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小马过河

2024-05-31

读后感------小马过河(共17篇)

篇1:读后感------小马过河

我有很多课外书,都是爸爸妈妈买给我的,我都非常爱看,但我最爱看的是《读了又读的童话》里面的《小马过河》。

故事讲的是,从前在一座小山旁边住着一匹小马和一匹老马,小马总是跟着妈妈。有一天,妈妈对小马说:“孩子,你可以帮妈妈把麦子背到磨房里去吗?”小马说:“可以啊,可是你可以跟我一块儿去吗?”妈妈说:“怎么,妈妈跟你一块儿去,还让你帮什么忙?”于是,小马独自去了磨房,可是路上有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心里有点儿害怕,它看到牛伯伯在河边吃草,就问:“牛伯伯,水深不深啊?”牛伯伯说:“不深,才到我的脚那儿。”说完后,小马刚要下水,小松鼠听到后赶忙对小马说:“别下去,下去会被淹死的,昨天我的一个朋友过河就被水淹死了!”

小马听后立刻没了主意,于是跑回家把刚才的事情给妈妈讲了一遍,妈妈听完后说:“你想想看,牛有多高多大,小松鼠又有多高多大,你把自己和它们比一比就知道了。”小马听后蹦蹦跳跳地跑到河边,立刻跳进了水里,顺利的把麦子送到了磨房。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多思考,还要勇敢的去尝试。

篇2:读后感------小马过河

今天,我读了《小马过河》的故事,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教育意义。

这个故事讲的是马妈妈让小马帮她驮一袋麦子去磨面。在去的路上小马要经过一条河,河水流得很急,而河上又没有桥,小马过不去。他问在河边散步的牛伯伯。老牛伯伯告诉小马,河水很浅。树上的小松鼠却急忙喊住小马,说:“水太深了,过不去,前两天我的朋友还淹死在这里。”小马听后很害怕,不知过还是不过,便跑回家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你要自己试一试才能知道河水到底深不深。”后来,小马才知道小河既不像老牛伯伯说得那么浅,也不像小松鼠说得那么深。

我觉得这个故事里牛伯伯和小松鼠都没有错,因为他们都是好心想帮助小马。但是牛伯伯体型大,小河对他来说当然不算什么,可小松鼠却比较小,过河当然有生命危险。小马的体型比小松鼠的大比黄牛的小,所以只有亲自试一试,才能知道小河到底是深还是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独立思考,亲自尝试。因为别人的经验和建议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凡事只有先动脑子想想,想好后在尝试一下,才有可能成功。

篇3:读后感------小马过河

一、学习性原则

学习性原则主要解决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去“异构”, 也就是教师教教材还是教语文的问题, 即明确学习目标。

如导入环节:

师1: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生字, 下面我们比比看谁都记住了。 (教师出示生字卡, 指认。)

师2: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从前,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

师3: (出示排球和乒乓球) 同学们, 你们看看这两个球哪个大, 哪个小? (生答:排球大, 乒乓球小。) 师 (出示篮球和排球) :再看看这两个球哪个大, 哪个小? (生答:篮球大, 排球小。)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 有一匹可爱的小马将会为我们解开这个谜!

这三个导入环节迥然不同。第一位教师以前面学过的生字导入, 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前先学习生字, 可以扫清生字障碍, 为后面直接进入文本解读打开局面, 教学设计简单明了, 操作性强。但是, 采用集中识字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负担, 加大了学习量。若在课文中学习生字, 把生字学习当作解读文本的一种手段, 生字学习就显得灵活, 能够拓展学生灵活运用生字词的能力。但不管放在哪个环节, 这种导入强调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点的掌握, 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折射下的教学模式。相对而言, 第二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最能吸引人, 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创设了一种情境, 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美妙的童话当中, 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自然过渡到文本解读搭建了有效的平台。而第三位教师的设计显得大气一些, 他不是站在教材的角度, 而是以文本为例子, 把教材中的问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分析, 体现了当前所倡导的“大语文”教学观, 他对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以及培养有效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也就是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即使以学生为主体, 还要看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如突破难点环节:

