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总在别处心情随笔

2024-05-30

幸福总在别处心情随笔(共10篇)

篇1:幸福总在别处心情随笔

幸福总在对岸心情日记

一个节日的下午,我手捧一束花走进附近的小杂货店。店主是一位女士,她眼盯着花,一边夸我幸福一边抱怨她的先生没有情调。

其实那束鲜花是公司送的。过去的我也和女店主一样,总以为收到鲜花的女人才是幸福的女人。

她的先生我见过,一个漂亮、阳光的男人,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会在店外摆上一桌几凳,桌上再置一壶几杯,来客人时在店里忙碌,没有客人便与朋友闲坐聊天。那样温馨的气氛不知多令人羡慕。每次经过时,我都从内心羡慕女店主的幸福。

回到宿舍,我把花摆在桌角。桌的正中是两棵绿色植物,有类似荷花的阔阔的叶子和碧绿的杆,这样的植物若长在山上,会生出可食用的芋头。年初,我从内地的一个城市来到南方工作。离开那个城市时,广场的上空正飘着美丽的风筝,我感觉自己也像一只风筝,终于要飞到遥远的南方去。丈夫和孩子护送我过来,一家人去万绿湖玩耍时,丈夫执意从山上挖回这样两棵植物,回来后就用清水仔细地养起来。丈夫临回家时吩咐我:“定期给它换好水,看到它就像我和儿子陪在你身边。”

在此后孤单的日日夜夜里,我才明了他的良苦用心。

现在两棵植物都长得很好,叶子越来越碧绿,杆越来越硬挺,它已经度过艰难的移栽阶段,终于活下来了。我感觉自己也像一棵植物,从内地来到南方,在这个温暖的城市里渐渐舒展开枝叶来。眼下,我最期待的是让家人也早日来此生活,过上与家人朝夕相处的温馨日子,如女店主一样。 只是到那一天,谁又能肯定我不会去追逐美丽的鲜花,生命就是隔岸看一场盛大的烟火,幸福总在对岸。

篇2:幸福总在别处心情随笔

日出日落的一瞬间,许多事情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听任了一切的安排之后,默默地接受了所有,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忙碌生活。每当抬头仰望堪蓝的天空,我在想我的灵魂是否已经泯灭。要不怎么在这人事尽毁的生活里,眼眸里迷茫的泪水中为何没有悔恨?若有一天我死去,在最后一眼看世界的时刻,回首着曾经被时间定格的青春,会不会只是安详地一笑。

跋涉千里只为等待,却抵不过时间的覆盖。

把脸贴在墙上,望着夜色朦胧的天空,疲倦顷刻索绕在心底,视线渐渐地模糊、模糊,直到遮掩住了眼睛,才知道你对我的重要。所以我只能独自生活着,深夜来到黑暗的身边。看着楼下树木摇曳的婆娑虚影,思念像一场依附在斜风中的细雨,弥漫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记忆侵染的思绪的宁静,把心封闭得密不透风,再也无法贴切地诠释情感的流淌。

我发现自己开始衰老。束手无策。岁月吞噬我而不留余地。

在热闹的宿舍里昏睡,紧闭着眼睛,局促的空气里,尽是同学们谈笑的言语,头部神经微微震慑而隐隐约约疼痛。我桑开被单抱着枕头弹起身来,脸颊迅速倒贴在一边的墙上,咸味的`液体把黏在一起地干燥嘴唇渗透,哑然的辛酸。疲倦力竭。很久没有过说话的欲望,也没有太多朋友的电话,渐渐地使我丧失了没有天生被赋予和严重缺乏日常训练的倾诉能力。没日没夜的沉默状态能让我感觉到呼吸的自由在心脏跳动中地钝痛。

黑夜是我的白天,白天变成了我的黑夜。黑白颠倒。清醒的时候我似乎是在沉睡着。就像我的梦比现实还要真实。

当幸福过于遥远,我们只能观望。

如同隔窗听承诺。明知道有些话是不算数的,还在傻傻地寻觅着。看着你和他牵手路过,我却是远远地避开。心猛地发抖、猛地抽搐,无论我怎么努力追随,最终看到的也只是幸福幻影,正被那个人拉在手上,渐行渐远。

