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分析会方案

2024-04-19

教学质量分析会方案(精选9篇)

篇1:教学质量分析会方案

班级质量分析方案

七年级(6)班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为了加强对学生后期的管理力度,借期中考试之际,我们需要开展班级期中质量分析会,总结上半学期得失,分析下半学期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二、试卷、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语、数、外各120分,其它科目100,从试卷来看,试题做到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难易适中。(考试情况分析见《成绩统计表》)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

2、学生基础题得分率不高,单科成绩出现个位数的大有人在。

3、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差,效率较低,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自觉性。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对策:

1、分析学情、制定措施

每一位同学对考试的经验教训一一总结,反思自己,确立下一步的目标和措施。

2、树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① 评选学习标兵和进步之星。② 对优秀试卷展览.③ 学习优秀生作经验介绍

3、降低教学重心,增强学生自信心。

抓好班里的后40名(或25名)同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效率。

② 狠抓基础知识、利用好上午课前20分钟,每天一练(3-5个小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③ 考试科平分低于40分的同学采取补考形式,由同学挑选试题,汇编成基础知识测试卷。

4、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对于优等生:我们除课堂教学外,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拔高题,引导他们自学,多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多鼓励他们看课外书,让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了努力目标,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措施。

对于边缘生:也就是优秀边缘的和及格边缘的,重视这些学生的转化,增加优秀人数、防止学生掉队。

对于差生:我们应该采取低起点、小碎步、快反馈、勤纠正、多鼓励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鼓励他们战胜学习的困难,多给他们指导,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在教学中要:“四优先、五跟踪”(“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结合本班实际对学生逐一分析,找薄弱科目,制定计划与预期目标,找学生谈话,鼓励学生,做好帮包记录。

5、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凝聚力。①

展开“我的励志名言”及“留言薄”活动。②

建立兴趣小组,一帮一结队子。③

召开“我在进步”主题班会。④

感恩行动。

6、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定计划的习惯,很多学生学习非常盲目导致他们没目标而影响成绩,让学生制定远期、中期、近期目标及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同时在班上找一位同学作为自己的竟争对手,每次考试都与他比一比促进提高自己。

② 预习、复习的习惯。要求每天每门学科至少花10分钟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预习第二天所学的内容。

以后,我将加强学习管理,引导同学们乐学、好学、会学,让大家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也相信在全体师生的积极合作和配合下,我们班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2:教学质量分析会方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质量分析会议方案

一、时 间:2017年7月14日上午9点

二、地 点:发放镇学区

三、主 持 人:丁尔威

四、参会人员: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师代表,各学校评选的优秀班主任。

五、会议内容

(一)刘永选同志宣读2016年度“优秀班主任”表彰决定并表彰

(二)丁尔威同志做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各科质量分析

(三)蔡振华同志做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中学各科质量分析

(四)大会交流发言

1、张如雪同志发言;

2、杨温玲同志发言;

3、李玉萍同志发言;

4、蔡兆淼同志发言;

(五)教育局领导讲话

(六)丁尔威同志总结发言

篇3:教学质量分析会方案

1.1 在建筑工程施工模块中,进行桩基工程施工环境的探讨是必要的,从桩基工程的施工特点来看,其施工现场条件更具复杂性,具备更多繁杂的工序,并且其对工艺的要求是严格的。通过对勘察模块、设计模块、施工模块等的协调,更有利于提升桩基的应用质量。这也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应用,保证其设计取值的合理性,进行施工模块中工艺程序、设备程序、材料程序等的协调,进行基础工程质量的优化,保证质量问题的避免。在该模块中,要明确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必须要明确到,若处理不及或不当,就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所以,对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是否正确得当,通常都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工程造价以及工期。为了防止类似的问题发生,能否在桩基工程施工中对质量问题及隐患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妥善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笔者开始对本文题目进行相关的探讨。

在桩基工程应用中,如果测量放线出现较大的错误,比如建筑物的错位或者桩位过大的偏差,就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开展,这就需要单桩承载力的优化,进行其设计值的积极优化,保证其桩基的有效承载力。在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过大的桩倾斜也会影响桩基工程的开展,比如预制桩的接头断离情况,这就需要进行灌注混凝土施工质量体系的优化,避免灌注混凝土施工质量失控,发生断桩事故。桩基验收时出现的桩位偏差过大。离析、桩身夹泥、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钢筋错位变形严重等。灌注桩顶标高不足。施工控制不严,在未达到设计标高时混凝土停浇;另一种虽然标高达到设计值,因桩顶混凝土浮浆层较厚,凿出后出现桩顶标高不足。

