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阅读心得体会

2024-06-25

背影阅读心得体会(通用8篇)

篇1:背影阅读心得体会

至少,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过。

我和我的父亲,仅有的交集除了血缘,就只是那一句“我妈呢?”,说来实在嘲讽,实在好笑。那个男人,在我眼里就是不正经的,浪荡的,毫无责任感并且脾气还不好的,虽然这些在那些大人眼里是幽默、浪漫主义、洒脱和真性情,但是在我看来实在是好笑至极!

我从不乐意主动跟他讲话,从来都是用白眼球看他,但他似乎什么都察觉不到,总是嬉皮笑脸的凑到我面前,扯些有的没的。每到这时候,我的讨厌之意毫不掩饰,默默离他远点:“呵呵”。这种情景多得我难以数计。直到有一次,我彻底惹怒了他。忘了是什么原因,只记得当时他愤然摔碎了一个玻璃杯,我却神情淡然。摔东西是我最讨厌他的行为之一。那个时候,厌恶之情泛滥如海,以至于他哑着嗓子问我的那句“刘晓帆,我对你来说算什么?”我都只是微笑着起身,淡淡道:“可有可无”。他甩门而去,我留在原地。看着地上狼藉,一脚踹翻垃圾箱,便也扬长而去。有时候我真痛恨自己,看吧,刘晓帆,摔东西这些坏毛病都是因为你身体里流着他的血,都是因为遗传于他的基因

可是,我发现他变了。他原本白皙水嫩的不像男人令我讨厌的皮肤,如今变成了黑黑的健康的很男人的古铜色;他原来千奇百怪染了色的头发现在已经修的短短的很普通了;他原本每天去钓钓鱼唱唱歌的生活小情调现在也已经淹没在每日的奔波劳累中。他开始很晚回家,甚至我很久都不能见他一面。我不知道我们之间还剩下什么,那点可怜的,几乎没有的,所谓的亲情?呵,我不敢说。

妈妈也不止一次想缓解我和他的关系,但那都是徒劳的。所有的所有,最后都只是留给我一句:“多年以后,你会后悔的。”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我脸上蜿蜒,一头扎进枕头里,很轻很轻的说:“不会……”。

然而今天,朱自清的《背影》,老师的日记,让泪流满面拼命掩饰却被大神一下子发现的我,对爱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准确点说,应该是对父爱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他的爱,在不厌其烦的嬉皮笑脸中,在一次次愤怒的摔东西中。想想也真是,明明是我故意激怒他,还厌恶他摔东西。难道他的满腔怒火,不去摔东西,要来打我吗?从小到大,他从来没动过我一根手指头。他会累,他会疼,但他从来没有在深夜买醉,或许是压抑着,或许是他们说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之间,剩下的还有什么?我不清楚。但是,就让我用剩下的年华,去弥补这么多年来我的任性与不懂事,剩下的话,不必多说,我只是想叫你一声,爸爸。

篇2:背影阅读心得体会

《背影》阅读原文

(一)阅读《背影》选段,完成12-16题(共10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背影》阅读题目

12.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2分)

照看行李 —→ 讲价钱 —→ 拣定椅子 —→ 嘱咐我路上小心 —→

—→ —→ 买橘子 —→告别离去

13.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1分)

A.吊 缩 拉 B.攀 勾 搀

C.攀 缩 搀 D.吊 勾 扶

14.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2分)

A.“扑扑身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

15.“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3分)

答:

16.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

方面说明理由。(2分)

内容:

结构:

《背影》阅读答案

(一)阅读《背影》选段,完成12-16题(共10分)

12.(2分,每空1分)嘱托茶房 穿过铁道(爬过月台)

13.(1分)C

14.(2分)D

15.(3分)我此时百感交集,理解、愧疚、感激、担忧等,(1分)“我赶紧拭干了泪”是怕父亲见我这样而担心。(1分)“怕别人看到”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是男人,不应该轻易流泪。(1分)

16.(2分)

篇3:背影阅读心得体会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完整准确地解读文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自从脱离作家母体开始, 就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有其自身的意义。如果仅从文本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去分析, 割裂与文本母体的联系, 又觉得远远不够。况且这一个个静态文本的解读又常常受到解读者本人的生活阅历与知识结构的影响, 解读终究是不全面的、不完全准确的。如果从社会历史批评视角来看, 将静态文本放置于一个大的背景与环境下观察, 将文本置于全方位的动态研究过程中, 了解作品的写作原因、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与作品相关的文后故事, 教师的解读会逐渐地趋向准确与全面。本文从《背影》一文来看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联系写作背景, 挖掘文本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是一篇文章的写作缘由, 往往蕴含着作者的写作动机。文学作品的分析如能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 可以发掘作者的情感入口, 找到文本的关键词句, 从而为充分理解文本提供条件。

