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两首

2024-06-26

毛泽东词两首(共8篇)

篇1:毛泽东词两首

毛泽东词两首教学设计

流渡中学:严庄坤

教师寄语: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2、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欣赏能力

3、学习作者伟大胸襟,豪迈气魄 预习作业:

1、熟读两首词,争取背诵

2、结合注释,读懂词句的意思

3、提出两个以上的疑难问题

第一课时:《忆秦娥•娄山关》

一、预习交流

二、介绍背景资料,导入新课: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初期,由于执行了王明的错误路线,红军处处被动,遭到了巨大损失,革命处于危急关头。1935年月1月,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红军越过娄山关,准备北渡长江,蒋介石急忙集结重兵拦截。由于毛泽东果断决策,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两次在娄山关一举歼灭和击溃敌人。娄山关战役是毛泽东指挥的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在胜仗,极大的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忆秦娥•娄山关》就是毛泽东在指挥娄山关战斗取得胜利之后写下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

2、小组内互相听读,把握字音、节奏和感情。

3、师示范朗读,生仿读,齐读。

四、精读课文,讨论解决。

1、默读全词,体会、想象词句大意,勾画疑难词句并交流。

2、整体把握:整首词分为上下两阕,所写的时间、内容、风格是否一样?

3、女生齐读上阕,男生齐读下阕,把握情感。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上阕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情感?(“意象”就是选用恰当的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即用“具象”表达“意向”)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毛泽东什么样的情怀?

3、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评议描述全词你喜欢的写景句。

六、总结全词:

全词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的行军情景和战斗胜利后越过雄关的情形,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成功刻画了红军的英雄形象,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气慨。

七、背诵全词:

八、当堂训练:

1、这首词的词牌是(),它跟词的()有关;词题是(),它跟词的()有关。

2、上阕四、五句写了行军途中的哪两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3、词的上、下阕使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它是()。

4、本词的中心句是:()。你还能想起类似的古诗词句吗?请写出来。

第二课时《沁园春•雪》

一、预习交流

二、介绍背景资料,导入新课:

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他登上海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沁园春•雪》。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应民主人士柳亚子的要求,亲笔写下了这首咏雪词给他。原作因而被爱好者传抄,不久即先后被重庆两家报纸发表,一时轰动山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全词,注意读准下列加粗划线字。

分()外妖娆 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 今朝()

2、请两位同学朗读,你认为这首词应读出什么情感?

3、师示范朗读,要求:听准字音、节奏、情感。

4、生仿读、齐读。

四、精读课文,讨论解决:

1、这首词很明显分为上下两阕,在上下两阕之间有一过渡句,请同学们速读全词,找出这一过渡句。

2、“江山如此多娇,”是承接上阕来写的,上阕就描写了祖国东山多娇的雪景。思考:概括描写北国壮丽雪景的是哪一句?“望”即“登高远眺”之意,作者望到了什么?作者望着眼前雪景,产生了怎样的想象?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引起下文,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思考:哪些英雄为这折腰呢?对这些英雄,作者是如何评价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主为能称得上英雄的人物是谁?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这是一首雄壮的写景抒情诗,意境雄奇壮阔。请反复吟咏,乘上想象的翅膀吧,赏析你喜欢的词句,说说它的妙处。

六、总结全词: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词作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心将胜过前人的自信,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七、全体齐读,背诵全词:

八、巩固训练:

1、运用以动写静,比喻、拟人手法的句子是()

2、想象雪后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3、“惜秦皇汉武”中“惜”如何理解?“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除了本文你还知道毛泽东的那些诗词名句请写出来:

5、默写全词:

篇2:毛泽东词两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毛泽东,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深刻性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本词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础掌握

对照下列词语的意思,读懂全诗。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

咏:用诗词等来叙述。

犹:仍然,还。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形容盛开的样子。

二、诗句理解

1、带着自己对梅花的理解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梅花的形象。

2、词里的梅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里?

