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总结

2024-06-25

行动研究总结(精选6篇)

篇1:行动研究总结

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阶段研究总结(个人)

这一阶段我们继续深入实施“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的行动研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调查”“操作”“反思”等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努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考虑到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和反思,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我觉得要达到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堂上必须创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以上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我多次用到了:“真的吗?你说得有点道理,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尽可能地做到以和平、商量的口气向学生提出问题。我在组织集体反馈评价中,同样在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的前提下,进行随机调控,力求达到最佳的动态效果。

生活中的数学,必须依赖实践活动,使数学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应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如在上面的案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队列中的位置,让学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教室里,在队列中,在自己身边,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人人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成“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学习风尚,教育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学习上,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主动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初步养成了勤于思考,主动探索,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不迷信课本,不迷信老师,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解决问题时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能自己动手去“做数学”,在“做”中“学”,“学”中“用”,能自觉地用体验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在感受到数学应用价值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初步构建了在学科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以“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的行动研究”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在学科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意义建构——练习拓展—反思提升,课内外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教学方法从静态的传授到动态的科学探究和自我学习。教学氛围民主宽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自己具有的技能、技巧、知识为条件,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服务者和参谋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三、提高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自己也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自觉主动学习摘录相关理论,写好心得体会,并能坚持进行札记的撰写。平时能注重组织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

在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效的同时,自己也清醒地看到:研究的形式比较单一,形式和内容还没有得到和谐的统一,体验内容的设计还不够精彩,缺乏创新等等,这一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不断努力加以改进,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

篇2:行动研究总结

汽车区红光小学 一年级班主任:张丽娜 科 任 教 师:程艳辉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一年级孩子比较活泼好动,所以这学期我们对倾听能力的培养目标是: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表现为细心听,用心听。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不但要“听”,还要“会听”。

具体要求学生做到:

1、坐姿端正,两手摆放整齐;

2、听讲时,眼睛看着老师;

3、不随便插嘴,发言要举手。

4、听清楚老师讲课内容,对老师的提问能举手回答;

5、听清楚别人的发言,并能做出回应(如点头,微笑)。

一、总结做法

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研究、实践,我们总结了倾听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

1、指导倾听的姿势

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做到神情专一。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

插嘴。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要求孩子们认真听,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在平时课堂上可训练一些口令:“小耳朵,认真听!”“手放平,身坐直!”“小眼睛,看过来。”等等,进行师生对答。

2、创设情境,培养倾听的兴趣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枯燥无味的。作为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和长春版语文教材中插入了许多小学生喜爱的情境图。为了提高学生倾听的兴趣,我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小学生喜爱的这些情境图,带领学生一起走入创设的情境中,和他们一起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在倾听不同角色的发言中,培养学生的倾听的乐趣。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此外,让学生当“小老师”,也是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一种好办法。因为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其他学生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如教学“

8、9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

6、7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我

就让多个学生发言,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优化倾听内容

(1)教师讲授内容

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

趣味性:学生听的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教师要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吸引学生。

条理性:教师要精讲精练,突出字、词、句等重点内容,注意传达的信息要适度,让学生听出主题,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

现实性。低年级的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对倾听的内容有生动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这种想象必须有他们亲身经历的某种生活作直接依据。因而教师在课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等等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现实生活。

同时,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对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语速、声高的不同来加以区别。有时,也可以把同一内容用不同的语速、升高来表现,让学生来区分怎样的表现形式最好,这也有利于学生认真听。

(2)学生发言

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及急躁,耐心听别人发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也要适当处理。

第一、指名发言的技巧 课堂上,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是急切的,教师只能有所选择的叫几个同学发言。虽然指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学问。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指名学生读新课文,就可以先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可以让倾听者感受语言美,又可以让那些朗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多一点学习的机会。

第二、教师适当协助发言 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发言时经常会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其他在听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也就听不住了。教师应该及时通过提醒、诱导来协助学生发言,这样既可以帮助发言者树立自信,又可以重新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4、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对于中低下学生来说,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要思考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可能还想不出或摸不着头脑。这时,他们只能茫然的听别人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问题时,一是要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可以说这是在为这部分差生降低学习难度;二是问题要提得