《背影》写于1925年, 浦口送别发生在1917年, 相隔时间有八年之久, 那么到底为什么相隔如此之久才有《背影》一文的问世?先来探究下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 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 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写实, 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2]可见朱自清写作《背影》是缘于父亲从扬州发来的一封信, 这封信在《背影》一文中提到, 文中说道:“我身体平安, 惟膀子疼痛厉害, 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接到这封信的朱自清泪如泉涌, 是什么感动的力量使得朱自清如此情动于怀?从此信的内容得知, 大概父亲的病痛是触动朱自清的原因, 因为病痛, 父亲说到可能“大去之期不远矣”, 读到此处, 不禁悲从中来。如果文本的分析仅仅停留在此, 大概《背影》一文也仅仅是一篇写父子之情的感人之作。朱自清先生说“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父亲曾经如此关爱我, 我还来不及真正关心父亲, 他就慢慢地老去了, 这当然是很痛惜的事情。那么, 为什么这么些年来, 作为一个成年人, 还来不及关心自己的父亲, 父亲却已老去呢?这些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因此, 联系写作背景, 我们触摸到了文本的关键信息, 而这只是触发朱自清先生情感的“导火线”, 但这却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没有这样的发现, 无缘无故再去探究作者身上所发生的无关联的故事, 对于文本的解读没有任何的帮助。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发问, 那对于这些年来作者家庭与个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的探究就势在必须了。

二、了解作者家庭情况, 深化文本解读

情感类的文学作品, 是独特个体在独特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的。如果说联系写作背景来看文本是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进入文本的第一步, 那么第二步就应该循着文中的关键信息往下探索, 而这关键信息可以通过查阅作者的家庭情况与生活经历来进行佐证与分析。

通过查阅作者个人经历与家庭情况的资料, 再结合《背影》一文内容, 你会发现朱自清先生之所以接到父亲来信如此伤心, 表层原因是父亲的病痛折磨, 更深层原因则是与父亲计较赌气这么些年, 父亲就在这样的痛苦时日中慢慢老去, 而自己都没来得及向父亲表达内心的情感。此时读到来信, 无论之前父子之间有过什么矛盾与愤怒, 无论那些年内心所积攒的什么忧伤与不满, 大概在朱自清阅读此信时全部得到舒缓与抚平, 此刻眼前浮现的只是父亲曾经的好, 曾经那令人感动的背影。

有了这样的理性认识再阅读《背影》, 我们会觉察到父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背影》一文中有多处的暗示与提醒。

1.父子见面:间隙的产生

《背影》开头记叙:那年冬天, 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此事在《朱自清年谱》中有详细的记载, 那年即1917年, 事情发生的原委为:“因祖母逝世, 回扬州奔丧。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 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 终至上司怪罪下来, 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 父亲花了许多钱, 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 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3]祖母的去世与朱自清父亲的纳妾终致遭祸有关。当朱自清回到徐州, 见到家庭“祸不单行”的现状,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眼泪不仅仅是为祖母的去世而伤心, 也是为家中凄惨的现状所难过, 还是对父亲造成这种局面的伤感与痛苦之泪。了解了这一层原因, 读者自然也会感受到, 朱自清在见到父亲之时, 一方面为现状担忧、难过, 另一方面不免也有对父亲的埋怨与不满。

2.父子惜别:情感的疏离

在浦口送行这一节的叙写中, 虽然字里行间流露了父亲对待儿子深切的关心, 但朱自清当时与父亲之间的隔阂是存在的。这隔阂大概因父亲所带来的亏空以及家景惨淡就已经存在了, 而细加思量送行此节中朱自清的种种做法更是体验到儿子对于父亲给予关怀的淡然。一开始同行到“南京之时, 有朋友约去闲逛, 勾留了一日”, 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极为短暂, 这其中或许也有着逃避与父亲相处时光的意思。对于父亲执意要送我, 我那时认为,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父亲的再三嘱咐, 在当年朱自清的眼里, 是大可不必的, 自然也是不屑的。对于父亲与脚夫讲价钱, “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他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暗笑他的迂”。“插嘴”与“暗笑”, 在朱自清的内心, 是不满于父亲的这种做法的, 父亲的行为在当时接受新思想教育的朱自清看来是多余的。父亲艰难爬过月台买来橘子时, 朱自清当时感动于父亲对我细致的关怀而流泪, 可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为什么怕父亲看见, 怕别人看见尚可理解为年轻小伙怕别人笑话他, 但怕自己的父亲看见, 大概是心里仍然有些介蒂, 不想在父亲面前动情, 不想原谅父亲当时所做的种种, 不想对于父亲的好与关怀表示领会与接受。

