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2024-07-03

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通用8篇)

篇1: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61.采用相同体积的有机溶剂,下列方法中,萃取效果较好的是:分多次萃取效果好(其它

选项:一次萃取效果好;一次萃取与多次萃取效果相同;分4次萃取效果好;分3次萃取效果好)

62.薄层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及其钠盐时,样品酸化后,用于提取苯甲酸的是:乙醚。

63.食品感官检查的条件是:自然光线。

64.在国标中,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含量采用的测定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国标

GB/T5009-1983)

65.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中的苯,以0.2L/min的流速采集10min(标准状况下)用1ml二

氧化硫解析后,测得苯含量为20ng/ml,则空气中苯的浓度是:10mg/m3

66.在职业卫生标准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配套的检测方法,一般采样 时间为:15min(职

业接触限值分为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最高容许浓度(MAC), PC-STEL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只用于那些高浓度短时间接触可引起毒作用的化学物质。她不是一个独立的限值,二十视为对PC-TWA的补充。当接触的浓度超过PC-TWA,到达PC-STEL水平时,接触时间应不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内接触次数不超过4次,相邻两次接触时间间隔不少于60min)

67.用活性炭管作为固体吸附剂采集工作场所的空气中有毒物质,如用溶剂解吸时,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是:CS2.(解吸溶剂应根据待测物及其所使用的固体吸附剂的性质来选择,非极性待测物易为非极性固体吸附剂吸附,解吸时通常用非极性解吸液。如大多数有机溶剂蒸气被活性炭采集后,用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解吸。极性待测物易被极性吸附剂吸附,通常用极性解吸液解吸,如醇醛类化合物,常用硅胶采集,用水或水溶液做解吸液)

68.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汞,常用吸收液采样后,用还原剂将汞离子还原成原子态汞,用

测汞仪测定,最常用的还原剂是: 酸性氯化亚锡。

69.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三氧化铬,以微孔滤膜采样,高氯酸-硝酸混合消

解液消解滤膜,由于铬与高氯酸会生成铬酰氯,温度高后会挥发损失,所以消解温度应低于: 200℃.70.国标规定:使用气象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苯,可用溶剂解吸和热解吸法,采样用:

活性炭管。

71.采样前,滤膜质量为0.1000g,以30L/min的流速采集10min,称量后滤膜质量为0.1010g,计算得空气中粉尘浓度按卫生标准的要求可报告为:3.3mg/m3(其它选项:

3.333mg/m3,3.33mg/m3,3.34mg/m3,3.30mg/m3,考有效数的取舍和计算)

72.气象色谱法额可以同时测定苯,甲苯,二甲苯,在国标规定的方法和条件下,最先流出

色谱柱的苯系物是:苯。

73.笨、二甲苯(邻间对)和甲苯这几个苯系物,毒性最大的是: 苯(苯,甲苯,二甲苯

在高浓度时均对神经系统又明显的毒作用,以苯的毒作用最强。此外,低浓度长期作用时苯对造血系统危害严重。苯对人类还有致癌性)

74.前的原子量为207,测得接触者血液中铅的浓度为400ug/L,若用umol/L表示,应为:

1.9

75.镉的原子量为112,测得接触者血液中的镉浓度为45nmol/L,换算为ug/L时,最接近的值是:5.0.76.欲分别测定尿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最合适的检验方法是: 高效液相色谱法。

77.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时,为了得到满意的结果,需要控制的因素是: 干

燥、灰化温度和时间。

78.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尿铅浓度为100ug/L,同事用比色法测得尿中肌酐浓度为

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2.0g/L,校正后,尿铅浓度应表示为: 50ug/g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尿镉浓度为6ug/L,同时用比色法测得尿中肌酐浓度为1.5g/L,校正后,尿镉的浓度应为:4ug/g 尿液的排泄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获得较准确的检测结果,通常采用尿比重校正法,比重大于一定值的尿样应弃去不用,这里的一定值是: 1.030(小于1.010或大于1.030不能用于检测)为了防止尿样的腐败和器壁吸附微量元素,通常在尿液中加入硝酸,应选择硝酸的级别是:优级纯。TVOD是指:总挥发性有机物。测汞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造成测定偏低的关键步骤是: 样品硝酸加入量不够,导致样品炭化(其它选项:消解温度过低,导致消解时间过长;透明的消解液呈现蓝绿色,而不是红色,表示未消解完全;同名的消解液呈现橘红色,而不是蓝绿色,表示未消解完全;消解时间不够长)在气象色谱法操作过程中,常出现以下情况,引起噪声增大的原因是:汽化室污染(其它选项:汽化室漏气;进样速度太慢;色谱柱污染;检测器污染)色谱峰变宽,表明:色谱柱污染(其它选项:汽化室漏气;进样速度太慢;汽化室污染;检测器污染)不适合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其中的总脂肪的样品是:液体样品(其它选项:固体样品;挥发性样品;不挥发性样品;混合固体样品)在测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的方法中,以亚甲基蓝比色法应用最普遍,用碱性锌氨络盐甘油溶液作为吸收液,其作用是: 将硫化氢形成络合物,使其稳定 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硫化氢时,由于硫化镉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所以:样品分析之前应避光。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空气中氟化物浓度时,加入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有:控制离子活度基本恒定。用气象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时,用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析法时,通常选用二硫化碳作为溶剂的理由是: 二硫化碳可提取完全,其它溶剂不能提取完全。水样测定抢通常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有: 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在水质检验中国,不是常用的络合剂或螯合剂有:甲基异丁基甲酮(其它选项: 二硫腙;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8-羟基喹啉)固体废弃物样品经105℃烘烤,粉碎后,不适合分析的项目是: 有机磷(有机磷在105℃会发生分解,影响检测结果,汞气化但可以密封。其它选项:铅镉砷;总汞;全量金属;氰化氢)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铅,当样品中含有大量铁时,Fe283.34和283.25谱线对Pb283.3nm谱线产生一定的正干扰,可采用的消除干扰的方法是: 采用卤素酸-甲基异丁基酮缔合-萃取除去(其它选项:氘灯扣背景;化学分离法;标准加入法;乙炔/氧化亚锡以提高火焰温度)用滤膜称量法检测粉尘浓度时,定点检测粉尘使用的分析天平,其感量应为:0.1mg。(0.1mg用于定点检测,0.01mg用于个体检测)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常用:显微镜计数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测定雪中微量铅,应选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99.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有机物多的样品时,要选择好:干燥和灰化的温度及