举步艰维,黑压压的云层下,该何去何从,就这么一个美丽的错误,我就得以至心死的等待。浓烈的惆怅,婉转流长的伤。曾经那位站在黑夜中穿白衬衣的少年,那些消纵即逝的烟花,那个疼痛的眼神,恍惚中,如风飘远。

本以为,只要爱着你,一个人的旅行就不会孤单。却困在思念的途上,且行且叹,铺满了一路的回望,任爱变成了痴狂。天之涯,海之角,边走边算,用脚步丈量着疼痛。

篇3:幸福总在别处心情随笔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幸福,信服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而我呢, 似乎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 有多少时间捧着教育书籍报刊阅读呢?直到我的桌上放了这本《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每每翻开阅读, 浮躁的心灵仿佛平静了许多, 掩卷沉思, 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书中文字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如何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上、从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成长的幸福?这是我读完此书后的理想与追求, 但这个题目好大, 所以犹豫再三还是决定静下心来将一个时期以来自己的迷茫与思索进行必要的梳理, 渴望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一点助益。

幸福是什么?它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 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 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和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 是一种生活的更好的追求。课堂中的幸福是师生之间完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因此其本身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于是我就在思索:我的课堂幸福吗?怎样的课堂算是幸福呢?幸福的课堂应该洋溢着师生之间独特而鲜活的生命意义, 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彼此对话、彼此分享。我找到的答案是“幸福”首先要让学生“信服”。

一、教师的品德是让学生信服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影响是永久的, 教师在读学生时, 学生也在读教师, 学生会时时注意教师的言谈举止, 一个能让学生信服的教师在他们心中更是高尚人格的化身。书中《身正为范——重视榜样的力量》等文章发人深省、令人受益。我们要求学生带好学习用品, 自己的教具准备全了吗?我们要求学生涂画细致时, 自己的板书清楚吗?当我们要求学生离开座位前整理干净时, 自己的讲台是否做到了干净整洁呢?虽然这些是细微小事, 举手之劳, 但有时学生也能从这些小节中学到许多东西, 感受到教师那可贵的人格。尤其是小学教师, 要把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作为工作的重点, 知识欠缺可以弥补, 道德人格的缺失和偏离却很难修正。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要想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人格, 教师必须自身具备较高的精神境界。

二、教师的知识是让学生信服的根本保障

自己学识干枯, 就不可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只有自己有源头活水, 才能以丰富的新鲜知识滋润学生成长,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教师, 除去尊敬教师的高尚人格外, 还在于他们能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 一个没有丰厚而广博的学识的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的, 更不可能有魅力。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 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决心, 博览群书, 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 使自己的思想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 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教好每一个学生。

三、教师的情感是让学生信服的催化剂

我们教师都知道用“情”去打动学生, 感化学生, 但有时我们也会感到困惑, 我们被自己讲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而我们的学生却稳坐泰山, 面带微笑, 这并不是学生的智商有问题, 而是学生的情商太低。读着《精心呵护, 避免心理伤害———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等文章, 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是情感唤起情感的事业, 需要教师付出无私的爱, 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关爱, 必须是从心底里流出的真情;关爱, 必须走进学生心灵,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关爱, 必须学会挖掘, 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 必须满怀宽容和期待, 学会赏识和赞美。教师的胸怀越宽广, 就越有人格魅力, 就越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四、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管理学生是让学生信服的有效途径

小学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简单中有点小复杂, 稚气中透出点叛逆, 希望老师重视他, 可是又敏感地觉得老师要改造他。我们做教师的千万别想着轻而易举转变一个学生, 而是应该因势利导, 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唤起他们自我改变的意识。不能仅仅把学生单纯地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 而是把他们当做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与教师平等的人。虽然他们还未成年, 思想还不成熟, 感情还很稚嫩, 性格还不稳定, 欲望还很虚幻, 恰恰因为这样才需要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 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篇4:幸福在别处