其实他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似乎是愈来愈激烈。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后, 回到扬州一所中学任教, 他的父亲与该所学校的校长熟识, 凭借关系将朱自清的所有薪水领走, “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 到外地执教”[4]。并且在离开扬州之时, 接走妻儿, 在外地建立了小家庭。这样一来, 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越来越尖锐, 两人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深了。

加之, “近几年来, 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 能够沟通的时间尚少;况且父亲曾经干过大事的, 而“老境却如此颓唐”, 生活的压力与前后的悬殊对比, 父亲自然“触目伤怀”, “情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只好将这种怒气与不平发在家人身上。因此, 在1925年之前的几年间, 朱自清与父亲的矛盾似乎并没有得到缓和, 反而在家庭琐事中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而我也不曾理会父亲的困难与艰难, 不曾表达过自己对父亲的关心与照顾, 正是这样, 当父亲提到“大去之期”时, 情感的洪堤终于决堤。

3.和解信号

至此, 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他们父子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1925年朱自清在北京接到父亲那封信, 信中说“离大去之期不远矣”, 实际上他的父亲后来活到1945年, 离1925年有二十年之久, 当时父亲的情况并不如信中所言, 这或许是父亲爱子之情所作出的让步与和解, 希望通过这样的信来引起儿子的关注, 能够回来一趟, 也或许是晚境颓唐, 心境消沉的必然表现。不管怎样, 这样的一封信的确使朱自清当时流泪不止, 他伤心, 伤感, 伤痛, 伤悲。在这一刻, 过往的不愉快的往事烟消云散, 回忆起父亲曾经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 回忆起父亲这起伏变化的一生, 感于父亲爱的无力以及生活之艰难, 情动于中写下了《背影》。

其实, 在此信之前, 从《背影》一文中我们还可以窥见朱父另外两次和解暗号的, 只是朱自清先生并没有能接收到。一是奔丧回家后, 朱自清见到了家庭的现实情况, 朱父变卖典质还了亏空, 借钱办了丧事, 事后朱父与朱自清同行, 其实这里暗含着朱父希望能与儿子的共处来得到儿子的谅解, 可惜儿子与朋友闲逛去了。二是父亲为朱自清送行, 按当时朱自清先生的年龄与能力, 完全可以一己上火车回北京, 可是朱父仍然不放心, 表面上看来是不放心, 实际上想争取共处的时间, 因为与儿子共处时间太短, 儿子还未能领会到父亲的一片心。在即将分别的时刻, 哪怕是得到儿子的半句温言, 做父亲的也就安心了, 他的叨叨之声实是对儿子的提醒与暗示。其后的买橘, 是送别中的一幕, 这一幕上演了中国人最为感动的情感瞬间, 父亲的攀爬, 父亲的艰难, 以中国父母的关怀行动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关心与爱, 也是父亲对儿子发出的又一次和解信号。很可惜的是, 朱自清先生掩盖了自己本来已感动的情感, 以淡然的方式结束了与父亲的告别。

三、探析文后故事, 加深文本理解

许多情感类的文学作品, 作品发表后还会有一些故事发生, 有作家的创作感言, 也有作品中涉及到的相关人物的事件。补充这样的细节, 对于文本的理解是有好处的, 不仅可以印证此前的解读是否正确, 而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背影》发表之后, 据朱自清的弟弟记载, “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我手捧书本, 不敢怠慢, 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 挪到窗前, 依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眼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 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 昏黄的眼珠, 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5]此时此景, 如果说朱自清在写作该文时情感已经得到释放, 弥漫在胸间的是深深的歉意与想念, 那么此时父亲读到《背影》, 感受到儿子浓浓的深意, 他也释怀了, 他明白儿子已然读懂了父亲的心, 明白了父亲的付出, 至此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为《背影》最终得以化解与消除。孙绍振先生说:“朱自清……笔下的亲子之爱, 是错位的, 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 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6]之所以爱的隔膜, 爱的错位, 是有原因可寻的, 父子之间矛盾的无法释怀应该是最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心结横在两人的心间, 朱自清虽然懂得父亲的不易, 父亲的艰难与关爱, 但也没有最终能消解他心里对待父亲所做的种种不合时宜造成的不满。而父子之间最终和解的起因应该是父亲稍去的一封和解信, 因为这封信, 朱自清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 想起父亲一路的辛酸与坎坷, 想起父亲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关爱, 想起父亲曾发出的求和暗号, 而自己一直未能领悟, 想起自己对待父亲的爱“太聪明的做法”, 这一切凝聚成《背影》一文。而《背影》一文的出版, 当朱父读到此文之时, 彼此的心结算是完全解开, 之前的一切矛盾都化解而消逝了。