时间。

100.测定骨中钙的浓度,应选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01.取0.10ml一氧化碳纯气,用空气稀释至10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浓度是:12.5mg/m3。102.当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可选择的样品方法是:注射器取样。(玻璃注射器采

样,铝塑夹层袋采样、真空瓶采样均属于直接取样法,适用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高于分析方法检测限的气态物质检测。玻璃注射器采样适用于气体和低沸点整齐采样;铝塑夹层袋采样适用于采集不活泼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真空瓶采样适用于气体和蒸气采样,不同容积的不锈钢空瓶器,经内壁硅烷化处理,可以用于采集挥发性有机物,但应用前需用清洁空气清洗干净)

103.溶液吸取法是大气污染物分析中常用的采样方法,主要用于:气态和蒸气态的污染物。

(空气进入吸收管形成气泡上升,在空气泡通过吸收液上升过程,气泡内气体分子向气-液界面扩散,并迅速溶解于吸收液中或与吸收液起反应)

104.气泡吸收管使用前腰进行吸收效率实验,要求1个管的采样效率达到:90%以上。105.固体吸附剂次啊杨管的最大采样体积越大,浓缩效率:越大。

106.用固体吸附剂次啊杨管采样,被认为是穿透了的采样程度是: 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

是流出气中浓度的5%。(固体采样管采样量是有限的,空气抽入吸附剂管,被采物首先吸附在吸附管表面上,吸附平衡后,逐渐想出口推进,最终出现漏出,所以采样体积以不出现漏出为限。当采样管流出气浓度的5%时,认为开始出现漏出,此时的采样体积称为穿透体积。)

107.采集颗粒物前,玻璃纤维滤膜必须经高温炉灼烧,之后放于天平室的干燥器中平衡,灼

烧的温度和平衡的时间是:500℃,24小时。

108.固体吸附剂采样管采样后,样品保存要注意: 两端密封,低温保存,在规定的时间完

成分析。

109.靛酚蓝比色法测定空气中氨灵敏度高,呈色较为稳定,但要求操作条件严格,该法的主

要误差来源是:蒸馏水和试剂本底值的增高。(蒸馏水要预先用纳氏试剂检验合格再使用)

110.测定二氧化硫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四氯汞盐溶液吸收-盐酸恩波副品红比色法和甲醛缓

冲液吸收-盐酸恩波副品红比色法,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显色原理。

篇2: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是

A.t(8;21)

B.t(15;17)

C.t(9;22)

D.t(6;9)

E.t(8;16)

2、下列哪一类大肠埃希菌临床上可引起类似霍乱样肠毒素腹泻(水泻)症状

A.ETEC

B.EIEC

C.EAggEC

D.EPEC

E.EHEC

3、衣原体与立克次体的不同点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有细胞壁

C.革兰染色阴性

D.对广谱抗生素敏感

E.生活周期

4、触酶试验又可称为

A.氧化酶试验

B.DNA酶试验

C.β-内酰胺酶试验

D.过氧化氢酶试验

E.尿素酶试验

5、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第一步反应所用的酶是

A.乳酸脱氢酶

B.葡萄糖氧化酶

C.己糖激酶

D.过氧化物酶

E.丙酮酸激酶

6、关于AID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AID有家族遗传倾向

C.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D.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E.MHC-Ⅱ类抗原表达异常

7、下列哪种疾病血清总胆红素增高,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

A.溶血性贫血

B.病毒性肝炎

C.胆石症

D.严重大面积烧伤

E.胰头癌

8、能被巨噬细胞摄取形成泡沫细胞的是

A.HDL受体

B.LDL受体

C.清道夫受体

D.VLDL受体

E.TG受体

9、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去蛋白是利用

A.加热器

B.去蛋白剂

C.气泡

D.透析器

E.吸附剂

10、骨髓象分析的内容包括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B.血细胞数量的改变

C.血细胞形态的改变

D.血细胞的化学染色情况

E.以上内容都包括

11、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

A.3,5-糖苷键

B.2,6-糖苷键

C.1,4-糖苷键

D.1,6-糖苷键

E.1,5-糖苷键

12、下列哪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正确的

A.细胞形态有病态造血改变可诊断MDS

B.出现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即可诊断MDS(RARS型)

C.骨髓中原始粒细胞>20%,可诊断MDS(RAEB-T型)

D.RAEB-T型MDS可作为早期白血病对待

E.贫血时间较长可诊断为MDS

13、如血液稀释200倍,用目视计数法计数得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N,则正确的计算公式应为(RBC/L)A.N×5×10×10×200