在单桩承载力优化过程中,进行设计值的优化是必要的,毕竟由于施工内外因素的限制,桩倾斜情况、接头断离情况、桩位过大偏差问题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通常来讲,桩承载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设置,就会导致后续工作的质量事故问题。桩沉入深度不足。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最终贯入度过大。其他,诸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原因导致单桩承载力下降。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1.2 由于预制桩较差的质量,桩顶面及其桩尖的位置也不能得到有效优化,也会出现桩倾斜情况的出现,如果不能保证桩机的有效安装,其地面与桩架也容易出现不垂直的情况,这就需要展开桩身、桩帽中心线的重合,进行桩距的良好控制,避免其不协调的打桩顺序而导致的挤土效应问题,保证基坑土方开挖模块的优化,实现桩倾斜模块的优化。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的弯曲,或桩细长又遇到较硬土层时,锤击产生的弯曲等。锤击次数过多。如有的设计要求的桩锤击过重,设计贯入度过小,以致于施工时,锤击过度而导致桩断裂。

2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方案的优化

2.1 在建筑工程模块中,桩基工程的质量优化是重要的管理模块。这就需要进行打桩模块的优化,这需要施工单位与业主、监理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进行相关部门的积极合作,针对其合同设计模块、勘察模块等展开积极处理,这需要设计部门按照工作需要,展开设计通知的优化,进行事故处理模块的优化,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进行施工期限的控制,积极做好施工的预防及其改进工作。比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还较低的邻近桩等。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桩基事故处理方法较多,但要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处理方案。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

在建筑工程施工模块中,补沉法的应用是必要的模块,其针对预制桩入土深度,展开具体施工模块的控制。补桩法的应用需要根据合同设计模块、监理模块及其参与者的意见展开优化,进行补桩方案的正常应用,进行投资的控制,进行施工工期的优化。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入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

2.2 在纠偏法的应用中,要针对其桩身的倾斜情况、断裂情况、桩身长度情况等展开具体纠偏复位法的处理应用。在扩大承台法应用模块中,其能够针对桩位的偏差展开优化,进行承台平面尺寸的构造设计,进行扩大承台法的积极处理。这也需要进行桩土共同作用的考虑,进行单桩承载力的积极设计,进行地基与承台工作的协调,进行上部结构荷载力的有效分担,保证其桩基质量的均匀性,避免其承台的不均匀性沉降情况。复合地基法此法是利用桩土共同作用的原理,对地基作适当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更有效的分担桩基的荷载。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承台下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承台。桩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在桩间土中干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基础。

在桩型优化过程中,其沉桩参数法的应用是必要的,比如针对预制方桩进行预应力管桩模块的开展,进行桩入土深度的改变。比如预制桩在工作过程中,碰到一些粉土层,下沉受到阻碍,这就需要进行桩数量的增加,进行桩身的缩短。在沉桩过程中,要进行地下障碍物的积极应对,可以进行桩位的改变,来满足沉桩工作的需要,保证变沉桩设备的优化,从而保证桩沉入深度的控制,这需要展开多种沉桩模块的优化。

2.3 在底板架空模块中,要进行底层地面工作模块的优化,进行填土自身重量的优化,保证承台承载力的降低,进行上部结构卸荷模块的应用,从而有效应对一系列的重大桩基事故,进行积极的处理,实现其资金的控制,通过对上层建筑物层数的消减,来进行桩基荷载的控制。可以针对桩身并不充足的混凝土强度状况展开分析,进行安全事故的避免,进行一系列的验算方法的开展,保证当下工作的有效处理。这需要进行验算结果的优化,使其满足工作规范的需要,这需要引起工作单位的工作,做好设计模块的相关工作。

在建筑工程应用中,进行综合处理体系的健全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进行多种处理方法的协调应用,进行外围补桩等模块的工作,进行桩位侧移模块的优化,保证建筑工程的有效开展,在当下建筑业工作模块中,可以发现,严格把握从设计到施工质量控制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消除质量隐患,就能够杜绝质量事故,保证工程质量。

3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方案的优化,可以满足当下桩基工程施工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其建筑应用效益。

摘要:在建筑工程应用模块中,桩基工程的质量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所谓的桩基础就是由桩顶的承台及其基桩构成,我们把低承台桩基称之为桩基工程的一部分,桩身的上部分称之为高承台桩基。在建筑桩基工作模块中,其是低承台桩的应用基础。这在一系列的高层及其大跨度建筑中,经常得到应用,在建筑工程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桩型有灌注桩及其预制桩。

篇4:反季节苗木栽培质量控制方案分析

关键词:绿化苗木;反季节栽植;质量控制;措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现代化城市绿化园林建设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会,反季节苗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栽培技术和运输处理等方面没有做好,反季节苗木的栽培质量难以得到提高,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值得人们深思。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和分析。

1 苗木反季节栽植的概念与含义

依照植物生存生长法则,一般苗木栽植阶段是3月中旬至5月上旬,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反季节栽植就是在不合适进行栽植的季节栽植各类绿化植物。反季节包含三个时间段:

(1)夏季 6~9月是苗木发育的黄金时间。此段时间苗木正是全负荷生长趋势,蒸发量大,这时栽植苗木,会导致水分失调而使缓苗期长或造成大量苗木死亡。

(2)在土壤冰冻期的冬季栽植。此时土壤状态为冻土,栽植之后苗木不再生长,与土壤接触不是很多,容易造成冻害,使苗木大量死亡。实践证明冬季不适合大部分苗木栽植,特别是南方苗木栽植到北方更要加强管理。

