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反思

2024-06-28

《背影》反思(共14篇)

篇1:《背影》反思

背影课文教学反思

分析课文要选好角度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我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看法。

(一)抓住背影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笔者不作赘述。

(二)分析流泪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

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篇2:《背影》反思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1、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2、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

4、“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

篇3:《背影》反思

一、品题

1. 导入: 今天, 我们来读一篇老课文 《背影》。这篇散文, 你在读, 你的父亲也应当读过, 你的父亲的父亲也可能读过……几代人同读, 据我所知得到这样待遇的课文为数不多。好好读一读, 回家后再和父亲们好好聊一聊, 多有趣的事呵。

2. ( 播放PPT, 指名读 《背影》 的创作背景) 结合背景和读书的印象思考: 父亲这个 “背影”到底背负多少? ( 军阀混战、国事艰难; 老母永别、自己失业、家道败落; 爱子别离……)

二、品文

师: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感受, 散文的底色是灰暗的, 父亲的背影是沉重的。但是文中有几个颜色鲜亮的词语, 它们却是温暖的, 与背影对比、对照或呼应着, 发散出温情的微光。让我们一起细读品味。

( 一) 紫皮大衣

1. 文中几次提到大衣? ( 两次)

2. 历经多年还存留在记忆中, 并被两次在文中提及。它是很能传达一些东西的。你能从这个词语读出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对比前文的“变卖典质”和寒酸的背影体会父爱。

3.我们感受到了“紫大衣”里深藏的父爱, 那时的“我”呢? (品读第5节:有两个“我”, 一个是写作此文时的愧悔者, 一个是之前尚未觉察父爱的我, 至少没有后来体会那么深。)

( 二) 朱红的橘子

1. 不就是买个橘子吗, “我” 怎么就落泪了呢? 自由读第6节, 与自己的经历作比较, 把那些特别打动你的语句找出来, 用心读一读, 品一品。

重点: 指导研读课文插图与文本, 发现插图与课文不符之处———图上画的是父亲踮脚攀爬, 显然不如文中两只脚离地来得艰难。体会 “缩”“爬”等词的艰难。赏析白描的精准。

2. “家遭不幸, 艰难买橘” 中的爱是感天动地的, 但平常生活中的父爱也同样温暖。那我们来细致读一读, 品一品前文里平常琐屑中的爱吧。

重点: 父亲临行的回望, 不舍爱子。那习惯性的回头, 是最感人的细节。

3. 这时候的 “我”感受到父爱了吗? 找出语句读一读, 品一品。

总结: 小小的橘子, 冬天里的火。它让父子心意相通, 它让这个冬天特别温暖, 它让凄凉的生活仍有温暖。

( 三) “白色”的信

1. 这封信是写作的缘起, 读懂它就就读懂了老父亲的一颗心。

( PPT写作缘起: 写 《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 《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2. 品信。读最后一节, 引导学生发现信中言语的矛盾之处。体会潜藏在文字中的父爱。

重点: 研读关于父亲的 “不好”的词句。发现哪怕父亲的不好之处, 也有父爱之暖。

3. 儿子懂得父爱了吗? ( 引导扣住 “自然……自然” 等词体会儿子已完全理解了父爱。)

4. ( 播放PPT: 朱自清传记中有关父子不快的根源的记载) 引导学生认识到: 儿子不仅理解了, 甚至是宽容了父亲。

总结: 紫色大衣那儿, 作者还没有完全感受到父爱; 望父买橘子时, 作者理解了父爱; 多年以后, 当作者也成为一个父亲的时候, 他理解了父亲, 更重要的是谅解了父亲。

三、品诗

这一对父子……我们从 “大衣、橘子和信”读出了很多, 但是这并不是全部。因为想要读懂这篇文章, 我们可能还要用很多年。最后, 老师把自己的阅读体悟, 写成了一段文字, 和大家分享:

背影

大衣———紫色

灰色的是父亲的背影

紫色是他的魂灵

我们的父亲也会这样……

橘子———朱红

冷的日子里你是生活的微光

我于是永远充满希望

我们的父亲也会这样……

信———白色

是褪去坚强, “不好”的老父亲

有一天, 我们的父亲……

教学随想:

前一段时间, 有关 《背影》的教学争议颇多, 学习了名师、专家的观点, 觉得对自己启发很大。在一次研讨课上我也教了 《背影》, 虽是级别不高的一次活动, 但想教出 “新”的 “背影”是自己灵魂的渴望。

和别人读的不一样, 是读者的天然权力。这不是刻意的追求, 而是发生在自然的阅读状态中。 “年轻的时候, 我读罗密欧和朱丽叶, 我感动于这对年青人的爱情; 年老的时候, 我读罗密欧与朱丽叶, 我同情是他们的老父母。”

和别人教的不一样, 是教师在教学中确证自我的重要方式。有人说, 教师所能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 不是某一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而是他的观念、视野和思维方法, 我深以为然。