师1:由于松鼠的个头小, 很浅的水对松鼠来说还是很深的, 所以他说水很深;可是老牛的个子那么大, 就觉得河里的水很浅很浅。

师2:课件展示:蓝色水平面、松鼠几乎淹没在水里、老牛只有膝盖以下被水淹。

师3:结合课文和插图, 合作讨论之后小组汇报。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 其中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原因, 从而懂得“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第一位教师采用了讲解法, 显得不够直观。小学生缺乏直观感受,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 不利于学生启动各种感官, 所以感受不够深刻。第二位教师积极采用了现代教学手段, 把松鼠、老牛以及小马的身材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 加上一条清澈的小河, 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演示中轻松理解了课文的难点。但是细细一想, 这种直观演示, 没有顾及学生的思维, 丧失了学生探究文本的过程, 剥夺了学生形象思维的机会, 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研读, 其实质是教师陷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误区。相对而言, 第三位教师的设计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这一最直接的教学资源, 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运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为学生以后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主要是通过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想象能力, 它是对教材的深化和升华, 使学生在把握文本前提下拓展学生思维, 张扬学生个性, 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如教学拓展环节:

师1:请大家对小马说几句话夸夸它。

师2:学了这篇课文, 我们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说一说。

师3:请大家想一想:小马回来之后在路上又碰到了老牛和松鼠, 它会对它们说什么呢?请把它写出来。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如何理解老马的话,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情感教育———“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从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重视“实践”这一道理。第一位教师的设计符合儿童“喜欢夸奖”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夸小马。于是, 小马的优点在学生的夸奖下逐一浮出水面。有的说小马很听话, 有的说小马非常热爱劳动, 有的说小马不懂就问, 还有的说小马非常有礼貌等等。于是, 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加强, 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但这种教育得来过于容易, 仅仅是学生围绕教材谈及自己的认识。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则填补了第一种设计的空白, 他跳出了文本的局限,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巧妙地进行思想教育。有的学生从小马的角度谈感受, 有的学生站在老马的角度, 也有的学生站在老牛和松鼠的角度, 更多的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只要教师启发到位, 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 甚至出现了小马“不耻下问”这个和文本不够吻合的独特感受。细细一想, 在狠抓安全教育的今天, 学生有这种感受是可以理解的。所以, 这种设计最大的优点是把文本和学生的感受结合起来, 达到“与文本对话”的境界。第三位教师的设计不但拥有第二种设计的优势, 而且有力地拓展了文本的思想, 把文本延伸到学生的情境感知状态, 使学生在巩固文本生成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 并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整个环节兼容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尤其把语言表达和习作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 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育理念。

篇4:新小马过河

小马妈妈做饭时,发现面没了,就喊了小马去磨面。小马极为爽快地答应了:小马最喜欢外出了!小马高兴地驮着小麦,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条小河前小马看了看河四周,它看到了一只松鼠和一头水牛!松鼠和水牛跟小马说:小马去磨面呀,你要自己试一下水的深浅,这是你爷爷告诉我们的!

小马说:谢谢你们!小马没有亲自去试水的深浅,小马认为那样太不值得了,要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小马找了一条船,渡河过去了!当小马把面驮回来时,小马妈妈很是惊讶,说:小马,这么快!

鱼国国王

有一条非常大的鱼。这条鱼粗暴、骄傲、不讲理,总是欺负小鱼们。

“我是世界第一大鱼,是鱼国国王,小不点让开!让开!”

他大声喊骂着驱散小鱼。因此小鱼总是提心吊胆。

好吃的食物被大鱼独自霸占,使得他又胖又壮。相反地,小鱼们时常饿肚子,变得消瘦不堪。

有一天,渔夫撒下网捕鱼,被网进网内的小鱼,纷纷从网眼逃走了。最后只剩下大鱼被抓到。而且就这一条大鱼,便把鱼网塞得满满的。

“哇!好大的一条鱼啊!”