不懂得爱与胸怀的人,不幸福。有人一辈子为得不到幸福而仰天长叹,有人消极地否认幸福的价值并默默忍受人世无涯的苦难。你感受不到充盈的“幸福感”,你看不见听不见,但幸福真的是一种真实充盈、亘古绵延的情感。一些狭隘者不能因为自身不幸便否认幸福存在的意义,你不能因为暂时的不幸就放弃了追求一生幸福的自由。正如《夏至未至》里的点睛之笔:“我们听长风吹过峡谷,才知道那就是风;我们要看到白云浮过山脉,才知道那就是云;我们也要爱了,才知道这就是爱;也只有恨了,才知道恨也是因为爱。”我逐渐明了,升华了的痛苦其实是博大的幸福。站在云端俯仰人世,你会发现世界这么大,每天上演悲欢离合无数,和这些生离死别比起来,人在学生时代经历的苦痛真的不算什么。人生不过匆匆数十年,并且生命无法重来。何不感性地相信一切爱都值得我们虔诚相待,理性地包容生命里伤害过你的人与事呢?博爱者,最是幸福者。世界本是不缺少幸福的,只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净洁心灵;世上也并非人情薄凉,只是缺少包容伤害的博大心灵。

眼界太低的人总觉得不幸福。怀才不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一个人要是自恃有才就目下无尘,才华没有得以施展就一味怨天尤人,那这本质上不叫“有才”,至少有的不是“对社会有用的才华。”在这个官二代、房二代、富二代满街跑的年代,我们可以凭努力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富一代、官一代;在这个“拼爹”的时代,我们理应堂堂正正不靠天不靠地,拼才学、拼志气、拼刻苦。世界上本就没有任何一种人生来注定是幸福的,所谓“幸福在别处”,只不过是我们厌倦当下生活的一种乌托邦式的假想罷了。一味地寄托于“幸福在别处”的想法不过是懦弱者的盲目逃避,他们需要假想一个并不存在的理想环境来宽慰一下病弱的心灵:“非我没有力量,而是生不逢时,落脚错地。”事实却是——越强调越觉得世界对不起自己,越会陷在不幸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与其在既定发生的不幸里苦苦挣扎,反复纠结,不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上自发地创造、追求悬而未决的有幸。正如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萨特所言:“人的未来由自己造就,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周围世界是人们无法逃避的东西,人注定要遇到这个世界和这个环境。自由的职责就是对自己的创造和对世界的改革。因此世上不存在上帝,而人是主动的、行动的、自由的。人的唯一希望就是他的主观能动性”。当萨特在起初的一片质疑声中声嘶力竭地喊着一句“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时,我这颗神往自由的心不禁追随他颤栗不已。在我心目中萨特长久以来就是一个猎袍迎风飒飒的圣斗士,他英勇无畏的“自由论”给当今太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人迎头一棒!

真正的、博大的幸福,应当是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归宿。这个归宿没有玉砌雕栏,亭台楼阁,有的只是良辰美景,乘兴独径;没有帘外海棠,锦屏鸳鸯,有的是庭院斜草,咫尺画堂。哪怕渔舟晚唱,烟雨彷徨,却也是厮岸灯火。心之所往,在这个心灵的归宿中,无论行进在怎样一种生活状态下,我们依然能从劳顿的奋斗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欣赏一眼街边的绿树,仰望一下碧蓝的天空,为忙碌而向上的生灵万物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因为这种幸福不在别处,它栖息在我们的心灵,这种幸福一旦真正拥有便不会轻易失去。外部世界给予的幸福大抵只是物质上的丰盛,物质幸福来得浅薄不值得依靠,并且它仅仅是幸福的其中一个层面,如果你长久地只能停留在这一层面,那么你的幸福便如同归不了根的落叶。你越富足越手持重权,越觉得无法踏实,无法在声色犬马、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越是无法做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走不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人生境界。

篇5:此岸即幸福,何求别处作文

站在人生之河的两岸,我们总在叹息着此岸的一无所有,憧憬着彼岸的欢乐幸福。对诗人兰波所说的“生活在别处”的笃信往往促成了这样的错觉,使我们为了虚无缥缈的彼岸疲于奔命,而事实上,此岸即幸福,我们何求别处?