篇4:《背影》情感教学反思

首先我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学生们显然有些吃惊,他们没想到在这样的场合中居然能听到这首老歌,孩子们都安静地若有所思地听着。音乐声隐去,我说:“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这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母亲’——‘妈妈’,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辉煌的称呼!那么,我们的父亲如何呢?‘严父慈母’,根据中国的这句老话,仿佛做父亲的一定非常之严厉。其实,我觉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慈父是很多很多的。我们不妨说说自己的父亲。”

停了一会儿,我说:“同学们,我可以肯定,再严厉的父亲对你也有慈善的一面,你是否足够细心?你是否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下面请大家想想,然后具体地说一说。”

几分钟过后,我们班的谭东东先第一个举起了手。她笑着说:“我爸爸做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事。比如以前上小学的时候天气突变,而且是快放学的时候,雨下得特别大,我当时想等吧,等雨停再走吧。正想着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东东,走了’。我回头一看,居然是老爸!真是惊喜!在回家的路上,由于雨很大,我紧紧挨着老爸,可我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他把大部分的伞都遮挡了我。回到家时,我看到老爸的衣服几乎全湿了。当时是冬天,冷得不行,我一看到爸爸湿冷的衣服,眼睛就模糊了。”说着说着,本来笑着的她声音竟有些变调:“还有很多啦,不说了,再说就控制不住了……”

我正想再点同学起来说说自己的故事,我们班的宋楚江提议:“艾老师,你也说说你的爸爸吧!”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班上的同学们已经用掌声热烈响应他的提议了。看到这种情况,我顿了顿,说:“我的爸爸和你们的爸爸一样,很爱我,他为我做的事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就是一些简简单单的事触动到我心里的那根弦。记得有一年严冬,我上学少穿了一件棉袄,冻得我直哆嗦,我搓着手,心里后悔没听妈妈的话。这时听汪新伟说:“小君,你爸爸来了!”我走出教室,只见爸爸微笑着,手里拿着一件棉袄,说“来,穿上吧”。我穿上棉袄,身上暖和了,心里更是暖洋洋的,爸爸说“以后要注意啊”。我笑着使劲地点了点头。回到家里,妈妈听说我上学少穿了一件棉袄,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正要打我,爸爸笑着走过来,说“小孩子不懂事,算了吧”。我感激的看着爸爸,爸爸用宽容教育了我。几秒钟后,他们以掌声给予我“鼓励”。

后来又有几位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的感人之处,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进入到《背影》的学习中。有了前面良好的感情基础,学生们读起书来也格外有感情。

在分析“我”的几次流泪时,有的学生无法理解:“艾老师,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作者怎么那么容易流泪呢?这是不是夸张的写法?”这个问题问得好,直接帮我把重点转到四次流泪上。我先让学生把作者流泪的句子找出来,再作分析。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

在学生慢慢理解后,我继续说:“文章中的父爱,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关心、爱护,这种爱是浓烈、深沉、厚重的,是一种含泪的爱。这份爱表现在父亲为我所做的一件件小事里,深藏在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那份艰难和不易中。”

我觉得,学习这篇文章,必须让学生从父亲的境遇去体会,去感受父亲那一言一行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感动着作者的感动,从而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最终达到情感教育与学习教育的目的。

篇5:《背影》教学反思

文中出现了多少次“背影”?四次。

一、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最不能忘记”这一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不同寻常。

二、写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全文的重点段,格外详细:

1、先做铺垫:交待“父亲是一个胖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关于体型和衣着的两处肖像描写,在前作铺垫,让读者与之后的背影特写镜头整合起来,使头脑“背影”的画面更加清晰。

2、特写:攀爬月台,刻画得很精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身体动作,攀、缩、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动作描写很到位。写攀爬只写起始动作,不再往下写,形成“背影”的终极定格。

3、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格外感人。

注意一个细节,父亲的“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我”的是“紫毛大衣”“皮大衣”,做父母的,总是把最好的给了儿女!我们是否对这份“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爱”有些太习惯了,甚至麻木了?

三、父亲离去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时把“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意味深长。

四、读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回顾父亲这些年来的境遇,这些年来的父子关系,读到来信,泪光中又见“背影”,完成了背影形象的定格,这一形象永存作者心中。

文中出现了几次“眼泪”?四次。

一、“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为何流泪?抓住一个词“祸不单行”,父亲的工作没了,祖母死了,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这个部分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这是一篇伤感的文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全文笼罩着哀伤的氛围。

简单介绍朱自清父亲之前的职位,也算是要职,现在一下子失去了收入来源,祖母的丧事都是借钱办的,自清正要到清华念书,还有一个兄弟考上了上海交大,为了节约用度,改上当时免费的师范学校。父亲不再年轻,这个时候压力很大。这一环节很重要,学生才渐渐有了共鸣,哎,真是“祸不单行”,“惨淡”。

朱自清的眼泪绝不是懦弱,哭过痛过,之后是行动,干得漂亮!清华大学提前两年毕业,极大地为家里减少经济负担,后来在清华任教。

二、父亲攀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经济状况不好,这时还去买“朱红的橘子”,不仅仅是感动。父亲很“不容易”地给我买橘子,他的“蹒跚”,父亲老了,作为正年轻的儿女怎能不感到心酸?