3、梅是怎样开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什么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比较阅读

毛泽东的咏梅与陆游的咏梅诗比较。写作背景:

毛词背景: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

陆词背景: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两首词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低沉孤高。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四、课后作业

请搜集有关写梅花的诗句,读一读,体会感情,并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引入

从背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引入本词的教学。

二、新课

1、毛泽东生平:(学生介绍,老师概括。)(展示其书法作品。)

2、本词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3、字词:

⑴多音字:分、数、汗、还、朝。⑵难字:莽、娆、竞、骚。

4、录音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5、学生齐读,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缺点予以更正。

6、分析: ⑴上阕:

提问: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

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⑵详细分析上阕: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会像白象在奔跑?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山”因、蜿蜒、高低起伏而说“舞”,“高原”因雄伟浩大说驰。化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提问:“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虚写。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⑶下阕。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明确: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⑷详细分析下阕: ①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古代帝王?“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略输”、“稍逊”、与“只识”相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应

该看看今天的无产阶级,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矣”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评古”是为了“颂今”。

⑸齐读这首词,力求当堂成诵。⑹总结这首词的层次思路与写法:(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接着评说历代帝王,最后深化开掘,抒发豪情壮志。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从表达方式看,上阕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下阕议论、抒情,“议”得恰如其分,“抒”得气冲斗牛;上阕的描写为下阕的议论、抒情作了坚实的铺垫。

三、解决课后练习

四、布置作业

1、结合本课内容及写法,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篇3:《辛弃疾词两首》的教学争议

课堂进行到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英雄泪”环节, 学习《水龙吟》的一位同学自主赏析“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 登临意”, 从“遍”“无人会”中品读出了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人赏识的悲慨。教师补充“看了”一词的品读。品赏之后, 请这位学生朗读。遗憾的是学生朗读的“味”儿不够, 教师就来点示范朗读, 帮助学生感悟。教师深情地读到“栏杆拍遍”时, 便用手拍打讲桌, “砰砰”的声响引来了全场的目光。

评议时, 一些老师认为无需用手拍打讲桌, 感情过了, 教师失态了, 教师显得不够理性。语文教学的确需要理性, 但理性需要感性的铺垫。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性, 更要有感情。许多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 用血泪写成的。当讲到辛弃疾的人生时, 我的感情几乎在燃烧。我也发现同学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别样的东西, 在那一刻, 我和学生似乎真正体悟到了语文的神韵。

这个不合乎“常规”的动作还缘自我的一段学习经历。95年上学时, 我的文选老师黄伟先生 (现为宁波大学课程所教授) 在讲授《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雷军长大发雷霆之时, 便模拟雷军长的举动:用拳头猛击桌子;还有在安徽师范大学的一次拥有几千人的学术报告会上, 朱良志先生 (时任文学院院长, 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讲述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这句词时, 用力击打主席台。年近七十的陈钟樑先生在读《七根火柴》时, 声音哽咽, 泣不成声;北京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朗读《将进酒》时醉意十足, 步履蹒跚。这些画面烙在我的记忆深处, 这就是语文!语文的诗意往往就是一个动作, 一种表情, 一声叹息!它足以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

二、争议之二:分组可否

一节课教授两首宋词, 怎么教?我采用整合的方式处理教材, 作一次大胆的尝试。考虑到辛弃疾的词作用典过多, 若一节课两首词让学生全部学习, 可能难度较大。于是, 我选取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整体感知, 获取直观印象, 再从学生的感受中拈取“英雄泪”一词, 然后分组学习, 一组研读一首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让学生平均用力, 以致阅读时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 进入不到诗词的意境中去。只是想以一首词的学习带动另一首词的学习, 学生间相互获取阅读智慧。最后把辛弃疾35岁的作品与66岁的作品链接, 将江南游子和老年廉颇的形象对接, 辅以辛弃疾的人生履历表, 让学生深一层地体悟辛弃疾的悲苦人生, 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事实上, 当我让学生静静注视辛弃疾的照片时, 全场静穆。在此时, 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 灵魂已经震撼!

