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职的财会能手的自我评价

2024-04-15

称职的财会能手的自我评价(通用10篇)

篇1:称职的财会能手的自我评价

几年的财会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我对财会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活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接触了社会,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心理准备。

学习上,通过大学三年努力学习《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锻炼,在专业知识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扎实学习《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够熟悉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并能熟练操作和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如word、excel)并运用到财务办公中。为更好地从事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上,我时刻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事尽心尽责,并能做到最好,事后认真总结。大学期间,我担任班宣传委员职务。任职期间,我认真开展学院、社团的各项工作并顺利完成。假期期间,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些锻炼使我的社会适应能力、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也让我在处理事情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

生活上,我严于律已,宽于待人,坚持原则,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培养了很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开朗,诚实守信,谦虚好学,有责任感和集体精神。平时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及学院和班集体的各项活动,课余时间注意加强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运动会以及各类球类比赛。

思想上,我力求上进,关心时事,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并以优异成绩从党校结业。并在党组织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篇2:称职的财会能手的自我评价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自我评价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财会与审计的自我评价,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适应力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头脑灵活、反映迅速、工作认真负责大方、稳重,工作积极肯干耐心、细致、能吃苦。虽然从学历上看目前我还只是一个较普通的大专生,但我相信我的个人能力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篇3:称职的财会能手的自我评价

作为国务院简政放权,废除准入门槛,搞活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取消和调整一 批行政审 批项目等 事项的决 定》( 2014年第27号) ,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其中就包括财会人员比较熟悉的“ 注册税务师”,这预示着未来没有法律依据,只有政策依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被逐步取消。

国务院发布27号文的第二天,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针对取消注册税务师资格许可事项发文强调注册税务师行业立法工作正在进行,将“ 注册税务师”从职业准入类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 以财会职业为例,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法律规定的从事财会职业的职业准入类资格证书, 是合法从事财会职业的必要条件,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师证则是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证书,是评价财会职业能力水平的依据之一。

上述两则新闻之所以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于身在职场的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评价体系的关注。 人才评价体系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职业规划、职业成长、薪资待遇、名誉地位等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选拔、定岗、调薪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也日益成为学者研究的主题。

学者萧铭政( 2009) 认为,人才评价体系包括人才评价对象,人才评价机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人才评价制度。 笔者基本认同以这五方面作为构建人才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高职财会教育的教师,着重从上述五方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尝试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二、严格限定的人才评价对象,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前提

“ 人才 ”概念涵盖的范围和维度很广 ,不同专业 、不同行业、不同级别、不同岗位所对应的人才评价标准、评价机构、评价方法等既有共性,也有较大的差异。 同时,人才评价是长期动态化的过程,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应适用不同的评价要素内涵。 本文将评价对象定位于高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的应届毕业生,评价的时间跨度为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入学至毕业阶段。

高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的应届毕业生群体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较明确,就是就业,专升本的比例不大;第二,财会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高,且普遍选择长期从事本专业范围或专业关联度较高范围内的工作;第三,中小型企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最主要的需求方;第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长期从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同时也长期反映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工作。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普遍受到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困扰,只能通过试用期或者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考察, 才能对毕业生们有较全面的认识,但也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成本,如果毕业生不合适应聘的岗位,还需要进行调岗甚至辞退,前期付出的成本更是回报无期。 因此,将人才评价对象限定于高等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的应届毕业生,对提升所构建的人才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破解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困局都将起到积极的、现实的作用。

三、多元并行的人才评价机构,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

在现行应届毕业生评价体系中,高职院校几乎是唯一的人才评价机构。 高职院校任课教师通过课程考核,辅导员通过日常观察,最终形成的毕业成绩单和综合评价几乎构成了人才评价的全部内容。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评价机构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它们为了毕业生能有较好的求职砝码,在人才评价时有一定的正导向性,因此毕业成绩单和综合评价不一定能代表毕业生的真实水平。

随着高职院校双证制的推行,毕业生在毕业时除了要求拥有毕业证,还要求拥有至少一本职业资格证书,例如财会专业要求毕业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从而政府也被纳入到人才评价机构的行列。 全国性标准化考试能一定程度上公开公正地评价毕业生的部分能力,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但是我们发现, 高职院校和政府都不是人才的需求方,而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竟然在毕业生的评价机构中无一席之地。 笔者认为人才评价机构所提供的评价结论应该具有一定的外部性, 能在允许范围内供社会参考。 用人单位虽然在招聘员工时通过笔试、面试、试用期考察等方法参与到毕业生的评价中来,但评价的结果仅供招聘单位内部使用,如果毕业生被录用,评价结果对用人单位未来规划和安排毕业生的工作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果毕业生未被录用,评价结果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份应聘记录沉淀到招聘单位的历史文档中,对人才市场上其他单位以及毕业生无法产生任何作用,辛苦的评价换得接近于零的使用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应该在人才评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多的与潜在员工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评价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例如提供给学校,帮助学校了解和分析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教学的改革;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和差距,促进学生的成长。 更进一步的是, 一部分优质的用人单位凭借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建立了社会公认的人才评价标准, 无形中介入到人才评价市场,例如微软认证工程师、思科认证工程师;另一部分用人单位则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建立了受到政府和行业认可的人才评价标准,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颁发的“ 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

