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2024-06-19

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共11篇)

篇1: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有特殊到一般,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又要在其中穿插数学领域的综合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种种问题的关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完的重点和难点。在讲授重点内容等的变化或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

知识。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况,准确而灵活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会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使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是解决当前时,教师可通过声音、手势、板书课的类型、学生的实际等具体情键所在。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通过精激学生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

来,进而记住所学的内容。这样就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灵巧地运用实际操作、谈话、讲解、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起练习等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地生实际和教学目标,认定教学要

到提纲挈领的效果。此外,同样的结合起来,环绕本节课的重点,启

获取了知识,掌握数学的思考方求,确定教学方法,选定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深度,选择发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主动地并策划自己执教课题的教学过程。什么样的深度往往是根据学生的简单地说,就是编拟具有科学性、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的。例如,低年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例如,思想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方案”。①级教学加、减法的认识,只要通过讲授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课前它与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息息相关教学设计的优化。

一、制定任务

按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应促进学生

操作、直观教学使学生了解把两个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好全等的直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个,半张蜡纸,上课时发给学生,教学加、减法就可以采用定义的形办法联系已有的旧知识,推导出梯式说明加、减法的意义。

二、形面积公式。这样的设计可以把学

学习情绪很浓,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构建高效的课堂一定会依赖于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角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各2多元的教学目标,分层次解决教学下的是多少,用减法算。到高年级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剪刀自己想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我国教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生推向了主体地位,整节课学生的育家孔子也曾提到“因材施教”的习的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定本年级的教学目标时要考虑教教育方式。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在制要求,学生不再是被灌输知识的机的思考状态,结果想出了八、九种

器,而是与教师站在同一层面上,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事实证学目标的多元化。根据学生的不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份子。我们明,让学生以很高的热情参与到实情况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只践中来,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做到“术业有专攻”。同时,目标注重“讲”和学生只机械“学”的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设计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模糊,局面。因此,学生和教师可以形成策略。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过于抽象。就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很好的互动,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学手段,丰富学生探究的视野

教学要求来说,按照教学大纲的提最希望出现的景象。那么,教师在教师在进行教学手段的设计时,也法,应分为四个层次——知道、理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也可以完善自

应熟悉各种教学媒体的功效和特解、掌握和应用。教师在讲授每一己的教学方法,如同《礼记·学记》点,根据目标、内容、课型选择恰种知识时,应明确要求学生达到哪中提到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当的教学媒体,并体现适时性、同一种水平。比如,人教版六年制数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步性、实效性。传统教学过程由于学课本第三册“角”的知识部分,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受到教学媒体的限制,只注重结果老师只能对学生提出达到知道的长也。”众所周知,在《新课标》而忽略了

水平。到了第八册“角”的知识时,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性的学生应达到掌握、应用的水平了。课堂很可能在进行中不会按照教因此,教学设计应是整体性的、系师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学生之间统性的、立体的。

教学目标的合作学习很可能打乱教师头脑是否能实现,就要看教学任务是否中原有的思路。所以,教师应当随能完成。在多元、立体的教学目标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来随时调整教指导下,教师可以分层次解决教学学步骤,在此条件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环节的设计就不能过于死板,既要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挖掘数学教材,追求知识的深度,

篇2: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七台河市逸夫中学

李爱丽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长期以来,初中音乐课在学校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被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点缀,长期得不到重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缺乏改革与创新的动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低下。有的音乐老师采用一般知识课的教学方法,非常严肃的或者单纯使用灌输性方式来讲解注入;有的教师像民间艺人一样,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教;有的教师像专业音乐学校的教学,只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有的教师则一直采用单纯地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了。

面对我国目前初中音乐教育的状况,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依据我校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状况,我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个侧面粗略谈一谈浅显的看法。