三、父亲离去了,我坐在车上,“我的眼泪又来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此刻作者心中,从没像现在这样感动于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前程,想到家中光景惨淡,一时百感交集,有依恋、温暖、惆怅,悲凉、沉重、悲悯、辛酸。教人怎能不落泪?

篇6:背影教学反思

星期五上完《背影》的预习课,课后布置同学在星期六和星期日收集有关父爱的资料,如散文、诗歌,歌曲,读后感,或者写有关父亲的文章。星期一上展示课。二年五班是第一节课,早自习时,学生们就开始在黑板上板书他们想展示的内容,上课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展示,主要是收集的资料。其中的亮点是李庆同学写的读后感和王文熙写的《父亲的背影》,另外,于守源解释了他在黑板上画的图画。画面上是爸爸妈妈拉着一个小孩的手,寓意父母辛勤地抚育孩子成长。画画是他的爱好,对于他,能参与其中已属不易,我予以了热情地鼓励。第二节课是二年六班,预习时他们热情很高,原想他们表现得会很好,可结果却令人失望,展示的内容都是搜集的资料,而且方式雷同,毫无新意,没有自己的感悟,一个小组编排的小品还偏离了主题。课堂单调而乏味,时间绰绰有余。第三节是二年三班,他们没有准备。因此任务没有如期完成。精彩的情景出现在二年四班。展示时同学们的表现虽还有些拘谨和生涩,但内容却都是围绕主题有序进行着。同学们自编小品表现平日里对父母的不敬,后悔地自责,大声呼喊“爸爸,我爱你”,号召同学们回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孝敬父母。互动环节表达了同学们共同的心声,魏雨思同学还读了给老师和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由此可见,他们对《背影》一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堂相同内容的展示课,效果截然不同,原因是学生的准备不同。展示课的课堂完全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教师不好把握,因此,教师有时间还要参与到学生的准备之中,了解他们的情况,指导准备的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提出高的要求,而能力弱的学生也要参与其中,但要降低难度,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内容不充实,要及时提醒纠正,以便保证课堂的质量,而不应信马由缰的进行到哪儿就算哪,否则,既浪费时间,又毫无实效,是在是得不偿失。

篇7:背影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经典散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几点体会:

1、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升华体验,让在学生自主研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表达,学生的发言有亮点。例如:读到“爸爸为我买橘子”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的学生就说:“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爸爸,为了儿子,再苦再累也不怕!”但也有的学生认为:爸爸的作法不可取,因为儿子也已经是大人了,就应该让他自己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的生命就在于读书的过程中,以文本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融入自我的体验和感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引发新的共鸣和思维,创造出新的境界,感悟出新内容,从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2、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与交流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有着生命意义的师生的共融共进的历程,是生机勃勃和五彩缤纷的。在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时,有的学生认为”车站送别”一节感人,有的则觉得”爸爸为我买橘子”一部分更让人感动.同样,让学生畅想表达为什么感动时,学生同样有着不同的感觉和见解。如本课要感悟课文父爱时,学生从几个描写父亲的简单语言和动作中体会了父爱的伟大,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篇8:熟悉的背影

心酸了, 泪流了, 却依旧唤不回……。

走过十多年的护理生涯, 多少时日黑夜白昼交替, 黑夜常伴随我度过, 不知不觉中已爱上夜的宁静。寂静深夜里, 天空中繁星点点高挂闪烁着, 好像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诉说着彼此的情感, 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 或许是夜里人们放慢脚步, 不再有白天忙碌及紧张的气氛, 心情也跟著沉澱下来。

“学妹快!05床病患没呼吸了!”经过一个多小时急救, 病患者在插管后, 在医师跟家属的详细解释下, 不是急需转到加护病房继续做后续治疗, 不然就是家属决定把病人带回家, 帮忙家属办理离院手续后, 目送病况危重的病人及悲痛欲绝的家属离开。我对这些过程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每一次仍能触动我心。熟悉的场景歷歷在目。有些事虽已发生久远, 却仍深刻烙印在我心里。

