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作文

2024-04-13

小马过河作文(通用17篇)

篇1:小马过河作文

小马把前蹄小心翼翼伸进河水里,河水又冰又冷,冻得小马浑身发抖。小马镇定下来,心想:“不就是一条河,一下子就过去了,有什么好怕的。”小马勇敢迈出大步,很快就过了小河。小马碰见了一只小鸡,小马问小鸡:“你知道这里离磨坊还有多远。”小鸡说:“不远了,不远了,穿过这个美丽无比的大花园就到了。”

小马飞快的跑过了花园,到了磨坊,磨坊主高兴的迎接小马,小马说:“你可以帮我把这袋麦子磨成面吗?”磨坊主笑嘻嘻的说:“当然可以。”过了一会儿,麦子磨好了,小马驮着面粉向磨坊主告别了。

回家的路上,小马又遇见了那只松鼠,松鼠尖叫着说:“小马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这回二话不说,直接过了小河回到了家里。

回到了家,小马对妈妈说:“河水其实才到我的膝盖,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深,以后做事情我会自己去试一试的。”

篇2:小马过河作文

从前有一只小马,它叫哒哒。妈妈每天都给河对面的大象伯伯送米。时间过得飞快,妈妈老了,小马长大了。妈妈叫小马去给大象伯伯送米,小马爽快的答应了。小马走到河边不知道怎样过河的对面去,它问牛伯伯:“牛伯伯,牛伯伯,河有多深啊?”牛伯伯说:“河只有你的马蹄那么深,”小马走到河边,刚抬起左脚,小松鼠说:“昨天小河淹死了我的一个兄弟,你千万别过去,”小马放下了脚不知道该怎么办,它回去找妈妈。

妈妈对小马说:“光听不行的,须要你自己试试,”小马听了连忙点头。他回到小河边,它又抬起左脚,小松鼠又说:“你不怕淹死吗?”小马说:“妈妈说要自己试试才行。”小马走到河里发现水不像牛伯伯说的那样浅,也不像小松鼠说的那样深。

篇3:小马过河作文

一、学习性原则

学习性原则主要解决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去“异构”, 也就是教师教教材还是教语文的问题, 即明确学习目标。

如导入环节:

师1: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生字, 下面我们比比看谁都记住了。 (教师出示生字卡, 指认。)

师2: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从前,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

师3: (出示排球和乒乓球) 同学们, 你们看看这两个球哪个大, 哪个小? (生答:排球大, 乒乓球小。) 师 (出示篮球和排球) :再看看这两个球哪个大, 哪个小? (生答:篮球大, 排球小。)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 有一匹可爱的小马将会为我们解开这个谜!

这三个导入环节迥然不同。第一位教师以前面学过的生字导入, 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前先学习生字, 可以扫清生字障碍, 为后面直接进入文本解读打开局面, 教学设计简单明了, 操作性强。但是, 采用集中识字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负担, 加大了学习量。若在课文中学习生字, 把生字学习当作解读文本的一种手段, 生字学习就显得灵活, 能够拓展学生灵活运用生字词的能力。但不管放在哪个环节, 这种导入强调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点的掌握, 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折射下的教学模式。相对而言, 第二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最能吸引人, 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创设了一种情境, 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美妙的童话当中, 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自然过渡到文本解读搭建了有效的平台。而第三位教师的设计显得大气一些, 他不是站在教材的角度, 而是以文本为例子, 把教材中的问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分析, 体现了当前所倡导的“大语文”教学观, 他对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以及培养有效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也就是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即使以学生为主体, 还要看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如突破难点环节:

师1:由于松鼠的个头小, 很浅的水对松鼠来说还是很深的, 所以他说水很深;可是老牛的个子那么大, 就觉得河里的水很浅很浅。

师2:课件展示:蓝色水平面、松鼠几乎淹没在水里、老牛只有膝盖以下被水淹。

师3:结合课文和插图, 合作讨论之后小组汇报。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 其中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原因, 从而懂得“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第一位教师采用了讲解法, 显得不够直观。小学生缺乏直观感受,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 不利于学生启动各种感官, 所以感受不够深刻。第二位教师积极采用了现代教学手段, 把松鼠、老牛以及小马的身材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 加上一条清澈的小河, 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演示中轻松理解了课文的难点。但是细细一想, 这种直观演示, 没有顾及学生的思维, 丧失了学生探究文本的过程, 剥夺了学生形象思维的机会, 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研读, 其实质是教师陷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误区。相对而言, 第三位教师的设计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这一最直接的教学资源, 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运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为学生以后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主要是通过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想象能力, 它是对教材的深化和升华, 使学生在把握文本前提下拓展学生思维, 张扬学生个性, 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如教学拓展环节:

师1:请大家对小马说几句话夸夸它。

师2:学了这篇课文, 我们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说一说。

师3:请大家想一想:小马回来之后在路上又碰到了老牛和松鼠, 它会对它们说什么呢?请把它写出来。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如何理解老马的话,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情感教育———“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从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重视“实践”这一道理。第一位教师的设计符合儿童“喜欢夸奖”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夸小马。于是, 小马的优点在学生的夸奖下逐一浮出水面。有的说小马很听话, 有的说小马非常热爱劳动, 有的说小马不懂就问, 还有的说小马非常有礼貌等等。于是, 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加强, 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但这种教育得来过于容易, 仅仅是学生围绕教材谈及自己的认识。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则填补了第一种设计的空白, 他跳出了文本的局限,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巧妙地进行思想教育。有的学生从小马的角度谈感受, 有的学生站在老马的角度, 也有的学生站在老牛和松鼠的角度, 更多的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只要教师启发到位, 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 甚至出现了小马“不耻下问”这个和文本不够吻合的独特感受。细细一想, 在狠抓安全教育的今天, 学生有这种感受是可以理解的。所以, 这种设计最大的优点是把文本和学生的感受结合起来, 达到“与文本对话”的境界。第三位教师的设计不但拥有第二种设计的优势, 而且有力地拓展了文本的思想, 把文本延伸到学生的情境感知状态, 使学生在巩固文本生成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 并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整个环节兼容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尤其把语言表达和习作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 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育理念。

篇4:新小马过河

小马妈妈做饭时,发现面没了,就喊了小马去磨面。小马极为爽快地答应了:小马最喜欢外出了!小马高兴地驮着小麦,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条小河前小马看了看河四周,它看到了一只松鼠和一头水牛!松鼠和水牛跟小马说:小马去磨面呀,你要自己试一下水的深浅,这是你爷爷告诉我们的!

小马说:谢谢你们!小马没有亲自去试水的深浅,小马认为那样太不值得了,要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小马找了一条船,渡河过去了!当小马把面驮回来时,小马妈妈很是惊讶,说:小马,这么快!

鱼国国王

有一条非常大的鱼。这条鱼粗暴、骄傲、不讲理,总是欺负小鱼们。

“我是世界第一大鱼,是鱼国国王,小不点让开!让开!”

他大声喊骂着驱散小鱼。因此小鱼总是提心吊胆。

好吃的食物被大鱼独自霸占,使得他又胖又壮。相反地,小鱼们时常饿肚子,变得消瘦不堪。

有一天,渔夫撒下网捕鱼,被网进网内的小鱼,纷纷从网眼逃走了。最后只剩下大鱼被抓到。而且就这一条大鱼,便把鱼网塞得满满的。

“哇!好大的一条鱼啊!”

渔夫欢天喜地地回家了。小鱼们也高兴地跳起舞来。

篇5:小马过河小学作文

在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早晨。马妈妈让小马去对岸送小麦、稻子和黄豆,小马高兴地说:“好的,好的妈妈,我很乐意去送东西呢!”马妈妈说:“真是个好娃娃,一定要记得找小松鼠,是小松鼠要这些东西的,你要赶紧啊!”小马说:“好的,妈妈,我现在就去!”