一、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

在音乐课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初中生大多是十四、十五岁的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一堂课的组织教学中,特别要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1. 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到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例如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作品如《梁祝》等都有故事背景,教师在演唱或欣赏之前,先把这部作品的背景故事做一些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历史故事有所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演唱练耳是音乐课中基本技能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极易形成固定模式而单调乏味,如果教师能收集一些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民间小调作为教材,开展“唱着民歌去旅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就会感到新鲜而提高积极性。2. 衔接要巧妙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例如在学习小三和弦时可先复习大三和弦,在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之间都是三度,根音与五音之间是纯五度)和不同的地方(大小三度位置的互换),学生极易理解。再如,在学习自然小调时,可先复习自然大调的歌曲和音阶,当学生唱自然小调音阶时就会发现与自然大调的关系,然后把两调的音阶进行板书对照,从中发现主音各异,半音位置移位有不同之处,用两调所谱写的歌曲情调也有所不同。这样的衔接,既自然又简洁,学生接受也不难。3. 结尾要精彩

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可以在听教师演唱或录音中结尾,也可以请演唱水平高的学生演唱或全班学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歌边舞中结尾。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泼,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小说联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

强调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并不意味着其他环节可以忽略。音乐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它们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只有每个“部件”运转正常,才能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

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还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初一年级学生应该多用引导、鼓励、表扬等进行诱导;初

二、初三年级则应该多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扬长避短,使自己始终保持一定的权威性、示范性,减少失误。

二、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

教学内容是一堂音乐课的核心,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教师上一堂课,首先要将教学任务完成。而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讲解方法,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欣赏教学、律动教学、创作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内容又有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争取找到该教学内容的最佳讲解方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为学生带来许多苦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如钟摆摇(的嗒的嗒)、打机枪(哒哒哒,哒哒哒)等,这不但对视唱有所帮助还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采用提问、思考、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的有意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特别是对节奏特点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让学生找出,教师还可以故意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弄错,请学生来纠正老师的错误,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和鉴别。

三、要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物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表现音乐形象。

篇3: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向现代教学观相靠近.

二、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例如,教学《有理数减法2》,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方面:结合加法,让学生懂得把减法统一成加法;(2)基本能力方面: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运算以及口头表达;(3)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堂结构高效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据报载,美国中小学校的许多教师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引导、释疑、解惑.无独有偶,国内已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一节课最多只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六、基本训练序列化

篇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效率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能力、责任心等要求甚高。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主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

1.合理定位教师角色,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习成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而且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在新形势下,“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竞争本是促进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但过度竞争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利于教师间民主气氛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新课改专题研究活动,加强合作与交流,借助集体的智慧来提高自身素质。

3.尊重学生,开发利用好这个宝贵资源。

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对待学生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失败的学习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造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尽量呵护学生的灵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坚信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能成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学生的错误和优点一样都是珍贵的教学资源,都应得到正确的开发和利用。

二、深入挖掘教材,不同課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力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求知的乐趣,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问题转变成探索性的问题,很多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生活,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力气钻研教材,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同时,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努力探索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如概念课就不应有太多表演和太多花样的活动,否则学生看到的都是老师的表演,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多数可采用讲授法;如活动课就应该让学生动手实验或操作,不宜单凭老师的口头讲解,要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和接受新知识;另外,对于论证课,不仅要让学生体验公式产生的过程,还要讲究逻辑推理,两者都不可欠缺,因此,其教法应拟从特殊到一般,要防止片面地强调“回到定理、公式的原始发现与发生的过程”,忽视知识的连贯性;对于比较单调、学生感到枯燥的内容,可采取故事引入或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定要防止单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置,忽视对知识的教学。

三、优化课堂结构

1.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的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新授、巩固、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恰当地将它们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在设计课堂层次时,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统一,学生在获取初步的知识后,教师要让其自主练习,领会加深。其次,课堂教学层次要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有详有略,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最后,设计好课堂结构的形式,或前后承接以旧带新、或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或变位思考一题多解。总之,在安排课堂结构时,要立足于讲清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原则。

2.重视学生自己的“讲、演、练”。

一般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教师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这些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动口、动手、动脑才能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讲”(口头回答问题)、“演”(书面或板书回答问题)、“练”(思考问题与动手练习),使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捕捉反馈信息,可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如何,以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进一步协调师生活动,消除无用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支粉笔一张嘴”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的改革和时代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课堂效率,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只要教师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多媒体技术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教学,一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标的理念,都对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不断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认真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有效活动,处理好师生情感的和谐交流,处理好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的高度和谐,就一定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

