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做什么呢教案

2024-04-20

他在做什么呢教案(共3篇)

篇1:他在做什么呢教案

第十七课 他在做什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动作进行时

2、掌握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怎么+动词

3、理解和运用生词

4、熟习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动作的进行:在/正/正在+动词+宾语

2、动作询问的方式:怎么+动词

3、双宾语句的用法

4、生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1、动作的进行:在/正/正在+动词+宾语

2、动作询问的方式:怎么+动词

3、双宾语句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

2课时,100分钟,50分钟一课时 教学方法:

生词讲练——语法讲练——课文讲练 教学方法:

1、图示法

2、归纳法

3、讲练法

4、提问法

5、对话法

教学用具:PPT、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复习导入:复习第十六课时间名词的用法。

(二)生词(15分钟)

PPT展示所有生词,由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个别学生读。

1、用图片易于理解的,展示图片,给学生直观形象,如:挤

2、列举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事物讲明部分生词,如:课、门

3、涉及重要语法点的词语,如:在、正在等在具体例子中讲解,解释其用法及区别。

最后展示所有生词,加深学生印象。

(三)课文讲练(35分钟)

1、首先由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一遍课文。

2、然后学生齐读一遍。纠音。再齐读。

3、分别找水平较高的和水平较低的学生领读。

4、然后同学们分角色读。

6、PPT 展示课文内容,然后渐次减少句子成分,空出句子的某些部分,引导同学们记忆课文。

7、关闭课文内容,同学之间互相给出生词,引导对方说出课文句子。分角色背诵课文对话,请同学起来表演。

(四)语法讲练:(40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总结语法点,然后列出语法。

板书:

S+在/正/正在+V.+O.例句:他在听音乐。

补充动词短语,老师展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和提示造出句子,板书例句。

板书:

怎么+V.例句:你怎么来得中国?

这个字怎么读?

补充交通工具词语,老师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和提示造出句子,或老师创设情境让同学造出句子,并板书准确例句。如果学生们存在普遍的错误,要重点纠正。

让同学之间互相提问,并作出回答。板书:

S.+V.+某人

S.+V.+某事

循序渐进推出:S.+V.+某人+某事

例句:老师给我一本书。老师做动作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造出双宾语句。

(五)作业:(2分钟)

第23页第4题添加宾语,第24页第5题看图说话,第25页第7题回答问题。

篇2:他在做什么呢教案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人物动态姿势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概括表现事物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多维的空间意识和造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

课型

方法

制作课

教 材

分 析

重点是能用泥塑造出各种动态的人物。

难点是能塑造出动态人物的动作。

教学具

准备

橡皮泥

杂物等

一 导入

出示示范的图例和模型,让学生初步了解用泥塑的形式制作人物的方法、模式 对用泥塑来制作人物有个初步认识。

学生的“玩”泥,让学生了解了泥土的特点――可塑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泥塑的.兴趣。(10分钟)

二、新授

1 教师讲解 制作泥塑人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 抓住人物的典型动态、典型表情。

② 不拘拟死板的比例、结构,只要生动、有趣、有创意就行。

③ 塑造时可采用多种手法,如:捏、卷、贴、刻、按等技法,让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丰富。

2 教师示范。

三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辅助,教师启发引导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获取知识,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完成作品,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达到知识的深化。一 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个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

四 总结

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可表现的内涵,是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教师对每一件作品都应加以鼓励。

完成作品后,全班举行一次展览,师生相互欣赏。

⑵学生针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评出了创意最优秀作品、形象最生动作品、制作最精美作品、材料最丰富作品。

制作小泥人

教师示范

篇3:他在做什么呢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表现自己熟悉的事件,体现故事的程序性。

2、感受哑剧无声、动作夸张的表演特点。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陈佩斯吃面的哑剧表演录像,教室中装一面大镜子。

2、活动前欣赏过陈佩斯或王景禺的哑剧录像。

活动过程(预设):

1、说说哑剧。

小朋友,我们已经看过了哑剧的录像,现在就来一起说一说哑剧与你看到的其他的表演有什么不同。(无声,在做一件事情,动作夸张、滑稽,重在感觉哑剧不说话及表演夸张的特点)

2、教师表演一段哑剧,幼儿评析。

3、提出活动任务与要求。

任务:幼儿自己表演一段哑剧,反映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要求: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表演,如烧菜烧饭、洗澡等,(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表演做这件事的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有程序,动作、表情要夸张。

4、排练表演幼儿独自或结伴进行排练表演。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表演的内容,鼓励幼儿看镜子中自己的动作,尽量让动作有序、夸张。

请表演好的部分幼儿展示。

教师有意识地请表演好的幼儿依次表演,让大家猜猜他在干什么?如幼儿表演的不够到位、清晰,可请同类表演者进行补充表演,突出动作的序、夸张、滑稽。

5、播放陈佩斯吃面的哑剧表演录像,幼儿再次观看,并请幼儿找一找哑剧中夸张的动作。

6、全班幼儿一起模仿表演陈佩斯的吃面哑剧。

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请猜猜我是谁》我根据小班上学期幼儿语言发展的能力及特点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学习用“我猜你是***”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猜测。2.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活动中我紧紧抓住小班孩子爱玩,爱活动的天性。以兴趣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活动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从孩子们身边所熟悉的小动物入手,给孩子们提供了七星瓢虫背上的斑点、跳跃的小青蛙、小蜜蜂嗡嗡的叫声,这三个即典型又抽象的情景。孩子们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的同时轻松地学会了“我猜你是XXX‘的句式。在不知不觉中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活动最后我又将生活中常见的老师和小朋友也利用了起来,体现了取材于生活。正是这一取材将活动带向了**。整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始终都处于自主、愉快之中。我想这个活动虽然活动准备是那样的简单朴实,却能带给孩子们无尽的快乐和新的知识。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还请各位领导和姐妹批评指正。

上一篇:壮观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下一篇:难过流泪的伤心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