毕淑敏曾说:”幸福是一个哑巴。“幸福往往伴着恬淡安然的生命状态来到我们身旁,不声不响,期待人们能在懂得欣赏生活的同时发现自己。但事实往往是,世间的众生喧哗在渐渐淹没着幸福的琴音,彼岸的虚无未知却能将此岸的细微之美扼杀殆尽,我们为了能将更多的富贵名利揽入怀中,练就了一双千里眼,却在不经意间模糊了近在咫尺的幸福。当我们为了那些无谓的痴想拂袖而去,曾经近在此岸、唾手可得的幸福倒是会真的离开我们,消失在生命密林的深处。诚如是,我们当初又为何要贪恋别处的虚无,而忽视了此岸的幸福呢?

此岸即幸福,正是点滴生命中那些或许细微却也明艳如花的美好赐予我们生命的阴霾处以拨云见日的勇气,黑暗处以月朗星稀的希冀,让我们不致在平庸的人群里淹没,在幽深的绝谷里迷失。“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幸福恰如这一段林徽因的评说,或许无法被那些忙碌的小格子间,流水线上的.人们理解,却是最真实美好的存在。所以,站在生命此岸,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李白“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幸福,不难发现梭罗“宁愿独身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的幸福,甚至会释然于李嘉诚所言“老两口开一家小店,打烊后在灯下一起数钱”这样看似世俗其实难得的“最幸福”。所以,把握每一个当下,享受每一段时光,我们就能于漫无目的疲于奔命的人群中立稳脚跟,坚定地喊出:此岸即幸福,何求别处?

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说过太多言不由衷的胡言乱语,也经历着太多次身不由己的心为形役。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彼此虚幻的美好,就让生命系上太多的累赘,幸福于我们,就真的只会成为远在天边的虚无。倒不如,放低姿态,贴近生命,活出此岸应有的幸福。

篇6:幸福总在别处心情随笔

生活中的远方和幸福的别处,都是人类精神在现实的挤压之中,产生和散发而出的情感醉酒。远方和别处并能解决沉闷的心情,恰恰在长期惯性的生活之中,它们构成了对平凡的反抗,对规则的背叛,对自我的释放的诱惑

篇7:幸福总在忙碌后(骨干教师汇报)

2003--2006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小结

凉城三小 胡文洁

不知不觉,骨干教师的培训已时至尾声,三年来,我们曾为哪些事忙碌过,为哪些人澎湃过?我们又实现了哪些承诺,肩负着哪些嘱托?梳理凌乱的思绪,才发现,这三年来,工作中有许多事值得圈点,少先队活动也有许多经典的瞬间值得珍存。

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以来,对我来说每天的工作可以用“忙”来诠释。当我完全进入辅导员工作的角色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再也闲不下来了。在短短的三年里,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尝试,不停地总结,不停地反思,力求在少先队辅导员的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养成教育

人世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诚信、责任、爱戴、友谊„„有些道理是从小就要懂得的,从小就要栽培的。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在组织少先队活动时注意“规范”教育与日常工作的结合,以“趣”、“新”等活动方式,将教育与体验,规范练习与常规活动相结合,激励学生逐步将规范内化成美德。围绕“承诺伴我行”主题教育,将行规教育分为几个阶段,几个层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体验训练与评比。将“美的语言”、“美的环境”、“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的四美大行动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三年内分别以“花儿朵朵齐开放”、“文明一路行,四海任你游”等行规评比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同样也为队员们的行为规范考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有序的少先队家务加强能力教育

队部活动地开展离不开大队部小家务地建设,自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以来,培养一支精干的大队委员队伍是我的首要任务。从筹备少代会之初,我就将选举大队委员的要求详细制定,渗透到每个中队。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各中队推选出“模范带头好,热心服务好,团结同学好,勇于创新好,自主自动好的‘五

第 1 页 好’队长。在中队推荐之后,大队部又组织大队委员候选人以版面的展示,个人的能力展示,自我介绍等形式在三至五年级的少先队中进行拉票活动,以此来确定候选人在少先队队员心目中的地位,最后我们在少代会上由少代表们当场评选出了15名大队委员,并有我带领当选的大队委员们呼号承诺他们的职责。这些身经百战的大队委员的确不负众望,在几年的培训下,他们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每周二的大队委员会会议、校门口的值勤工作、国旗班的训练,红领巾广播、学校报刊杂志地分发,各项活动地组织与大型活动的主持工作都是他们自主自动有条不紊地参与着。我还在队部设置了“小鬼当家”大队委员考评表,以他们每周的工作情况在周二的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自评与互评,更大地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他们的历练成长同样也是我的骄傲!