从对《背影》的研究过程显示, 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来指导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是有意义的。从社会历史批评视角中所获得的相关作品与内容, 可以说是互文性文本的一部分。这“为我们的文本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 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意义提供方式与方法, 从而使我们的解读更加深刻与准确”[7]。同时它会拓展教师的文化视野, 深化文本的分析, 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之时, 教师的全方位的考证也会影响学生, 这种研究性的钻研态度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获得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3]姜建, 吴为公.朱自清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4]关坤英.朱自清评传.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5]朱国华.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人民政协报, 1998-10-25.

[6]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语文建设, 2010 (6) .

篇4:《背影》与《散步》的比较阅读

一、生活背景的不同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24日),卒于解放前,幼年时父亲不放心新学校,将他送到私塾读书,对其教管也严格,后来朱自清先生收到时代大潮的洗礼。1921年,朱自清回到扬州八中任教,但每月的薪水都被其父亲领走了,之后父子间生发了较长时间冲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亲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虽说他们矛盾源于经济,但根源却是独立自由与传统专制的矛盾,是时代造成的。这就是篇末“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的原因。

家中光景惨淡,作者不可能不担心父亲,虽有不快、抵触,但父子间的血缘亲情,让他感受、体会着父爱的温情,当父亲肥胖的身躯吃力的攀上探下为其买橘、老态龙钟的不漂亮的背影呈现时,作者不仅眼泪很快留下来了,并赶紧去搀扶往回走的父亲。这背影融化了父子间的种种恩怨,让作者更多的想到父亲的养育之恩,对父亲顿时心生疼惜了。对父爱的突然感悟,源自于感动。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和解方式吧。保守的时代不会出现如现在电视剧里镜头:一个老大不小的人对爸爸说,“我爱你”的。

莫怀戚,1951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曾当过知青、小提琴演奏员,新闻干事,大学教授,经历较多,因而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襟与随和的性格,同时也使得他看生活深入、观人性深刻。《散步》就是在娓娓道来里蕴籍了亲情人性之理。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活背景,利于把握作者思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人生时期不同

《背影》中事情发生在1917年,作者年方二十岁,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对生活充满了热忱。所以,当父亲坚持送到车站、和脚夫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嘱托茶房时,作者却“暗笑他的迂”,是对无微不至的父爱的不理解,我们都知道,成长是时间和经历的累加。故此,在相隔八年之后,才有“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的自责和自嘲,“真是太聪明了”的追悔。作者这种对父爱不理解到理解后自责现象,几乎在每个人身上能看到影子。

《散步》中的作者,已是一个三代同堂家庭的中年人了,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儿子,事情方方面面要处理好,否则会别扭,甚至影响家庭和谐。使命感,责任感可想而知。因此,面对散步有分歧时,如何来调解,产生了一系列心理活动,“感到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并非夸张。若不能两全其美,就服从母亲,表明我对母亲的尊重,百贤孝为先嘛。后来母亲改变主意了,听从孙子的建议,表明母亲心目中也有儿子、儿媳和孙子,一家人互相体谅,生活才会和睦,于是,折中后,有了作者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动人情景,一家人互敬互爱,亲密融洽的气氛在延伸着,所以作者感慨道,他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同时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也在代代传承者着。

2011年版“新课标”第四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中第七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引领学生对比出,处于人生不同时期对事物的理解、判断不一样,从而对文本有更深刻的领悟。

三、写作契机不同

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是在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后的1925年,作者已28岁了,已历经了许多事情,尤其是成为了父亲,要对儿女教育,处在父亲的角色里,开始体会为人父的个中滋味了。俗话说,养儿才知父母恩。作者在《文艺知识》中说:“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此时已能站在“父亲”的角度思考。尤其是父子相似的为谋生东奔西走的经历,理解了为人父的不易,因而能认同父亲曾做过许多大事,是个对家庭、工作具有责任心的人。“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恳、重情的儿子,表达了对远在家乡的父亲的真情思念,更有对自己当初轻狂、不解父爱的愧疚。

莫怀戚于1985年写此文,源于对生命的感慨,文中写作者为母亲又“熬”过一个冬天而庆幸的喜悦之情,可见在母亲身心受煎熬的同时,作者也感同身受,所以,看到南方初春田野的绿意、听着冬水里冒着的水泡声,使他产生了生命的联想,加之有一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真实经历,其乐融融的场景;其次,在与美国汉学家谈中西文化异同时,老外说,敬老爱幼之举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感慨不已,要将这民族传统代代相传下去。

