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必胜版31题

2024-05-15

教育学简答题必胜版31题(共4篇)

篇1:教育学简答题必胜版31题

教育学简答题必胜版31题 1、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五,终身的多元化。

2、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能有效协调和控制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二,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第三,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对策?

第一,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第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教育者的发展潜力。第四,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的内涵?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第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教师劳动的特点?

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连续性和广延性。复杂性和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7、建立学制的依据?(简答准备多选)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8、教师的职业素养?

第一,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第二,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

第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第四,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9、教师如何热爱学生?

第一,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第二,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第三,要全面关爱学生,第四,要关爱全体学生,第五,对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10、师生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1、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简答准备多选)

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1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融

1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5、泰勒的课程目标模式?(简答备考多选)学校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16、教学的基本任务?

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1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18、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9、四大教学原则?(备考案例分析)

第一: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二: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育和教学手段,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第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贯彻要求和定义吻合)

第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学实践,做到教学与技能训练结合,必要的乡土教材补充。20、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注意讲授的方式,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讲究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加强与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

21、运用谈话法的要求? 要做好计划,对谈话的内容充分准备;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谈话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归纳和总结。

22、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依据?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不足:最大的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2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两个三);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5、一节好课的标准?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教学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6、布置作业的要求? 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 分量适当,难度适宜;

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教师要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7、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8、考试中常出现的德育原则? 疏导原则(导向性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29、班集体的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心理相容的氛围 30、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

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爱护后进生;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培养学习兴趣;抓反复、反复抓

31、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简答备考多选)

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增强教师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提升,促进教师反思意识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必胜版25题

3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第一,培养学生注意紧张的品质,第二,扩大学生注意的范围第三,发展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第四,对学生进行注意稳定性的训练,培养学生形成坚韧、沉着的个性,是形成注意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第五,培养学生注意转移的品质,训练学生遵守严格的作息习惯

33、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3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合理组织活动 对兴趣的依从性 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5、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创设良好的环境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采用启发式教学

36、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变成活动的主体 培养学生抗干扰的能力

37、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前:明确目的,提出方法 观察中:个别指导,一一培养 观察后:整理结果,交流汇报

38、如何合理组织复习?(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及时复习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把握复习的量

39、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0、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 强烈的创造愿望 丰富的表象储备 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原型启发

积极的思维活动 灵感的作用

41、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充分利用“变式” 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应用于实践中

4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4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45、如何依据性格倾向对学生因材施教?

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对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

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检查,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

对于粘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培养开朗的个性特点 对于抑郁质的学生,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关心、爱护

4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一大题)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4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二大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48、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三大题)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认知结构的特点 学习的策略和水平

49、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教育心理学部分第四大题)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50、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深度加工材料 有效运用记忆术 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51、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5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确运用变式 科学地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5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

定势与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 已有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

54、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55、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是什么?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5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一道大论述)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5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五大题)保护好奇心

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逻辑思维能力

法律法规简答题必胜版2题

58、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有损害事实

损害行为必须违法 行为人有过错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59、教育法律法规作用?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作用

预测作用

强制作用

师德必胜版3题

60、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 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梁 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 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 促进了人类的自我完善 6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书和育人);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标准要求高);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示范性); 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6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 磨练健全的职业道德意志 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新课改必胜版22题

63、教学过程本质?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反思过程、社会过程复合的整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以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为表现形式的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 教学过程是生命力量呈现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

64、“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内涵?

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65、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简答备考多选)是教师自我反思重新学习、不断调整和改善知识结构的过程 是教师与他人沟通交流、扩大视野的过程 是教师挑战自我、提高教育研究能力的过程

66、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

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 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67、现代教学观的变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从教师中心转向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68、新课程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有哪些?

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寻求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69、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70、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71、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72、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任务是什么?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3)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73、新课程的教学观包括哪些内容?(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不但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4)教学不但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74、“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75、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应努力做到:(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应努力做到:(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

76、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77、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78、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79、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4)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分层化。(5)评价方式多样化。(6)评价主体多元化。

(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80、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启示?

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81、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82、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怎样来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呢? 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⑵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⑶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⑷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⑸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理解。

83、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原则是什么?(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84、试论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2)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3)重视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别差异 85、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建立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a

篇2:教育学简答题必胜版31题

1.《简爱》的作者是19世纪 国的女作家,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

和 历经磨难但终究圆满的曲折爱情故事,歌颂了他们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相互 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 的妇女形象。2.童年:为什么简爱要被寄养在舅父母家十年?舅舅去世后,舅母里德太太是如何对待她的?为什么她会被关进红房子?你怎样评价她这一时期的生活状况?