渔夫欢天喜地地回家了。小鱼们也高兴地跳起舞来。

篇5:小马过河读后感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光听别人说的,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去试试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就像以前没有人敢吃螃蟹,后来有一个人吃了螃蟹,而且它的味道很好。就这样,大家都敢吃螃蟹了。 如果没有这个人去尝螃蟹,人们哪里会知道螃蟹的.味道好呢!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也一样,他亲自给病人看病,积累经验。还亲自试吃了很多药,终于写出了医学巨著。如果李时珍没有这样做的话,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本草纲目》了。

篇6:《小马过河》读后感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小马的妈妈让小马去河对面的镇上买盐。于是小马到了河边,它刚想过河,可是被一旁树上的松鼠制止住了。松鼠跟小马说:“河水很深,你别过,别过,我的朋友就是被这条小河的河水淹死的。”小马有些怀疑,便问了一旁吃草的牛大伯,牛大伯说:“不深不深,过去吧,没事,这河水刚好淹没了我的脚。”小马这时更加疑惑了,于是回家找马妈妈。马妈妈只告诉它:“什么事都要自己去经历,别光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好还是坏,可还得自己去尝试。”于是小马听取了妈妈的意见后,决定亲自下河,没想到河水刚刚好,不深也不浅。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不要盲目的听别人的意见,要自己亲自去尝试,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亲口尝梨知酸甜,亲自下河知深浅。”别人吃得梨,那是别人的感觉,针对下河来说,不同的个子,不同的身板的人,那条小河的深浅,在不同的人的环境下,深浅也是不同的。

篇7:小马过河读后感

一天,老马让小马去磨坊碾米。走着走着,遇到了一条小河,不知道是深是浅。小松鼠说这条河很深。老牛说这条河很浅。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家找老马,老马说要自己试东西才知道结果。老马说,小马自己试试,顺利过河。

老马教的好,让孩子量力而行,不惯,不惯;当孩子没有完成任务时,不要冷嘲热讽,不要责怪。是要有说服力,要有耐心。

在家里,有些父母太溺爱孩子,什么都是自己做。让孩子不要受委屈,不要受欺负,长大了什么都失败。其他家长,看到孩子放假最后一天,作业还没写完,就说孩子没出息,什么都做不好。父母会讽刺孩子,批评自己的孩子。我想劝所有的父母不要太溺爱孩子,不要一直批评孩子,要有说服力,要有耐心。

篇8:创业如“小马过河”

我很担心,Fiberead的商业模式,我用母语都说不清楚,用外语解释起来恐怕就更难了。所有人都这么说,所以我也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商业模式很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说清楚。

我决定向我在500的两位创业导师之一——Zafer求助。

让我惊讶的是,Zafer一下就听明白了。我甚至不用多说,他自己都能推断出好多细节。而之后我遇到的所有人,就没有一个是听不懂我用英语介绍的商业模式的。

后来我想明白了:当一个人不想投你,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了解你的行业的时候,你怎么解释,他都是不会清楚的。

怎么可能会有创业者说不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呢?这恐怕是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最大的谎言了。只有不喜欢你的投资人,没有你说不清楚的商业模式。

那时候,大多数人都在教我如何包装自己的项目。我明明已经把所有东西都说清楚了,但还是会遭遇各种挑剔。最难受的大概是,你处在一个和自己价值观不一样的环境里,进而质疑自己。

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更早地明白:融资和你的智力没有一点关系,它就是一个体力活。你不需要把自己的语言变得很有“说服力”。如果你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论述能力,这会让你变得很痛苦,因为这么做根本就是错的。真正有“说服力”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说了什么。你的公司的“Traction”,永远是你已经达成的值得骄傲的成就,而非那些存在于计划里的未来,更不会是你的嘴上功夫。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去纠结这些细节。我的公司引进外版书的能力已经超越国内任何一家出版社。我们的用户里,有驻美大使,有普利策奖得主,有纽约时报一线畅销作家,还有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我们的微信和微博,虽然看起来很普通,可是这些内容,全部是系统自动发送的,我们没有任何人在运营它们,而且每一次迭代,它们都变得更好。能够支持我的,不是我的能力,而是我们做的事情。