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作者的写作契机,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主旨的延伸。

四、选材构思不同

《背影》中作者的选材是以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动人的瞬间来建构文章的。父亲的慈爱,迂腐、艰难、困顿和努力,都集中在这背影上,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也凝聚在其中。背影是明线,父子情深是暗线。从而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散步》是作者选取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渐展现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和睦、敬爱的关系。以小见大,平凡中见深意。读本文亲情、人性、生命的意义在我们心灵得到升华,人生烦忧、酿造甜美才能品尝无穷韵味的蕴意永驻心间。

引领学生注重选材构思的比较,可以有效运用于学生今后的写作,要善于观察、积累并选准角度,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生今后的写作,要善于观察、积累并选准角度,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篇5:背影散文阅读笔记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背影散文阅读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背影散文阅读笔记1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不长,写得很平朴,却以情动人,感人至深。

文章讲的是多年前朱自清先生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虽然只一千多字。去让人深受感动。纵观全文,文章写得十分朴实,但时时处处流露着一种动人的情感:父子间深厚的感情,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无限的感激。

作者对父亲的关爱十分感激,情抑于中,诉之于笔,让人感同身受。文章以情动人,父子深厚的感情洋溢于纸上,然而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文章只是用不加粉饰装点的平常话语来打动读者。

文章写父亲的背影,正是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

作者用平朴的文字描述了父亲去给我买橘子时的情景,他写了父亲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这些都是如实的描述,洗尽铅华,保寸本色,至真至朴,细细道来,将人、事、情、感,原态原貌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同身受。

《背影》以情动人,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我想这除了因为作者用了平朴的语言写出了真实的情感外,还在于文章里头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是时世给作者的影响。作者的心境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

文章一开头就定下了“哀愁”的基调,“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这对作者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个时候作者的家庭景况是悲凉,作者的心境是哀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里,父亲为作者送行,而其时年老的父亲还要去找工作,作者在那里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作者在描述这个背影的时候,不仅仅融人了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也融人了一种辛酸和悲凉的情绪,正是再一种情绪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体验,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全文虽然没有运用过于华丽的`词藻,可是却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让人能够深深的感受到父亲的爱是如此深沉,如此温柔,如此伟大。

背影散文阅读笔记2

读完此文,我脑海中总不时浮现出父亲在月台上攀爬着的那副笨拙的背影......故事描述的是作者回徐州为祖母办丧事。办完丧事,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京念书,父亲去车站送行的情景。

作者把描述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一开始,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后由远及近地描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及对我的慈爱,为下文重点描述父子离别作了铺垫;第二次是为给儿子买橘子,父亲艰难过铁道。作为重点,作者饱含深情,具体细腻地勾画了父亲的背影,体现出浓浓的父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一刹那的背影。虽只是轻轻带过,这淡淡的一笔却极妙地刻画了父亲不忍分离的悲酸惆怅;结尾是引用父亲来信说明其晚年心境的凄凉,仿佛又一次见到父亲的背影,首尾呼应,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作者先是层次分明地描摹父亲的形态: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写出了父亲的老态、憨厚;之后详尽地描述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也自然而然地使作者从不理解到自责,到情不自禁地多次热泪盈眶。

篇6:背影阅读答案参考

2.这里聪明是反意,作者开还不理解父亲对于自己的深爱。

3.两次流泪。

4.第一次感动于父亲对自己的照顾非常仔细,同时后悔自己刚才认为父亲迂的想法;第二次看见父亲消失在人群里,不知何时能与父亲再次相见,伤心之泪。

篇7:背影张磊阅读答案

答:

2.“那些头发倔强地指向漆黑的天空,摇曳着、抗争着。”“原来平时瘦小文弱的母亲,也有这么大的勇气和力量。”这样写有什么意味?

答:

3、“母亲那因呼吸而轻微起伏的背影,仿佛是一座山脉,她有着无比的坚毅,又洋溢着月光般的温柔。”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品味或赏析。

答:

4、朱自清的《背影》中,“我”起初“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待到看见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我”落泪了。而本文中,母亲表现出山一般的倔强和坚毅,月光一般的圣洁和温柔。说说两篇《背影》哪一篇更令你感动?为什么?