三、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深化诚信教育

活动是少先队组织的生命,整整三年来,我们的少先队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2005年队部以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发展。系列活动之一——“我是科技小能人”活动。围绕航天科技特色活动,以神州6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上天为契机, 开展“我是小小宇航员”“航天科普智力竞赛”活动,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系列活动之二——“我是艺术小天使”。结合艺术月,全校性的开展“超级童声”校园歌手大赛,“我形我秀,变废为宝”时尚展示。此项活动极大地引起了学生们的关注与热情,全校571名学生就有18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超级童声”的歌唱大赛,他们自选歌曲,自编舞蹈,其乐融融。在比赛中,他们唱得响亮,唱得自信。在愉悦中大胆地展现了自我的价值。被丢弃的包装盒、一次性杯筷、旧的衣衫被料一一被我们拿来再利用。家长,老师,学生齐动手,一件件精美的服饰就这样在我们富于幻想的脑海中诞生了。学生们穿着自制的再生服饰得意、满足地站在了T形舞台上。民族异彩、古装秀、迎新喜洋洋、太空遨游、农家乐个个主题鲜明,造型别致。无不显示了学生的活力以及自主的快乐。学生在在活动中增长了智慧、发展了人格.2006年队部又将少先队活动推向新一轮的高潮。

“火红的初夏”——5月的语文节以“承中华传统,扬民族风采”为主题。大队部与语文组牵手,以大队集会的形式,开展了“快乐语文派对”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了各年级组之间的交流。在这场以语文为主题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型派

第 2 页

对上,拼音字母操、古诗大联诵、诗歌朗诵、故事表演、成语课本剧、相声、五彩成语和绕口令小竞赛等节目一一登台亮相。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活动中,我们凉三的师生全情投入,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被邀请的学区领导和学生的家长也啧啧赞叹。这次活动真正实现了快乐学语文,学语文真快乐的设计意图。

“感恩的金秋”——凉城三小少先队大队部以11月感恩节为契机,结合学校的承诺教育,以“感恩在心,责任在肩“为主题,开展了少先队的感恩系列主题教育。以“知晓感恩,懂得珍惜”、“寻找恩惠,用心体验”、“贴心行动,为爱承诺”为系列并与雏鹰考章相结合。通过活动,不难看出我们的少先队员都变得懂事了,感恩的心镌刻在了每一位凉三队员的心里。

“庆典之冬”——为了庆祝凉三的电视台开幕,大队部紧锣密鼓成立了红领巾小记者社团和小主播社团,在短短的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队部以海报招募的形式,在全校576名学生中广招社团成员。通过海选,复赛,决赛的层层选拔,一支精锐的社团就此诞生。学生们自主参与,投票,虽然入围的学生远远少于参赛的学生,但是他们的积极投入与关注,让此项活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我们也可在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孩子们的热情与他们喜好!

“忙碌”把我带入了童真的年代,我的生活在忙碌中越发精彩。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我感到忙碌后的收获就是我的幸福!

四、工作实绩

2004年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论文辅导奖 三等奖 2004年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三等奖 2004年 虹口区青少年科技车模竞赛活动 优秀组织奖 2005年 虹口区青少年科技车模竞赛活动 优秀组织奖 2005年 上海市创建雏鹰博客活动 优秀心愿博客奖 2005年 上海市“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知识竞赛 优秀辅导奖 2005年 虹口区“小学中国传统节庆、礼仪活动方案设计”比赛 三等奖 2006年 虹口区“金号银鼓”大赛 三等奖 2006年 上海市雏鹰大队 荣誉称号

第 3 页

五、我的思考

在三年的培训中我从一名中队辅导员到担任大队辅导员工作以来,要将全校所有少先队工作都能作系统全面的策划乃至调度的集体导航员,角色的转换,无不催促着我要尽快缩短适应期。在工作中我也曾经因为一时的苏忽而使得全盘的工作变得杂乱无章;我也曾经因为考虑不周,而使一些活动发生了与预期效果的偏差;我也曾经因为担心工作上会有失误,而彻夜难眠„„但是,我始终相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经历过困难与挫折才会不断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扬长避短,少先队工作要有条不紊的开展,计划的制定要有实效,贴切少先队活动。要始终秉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少先队活动。工作中更要富有创新精神,在队活动中投入自己的专注,在和孩子的对话中投入自己的热情,只有设计出能走进孩子们童真世界的活动,才能使孩子们自主地、快乐地去发展完善的自我.2006年12月