B.N×25×10×10×200

C.N×5/25×10×200

D.N×5/25×10×10×200

E.N×25/5×l0×10×200

14、多发性骨髓瘤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原因不明的贫血

B.肾功能障碍

C.肋骨的病理性骨折

D.血清球蛋白增高

E.骨髓检查发现>30%的异常浆细胞

1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主要用于检测

A.体液中大分子蛋白质

B.体液中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

C.淋巴细胞活性分析

D.化学毒性分析

E.病原体感染分析

16、作为鞭毛运动支点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荚膜

17、同时测下列哪一项有助于鉴别碱性磷酸酶来源于肝脏还是骨组织

A.酸性磷酸酶

B.γ-谷氨酰基转移酶

C.乳酸脱氢酶D.肌酸激酶

E.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8、粪便显微镜下形态多种多样,细胞可呈多角形、圆形、长圆形、双层胞壁等,细胞内有时含有淀粉颗粒或叶绿素小体的是

A.脂肪

B.淀粉颗粒

C.肌肉纤维

D.结缔组织

E.植物纤维

19、血栓收缩蛋白

A.参与止血过程

B.参与凝血过程

C.参与纤溶抑制过程D.参与纤溶激活过程

E.参与抗凝过程

20、放射免疫分析不适于测定

A.肿瘤标记物

B.甲状腺激素

C.小分子量物质

D.药物浓度

E.微量元素

21、与乳腺癌相关性最好的肿瘤标志物是

A.AFP

B.CEA

C.CA125

D.CA15-3

E.PSA

22、关于均相酶免疫测定,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其反应是非竞争性的,多用于大分子物的测定

B.常利用酶标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空间位阻降低酶活性

C.酶标抗原与待测抗原竞争结合抗体,故反应终信号与待测抗原量呈负相关

D.不需分离结合的与游离标记物,简化操作,提高灵敏度

E.要预先用固相载体吸附抗原或抗体

23、”活性葡萄糖”

A.指的是游离葡萄糖

B.是在糖原合酶作用下可使糖链延长的葡萄糖供体

C.在糖原合酶作用下以1,6-糖苷键延长糖链

D.不与糖原引物的糖链末端相连

E.指的是可参与氧化反应的葡萄糖

24、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判断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依据是

A.血培养瓶中有无溶血现象

B.血培养瓶中肉汤浊度的变化

C.血培养瓶中肉汤颜色的变化

D.血培养瓶中是否有菌膜形成 E.血培养瓶中CO2引起的荧光的变化

25、下列哪种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A.原始红细胞

B.原始浆细胞

C.幼稚巨核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

E.原始粒细胞

26、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为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27、除下列哪项外,NAP染色主要用于鉴别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B.慢性细菌性感染

C.真性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D.再生障碍性贫血与PNH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8、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黏度较高时涂片应该

A.小血滴

B.大角度

C.快推

D.马上染色

E.1h后染色

29、下列哪种胆红素增加可能引起核黄疸

A.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游离胆红素

B.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C.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

D.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E.与血清白蛋白牢固结合胆红素

二、多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关于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生儿较高

B.早晨较低

C.运动后升高

D.吸烟者低于非吸烟者

E.出生后6~9d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

2、下列哪项标记在白血病细胞上呈阳性有助于AML-M7型的诊断

A.CD10

B.CD20

C.CD7

D.CD41

E.CD34

3、再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的特点是

A.潜伏期长

B.抗体合成率低

C.优势Ig为IgG

D.抗体高峰滴度低

E.低亲和性抗体

4、不表达HLA-I类抗原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成熟红细胞

C.血小板

D.网织红细胞

E.粒细胞

5、骨髓和外周血中分叶核粒细胞的NAP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是常呈明显降低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严重化脓性细菌感染

C.淋巴瘤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6、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C1

B.C3

C.C4

D.C5

E.C9

7、粪便呈果酱色,镜检见成堆的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应注意找

A.蛲虫卵

B.巨噬细胞

C.痢疾阿米巴滋养体

D.脂肪颗粒

E.肠道上皮细胞

8、一次脑脊液采集应分装成3瓶,其中第2瓶一般用于

A.细菌检查

B.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C.细胞计数

D.病理学检查

E.寄生虫学检查

9、关于钙磷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B.降钙素可使血钙降低

C.佝偻病时血钙升高和血磷下降

D.甲状旁腺素与血钙的测定主要用于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血钙可升高

10、肺脓肿可出现下列哪种痰液

A.血性

B.黏液性

C.浆液性

D.浆液脓性

E.水样痰液

11、下列哪种病原体在AIDS病人粪便中可检出并可导致严重腹泻

A.鞭毛虫

B.纤毛虫

C.隐孢子虫

D.阿米巴原虫

E.血吸虫

12、诊断肝病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必备指标是

A.血小板计数100×109/L

B.血浆纤维蛋白含量低于1.5g/L

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超过20μg/L

D.3P试验阳性

E.血浆因子Ⅷ活性低于50%

13、尿糖测定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是

A.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和班氏法均假阳性

B.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和班氏法均假阴性

C.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假阳性,班氏法假阴性

D.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假阴性,班氏法假阳性

E.尿试带法是半定量试验,班氏法可定量

14、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

B.宜一人一针一管

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2~3mm为宜

D.如血流不畅可在针刺处周围用力挤压

E.75%乙醇消毒

15、下列关于乳酸脱氢酶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中LDH含量比血清高

B.LDH和CK-MB联合检测常用于辅助诊断急性心梗

C.LDH测定可采用乳酸盐或丙酮酸盐两科基质

D.正常人血清中LD1>LD2

E.LDH有五种同工酶

16、一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致死性、弥散性感染,其原因是

A.对佐剂过敏反应

B.补体缺陷

C.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D.联合免疫缺陷

E.B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17、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A.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