小马来到河边,看见清澈见底的河水哗啦啦的流着,水流的非常急,这里没有桥,小马只能从小河里趟过去。它刚准备下水,就听见小白兔喊着:“小马,小马,你千千万万不要下河啊!今天我的好朋友丽丽都掉进了水里,被急流河水给淹死了,太危险了。”小马正犹豫着,就听老黄牛说:“小马,别听小白兔的,小白兔比你矮啊,你就直接下河吧!”小马不知道听谁的,所以就回家问妈妈了。

妈妈见小马回来,就急切的问:“怎么了,孩子,你怎么回来啦?”小马把刚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孩子,不要听别人的,你要去尝试,懂了吗?”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快速来到河边,尝试着下了小河,小马发现,水刚没过它的大腿,很快就过了河,并将东西送给了小松鼠家!

篇6:小马过河作文

这天,小马要过黄河,它看到黄河的风浪很大,水晃荡得也很厉害,就是大轮船也在随着波浪的起伏而摇晃。心想:这河水跟上次的河水可大不一样,是否能过河,还得自己去试一试。

想着,想着,小马就探出了前脚。脚还没碰到水,就听到一声大叫:“小马,你不要命了?黄河水这么大,怎么能涉过去?会淹死的!”小马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多管闲事的小麻雀。小马笑了:“你别吓唬我了,上次过河,被小松鼠吓得没敢下水。今天,我可要自己试一试。”说着又伸出脚去趟水。麻雀叹了一口气,说:“你这小马,真是榆木脑袋,做事要根据情况及时变通。今天这么大的水,你下去试,没等你得到答案,浪就把你卷走了。”

正在小马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船夫走过来,亲切地抚摸着小马的头说:“小马,今天黄河发大水,水深几十米,你就坐船过河吧。”小马有些不情愿地跟着船夫坐船过了河。

篇7:小马过河作文

一天,小马背着一袋大米去送给兔妈妈。

小马走呀走看见前面有条河挡阻了去路,它就真在想办法怎么过桥?这时来了一只松鼠小马跑过去问:“松鼠、松鼠这河是浅还是深呢?”松鼠说;“这河很深很深踩下去就会沉下去的。”小马听了这句话就不敢下去了。这时又来了一位长颈鹿阿姨小马连忙问:“长颈鹿阿姨这水深还是浅呀?”‘长颈鹿说:“很浅的。”小马说:“为什么您说这河浅可小松鼠这水深的呢?长颈鹿说:”你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小马一只脚踩到了水里,把两只眼睛给闭上了,它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我没有下沉呀!

就这样小马开开心心地过河了给兔妈妈送大米去了。

篇8:创业如“小马过河”

我很担心,Fiberead的商业模式,我用母语都说不清楚,用外语解释起来恐怕就更难了。所有人都这么说,所以我也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商业模式很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说清楚。

我决定向我在500的两位创业导师之一——Zafer求助。

让我惊讶的是,Zafer一下就听明白了。我甚至不用多说,他自己都能推断出好多细节。而之后我遇到的所有人,就没有一个是听不懂我用英语介绍的商业模式的。

后来我想明白了:当一个人不想投你,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了解你的行业的时候,你怎么解释,他都是不会清楚的。

怎么可能会有创业者说不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呢?这恐怕是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最大的谎言了。只有不喜欢你的投资人,没有你说不清楚的商业模式。

那时候,大多数人都在教我如何包装自己的项目。我明明已经把所有东西都说清楚了,但还是会遭遇各种挑剔。最难受的大概是,你处在一个和自己价值观不一样的环境里,进而质疑自己。

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更早地明白:融资和你的智力没有一点关系,它就是一个体力活。你不需要把自己的语言变得很有“说服力”。如果你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论述能力,这会让你变得很痛苦,因为这么做根本就是错的。真正有“说服力”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说了什么。你的公司的“Traction”,永远是你已经达成的值得骄傲的成就,而非那些存在于计划里的未来,更不会是你的嘴上功夫。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去纠结这些细节。我的公司引进外版书的能力已经超越国内任何一家出版社。我们的用户里,有驻美大使,有普利策奖得主,有纽约时报一线畅销作家,还有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我们的微信和微博,虽然看起来很普通,可是这些内容,全部是系统自动发送的,我们没有任何人在运营它们,而且每一次迭代,它们都变得更好。能够支持我的,不是我的能力,而是我们做的事情。