答:

二.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有一双手那手心的舒适和温暖,让我一生无法忘怀。鬓角的白发,额头的皱纹……父母留给我们的应该不只是背影。

请描述你的父亲或母亲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瞬间。(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略。

2、这些描写表现出母亲那深沉的母爱:为了治好儿子的病进行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努力和抗争。

3、把母亲的背影比作山脉和柔和的月光,突出了她的坚毅、慈祥和温柔。

4、略。

篇8:背影阅读心得体会

一、情感共鸣:理论要求和现实难题

无论是诗歌、散文、剧本还是小说,无不体现作者真挚深刻的思想感情。要真正理解作品,就应该实现与作品的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在文艺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作品对象之间在情感上产生呼应,发生共振的现象。[1]当作品中人物、情景符合读者的审美理想、趣味、心境时,他就会进入特定情景,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达到物我交融、情景相通的境地,产生共鸣。对于《背影》等“以情感人”的经典篇章来说,只有实现了情感共鸣的目标,才能真正理解父亲和儿子之间真挚深刻的情感:父爱的隔膜,儿子对父爱由不接受到接受的转折。

要实现情感的共鸣需要满足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条件。客观要求作品形象真实典型,富有感染力。 但作品描写的内容千差万别,艺术形象多种多样,因此,一部优秀作品并不能同时引起每个读者的情感共鸣,描写的不同人物、事件所抒发的情感也不能引起每个读者的共鸣。从主体来说,情感共鸣的产生要求读者自身的思想情感、人生经历、生活处境等与作品的描述相类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类似的实践经验和相似的历史条件。人与人之间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生活在不同年代、不同社会的人可能遭遇相似的社会矛盾,有相似的生活处境和实践经历,形成类似的思想情感。当读者的实践经验与作品人物类似时,他就会在“仿同”心理的支配下进入情景,从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以致与艺术形象和艺术情感融合在一起。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例如,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阅读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以及《杨家将演义》等诗文就更能引起情感共鸣。

个体“经验”和外界刺激共同作用产生了认识活动。如果作品无法符合受者“经验”,他就只是接收新的刺激而无法产生相似的理解,也就难以实现情感共鸣。因此,让十二三岁的中学生理解《背影》中的父子真情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具备作者创作《背影》时的情感体验;难以理解《背影》的时代印记;语言的朴实乃至“苍白”限制了“披文入情”。

对于文选型语文教科书来说,教材的选文并不以满足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为目标指向。这就意味着, 不具备作者创作《背影》时的情感体验是难以真正理解作品的根本原因。对于古代作品更是如此!《背影》是而立之时的儿子写给年迈父亲的忏悔之作。只有做了父亲才能懂得父亲为儿子付出的艰辛。对学生来说,做父亲的人生经历还为时尚早,对父爱由不接受到接受的转折也缺乏存在的依据,对父亲的忏悔更没有现实的土壤。缺乏类似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导致学生对《背影》的理解只能浅尝辄止,实现情感共鸣存在现实困境。

时代的急剧变迁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一个世纪之前《背影》发生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印记,这又加剧了学生和作品之间情感的“背离”,制约了对父子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理解父亲买橘子这一普通平常的情形让作者流泪这种反常举动是困难的,理解父亲在简单的送不送儿子中的万分纠结也是很困难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披文入情”即从文章语言文字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意”。《背影》的语言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漂亮的修辞,平淡无奇甚至略显“苍白”的语言降低了阅读兴趣,也不利于对作品情感的把握。

总之,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该破解经典作品教学的现实难题,只有引导学生真正实现与经典作品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理释情:情与理的融合

人的思维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逻辑-分析思维或称数学逻辑,一种是艺术思维或称形象思维。[2]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分别与人的理智和情感相对应。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 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形象思维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在不损害形象思维的前提下促进个体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发挥逻辑思维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更能训练、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1.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每一篇文章都是现实的反映,因此,语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联系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联系作家的时代及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等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当前的语文教材几乎没有背景资料的介绍,教师教学用书上面的背景资料也不能很好地体现“背景”的特征。在“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社会,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些不光彩的事实,从而使背景资料变成了光彩照人的花瓶。如果不能很好地还原历史的真相,语文教学要实现情感共鸣的目标是困难的。《背影》开篇笼罩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的情感阴影之中,这种伤感和痛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如果不能从历史中还原这种情感的经历,教师和学生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入文本,教学低效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背景资料的介绍不能仅仅限于呈现“事实”的本来面貌,更应该阐述“事实”发生的理据和原因,这才是作者之所以“这样”创作文章的原因所在。作为烟酒公卖局长、封建思想继承者,父亲因为做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娶两房姨太太而使整个家庭鸡犬不宁,导致祖母被气死,父亲被开除。对于接受过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朱自清来说,只有这样伤筋动骨的事才能使他陷入如此的颓唐和感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祸不单行的日子”“簌簌地流下眼泪”“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等句子所蕴含的情感张力。实际上,这是朱自清对父亲无声的抗议。但抗议中更夹杂着感伤、颓唐和无奈。只有了解这些背景,我们才可以理解父亲言行的逻辑基础:“天无绝人之路”的解嘲;送或不送的纠结;讲价钱、找座位、买橘子的积极。实际上,这是封建家长制威权意识下父亲的忏悔、妥协和认错。只有真正把握文章深层的文化背景,我们才能从文本细节的阐述中理解情感的细腻和真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读者和作者的情感共鸣。