近年来,中立的社会人才评价机构也纷纷参与到人才测评中来。 它们既面向普通求职者,包括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性格测评,也为用人单位、学校定制个性化的评价方案。 中立的社会人才评价专业机构具备专业的人才评价团队、精心设计的人才评价模型、丰富的人才评价经验, 可以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双方的匹配度和满意度,也为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例如国内知名的人才评价专业机构———北京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就为用人单位提供了针对应届毕业生的“ 基层员工校园招聘人才测评方案”,帮助用人单位快速、精准挑选优秀毕业生,节约了成本和时间,提升了面试准确率。 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财会教学软件供应商,凭借其多年来对财会教育的深入研究, 也投身人才测评领域,研发出“ 财会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填补了国内岗位能力测评领域的空白。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行发展必将促进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全面,促进人才、用人单位和学校更高效地实现合作共赢。 本文引言中提到的两则新闻也可看出,政府在人才评价领域的导向是将人才评价的主导权更多地交给行业、用人单位来行使。 只有社会化的、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才符合国家人才整体开发的战略目标。

四、恰当明确的人才评价标准,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目标

人才评价标准不是千人一面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者周媛认为“ 人才,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那些具有良好素质,并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和某一岗位竭尽全力,为人类进步或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从中笔者归纳以下几点人才评价的标准。 第一,“ 在一定条件下”说明了人才的时代、地点、行业、岗位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对人才的要求不一定相同,曾经,愚公移山的精神备受推崇,如今,创新精神价值凸显,但勤奋好学的品质则历久弥新。 第二,“ 具备良好素质”是成为人才的核心评价标准。 承接第一点的限定条件,不同行业、岗位的良好素质不同。 本文是以高职毕业生作为评价对象进行探讨的,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有自身的特点。 高职毕业生与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相比,更强调应用性。 参照学者周宏等笔者提出的会计能力要素框架,笔者认为高职财会类毕业生的会计能力要素的应用性特点分别在知识、 技能、价值观三方面体现,详见表1。

五、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路径

人才评价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需要寻找可执行的路径,也就是评价方法和程序,而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的实施现状尚不科学规范。

首先, 人才评价方法存在重标准化评价和静态评价, 轻非标准化评价和动态评价的问题。

学者严权认为教育评价方法分为诊断性的评价、形成性的评价和总结性的评价三种。 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时点性评价,主要用于标准化职业能力的评价,例如前述能力要素中的知识方面,评价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知识掌握情况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学校组织的期中、 期末考试, 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的证书考试,企业或中立的社会人才评价专业机构组织的毕业生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形成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 主要用于非标准化职业能力的评价,例如前述能力要素中的技能和价值观方面,评价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技能和价值观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学校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实习单位指导教师通过观察、 沟通、合作、面试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编写评价报告形成理性认识。

标准化评价方法是人才评价市场的主流方法,学生将时间精力都花在追逐具备标准化答案的考试分数和各类证书上,用人单位却经常评价毕业生高分低能。 非标准化职业能力的过程性评价是弥补这一缺陷的重要方法。 财会专业的应用性要求较高, 要求毕业生的实操能力较强,现行的培养模式下形成的评价标准还是重定量的标准化评价,评价结果都是分数或等级,即使有部分定性的非标准化评价,评价结果也往往是学习勤奋刻苦、团结同学等较空泛的表述。

同时,当前的人才评价方法普遍采用静态评价的方法, 评价结果只能代表学生过去一段时间学习实践的成果,而且可能具有偶然性。 期末考试是最明显的例子,学生考试结束后一段时间就几乎忘记了考试前复习的内容。 证书考试也只能证明过往一段时间学习的成果,不能代表日后职业能力是增长了还是减弱了。

其次,人才评价程序存在学校评价、政府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各行其道、相互脱节的问题,也存在重评价、轻反馈和持续跟踪的问题。

以财会专业毕业生的评价过程为例。 学校评价是按照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也是较成体系的规范的评价程序。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是政府评价,考试内容分散于财会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不同课程中,课程分散于不同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有一定的差异,学生为了迎考,经常需要参加额外的培训。 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也都另起炉灶,执行各自的程序。 评价内容有一定重复率,评价程序互相独立,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

现行的人才评价程序几乎都是一条有起点和终点的线段,评价结果就是终点,被评价人无从知晓形成评价结果的原因,有时甚至不知晓评价结果,之后的持续跟踪改进更无从谈起了。 财会专业学生在校参加各门课程的考试,得到的评价结果就是成绩,至于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错永远无法得知。 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功能的学校尚且如此,政府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更无法保障反馈和持续跟踪等机制了。

因此笔者建议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从评价方法和程序上寻找突破口。

首先,人才评价要加强过程性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要求财会专业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开放式、偏重实务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训练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和操作知识分析实务案例的能力,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建议性的评价,而非结论性的评价。 财会专业也应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 为学生创造顶岗实习的机会, 用人单位指导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件件具体工作、带领学生参与一个个真实项目,观察学生、及时指点学生,最后形成建议性和结论性相结合的评价报告,反馈给学校和学生。 动态性评价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有效便捷地实现。 例如,财会专业的实训软件是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线上实训考试一般都是基于一定的题库资源的,学生每次考试的内容都不会完全一样,同时是向学生全天候开放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次申请参加线上实训考试,既可以检验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避免一考定终身的情况。 网中网公司开发的会计职业能力测试平台则更进一步,学生的职业能力越强,在测试系统中就能走得更远,能更深入挖掘自身的潜力,否则测试过程很快就结束。 由于会计职业能力测试平台是供财会专业学生免费无限次使用,学生可以自行根据学习和实践的计划,经常性检验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其次,人才评价要形成“ 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反馈———持续跟踪———再评价”的良性循环。 网中网公司开发的会计职业能力测试平台能为被评价人提供详尽的评价报告,学生可以根据报告规划学习方案,即使毕业后仍可以有目的地接受再教育,然后再参加测评,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也为下一阶段学习指明方向。 学校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平台, 更需要形成良性循环的评价程序。 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课时安排紧凑,要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安排考试的反馈和跟踪,几乎无法实现, 因而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例如财会专业筛选出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同一教学团队持续三年共同实施教学,评价、反馈、持续跟踪都在有计划、有书面轨迹的情况下开展,当然这需要资源配置的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 现阶段,较可行的改革方案是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在原有的财会实训软件和配套题库的基础上增加分析功能和自学导引,将自觉性测试和阶段性强制性测试相结合,将根据测评分析自主学习和基于学生总体测评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开展的针对性、分层次短期面授相结合,弥补师资、学生学习时间等资源不足的缺陷。