一年前,我犯过很多错。一开始,我觉得公司未来的发展大概需要300万人民币,然而,当别人告诉我去融200万美金的时候,我就开始怀疑自己了。我本来就没有经验,而给我提这个想法的人见多识广。于是,我犯了别人的错误。我想我不会再有比那更愚蠢的时刻了。

后来,我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创业者,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是估值高到不可理喻还拿了十几个Term的。也许传说中这样的人的确存在,一来我没有见过,二来即便如此,他也一定不是我想成为的人。如果你的目的是做一个伟大的公司,而非融一笔巨款,过高的估值只会伤害你的公司。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想最终为了什么。当你很想招一个人的时候,你想一想,你最终的目的是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还是仅仅把这个人弄进你的团队里?如果这个人百里挑一,那么世界上会有一百万个他这样的人,你何必纠结于只要他呢。当你想要一个投资人的钱的时候,你要的是他的钱,还是仅仅因为喜欢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前创业者,希望得到他的指点?如果是后者,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于让他的名字出现在你的股东里呢。

所有这些,给我的一个教训是,任何时候,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怀疑自己的心。哪怕你是错的,你也要自己错一次,否则你永远会活在别人口中的后果里。犯你自己该犯的错,旁人信誓旦旦的警告,很多时候只是虚设在你前方的障碍。如果他们的话都要听,那么创业这条路,你是绝对走不下去的。

在我短短一年的创业中,有很多人像亲眼所见一般,用过来人的口气,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而,实践证明,事情根本不像他们说的那样。

不要听信所谓的权威,或者表面上看起来很酷的人。真正应该听从的,是你自己的心。如果你真的非常需要建议,去向那些你认可的创业前辈求助。那些你喜欢的创业者,往往持有和你一样的价值观,你们在一起聊天,只会让你感觉茅塞顿开,非常受启发。

如果你觉得,有的人和你的价值观不一致,不要因为他的话怀疑你自己,哪怕他的经验比你丰富,你希望成为的也不是他那样的人。

我记得Andrea(500的导师之一)对我说,每个人都会给你不同的建议,他们不是权威,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Demo Day那天,在我上场前,Rob(同为500的导师之一)告诉我,永远不要做别人,而要做你自己,如果你做别人,你永远不会做得比别人好。

还有Roost的Jon(Batch12的创业者),他告诉我,他永远只犯自己的错。

篇9:《小马过河》读后感

故事的大致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深不深,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但是不论怎样,小马发现,水刚好合适。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要勇于尝试。小马不会信河马,也不信松鼠,最后成功过河。他就是勇于尝试。如果不勇于尝试,那么最后什么也察觉不到,也不知道情况如何,那多没意思?如果能勇于尝试,那么你终生也不会过于遗憾,因为你已经尝试过了。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我似乎与“小马”正好相反。因为那天,我和同伴在体育课上跳长绳。我们是随着就跑进去,跳几下再跑出来。开始我因为怕长绳打到我(因为幼儿园被打到过),所以一直缩在一边,最后在同伴再地催我,我才憋足了气,闭着眼睛,心“扑通扑通”地跑了进去……哇!我成功地跳了5个!同学们大叫“真棒”!我不知是多么高兴!

篇10: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深浅,它问小松鼠,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它的一个伙伴在过河时就被淹死了。可是老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只满过自己的小腿。小马听了小松鼠和小牛的话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回家问妈妈。妈妈对它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再次来到小河边,它小心的往河里淌去,这时它才发现河水不深也不浅,小马顺利的过了河。

这个故事让我领悟到,做任何不但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更要亲自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篇11:《小马过河》读后感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一匹小马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干活了,于是就驮了一袋麦子去磨坊磨面粉。路上遇到了一条河,正当小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老牛伯伯走了过来,小马就问牛伯伯河水是深是浅,牛伯伯说:水很浅,才没小腿。小马刚要趟水过河,树上的一只小松鼠喊了起来:小马不要过河啊!河水可深啦!前两天我的一个同伴就掉到河里淹死了。小马不知道该听谁的,于是就返回家问妈妈。马妈妈对小马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说。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又重新返回到河边,试探着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牛伯伯说的那样浅,也不像小松鼠说的那样深。