2.场景

作为物理学概念,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处所。以布迪厄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场域理论。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3]场景则是发生在特定场域中的生活情景。场域理论体现了关系主义的方法论,对社会世界的关注从有形事物转变为关系的思考。作为一个包含着潜在的和活跃的力量的空间,场域是一个充满着旨在维护或者改变场域中的力量格局的斗争场所,而力量格局自然就有支配和服从之分。惯习则是对场域中客观社会位置的主观调适,来自于个人和群体长期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无穷的生成能力,能完全自由地生成思想、语言、行为,但总受限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惯习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实践活动。因此,借助于场域理论,场景分析就要在历史的语境中体现事物关系的内在逻辑,从而使其具备生成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态。

借助场域理论分析特定场景中发生的特定事件,需要通过历史的语境展现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使事件的进展体现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品格。对场景的分析需要体现三个要素:历史、关系和实践。作为经典的叙事性散文,应以场景为着眼点,揭示作者所寄寓在人物和生活片段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例如,对父亲买橘子场景的分析就可以这样切入:在需要“借钱办丧事”的“惨淡”历史境遇下, 父亲还要亲自给远行的儿子买体现了“福橘”习俗的橘子,这种“逞能”不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寄托了父亲对远行儿子“平安幸福”的祝福,更体现了父亲作为长辈的担当和责任。因此,当父亲把橘子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时才会显示出内心的轻松。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所以需要亲力亲为。在生离死别的境遇下,买橘子的场景一直留在脑海里,很显然,这个橘子已经不是橘子,而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展现人性光芒、凸显家族亲情、展示天理人伦的情感密码。作为情感符号的橘子,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力量和价值,彰显了亲情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因此,理解买橘子的场景就不能仅从“物”的角度切入,应从情感密码的角度建构起历史和现实的桥梁,理解在物质匮乏年代父亲那种“逞能”式的付出所体现的弥足珍贵和刻骨铭心。

3.人物

文学即人学。即使那些不是文学作品的经典篇章,也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打上了人的深刻印迹。因此,无论是哪一类经典篇章,人物品评都是理解作品非常重要的抓手。与文本相关的人物一般是两类:文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作者自己的历史形象。以人物塑造为核心的小说、剧本以及部分叙事类散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文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品评上,不注重人物塑造的抒情性散文、诗歌等经典篇章的人物主要是从作品所采用的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艺术手法入手分析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主观情思。对人物的分析和品评都应该体现特定时代和社会群体共同的思想情感、 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从而实现个体意识、时代意识和共性审美意识的融合式共生和协同性发展。

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章都体现了个性鲜明的个体意识的塑造。对于经典篇章来说,他们立足于个性但又超越个性,都是在个性鲜明的个体意识的艺术表现中容纳了历史意识、时代精神和共性的审美意识,凝聚着与人们深层心理息息相通的人生真谛。[4]因此,即使历史跨越了千百年,我们依然能够理解《三国演义》中关张刘“桃园结义”的气节,依然能够理解《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依然能够理解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鲁迅等承前启后的民族脊梁,这正是情感共鸣和心有灵犀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背影》这样的经典叙事性散文来说,对父亲形象的分析就具有了这种情感的张力和人性的价值。 父亲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存在,但他所做的一切都体现了一个父亲所能承担的责任和所应做的一切,尽管这一切在今天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和不值一提。同样,对于“我”来说,从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 “心里暗笑他的迂腐”,到责怪自己“太聪明”,进而止不住流下眼泪,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一个儿子所应有的从不理解到理解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这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不断地成熟和成长。这种成熟和成长才赋予了社会前行的动力,而这正蕴含了让人肃然起敬的感染人心的力量。

三、披文入情:从形式到内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创作一篇文章需要客观现实地触发个体的内在情感,然后才能将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读者则通过语言文字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语言文字找到文章的源头!!情感。

要实现“披文入情”,首要任务是实现对“文”的理解和把握。阅读文本的语言具有双重身份。它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其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接受思想;而且它还是认识、 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语言本身。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进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进化历程,而实现其转换需要借助于直觉领悟的思维方式。很显然,直觉领悟的方式需要逻辑理性的支撑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1.语言