一年前,我犯过很多错。一开始,我觉得公司未来的发展大概需要300万人民币,然而,当别人告诉我去融200万美金的时候,我就开始怀疑自己了。我本来就没有经验,而给我提这个想法的人见多识广。于是,我犯了别人的错误。我想我不会再有比那更愚蠢的时刻了。

后来,我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创业者,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是估值高到不可理喻还拿了十几个Term的。也许传说中这样的人的确存在,一来我没有见过,二来即便如此,他也一定不是我想成为的人。如果你的目的是做一个伟大的公司,而非融一笔巨款,过高的估值只会伤害你的公司。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想最终为了什么。当你很想招一个人的时候,你想一想,你最终的目的是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还是仅仅把这个人弄进你的团队里?如果这个人百里挑一,那么世界上会有一百万个他这样的人,你何必纠结于只要他呢。当你想要一个投资人的钱的时候,你要的是他的钱,还是仅仅因为喜欢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前创业者,希望得到他的指点?如果是后者,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于让他的名字出现在你的股东里呢。

所有这些,给我的一个教训是,任何时候,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怀疑自己的心。哪怕你是错的,你也要自己错一次,否则你永远会活在别人口中的后果里。犯你自己该犯的错,旁人信誓旦旦的警告,很多时候只是虚设在你前方的障碍。如果他们的话都要听,那么创业这条路,你是绝对走不下去的。

在我短短一年的创业中,有很多人像亲眼所见一般,用过来人的口气,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而,实践证明,事情根本不像他们说的那样。

不要听信所谓的权威,或者表面上看起来很酷的人。真正应该听从的,是你自己的心。如果你真的非常需要建议,去向那些你认可的创业前辈求助。那些你喜欢的创业者,往往持有和你一样的价值观,你们在一起聊天,只会让你感觉茅塞顿开,非常受启发。

如果你觉得,有的人和你的价值观不一致,不要因为他的话怀疑你自己,哪怕他的经验比你丰富,你希望成为的也不是他那样的人。

我记得Andrea(500的导师之一)对我说,每个人都会给你不同的建议,他们不是权威,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Demo Day那天,在我上场前,Rob(同为500的导师之一)告诉我,永远不要做别人,而要做你自己,如果你做别人,你永远不会做得比别人好。

还有Roost的Jon(Batch12的创业者),他告诉我,他永远只犯自己的错。

篇9:小马过河作文

突然,他遇见了一只小兔子。他问那只小兔子说:“这么多块砖拼成的墙,我能路过去吗?”小兔子:“不行,就连我跳都跳不过去呢!太高了!”他又遇到了一头大象,他问大象:“这好几百块砖搭成的墙,我能过去吗?”大象说:“能,我一抬起脚就能跨过去啦!很简单!”小马很迟疑,她犹豫了一会儿,想到上一次过河的事情,他就想自己去试一试。

他后退了几步,往前一冲之后,跳了起来,就翻过了那面墙。原来这面墙不像小兔子说的那么难跨,也不像大象说的那么好跳。

篇10:小马过河作文

一天早上,下起了大雪,小马接到了爷爷的电话,爷爷说:“孩子,我们家的粮食快没了,能给我们送一袋面粉吗?”小马回答:“可以呀,我现在就可以驮着面粉到您那。”爷爷说:“好孩子。”然后小马就把面粉驮上了自己的背,小马在赶往爷爷家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冰河,小马正好看见了一只松鼠,问道:“松鼠弟弟,这条河的冰厚吗?我能过去吗?”松鼠弟弟说:“能过去。”小马又看见了一头大象,问:“大象伯伯,这条冰河我能过去吗?”大象伯伯说:“这条河万万不可以过去啊!”小马吃惊的问:“怎么,冰很薄吗?”小松鼠听见了生气的反问:“怎么不能过去,不信,大象你自己试试!”大象也生气的说:“哼,试就试,谁怕谁!”谁知,大象伯伯却拿了一块大石头,放在了冰面上,只听见扑通一声,大石头掉了下去。松鼠跳上冰面说:“我怎么就掉不下去!”小马明白了,松鼠说能过去是因为它的体重很轻,大象伯伯说不能过去是因为它的体重太重,它们说的都有道理,于是小马绕道去了爷爷家。