我青春时期远离家乡, 独自北上就学, 每次回家, 那微胖又不同的熟悉背影总是在熟悉的地方等待着我, 回家时间再晚, 也都耐心等候。记得那一年, 晴天霹雳的消息打击全家人, 无不良嗜好的老爸竟在无预警下由医师口中宣布罹患癌症, 家人陪他看了许多家医院后终于证实了诊断, 但老人家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任何治疗, 在我几番劝导及恳求下仍无法改变他的心意, 我想他应该是不甘愿屈就命运, 想争取生命的自主权吧?最后经多方朋友与亲属介绍寻求偏方治疗, 病情与体力却不断地变差, 不得不再次回到医院。放射线治疗及化学治疗下, 老爸只剩下瘦弱的身体跟病魔对抗, 癌细胞转移带给他椎心刺骨的疼痛, 但他总是默默承受一切不适一电疗及化疗造成恶心、呕吐、掉发、异味及身心的不适。我能做的只是经常请假返家, 陪伴在身边。为他擦擦身, 清除呕吐物, 陪他说说话, 让他感觉舒服一些与感觉我的存在。或许是因为我们做子女的自私, 想多留他一段时日, 在身为子女与医护人员的伦理冲突下, 因此, 终究没让他签署放弃急救的文件。有一天或许是累了、倦了, 他告诉我们想回家, 生着气且流着眼泪恳求家人:我想要回家!但总在家人的安抚及镇静剂下无奈地留下来。然而病况仍未好转, 后来因意识不清与呼吸喘, 医师解释后, 紧急的插上气管内管, 靠着呼吸器呼吸, 满身管路及升压药维持着剩余且微弱的生命。我望着那熟悉的身影躺在病床上, 孤独地奋斗着, 我们却无能为力, 最后只能依依不舍, 含着泪带着他回家, 在家中陪他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卸下白衣天使的光环后, 我也只是个平凡的人而已, 人生的生、老、病、死, 谁能躲得过呢?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育养而亲不待。故乡的山, 故乡的景色, 一样也没改变, 人世间变化却如此无常, 虽然陪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却也留下永远的遗憾。回家的路依旧如此熟悉, 但曾几何时, 那熟悉的背影却早已不在。心酸了, 泪流了, 却依旧唤不回……我常想时光若能倒转, 我会如何做?

现在, 我仍坚强地站在临床岗位上, 虽然每日面对且照顾着需要靠全身管路及呼吸器而努力奋斗着的病患, 或许有些许的无奈及无能为力, 但在感叹生命是如此脆弱的同时, 也在他们身上看到生命的韧性, 坚强努力地活着, 犹如那熟悉的身影一样。所以我总希望自己能再尽一份微薄的心力, 也让自己不再有更多的遗憾。

夫子看故事

篇9:关于《背影》的教学反思

一、 教学立场:读出文本的个人意义

一线教师的教学话语权至少应体现在这样两方面:一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对经典文本的理解一定会带上个人体验,拥有个人发现;二是作为在教学现场的人,面对真实学情,最有发言权。教师既然不是“知识贩子”就应当和学生一起“发现”,共同成长。每一种文本读解,对于学生都是全新的,但只有教师带着发现的喜悦与学生在文本中相遇,教学才对师生产生个人意义。

为了不落窠臼,我尝试从词语色彩的角度,重新阐释这篇散文。朱自清是一个长于着色绘文的作家,他的很多写景散文色彩浓艳之极。但我们把《背影》当作一幅画来看,看到的是灰色的世界。但凄凉的灰暗之中也有温暖的色彩,细品之下才发现:大衣(紫毛)、橘子(朱红),是很闪亮的存在,“信”(白色),是全文难点,是隐含的色彩。即使是作为一篇纪实散文,也并不是生活的复制。那些历经多年还留存于记忆中的东西,都是有特别意义的,有些东西甚至作者本人并不完全知晓,譬如这些色彩。从“大衣·橘子·信”的色彩角度去读解全篇,可能有些牵强的理解,但是这种新鲜的视角还是让我激动。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一年过去了,还有学生清楚记得这样的一堂课和课上的一些对话,我想这是最好的肯定。

二、 审美追求:追求“语文”的感动

《背影》是一篇很感人的纪实散文。无论怎么教,怎么读,师生不感动,终是失败。但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应当是“语文”的感动,而不能只满足于“思品”的感动。

1. 有限度地唤醒生活经验。《背影》中那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亲情故事和父子纠葛,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因此,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对文本中的词句产生一种鲜活的感受,让文本鲜活起来。但是,无限度地掺入学生的生活,当然也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甚至某一个学生亲情故事会让语文现场的学生为之感动流泪,但我提醒自己,那不全是语文的感动,甚至大部分不是语文的感动。只有源于对文本的细品,被词语激荡了自己的心,语文味才足。引入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文本的力量。

2. 审慎地运用影视媒介。从头至尾,我没有引用更精彩的朗读录音或是别的,而采用我和学生的本色朗读,我更杜绝所有煸情的音乐出现,这可能有些偏执,但据我所知,不读书,只听音乐,那些敏感的孩子也会流泪。被打动是好事,但语文课上,我希望是文字的力量在打动学生,而不是别的。

3. 有节制地推出背景知识。厚重是经典老课文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因为它带有历史的印记,一部《背影》几多风雨。但什么背景可以出示,什么背景可以不出示,我做了一些取舍。文本是一个艺术体,它不需借助任何力量自有魅力,我不想因为背景的“精彩”而掩盖了文字的光华。