叶圣陶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所以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揣摩体会其作用。教师应该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探寻语言文字背后的“秘密”,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和揣摩,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密码。高尔基认为,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其实,所有的文本都是以语言文字奠基的,语言文字承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因此,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分析就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和核心环节。

《背影》的语言质朴、简洁,平淡无奇,没有铺陈、渲染,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和漂亮的修辞,这与朱自清其他散文的语言有截然相反的风格。文章四处记载了父亲的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语言非常精炼简洁,不多一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封建家庭中父亲那种威严和慈爱。很显然,这种“苍白”的语言运用是有其内在依据的。按照顾久先生的观点,语言运用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日常社会层面,可分为关系政治制度、国家命运等的语言使用,道德境界的语言使用;二是哲学形而上境界层面,又可分为审美境界的语言使用,宗教境界的语言使用。”由此可知,道德和宗教层面的语言都是“苍白”的,所以孔子在面对“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万物规律的“天”时,只能“予欲无言”(《论语·阳货篇》[5],而庄子的“大辩不言”(《庄子·齐物论》)和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都具有同样的意味,当人面对生离死别情感之极和所谓的天、地等终极规律时都只能“无言”。对于《背影》来说,也只有这种“大道至简”的“苍白”语言才能表现父子遭遇生离死别时内心深处那种“欲哭无泪”的情感极限,这种简练极致的语言才会从父亲的嘴里蹦出来,才会成为贯穿《背影》始终的语言形态,这是一种终极回归的元语言形态。

2.手法

手法是形式主义最主要的研究范畴,形式主义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艺术即手法”的观点,强调艺术手法在创作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体现“艺术即手法”的理念,他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理论”:“把生活中熟悉的变得陌生,把文化和思想中熟悉的变得陌生,把以前文学艺术中出现过的人们熟悉的变得陌生,把过去文学理论中人们熟悉的变得陌生。”[6]陌生化理论要求把习以为常的事物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使其变得陌生,从而拉长了读者认识事物的审美距离,增加了文本的艺术张力和吸引力。

陌生化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抓手,也是理解、掌握和学会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重要抓手。《背影》通过运用侧面描写、白描、穿插叙述等手法丰富了文本的审美意蕴,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侧面描写背影,选取车站送别的瞬间,通过这样一个苍老而孤寂的背影窥视了父亲悲凉的心境和坎坷的人生,真切地表现了父子之间真挚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背影》大量使用了白描的艺术手法,把父亲的体态、衣着打扮,特别是过铁路买桔子的一连串动作,描写得具体真切,把“我”的内心活动描摹得细致生动,全篇的基调是灰暗的,然而在这灰暗、阴冷的画面中,却出现了暖色,这就是父亲抱回来的“朱红”的桔子,象征着父亲对“我”的美好祝愿和关爱之情,也衬托了父子俩凄清的心境和社会的黑暗。

刘再复把小说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人物性格化的展示阶段以及以人物内心世界审美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的展示阶段。[7]以人物内心世界审美化作为艺术手法,主要通过内心独白或意识流等方式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性格深层结构中的矛盾内容,把人物内在世界作为审美对象和表现对象。《背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表现手法,通过“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心里暗笑他的迂” 等内心独白表现了“父子冲突”过程中儿子的成熟和成长,并将其与转变前穿插交织起来叙述,展现了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不懂到懂的心理转化历程,这正好体现了审美化的写作思路,寥寥数语凸显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直面人生的残酷和无奈,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进化,为读者展示了一副动态的审美画面。

3.结构

结构是现代科学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概念,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结构决定事物的存在状态、运动形式和性能表现,各种各样的事物又通过结构来表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结构化思维是理解和把握事物内在特质的基本方法,所以布鲁纳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一门学科的 课程应该 决定于对 能够达到 的,给那门学 科以结构 的根本原 理的最基 本的理解。”[8]

文本的结构和思路密不可分,结构是文本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思路是按照一定理路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情感的路径和脉络。结构的安排由思路决定,而思路又隐含在文本结构之中,靠结构来体现。 准确理解文本结构是把握文本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理解文本结构不仅要掌握结构本身,体会、品味结构的精巧和匠心独运,更要通过结构的把握来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背影》一文通过首尾呼应的总分总结构,将现在和过去穿插起来叙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家庭亲情伦理图。为了使首尾呼应的总分总结构体现出艺术审美的特征,作者还将这种叙事结构和心理结构结合起来,实现了“背影”的叙事和“我”的内心世界的融合式发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大班乘车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假期同学聚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