六、统筹兼顾的人才评价制度,是构建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保障

人才评价的长期健康发展, 要求建立具有开放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评价体系,需要有人才评价制度加以规范和保障。 人才评价制度需要把前述的人才评价对象、人才评价机构、人才评价标准、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固化,并推动其有效执行。 人才评价制度也要求政府、学校、用人单位都强制性地参与到毕业生的人才评价中来,中立的人才评价机构通过竞争也可以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制度的建立是系统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各个人才评价机构应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先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评价个体制度,才能期待未来形成贯穿全社会的人才评价总体制度。

绝大多数高职财会专业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目标就是就业,但他们同时却对自己是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表现得较为迷茫,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评价体系,供用人单位精准选才、知人善任,供毕业生们较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寻找工作时扬长避短,也能成为自己后续能力提升的依据。 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任重道远,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也需要全社会将人才评价作为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步骤地系统推进。

摘要:人才评价体系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职业规划、职业成长、薪资待遇、名誉地位等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选拔、定岗、调薪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文从以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作为人才评价对象,从人才评价机构、人才评价标准、人才评价方法和程序、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建构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篇4:称职的财会能手的自我评价

下面,笔者就多年来在平阳职教中心财会课堂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的研究、实践,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个简要的探讨。

一、中职财会生源现状——实施激励性评价势在必行

针对近几年我校财会专业学生所反映出的自信心低落、学习动机迷惘等现实情况,笔者每年都会在新生军训期间进行一次新生民意测评。每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为主,迄今共发出问卷3750份,共回收3683份,回收率98.21%,其中有效问卷3576份,占回收问卷的97.09%。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有效问卷

有效问卷中,财会专业的有674人,占回收总数的18.30%;其他专业的有3009人,占回收总数的81.70%(以下分析主要针对财会专业学生)。

2.选择职校的原因

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在择校方面存在极大的盲目性,自主性弱,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良好的职业兴趣,对未来人生考虑不多。

3.父母的期望

中职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不高。其中,只想孩子在高中学习期间不要像初中时那样经常出问题,能顺利拿到高中毕业证即可的家长比例超过50%;想让孩子在职校学门技术,将来找份工作过活的占19.71%;认为孩子有希望上大学的仅占9.95%。这种情景,既与继续升学的普高目标相背离,也与现阶段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不合拍。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将孩子的教育责任转嫁给学校和教师,这也使得教师的首要教育任务就是修改设计,健全这些孩子的人格。

4.初中老师的关心程度

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因为成绩不甚理想,很少受到初中老师的关注。在调查中,有44.23%的学生表示初中老师对自己不关心,仅有3.73%的学生表示初中老师很关心自己。可见,我们的学生长期生活在褒奖之外,长期缺乏激励与关怀。

5.初三时得到老师表扬、肯定的次数

从调查数据来看,得到老师表扬的次数较多的学生仅占12.36%,其余87.64%的学生很少得到教师的肯定,其中44.23%的学生没有得到或几乎得不到教师的关心,更谈不上得到教师的真切激励。

6.是否渴望得到老师的激励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心理取向是正确的,美好的,只是缺乏良性激励与引导。正因为如此,我们中职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赏识激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尽可能地创造环境,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中职财会课堂激励性评价实践的误区

1.目前中职课程设置不合理,是激励性评价实施的绊脚石

职业教育面临着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的难题,这往往导至教学质量差,就业难度大,招生困难更大,生源质量更差的恶性循环。然而,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仍然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学生依然要天天对着天书似的课本,无论如何激励,只能是空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价值观。

2.激励性评价与教学过程不和谐

部分老师学习了新课程的理念,看了当前铺天盖地关于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的宣传,但没有理会激励性评价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占用太多的教学空间和时间进行评价,似乎所有的激励性评价越复杂,学生越热情,课堂越活跃,才能说明这种评价有效果。这种做法显然与整个教学过程不协调,有点本末倒置。如:有位老师开公开课时,为了调动组间竞争,为每组得分制定了一组十分复杂的程序。结果,课堂上学生算分的气氛比答题还热闹,算分时间比答题时间还漫长,这显然与教学过程很不和谐,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

3.激励性评价课堂常用语过于简单频繁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应不失时机地运用肯定性的激励性用语,以诱发其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激励性用语太过于简单,常用“好的、对、答对了,嗯,你真聪明”等毫无创造性的评价用语,则容易让学生感到教师并不是在激励他们,而是随口敷衍他们,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进程。

4.激励性评价课堂实物的出现纯属多余

在财会优质课评比中,许多教师为了调动借班上课学生的参与度,增添师生、生生活动的氛围,准备了许多实物奖品,如:水果、巧克力、小艺术礼品,甚至还有胸针等。或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奖品常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当原来的“糖水”变成了“淡水”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应对呢?原本的激励发生了反作用力,而且容易潜移默化地培养中职学生物欲心理,容易导致学生对评价的一种“累”的感觉。所以笔者本人不赞成原本应该更富理性的财会课堂出现类似于此的“花样”激励性评价。