篇5: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改的途径有很多,但核心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而要提高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有效课堂的打造。时下,各地课改推出了多种多样的课型,如阅读课、写作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课的结构也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标新立异。但实践证明,我们教改课题“整体读写教学研究”中的两段三步结构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掌握学习的方法,即学会学习。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两段三步结构的整体读写教学法就应运而生了。

两段指课前预习,清障质疑;课后写作,专题讲评。

三步指:第一步,整体感知,突出异同;第二步,取舍片断,精读重难点;第三步,总结运用,同类作文。

课前预习清障质疑阶段,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态度、习惯和方法,避免盲目性应付性,不管哪篇文章,先总要读几遍,没有谁一拿到文章就能读懂的。读什么呢?1.借助字典词典解释音字词的问题。2.基本完成教材上的作业和旁批中的思考题。3.准确的写出每篇文章的思路标志。通过阅读中心词和中心句,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言词标示作者的思路,称之为思路标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4.明了每篇文章的详略和主次,懂得围绕中心选材的重要性。5.初步判断哪些文章片断是精彩片断和学习难点,以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虽然不是上课但至关重要,这是质疑,上课就是以讨论的方式答疑。学生围绕这一疑问可以和周边的同学互相切磋讨论,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畅谈自己的看法,甚至猜一猜与老师的答案会否一致。这一阶段的时间不能固定,但必须具备先期性。

第一步:整体感知,突出异同。

这是在预习基础上,在课堂里实施的第一步。这是一步见森林的过程,这里要搞清一个单元内的所有文章,作者写了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写,以及各篇文章之间的异同。把这个比较异同作为一个单元专题,用一节讲授,效果是相当好的。

第二步:取舍片断,精读重难点。

以义务教材七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为例,用两节课时间精读,第一节专读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二节课专读怎样旁批。

《一面》中的鲁迅为什么写外貌?《同志的信任》中的鲁迅为什么又侧重写动作?对《一件珍贵的衬衫》的周恩来为什么侧重写语言?所有这些应该留给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解答学生想说又说不出的问题和新的知识。

第三步:总结运用,同类作文。

总结,包括每篇文章思路标志的顺序,思路与主旨的关系,准确严密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象征烘托暗示对比等表现手法,总分总并列递进等结构。

同类作文,指运用本单元各课例的思路,写同一类的文章。写作基础好的,可以在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基础一般的可以依照该思路改变写作素材而已。

这一步,用一节课时间,重点要求学生写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断。

以上三步只用了四节课就圆满完成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写素质。而在常规教法中,上述三篇课文要用6课时教完。这样就减少了2课时。这缩短了的课时,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自主支配时间,学生可以安排这个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迁移和写作实践,大大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后写作,专题讲评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前三步知识的延伸,更是写作实践的深化。

在学了一单元整体构思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运用观察分析联想想象手段,进行写作。在这个写作过程中,也许有人认为时间长速度慢,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位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他们没有成熟的思想,更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在短时间内快起来,基本上不可能。当然这个过程不是太长,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管得更严。具体操作是:1.要求在每一篇习作之中写明中心、思路标志、详略主次,并给每项指标量化计分,以培养每位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2.要求每篇习作至少写100字的精彩片断,教师作重点评析,并给以定性评价。3.一个单元一篇大作文,一篇大作文评5篇最佳习作结集成《小荷作文选》,好的作文从横向比较评价,突出拔尖;次一等的习作,从其自身的纵向比较评价,突出有进步。

这个内容在一节作文讲评课上完成,评出两个“最”:最佳精彩片断、最佳习作。这个讲评课实质上就是一个写作成果的展示课。在这个课上,每位同学都能体味到成功的喜悦,这就大大激发了每位同学的阅读写作兴趣。由于要求学生“学课例思路,写身边生活”,这就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写生活的兴趣和习惯,懂得了“学语文就是学生活,写作文就是写生活”的道理。

篇6: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东阿县大桥镇第三联办小学教师路吉山

在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课堂疑问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应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我们必须清楚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因此,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时,应抓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那些问题展开提问,这些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提问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应确保知识的科学性