三、 教学实践:让词语成为文本细读的支撑点

越是经典的文本越需要不厌其烦地细读,细读方能品出其中味道。每位教师细读切入的视角各不相同,我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抓住词语,从词语入手理解全篇的情感。比如:1. 皮大衣。这个词与“背影”的寒酸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感受到:经典文本中那些看似细小的东西,都很有表情达意的能量。2. 朱红的橘子。一是扣词细读。重点是父亲攀爬月台部分,引导学生图文对比,体会那一“缩”的艰难,感受到了白描的力量。二是追问促思。让学生不仅能从艰难处,更能从平常琐屑中发现“父爱”。这与其说是培养学生对爱的感受能力,不如说是培养学生“于平常处见精彩”的文本细读能力。3. 白色的信。一是细读“信”,品“父爱”。让学生发现,即使是父亲的“不好”中也不乏亲情温暖。二是细读文,品“爱父”。让学生体会到,儿子不仅理解了父亲,甚至是体谅和宽容了父亲。最后一段的感人力量就在于父子相谐。不知不觉中,“我”已由“爱”的承受者,成为“爱”的施与者了。

篇10:《背影》教学反思

身为语文教师,我写了下水作文,用自己的体验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尤其是在第二课时我问学生:“父亲在文中讲了五句话儿,那么‘我’讲了几句话?”这个问题一针见血,使学生感到震惊与羞愧!原来“我”对父亲说:“爸爸,你走吧。”有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的自作聪明,不理解父亲,才体会不出老爸的爱子情深。生活中的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老爸个头比较矮,比较胖,我要求他尽量不要到学校里来看我,我甚至不愿同学知道他是我父亲。我……”说着他哭了,一切已尽在不言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学,完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的读后感,高质量完成了习作《_______的父亲》。学生有感而发,一篇篇虽稚嫩但充满感念与激情的习作,打消了我原先担心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为凑字数而作文亦或是虚构为文的顾虑。

语文与生活同在,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局限在课本中,必然远离实践。因此本文的教与学,则应以“父爱”为主题,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父爱的含蓄、深沉与博大的基础上,以教材《背影》为范例,开展《父爱如山》的阅读活动实践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读促写,自主表达,多读多写。千万不可越俎代庖,削弱学生的语文实践。把“破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让“有字书”与“无字书”相参照,使“阅读生活”与“人性完善”一体化,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参悟生活真谛,进而内化,充实和优化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强烈的表达欲,写出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作文。读写是语文的双翅,读得少,读得不得法,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釜底抽薪。一定要打开学生课外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在《背影》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真正感受到了在自主空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积极探究的实践中,我也感受到了他们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的愉快,也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自豪和快乐。

篇11:《背影》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看法。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凌焕新),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笔者不作赘述。

(二)分析流泪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三)对比服装

篇12:课文《背影》教学反思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凌焕新),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笔者不作赘述。

(二)分析流泪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

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三)对比服装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环境”,从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我的关心程度。父亲穿着很朴素,“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价,颜色普通。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就连给脚夫的小费,父亲也要讲价,家境惨淡可见一斑。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出读书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亲为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贵重,也很时髦。通过父子服装的对比,不言自明: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远远胜过自己。从父子服装对比这一角度来分析课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篇13:背影

1.通过解析学生所绘情感曲线图, 深入分析文本词句, 把握在特定环境下"背影"所蕴含的情感。

2.结合学生提出的质疑, 挖掘文本与背景, 多角度解读朱自清写《背影》的心理。

3.感受和理解父子亲情并转化为文本输出。

二、教学重点

结合曲线图挖掘文本, 分析作者情感变化, 理解作者复杂情感。

三、教学难点

讨论朱自清写《背影》的写作动机。

四、课前准备

(一) 学生:

1.反复阅读文章, 完成字词和文学常识的知识积累和相关背景资料的搜集, 并利用"电子书包"上传至平台论坛。

2.通过利用"电子书包"观看网络学案中推送的微课, 学习散文阅读方法, 完成论坛"我思我在"栏目中的讨论。

3.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在平台论坛"我思我在"栏目中互动交流。

4.写一个关于"父母给予我爱"的细节上传至平台论坛中的"我写我心"栏目。

(二) 老师:

1.准备学习资料

A."车站送行"发生的背景 (引用其他老师资源)

B.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关系 (引用其他老师资源)

C.电视散文《背影》 (网络来源)

D.推荐阅读文章列表

E.微课"细致传神的描写" (分析文中动作、衣着的用词等) (引用其他老师资源)

F.微课"传情达意的副词" (引导学生关注副词, 在文中找到一处这样的词句进行分析) (引用其他老师资源)

G.微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描写, 写出父亲四句话之后的潜台词) (引用其他老师资源)

H.微课"反复而不重复的句子" (引导学生关注四次流泪所表达的情感, 以时间为横轴, 情感强烈程度为竖轴, 画出作者行文的心电图, 并解说为什么这样画) (引用其他老师资源)

