的岗位, 一些又脏又累没人愿意干的非正规职业都是他们再就业的职位。我们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对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为建筑、装卸、装修、保姆、餐饮业打工、企业打工、地摊上小买卖等, 这些岗位占已就业失地农民岗位90%以上。这些岗位不但工资不稳定, 而且很微薄 (绝大部分岗位没有三险一金) 。并且这些工作大都是短暂性而不是长久性的。所以, 失地农民即使成功再就业, 就业带来的仍然不是高额的工资和稳定的生活保障。当失地农民出现生病、工伤、失业等问题时, 因没有缴纳三险使得他们没法得到社会福利带来的好处和保障, 生活就会更加雪上加霜。失地农民低技能、低收入、缺保障的就业状态, 导致他们的就业质量极差, 亟待政府及相关部门加以解决, 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 失地农民个人素质低, 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

由于农村教育落后使得失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他们又缺少一定的专业技能, 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就业率偏低。从全国范围内看失地农民的“低短差”现象普遍而严重。“低”指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四十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基本上以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为主。“短”指失地农民打工时间短。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大多数属于临时性、季节性的, 年平均打工时间一般为7-8个月。“差”指失地农民就业质量差。失地农民由于缺少一技之长, 职业技能差, 大多数只能从事以手工操作、简单重复的工种, 在城市中只能选择对知识技能要求低的工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 主要从事体力劳动, 工作条件差、就业水平差、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差。

(二) 政府部门缺乏完善的社会培训体系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培训制度不完善, 培训体系存在很大问题。首先, 失地农民培训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不到位, 使得广大农民对参加就业培训的意义认识不清, 导致参加认识不足, 培训资源浪费, 提高了培训成本。其次, 培训出现多部门主管, 管理权限分散。涉及失地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办、教育、劳动、农业、财政等十多家部门, 各部门基本上各自为政。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 出现了培训机构、培训设施、培训队伍的重复建设, 出现了争生源、争利益的现象, 也出现了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责任, 导致失地农民培训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再次, 培训出现过程简单, 效果不好的现象。一些培训机构在培训时间上安排不合理, 对培训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 对培训怎样的人才, 培训什么技能, 达到什么标准没有周密计划, 与市场脱轨, 使得培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多角度、多方式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增强失地农民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篇4:土地流转后农民就业问题探究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

土地制度是事关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土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经济稳定是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问题是“三农”的重点。土地使用权的集中需要以大量农民转出农业产业为前提,如果转出去的人能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和收入,那土地流转就是合理的流转和集中;相反,如果人从土地上转出去了,但不能获得稳定的非农就业和收入就是土地兼并[1]。土地流转和土地兼并非一步之遥,农民就业问题是衡量土地是否合理流转的标准,农民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途径。如果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其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土地流转后,农民就业问题也随之成为棘手的课题。

农民本来是以农业为生,在农用地被流转后,农民的就业是否有所保障,是否被迫归为失业群体,本文就此问题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胡家垡村展开调研。胡家垡村共有1310户,

6600多名居民,其中4500多人是流动人口,本村劳动力占人口比例为81.6%。对该村50户村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问卷42份。

一、土地流转后胡家垡村农民就业的现状

(一)胡家垡村土地流转现状。胡家垡村在城郊土地流转方面具有代表性。胡家垡村农用地是在2010年开始以村集体统一流转方式逐步流转的,起初村东部约1000亩的土地流转给金福艺农农业科技集团,2012年又进行第二次更大规模的流转,两次共流转农用地3000亩,全部流转给了金福艺农企业,流转土地约占全村农用地的80%。村集体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同时村民与村委会签订个人转包合同,企业以每年每亩地2000元的流转费用一次性向农民付清,承包期限为农用地使用权终止为止。该种流转方式在北京市农村土地流转中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北京市农村通过各种方式流转的土地面积所占比例已达到47%,2012年农地流转平均价格每亩达到1283元,胡家垡村的土地流转价格高于北京市平均土地流转价格的55.8%。

土地流转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确认。有52.3%的受访者认为土地流转后提高了家庭收入,有14.3%的人表示土地流转后家庭收入有所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土地流转有助于农民增收,但由于土地流转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以及流转过程中操作过程的不透明化,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并未得以完全发挥出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有序进行。

表1 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变化情况

(二)胡家垡村劳动力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根据调查显示,其中高中以上学历为35.1%,19.7%的农民是没上过学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45.2%,从年龄结构看,16~25岁之间的劳动力占到23.94%,该年龄段以学生为主,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到61.5%,这部分人群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就业冲击较小;其他25.4%的25~35岁劳动力和42%的45岁以上的劳动力分别代表农村新生代农民和老一代农民,他们是土地流转后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就业结构分析。土地流转后,胡家垡村处于无业状态的劳动力为29.6%,远远高于国家4.6%的失业率控制线。从胡家垡村目前农民的就业情况看,农民流转土地后转入非农部门就业的比例仅为19.7%,也就是在土地流转失去农业部门就业机会后,仍有高达80%的农民不能有效地进行就业转移。从农民的就业行业来看,主要集中于制造、建筑、运输和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低端岗位和环卫工、保安和企业零工等不稳定的工作,工作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福利保障不完善。

(四)就业情况。在就业意愿方面,农民渴望获得职业培训的意愿是强烈的,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所有农民都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免费的技能培训。在培训内容上,61.9%农民希望得到电脑操作等技能培训,另有47.6%农民希望获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技能培训,还有28.6%的农民希望获得经商能力培训和语言类培训,仅有9.5%农民表示想获得农业生产技能的相关培训。在获取就业信息途径方面, 80%以上的农民表示以传统的亲朋好友介绍和单位直招为主,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网络信息发达的当今,只有23.8%的农民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获取就业信息。通过人才市场和村宣传栏的方式获取就业信息的均为 23.81%。