三、中职财会课堂激励性评价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人格,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笔者针对中职财会学生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建议:

1.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力度是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关键

实施激励性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向社会输送适应用人单位需要,有积极的价值取向、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中等专业人才。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生源质量现状,在教学上,中职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创业为目标,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突破口,突出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减数理、增基础、强专业、重实训”为指导思想,精选教材与教学内容,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对某些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交叉存在,某些难度过大却又对专业技能的养成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删除重复内容,简化难度过大的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构成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系统知识框架。

只有以中职学生学得会、理解得透的课程结构做沃土,激励性评价才会有生命力,才会生生不息,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意义,才能让课题真正地活起来。

2.让激励性评价多一点趣味,令学生乐此不疲

财会专业是一个保密性专业,一个单位所需的会计也不会太多,而且越有经验越抢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严谨是不可或缺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财会专业的特点让激励性评价多一点趣味:(1)可以让分组竞赛中的胜出组帮助本班级制作各种财会专业常用流程图,如:出纳工作流程图、物资采购流程图、生产过程流程图、利润形成流程图等。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专业的兴趣,而且通过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增进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充分利用教学中的空余时间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及交接工作的速度。如:笔者发现在教学内容转换时,有些学生只需几秒钟就能准备就绪,而有些学生还坐着东张西望,有的开始寻机讲话,有的开始清理桌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宝贵的教学时间白白流失。后来,笔者利用点钞训练时以秒表计时的方法,在每次内容转换时,说“开始”,学生马上转换内容,并且要学生完成后竖起大拇指,当每位同学都竖起大拇指的时候,游戏才算结束,而后将每次竞赛的时间记录下来,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较。很奇怪,这个游戏不管实施多少遍,同学们都很喜欢,且乐此不疲。这种激励游戏的训练,不仅可以适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干练性,而且可以培养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因为只要有一位同学不配合,游戏就无法进行。

总之,激励性评价应避免过“淡”,让评价多一点“味道”,学生才能百尝不厌。

3.课堂激励性评价的前提是“真爱”,结果是“真给”

教育学者吴刚平博士认为“教育不应只是一种技巧和方法,否则它将可能丢掉教育的灵魂。教育应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生……”激励性评价应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中职教师尤其要满怀真心实意地爱学生,评价学生,这样才会感动学生。不要给学生一种欺骗的感觉,不要让学生对教师有所怀疑,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危机。“学生有向师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前述调查结果亦显示,有近80%的学生虽在初中得到的肯定不多,但他们仍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中职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契机,使每个学生心理都能蕴藏希望的火种,通过激励这一助燃剂越烧越旺。学生得到教师的真挚鼓励,就会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心,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向师性”发挥作用。

4.课堂教学中,收效较大的激励性用语

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切忌用语简单、使用过频,同样也切忌遵循无错误原则。优秀的激励性用语应适时,又具有肯定作用,并且兼有方法上的指导。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应多说如下的话语:

“嗯,比以前进步多了,还须继续努力哟!”

“非常全面,只是速度慢了一点,以后要记住充分预习,知道吗?”

“没有尝试,不要轻易说不哟!”

“你想说的是不是……,只是……,是吗?”

“答题时,要先易后难,遇到不会解的题,也是正常的,别泄气!”

……

四、结束语

为使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能健康成长,成功就业,建议教师在进行激励性评价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二是增强责任心;三是增强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四是培养个人发展的自主性和超前性,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

篇5:财会应届生自我评价

财会应届生自我评价

本人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就读于船舶大学,财会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光阴荏荏,短短两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菁菁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进入大学三年来,我踏踏实实的努力学习,对待学习我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喜欢学习。总是经常看一些名著,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生活中,我乐于助人,与同学关系十分融洽,我性格开朗大方,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爱好体育和劳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怕苦不怕累,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好学生。而今我年轻有知识还有这一颗永远求真求实的心,我即将去创造我的价值并认真实现自我的梦想,以此,让我的生活充满生机,充满永恒的爱!

篇6:财会专业应聘面试的自我介绍

很荣幸有这次机会能够参加农行的招聘面试,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提起农业银行自然有一份亲切的感觉;也正因为我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养成了踏实肯干的良好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会不辞辛苦、踏踏实实的去做,做到最好。

我所学习的财会专业,希望能有一个让我发挥所学知识的工作,如果我有幸被录取,我将珍惜和把握各位领导给我的机会,快速的适应农行的新环境,努力学习各项业务,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农行人。

篇7:财会面试自我介绍

我来自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中共党员,入校至今一直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一职,养成了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实习生活,我现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财务会计处理能力。

本人在学习生活中一直坚信“态度决定一切”、“坚持就是胜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勤奋努力,由于做事情会习惯性的事前考虑结果,导致有些时候不够果断,但我最大优势在于做事认真细心,有耐心、责任心强。

篇8:称职的财会能手的自我评价

笔者遵循新课改“选择性”“发展性”的理念, 在中职财会专业新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性教学中积极探索, 提炼出了适合新课程考核的“闯关式”评价, 通过实践不仅弥补了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 还初步形成了“崇尚技能”的专业学习氛围。