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和运用的方法及所提出的问题都应是科学的某些问题需考虑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应界定范围。如果提出了一些不准确,不科学的问题,就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质量,甚至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在提问题时,应在科学性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严肃认真,符合客观实际,要避免出现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

三、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特别注意提问的启发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问学生对或不对、是或不是。提问中,一个问题总是往往有多种提问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启发性更强的提问方式。

四、课堂提问应注意渐进性

渐进性原则要求教学按学科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性进行,这也是认识规律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所提问题要符合本学科的逻辑系统,要掌握坡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五、课堂提问应和学生已有知识于自身经验相联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与一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以及能增进一个人新知识的问题,容易引起这个人的注意。中国古典小说每章回的结尾,常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将引起看的人爱不释手希望一章一章地看下去。这就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问题,使读者渴望知道后事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点,要善于将新的问题从麽个侧面或某个角度跟学生以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这样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求知的主动性,提高分析能力。

六、课堂提问应分层面向全体学生

篇7: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湖北枣阳熊集中学

杨进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各要素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时间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空间关系则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等。课堂教学结构的这种空间关系,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则首先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合理的课堂结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气勃勃,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才得以实现。英语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呢?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优化教学目标,我认为应抓住准确和适当两个方面。准确,是指要严格贯彻执行新课标和考纲,新课标和考纲是“指挥棒”,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做,不能凭经验,凭感觉,随意违背。如现行初中英语新教材把和宾语从句有联系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一语法项目已删除,中考也已不做要求,如果教师在教过宾语从句后仍像处理老教材那样,把它作为重点,花大量时间去讲解、操练,则显得毫无必要。适当,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能体现的要尽量纳入目标要求,不能体现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塞。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必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手段合理,教学内容就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就得到了保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要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来考虑。其二,要根据教学材料的特点来考虑。初中新教材自始至终贯穿了大量的情景对话,实用性很强,学生对此的兴趣也较浓厚。但如果教师把情景对话当作语法篇目来教,死抠其中字、词、句的用法,就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教材的特点。对此我采取了“创设情景”的方法,通过简笔画、投影片、自制道具、鼓励学生表演等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出说话者所处的情景,让学生处于特定的情景中用英语思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学生每次都反应热烈,发言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收效良好。其三,选择教法要灵活多样,实用有效。教无定法,每种教法既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运用范围。有的教法,对于某些课型来说可以运用,而对另一种课型来说则可能无效;有的课可以运用一种方法,有的课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总之,要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随机应变,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

三、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在遵循教学规律和贯彻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案的一种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首先依赖于五P教学法。只有严格地执行五步教学法,才能更好的驾驭教材,才能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当然,“严格执行”五步法并不意味着照搬教参,一字不改,教参只是一种参考,我们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某些步骤,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教学过程的优化还要求我们学会抓住重点、突出重点。

每课时的教学任务有很多,我们必须在几个教学任务中选取一至二个重点,以抓重点知识带动其他,忌贪多求难。如在教学阅读课(Standing room only)时,我的重点就是世界人口数字的变化,抓住了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一些词和词组的用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训练方式的优化

训练是课堂教学中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中的训练包括口头和笔头两种,口头训练贯穿于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之中,笔头训练则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另外精心设计。首先,要确定好训练内容,使之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其次,训练的量要适当,题目要精,针对性要强;难易要适度,兼顾好中差生,让每类学生都有可答对的题目,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如上面提到的阅读课的训练我是这样安排的:

1.口头训练

①根据老师复述的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其中绝大多数是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回答这类问题的对象为中下等学生,要容忍学生的错误,以鼓励为主。

②根据所列表格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回答对象以好生为主,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笔头训练

①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填空。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的用法以及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含义。

②根据表格改写课文。这项的要求较高,通常我是把它作为家庭作业来布置给学生做的。

通过上面两类练习,使学生既理清了文意,又抓住了关键词和词组的用法;家庭作业更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时间安排的优化

课堂结构的优化,除了处理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之外,我认为还要注意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所用时间的合理分配。只有合理地分配45分钟,才能保证各教学步骤的顺利实施,才能使一节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篇8: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两段指课前预习, 清障质疑;课后写作, 专题讲评。