这件事告诉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意见,但不是所有的意见都适合自己,做事要有主见。

篇11:新小马过河作文

村庄的磨坊里,一头母马——莉莉生了一头小马叫白白,白白像雪一样白。白白春天在花坛里玩耍,夏天在绿树下乘凉,秋天去果园摘水果,冬天在院子里打雪仗。

日子一天天过去,白白长大了。莉莉慈祥地说:“孩子,你现在长大了,妈妈已经老了,你可以把这一袋米驮到另一个村庄的饭店里吗?”“好呀”白白高兴地答应了。白白出发了,白白一边跳一边唱:“我要把米驮到另一个村庄去……我要把米驮到另一个村庄去……”它遇到了一条小河,白白不知道水有多深,它分别问了水牛和小松鼠。

水牛说:“这水呀,很浅很浅才到我的小腿这里。”小松鼠说:“这水呀很深很深,昨天我的表弟掉到河里被水冲走了。”白白不知道要相信谁,就跑回去问妈妈。莉莉说:“孩子,你可以做一条小船呀。”白白跟小松鼠说:“小松鼠,请你找点树枝来。”白白又跟水牛说:“水牛先生,请找点树藤来。”白白用树枝摆成一排,然后用树藤绑住树枝就做成了一条小船。白白用小船渡过了小河,成功地把米驮到了另一个村庄的饭店里。

篇12:小马过河的启示

那时候小,没有真正理解小马过河的寓意,后来长大了,经历了一些事情,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是要鼓励我们凡事要去试一试,很多事情既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也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容易,只有你自己试了才知道。高二时老师让想参加天津市物理竞赛的人报名,我很犹豫,自己虽然喜欢物理,但成绩算不上很突出,都说物理题很难,我要是考得太差了会不会让人笑话呢?我想起了小马过河的故事,难不难试试才知道,大不了就是费点时间嘛,即使得不到奖项又有什么关系。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参加了竞赛。题目确实比我们平时做的要难,但我一点也不紧张,有思路的就赶紧做,尽量把步骤写完整,没有思路的就放一边去。等会的做完,我又静下心来仔细地审那些不会的题目,也不知怎么搞的,有两道题竟然让我想出来了!我心花怒放,拿起笔赶紧把步骤写上去,后面还有3道题实在不会了,我也没沮丧,反正我把自己的本事全都拿出来了,我不后悔!竞赛结果一出来,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平时成绩并不很突出的我得了二等奖,一些物理成绩比我好的人还没拿到奖。哈哈,我可是尝到了大胆“过河”的好处。

今年,上大学的表哥给我讲了他2015年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经历,本来按他的成绩,考北大根本不可能,但他太喜欢北大了,尤其想到北大学考古快想疯了,怎么办?牙一咬,去试试北大的自主招生吧。初审通过后,六月十三、十四号迎来了北大的复试,复试分为写作文和面试两个环节。写作文他倒不怕,面试可是他的薄弱环节,表哥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尤其在陌生人面前说话结结巴巴,高中时上台发个言都紧张得出一身汗,而面试要求在那么多人面前完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还要辩论,对有些人来说也许不难,对他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但对北大的向往一下子就把他的潜力激发出来,除了参加面试培训班外,他一有空就在父母的指导下练口才,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经过短短四天的集训,奇迹出现了,他在多位考官面前侃侃而谈,一扫往日的拘谨,甚至还和北大中文系主任就庄子的一篇文章辩论了五六分钟,复试结果出来,他的面试成绩远远超过作文成绩,虽然最后因几分之差没能进入北大,但这次尝试让他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很多,自信心也增强了,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当然,试一试也要在保障安全或没太大损失的情况下进行,不能盲目。

我们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我们是一群朝着自己的理想奔跑的小马,不管前方是河流,还是高山,我们都要勇敢地试一试……

【评点】

文章以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小马过河》为引子,结合自己以及发生在哥哥身上的两件事情,告诉了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敢地试一试,但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不顾危险的。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朴实,由于叙述的是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的事情,所以观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都很真实。