(注:以上学习资料均通过"电子书包"中的网络学案推送给学生, 为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提供指导。)

I.在论坛"我思我在"栏目中新建主题"朱自清给父亲的回信", 并上传"背影课用1-修改.ppt", 供学生课上写关键词使用。

J.参与学生在论坛中的讨论, 对学生发言、质疑进行整理和反馈, 并调整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六、教师反思

运用“电子书包”平台进行学习的形式,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视野。大量的阅读助读材料、拓展资料, 多角度的切入和理解文本, 这都是在普通的课堂上很难实现的。平台讨论大大拓展了学生参与的可能性和积极性, 教师评价和学生的点赞鲜花使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 学生们很关注自己的帖子得到了多少鲜花, 得到了怎样的标签。为了让自己的发言更完美, 学生对文本本身和推荐材料都进行了多次阅读, 这不仅使学生更熟悉文章内容, 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更自信、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感悟, 打破了老师一言堂的局面。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 我真的感悟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重要, 按部就班的流程、插页精美的PPT不是教学的重点, 感悟到老师是在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点拨, 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经过这一次实践, 我设想:学生还可以打破老师给定的学习范围, 真正地自由、自主地学习;我们可以打破语文书的结构限制, 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具体篇章。

篇14:长长的背影

在这些日子,人们频频提到朱自清的《背影》:与朱先生合作了二十年的开明书店在挽联里写着“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位北大学生在悼文里说他仍然看见“一根手杖支持着那一个瘦矮的背影”。小说家沈从文写了《不毁灭的背影》,诗人唐则赋予“背影”以象征的意义,他说:“我更爱把朱先生看成这时代受难的到处给人蔑视的知识生活的代表,从他身上看出人类的受难里的更深重的知识的受难,他的‘背影’是很长的。”

许多人都谈到朱先生晚年“表现得十分年轻”,最有力的证明自然是一九四八年元旦的“扭秧歌”;但朱先生身边的余冠英却提到先生偶然写作的旧体诗里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圭角磨堪尽,襟怀惨不温”,“分明见出他心境的阴黯,沉重”。朱自清的至交叶圣陶也谈到“他近年来很有顾影亟亟的心情”。但他们都认为这种内在精神上的忧郁、沉重,怕不是为国事,也不见得是为生活,而是他因病而常常想到死。据说他曾谈到过这样的想法:“人生上寿百年也还嫌短,百年之内做不出多少事来”。凡事认真的朱自清对待“死亡”也是如此认真:他要抢在死神降临之前,思考与探索还能够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与人类做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诗人唐把朱自清看作是这个时代的人类的受难的知识者的代表,不失为一个深刻的观察:搅动着晚年朱自清内心的,正是在变动的大时代里他自己,以至同类知识者的命运、责任与选择。

其实,早在二十年代末,也即一九二八年二月七日,朱自清写过一篇题为《那里走》的文章,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朱自清看来,一九二八年的中国正面临着由“思想的革命”向“政治革命”与“经济革命”的转折。如果前一阶段(也即人们通常说的“五四”时期)“要的是解放,有的是自由,做的是学理的研究”,新时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领导革命的)党”的时代,“党所要求个人的,是无条件的牺牲”。知识者于是面对着“那里走”的困惑:一面看清革命是“势所必至”,一面又深怕革命将“毁掉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促进自己的灭亡”——其实这也正是当年德国诗人海涅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在二十年代末,朱自清和他的朋友最后的选择是:“躲”到“学术,文学,艺术”里去,“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舒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二十年过去了,一九四八年的朱自清发现他重又面对这个恼人的“那里走”的问题,而且在这个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刻,“躲”进象牙塔已不再可能。这时,朱自清对问题的思考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他更多的是从知识分子自身进行反省。于是,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且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吧。