B.外周血涂片检查

C.血沉测定

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

E.尿常规测定

18、血钙降低常见于

A.原发性甲亢

B.佝偻病

C.维生素D摄入过多D.急性肾衰竭

E.恶性肿瘤骨转移

19、临床经常测定血液中哪一组阴离子

20、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佐剂是

A.卡介苗

B.氢氧化铝

C.脂多糖

D.福氏佐剂

E.磷酸铝

21、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不会发生的情况是

A.血钙常降低

B.血磷升高

C.尿磷升高

D.血PTH升高

E.1,25(OH)2D3生成增加

22、ApoB的测定与下列哪个物质呈明显正相关

A.HDL-C

B.LDL-C

C.VLDL

D.CM

E.CM残基

23、乳酸脱氢酶增高,且LD3>LD1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心肌炎

B.恶性肿瘤

C.肝硬化

D.肌肉损伤

E.溶血性疾病

24、关于胆汁酸分子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疏水性基团和亲水性基团

B.能降低水/酯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

C.能乳化脂肪

D.分解蛋白质

E.由胆固醇转变而来

25、关于有核红细胞,正确的是

A.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偶见

B.1周之内婴儿血涂片中仅可见到少量

C.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减低

D.巨幼红细胞贫血外周血涂片中罕见

E.骨髓纤维化等增生性疾病时外周血涂片中不可见

26、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为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27、除下列哪项外,NAP染色主要用于鉴别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B.慢性细菌性感染

C.真性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D.再生障碍性贫血与PNH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8、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黏度较高时涂片应该

A.小血滴

B.大角度

C.快推

D.马上染色

E.1h后染色

29、下列哪种胆红素增加可能引起核黄疸

A.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游离胆红素

B.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C.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

D.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篇3: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组成要素

就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国外开展就业能力的研究较早, 关于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也有很多种。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力做出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和保持一份能够提供薪水的工作, 在工作中取得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变化的能力”。就当前形势下, 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大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专业实践及社会实践的锻炼, 形成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 (2) 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4) 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5) 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客观评价社会现象、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6)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7) 开拓创新能力。大学生具备上述各项能力, 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 获得理想的工作机会, 进而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自己的能量, 取得非凡的业绩, 为单位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2 当前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人才的能力需求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 医学检验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 不仅医院的检验科规模迅速扩大、设备仪器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也不断发展壮大。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医学检验毕业生, 同时也对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医学检验工作无论是在大中型医院还是在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 都面临着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特点。由于医学检验科室众多, 专业性强, 这就要求医学检验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能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具备较强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胜任多个岗位工作需要的能力。而现实的情况是, 相当一部分医学检验毕业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 专业技能不够熟练、动手能力差, 很多毕业生就业后很长时间不能独立开展工作, 不能满足岗位需要, 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2 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由于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 无论是医院的检验科还是企业经营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 每一项检测项目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这就要求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协调各部门、各科室人员进行密切合作, 形成相互配合、互帮互助的工作局面。检验技术人员有的必须直接面对病人, 这就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对病人热情周到, 耐心细致。医学院校在医学生教育上强调在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上的高要求, 忽视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再加上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习压力重, 没有过多时间和同学进行充分交流, 也很少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因而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较差。面对一些复杂的局面, 往往感到不知所措。

2.3 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意识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单位发展目标, 采用各种方法, 有效地把各种力量组织协调起来, 争取达到最优的工作效果。现在的医学检验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抽血化验等简单劳动, 检验科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各部门的交流和沟通, 需要对检验标本、检验结果等进行分类整理、汇总, 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在检验公司, 由于岗位需求, 很多岗位需要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同时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意识。而目前检验人才的培养, 往往局限于培养一个出色的医学检验技术人员, 而不能有意识的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很多重要的管理岗位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出色的领导意识的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更显缺乏。

2.4 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医学检验工作为临床诊断提供直接的依据, 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检验人员提供的检验数据, 反映病人身体的真实情况,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不能马马虎虎, 更不能弄虚作假。医学检验人员必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无误,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要做到这些, 这就要求医学检验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严格质量管理, 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对病人负责, 将患者健康放在首位, 体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另外, 由于医院检验科的仪器设备、人员数量等的限制以及检验科室发展跟不上医院整体发展步伐等多种原因。医学检验工作都存在待处理标本量过大、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工作时间过长等一些特点。在一些检验企业从事检验工作, 很多工作基本上是在晚上进行的, 夜班较多。这就对医学检验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医学检验人员要具有比其他岗位工作人员更强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3 提升医学检验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和探索

当前形势下, 提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所在院校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积极调整课程设置, 加大实践课程改革力度, 着力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意识,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和引导, 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

3.1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突出学生管理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

根据市场需求, 积极转变办学观念, 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体现学生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强化“学生主动学习, 个性发展, 文理渗透, 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课程设置上, 将实验室管理课程列为专业主干课程, 加大课时量和考核力度,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实验室管理教育, 按照《关于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ISO15189) 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 并邀请医院、企业相关专家开办《关于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讲座, 强化学生实验室质量管理意识, 使学生成为真正懂管理, 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人才。强化学生领导意识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领导理念和领导艺术教育, 邀请企业领导对学生进行领导意识的启发和引导,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领导理念, 使毕业生毕业后敢于积极到企业去创业, 敢于担当领导者的角色, 力争成为企业领导和精英人才。实践证明, 对学生管理能力和领导意识的培养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毕业三年左右的时间, 相当一部分都在企业成长为中层骨干甚至上层领导人员, 很多带领企业负责人回校进行人才选拔和招聘。强化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人文课程的教学, 开设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相关课程, 诸如医学生读论语、中国传统道德、文学鉴赏、艺术欣赏、演讲与口才、大学语文、公共关系学等人文科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学素质、心理素质, 使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知识背景宽阔、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人文素养显著提高。