3.罗沃德孤儿院:简爱被舅母出钱送到了一座怎样的孤儿院?在那里,哪些人令她感到了温暖,为什么?八年后,她学得了哪些技能,其中什么最优秀?

4.桑恩费尔德庄园:谭波尔小姐离开孤儿院后,简爱也决定离开,她登报为自己赢得了什么工作?初到庄园,简爱对管家太太、阿黛勒、及庄园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的印象如何?

5.爱情:简爱的哪些举动引起了罗切斯特的好感?她与罗切斯特熟悉的贵族女子有何不同?简爱又察觉到罗切斯特哪些不为人知的优点?罗切斯特如何试探简爱的感情?期间简爱为何离开了庄园?回来后罗切斯特告诉她什么消息,收到了什么效果?

6.婚礼:简爱如何准备婚礼?婚礼前夜发生了什么异常?婚礼为何被取消了?简爱做出了什么伤心的决定? 7.圣约翰:离开庄园的简经历了怎样的生活?最终被怎样的一家人收留?简决定如何处理叔叔留给她的遗产?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求婚?结局如何?

8.重回庄园:回到桑菲尔德庄园,简发现庄园发生了什么变故?罗彻斯特遭遇了什么不幸?他们两的爱情结局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他们的爱情?

9.下列的话语分别出自简爱在哪里时?体现她什么特点? 1)“他们还不配同我交往呢。”—— 2)“片刻的反抗已经难免给我招来异想天开的惩罚,于是我像任何一个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下了个决定,要反抗到底。”—— 3)要是她用那束木条打我,我会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 —— 4)“我会同你呆在一起的,亲爱的海伦。谁也不能把我撵走。”——

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 6)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7)我毫不在乎,先生。现在我确实对你有所帮助了,所以比起当初你能自豪地独立自主,除了施主与保护人,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时,要更爱你了。”—— 《简爱》答案:

1.英国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与罗切斯特 理解 尊重 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

2.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了伤寒,在一个月之中相继去世。幼小的简·爱不得不被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违心答应收养简爱的舅母令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一次,由于反抗约翰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与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

这一时期的她是不幸,倍受欺凌的。但也已经展露了些敢于反抗,倔强的性格。

3.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教师们不尊重学生的意愿,常常侮辱摧残学生,教学刻板,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她唯一的好友海伦,聪明好学,生性温柔忍让,信奉“爱你的仇人”,但因孤儿院对生病学生的不关心,不幸患肺病去世。她唯一的良师益友谭波尔小姐是她最喜爱的老师,学识渊博,有着孤儿院教师少有的正直和对学生的关爱,但八年后也嫁人离开孤儿院。

技能:英国教育所含的所有普通课科,以及法文、刺绣、绘画和钢琴,最擅长绘画。

4.担任十岁女孩阿黛勒的家庭教师

管家费尔法犯斯太太矮小善良,对待简爱客气平等,令简爱敬重有加; 学生阿黛勒是庄园主罗切斯特旧情人(一个法国舞女)的女儿,被罗切斯特善意地收养,她活泼听话,但沉溺于奢华的生活风,喜欢漂亮的衣服和饰物,不太用功,较为肤浅,但在简爱的教导下有所改变。

庄园主人罗切斯特则是个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但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简爱的态度时好时坏。

5.简爱能勇敢地帮助堕马的罗切斯特,用心教授阿黛勒,绘画技巧杰出,与罗切斯特谈话时有思想但毫不虚伪奉承,使罗切斯特感受到了她的才华和纯洁的心灵。还在疯女人在罗切斯特房间放火时救了他,完全不同于贵族女性的冷酷虚伪,势利自私。

简爱钟情于罗切斯特,因为他也曾经受过某些艰苦的磨难,在易怒、盛气凌人的外表下,却能友好坦诚,既得体又热情,把她真正视作朋友,知识面广博,真实,自信,强而有力,充满着男性的阳刚之美。

罗切斯特为了试探简爱对自己的感情,有意举办家庭宴会,一边向美貌的 贵族小姐英格兰姆小姐大献殷勤,一边扮作一个蒙着盖头的吉卜赛人给简爱算命,试探她的内心。

期间,里德太太派人来找简,说她病危要见简一面。回到舅母家中,里德太太给她一封信,这封信是三年前简的叔父寄来的,向她打听侄女的消息,并把自己的遗产交给简·爱。里德太太谎称简在孤儿院病死了,直到临终前才良心发现把真相告诉简。