(3)某些特殊苗木除适合栽植季节以外的时间。

2 夏季苗木栽植质量控制措施

夏季气候炎热,此时移栽树木,枝叶蒸腾量大,影响树木成活;同时,根系受到损伤,根系与地上部分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原有平衡被打破。采取技术措施,促使迅速生發新根,维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生理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为了提高夏季苗木种植的成活率,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2.1 苗木选择

尽可能的挑选长势旺盛、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容易成活的苗木;杜绝选择或设计成活率极低的苗木,如马褂木。

工程施工中死亡多的往往是大规格苗木,大苗应做好断根、加强移栽措施;水生植物,根、茎发育应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种子应饱满,发芽率大于95%。

夏季要就近选择,随起随栽,缩短中间环节,节省时间。北方的园林工程应小心选取南方的乔木,起挖1~2天,运输1天,栽植浇水0.5天,加起来要3天多,有些苗木水分蒸发严重,造成脱水死亡。同时,灌木、地被宜选择容器苗。

2.2 起苗、运输

2.2.1 起苗

起苗前最好先修剪,摘掉树叶、保持水分。如:济南百花公园施工时,白玉兰7月份移植时,先把叶全部摘掉,移植45棵成活43株;木槿修剪后移植成活率也会大幅提高。对于不好修剪的针叶树,起苗前12小时对树体喷抗蒸腾抑制剂,减少树体水分蒸发,起到保水的作用。

苗木应全部带土球,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8~12倍,且应比正常季节大15~20cm,为树体多保留一些根系,有利于成活。起苗时,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应在起苗前3~5天浇足水。夏季气温高,蒸腾量大,因此起苗最好选在阴雨天或上午10:00前、下午4:00以后进行,尽量随运随栽。

2.2.2 运输

苗木运输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最好选在阴天或晚上运输。运输要掌握及时性原则,时间越短越有利装车前,应先用草绳、麻布或草包将土球、树干、树枝包好,并进行喷水,保持草绳、草包的湿润,这样可以减少在运输途中苗木自身水分的蒸腾量;灌木或草坪运输时中间要加冰块,防治发热而灼伤发黄。花灌木运输时须直立装车,夏季应尽量避免长途运输。

2.3 栽植前的修剪

反季节苗木栽植前应加大修剪量,减少植株叶面呼吸和蒸腾作用。对树木根系进行修剪,并根据根系大小、生长状况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下、地上部分生长平衡。

2.3.1 落叶乔木的修剪

(1)掌握重剪原则:保留主分枝、减少枝叶。有主尖的乔木应保留主尖,如银杏、毛杨等只疏枝、疏叶、不能截头。其它种类落叶乔木,如白腊、国槐、栾树、柳树等应进行重修剪,保留一层侧枝,并适当疏枝,保持侧枝分布均匀,保留侧枝应在健壮叶芽上方短截,剪去枝条2/3。

(2)选择性修剪:土球完整、少修剪;土球松散要重剪,并加强养护。

(3)愈伤能力较差,发枝能力弱的树种(如马褂木、玉兰、刺槐等),一般不重剪,应以抹芽、摘叶为主,可适当疏剪过密小枝。

(4)根系的修剪:要剪掉过长、劈裂根,并喷防腐剂和生根剂。

(5)苗木修剪直径大于2cm的枝条要涂抹防腐剂或油漆等。对于特别苗木的要薄膜封口如香椿、栾树等。

(6)树体刚发芽时萌生枝比较多,要抹掉分枝点以下的芽,防治下部消耗水分而是上部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而死亡。

2.3.2 常绿树的修剪

(1)常绿树应剪除病虫枝、折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轮生枝和下垂枝,在保证树形情况下,疏除一部分幼枝、嫩叶,做到内疏外密,减少水分蒸腾。修剪时应留1~2cm木橛,不得贴根剪去,截面尽量缩小。

(2)根系的修剪:要剪掉过长、劈裂根,并喷防腐剂和生根剂。

(3)苗木修剪直径大于2cm的枝条要涂抹防腐剂或油漆等。对于特别苗木的要薄膜封口如香椿、栾树等。

(4)树体刚发芽时萌生枝比较多,要抹掉分枝点以下的芽,防治下部消耗水分而是上部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而死亡。

2.3.3 花灌木的修剪

剪掉植物本身1/2~2/3数量的枝条,以减少叶面呼吸和蒸腾作用。一些低矮的灌木,为了保持植株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可在种植后修剪。一些种植模块的小型灌木,为了整体美观,也可种植后修剪。

(1)对冠丛中的病枯枝、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应从基部疏剪掉。对有主干的灌木,如碧桃、连翘、紫薇等,移栽时要将从根部萌发的蘖条齐根剪掉,从而避免水分流失。