课后也有老师评价说, 不宜分组, 分组以后, 学生不还是学习一首词吗?必修课能采取这样的上法吗?语文老师要教的东西是教授不完的。只有善于选择, 善于舍弃, 善于整合教学内容,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讨论交流, 倡导小组合作互补学生的独立学习, 是指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 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 伙伴的交互作用, 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 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陈钟樑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我想学生在一堂课里心灵得以震颤, 精神得以升华, 这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三、争议之三:背景介绍

这一堂课教学里, 我没有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课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词作品赏——总结。我把背景切到了最后。很多老师以为课前没有进行背景介绍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沉闷, 学生学习难度加大, 课堂不流畅。

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到“本真”上来。试问, 我们平时阅读作品, 要先去考察作者的身世吗?我们不都是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吗?不放在开头介绍或暂不介绍相关背景, 是因为, 学生在初中学过辛弃疾的词作, 导入时进行了激活, 初中时已经学过关于南宋的历史, 教师还需要着重强调吗?再作索然无味的陈述吗?关键是, 这样做会干扰学生的本真阅读, 可能让学生产生错觉, 以为阅读很容易。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感悟的空间, 失去了和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阅读困难, 恰恰是教学的起点, 是教学的常态。如果把背景介绍置于讲读后期, 则学生会回过头重新知觉课文中提到的信息, 对注意和学习产生一种逆向影响。一般来讲, 艺术价值很高或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言近旨远的文章比较适合于将背景介绍置于讲读之后。

由于背景的提前介绍导致一堂课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 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先讲述“大革命”背景, 结果学生读出了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既是大革命中一位知识分子寻求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困惑迷惘心态的表现, 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美文。如果在讲读之初就介绍背景, 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时代性和思想性上, 而忽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篇4:唐词两首鉴赏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解】①西塞山:在浙江吴兴县西面。②鳜鱼:大口细鳞,淡黄带浅色的鱼。③箬笠:竹篾和箬叶编成的斗笠。

【赏析】张志和的这首词,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首词读来朗朗上口,为我们展示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位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穿绿色的蓑衣。他在斜风细雨中尽情地欣赏着西塞山前飞翔的白鹭和桃花流水。

这位渔翁所处的环境幽雅宁静,完全避开了嘈杂、污浊的社会环境,是一理想的世外桃源。这种隐士的生活,也是张志和所追求的。因为他在唐肃宗时曾被贬官,赦还后,他便引退江湖,自号烟波钓徒,过上了隐士的生活。

渔歌子

[唐] 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日月。

【注解】①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唐末为陵州判官(节度使幕僚),后在荆南(南平国)为官。归宋后,任黄州刺史。②浩浩:广大的样子。③金波:指月光。④杜若:香草名。⑤霅水:即霅溪,在浙江吴兴县,东北流入太湖。⑥松江:即吴凇江,又名松陵江,在今江苏境内,是太湖最大的支脉。⑦侬:我。

【赏析】孙光宪在这首词中,为我们描绘出了这样的画面:在秋季下霜的夜晚,“我”泛舟经过霅水和松江。水边洲上传来杜若浓郁的香气和一声宿雁的清脆叫声。水面宽阔,风波浩渺,流萤明灭。这时,隐约的笛声传来,使“我”心情愉快。放眼四顾,顿觉得天地万物都入胸怀。

这首词,画面辽阔,境界高远。读后,令人心情激动,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仿佛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宠辱皆忘,陶醉于大自然。

【练习】请比较这两首词的异同。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同点:①两词都描绘出了令人陶醉的美景,语言通俗易懂。②两词都从视觉入手,写出了人的所见。

篇5:辛弃疾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翻译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远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吴地产的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然而)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我来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李清照词两首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我一个人孤独地在陋室里若有所失地东寻西找,但过去的一切都在**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找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又引起我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只有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却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可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看见北雁南来,就自然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同采摘啊!我只能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这样怎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天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滋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一、深情导入