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就是马妈妈说的那句话: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光听别人的,一定要自己亲自去尝试。记得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在一堂手工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折纸鹤,由于我从小就是男孩子性格,所以说折纸鹤这项活动对我来说比登天还难!看到别的同学都在麻利地折着纸,我急出了一头汗。这时我的同桌已经折完了,看到我焦急的样子,她说:我替你折一个吧。我知道她从小就喜欢折纸,如果她替我折,肯定折的又快又好。但是我又想:以后这样的手工课还会有很多,难道我每次都要人家帮忙吗?于是我对她说:不用,你教我好了。在她的指导下,我一步一步地学,一点一点地折,终于折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纸鹤!尽管我几乎是班上最后一个折完的,但我知道那却是我人生中迈出的一大步!现在每当老师让我们折纸时,我折的一点都不比别的`同学慢。

前几天听大人们说,在微信上看到有那么一些人,从小就受到家长的百般呵护,重复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以至于上了大学还要家长去陪读,家长实在去不了的,他(她)们就把穿脏了的衣物打包寄回家里,让家长们洗干净了再给邮来。听到这,我觉得那些人实在是太可悲了!上学时这样,那么以后参加工作了又怎么办呢?再说一个连自己的衣物都不能清洗的人,又怎么能干好工作呢?

篇12:小马过河的启示

那时候小,没有真正理解小马过河的寓意,后来长大了,经历了一些事情,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是要鼓励我们凡事要去试一试,很多事情既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也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容易,只有你自己试了才知道。高二时老师让想参加天津市物理竞赛的人报名,我很犹豫,自己虽然喜欢物理,但成绩算不上很突出,都说物理题很难,我要是考得太差了会不会让人笑话呢?我想起了小马过河的故事,难不难试试才知道,大不了就是费点时间嘛,即使得不到奖项又有什么关系。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参加了竞赛。题目确实比我们平时做的要难,但我一点也不紧张,有思路的就赶紧做,尽量把步骤写完整,没有思路的就放一边去。等会的做完,我又静下心来仔细地审那些不会的题目,也不知怎么搞的,有两道题竟然让我想出来了!我心花怒放,拿起笔赶紧把步骤写上去,后面还有3道题实在不会了,我也没沮丧,反正我把自己的本事全都拿出来了,我不后悔!竞赛结果一出来,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平时成绩并不很突出的我得了二等奖,一些物理成绩比我好的人还没拿到奖。哈哈,我可是尝到了大胆“过河”的好处。

今年,上大学的表哥给我讲了他2015年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经历,本来按他的成绩,考北大根本不可能,但他太喜欢北大了,尤其想到北大学考古快想疯了,怎么办?牙一咬,去试试北大的自主招生吧。初审通过后,六月十三、十四号迎来了北大的复试,复试分为写作文和面试两个环节。写作文他倒不怕,面试可是他的薄弱环节,表哥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尤其在陌生人面前说话结结巴巴,高中时上台发个言都紧张得出一身汗,而面试要求在那么多人面前完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还要辩论,对有些人来说也许不难,对他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但对北大的向往一下子就把他的潜力激发出来,除了参加面试培训班外,他一有空就在父母的指导下练口才,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经过短短四天的集训,奇迹出现了,他在多位考官面前侃侃而谈,一扫往日的拘谨,甚至还和北大中文系主任就庄子的一篇文章辩论了五六分钟,复试结果出来,他的面试成绩远远超过作文成绩,虽然最后因几分之差没能进入北大,但这次尝试让他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很多,自信心也增强了,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当然,试一试也要在保障安全或没太大损失的情况下进行,不能盲目。

我们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我们是一群朝着自己的理想奔跑的小马,不管前方是河流,还是高山,我们都要勇敢地试一试……

【评点】

文章以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小马过河》为引子,结合自己以及发生在哥哥身上的两件事情,告诉了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敢地试一试,但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不顾危险的。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朴实,由于叙述的是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的事情,所以观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都很真实。