回到庄园,罗切斯特谎称自己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要简离开庄园。由此引发了简爱强烈的告白,罗切斯特向简爱求婚,两人终于相爱了。6.简爱满心欢喜地筹备着婚礼,心中满满的都是罗彻斯特。

婚礼前夜,简·爱从梦中惊醒,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正在戴她的婚纱,然后把婚纱的面罩撕成碎片。

婚礼中,一位不速之客闯进了教堂,阻止婚礼的进行,他说罗切斯特15年前娶梅森先生的妹妹伯莎·梅森为妻,不能再娶简爱为妻。罗切斯特勇敢地承认了这一事实,并领人们看被关在三楼的疯女人,那就是他的合法妻子。

法律和道德感阻碍了简爱的爱情,两人都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痛苦地决定离开罗契斯特,远走他乡。7.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唇难,最后在泽地房被正直温和的牧师圣·约翰一家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而圣约翰的妹妹们成了她的表姐,重获亲情的简决定将叔叔留下的财产平分给亲人们。

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极具坚韧品质,教养良好,是良好的传教士妻子人选,因此他拒绝了深爱他的富家小姐奥立弗,却请求自己根本不爱的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

简冥冥中似乎听到了罗彻斯特的召唤,决定拒绝这个迂腐无爱的表哥,回到深爱的罗彻斯特的身边。

8.当简回到桑费尔德庄园时,整个庄园变成一片废墟。原来几个月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疯女人伯莎放火烧毁了整个庄园。罗彻斯特为了救她,被烧伤了一只手臂并且瞎了双眼,孤独地生活在几英里外的一个农场里。

简·爱赶到农场,勇敢地向残疾的他吐露自己的爱情,他们终于结婚了,简爱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心爱的丈夫。两年之后,治好了罗切斯特的一只眼睛,他看到了简·爱为他生的第一个孩子„„ 9.1)寄养在舅母家时 追求平等

2)寄养在舅母家时 追求自由,敢于反抗 3)在孤儿院 愤怒 反抗压迫

篇3: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

(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

(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三)父母的文化修养;

(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

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1)教师预见能力。(2)教师传导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14简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特点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15、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16、简述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了解学生的需要。(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

17、简述德育原则。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疏导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8.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

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法功能;2.帮助任课教师克服缺少中学教育经验的局限;3.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

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

19、班级授课制有何特点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0、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2)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21、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

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1)学习条件的最优化。(2)学习过程的最优化。(3)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2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1)我们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教学目标)。

(2)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打算如何进行这种学习?(教学策略、教学媒体)。(3)在进行这种学习时,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23、、为什么说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1)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2)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3)教师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论述题:

1、论述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习活动方法指导必须在整体改革思想指导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方法指导同教师的教密切相关,同时还离不开教学其他因素的改革。(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学习方法指导,同每个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学习意志以及个性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把学习方法指导同学生整个情况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学终究是学生自己学,教师教好,家长监督以及其他学习条件的,都只是一些外在因素,要使学生由要过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积极情绪等方式进行引导。

(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习方法指导是促进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措施,使学生具备顺利完成一定学习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和本领。

2、论述知识学习的过程。

(1)选择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的进行感知,这个阶段是知识学习的定向阶段,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获得的知识属于感性知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2)领会阶段:是在知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领会和理解。所谓领会,是指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体验去解释新的知识,并且将新知识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所谓理解,指揭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个别事物和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和现象。

(3)保持阶段:在理解、领会之后,知识的学习就进入记忆储存的阶段。对所学知识必须通过记忆才能在头脑中保持住。

(4)应用阶段: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既是对学生领会和保持知识的经验和反馈的手段,也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深化的环节,同时还是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主要途径。

3、材料分析题(结合你所学的教育知识评价案例的两种教育方式。)材料中介绍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模式:惩戒和奖励

处理1是一种惩戒的教育方式,惩戒是对受教育者不良行为所作的否定评价,其教育意义在于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行为的不当,促使其认识到其行为的不当性,促使其克服纠正和彻底根除这些思想和行为,惩戒会引起受教育者不愉快的情感,在很多情况下能使他们从所犯的错误和存在的缺点中吸取教训,会使受教育者用意志去努力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其意志。但是也要视具体的教育对象而定,比如材料中的小朋友,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如果一味的用惩戒,会扼杀小朋友的创造性,教育结果事倍功半。