3.2 深化实验课程改革, 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它要求本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针对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动手能力偏弱的现象。实验课程改革力求强化学生基本能力和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专业课的学习要求先集中进行理论课学习, 然后再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全部改为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实验。将医学检验实验课程分成医学检验基本技术、血液形态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等模块。将实验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实验小组根据课程要求, 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大胆探索, 按照规范操作要求, 完成实验任务。实验教师负责实验考核, 每组抽出一名学生, 进行考试, 该生成绩代表全组学生总体成绩, 以此强化学生责任心,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 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

临床实习是学生将医学检验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的医学检验专业实践能力的必经途径, 学生要通过临床实习做到熟悉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主要任务, 掌握相关医学检验工作专业实践技能。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管理, 构建系统的实习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对实习生的考核机制, 构建和实习单位经常性沟通机制, 对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实行双重管理、双重监督。学校定期组织实习教学检查, 对学生实习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分析。要求实习单位按照《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ISO15189) 相关要求对学生实习提出要求, 规范学生实习工作, 督促实习生认真实习, 掌握相关的工作要领、规范仪器操作、实施有效的检验质量控制, 切实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体现出极大地优势, 毕业生实现了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学生毕业能够直接到临床一线工作。毕业生在事业编制考试过程中、在相关企业的人才招聘中, 都获得各家用人单位的青睐, 高水平、高能力、高技能、高素质已成为学生就业的亮点。

3.3 加强就业指导,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一年级, 对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 请医学检验专业的专家、教授、在医院一线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学科带头人全面介绍医学检验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医学检验专业发展前景, 使新生坚定学习医学检验专业的信念。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学会自我分析、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 找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积极聘请经验丰富、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的职场成功人士和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的历届医学检验毕业生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和引路人, 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制定人生的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使学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着理性的认知和清晰的规划。在大学四年级, 结合专业技能的培养, 开展检验技能大赛, 全面开放实验室, 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辅导。通过几年的检验技能大赛的洗礼, 医学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提升专业实践技能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毕业班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开展就业技巧、求职礼仪等方面的讲座, 讲授毕业生择业前准备、如何撰写简历以及求职注意事项等, 积极帮助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 引导学生客观面对就业环境, 树立良好就业心态。每年认真组织模拟面试求职大赛, 邀请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团学负责人、企业领导担任评委, 使学生们在逼真的面试环境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有了质的飞跃, 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能力。

3.4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重视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学生会和团总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使学生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 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科技大赛、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团结合作、精心钻研, 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团结协作精神及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义诊活动、到敬老院献爱心活动, 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 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 正确认识自身担负的历史责任, 在社会实践中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提升自身沟通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还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 引导学生勤于学习, 乐于奉献, 成为德艺双馨、技能精湛的医学检验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篇4: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关键词】医学检验;卫生理化实验;探究教学

【分类号】R446-4

近年来,随着卫生高职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让学生系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探究能力。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有效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成为卫生理化检验课程教学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探究教学活动包括问题提出、假设、明确计划、实验操作、证据采集、结论、评价反思及交流、表述等要素[1]。探究的内在要义就是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欲,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进行自主思考。换言之,思维为探究教学的关键和基础,如缺乏主动思维过程,单单追求探究教学形式,就无法发挥出探究活动的内在价值,也不可能真正培养和提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所以,在卫生理化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独立思考和探究[2]。只有通过具体的问题将把学生思维激活,才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欲,如此才能真正开始探究教学。比如:《水質理化检验》实验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水最常见的有哪几种,其硬度是否一致;依照钙镁离子性质,有哪些方法可准确测定水的硬度等问题,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探究活动得出答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答案去进行实验操作,以此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与实验操作的热情。

二、基于学生实际,开展层次探究

卫生理化检验课程中实验探究教学存在不同方式和层次,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究要素是存在差异的,且教师实验指导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专业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探究教学层次。在学生初次参与探究实验时,教师可设计较为简单的实验项目,比如:水的硬度、碱度等测定,让学生熟悉探究教学的常规思路和方法,该阶段开展的探究教学的水平是相对较低的。之后随学生对实验探究逐步熟悉,应适当调整和提升探究教学层次。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实验基础分为五个级别:I级为最低层次,教师确定实验课题、制定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结论,然后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对本次探究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再进行补充。该层次探究教学,教师发挥着主导效用,而学生自主性不够。I到IV级层次,学生的探究自主性逐步提升,教师逐步处于引导地位。V级层次则全面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实验,是最高层次。在卫生理化检验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I级到V级逐步提升,最后达到全面开放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过程,掌握实验方法,提升专业素养。

三、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探究内容

在探究教学中,往往会因客观条件限制,应将不难度较小的项目设计成探究实验,而将难度大、学生较为陌生的项目设计为验证性实验,宜取得最佳实验教学效果。比如:《水质理化检验》教学中可设计20余个课时内容,应用到一系列实验设备,如气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相对完整表现出了水质检验的思路及方法,然而大多数学生对这些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了解相对较少,在此种情况下如果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实验则存在很大难度。在课时相对有限状况下,教师可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乙酸含量设计为验证性实验,因学生对分光光度仪的应用较为熟悉,可将酸碱滴定法测定水碱度等较简单项目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使得学生有效体会到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及方法,且能充分应用教学时间,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四、延展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探究