(2)对根蘖发达的丛生树种,如黄刺梅、玫瑰、珍珠梅、紫荆等,应多疏剪老枝,使其不断更新,旺盛生长。

(3)早春在隔年生枝条上开花的灌木,如榆叶梅、碧桃、迎春、金银花等,为提高成活率,避免少开花消耗养分,需保留合适的3~5条主枝,其余的疏去。

(4)夏季在当年生枝条开花的灌木,如紫薇、木槿、玫瑰、月季、珍珠梅等,移栽后应重剪。对观叶、观枝类花灌木,如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红瑞木等也应栽后重剪。

(5)既观花又观果的灌木,如金银木、水苟子等,仅剪去枝条的1/4~1/3。

(6)对于一些珍贵灌木树种,如紫玉兰等,应于移栽后把花蕾摘掉,并将枝条适当轻剪,保证苗木的成活。

2.4 苗木种植

(1)及时栽植: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及时组织人力、机械卸车;卸车时注意做好保护,不得损伤树体和土球;晴天卸车后将苗木紧密排放整齐,及时用遮阳网覆盖土球,避免太阳直射。当日不能种植时,应进行假植或喷水保持土球湿润。裸根苗木自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必须当天种完。

(2)栽植时间:以阴雨天或傍晚为宜,避开高温时期。栽植时提前准备、及时栽植。

(3)栽植方向:栽植时应调整好主要观赏面,土球入穴前踏实穴底松土,将土球放稳,树干直立。

(4)栽植深度:与原栽植线平齐,如穴底填入虚土较多,要考虑沉降系数。在北方使树木栽植后土球表面略低于地面5~10cm,防止夏季过多积水;南方一般要高出地面5cm以上。

2.5 养护管理

2.5.1 树木支撑固定

可设三角或四角支撑,支撑点设在树干高的1/3至1/2处,支撑均匀分布树体四周。支撑杆应架设牢固,基部埋入地下40~50cm,支撑杆与树干接触处垫软物保护,避免损伤树体。

2.5.2 浇水、排水

树木栽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5~20cm的灌水围堰,围堰应筑实,不漏水。新植树木24小时内灌透第一遍水,三日内浇第二遍水,一周内浇第三遍水。浇完三遍水后及时用围堰土封穴。以后视天气、土壤保水、植物需水等情况适时适量浇水,促其生根和生长。坡地可采用鱼鳞穴式种植,有利于浇水养护。

在雨季排水对于新植树木很重要,积水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可采用开沟、埋管、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时排涝,防止树木因涝致死。

种植后应早晚对树体喷水,以喷雾喷湿即可,不能形成地表径流,造成土壤过湿而影响根系呼吸。喷雾宜在上午10:00前和下午4:00后进行。

2.5.3 草绳缠干

采用草绳缠干的方式,保护苗木免受灼伤。一般采用湿草绳,自基部缠干至分枝点。南方树种如广玉兰、红枫、马褂木等和胸径15cm以上的银杏、元宝枫等,草绳应缠至分枝点以上草绳缠干后视天气情况对草绳喷水,及时起到保水保湿的作用,以免因供水不足造成植株落叶、枯叶,影响栽后的观赏效果。

2.5.4 搭设遮阴网

对于特植乔灌木和地被,在缓苗期应搭设遮阴网,遮阴网应与苗木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因高温灼伤苗木。

乔木树种(高度6~7m以内)搭设遮阴网的高度和宽度比苗木高、宽各多出50cm,遮阴网的长度达到树木分枝点。对于过高的树种,考虑到成本和安全,这一措施不能实施,要加强树体喷水,特别是喜湿的针叶树,名贵树种要安装微喷。

花灌木、地被搭设遮阴网的高度和宽度比苗木高、宽各多出20~30cm即可,使苗木栽植后可以很好地缓苗。

2.5.5 其它措施

夏季苗木栽植后要有专人每天观察其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对于因修剪或管理不当造成树势衰弱的苗木要采取叶面施肥、追肥、根灌活力素等措施挽救。

3 冬季苗木栽植质量控制措施

冬季天寒地冻,园林施工有时会照常进行。冬季施工要加强管理,为春季打好基础,一般会进行土方施工、地形整理等工作。但是根据经验冬季栽植苗木会比其他时间要好,人员充足,苗木价格低廉,而且裸根栽植会减少大幅费用。

3.1 苗木选择

冬季栽植胸径大于15cm的北方落叶乔木成活率很高,大树抗冻性强,虽然苗木枝叶停止了活动但是根部确还在活动。根部在冬季也能缓慢愈合。冬季栽植法桐、垂柳会比其他时间成活率要高。