清楚、明白,重点要突出,这是提醒这些学生要“听”什么。当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时,一定要求学生先听完教师的要求,才能动手操作,而操作完,学生要交流了、教师要小结了,也要先让学生把学具摆放好,做端正。

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一要听明白,二要思考有无不认同的意见,三要给自己带来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5、可以把“听”与“说”结合起来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可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要检查学生是否有注意听,可以让他重复别人的回答,如“谁能象某某同学那样说一遍。”“看谁有注意听,把他/她的发言重复一下。”“谁听的明白,把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说一说。”等,象这样的训练可以多让差生来完成。而对于优生,可以让他们就某个同学的发言、想法,进行评价“我觉的他/她说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或是我是这样想的。”

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老师们开始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说多了也不是太好。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

二、收获

通过两个月来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能安静地听别人的发言,上课的姿势虽然不能保证很好,但听讲很认真。

通过两个月的课题行动研究,感觉班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及其他的学习习惯都得到培养、发展。通过几次随堂听课的反应、评价,很多老师都表示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作为老师,也感觉到小课题行动研究就是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一种方法,能够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篇3:行动研究总结

一、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

行动科学是探究人类行为如何被科学设计并付诸行动的科学, 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在教育活动中, 行动科学带动了与社会介入有关的基础研究和理论发展。在行动科学中, 当事人是参与反思过程的行动者, 行动与反思是行动科学的基础。基于行动科学的英语教师学习与研究活动强调教师的反思性实践, 这与传统的教师理论学习有着本质的差别。

(一)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内涵

关于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前人已经对其概念、特征、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有学者曾提出关于行动学习的经典定义, 即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方式, 通过行动研究人们对自己的事业有了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加深了对自己工作环境的评价 (王栋2011:44) 。教师行动研究是一个系列的过程, 是教师针对实际教学问题, 旨在解决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活动。英语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针对实际问题所开展的自我研究, 要求教师自身参与其中。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可以归纳为:首先, 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 其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其次, 教师行动研究的主题由教师本人确定, 是一个注重参与的反思过程, 但这一过程的实施并非随意而为, 而是需要通过系统研究方法进行。最后,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虽然鼓励研究和管理人员的参与, 但却并非必要条件, 即也可以开展个体的行动研究。英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优势在于他们最关心实际教学, 具有快捷的特点, 虽然研究结果不一定普遍, 但其针对性却很强 (Wallace 1991) 。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各异, 不可能用统一的教学理论指导, 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针对性研究, 行动研究的上述特点使其对英语教师工作尤其实用。

英语教师在行动研究中首先发现教学问题, 然后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之后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方案, 同时对方案效果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教师重新反思该问题并再改进, 最终达到教师与教学同步发展的目的。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研究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等步骤, 在实践中英语教师也可以从任何一个步骤开始新一轮的研究活动。

(二)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

相比行动研究, 对于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研究则刚刚起步, 这主要是由于行动学习被引入教师教育领域的时间还相对较短。行动学习理念起源于英国的企业管理人员在职培训, 最早由管理学家Revans提出, 后经其他学者发展并推广运用在专业人员在职学习之中。我们可以将行动学习定义为学习者以完成预定工作为目的组建小组 (一般由6~8人构成) , 在小组同伴支持和专家引领下持续不断地反思与学习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和组织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Revans 2011) 。

合作反思、专业引领和实践取向是教师行动学习的要素。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特点包括其合作性、反思性、批判性、循环性等, 一般可以通过教师课堂观察、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 即可以由教师自发开展, 也可以由学校或教师培训机构设计专门的课程加以实施。正如前文所述, 目前英语教师最缺乏的并非单纯的理论性知识, 而是教学实践性知识。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就在于教师团体 (教研组或备课小组) 针对实际问题, 有意或无意地利用学习小组开展讨论, 各自提出解决方案并互相质疑, 在不断反思与实践中检验方案并加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加深了对教学的理解、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的关系