与同时期一些夸大知识者作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相比,朱自清的自我估价是冷静与客观的。他不仅看到了知识分子在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的中外反动势力面前的软弱,更正视知识者不能满足广大民众基本生存要求的根本局限。他也因此有足够的勇气直面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国已经失去了“五四”时期曾经有过的“领导的地位”的事实。在破除了对知识者自我的迷信与神话以后,朱自清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被“悬空”的危机。在另一篇文章里,他又提出了“自己是世界的时代的一环,别脱了节才算真好”的警告。——人们很容易要联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名言:“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啊,真糟,天生我偏要我把它重新整好!”但此时朱自清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他们的英国精神兄弟重整乾坤的自信,他们更担心着被时代抛弃。这种缺乏自信与担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朱自清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之处;在前述那篇《那里走》里,朱先生就有过这样的反省:“在性格上,我是一个因循的人,永远只能跟着而不能领着;我又是没有定见的人,只是东鳞西爪地渔猎一点儿;我是这样的爱变化,甚至说是学时髦,也是可以的,这种性格使我在许多情形里感着矛盾”。朱先生的宽容在另一面也使他易受时代风尚与他人(包括自己的学生)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把这仅仅归结为“谦虚”的美德,追求“进步”的表现;恐也不纯粹是攻击者所说的“趋时”:这其实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直线思维所不能把握的、相当复杂的精神现象。而其结果是“人民”进入了朱自清和他的朋友的视野,出现了被人们着意强调的所谓朱自清的“转变”。以下这段话是经常被引用的:“知识分子的既得利益虽然赶不上豪门,但生活到底比农民要高”,“要许多知识分子每人都丢开既得利益不是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上是知道该接受的,但习惯上变不过来。所以我对学生说,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里,要向“下层人民”靠拢,以寻求新的支撑点的趋向是明显的(以知识者的境遇与农民相比的思路显然与传统的“悯农”思想有关),但也仍然充满了矛盾,表现出既想改变知识分子“自己”,又害怕失去“自己”的困惑。于是又有了“调整”之说。朱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在“动乱时代”三种人的选择,在作为社会的消费(浪费)者的“颓废者”与“时代的领导人”的“改造者”之外,还有一种“调整者”,他们“只是大时代的一些小人物”,“谨慎的调整着种种传统和原则,忠诚的保持着那些”,“可以与改造者相辅为用”。既“调整”又“保持”,正是这一时期朱自清先生的基本思想文化原则与选择,也许比前述“转变”之说更切合朱先生的思想实际。

朱先生在这一时期所写的一篇文章里,谈到他自己曾是新文学的“言志派”;在学术上,他是一直被视为“学院派”的一个代表的。用当前人们常用的概念,朱自清的基本文化取向是一种“精英文化”的立场。他正是从此出发,进行他的文化调整与坚守的。于是人们注意到,在《论标语口号》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一方面站在他固有的“爱平静爱自由的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立场上,批评代表集体力量的标语口号往往对“个人”构成“压力”,“足以妨碍自由”,是一种非理性的“起哄”与“叫嚣”;但他同时又“设身处地”地为之辩护:“人们要求生存,要求吃饭,怎么能单怪他们起哄或叫嚣呢?”他提醒人们,在反感仅“用来装点门面”、毫无诚意的标语口号时,不要将“有意义可解的”、真诚地表现着一种集体意志的、作为“战斗武器”的标语口号也一概否定,“这是不公道的”。他的结论是:“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现在虽然还未必能够完全接受标语口号这办法,但是标语口号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是该去求了解的。”这是一种跳出了“知识分子本位”的,更为宽容的文化态度:竭力去了解异己者的立场、处境,理解(并非认同)其“存在的理由”。正是基于这种“理解”的立场,他指出,曾经是“五四”新文学对立面的“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意在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在过于沉重的生活中,“文学带着消遣,似乎也是应该的”,他进而对文学史与现实创作中的“雅俗共赏”、“通俗化”倾向进行了学理的研究与充分的肯定。在《论朗诵诗》等文章里,他对具有强烈政治性、群众性、战斗性的作品,也表现出一种“理解”:他指出,坐在书斋里看,会觉得这些作品充满“野气,火气,教训气”,只是“宣传品”,而不是文学艺术;只有“参加集会,走进群众里去听,才能接受它”,承认它的“独立的地位”与价值。对赵树理等解放区作家所进行的“文艺大众化”的努力,他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与肯定。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种自觉的努力:将他(及同类知识分子)所熟悉的“五四”个性主义话语与正在发展中的集体主义的革命话语沟通,将他(及同类知识分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精英文化与在他看来颇具生命活力的平民文化沟通,或者如吴晓铃先生在悼念文章中所说,他试图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学院和民间不再保存对立式的分野”。这种努力自然是反映了在中国颇有影响的学院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要动向,为时人所注目。冯友兰先生在朱自清先生逝世以后,曾沉重地表示:“对于中国文艺的过去与将来有一套整个看法底人,实在太少了。”朱先生的以上文艺(文化)思想、立场的“调整”,正是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对中国文艺(文化)“将来”的发展提出某些设想。他作过这样的概括:“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强调对“人民(俗人,常人)”的“偏重”,自然是表现了一种时代的倾向,但对“雅俗共赏”的注重,对文学“现代性”的坚持,仍然是“兼容并包”、多元发展的思路。因此,朱先生一再提醒人们,他强调“朗诵诗”、通俗化、大众化作品“应该有独立的地位”,绝不是主张它们应有“独占的地位”。朱自清先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即使会有(罢黜百家)这一个时期,相信诗国终于不会那么狭小的。”这表明,他对“将来”中国文学、艺术、学术发展道路的设想是宽阔而非狭窄,多元而非一元的,而他对“将来”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思想准备的。看来二十年前那个“新时代将导致文化毁灭”的阴影并没有完全从他心上拂去,只是较少涉及罢了。

朱自清的文化“调整”,具有明显的折衷色彩,在那个要求建立革命话语绝对权威的时代,自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在悼念朱先生的文章中,当有人预言“如果他活到将来,在新的社会中,将更有他的大用”时,只能看作是与他同类的知识者的一个善良的愿望。但历史的戏剧性发展,却使朱自清先生的名字在新中国有了意想不到的“大用”:他成了一位“民族英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范,一个高耸于云端的“历史巨人”,甚至“革命烈士”,这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是怎样产生的呢?