建议北方冬季不载常绿乔木特别是南方树种:如大叶女贞、广玉兰、香樟、雪松、竹类等。但是冬季栽植北方大规格雪松苗(高度大于6m)成活率影响不大,但要按要求带土球。

可以栽植其他季节成活率低的灌木如:红叶李、碧桃、水杉等。此时如果带土球成活率能达到98%以上。

3.2 起苗、运输

起苗要保护好根系、裸根苗要留足够长的根系,保留护心土。

当天苗木要当天运输,不运输要做好保温,防治冻伤。运输过程中加强保温措施、防治风大产生冻伤,要裹篷布等保温材料等。

3.3 栽植前的修剪

圖1  草绳包扎

图3  夏季夜间运输

3.5.3 苗木涂白

涂刷石硫合剂能防止苗木冻害,并能杀死虫卵等(见图4)。需要涂抹防腐剂的苗木有:垂柳、旱柳、白蜡、樱花、紫薇等。

图4  北方苗木树穴

3.5.4 苗木保温

主要措施有樹干缠绕草绳或薄膜,增加覆盖物,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1)增加覆盖物:夜间或霜雪天,在低矮的花木(如黄杨等)上方覆盖遮阳网,可避免苗木枝叶与霜雪直接接触,减轻冻害,还能增温l~2℃。有条件的地区可在遮阳网下面加一层薄膜,起挡风作用。对于高大植株可在其四周打3~4个桩,用遮阳网围起植株,再用细绳缝合,形成一筒状,并在顶部加盖遮阳网。晴天可将遮阳网从下往上撸起,使植株接受光照,提高表面温度(见图5~7)。

图5 支撑示意图

图6 乔木的修剪

圖8 苗木冬季栽植之后浇透水

(3)增施有机肥:在树冠外围挖3~4个深50~100cm的穴,施入牛粪、碎草等酿热物肥料,可提高地温。有机肥分解可释放热量并增加土壤肥力[5]。结合施肥对植株进行培土,以盖过根颈处为宜,形成一圆锥状的小土丘,可保护容易发生冻害的根颈处安全越冬。

图9 苗木冬季涂白

圖10 常绿地被植物搭设保温大棚

圖11 分枝低的常绿乔灌木采用薄膜覆盖树穴

图12 地面覆膜保温

圖13 树干缠绕草绳或缠绕薄膜

4 特殊苗木栽植措施

苗木只有一段时间栽植成活率最高。如发芽前栽植成活率高的植物有:水杉、马褂木、雪松等;少数在发芽晚,长叶较困难的树种,刚发芽时栽植成活率最高的苗木有:刺槐、白蜡、金叶女贞、石榴、紫薇、柿子树;发芽后栽植成活率高的有:大叶女贞、宿根花卉、各种水生植物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使用反季节绿化技术,不仅可以明显地缩短绿化施工的时间,还同时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好好地归纳和总结此类经验。对于园林工作者来说,合理安排反季节植物的栽植,减少损失并提高存活率。

参考文献:

[1]邵秋艳.浅谈园林绿化苗木反季节栽植[J].现代园艺,2012(14):63-65.

篇5:中考物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方案

这次中考试卷以教材为基础,以新物理课标为指导,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结合当前初中物理命题的新动态,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使试卷具有注重双基,强化观念理解;联系生活,注重知识运用;识读数据,关注能力培养;探究实验,突出过程方法;开放综合,呈现物理特色等等特点。但是与去年的试卷相比是题型上又略有变动,如第一大题选择题由12个小题变为10个小题,其中最后两小题由双项选择变为多项选择题,这样略增加了一些难度。

这次中考是按教材和课标的要求进行较全面的考查,因内容的(转 载 于: :中考物理分析)较多和要求的提高,故整体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学生考后普遍反映答题时由于题型相对于几次模拟的变化感觉不适应,导致有一部分学生在个别简单题上有失分。

1、实验技能薄弱

主要表现在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混淆不清,不关注实验过程,不明确实验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应用,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不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答不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2、语言表述不清

物理简答题表述时概念不清,语言组织无层次;对实验中一些步骤的目的说不清楚或答不到关键点上,实验题得出的结论不合逻辑,思维较乱。

3、灵活应用不够

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背概念、代公式,对题意的理解、方法的选择不灵活,或不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下一循环的教学工作和复习中,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备课时应该以教材、课标和《中考指导》为本,针对本次中考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效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紧扣课本内容,关注双基部分。要以物理教材和课标要求为本,以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课本中的物理量的引入、插图与图像、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简答题、假想题等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复习,及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学生只有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分析、处理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难题和大型计算题上。

2、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以力学和电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主线带动实验的复习,要在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择、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弄清各实验步骤的设计理由,注意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尤其是重视对实验器材的使用理解和拓展,对实验步骤的叙述、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学生薄弱而又很重要的环节上加强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联系热点实际,加强语言表达

现在教材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神州飞船、天然气的使用成本问题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加强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6: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为了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加强对我校教学质量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既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使教 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使教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质量观,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关注有效教学;推动学校加强管理,改进教学,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减轻学生 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克服教学管理的简单化,形成全面的质量 观,过程化的质量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把质量评价与监测作为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管理针对性和科学性水平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导向性,使教学质量监测成为促教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措施。

2、科学性原则

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把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状况和形成程度作为监测的重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3、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监测过程中要重视监测对象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充分发挥监测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教师自觉地参与,将监测作为开展和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

三、监控的内容

㈠教学过程的监测

1、备课:要高度重视和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备课要成为教师对课 堂教学的深度思考和集体智慧,各教研组每周集体备课时