(一) 共同特征

从上文对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的内涵界定不难看出, 二者具有很多的共同特征。首先, 二者都源于行动科学理念, 具有行动性。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和行动学习的问题都来自于教学实践, 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从行动开始, 在行动中进行, 并以行动结束。其次,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都具有实践性, 且二者的实践主体是一致的, 都是参与其中的教师或其他人员 (学校管理人员、大学教授、教研员等) 。再次,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都具有合作性。尽管从理论上说行动研究可以由教师独立完成, 但这并非常态。通常情况下,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是由多个教师和研究人员围绕同一问题而开展的。而行动学习本身就是以小组为单元开展的, 小组成员充当陈述者、支持者、促进者与引领者等不同角色, 互相批判质疑对方, 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这一过程需要学习者有很强的合作能力。最后, 反思是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的核心, 也是二者的共同特征。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观察等环节, 而反思则贯穿于整个过程。英语教师行动学习也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不断反思与行动而实现的。反思不仅是英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与学习的共同途径, 也是其共同运作机制, 但行动学习则更加强调批判性反思的运用。

综上, 行动性、反思性、实践性、循环性是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的共同特征, 而教师之间的合作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两者共同具备的特征。

(二) 二者差异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尽管具备很多共同特征, 但也存在差异, 主要表现在活动形式、研究或学习内容以及最终目标等方面。相比行动研究,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更广泛, 不仅包含教师的相互支持与交流和知能增长, 还包括各类具有行动特征的教师集体研修活动。反之,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内涵较窄, 一般是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实践问题的研究过程。

尽管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和行动学习的主体都是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 但主体在其中的活动形式却不尽相同。英语教师在不同类型的行动研究中或独立研究或接受指导, 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在英语教师行动学习中, 教师和研究人员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有时候指导者就是由教师轮流担任的。此外, 英语教师在行动研究和行动学习中有不同的目标。英语教师在行动学习中成长, 在行动研究中发展。行动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 即解决问题;而行动学习则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理念, 研究并不是其主要目标, 在很多行动学习中根本没有什么研究项目。最后,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和行动学习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行动研究的内容来源于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般仅限于本校或本班, 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研究的问题相对较为微观 (毛景焕2000:6) ;而行动学习的内容既可以是教学问题, 也可以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其内容和范围较为广泛。

(三) 互动关系

针对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的关系, 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 任何研究活动必然涉及参与者的知识能力变化, 因此也是一种学习,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也属于行动学习的范畴。也有观点认为, 行动学习只是行动研究的一种应用, 隶属于批判性行动研究, 因此, 教师行动研究包含行动学习;还有学者将二者等同起来, 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是一种互相包含的关系。

上述几种关于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关系的观点都认同二者有密切联系, 承认它们是按照同样的机制运行的, 其核心都是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是互相包含的, 但并非等同;尽管二者从本质来看是一致的, 但它们在组织形式上和适应性上有所区别。尽管在大部分情况下, 二者不易区分, 也没有必要区分,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由英语教师个体开展的独立行动研究因缺少合作性而不属于行动学习;而教师针对某些开放式问题的学习则不属于行动研究。

三、结论与启示

行动研究和行动学习都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者是一种互相包含的关系, 构建在此基础之上的英语教师发展模式对于教师本人、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学生都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 英语教师没有必要刻意区分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 而是要将两者的共同核心理念运用于教研活动和培训课程中。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应强调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 鼓励教师开展批判性反思;在校外培训课程中则需注重英语学科教学 (PCK) 知识的学习, 鼓励在培训活动中的互动对话与专家引领。二者区别的启示在于它们对于不同的教师发展活动各具适合性, 英语教师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以及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确定开展行动研究或学习, 但在过程之中则不必遵循某一固定程序, 而是应该因地因时制宜。

参考文献

毛景焕.2000.论教育行动研究的功能[J].教育科学, (2) :5-7.

王栋.2011.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特征及其意义[J].当代教师教育, (2) :43-47.

Revans, R.2011.ABC of Action Learning[M].Brookfield:Gower Press.