现阶段,医学检验专业的卫生理化检验课程中有部分实验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此类探究实验和其他实验存在诸多重复内容,主要设计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发其探究兴趣。因需要较多时间,如课堂教学时间较少,教师可考虑延伸至课外完成[3]。再以《水质理化检验》的实验教学为例,在《生活用水毒理学指标检验方法设计》的实验,就是一个综合性和设计性较强的项目,用时较长,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取材,通过课后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合作操作实验。在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实验现象及结论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并给予学生鼓励,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总之,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而言,卫生理化检验课程中实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而,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和观念,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认知能力,结合教学需要,明确探究教学活动层次,并积极开展课外探究实验,以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注:本文为廊坊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编号142298,课题组成员:张淑红邢晓媛狄海燕张艳霞刘书新王冬杰徐飞)

参考文献:

[1]邓宪川.探究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项目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09):158-159

[2]姚笛,王颖,王长远.食品卫生检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1,8(12):214-216

篇5: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核心能力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生从事医学检验实践活动、提供高质量检验服务所必备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力, 必须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

根据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该专业人员核心能力应包括医学检验相关技术能力、职业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2]。

1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1 校内实训

(1) 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检验项目的技术和方法与临床实际脱节, 校内实践教学以重复性、验证性实验为主, 缺乏创新性、综合性实验, 难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2) 实验条件落后。实践教学标准没有与行业对接, 出现与职业岗位脱节现象;实验实训指导缺少与医疗行业的紧密联系, 与本地医学检验技术现状不吻合;医学检验技术、设备、方法更新不及时, 难以满足医学检验岗位需求[3]。受实验条件限制, 专业检验仪器 (如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 更新速度慢, 配置数量少。一些实验只能以示教为主, 学生缺乏动手操作机会, 只看不做现象时有发生。

(3) 实践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考核偏重理论, 实践成绩比重低。实验教学不单独进行技能考核或以实验报告代替考核, 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及对其学习态度、综合能力的评价。

1.2 临床实习

(1) 对临床实习认识不足。一些学生存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 加上受升学、就业的冲击, 对临床实习不重视。学生临床实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导致其临床检验基本功不扎实, 理论与实际脱节。

(2) 学生动手机会减少。目前, 临床实验室配备了大量现代化检验设备, 检验工作已经实现了操作自动化、技术现代化和方法标准化。学生动手机会明显减少, 导致其只懂理论知识, 缺乏实践技能[4]。

(3) 缺乏严格的技能训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和考核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导致临床检验技能训练不严格、不规范。

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具体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质量保障等要素[5]。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 正确处理知识、技能、素质和态度的关系, 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 促进受教育者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2.1 以核心能力为本位原则

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就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工作任务为出发点, 以行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基本内容,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导地位, 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

根据医学检验职业资格标准以及行业对技术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 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3类。基本能力是学生从事医学检验职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通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获得;专业能力是学生从事医学检验职业的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医学检验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标本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 通过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训练、临床见习、综合实训及毕业实习等获得;拓展能力是与医学检验职业相关的其他能力,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通过人文课程、认知性见习、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获得 (见图1) 。

2.2 与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相结合原则

我国现行医学检验行业准入标准是毕业后先取得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初级资格。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临床检验技师、公共卫生检验技师、卫生工程技师、病理技师和输血技师等。因此,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又要达到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目标。实践教学体现“三突出一贯穿”, 即突出实训、见习、实习, 突出早接触专业和临床, 突出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将质控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2.3 渐进性接触临床原则

实践教学包括认知性见习、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教学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学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 遵循早接触、逐渐接触、完全接触临床的规律, 形成“实验→实训→见习→实习前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前技能考核”的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系统衔接和整体优化。

3 以核心能力为本位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对甘肃地区20家医院的检验科进行问卷调查及对行业专家访谈, 在研究和分析调查结果基础上, 依据高职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职业能力具体要求, 构建符合岗位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见图2) , 从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3.1 目标体系

包括医学检验专业技能标准、专业课实践教学标准 (含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毕业实习教学目标、课外实践活动目标。

3.2 内容体系

包括基本技能培养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块、综合技能培养模块。依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整合实践课程, 优化实践内容体系, 共确定约200个医学检验实践项目, 并提出实践内容和要求, 避免教师盲目开展实践教学 (见图3) 。

3.3 方法体系

包括模块化、教学做一体化、开放式模式。将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学科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整合为基本技能模块、常规应用模块和临床技能模块, 创建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在实训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开展基本技能模块教学, 教师在做中教, 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师生互动,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准确性、连贯性。检验专业实践操作多, 动手能力要求高, 对一些基本操作、常规检查实验, 实验课有限的时间显然不够。为此我们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根据学生要求开放实验室, 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在教学方法上, 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任务分解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突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3.4 保障体系

加强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管理制度等方面建设,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 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融入专业课程标准, 强化校企合作, 制定并实施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方案, 将实践教学与医学检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结合。 (2) 建立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青年教师假期到医院顶岗, 锻炼职业岗位技能, 学习新技术、新方法, 积累临床工作经验。聘请附属医院和定西市第一、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 承担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任务, 重点指导校内实践教学。 (3)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增加经费投入, 建设真实环境、真实设备、真实情景的校内实训基地, 营造职业文化氛围。充分发挥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作用, 确保良好的见习环境和见习效果。建设一定数量的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临床实习基地。 (4)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实践育人工作方案、实验 (实训) 教学规范及质量标准、课程 (专业) 见习规范及质量标准、毕业 (顶岗) 实习规范及质量标准、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 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3.5 评价体系

既包括操作技能考核, 也包括职业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能力考核;评价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并重, 建立并完善全面、全程、全员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即教师全面评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全程即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全员即由教师、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4 结语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经历实践检验。我们将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和调整, 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摘要:分析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行业调研基础上, 遵循以核心能力为本位、与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相结合、渐进性接触临床的原则, 优化整合实践教学内容, 设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核心能力,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亚珍.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 2015 (11) :57-60.