其实在朱先生逝世以后,就已见端倪。开始是自发的悼念,集中于对“人”的朱自清与“知识分子(学者、文人)”的朱自清的追思。人们赞扬他“蓄道德,能文章”(俞平伯),是“最有良心的好人与学者”(郑振铎),具有“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近于“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君子”(沈从文),哀叹他活得“太累”(沈从文),“致命”于“太认真”(余冠英),等等。透过这一声声泣血的哀哭,人们看到了一代知识者的苦苦挣扎:在这混乱的时代,身处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却始终渴望着坚守住自己的精神阵地,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情操、人格与价值。朱自清的死,使他成为这种知识群体的意志与愿望的代表。

在这些回忆中,许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谈到了朱自清晚年思想、文化选择上的某些变化。但人们同时强调“他没有突变,他怕忽然落了空,他是一步步地变”。吴晗的文章最早公布了一个事实:朱先生曾签名拒绝接受美援物资,在临终前两天,他又重申此事,郑重嘱咐夫人“千万别忘记”;吴晗认为这可以视为朱先生的遗嘱,但他仍然强调朱自清“是独立的、自由的、进步的作家、学者、教授、人民的友人”。有的文章里也出现了关于朱自清是一个“斗士”的说法,这也是由朱先生曾称闻一多为“诗人、学者、斗士”而引发出来的,也有文章把朱自清(以及闻一多)晚年的选择提升为“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杨晦的文章,他尖锐地批评了二十年代中后期与三十年代“清华”时期的朱自清“退守”于“纯文学”,是背离“五四”的“一股逆流”,并因此而高度评价晚年朱自清向“人民立场”的“转变”。他认为,许多悼念朱先生的文章其实是在“称道”朱先生的“弱点”,因此,必须强调朱先生“转变”的意义,并明确“提出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可以说,杨晦的文章第一次把革命话语的时代主题与阶级分析的观念、方法引入了对朱自清的悼念中。

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冯雪峰的纪念文章。冯文有一个颇为特别的说明:“我得到了朱先生的逝世消息以后,就被有些沉重的悲哀的茫然之感和回忆的怅惘情绪所纷扰,几次想写一点更为私人的纪念文字都没有写成,使我觉得我们都很容易表露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因为我越回忆就越感到怅惘的情绪”。那么,写出的这篇就是克服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非私人的,也即代表集体意志的了。文章以更鲜明的阶级观点,指明前期朱自清“所缺乏的”,“就是革命的阶级立场和思想”,但他终于克服了这一前进道路上的沉重包袱,“把爱从小资产阶级移向广大的工农大众”,“走向人民革命”,成为一个“民主战士”。作者的结论是:“对于知识分子,现在走向革命的道路是畅通的,在这一点上朱先生也还是个引路人”。——这显然是一次将晚年朱先生的思想文化选择纳入革命话语模式的自觉努力,径直说,冯雪峰用革命话语的观念、思维,以至语言,将朱自清彻底“改造(改塑,改写)”了。如果说在冯雪峰这里,还算是个人行为;那么,当《大众文艺丛刊》第四集以“同人”的名义,发表《敬悼朱自清先生》一文,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改造”与“引导”了。文章强调的是作为“自由主义作家”的朱自清的转变的意义,把他的晚年思想概括为“有社会责任感,为大众服务,向群众学习”三点,显然也是要与革命话语“接轨”。而文章结尾将朱先生之死,归之于国民党“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政策”的“迫害”,赞扬朱先生拒绝美援的遗言“将象炸弹一样震栗着马歇尔、司徒雷登和一切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头子”,以及“乞怜于美帝”的胡适“之流”,更是将朱自清彻底地政治化,并纳入国内与国际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

悼念朱自清的最后一笔,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未来的新中国的导师、统帅、舵手毛泽东来完成的。这确乎出人意料。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八月,正是朱自清离世一周年。时机选在美国政府公布对华政策“白皮书”,毛泽东连发数篇评论,借以讨论“(中国)革命和内外各方面的关系”,以说服与争取对新中国持有疑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这场为新中国成立作舆论准备的宣传战中,毛泽东注意到了朱自清与闻一多,挥笔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确实是大手笔!这是将革命话语与民族主义话语相统一的成功努力;正是通过对闻一多、朱自清的歌颂,毛泽东(及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更高地举起了民族主义的大旗,并因此而争取了不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比起冯雪峰、邵荃麟等文艺理论家,毛泽东显然更高一筹,掷地有声的二百余言,就将朱自清(和闻一多)“盖棺论定”了。

但是,在“论定”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更为丰富、远为复杂的朱自清呢?

上一篇:《李时珍》教学设计内容下一篇:中班活动设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