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岑参阅读答案

2024-05-16

感遇岑参阅读答案(共5篇)

篇1:感遇岑参阅读答案

感遇,感遇岑参,感遇的意思,感遇赏析 -诗词大全

感遇

 

作者:岑参  朝代:唐  体裁:七古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凤凰城头日欲斜,

门前高树鸣春鸦。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篇2:感遇岑参阅读答案

孤鸿海上来,池潢②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③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

【注】①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时李林甫接替张九龄作宰相,与牛仙客一起把持朝政,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②池潢: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③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诗的第一首以大海衬托孤鸿,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廖落。

B.诗的第二句写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连护城河水也不敢看,这表明诗人经历打击之后格外胆怯。

C.诗的三至六句以双翠鸟营果三珠树、珍木颠上,影射李林甫、牛若仙窃据高位,终将被“金丸”射中。

D.“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在艺术技巧上继承了屈原《离骚》的写法,以美草香花比喻品质高洁。

E.这首诗在结构上首位照应,布局缜密,首尾写鸿雁,中间六句“侧见”领起,写“翠鸟”的招摇及对它的`警告。

15.这首诗塑造孤鸿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4.(6分)BD

15.(5分)

篇3:张九龄《感遇》阅读答案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②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①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右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遂作此诗。②伊,语气助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冬犹绿”“岁寒心”赞颂了江南橘树不畏严寒的本性和坚贞不渝的节操。超然客整理

B.“嘉客”指亲贤远佞的圣明君主,“阻重深”借重重阻碍寄寓仕途坎坷之悲。

C.人的命运难以预料,但福祸往复循环,作者对重返朝廷受到重用仍有信心。

D.诗人有感于朝政的黑暗和个人的被贬,以橘树自比,托物言志,意蕴深远。

16.对比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答案:

15.C [解析]“作者对重返朝廷受到重用仍有信心”不当。

16.①橘树与其他树木对比,突出其耐寒的特点;②橘树自身的形质兼美与受到的冷遇对比,突出作者对橘树的惋惜;③橘树和桃李不同际遇的对比,抒发作者的愤慨不平。④作者向往的清明政治环境与黑暗现实对比,抒发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篇4:张九龄《感遇(其七)》阅读答案

(2)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

答案:

(1)诗人有感于朝政的紊乱和个人身世的遭遇,在诗中以橘自比,托物言志。

篇5:感遇(其二) 陈子昂阅读附答案

感遇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公元661—702)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均为香草名。③芊蔚:花叶茂盛状。

1.整体感知这首诗,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4分)

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空绝春夏之间的.兰若在秋风起时便枯萎调零的命运(2分),借以抒发自己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年华流逝而芳意无成的苦闷(2分)。

上一篇:项目管理的风险下一篇:派出所实施“三警工程”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