三步指:第一步, 整体感知, 突出异同;第二步, 取舍片断, 精读重难点;第三步, 总结运用, 同类作文。

课前预习清障质疑阶段,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态度、习惯和方法, 避免盲目性应付性, 不管哪篇文章, 先总要读几遍, 没有谁一拿到文章就能读懂的。读什么呢?1.借助字典词典解释音字词的问题。2.基本完成教材上的作业和旁批中的思考题。3.准确的写出每篇文章的思路标志。通过阅读中心词和中心句,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言词标示作者的思路, 称之为思路标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4.明了每篇文章的详略和主次, 懂得围绕中心选材的重要性。5.初步判断哪些文章片断是精彩片断和学习难点, 以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 虽然不是上课但至关重要, 这是质疑, 上课就是以讨论的方式答疑。学生围绕这一疑问可以和周边的同学互相切磋讨论, 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 畅谈自己的看法, 甚至猜一猜与老师的答案会否一致。这一阶段的时间不能固定, 但必须具备先期性。

第一步:整体感知, 突出异同。

这是在预习基础上, 在课堂里实施的第一步。这是一步见森林的过程, 这里要搞清一个单元内的所有文章, 作者写了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写, 以及各篇文章之间的异同。把这个比较异同作为一个单元专题, 用一节讲授, 效果是相当好的。

第二步:取舍片断, 精读重难点。

以义务教材七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为例, 用两节课时间精读, 第一节专读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二节课专读怎样旁批。

《一面》中的鲁迅为什么写外貌?《同志的信任》中的鲁迅为什么又侧重写动作?对《一件珍贵的衬衫》的周恩来为什么侧重写语言?所有这些应该留给学生自己去讨论, 教师只解答学生想说又说不出的问题和新的知识。

第三步:总结运用, 同类作文。

总结, 包括每篇文章思路标志的顺序, 思路与主旨的关系, 准确严密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 象征烘托暗示对比等表现手法, 总分总并列递进等结构。

同类作文, 指运用本单元各课例的思路, 写同一类的文章。写作基础好的, 可以在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基础一般的可以依照该思路改变写作素材而已。

这一步, 用一节课时间, 重点要求学生写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断。

以上三步只用了四节课就圆满完成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写素质。而在常规教法中, 上述三篇课文要用6课时教完。这样就减少了2课时。这缩短了的课时, 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自主支配时间, 学生可以安排这个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迁移和写作实践, 大大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后写作, 专题讲评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前三步知识的延伸, 更是写作实践的深化。

在学了一单元整体构思的前提下, 利用课余时间, 自觉运用观察分析联想想象手段, 进行写作。在这个写作过程中, 也许有人认为时间长速度慢, 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相对概念, 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位农村中学的学生, 由于他们没有成熟的思想, 更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 在短时间内快起来, 基本上不可能。当然这个过程不是太长, 也不是放任不管, 而是要管得更严。具体操作是:1.要求在每一篇习作之中写明中心、思路标志、详略主次, 并给每项指标量化计分, 以培养每位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2.要求每篇习作至少写100字的精彩片断, 教师作重点评析, 并给以定性评价。3.一个单元一篇大作文, 一篇大作文评5篇最佳习作结集成《小荷作文选》, 好的作文从横向比较评价, 突出拔尖;次一等的习作, 从其自身的纵向比较评价, 突出有进步。

篇9: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育质量课堂效率主体作用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倡导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效率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从课堂着手,紧抓课堂中的每一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是我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看法。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因此,巧设备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的情境,如悬念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演示情境,新闻情境等来满足学生爱玩、想学、想知的天性,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一段懒羊羊和喜羊羊分蛋糕的故事。(一听到故事,学生马上都坐好了,教室里非常的安静)

(电脑出示动画画面)有一天喜羊羊做了一个蛋糕,正准备吃,被懒羊羊发现了,流着口水说,喜羊羊,你把蛋糕让给我吃吧?喜羊羊不高兴地说,如果你能回答出我的2个问题。我就把蛋糕让给你吃。懒羊羊说,好,好。

喜羊羊(问题一):“有2个蛋糕,我们分一分,每人分到几个,用一个数字怎样表示?”