一、什么是“闯关式”评价

在电子游戏中, 游戏玩家通过操作游戏角色依次穿越关卡, 最终获得游戏“级别”, 满足自我实现的欲望。为挑战层层关卡, 玩家甚至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在教学中引入“闯关式”评价, 适合学生心理。“闯关式”评价 (如图1所示) 是基于选择性课改背景下, 专业课程已模块化, 并在确定了核心技能模块的基础上, 首先将技能模块设定为可选择的“关卡”;接着建立与技能模块对应的“考核标准”, 通过“闯关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类似“闯关攻略”;最后由学生进行仿真现实情境的“闯关”。闯关后的“闯关卡”, 反映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掌握情况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课堂过程性评价表共同形成多元多层动态的评价“材料袋”, 作为评定学生“技能学分”与申请校级“技能等级证书”的依据。

二、“闯关式”评价的优点

“闯关式”评价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 以职业素养为参考, 对专业核心技能进行仿真现实情境化的考核, 与学生现在所学专业技能及将来所从事工作的实际需求有着必然和直接的联系。相对于传统的评价, “闯关式”评价有以下优点 (如下表所示) 。

(一) “闯关式”评价的内容更全面

“闯关式”评价将考核内容分为应知和应会两个方面, 对学生实践技能操作中的动作、工具使用规范、操作顺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能够较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

(二) “闯关式”评价的选择性更强

“闯关式”评价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 技能模块学习由学生自选, 评价时间学生自选, “关卡”级别自选, 促进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负责。教师对已“通关”且级别高的同学进行指导, 使其胜任“考评员”的角色, 这样评价者就不仅是教师, 还有学生, 甚至企业工作人员等, 选择性强, 更受学生欢迎。

(三) “闯关式”评价的结果更客观

“闯关式”评价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 关注学生的潜力, 注重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 而且通过完整的考核标准和流程来实施, 有时甚至是“考评员”和学生一对一地进行考核, 这样容易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等问题, 更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

因此, “闯关式”评价方式的加入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评价的不足, 特别是将其应用于专业技能的评价, 还可对应专业技能学分与校级技能等级证书, 具有现实意义。

三、“闯关式”评价的具体实践

选择性课改以来, 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进行了系列模块化分解, 也采用了模块化教学。中职财会专业技能也可分解为数字书写、计算器账表算、小键盘录入、点钞技术、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税收实务、会计电算化等模块。下面以其中的“点钞技术”技能模块为例介绍“闯关式”评价的具体实践。

(一) 闯关前:设立“关卡”给“攻略”

以“点钞技术”技能模块为例, 此处的“关卡”即“点钞技术”技能模块。该技能模块是中职财会专业最基础的专业技能之一, 特别是在收银员、出纳、会计岗位中的运用非常频繁, 掌握好该项技能对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有帮助。所以现在“卡一卡”, 是为了未来“顺一顺”。

根据岗位要求, 我们将在点钞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点及其要求列为“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 并配一定的分值 (如图2所示) , 并将该“攻略”在技能模块学习之前公布给学生, 使学生学有目标, 做有动力。

(二) 闯关中:选择“闯关”获“级别”

“闯关式”评价在形式上可以很灵活, “点钞技术”模块主要采用模拟职场一对一现场考核方式。

1. 自主选择

每个技能模块均设了“初级”“中级”“高级”及“能手级”四个“级别”。什么时候开始“闯关”由学生自己选择, 先掌握先“闯关”。此外, 某些关里还有可选择的闯关项, 甚至找谁“闯关”也可以选择, 担任“考评员”角色的除了教师外, 还有已“通关”且级别高一级的、经过培训后可以胜任的同学。这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充分体现“选择性”, 让学生充分参与对自己学习水平的评价中, 促进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负责。

2. 挑战关卡

关卡一:职业素养, 属于过程性评价, 考评员关注“闯关者”操作过程中体现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习惯, 比如有无整理好桌面等细节, 对综合职业素养的形成非常有帮助。

关卡二:应知部分, 采用理论试卷考核, 注重知识的掌握。

关卡三:应会部分, 开始具体岗位技能操作, 考评员既注重过程动作又注重结果, 从尊重学生的需要出发,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哪种指法进行点钞, 在闯关过程中考评员与“闯关者”有交流和互动,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改进”。

3. 获得“级别”

“闯关”时, 考评员在“闯关卡”上逐一进行记录, 汇总出最后的闯关成绩, 作为技能学分的评定依据之一。“闯关”成绩不理想或没过关的, 可以继续加强训练, 继续参加“闯关”。届时也同样可以拿到相应的技能“级别”和技能学分。此外获得“初级”级别的学生, 也可以继续加强训练, 挑战“中级”级别。也就是说, 学生有多次“闯关”的机会, 直至达到个人的挑战极限。这样的评价更加动态, 成为促进学生进步的平台。

(三) 闯关后:收集“材料”定“学分”

“点钞技术”模块“通关”后, “闯关成绩”结合学生在该模块课堂学习过程中已形成的过程性评价, 包括自评表、小组评价表、教师评价表等构成了多元、多层动态的“专业技能成长袋”。这反映了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 并可以折算为专业技能学分 (如图3所示) 。

学生通过选择一系列的闯关后, 还可以申请相应工种的校级技能证书。比如学生通过“点钞技术”“数字书写”“计算器账表算”“小键盘录入”系列“闯关”后, 可申请发放校级“收银员”技能证书, 可优先推荐实习、就业单位。

四、“闯关式”评价实施后的思考

中职财会专业综合性强, 技能要求高, 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但是“闯关式”评价实施后, 学生闯关的积极性很高, 不断挑战“级别”, 初步形成了崇尚技能的专业学习氛围, 教师也体验到了由“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一) 选择性——促进了学生多元化发展

“闯关式”评价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宗旨, 可选择性强。之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因为选择了合适自己的、操作性强的考核项目, 结果在“闯关”中不仅取得了好成绩, 而且在众人面前的展示使他们充满自信, 更重要的是, 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化选择与发展, 点亮了每一位学生未来的明灯。