间不少于2小时。备课要成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具有教学目标、教学重 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置以及课后反思等环节,在深化集体备课备课基础上,细化课堂教学质量预测,将全班学生每节课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全班学生后 百分之二十的平均分和最低分做出恰当预测,作为学校质量监测的参考依据和评价标准。学校重视对备课的检查,特别是要使备课成为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过程,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杜绝造成教师弃教法研究、置学生研究而不顾的形式主义。查集体备课活动开展情况,审阅年级组集体形成的“共性教案”和教师通过增、删、改、补形成的“个性教案”;看教案是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整合了三维目标、是否体现了创新发展,是否体现了教学改革,真正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 享、个性补改、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2、课堂教学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使学生活泼高效地学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学校成立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小组,进行随机听课,听后进行随堂测试,并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教案或讲学稿 进行即时反馈,反馈要更多地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帮助教师更快提高教学水平。

3、课后作业

作业要进行分层布置,并布置预习作业,并对错题及时矫正。教务处要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以指导教师的教学。

㈡教学效果的监控

1、日常教学质量的随堂抽测

根据各学科、各年级、各课节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节课的具体抽测内容,以信 息化条件下软件支持为载体,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机构的成员不定期到各班进行随堂听课,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测,并准确、合理的分析抽测结果,及时反 馈给教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有效调控。

2、学校阶段性教学质检测

即在期中、期末通过对全校各学科进行检测,以各学科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学习情况和各学科、各班级教学质量的提高幅度为评价的内容开展相应评价。

四、监测方式

学校建立教师、教研组、教导处三级监测网络,教师以自我检测和随堂监控为主,随教学过程进行 而进行;教研组以抽查教案、作业、和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测为主的检查方式,以及进行单项能力检测,发挥其导向作用;教导处侧重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 主要环节进行监测,随机进行随堂听课,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测,并准确合理地分析抽测结果,及时指导反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有效调控。重点进行 质量分析,质量反馈结果,对动态指数进行纵横向

分析比较,发挥其激励、改进功能,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 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校长、教导主任、随机听课制度,从中把握课改的走向,感受课堂教学的变化,了解教师教学方式 的变化,倾听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积极发现教师的潜力和创造性。听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指导功能,还要积极发掘教师的潜力和创造精神,进而把它变成驱 动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班级教学质量评价由班级教学质量横向综合评价值和班级教学质量纵向综合评价值两部分构成。计算方法参照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计算原始数据为学科总分。

五、评价程序

公布考试时间、范围——学校组织命题(或有教师进修学校下发)——学生考试——教师评卷统分——班级核对(班主任、科任教师)——数据分析——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评价表发给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分析、总结。

六、评价结果使用

1.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分析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策略参考。2.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绩效奖发放的依据。

3.每次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期及考核中质量考核的依据。

篇7: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总结和反思上学期工作得失,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工作,全面贯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突出一个“狠”字,强化四个“抓”字,即抓实、抓层、抓细、抓常规,形成本校教学特色,进一步逐步完善教学管理措施、集体备课制度、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工作原则,力争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目标

规范教学流程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学科组集体备课工作,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和年级备课组建设,加大对年级集体备课的考核力度。教学常规管理力求科学化、规范化。强化目标考核,强化流程管理。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

总结上学期管理经验,严格要求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渠道、多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起始学科教学,以适应新考试要求。

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全力推进课堂改革步伐,提高教学质量。

严格把住五关:备课关;上课关;作业关;检测关;评价关。并把上述五个方面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排序、奖励挂钩。

(二)、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强化各大学科组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各备课组把教研活动与平时教学研究结

合起来,做到备课研讨经常性。要求备课组老师精心合作,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起点和要求。加强备课组长之间的交流和研讨,交流并研究各备课组的做法,为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学科组教师集体备课。

每周一各组必须用一节课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究本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自学范围、内容、方式、时间、要求。

(4)因年级、因学科研究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6)怎样科学合理的确定学习目标?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任课教师每一节都要按自己编写的教案进行上课,教与备不能分家,如果班级学生成绩下降或成绩上升缓慢,应该认为与备课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管理人员听课,先与讲课人要教案,听课人看着教案听课,看备课与上课是否一体化。每周周末教导处抽查一组或两组的教案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实行扣分制,并直接纳入到即将出台的奖罚制度之中。

(三)、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1.让教案真正落实到课堂

杜绝长期以来,教案与教学脱节的现象,让教案成为讲课的内容,成为听、评课的抓手。

2.让时间真正走进课堂。

高效和谐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标准就要看学生是不是比老师紧张,每个环节是否有明确的时间限定,课堂上是否呈现出快节奏,争

分夺秒主动学习的氛围,各层面学生是否都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这将是日后评价课堂教学得失的重要标准。

3.将问题引导工作前置,强化预习环节,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4.将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突出以点带面互助学习

5.减少课后作业量,增大课堂训练时间,突出练的效果

6.组织骨干力量,逐步推进,形成自身特色

课堂模式的推进,要充分发挥骨干力量的榜样作用,学校骨干教师要走在课改的前列,通过组织示范课、指导课、观摩课等形式树样子,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苦练内功及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全校的努力,力争在本学期内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7.结合实际,分层教学。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及自学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四)、进一步完善训练制度。