篇13:《小马过河》读后感

通过这个故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对一个事物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能只听别人的观点,要敢于自己去实践、尝试。

记得有一次,吴老师教我们写“餐”字。我觉得老师的笔顺写错了,问过好几个同学,有的说老师写的是对的,有的说老师写的是错的,我查了查字典证明我是对的,便向老师提出了我的看法,老师肯定了我的观点还夸了我呢。

篇14:《小马过河》读后感

偶尔有一天,我无意在书柜里发现了一本365夜故事书,打开 一看,我一下翻到了小马过河这一篇,我读着读着,慢慢的理解了意思,有只小马想帮妈妈做事,他驮着麦子到磨坊去,可是路上有条河,问老牛说浅、问松鼠说深,只好回去问妈妈,妈妈让他自己去试试,小马次回到河边,小脚一只一只下去了,刚好不深不浅刚刚好,很快便很顺利地过了河。我看到这,不禁想起了上二年级时的一件事,爸爸在家沉得闷,就带我到公园去爬桥,先爬独木桥,可看到要踩那根细细的绳过去就犹豫了,我问了问旁边的阿姨,她说:“我以前看见有个小男孩掉下去的,这东西最好别玩,太难了”。我听了有些怕,爸爸看出来了,便说:“不难,你看看爸爸怎么过的。”说完,便很小心地过了桥,在桥的另一头,爸爸大喊:“今今,不难的,你试试看,只有试了才知道。”于是我很想知道难不难,便学着爸爸小心地过了桥。这时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无论什么事,都要自己试了才知道。”

对,我们只有勇敢的跨出第一步才行!

篇15:小马过河读后感

昨天我和昊昊一起阅读了(小马过河)这个简短的小故事,故事内容是:小马长大了,想帮妈妈干活,于是,妈妈让小马驮着半袋麦子去磨坊,可是一小小河挡住了去路,遇到老牛,它说:水深,刚没过我的小腿,我不敢过去。这时小马刚要准备过河,又遇见了松鼠,它说:水太深,前几天刚淹死了我的小伙伴。这时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回家了。

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说:你比老牛小,比松鼠大,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后来小马又驮着麦子去过河了,这次它小心翼翼的顺利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勇敢,大胆的尝试,自己要有主见。刚开始读了一次,儿子没理解,后来又反复的读了两次,听完,他说:妈妈,以后我要勇敢一点。听完这句话我感觉很稀奇,他一直是一个有点调皮的孩子,怎么这一次会专心的听故事了,让我感到很欣慰。在幼儿园“>幼儿园这一段,还是有一点进步,适应了一些,还得感谢三位老师的辛勤培养。

篇16:《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学生小声读两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

(一)检查预习情况

1.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引导学生读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一匹”等词语。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理解几个重点词语的含义,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表明小马愿意做事。

(三)自由读三至六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教师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①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②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就准备过河。小松鼠说河水很深,老牛说河水很浅,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明确: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此处可以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至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①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②松鼠的话与老牛的话不同,“拦住他大叫”后面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③“小马吃惊地问”,“吃惊”表明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先示范读,之后再让学生练读。

④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表明它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因此要读得轻缓。

⑤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朗读第七自然段

指名读后,先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五)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一读有关句子。

(六)指导朗读七、八自然段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三、总结全文

结合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四、布置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篇17:读后感------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

今天我读了一本“睡前10分钟,秋”,其中有一篇叫‘‘小马过河”。它主要讲了:有一天,马妈妈让小马驮一袋面粉去磨坊,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于是,小马就问站在水里的老牛:“牛公公,您知道这条河有多深吗?”“可能只到你的膝盖吧!”小马听了,刚想把蹄子踏入水中,树上的松鼠见了急忙大喊:“千万别去,这条河深得很呢!”小马这下没主意了,只好回家去问妈妈。妈妈让它自己去试一下。它试了一下,河水在它的膝盖上。原来小河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成功。

在学习上也一样,要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学校厨师劳动合同书下一篇:窗边的小豆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