公元1084年出生的李清照,距今快一千年了,但我们对她一点都不感到陌生。她天生丽质犹如一朵带露的花,美丽的双眸总是渗满迷人的清泪;她娇花照水好像一弯遮云的月,妩媚的面庞总是挂着深沉的愁绪。曹雪芹笔下同样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有资格和她媲美,但林黛玉只是儿女情长的女儿愁,太单一也太狭隘。李清照为爱情而愁,为婚姻而愁,为家国而愁,为民族而愁。她像一缕带香的风,越过历史的时空朝我们款款走来,走进人们空旷而幽深的心灵;她又像一片轻盈的云,隔着岁月的清流离我们盈盈远去,可永远也走不出人们追随的视线。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也知书善文。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养,工书,能文,精通音律。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赵明诚有一段时间出外游学、出仕为官,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

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南渡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三、写作背景

《醉花阴》写于词人生活的前期。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李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

《声声慢》写于词人生活的后期。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醉花阴》结构图

白天:满天云雾上阕:佳节重阳晚上:枕席透凉相思

菊花:暗香销魂下阕:赏菊感受自已:瘦比黄花

《声声慢》结构图

篇6:第三节《词两首》

主讲: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黄君

一、知识概述

本次学习毛泽东的《词两首》。学习中要反复诵读,体会毛泽东的宏伟抱负及宽广胸襟,在精读赏析中,学习《词两首》的侧面烘托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凝练优美的诗歌语言,反复品味并注重积累。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写作背景

2、诗歌结构

《忆秦峨·娄山关》

上阙: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通过词中描写的画面我们不难想象行军的悲壮、迅急及庄严肃穆,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

下阙: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的情景,通过画面描写展现了红军豪迈气概及胜利的自豪。

《沁园春·雪》

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一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

第二层(“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具体描写北国风光。

第三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想象雪后北国风光。

下阙: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第一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第二层(“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具体评价五位帝王,通过借代的方法,指出他们的共同缺点是忽视文治。为下文歌颂无产阶级英雄作铺垫。

第三层(“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歌颂无产阶级当代英雄。

3、研读诗歌

《忆秦峨·娄山关》

(1)分析上阕:上阕是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2)分析下阕:下阕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时的情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沁园春·雪》

(1)分析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分析下阙: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探讨诗歌主题

《忆秦峨·娄山关》这首词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的行军情景和战斗胜利后越过雄关的情形,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历史性转折和巨大变化。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5、写作特色

《忆秦峨·娄山关》:侧面烘托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沁园春·雪》

(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2)多层次写景及借代方法的运用。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结合背景把握《忆秦娥·娄山关》一文的深层意义。

(二)怎样认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

同步测试

1、选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C)

A.声咽(yâ)

莽莽(mǎng mǎng)

声碎(suì)B.素裹(guǒ)

分外(fân)

妖娆(ráo)C.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折腰(zhã)D.荡漾(yàng)

浮藻(zǎo)

笙箫(shēng)

2、选出下列书写有错的一项(B)A.苍山

霜晨

马蹄

残阳 B.原弛蜡象

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 C.河畔

金柳

招摇

青荇 D.榆阴

沉淀

漫溯

斑斓

3、选出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D)A.雄关漫道/真如铁 B.江山/如此多娇 C.我/轻轻的/招手 D.在我的/心头荡漾

4、从表达方式看,下列诗句是描写的一项是(A)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B.而今迈步从头越。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D.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词中“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与“________”和“________”相照应,用视觉感受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形象,气象_________。

6、“望”字是文眼,请写出望的内涵。(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你觉得这一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显示答案

答案:

5、雪飘

冰封

奇伟而雄浑

6、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7、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结构严谨。“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英雄间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阅读下面这首词,答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

8、本文是一首词,_____________ 是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 是题目,全词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你读出这个语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毛泽东同志在游泳时为什么会有“极目楚天舒”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8、水调歌头 游泳 过人的智慧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