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生:1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是通过什么方法分的?

生:平均分。

师: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什么?(板书:平均分)

喜羊羊(问题二):“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并用一个数来表示?”于是,懒羊羊绞尽脑汁地想呀想呀想不出来,看来他是吃不到蛋糕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于是学生们开始动起脑筋讨论交流)

生:老师,我妈妈教过我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是吗?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

在导入这一课时,我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并将学生不由自主的带入到故事的问题中去,很自然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课堂非常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极浓,参与性也很高,课题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二、营造氛围,自主探索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行探究知识活动的需要。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如果能形成良好的信赖关系,学生就能真诚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从而愿意好好学习,教学质量就能提高。同时,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在自由、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我。

教学元、角、分单位换算时,我创设了一个“文具商店”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模拟现实生活中“买卖”商品的活动。学生在这一氛围中,玩得不亦乐乎,学得更是轻松惬意,不仅很快掌握了元、角、分的单位换算,还掌握了元、角、分的加减法,而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给课堂带来了新气象、生机与活力、创新与拓展,也带来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充分挖掘,升华课堂

教师在理解教材时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应该更深入的去探究,从各方面拓展延伸,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连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

在教学“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们在教会学生除法笔算算理的同时,适当的进行升华,让学生知道,理解了这条算理不但可以解决今天所学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还可以举一反三解决四位数除以一位数,乃至所有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从而使课堂进入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也为接下来的第=单元“年月日”判断平年和闰年中“四位数除以4”打好基础。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校最大的浪费是学生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和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要使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在对与数学学科相关的生活问题的探究中,掌握数学概念与规律,学以致用,让数学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生活、改造生活。

例如“确定位置”这一课,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期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又学习了第几行第几个、第几列第几个的表述方式。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设计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我们不妨亲自带领学生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每人发一张用数字写着的电影票,让学生自己去找座位等。

篇10: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中方县中兴学校贺永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采用“填鸭式、满堂灌”。它完全是以教学为中心,简单机械,教师照本宣科,严格按课本的知识体系逐字逐句的讲授,三尺讲台变成了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却只能充当观众、听众,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致使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期盼、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数学课堂教学在新形势下有了很大变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已逐步形成。如现在我们正在学习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大量的现代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快速提高课堂效率,最合适的学习方式应是启发式、开放式、讨论式、探究式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要让学生满怀自信地接受数学,欣赏数学,乐学数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投身其中,用最佳方式,高效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增强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巧妙的新课导入不仅起着承上启下,促进知识巩固,深化的作用,更能唤起学生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诱导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精心设计,设疑激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教学中,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尤其是在问题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巧设疑问,同时顾及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吊起他们求知的胃口,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别由优、中、差生抢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课堂上可以动员每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用他们手中直尺、圆规、剪刀,剪出一个个精美的三角形,当学生按要求圆满完成操作实验,并从中发现规律后,发觉每位学生脸上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又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因此产生了对知识的强烈求知欲,真正达到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

4、授之以渔,提高效率。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传授学法给学生。要使学生乐学、会学。一个问题往往有好几种解法,教师要善于把同一个问题的各种解法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灵活巧妙的解题方式,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探求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法得当,教法灵活,学生自会成功,信心必然增强。

二、分组协作,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1、合理分组,引入竞争。在当堂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协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教学机制,首先把全班同学按学习成绩、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在学习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各小组可以举手抢答,同一问题同小组成员补充说明答对的小组可以得不同程度的奖励分数。另外,练习时,尽量让每组学生都有爬黑板进行课堂展示的机会,当堂亮分,每堂课最后都选出一个优胜小组。老师对优胜小组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并奖励一面小红旗,同时根据累计分数,每周评出明星小组,并颁发明星小组奖牌.而且每学期根据各小组的总得分评出优秀小组。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团结一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兵教兵,兵带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信息交流;由教师传授知识技能,注重结论为目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强调经历数学问题的体验,力求使教学成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学习的互动载体。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自主学习,遇到难题,小组展开讨论,你争我辩,小组活动时采用“一帮一”的形式,让兵教兵,兵带兵,兵强兵,增强了小组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小组协同作战的能力,从而带动了全班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包括: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硬环境是指教室的环境卫生、指标,桌凳是否整齐,有无名人格言及激励话语,制度保障等。作为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专门育人的学习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气质的形成。将名人画像、激励格言等张贴在一侧墙上,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从中受到激励。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有自己的组训。比如:有的小组自己在黑板上写下:“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有的写下:“只有懒学生,没有笨学生”,并以此作为激励,还有的写上:“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使学生认识到在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应努力拼搏,把握今天,珍惜时间,满怀豪情,激扬人生。