篇4:行动研究的关键在于行动

传统观念认为,研究是大学教授、学者或专家的工作,与教师无关,教师只要能接受别人生产的知识就行了,不必也没有能力作研究。但是在今天,“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际,才能促进专业成长,落实课程与新课程改革。教师终日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教学的困难和需求,能立刻知道问题所在;在教室中与学生一起学习,能利用观察、访问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形;能分析学生的一切资料,如周记、考卷、作业、笔记、心得、作文等,从而了解其生活世界。从这些第一手资料,教师生产自己的知识,改进教学,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如果教师能在自己的学校或教室中,研究立即的、实际的情境,加以检讨、反省,就能改进教学,落实自己的教学理想。开展行动研究,要转变观念,遵循一定的程序,构建相应的机制,这样,才能保证行动研究的有效性。

转变认识

1.研究并不一定只是负担

表面上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量的时间不得不投入教学。教师的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繁重的教学负担几乎没有为研究留下多余的时间。其实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研究的目的不是为教学增加额外的负担,而是力图使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因此,尽管在研究之初教师可能费时费力,但一旦进入研究的正常状态,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时,就能熟练地解决种种“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

2.行动研究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技能的途径有三种方式:阅读,即教师阅读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的论著;合作,即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专家合作进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即教师针对实际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三种方式之中,实际上以“行动研究”最有实效。教师通过自主的研究才能唤起阅读的需要和合作的兴趣。不少人将研究技能的提高寄希望于教师“脱产进修”或“在职培训”,殊不知教师在自己的教室里亲自进行研究即是最有效的“在职培训”方式。并非一定要等到系统学习、研究技能提高之后才产生研究,而是先有研究之后才能产生学习的激情,才能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研究技能。

3.以探究实际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

实例1:2008年9月。王老师接了初三年级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对学生物理学习基础情况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严重,二是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没有兴趣学。王老师在对一些抄袭作业现象调查分析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做了认真的思考,并学习了相关理论后,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改善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的突破口,有了三个具体的“动作”。在不断改进这些“动作”的过程中,王老师所教三个班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王老师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在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用心的王老师发现了教学中的问题,在对问题本身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试图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如果要问,什么是教师的行动研究?毫无疑问,王老师所做的事情,就是教师的行动研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特点是: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务。

如果对此做一点深层次的理性分析,我们可能发现以上的分析有点就事论事的味道。教师的行动研究,从直接的目的来看,确实是为了改进教学实务,从深层来看其实是提供了教师反省与探究自己教学实务的机会。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与理论研究和控制严格的实验研究等是有区别的,它是务实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

4.研究与行动相结合

实例2: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温老师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的同时,也有着很多的困惑,尤其是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因此,温老师加入到了《农村初中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行动研究课题小组。温老师自定的目标是:以日常谈话的形式,和学生不断交流,了解学生心声,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促使学生得到转化,进而减少抄作业的次数,直至不抄为止。温老师先上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又结合自身的经验,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抄袭作业,以及抄袭作业的危害等等。尽管温老师准备了很久,鼓足了干劲,但学生的反应并不强烈。有经验的温老师没有灰心,也没有强迫,而是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三个多星期后,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当温老师正准备松口气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学生虽然不抄了,但不会做的就干脆不交作业了,怎么办?又是调查,引导,鼓励学生向老师请教,又是一部分学生现身说法。渐渐地学生没有了顾虑,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向老师请教,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了。但就在这时,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怎么办呢?“继续想办法做呗!”温老师说得很轻松。

如果再要问,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教师的行动研究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行动,是教师的“行动之旅”。在这样的“旅途”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根据目的,进行实践与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行动,并形成新的行动。从这里,我们又似乎可以得出教师行动研究的第二个特点: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的不断行动的过程。

必须说明的是,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为了行动而研究,而不是为了研究而行动。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用心的教师会遭遇疑难、困惑,会采取不同的行动改善现状。但为了解决问题,这种行动可能要“复杂”一点,需要一点策略,需要采取明智的、有计划的行动方案,经由不断地内省和内化,审时度势,达致理想的改变。所以,教师的行动研究本身,也是一个科学性的研究过程。

5.以合作的方式进行

实例3:小杨同学是让一(二)班所有任课老师非常“头痛”的“特殊”生,习惯差,成绩差、不诚实,几乎所有科目的作业都在抄袭。班主任杨自金老师家访后,发现他家不仅生活环境差,而且父亲曾进过两次监狱,母亲目不识丁。在张老师对任课老师讲了小扬的家庭情况后,原来对他非常“头痛”的七位老师(语、数、外、体、美、自、音),惊讶之余,有了份同情和责任。他们决定联合起来