9、此句表面上是写毛主席游泳时安然自若的神态,其实,是表现毛泽东同志藐视一切困难,敢于迎战各种艰难险阻的乐观生活态度。

10、当时长江水流很急,毛主席游泳时采用了仰泳的方式,眼前所见的是楚地宽广的天空,所以有“极目楚天舒”的感受。

-END-

课外拓展

1、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

〖原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鉴赏】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簦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万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举不胜举。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更为开阔,气势更为恢宏,哲理更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文人对四季的变演极为敏感,但各人对同一自然现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式等等都千差万别,因此所发出的感慨也不一样。历代文人对秋的描写大多是悲秋、伤秋的意蕴,唯独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唱出了新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然而相形之下,毛泽东这首词更其壮美,更其阔大。他不仅状写了秋色秋韵,更揭示了秋力秋魂-到底是伟人。纵观全词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学古不泥古,继承更超越的禀赋和情怀。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上段写的是“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下段则是回忆“昔日之游”,表述的是小“我”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一个人独游多少有点孤寂感,当年同朋友结伴来游,生活是多么充实多么丰富。长沙,在词人的人生旅程中,是社会生活的初始舞台,又是革命斗争的壮丽舞台。“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学习、战斗的高度艺术概括。词人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等问题的思考。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因而接下来是以“恰”字引起的六个短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迸出了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粪土当年万户侯!”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的气概多么的豪迈,气势多么的磅礴。而词的结尾则意味深长。“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问句,呼应了上片的一问,也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英豪,代表着“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全词至此,令人思索不已,回味无穷。

2、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草芥,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END-

中考解析

(北京东城区中考题)

例: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

准确理解词句是读懂文言诗文的关键。所以,把文言词句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理解、翻译是考查文言诗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形式。文言词句主要考查常见实词(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等;文言句式以特殊句子、较复杂的句子翻译为主;

这道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古今异义词“妻子”“绝境”“无论”的含义。答案:

(1)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隔绝的地方。

(2)竟然不知道(世上)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朝代的存在了。

篇7:《词两首》教案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四、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 斜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篇8:毛泽东词两首

早知恁么, 悔当初, 不把雕鞍锁。向鸡窗, 只与蛮笺象管, 拘束教吟课。镇相随, 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定风波》)

昼日移阴, 揽衣起, 春帏睡足。临宝鉴, 绿云撩乱, 未愔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 枕痕一线红生玉。背画栏, 脉脉悄无言, 寻棋局。

重会面, 犹未卜。无限事, 萦心曲。想秦筝依旧, 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 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 蝴蝶满园飞, 无心扑。 (周邦彦《满江红》)

曾经有过一则著名的词坛故事。据宋人张舜民《画墁录》记载:柳永因作《醉蓬莱》词忤仁宗之后, 曾求谒当时的政府长官晏殊。晏问柳:“贤俊作曲子词么?”柳永答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即道:“殊虽作曲子, (却) 不曾道‘彩线闲拈伴伊坐’。”柳永只得告退。晏殊所贬的这句词, 就出自这首《定风波》。 (1)

大概是因为长期沉沦于市井生活阶层特别是花街柳巷歌伎惯用的语言圈子中, 柳永习染了当时“不知书者”的流行语言。这首《定风波》词短短不过百字, 其中就有多处使用纯口语的痕迹, 如“可可”、“厌厌”、“无那”、“薄情”、“无个”、“早知恁么”、“抛躲”、“伊”、“我”等, 纯是当时的市井口语。毋庸置疑, 这些通俗语词为当时市井人所悦纳之, 成为柳词广泛传播的最佳工具。除口语之外, 柳永还喜欢选用富有视觉刺激的字眼入词, 如“惨绿愁红”、“暖酥”、“腻云”等, 这明显也是市民化的审美品味, 因为历来诗教传统崇尚的是温柔敦厚、平和淡雅的美, 俗话说:“红配绿, 丑得哭”, “惨绿愁红”这样强烈直露的视觉对比多少显得有些“乡气”, 而“暖酥”、“腻云”之类的香艳描写更是露骨, 这些自然都是不符合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接受定势的。再者, “香衾”、“雕鞍”、“蛮笺象管”等词尚有花间词“刻金镂玉”的遗风, 其实也是迎合了小市民对富贵矫饰生活的向往心理, “真富贵者”如晏殊, 他就不屑于这样直露露地夸耀富贵, 在他的作品中并不见金玉锦绣的富贵外壳, 相形之下, 柳词可是真“俗”。