(二) 挑战性——营造了良好的训练氛围

“闯关式”虽然看起来容易, 但是学生必须进行刻苦的技能训练, 方能过关。学生课堂内互相学习交流, 课堂外还互相挑战, 不断追求“级别”, 形成了很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氛围。不可否认, 职业技能训练在很多职业学校中仍是需要强化的重点。通过评价方式的转变可以相应强化技能训练, 突出教育的职业特点。

(三) 动态性——实现了评价的改进功能

“闯关式”评价将评价方式从静态转变为动态, 着眼于明天, 侧重于发展, 看学生的趋势, 看学生的后劲。既适合学得快的同学, 也适合学得慢的同学。过了“初级关”的学生可以继续挑战“中级关”。即使“闯关”不过, 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改进, 且可以随时找班级里级别高的“考评员”帮忙指导, 争取重新“闯关”成功, 实现了评价的改进功能。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也不免存在一些困惑。比如考核标准的难易程度和指标权重的科学性势必影响评价结果, 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要结合专业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以及每次“闯关”通过率等因素, 对现有的考核标准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

综上所述, 在选择性课改背景下进行的边探索、边实践、边反思的“闯关式”评价, 注重“选择性”“发展性”等理念, 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充分考察了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与实践运用能力, 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与选择性课改相呼应。教育事实根本不同于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客体性事实, 它是一种主体性的价值导向性事实。因而, 我们应关注每个受教育者的独特价值, 回归教育的本体性, 让教育评价成为推动每个学生发展的动力, 而不仅仅是功利社会优劣价值的尺度。

参考文献

[1]韦斯林, 贾远娥.学习进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J].全球教育展, 2016 (3) .

[2]王孝玲.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邵朝友.基于学习进程的形成性评价:难为与可为[J].教育发展研究, 2015 (20) .

[4]田中耕治, 等著.郑谷心译.学习评价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5]赵丽生.财会技能鉴定与竞赛指南[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篇9:浅议财会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财会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单位财会人员绩效评价层次的基础上,依据财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别建立品性素质指标、工作绩效指标、智能素质指标、工作态度指标、资历结构指标、身体素质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财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品性素质指标

品性评价指标是对财会人员绩效评价的基本指标。品性指标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养、诚实性、事业心、协作性、原则性这五项指标,这也是作为财会人员首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政治思想素养指标

这项指标不仅是财会人员绩效评价的基本指标,也是任何一名财会人员都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主要是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能否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能否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被评价者日常的行为表现,由主管领导和同事给出一般性的评价,再由评价工作组给出评价结果。

(二)诚实性指标

诚实性是财会人员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不仅体现在工作中还体现在生活中。主要看财会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无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事件发生。

(三)事业心指标

财会人员能否以工作为重,当工作和生活发生冲突时能否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看其日常工作的态度和完成情况,以及对待突发任务的态度和处理情况及结果。

(四)协作性指标

协作性主要是指财会人员和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以及和本财务部门同事之间的合作是否融洽,能否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处理好日常财务工作以及及时、准确地完成其他任务。可依据资料以采用单位人员互评的形式和依据日常工作记录获得。

(五)原则性指标

主要依据财会人员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看能否坚持原则,有无违反财务规章制度,有无“开后门,送人情”的做法。可以依据资料由评价工作组给予考核。

品性素质指标中的这五项指标都要依据财会人员日常工作表现来进行评价,所以在平时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同时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公平性。

二、工作绩效指标

工作绩效是指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效果。主要包括财会人员完成工作量的大小及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绩(对本部门的贡献程度)如何。工作绩效是财会人员绩效评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工作成绩指标、工作质量指标和工作效率指标。

(一)工作成绩指标

在对财会人员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加入目标管理的思想,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对不同岗位的财会人员做分类管理,分别确定他们的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KPI反映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确定那些足以反映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和行为。它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以定量或者行为化岗位职责的核心部分为评价指标的方法。它符合现代管理学中的“二八原则”,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抓住了20%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与衡量,就体现了绩效评价的重心。根据设立的关键指标来对工作成绩进行评价。

(二)工作质量指标

主要指财会人员在完成工作时工作效果的好坏。工作效果越好,显然正确率越高,工作质量也就越高。对财会人员工作质量的评价,可由直接上级领导评语和平时工作表现的记录来取得直接材料,再由专家组对其进行评价。

(三)工作效率

财会人员工作效率可以从完成的工作量和所用的工作时间得出,所用工作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以月、天、小时计算。在评价工作效率的同时,不能忽略工作的质量,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工作的效率如何。

工作效率=■?摇(公式1)

三、智能素质指标

智能包括人的记忆、分析、综合、判断、创新等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并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水平的变化集中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深刻、正确和完整程度上;表现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与质量上。对于财会人员来讲,智能素质可概括为:专业能力、自学能力。

(一)专业能力指标

专业能力指标指财会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获取专业能力的指标,除了依靠平时的工作表现之外,还可以从单位组织的岗位练兵或岗位技能大赛成绩获取信息。主要指标有:理论知识得分指标、实际操作得分指标、专业技能得分情况。

(二)理解能力指标

理解能力指标指财会人员对财经法规、规章制度、财务规定的理解力,以及对上级下达的任务、工作内容的理解力。理解力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可以采用主观评价进行评价。