练习是巩固基础,消化知识,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本学期强化练习功能。具体措施:练习通过以下几个时段落实:课堂、课后、周练、月考。坚持每课必练。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课后作业限时限量,各科每周安排一次纠错练习,总结一周错题,形成讲义化练习,让学生完成。实行周周练。在周六周日两天中,安排专门课时统一练习。试卷有年级安排,各分部统计分析,认真总结,反馈和评讲。强化错题集工作。加强批阅和检查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教学流程管理。

强化年级对教师的考核力度,建立教学流程考核细目表,全面跟踪教师的辅导、作业批改、听评课等工作;继续推进听、说、上、评活动,要求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8节,强化年级备课组内部互听课活动,并将说、上、评结合起

来。充分运用月考、学段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数据,认真进行考后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题,寻找教学薄弱环节,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提高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强化教务处对教学流程的管理,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采取随机抽调检查人员对教师备课、作业、听课以及课堂教学进行跟综考核,并建立考核档案。

(六)、进一步完善科学考核机制。

引入激励制度,明确奖惩条例,细化奖惩目标,加大奖惩力度。首先,协助校长室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过程管理中的各项考核,都要有明确的奖惩条件。月考、月查的考核结果要坚决与当月津贴挂钩,对所定的考核奖惩制度要明确执行。其次,贯彻“看起点,比进步”的原则。拿出每月的绩效奖、考勤奖,结合月考成绩、月查情况,对每一位教师的成绩、工作过程进行考核,核算出奖惩情况,并予兑现,拉开差距,鼓励冒尖。

总之本学期我校将本着改革中求发展,创新中求突破的思想,力争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

篇8:教学质量分析会方案

总硬度是地下水水质监测分析中的常规监测指标, 主要反映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 它包括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水的硬度是表征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是形成锅垢和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对工业用水影响很大。结合本次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工作要求, 通过对总硬度指标开展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试验, 检查本实验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实验室的分析质量。

2 试验内容

总硬度项目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基础试验、精密度偏性分析试验、准确度试验和质量控制图绘制等4项内容。

3 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试验的技术方法和相关要求, 需自行配置浓度为0.1C、0.9C的水样 (C为方法测定上限) , 以及水利部统一发放的标准水样、天然水样及加标天然水样, 以随机次序每天一批, 每次2份, 共测定6批。

3.1 C值选取及0.1C、0.9C浓度水样的配置

由于总硬度测定方法为《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总硬度EDTA滴定法》GB/T 5750.4-2006, 属容量法, 该方法未设定方法测定上限, 《关于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中设置C取150mg/L (以CaCO3计) , 需自行称取一定量的锌粒或者CaCO3经酸溶解、定容等一系列过程后满足方能方案要求, 但操作过程十分繁琐。笔者与部水文局负责该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沟通后, 认为可以取用部发的标准样品定容后浓度值作为C值, 根据标准样品稀释说明C=127mg/L (以CaCO3计) , 0.1C、0.9C均可经部发标准样品稀释定容后配置得到, 并获认可。

3.2 加标天然水样的配置

根据准确度试验要求, 需要配制天然加标水样, 加标浓度和加标量的选取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 一般应选择加标浓度较大 (总硬度为500—1000mg/L (以CaCO3计) ) , 而加标量相对较小 (1~2mL) 为宜。与配置C值取150mg/L (以CaCO3计) 时的溶液类似, 要专程配制一个已知总硬度准确含量的水样来作为标准样品来对天然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分析, 十分繁琐, 而且该溶液使用量十分有限, 易造成浪费, 因此在本次试验中, 笔者选取2支浓度为500mg/L的锌标准溶液 (直接取用安培瓶中的溶液) 作为标准样品来对天然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分析。加标浓度由下式计算可得:

式中:500——Zn标准物质浓度 (mg/L) , 65.39——Zn原子量 (g/mol) , 100.09——Ca CO3分子量 (g/mol) 。

3.3 质控图水样配置

质控图水样需要测定20测次 (10批, 每批2次) , 根据方案要求, 质控图水样的配置一般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储备溶液液, 用纯水稀释, 再根据当地地表水的浓度值范围进行稀释备用。根据日常工作经验, 配制浓度为0.5C的样品作为质控图水样。

经计算, 在保证标准控制样12测次 (6批, 每批2次) 测定用量的前提下, 通过对各环节的严格控制, 部水文局发放的2支标准样品足够完成0.1C、0.9C、0.5C以及标准控制样品的12测次的测定工作。各类样品配置方法见表1所示:

注: (1) 、 (2) 配置时需将两只部发标准同时开标使用, 且尽量用干净干燥的吸量管分次吸取。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精密度偏性试验测定结果及分析

按照上述配置方法, 各取纯水、0.1C、0.9C、天然水样、加标天然水样以及标样 (127.0±5) 10ml, 同取室内平行样, 连续测试六天, 精密度偏性试验测定结果见表2:

精密度偏性检验分析见表3:

查表得F0.05 (, 56) =4.39, F0.01 (6, 5) =8.75, 所有测试水样均ba<0F.05, 因此变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为均无显著性差异;当St

4.2 质控图水样分析结果及质控图绘制

按质控图水样的配制方法配置质控图水样, 用同一方法每天分析一次平行样重复测定, 积累20个数据, 绘制均数控制图, 20次分析结果见下表, 质控图水样分析结果见表4:

总均值:64.30mg/L, 标准偏差:0.894。以测定顺序为横坐标, 相应的测定值为纵坐标作图, 同时作有关控制线, 质控图见图1。

中心线—————按总均值绘制;

上、下控制限——按总均值±3倍标准偏差值绘制;

上、下警告限——按总均值±2倍标准偏差值绘制;

上、下辅助线——按总均值±1倍标准偏差值绘制。

从上图可以看出, 20个数据无超过控制限的离群值, 其中有20个点据落入上下辅助线内, 无连续7点位于中心线同一侧, 无7点连续上升或下降情况, 因此没有明显的失控趋势, 不存在相邻三点中两点屡屡接近控制限, 表明测试质量正常。

5 结论

本文针对总硬度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试验进行了方案设计, 并按照设计方案顺利完成了该项目的实验室精密度偏性试验与绘制质控图, 试验表明, 分析质量合格, 回收率接近100%;连续六天的分析数据, 经变异显著性检验 (F检验) 与总标准差检验均合格, 因此该项目分析数据可靠, 通过绘制质控图检验合格, 检查了实验室分析环境以及分析人员分析质量, 通过检查均符合要求。该方案充分利用水利部发放的统一标样配制0.1C、0.9C及质控图水样0.5C, 并直接使用浓度为500mg/L的锌标准溶液作为加标溶液, 在保证分析质量的同时省略了称重、溶解、定容等环节等标准配置环节, 节约了时间, 该方案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琼美.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精密度偏性试验分析[J].云南环境科学, 2004 (S1) .

[2]段小平.精密度——偏性分析质量控制试验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3 (12) .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增补版)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篇9:教学质量分析会方案

一、科学选定项目,有效制定计划

科学选定项目是项目教学方案的第一步,也是起步阶段。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时,每个章节都具有教学目标,结合这一教学目标,展开项目的选定,以此制定有效的项目计划。科学选定项目,需要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合作性、目标性与实际性原则,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能力做准备,选取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能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项目主题。

如学习“信息发布”相关知识,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选定“班级主题网页制作”这一项目主题,集合一些对网络知识、程序知识感兴趣的学生,组织暑期或假期项目小组,制定为期1个月的项目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以项目驱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二、实施活动探究,规划进行方案

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教学方案的落实来说非常重要,起到了规范化作用。在实施活动探究过程中,要结合选定的项目与项目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个性差异,实施兴趣导向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案设计。合理规划项目教学方案,制定阶段性项目实施步骤、目标与程序,以及方案实施策略,即项目组织形式、学生任务、角色分配、阶段任务完成时间、评价方式等。实施活动探究要对整个项目活动进行综合分析,站在全局的角度规划整个项目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与总结,由此为项目产品的制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结合选定的项目“个人简历表设计”,引导学生展开项目活动探究,合理规划项目方案。学生们在“个人简历表设计”项目规划时,规划设计以个人为组织形式,以突出简历表中自身优势、特长为重点,以简明、扼要、有吸引力、美观、形象为原则,展开简历表的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学生需要在项目中完成文档建立、保存、关闭,学习编辑、排版等word文本的多项操作。

三、展开作品制作,完成项目过程

作品制作过程是项目教学方案实施的核心,也是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为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结合项目教学方案,在项目的驱动下,学生结合项目活动方案,展开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作品制作过程将书本知识进行了重现,在现实操作中,在理论指导下,完成项目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

如学习“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等相关知识时,学生自主设计项目主题“感动瞬间”的视频制作项目。教师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瞬间,结合数字化视频、音频采集与简单加工等技术方案,展开视频制作过程。学生们以三人为一个小组,在视频采集、加工、修饰等整个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将理论转化为动手实践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作出成品,完成项目实施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有效交流合作、动手实践。

四、成果交流展示,综合活动评价

成果交流展示过程是对项目完成过程的总结、归纳与评价,交流过程以学生阐述项目完成的方案、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收获为基础,以教师点评、指导、综合评价为总结,以此鼓励学生拓展延伸,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与策略,优化项目过程,鼓励学生创新思考,进一步强化各方面的能力。成果交流为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既是引导学生进行上一阶段的总结与评价,进一步对项目驱动教学方案进行反思与完善,也是对下一阶段学习过程与方案提出改进建议,鼓励进一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对于“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项目主题,展开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诠释。有的小组学生设计了“班级学生成绩表”这一项目主题,在项目完成之后,展示给学生和教师其分析结果,可以通过Excel表格计算平均分、总分,查找每学科90分以上的人数等。进行成果展示交流时,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取,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效落实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且强化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上一篇:争文明章下一篇:雪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