柳词的“俗”被当时的文人阶层深为诟病。晏殊对柳词持非议上文已提到。苏轼也曾因秦观学柳词句法而颇有微词 (2) 。陈师道批评他“骫骳从俗” (3) , 李清照说他“词语尘下” (4) , 南宋时的王灼言语更加尖锐, 直接斥责为“柳氏野狐涎” (5) 。

相比之下, 周邦彦的作品就显得雅多了, 就以这首《满江红》为例, 录《清真集校注》中的笺注于句下 (6) , 看看周词融化唐诗、征辞引类方面的技巧。

昼日移阴, 揽衣起, 春帏睡足。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吴均《赠朱从事诗》:昔别缝罗衣, 春风初入帷。) 临宝鉴, 绿云撩乱, 未愔妆束。 (何逊《咏照镜诗》:玉匣开槛影, 宝鉴临净饰。杜牧《阿房宫赋》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元缜《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绡, 掠削云鬟旋妆束。取意《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蝶粉蜂黄都褪了, 枕痕一线红生玉。 (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 几时涂额藉蜂黄。) 背画栏, 脉脉悄无言, 寻棋局。 (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裹露桃新, 脉脉无言几度春。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九:明灯照空局, 悠然未有期 (棋) 。) 重会面, 犹未卜。 (李昌符《寄栖白上人》:相逢应未卜, 余正走嚣氛。) 无限事, 萦心曲。 (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高孝纬《空城雀》:日暮萦心曲, 横琴聊自奖。) 想秦筝依旧, 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 宝香薰被成孤宿。 (庾丹《秋闺有望》:罗襦晓长襞, 翠被夜徒薰。) 最苦是, 蝴蝶满园飞, 无心扑。

由此看来, 的确是符合“言言皆有来历”的评介, 由于周词以辞采见长, 语句几乎皆有来历, 不注不明, 因而注家纷起。淳熙四年有强焕本的《周美成词》, 后来又有南宋时的陈元龙《片玉集注》问世。词待译注而“其美益彰” (7) , 这在以前是从来未有过的。

再来看看这两首词的结构章法。

先看周邦彦的《满江红》。这首词算不上是周词中章法变化的典范词作, 但短短的一阕词, 总共有五次提顿转合, 将人物的外表与内心、设想与现实、室内与室外, 从时间空间上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对映与交错, 也可以称得上是极尽往复腾挪之韵, 吞吐之妙。词的上片, 先写这个女子春日睡起的无聊情态。一大段“欲妆临镜慵”的渲染描绘, 从文意上可以单独划为一层, 是为了突出女子独居的苦恼。而上篇末的动态描写:“背画栏, 脉脉悄无言, 寻棋局”, 则是一个伏线, 通过这个富有特征的细节, 开始正面揭示女子的心理状态。“重会面, 犹未卜”, 即承上片末句“寻棋局”的意脉而展开。所以至此又是一个层次。接下来的“想秦筝依旧, 尚鸣金屋”一句, 又可以单独划为一层, 是作者的设想之辞。这一变换角度的虚拟之笔, 使得对女子的相思心理的刻画更深入了。

下面来对照柳词。你看, 从春天回来之后, 他却一直杳无音讯。因此, 在思妇的眼中, 桃红柳绿, 尽变为伤心触目之色。一颗芳心, 整日价竟无处可以安放。尽管窗外已是红日高照, 韶景如画, 可她却只管懒压绣被, 不思起床。长久以来的不事打扮, 不加保养, 相思的苦恼, 已弄得她形容憔悴, “暖酥”为之消损, “腻云”为之蓬松, 可她却丝毫不想稍作梳理。只是愤愤然地喃喃自语:“无那!恨薄情一去, 音书无个。”自此以下, 作者便放弃代言口吻, 由女主角直接向读者掏心曲:早知道这样, 真应该当初就把他留在身边。在我俩那间书房兼闺房的一室之中, 他自铺纸写字, 念他的功课, 我则手拈针线, 闲来陪他说话, 这种乐趣该有多浓、多美, 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一天天地, 把青春年少的光阴虚度!从长篇铺叙描述词中女子的慵懒情状, 到女主人公大胆泼辣的直抒胸臆, 通篇只有一次转折。且这种转折与周词的人为曲折不同, 它是由表及里, 因果溯源, 是感情的自然流向, 并不是结构上的故作姿态。