共同“行动”,把更多的爱给予小杨。

他们针对小杨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个特别的教育方案。七个人一有空就凑在一起,说小杨的变化,说“方案”的好与不好,交流小杨在各自课上的表现。老师们将他们的这种讨论方式称为“一(二)班的工作坊”。一年多来,小杨在“一(二)班的工作坊”老师的关心下,除了学习上由于智力的因素还无法和同龄孩子相比外,已经完全改掉了抄袭作业的坏习惯,可以说他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而且是一名可爱的、关心集体的中学生了。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教师行动研究的第三个特点: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合作参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合作参与是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特质之一,因为教师的行动研究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是在实践即行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需要参与者或相关者分工合作、经验分享,共同为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作出决策。教师的行动研究是基于教师个体独立自主行为的合作研究,重视的是成员间伙伴平等关系。可以说,教师的研究过程是合作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老师们在一个合作的团队中相互支持、相互信任,使实际工作过程变成一个协作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

6.是一个不断反恩、尝试,再反思、再尝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实例4:有着十几年数学学科教龄的李正明老师,对自己十多年历史教学的得意和失意做了细致的回顾,在查询了大量资料和其他人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将“初中学生抄袭数学作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

李老师做研究的第一步是精心设计了一份研究计划。计划中,李老师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做了详细的设计。在学校课题小组的指导下,李老师对计划做了修正,在课堂中开始了行动。课堂上,李老师开始按计划进行他的教学。每一项具体策略的实施都会带来相应的效果,然而在产生效果的同时,也会有新的问题不断产生,这是李老师未曾预料到的。夜深人静了,大家都已进入了梦乡,可李老师还坐在灯下苦苦思索,拟定新问题的对应策略。相信新策略实施以后还会有新问题产生,但正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才得以成长,问题才得以解决,正如李老师所言:“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事实上,行动研究的展开过程就是“观察—计划—行动—反省一行动”的循环,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但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行动研究的过程不可能分割得如此清晰,也不一定都依此顺序直线进行的。真实的行动研究不是很有序,不是很整齐,可能比我们想象的研究还要凌乱,没有正式的开始、中间和结尾。换言之,行动研究不像传统的研究那样,在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呈交以后就完成了,它可能包括检验我们的想法,观察、记录自己和我们行动的结果,作为过程的继续,我们可能会尝试其他想法并继续行动。

明确程序

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着几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

1.选择问题

即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对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问题作出归纳、分类,形成一定时期内教师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教师从众多的问题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和研究价值的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形成各年级或各门学科中的主要问题,形成一个时期学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群。

2.理论探讨

即从教育理论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最合适的内容,为解决筛选出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规范,从而保证行动研究的正确性。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根据教师选出的问题,寻找与问题相关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向教师介绍,让教师了解与问题相关的教育理论,通过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从中选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很多,有的很抽象、深奥,进行理论选择时,要注意针对性、贴切性。

3.实施和反思

即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在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帮助、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已经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思。行动研究的目标是在实施和反思这一阶段实现的,它是行动研究的关键阶段。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撰写开展行动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论文,为继续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参考。

构建机制

在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教师行动研究,需要学校与上级行政部门构建促使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机制。

1.时间保证

在现有教育体系下,教师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有些教师甚至对学生实行看管式管理,这样教师们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几乎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提倡对学生进行减负的今天,也需要对教师进行减负,把教师从繁琐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创造性劳动。实践证明,在对教师工作进行加减运算时,首先需要做减法,然后再做加法,这样更容易推行。减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增加教师的行动研究时间。

2.提供帮助

教师开展行动研究,需要理论上的帮助。理论书籍是教育理论的书面载体,专家是教育理论的活化载体,两者缺一不可。然而,现在有些学校教育理论书籍缺乏,只购买各个学科的辅导资料,因而教师很难得到教育理论书籍的帮助,需要构建学校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的理论支撑体系,包括书报杂志。同时,学校还应该聘请有关专家作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引路人,在这方面学校应该有投入意识。

3.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在晋职晋级方面应该向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多读书、多行动、多反思。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写作教育论文没有必要。这种看法是对教育工作性质的简单化理解、短视的理解,忽视了人的工作的复杂性。认识到教师行动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建立激励机制非常必要。