四、分层教育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形式。

“班内分层教育”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一种很有效的形式。尤其是对复习课最有效。所谓“班内分层教育”,就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育。

首先对学生分层。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要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知识链;另一方面是把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知识链。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高升,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同学解完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同学解完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同学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育,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的要求。

实践证明,教师放开手脚,给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自在轻松,课堂效率定能大为提高。

篇11:教学设计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初中政治是一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如今的初中政治教学实际状况并不乐观,其中存在着种种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仍以传统为主,缺乏创新,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等,因此,在如今新课改之风深入盛行的大背景下,身为初中政治教师的我们,必须依据初中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使政治教学效率获得大幅度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策略 教学效率 导入 教学情境 课外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0-01

那么,面对如今初中政治教学的种种窘境,我们究竟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才能促使政治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呢?下面,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实际,尝试从这三方面,对此论题进行详细说明与论述。

一、进行设疑式课堂导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作为课堂学习的引领着,我们绝不能忽视此环节,或者对此环节敷衍了事,而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做到高效导入,从而将学生学习思维引入一片新天地,启迪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思考、去探究。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若我们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极为迫切和渴望的心理,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所以,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我们就可进行设疑式课堂导入,以此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我爱我家》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们小时候都发生过哪些趣事?2)在你的家庭中,是否发生过让你感动的事?你有什么感受?3)你觉得你父母的优点是什么?能否说说父母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4)你能说说对母爱和父爱的认识吗?5)当你们的父母发生了矛盾,你是如何做的?6)若你们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下岗怎么办?为了使你的家庭更加美满,你应该做些什么?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回答,因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极为接近,所以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也都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着思考与探究。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设计课堂疑问,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正式学习本节知识时,学生自然会水到渠成地投入其中,从而获得较高的政治学习质量。

二、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实践性”的教学原则,即要求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所以,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理论式说教,我们还应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政治知识后,为学生创设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从而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礼貌显魅力》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和礼貌的意义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以下几种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1)甲乙两名同学去买书,因为甲乙两人的态度不同,而受到了售货员的不同对待;2)客人去饭店吃饭,态度一直蛮横、无礼,但服务员始终带着微笑服务,于是客人感觉到了惭愧;3)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两位老师分别和他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一位教师使用指责、训斥的语气,另一位教师则使用亲和、顾及对方自尊的方式,于是,这位学生面对两位老师的不用教育方法,具有不同的学习态度。这样,我通过让学生对这些情景进行合作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强了政治课堂趣味性,也使学生深刻体验到了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与感知,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运用技能

封闭式的学习环境、枯燥乏味的语言说教,早已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和抵抗心理,而且这样的教学后果是只能让学生掌握表面的政治理论知识,并不能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所以,我们除了每周固定于课堂上的政治教学,还应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的乐趣与价值,并以此强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运用技能。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维护消费者权益》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消费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后,我就要求学生5人为一组,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学校附近各大消费场所中,对一些消费者进行调查,主要调查问题为:认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合格、科学?在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权益被侵犯的经历?如果有,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的?然后,将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对于消费权益受到侵害而没有维权的,要求学生对他们介绍维护权益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我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生活经历,锻炼了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也帮助学生强化了对政治知识的运用技能,从而在以后生活中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依据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学科教学特点,精心选择教学策略,使初中政治教学效率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获得最大幅度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晓莉《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措施探析》[J]求知导刊2014-04-15

上一篇:文化与社会测试题下一篇:填写北京住房公积金联名卡《申请表》注意事项(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