我们通常评论词的结构, 不外乎环型美和线型美两种。环型美主于笔姿, 线型美主于情意。环型美讲究章法上的婉转曲达, 讲究所谓提顿、承转、顺逆、正反;线型美则如行云流水, 常行于所当行, 止于所不可不止, 不做任何人为的吞吐回环。柳词以自然晓畅为美, 大多属于线型结构, 而周词以开合动荡、工于雕琢而闻名, 自然属于环型结构。 (8)

同是闺怨这一主题, 在两位词人的笔下, 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柳词主要表现为诉诸情绪上的流动, 为情感寻求赖以存在和流动的实体, 甚至设法使情感成为词的本体, 呈现出“外向型”的特质, 热情奔放、真率坦露是它的风格特征;而周词则趋向“内省化”的特质, 它侧重于复活人们的感情经验, 寻求富有韵味的表达, 而且总是设法将其深化或升华, 显得含蓄沉郁。 (9)

看《定风波》, 柳词吸收了民间俗词摹拟声态的特征, 制造出逼真生动的艺术效果, 侧重表现青年男女之间富于本能的热情冲动和合乎人的自然目的的意念。它不求典雅优美的韵致, 令人欣赏的是它的风趣和真率之美。柳永对情感处理的风格是细致描摹, 层层铺叙, 不加掩饰的。

周邦彦显然不认同柳词这种俚俗风格。周词也以描摹女子的神态取胜, 然而该篇的女主人公与柳词中所塑造的那位相比, 明显是风姿殊异, 满腹心事, 却依然是“脉脉悄无言”, 以“寻棋局”来消磨长昼。这是典型的周词的创作特色, “才欲说破, 便自咽住” (10) , 全词欲言不言, 没有声嘶力竭的叫喊, 也没有声泪俱下的怨愤, 只是在无言的痛苦中, 静静地回味, 深刻地想念, 真正是刻骨相思。

综上所述, 比较柳永和周邦彦的创作上的同和异, 可以略约看出宋代婉约词发展是一个曲终奏雅的过程, 从一种生动活泼、充实饱满、真率质朴的颇具民间风味的文学样式逐渐演化为典雅静谧、高远缅邈、隽淡脱俗的纯文人吟唱的文体;词风也逐渐由外放而日趋内敛, 由追求抒情上的淋漓尽致而变为崇尚思深味厚、曲折幽深的境界。然而在词体日趋精美的同时, 随着创作上的约束日趋增多, 其表现天地也日益缩小。这种曲高和寡的发展趋势必然使后来者难以为继。

注释

1[1]“彩线慵拈伴伊坐”和“针线闲拈伴伊坐”系版本不同所致.晏殊所举的正是这首《定风波》.

2[2]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中记载:秦少游自会稽入京见东坡, 坡云:“久别当作文甚胜, 都下甚唱公‘山抹微云’词。”秦逊谢。坡遽云:“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秦答:“某虽无识, 亦不至是。先生之言, 无乃过乎?”坡云:“‘消魂当此际’, 非柳词句法乎?”秦惭服。然已流传, 不复可改矣。见《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35.

3[3]引号内语出自毛晋《后山词跋》.见《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66.

4[4]引号内语出自李清照《词论》.见《历代词话》.大象出版社, 2001:12.

5[5]引号内语出自王灼《碧鸡漫志》 (卷二) .见《历代词话》.大象出版社2001:110.

6[6]下文中的笺注引自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 2002:279.

7[7]刘肃.片玉集序:“俾歌之者究其事, 达其辞, 则美成之美益彰, 犹获……”见《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69.

8[8]易勤华.见《线型美与环型美——柳永、周邦彦词结构形态比较》.怀化师专学报, 1994.8.

9[9]易勤华.见《外向型与内省化——柳永、周邦彦词情比较》.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05.2.

上一篇:南京林业大学试题下一篇:那天,我真高兴!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