二、胡家垡村土地流转后农民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信息来源受限。就业信息仍然是以亲朋好友介绍或单位直招的传统途径为主,农民转移出土地,必须具备非农就业的竞争优势,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信息不完善,中介机构匮乏,就业途径窄,职业选择有限,这些都将会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绊脚石[2]。

(二)就业不充分。首先,自主创业、技能与资金都具备优势的农民数量比较少;其次,随着企业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变化,一些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技能不能及时适应而面临下岗;另外,选择外出做建筑、跑运输、搞装修、摆地摊以及本村企业的就业等短期临时性工作的农民,很容易受季节、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严重的就业不充分和不稳定现象,致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这将会抑制胡家垡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可能会生发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就业培训机制不完善。我国对农民就业培训的相关措施和规定实施的较晚,面对农村经济改革、农业转型、农民非农产业转移的巨大压力,我国在农民就业培训机制方面尚不健全,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当然,胡家垡村农村劳动力就业也存在这个问题。

三、土地流转后影响农民就业因素分析

(一)自身因素对个人就业影响。根据调查显示, 1/3的农户表示文化水平和能力大小在自己择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47.62%的农户认为文化水平对个人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民从事的工作多为电焊工、车间操作工、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工作性质多数具有技术性,因此,技术水平对于农民外出就业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就业途径的影响下,社会关系作为隐形的就业资源必然成为农民就业的另一影响因子,仅有19.05%的人表示社会关系对自身就业的影响处于无所谓的地位。

(二)外部因素对就业问题影响。有19.05%的人认为贷款优惠影响自己的就业,这个数据表明了,农民将土地自愿流转出去以后,更多的农民有创业的想法,尤其是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新一代农民。他们对于农业劳作不熟悉,而文化水平的限制又阻碍其在城市找到工作获得发展。但这些人往往思想比老一代农民更活跃,更大胆,因而,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有创业的想法。由于农民比较弱势的社会地位,就业安置和政府重视度成为农民就业的有效保障。但土地流转后,地方政府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就业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扶持。而根据国家政策将土地流转后,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的竞争力不足,靠自身谋职极其困难,因而,更多的农民希望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

(三)农民综合素质偏低。胡家垡村的劳动力结构不稳定,老一代农民多于新生代农民数量,即年龄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知识水平偏低,影响其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小。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即使是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

(四)农民就业身份难改。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而农民身份并没有改变。在胡家垡村土地流转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农民转出土地后,家庭没有了农业生产工具,农民也逐渐对农业生产活动生疏,而促使其进城谋生又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土地流转农民的这种尴尬身份的处境,在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将会激发出更难以解决的矛盾。

四、胡家垡村土地流转的农民就业渠道建议

(一)建立”三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村集体作为农户与企业交流的纽带,应该担当起就业信息传播的责任,在村委会设立就业引导小组,对于有能力有意愿就业的农民进行积极引导,对于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及时向农户传达。形成宣传—引导小组—短信平台“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农民的就业信息来源和就业途径。

(二)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民就业。健全的社会保障对农民转移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加大重视力度,有条件提供就业安置的。加大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尤其是对农民要求的电脑操作技能和相关服务岗位技能的培训;对有创业想法的农民进行经商能力培训,提供贷款优惠等金融政策支持,倡导农民外出创业,也鼓励农民就地创业,还要支持外出的农民回乡创业,。农民在就业过程中,对人身安全保障、失业保障和其他切身利益保障的相关法律规范也不熟知,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农民维权意识,提高其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带增收的农村发展道路

(三)合理分配农地流转收益。一,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享有土地收益的主要部分;二,充分发挥土地流转金的社会保障的功用,建立专门针对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参考城市标准进行,资金一部分来源于土地流转的集体流转金,另一部分则由乡镇财政直接补贴;三,实行新型的土地补偿安置办法,使土地收益的分配与使用更契合农民的长远利益。

(四)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力度。国家从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来,不断扩大农民就业培训,由于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一个由“试验到扩展”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反馈性,因此,目前阶段,关于农业技能培训的政策实施并未获得积极有效的反馈,农民也并未从中受益。胡家垡村是以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路径,金福艺农企业是一个农业企业,其对农业相关人才的需求是必须的,但如果想让农民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村集体和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鼓励和引导有劳动能力但转移困难的老一代农民掌握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提供真正符合需求的劳动力供给,实现其在本村就业目标。

在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中,农民的职业角色在不断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更新,因此,对农民的相关培训也应该逐渐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土地要流转 农民就业是关键[N],人民日报,2009,4.

篇5: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业安置问题2010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0年第4号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2010-09-20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88〕国税地字01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和《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规定精神,为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支持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现就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定额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政策规定公告如下:

一、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包括社会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等),实行由地税机关按单位年平均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给予定额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减征标准为每安置一名残疾人每年可定额减征1500元,减征的最高限额为本单位当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

二、享受本公告第一条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比照财税[2007]92号文件第五条规定,按享受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条件执行。对虽有安置残疾人就业但未符合上述条件的其他单位,不能按照本公告第一条规定给予定额减征照顾。

三、符合享受定额减征优惠政策的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申请,并按国税发

[2007]67号文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报送相关材料。

四、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受理减免申请后,按减免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进行审核、报批,按批复同意的减征税额执行。

五、对安置残疾人单位2010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政策按照本公告规定执行,各地可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六、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原《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社会福利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浙地税函〔2009〕24号)第二条规定停止执行。

特此公告。

上一篇:XX年最新党员干部公开承诺书内容下一篇:中国烟草差异化品牌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