处理2的方式是奖励,奖励是对受教育者给予肯定的评价,是一种鼓励的方法,它能使受教育者肯定自己正当的优良的思想行为,并引起他们巩固和发展这些优良品德的愿望和信心,对于材料中的教育对象——航航,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通过赞许和表扬,以兴趣为导向,给予适当的正强化,引导小孩子不断自我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当然,并教育方法的使用并不是绝对的,要视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试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

(二)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三)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1、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2、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5、材料分析: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如果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爱,必然也会产生响应的情绪体验,学生与他喜欢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能够激发积极的认识、意志,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对于他所爱的教师,总是伴随着某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可以深入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反应,学生对教师的爱,必然产生出更多交往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

6、论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1)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和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4)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了满足感(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7、材料问题:结合案例和你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分析良好师生关系应当如何建立?

(一)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目标:

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10、运用..........教学原则.,教师如何贯彻..........答:本案例说明了教学原则中的启发性原则,其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结合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来说明教师如何贯彻这一原则。如:给学生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等。

11、.材料分析(家庭教育父母的表率影响)

答: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不同,家庭气氛也不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3)父母的文化修养。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就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养。

(4)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而且要学习教育、心理科学的专门知识,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14、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1)道德认识。

①道德知识的掌握。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4)道德行为。

①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②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篇4: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学习教育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1)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2)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3)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4)是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深化和奠基作用。

4.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教育可以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5.简述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2)方法科学(3)爱严相济(4)以身作则(5)要求一致(6)全面关心

1.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传统教育派主张: 第一,教师中心,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第二,教材中心,即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第三,课堂中心,即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现代教育派主张:

第一,学生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第二,做中学,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第三,活动课程中心,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

2.简述生产力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看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第四,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的改革。第五,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素质教育的构成是什么?答案要点:

第一,政治素质教育。第二,思想素质教育。

第三,道德素质教育。第四,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第五,身体素质教育。第六,心理素质教育。

5.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第一,先导性。儿童来到人间,首先接触的是家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问题的看法、思想观点、爱好特长都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第二,感染性。父母与子女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心心相印,情感对子女教育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三,权威性。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家长的权威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证和前提。第四,针对性。家长对子女了解深刻,在家中子女的优点和不足也容易显露,因此家庭教育比其他教育形式有着更强的针对性。第五,个别性。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对象人数要少,独生子女的增多,更使家庭教育的对象单一化,家长可以把全部爱心倾注于单一的教育个体。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第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从而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第三,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文字是记载人类总结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的惟一工具。只有在文字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专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的场所——学校。

第四,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国家建立后,统治者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和强化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统治。

2.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第一,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第二,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第三,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第四,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3.简述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重视学前教育。第二,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第三,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现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第四,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实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5.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第二,职业道德素质。第三,科学文化素质。第四,教育理论素质。第五,教育能力素质。第六,身体心理素质。

1、列出五种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1)程序教学模式(2)“发现学习”教学模式(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2、如何运用实践原则?

(1)提高学生思想认识(2)多形式的实践(3)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与阶段性(2)稳定性与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

1、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2)教会学生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自我教育(3)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创造姓(2)示范性(3)长期性(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整体性。

如何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规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何基本的技能技巧。第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方法有何意义?

答:1.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起着桥梁作用2。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3。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力提高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答案要点:(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试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答案要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现实。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的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具有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社会功能。教育这些社会功能决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活动的主客体。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目的,即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由此可知,在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者,二者联合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2.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基本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三方面的本体功能,即现代教育的职能: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人的培养;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通过这些职能的发挥,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功效,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口质量的提高等等。

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决策。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论述题:

1.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第一,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第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第三,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

2.试论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第二,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第三,重视能力的培养。第四,重视个别差异。

什么叫教与学辩证统一管律?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这一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答案要点: 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作用。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2、当前我国教学改革有什么趋势?结合实际谈谈认识和打算。答案要点:(1)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2)坚持整体改革和实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

2、结合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一)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1)主导思想:教学要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得成绩,又是自觉而巩固地掌握知识的可靠基础。他们说的发展是智力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和提高。(2)提出了教学五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3)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重视内部诱因,重视情绪生活,强调间接法为主、直接法为辅,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等。

(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

(1)有系统有组织的认知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2)发展又为实现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二者之间是学生知识掌握和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发展的关系。

上一篇:有关花卉的谜语下一篇:先进班组长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