篇13:《小马过河》续写作文

小马把麦子驮到了磨坊后,他兴高采烈地往回走。

突然,天气变得阴沉沉的,暴雨哗啦哗啦地下了起来,小马很害怕,它飞快地向家的方向跑,跑着跑着,被眼前的大河挡住了去路。河水汹涌澎湃,浪花飞溅,小马止住了脚步。它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走到树林里,在茂盛的一棵树上折断了二根又长又细的树枝。小马把它变成了高跷,绑在蹄上就慢慢地趟过了河。小马飞快的跑回了家,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小马吗?

小马开开心心地过了河,一眨眼功夫便回到了家,它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妈妈,它知道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敢于尝试和动脑的好习惯。

篇14:小马过河作文

小马继续往前走,走到一座大山前,小马抬头看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为难了。他想了想,觉得还是绕过这座山可好?可是这座山绕过去到底远不远呢,他想不出来。后来她看到有一头大象正在抓一只狐狸,他就问大象:“大象伯伯,请问您觉得这条山边的路好不好走?”大象伯伯回答很好,我走几脚就到了。后来她就准备踏过去了。

可是呢,突然从地下冒出一只田鼠。田鼠说:“不能过去啊,不能过去啊,前天我的一个伙伴在这边累死了。”小马吃惊的说:“路很长吗?”小田鼠说是啊,路确实很长,走了一天都走不完了。小马想了想之前过河的事情,心想我还是试一试吧。

于是它就走起了小道,果然,他走出了小道。小道,既不像大象说的那么短,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长。

篇15:小马过河作文

小马顺利地把麦子驮到磨坊后,就高兴地按照原路回家了。一路上,他一边高兴地蹦蹦跳跳,一边想:“这是我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而且还成功了,妈妈一定会夸奖我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还知道了好些道理呢!”

回到马棚里,马妈妈看见小马高兴地回来了,就问小马:“你成功地把麦子驼到了磨坊吗?”小马回答道:“当然了,妈妈,我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好孩子,你真能干,都能帮妈妈做事情了。”妈妈又问:“那老牛和松鼠谁说的话对呢?” “他们都说的对,因为小松鼠很小,河水对于他就很深,而老牛就很大,在他的眼里河水就很浅了。所以,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不一样了。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该自己亲自去试一下,就能知道实际情况了,谢谢你教会了我这些道理!”

妈妈这时笑眯眯地说:“孩子,你真正的长大了。你真棒!”听到妈妈的一番夸奖后,小马高兴地笑了。

篇16:《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学生小声读两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

(一)检查预习情况

1.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引导学生读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一匹”等词语。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理解几个重点词语的含义,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表明小马愿意做事。

(三)自由读三至六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教师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①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②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就准备过河。小松鼠说河水很深,老牛说河水很浅,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明确: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此处可以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至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①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②松鼠的话与老牛的话不同,“拦住他大叫”后面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③“小马吃惊地问”,“吃惊”表明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先示范读,之后再让学生练读。

④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表明它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因此要读得轻缓。

⑤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朗读第七自然段

指名读后,先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五)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一读有关句子。

(六)指导朗读七、八自然段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三、总结全文

结合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四、布置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篇17:小马过河续写作文

小马在岸边走来走去,心想:我要怎么过去呢?小马等啊等啊,发现了大象哥哥在喝水呢。小马说:“请您告诉我,我该怎么过河。”大象说:“你可以骑在我的背上,我带你过去。”小马说:“我怕高!”突然乌龟伯伯冒出来说:“我可以背你过去。”小马说:“我怕水!”小马心理很矛盾,于是他跑回家去找妈妈。妈妈说:“你要做个勇敢的好孩子,不要害怕,还要谢谢别人的帮助。”小马听了妈妈的`话,立刻跑回河边,请大象哥哥背他过河。

他终于把面粉送给了奶奶。

小马驮着磨好的麦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一路上风景可真美呀!金灿灿的麦田,大大的风车,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

上一篇:令人遗憾的运动会优秀作文下一篇:对生命的敬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