(三)组织协调能力指标

由于财务工作涉及从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资金结算、生活费管理到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各项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某一项工作的好坏都会严重影响到其他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担任各个财务工作岗位的财会人员不仅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密切配合和督导他的上级和下级工作,要保证自己在向其他职能部门传送信息、下达任务以及业务处理过程中准确、高效,以保持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协调一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财会人员要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亲和力,能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善于沟通和协调,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四)应变能力指标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财会人员必须具有随机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指标主要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对会计处理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比如,财务人员应具备很强的应急保障能力,要融入社会的整体保障中,并随着保障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节约经济成本,提高保障效率。必须着眼任务的特点,科学调整组织机构、财权划分、工作职责及业务关系等,应变可能发生的情况,提高应急能力。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具备计算机、网络知识和信息化手段操作能力。未来资金保障手段要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为合理调剂资金使用、实施财务监督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财务数据采集和辅助决策系统,建立一个集跟踪、指挥、控制、通信和预测为一体的综合性办公平台,知识、手段、硬件的提高将全面提升财会人员的应变能力。

(五)自学能力指标

财务法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也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财会人员不断地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尽快熟悉和掌握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法规。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求财务人员对现有的各种会计知识、法律法规了如指掌、融会贯通之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指标主要反映在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接受程度上。

四、工作态度指标

工作态度主要包括责任心、工作的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等比较抽象的内容。对这些因素除了主观评价外,应该注意平时观察得到的记录,据以实施得到评价结果。

(一)责任心指标

责任心指标指被评价者主要承担工作的职责,不推卸责任,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在从事各项具体的财务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规,依据规章制度办事。反映指标有:在工作中献计献策、组织参加会议的次数、特殊任务参与次数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平时工作记录得到,比较直观。

(二)主要性指标

作为一名财会人员,主要性主要表现在:对待工作勤勤恳恳,能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去承担除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反映指标主要有:注重工作中的细节,为做好工作而主要学习;主要承担本工作之外的工作次数等。

(三)持之以恒性指标

持之以恒指标指财务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以及重、难工作的坚持性。在财会人员接受工作后是否能够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主要指标有完成任务比率、出勤率等组成。完成任务率=■×100%(公式2)

出勤率=?摇■×100%(公式3)

五、资历结构指标

(一)学历等级指标

学历指标由第一学历和最终学历两部分构成。第一学历指的是财会人员在工作之前首次从高校毕业取得的学历,以档案为准。最终学历指的是目前为止,财会人员所取得的最高学历。财会人员可以通过再深造、再学习不断提高学历水平。

(二)职称等级指标

职称等级指标指的是根据财会人员的工作年限以及取得资格情况来对应职称等级,一般有三个等级: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不同职称的工资及待遇标准是不同的。级别低的等级可以通过一定程序申报高一层的职称。比如:一个初级会计师到了规定年限,并且通过有关的考试,就有资格申报中级会计师。

(三)培训进修指标

培训进修指标指的是财会人员在工作中为了提高能力,而去参加的培训班或研修班,一般是由财政部门承办的财务干部培训,由一级部门或所在单位指定人员参加。评价指标有:参加培训的次数、培训内容及考核成绩。

(四)经验丰富度指标

经验丰富度指标是指在处理工作中的技巧和经验。这是要靠实践经验慢慢累积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和工作年限及工作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是绝对的工作年限长,工作经历多,就经验丰富度高,也和本人的资质有关。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可以采用叙述法和关键事件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工作年限和工作经历可以作为两项参考指标。

六、身体素质指标

(一)举止指标

举止指标是指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举止是否大方得体、是否有损财会人员良好形象的行为,是否严守财会人员各项规定。可由直接上级领导、同事、服务对象来对财会人员进行评价,获取评价信息,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

(二)健康指标

健康指标包括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指标。生理健康具体指标比较容易取得,可由所在单位的卫生部门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易取得,主要依据平时的工作表现,对待工作压力、挫折的态度,对待荣誉和处分的态度;或者采用心理问卷调查的办法取得数据指标。

(三)体力指标

体力取决于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要求财会人员的精神高度集中,反应敏捷,动作迅速,判断准确,同时还要求有持续的耐久力。

(四)精神面貌指标

精神面貌指标指财会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留给他人的印象,是精神饱满,还是萎靡不振?是充满斗志,还是缩手缩脚?可由直接上级领导、同事、服务对象来对财会人员进行评价取得评价信息。

参考文献:

[1]李立国.现代企业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

[2]宋丽丽,安宁.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2006(3):9-11.

[3]卢静.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之构建[J].现代财经,2005,(5):24-27.

[4]李慧.现代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

篇10:称职的财会能手的自我评价

一、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

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07~2009学年, 湖北省3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开设的《国际财务管理》、《西方财务管理》、《会计学》和《跨国公司财务》等4门双语课程, 共23名教师的双语教学质量。通过向相关23个班级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 要求学生按照《双语教学质量测评表》对本班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进行量化测评, 共收回合格调查表80份。测评表如表1所示。

因参评的学生班级较多, 不同班级之间教师双语教学质量的直接比较非常敏感, 故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可操作性原则, 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计算评分。

(二) 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文主要运用SPSS统计软件,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项指标转化为少数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进行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时, 选取的评价指标有12项, 样本数量23个也相对比较大, 采用一般的分析方法工作量比较大, 准确度不够高。而主成分分析法正好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样本的数量远大于指标数量, 符合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条件。通过此法提取出对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影响比较大的主成分, 将更加有利于综合分析。因子分析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主成分分析的一种推广, 本文选取的12项指标独立性较强, 反映了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不同层面的状况, 而由于主成分分析提取的主成分不一定具有实际的经济含义, 因此, 通过适当的因子旋转, 将因子荷载中特殊因子的影响体现出来, 使得提取的公因子更有实际意义。