[2]桂芳, 李树平, 李争鸣.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高专教育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 (2) :282-283.

[3]万德年, 丁海峰, 周剑涛, 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18) :2568-2569.

[4]王元松, 刘成玉.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6) :51-52.

篇6: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关键词:医学检验 专业实践 评价体系

医学检验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在学校期间,主要依靠学校的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文以医学检验主干课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为例,探讨医学检验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与过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笔者学校2011级高职检验学生共15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2人,女生127人。

2.研究内容和方法

(1)考核方法。考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为实践技能操作,以某一生化检测项目为目标,测试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第二部为实践技能理论考核为主,检测项目的原理和结果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核学生检测项目原理的掌握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评小组由2位专业教师组成,学生随机抽取考核的内容,平均得分为该学生的最后成绩。

(2)考核安排。依据教学大纲,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选择适合手工操作的综合技能考核项目作为考核内容,具体考核内容见表1。

将质控血清进行不同稀释后进行编号,作为待测标本,并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每个项目的试剂放在试剂托盘中,由学生自由根据考核项目独立选取试剂托盘。学生抽取1份待测标本后进行考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实验设计到最后提交分析报告过程。

(3)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設计的考核表,并根据临床要求,调整考核要点。主要内容包括:

①技能操作。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考核器材的选取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进行现场打分,满分50分。

②检测原理。根据分析报告中是否正确写出抽取项目的检测原理进行打分,满分15分。

③检测结果。分析报告上记录的结果与选取的标本的浓度进行比较进行评分,满分15分。

④结果判读。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写出相应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满分20分。

二、结果与分析

考核结束后,按照上述评分标准进行统计,制成考核成绩分布表2。

由表2可知,考核成绩及格率为100%,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技能考核时间安排在理论内容讲授完之后,学生对考核内容的原理和结果判读印象深刻,提交的分析报告中,这两部分获得较高的得分。

第二,技能操作部分通常安排在相应的常规实验教学之后,学生对操作较为熟悉,因此在技能操作和检测结果两部分均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第三,技能考核时,排在后面的学生一般在旁边观摩、讨论,为自己技能操作时提供了参考。

三、小结

随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医学检验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实际工作的需要,更是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为具体案例,对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临床生物化学实践项目考核结果,可清楚地看到笔者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整体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动手能力强,具有独立完成基本检验项目的工作能力。这与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现象相符合,说明建立的考评体系有效地评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跃山,袁丽杰,陈英利等.医学检验本科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

[2]侯振江,李红岩,王凤玲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岗位需求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

[3]刘康声.企业对高职学生能力需求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31).

篇7: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及关注国家教改政策,自觉实践教学改革。笔者对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免疫学及检验技术教学尝试创新,现总结如下。

1 教育理念创新

1.1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当前以人为本已成为国际流行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以实现自我价值或充分发挥个人作用的教育;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精神;反对不良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心理氛围,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充分发挥教师在意义学习过程中的促进作用[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

1.2 树立终身学习教育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科林·鲍尔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宣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前十年计划》中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应该仅仅是‘需要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来驱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增长和更新速度的加快,一次性的教育已无法满足人们终身需求的知识,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的需求”[2]。在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职业岗位不断调整,加之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人们岗位更换的次数增多。美国劳工部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和工作的变动将会达到6~7次之多。人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知识和技能更新才能适应新的岗位[3]。

1.3 树立信息化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教育必须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牢固树立信息化教育理念,加速教育改革步伐。这一理念主要有3点内容:第一,教育要针对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人,提高人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意识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社会不仅要求人有知识,更要求人会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第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和教学效益。第三,用先进的信息武装师生的头脑。信息社会具有智能化、高速化、多样化、综合化、最优化、分权化、个性化等特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创造出先进的教育理念。

1.4 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教育理念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是学习者自主获取信息、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知识学习,尤其是技能的掌握,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产生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教育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

2 教学手段创新

2.1 以职业体验方式让学生了解医学检验专业

新生第一学期的寒假至少去一所医院或一个生物技术公司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工作环境,调查所去医院检验科的布局、人员配置、分工以及开展的检验项目。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加深职业理解,制订初步的职业规划,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以后各学期所开设课程的目的、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理论教学

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基础理论很抽象,笔者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案例,如CCTV-10的一期科普节目———泡泡男孩,讲述一个先天联合免疫缺陷的男孩在一个无菌大泡泡里生活了12年的故事。笔者将其下载下来,供学生观看,使学生加深对免疫概念和功能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在学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内容时,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干细胞移植与白血病及MHC之间的关系。学生从网上了解到许多采用干细胞移植方法救助白血病患者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而且也使其受到了伦理道德教育。

2.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展实践教学

让学生参与从准备实验到实验结束的废弃物处理全过程,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近年来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型仪器不断更新、完善,为了使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每学期组织学生去医院见习,并邀请检验科专家举办相关讲座。同时,将检验科工作流程及大型仪器的操作实况拍摄下来,供学生观看,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弥补教学和大型医学检验仪器数量的不足。