篇8:朋友总在执手之间杂文随笔

2015年的一天,我到半山园酒店,看到服务台南面有个寿山石店,老板姓黄,我存了门上的手机号,索性存名为黄石头。后来打电话给他,他叫我过去喝茶。结果一见如故,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势。黄哥阅历丰富,为人谦和低调。还提醒我,在单位发展特别需要注意什么。时间很快,2016年,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他回到福州。但我们还是经常通话,微信也经常联系。

半山园酒店的股东代表冯女士,也是一见如故。因为她比我多两点,我有时称呼她“1+1”。因为我对南京比较熟悉,她遇到旅行方面的问题也会经常问我。我们两个只爬一次紫金山。因为工作需要,也要调回福州了。

篇9:幸福总在细微处开花600字作文

幸福是什么?我想应该是那由内而外的满足,或者是那不经意间的感动。比如: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爸爸严厉的批评、朋友无声的陪伴、妈妈给我们做的任何一件小事……但幸福是短暂的,它似烟花般灿烂但却转瞬即逝。如果你有发现它的眼睛,那么你便把幸福实实在在地掌握在手中了。

小时候,我最爱穿妈妈给我做的布鞋,穿在脚上十分舒服。每次穿上妈妈做的鞋子都会觉得很开心,并且从来都是从妈妈手中拿过来直接穿上。从妈妈的脸上,我明显感受到了幸福的喜悦,好像这鞋子是她穿的而不是我穿的一样。

上小学了,穿上运动鞋的我,好像再也不喜欢妈妈做的布鞋了,但妈妈仍给我做布鞋。我捏着又厚又硬的布鞋说:“太硬了,我才不要穿它。”妈妈听了很诧异,愣了愣,继而淡淡一笑:“你长大了,妈妈管不着你了,妈妈做的鞋子穿在你脚上,系在妈妈的心里。”我听后疑惑不解,只感觉到妈妈脸上一抹哀伤,但那时的我却不懂。

上初中了,妈妈照样织布靴给我,针脚密集的像挨挨挤挤的蚕茧一样。我对妈妈说:“妈妈,针脚稀一点吧,这样就可以省下很多的功夫”说完之后,妈妈惊奇地看着我:“你长大了,鞋穿在你的脚上,爱在妈妈的心里。”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是我看到妈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心里好开心,瞬间泪水划过脸颊,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泪水。

我回顾以前妈妈做鞋子的时候,她会将棉线从手上勒过去,妈妈的手上时常会出现一条条深深的勒痕,因为家里经济拮据,家里所有人的鞋子都需要妈妈去做。在清冷如水的夜晚,妈妈做鞋的身影,伴随着指针走过一圈又一圈,迎着月亮升起又落下,有时候我好奇的拿着她的针线,妈妈便会很生气很严肃的告诉我:“那是我应该做的事,你的事就是好好学习。”每到冬天的时候,她的手就像树皮一样,皱皱巴巴充满了裂痕,但妈妈做鞋子的时候从来都是开心的,仿佛做的鞋子是她自己穿的一样。想着想着,脸上却浮现出幸福的微笑,但我的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晴朗的夜空,满天的繁星,像妈妈留下的针脚,在闪烁。是妈妈做的鞋子为我诠释了人生,诠释了幸福和爱。想着想着,我在睡梦中看到妈妈再次为我做好了布鞋,我拿到鞋子时,脸上溢满甜蜜的微笑。

篇10:幸福总在别处心情随笔

What a fine day!The sun is shining and everything looks like bright.Can you felt hot when you stand in the sun?The sun gives heat from far alway.It is about one hundred and fifty million kilometers away.The sun looks small because it is far from us,but it’s really very huge.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It takes one yesr from the earth to go around the sun.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arth itself is spinning around once every twenty—four hours.

上一篇:旅游业发展资金支持下一篇: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