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

设教师为Ti (i=1, 2, 3, 4, 5, ……23) 。将测评表中的十二个指标作为样本指标, 按测评表中序号依次设为样本指标Ej (j=1, 2, 3, 4……12) 。本文将每个教师所任课程在测评中各指标得分计算出平均得分, 原始数据 (平均得分) 如表2所示。

(二) KMO和Barlett’s球形检验

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见表3。从KMO样本适合度测试可以看出, KMO统计量>0.7, 说明各因子独立性高, 分析的效果比较好。

(三) 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的计算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 第一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41.925%, 前三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1.752%, 旋转后仍然保持此比率, 即保留了原有指标81.752%的信息, 说明前三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 故提取前三个主成分进行分析。三个主成分的经济含义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确定。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四)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进行正交旋转, 给三个公因子赋予经济含义。为了测试选取的三个主成分是否具有实际的经济含义, 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中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5:

通过旋转, 可发现第一个因子在E7、E8、E9、E12四个指标的负载比较大, 可以将其看作反映双语教学效果的因子, 第二个因子在E1、E4、E5三个指标的负载比较大, 可以将其看作反映双语教学规范性的因子, 第三个因子在E2指标的负载比较大, 可以将其看作反映双语教学方法的因子。三个因子均有实际的经济含义, 并且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双语教学质量。 (1) 双语教学效果因子。财会类本科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第一线的管理人才, 因此, 双语的教学内容要非常讲究实用性, 当前的财会专业学生一般都要求有“多证” (毕业证、会计证等相关技能证) , 因此双语教学教师也应当是“双师型”教师, 即教师应通过亲自了解外资企业或有涉外业务的企业中所需要的基本财务与会计知识、相关技能与基本流程, 运用这些前沿的实践知识更新教学内容, 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 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2) 双语教学规范性因子。E1、E4、E5等三个反映双语教学规范性的因子所占的负载较大, 说明如何规范财会类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内容、过程与考核评价, 对完善双语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双语教学试验中不少学校和教师都发现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提高双语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成了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 (3) 双语教学方法因子。双语教学虽然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教育, 但在理论教学方面, 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 (文中的指标3与指标8) 对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 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多了解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 做到因材施教, 多利用案例讨论、主题发言等方式制造课堂的良好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要多联系实际, 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 如上《跨国公司财务》这门课时, 可多讲授一些实践知识, 模拟跨国公司对外汇风险的防范, 先分组让学生设计各种外汇风险防范对策, 然后课堂集中讨论, 最后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辅导或补充相关内容, 这样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因子得分函数和综合得分根据回归方法计算出因子得分函数。因子负载矩阵如表6:

根据负载矩阵, 可以列出三个公因子对12个指标的线性函数, 并据以得出综合得分。运用SPSS软件可以计算出23位双语教学教师的综合得分和综合排名, 结论如表7:

三、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改进

(一) 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效果的改进

一是强调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双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双语教学在课程安排上, 应注意其延续性, 使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双语课程的数量也应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 建议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中适当挑选, 将教学内容上具有连续性的课程作为固定的双语课程, 如从《西方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中进行挑选。二是建立双语教学的因材施教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考虑不同学生的外语水平差异、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文化蕴涵等, 可采用分班的教学方式, 即根据学生的自愿和英语程度来进行分班, 并在分班后, 通过科学的调查问卷, 分析学生的外语水平及教学需求, 以此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三是建立双语教学与学习的互动机制。在财会类本科双语教学中, 一般使用原版教材和课件, 词汇多, 阅读量大, 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往往效率较低, 需要采用学生具有一定自主性的互动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即学生课前自学, 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讨论, 最后由教师检验自学效果并解决重点疑难问题, 总结本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

(二) 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规范性的改进

一是建立双语教学申报、备案制。有能力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 每年在安排教学任务计划期间向所在学院申报, 并填写“双语教学登记表”, 学院审核内容包括教材、大纲、教案、相关课件、习题、教师试讲等。学院审批同意后报教务处立项。教务处组织考评组审听老师试讲, 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双语教学教师的资格。教师双语教学资格认定后, 由学校颁发“双语教学教师资格证书”。没有获得资格证书者不得进行双语教学或自报双语教学工作量。二是规范双语教学教师的资历。双语教学教师应为本专业骨干教师, 必须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掌握标准的英语口语, 熟悉本专业英语词汇。双语教学教师一般应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或者脱产的外语培训资历。三是建立双语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授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认真准备双语教案, 以保证双语授课的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 应注意收集学生听课效果的反馈信息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三) 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是精选教材。财会类教材在国内外有各种版本, 选择面极宽。考虑到会计学和财务管理许多课程专业性很强, 且我国和国外其他国家在会计制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所以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时应考虑教材的实用性, 必要时要给学生推荐配套的中文教材或自编教学辅导材料, 便于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反复对照学习, 加强理解。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可选择罗斯等著的《Corporate Finance》作为《跨国公司财务》的教材, 因为该书作为经典教材同时被西方高校广泛使用, 全书对基本原理叙述清晰, 逻辑性强, 案例丰富, 内容深度也较适合刚入门的本科生。二是合理分配中英文PPT的比例。在教学手段上, 尽量采用现代化的PPT教学, 以节省时间, 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图表、短文, 还可以插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录像, 以激发学生兴趣, 优化教学效果。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PPT以英文为主, 课程开始阶段和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中文对照PPT, 便于学生理解。PPT一般在开学后即发给学生, 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参考文献

[1]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 《统计研究》2005年第3期。

[2]钱存阳、李丹青:《多元统计分析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元中的应用》,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第6期。

上一篇:王府婚庆喜宴程序下一篇:2024泉州市质检3月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