搜集和积累行动过程中的资料

当教师回过头来看教师的行动研究时,我们会发现资料的搜集和积累的重要性。教师的行动研究过程就是一个一边总结、一边研究、一边积累资料,逐步提升的过程。积累资料的过程是注意分析情况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因此,搜集和积累资料是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积累资料时首先要做有心人,重视时间中的反思,凭事实说话,关注实践中的细节,呈现我们研究中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

积累资料的方法是多样的,这在前面和后面的不同章节中都有介绍,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经验分享

撰写研究报告是进行研究的必要历程。行动研究的报告和学术研究报告应该有所不同。行动研究的报告必须依照研究的内容,以其他人最易懂的方式呈现,让其他老师看了之后,能够立即明了研究者的方法与结果。教师行动研究的报告不是学术研究报告,它应该有这样几个效能:

1.经验分享

老师在进行行动研究之后,有一项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经验与同事分享。老师群体更是一个合作型的实践共同体,老师们应该在共同实践、经验交流中不断地成长与创新。

2.合理安排时间,反思总结

行动研究是教师结合教育工作开展研究的过程,也是在行动中不断学习的过程,研究计划的实施常常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冲击,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处理好计划性与调节性的关系,长周期与短周期的关系,注意资料积累、反思总结的时效性和具体安排上的灵活性。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会比以前从事单纯的事务性工作时增加一些工作量。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教师的日常工作增添了研究的成分以后,当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种方式后,教育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就会逐渐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也会不断提升。

篇5:行动研究总结

春雷行动总结暨追风行动誓师大会策划方案

一、大会时间:2004年 4月 11日13:30—17:30

二、大会地点:桑园公司总部大院

三、参加人员:直销事业部全体人员

特邀嘉宾:叶贯强总经理

纪律要求:事业部全体员工务必参加,不得迟到、早退甚至缺席。务必着工衣工裤、戴工牌、打领带/领结。并遵守会场纪律,行动听号令,不得喧哗。队列要求:各速配点各一列,采购部、财务部、配货部各一列、市场部、客户部、行政部合一列,各队列准备队旗一面,采购部、财务部、配货部等现无队旗的部门由市场部代为制作。

主席台设置:罗大宝、刘凤林、陈玉辉、唐娟、王永军、张永强、吴学武

四、大会主题:总结与誓师——为直销事业部集体荣誉而战

五、“追风行动”实施时间:2004.4.1—2004、5.31六、“追风行动”主要目标:

1.销售部门在春雷行动基础上提升毛利额15%

2.各速配点人均新开发一家2000元成交客户

3.采购部将配置商品满足率提高到95%

4.配货部收发货准确率达到99.6%

5.客户部、市场部、财务部、行政部等机关职能部门做好各项服务与保障工作,将内部投诉率降低到3%以下

七、人员安排:

主持人:李飘扬

DJ:关伟江

摄影:王超

组织协调:市场部

现场秩序维护:王超

会务记录:罗迎辉

会场布置与舞台搭建:王超、陈惠云、丁小军

具体事项:搭建舞台,铺设红地毯,张贴横幅,“直销事业部春雷行动总结大会暨追风行动誓师大会”字样,舞台背景,红色,市场部拟以“追风颂”为题之词赋一首,(祥见附件1)两侧对联一幅,(祥见附件2)

后勤:王超、罗迎辉、陈惠云 负责发放各部门的旌旗、供应员工的就坐的报纸、饮用水及水果等;并订制“为直销事业部集体荣誉而战”的大幅旗帜一面,供全体员工励志签名使用。

司仪:张梅 罗迎辉 负责各项记录工作以及颁奖时礼品及证书的提供 车辆安排:黄委请 负责会议结束后员工返回时路线的规划和车辆的安排

八、大会程序安排:

13:30--13:40主持人宣布大会正式开始,全体起立,合唱军歌《钢铁的心》; 13:40—14:10 各部门主管/经理上台投飞镖,得分最低之最后四个部门选派四名代表

参加游戏,游戏方式为:四人相依坐于凳上,并相继后仰躺在相邻同-1-

伴的腿上,待完成后再抽调凳子,要求各人保持姿势不变,坚持时间 最长的部门即为获胜部门。各人均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要求参加人员身体强壮,有奉献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强。