2.4 利用各级各类精品课程成果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使精品课程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学经验,可以供高校教师学习、借鉴,带动更多的课程成为精品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笔者充分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将与医学检验相关的各级精品课程归类整理后,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3 教学内容创新

3.1 创新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实验内容

按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实验内容,开展项目教学和综合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一个16学时的项目教学设计,抗血清的制备—用双扩、单扩技术检验效价—玻片凝集—试管凝集—抗原或抗体包被ELISA反应—制备ELISA试剂盒—用此试剂盒检测相关抗体或抗原。将免疫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标记技术)全部囊括其中,让学生以小组学习、讨论、操作的方式进行设计、实践,教师则起指导作用。

3.2 创新技能考核内容和方式

技能考核不仅考核基本技能还要考核综合技能,并且用真实的临床标本,检测到阳性和阴性标本以及标准数值。考核结束,让学生写总结,然后教师总结。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临床技能。ELISA是免疫学检验应用最普遍的技术,是需要熟练掌握的技术。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也是各级各类医院开展的常规检测项目,笔者把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列为必考的综合技能之一。考核从静脉采血到结果判定,全部模拟临床实际工作。通过这种模式使学生实习时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篇8:预防医学检验技师(理化检验)专业实践能力61~110

1 对象

课题组选取本校2013 级检验1 班和检验2 班为研究对象, 其中检验1 班63 人, 为实验班, 检验2 班58 人, 为对照班。两个班的生源均为初中毕业生, 能力基础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课程于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开课, 理论教学114 个学时, 实践教学138 个学时。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 实验班实施校院一体化教学。

2.1 对照班

在对照班, 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师先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 然后在学校实训室完成实践教学。

2.2 实验班

在实验班, 教师根据临床检验学科实用性强的特点, 先将教学内容梳理归纳为三大模块, 即理论教学、基本实践技能实训、临床实践技能实训, 然后根据这三大内容实施校院一体化教学。

2.2.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在学校教室进行。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 强化实验操作,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病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 多媒体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 精心制作课件, 让临床检验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鲜明地展现出来, 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 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病例分析。教师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设计临床实际问题或临床病例, 要求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 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然后教师随机抽取1~2 个组的代表来汇报案例分析讨论的结果, 以检验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及运用课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 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在校内实训室进行,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让学生完成并牢固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内容, 为临床实践技能实训打好基础。在实验前学生复习实验内容, 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两人一组, 互相配合完成实验, 并写出实验报告。

2.2.3 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学生在校内实训室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内容后, 在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实训, 充分利用检验科现有的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操作仪器的机会, 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节假日全天。学生分组进行, 检验科根据师资力量及所能容纳学生人数进行合理安排, 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 接触临床工作流程, 熟悉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 如学习血细胞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血凝仪、白带分析仪等临床检验仪器的使用、保养、质控等。重视细胞形态学检验, 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多看血片或骨髓片等, 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细胞形态, 增加学生学习临床检验课程的兴趣。通过临床实践教学, 让学生初步具备临检岗位的工作能力。

3 结果

3.1 考试成绩

对照班和实验班均采用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评。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临床检验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分数占学生本学科总评的50%;操作考核的内容为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和临床实践技能实训, 分数占学生本学科总评的50%。两个班的考试成绩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 实验班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 (P<0.05) , 这说明实验班学生对临床检验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均掌握得很好, 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3.2 学生反响

课程学习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授课内容、实训安排、学习收获5 个问题, 每个问题有3 个选项。共发放问卷121 份, 回收有效问卷121 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调查结果见表2。

从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 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学习兴趣、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授课内容的掌握度、对实训安排的认可度和学习课程后的收获方面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4 讨论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人才培养的需求, 需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本研究显示, 不管是考试成绩还是对课程学习满意度的评价, 实验班均明显优于对照班 (P<0.05) 。研究表明, 综合运用校院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1 校院一体化教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注:与实验班比较, *P<0.05

通过实施校院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临床工作岗位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实践性, 使教学更具吸引力,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校院一体化教学实现了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效接轨

采用校院一体化教学, 实现了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的优化与共享, 改变了学校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等落后于临床岗位的状况。校院一体化教学是在接近实际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竞争意识等, 更具有真实性与说服力[1]。同时把生物安全、工作流程、相关法律法规、新技术、新进展等内容融入实践实训教学中, 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培养与提升。在对实习单位进行的调研中发现, 实验班学生的表现得到一致好评, 普遍反映其动手能力较强、技术操作规范、岗位综合能力强。校院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注重手工操作与仪器自动化的融合[2], 实现了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效接轨,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3 校院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校院一体化实训教学实行“一条龙”管理, 即学校临床检验专业课教师和医院检验科教师共同教学, 学校临床检验专业课教师到医院检验科边实践边教学, 医院派理论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强、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检验技术人员到学校兼任临床检验专业课教师, 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有利于逐步完善实训教学体系, 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 实行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 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学习, 克服了传统教学与岗位脱节、实用性差的弊端, 贴近岗位、实用性强, 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与好评, 是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索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2013级检验1班为实验班, 2013级检验2班为对照班, 分别采用校院一体化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教学, 然后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 (P<0.05) ;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学习兴趣、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授课内容的掌握度、对实训安排的认可度和学习课程后的收获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效接轨,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与好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爱武.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探索实践[J].河南教育, 2013 (4) :46-48.

上一篇:有趣的征文通知下一篇:通用航空法规体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