14:10--14:20邀请叶贯强总经理致开幕辞

14:20--14:40签名仪式开始,先由罗大保副总率先在“为直销事业部集体荣誉而

战”锦旗上签名,揭开签名序幕,一级部门经理/主管相继签名,各与会部门按从左到右,由主管带领本部员工上台签名,并作风采展示,口号比拼,同期音乐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14:40--15:00 东莞区域刘凤林经理宣布“春雷行动”团体挑战赛胜负情况,并请双

15:00--15:20休息,吃水果

15:20—15:40深圳区域陈玉辉经理宣布“春雷行动”获奖人员名单,邀请罗大宝副

总为获奖人员颁奖。

各奖项具体如下:

优秀团队三名:“业绩卓越奖”一名,获奖者从销售系统各速配点中产生,优胜者为二、三两个月中累计业绩达标率第一的部门。

(颁发锦旗一面,奖现金200元)获得团队“业绩卓越奖”的是:城区速配

“明日之星”奖一名,从销售系统各速配点中产生,优胜者为2、3两个月累计业绩增长率在11、12两个月基础上增长幅度最大的部门。

(颁发锦旗一面,奖现金200元)获得团队“明日之星”奖的是 :城区速配

“最佳服务奖”一名,优胜者从事业部除销售系统外的其它部门,包括采购部、财务部、市场部、客户部、配货部和行政部中产生,由销售部门投票推选,获得票数最多者即为获胜团队。

获得团队“最佳服务奖”的是:直销采购部(颁发锦旗一面,奖金200元)优秀个人 共11名其中销售部门开发员6名,设“文一金/银牌开发员”各一名

获奖者从销售部门各开发员中产生,优胜者为二、三两个月中累计个人业绩最高的前两名,分别授予“文一金牌开发员”、“文一银牌开发员”称号。

(颁发荣誉证书,奖深圳仙湖一日游)文一金牌开发员:李超群

文一银牌开发员:曾善勇 设“明日之星”个人奖4名

从销售部门各开发员中产生,优胜者为二、三两个月中累计个人业绩在2003年11、12两个月的基础上增长量最大的个人,设四个组别5万元以下为一组,5-10万的为一组,10-14万的为一组,14万元以上的为一组。

(颁发荣誉证书,奖深圳仙湖一日游)获得“明日之星”个人奖的是: 5万元以下组:吴志新 5-10万元组: 李合群 10-15万元组:兰林生 15万以上组:空缺

其他部门五名,优胜者从事业部除开发员外的其他各人员中产生。各部门递交书面材料自行申报,事业部审核后评定。授予“最佳服务标兵”称号。

(颁发荣誉证书,奖深圳仙湖一日游。)

获得“最佳服务标兵”称号的是:陈水泉(企石速配)、唐永军(大岭山速配)、赵卫华(采购部)、丁小军(客户管理部)、魏海涛(副总办公室)15:40—16:00邀请优秀代表上台发言。

设代表三人,销售系统两人,其中主管一人:城区速配主管廖元元; 开

发员一人:厚街速配李超群;其他系统代表一人:客户管理部丁小军。

16:00—16:10休息10分钟

16:10—16:30事业部罗大宝副总做春雷行动工作总结;并作追风行动动员讲话 16:30—16:40主持人宣布“追风行动”正式开始(4、5两个月),全体起立,合唱《步

步高》

16:40—17:00 市场部张永强经理宣布“追风行动”战略目标和激励方案:

一、战略目标

1、销售部门在春雷行动基础上提升毛利额15%

2、各速配点人均新开发一家2000元成交客户

3、采购部将配置商品满足率提高到95%

4、配货部收发货准确率达到99.6%

5、客户部、市场部、财务部、行政部等机关职能部门做好各项服务与保障工作,将内部投诉率降低到3%以下

二、激励方案(祥见附件3)

17:10—17:20 正式推出“追风行动”之口号,全体起立,采购部经理唐娟带领大家宣读

口号。

我们,为理想而活 我们,为荣誉而战 乘“追风”之步伐 博行动之胜利

17:20—17:30 叶贯强总经理致闭幕辞

17:30—全体员工高呼“追风行动”口号,(祥见附件4)活动到此圆满结束。

拟订:市场部审核:批准:

附件1舞台背景辞赋:

念奴娇-----追风颂

春暖花开 盛世嘉年华 万物竟长 人生能得几回搏

附件2对联

附件3追风行动口号:

畅尽心中理想 春雷鸣道 御月追风 猛志固昂扬 千山万水 始终一如既往

昔时天下三分 孟德神武 刘公纳贤良 凭栏煮酒论英雄 何需追吊忆往 三马并驾 逐鹿南疆 黄沙俱飞扬 悠悠我辈 岂感堕人后方

为直销事业集体荣誉而战 树追风行动奋勇争先之风

我们,为理想而活 我们,为荣誉而战 乘“追风”之步伐 博行动之胜利

附件4 追风行动激励方案:

文 一 直 销 事 业 部 文 件

追风行动激励方案

前言:此次追风行动的主题为“为直销事业部集体荣誉而战”,为鼓励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奋勇拼搏与团结协作精神,本次激励奖项不设个人奖,皆为团队奖。奖品为现金,直接发放到获奖部门。由各部门自行支配,建议由部门自由组织聚会、聚餐、旅游等增进部门团结与交流的活动。具体各奖项如下:

设最优业绩奖一名,从销售部门各速配点中产生,在四、五两个月中累计业绩达

标率第一的速配点即为优胜者。

设进步最快奖一名,从销售部门各速配点中产生,在四、五两个月中累计平均业

绩增长率在三月份业绩的基础上增长幅度最大的速配点即为优胜者

设管理最佳奖一名,从直销各职能部门中产生,具体包括:东莞销售区域,深圳

销售区域、采购部、财务部、客户部、市场部、配货部、行政部等各部门。活动结束后由各部门经理/主管提交活动专业述职报告,优胜者最终由直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办公室评定。

设特别贡献奖一名,从直销各职能部门中产生,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获

奖资格为为事业部作出重大贡献的团队或个人,参考内容大致如下:为事业部良性运营、健康发展、业绩增长和利润实现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为公司及事业部经营、决策、销售等方面提供有建设性、重大价值和意义的意见、建议、方法和方案等;维护公司和事业部利益的重大好人好事和其它典型事迹;其他事项。活动结束后由各部门提名,可以是整个部门也可以部门中的某个人,优胜者最终由直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办公室评定。

以上各奖项各奖现金300元,授予锦旗一面。

篇6:绿盾行动总结

为期一个半月的打击破坏林地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绿盾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次行动中我们xx森林派出所按照xx公安分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遵照分局下发的专项行动方案中的要求,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辖区范围内重点打击以盗伐、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乱捕乱猎野生动物等为主的破坏森林资源的行动,经过全所民警的共同努力,查破了一些案件,取得了一定成果,下面就这次行动,我们做出总结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民警在思想上也认识到位。自分局严打专项行动方案下达以来,所长就专门组织全所民警学习和讨论方案中的内容,使我们每位民警都充分认识到这次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是组织周密,步骤有序。严打开展以来,我所就按照方案的具体要求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检查,检查分四方面,(一)是对辖区内的木材加工厂实施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刚一开始,由所长带队,全所民警对辖区内的木材加工厂逐一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加工的木材来源是否合法,是否有私收乱购行为,对无证加工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二)加大对农村建房房木的检查。在此次行动中我们把辖区村屯新建房屋和即将建的房屋木材来源也进行了检查。

(三)把对个人、集体采伐的检查作为此次检查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和国有林相接攘的,所长和资源技术档案员对辖区内个人、集体采伐的一律上现地,检查是否越界采伐,是否手续齐全,防止借采伐之机盗伐和蚕食国有林木。

(四)毁林开垦、扩地边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三、工作方法运用得当。

(一)在严打期间,我们把各管护人员互相调换来互查管护区内的一些毁树开地、非法扩地边等现象,并对查实违法行为给予严惩。

(二)充分发挥耳目特情人员的作用,对一些案件的侦破起到很大的帮助。按照要求每位民警在各村屯都培养几个信息员,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林区一些动态情况,这对我们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帮助的。

在这次专项打击行动中,我所共查获违法案件六起,行政处罚六人。此次行动有力的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