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

2024-07-03

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精选8篇)

篇1: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

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

2004.02.16

公司经营状态中较容易出现的状况一般表现为:由于同业竞争日趋尖锐,致使材料价格偏高,加之公司经营效率低落,生产成本增加将更为严重。公司收益率呈长期下降趋势。因借入资本过多,且历年盈余再投资能力低;加之受历年景气过热投资过速的影响,造成生产规模不当。公司安定力已呈长期减弱趋势。公司日常偏重生产问题的解决,营销活动滞后。同时,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低。生产计划与控制计划配合不当。生产设备的年平均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与产品的厂内托运路线迂回,人力成本较高;材料管理不规范,散失走漏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生产成本偏高。公司经营能力历年均未达到应有水准。经营均衡性欠考虑,因此造成企业增长速度始终不及同业其它公司;生产安排紊乱,客户满意度低;销售人员取巧,从中抽取回扣,这是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严重问题。公司成长力等各项之间不匹配。

因此,可以将这些情况归属为四级状况,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进行分析。

<受益力分析>

目的:了解公司获利状况;自有资金累计能力;偿付本息能力;公司的制品、商品、服务,到底以多少的获利率在从事销售。

工具:营业收入净益率=本期净利/销货净额

表示销货一单位能获利多少?越高越好,一般10%以上良好〔不能以此判断公司获利能力高低〕若营业收入净益率高,销货收入偏低者〔即资产总额周转率低〕,总体公司获益力亦低投资报酬率=本期净利/资产总额

表示资金一元能获利多少? 8%以上较佳也较能判断公司获利能力高低

总资本净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益率资本报酬率=本期净利/业主权益

表示净值一元能获利多少? 净益率高,其盈余金额未必大,因为没有考虑营业收入在内

<安定力分析——财务结构及偿债能力分析>

目的:测定资金用途趋向;避免企业面临清算或破产。

工具: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美国以200%为标准,我国以150%以上属于良好 流动负债没有包含固定负债,应注意收款、付款速度的差距

流动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有价证券、库存资产……等,即一年内可以换成现金之状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等一年内须偿还的负债速动比率=现金+有价证券+应收款项/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所指为不经过贩卖过程,而能直接成为现金的高流动性资产

偿付流动负债的第一线周转金 美国标准为100%,我国70%以上者属于良好负债比率=负债总额/业主权益〔自有资本〕

显示资本结构安全程度,越低越好 高于100%表示负债多于净值,对于资金周转、偿债、获利能力有不利影响.此项比率不应高于120%固定比率=固定资产/业主权益

显示净值被用于维持固定性资产的程度 越低显示周转金来自于净值者多,故越好

100%以下为基本基准,80%以下表示情况良好 高于100%须仰赖负债!〔小心〕自由资本率=业主权益/资产总额=股东权益/资产总额=自有资本/总资本

表示所使用总资金中,自有资金占有多少? 越高显示资本结构越好,低显示须仰赖外来资金多此项比率以45%以上为宜

篇2: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

餐饮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企业资金的筹集和投放、资金的分布与耗费,以及由此带来的收益及其分配都与餐饮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对企业理财活动进行观察、控制的手段,财务指标分析能够以其令人信服的数据来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餐饮企业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就是以餐饮企业的财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运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下笔者以某公司招待所餐饮部2008年10月的财务报表数据为例,就其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一、经营状况

招待所地处公司院内,招待所餐饮部营业面积300平米,拥有4个普通包厢、2个套间包厢、1个豪华大包厢和1个大餐厅,共计160个餐位。近几年来,由于公司周围开了多家餐馆,再加上公司招待所的菜肴品种较少、口味欠佳,价格偏高,服务不太好,结果公司招待所餐饮生意越做越差。2008年1至10月份除5月盈利2 793.12元、9月盈利7 719.22元外,其它各月均为亏损。其中,2008年10月亏损919.93元,2008年1至10月累计亏损40 455.25元,二、主要财务指标比较分析

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的依据和关键,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者都日益重视。反映餐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很多,笔者挑选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毛利率、营业利润等主要指标加以分析。

(一)营业收入分析

营业收入即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等而取得的收入,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一项基本指标。它的大小决定了餐饮企业盈利的大小,也反映出餐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水平。

通过调查了解,当地高档宾馆、招待所和饭店每天营业收入平均在15 000元以上;中档宾馆、招待所和饭店每天营业收入平均在6 000元到15 000元之间;一般小饭店和排档,每天营业收入平均在6 000元以下1 500元以上。餐饮部规模较大,但2008年10月份营业收入只有51 144元(见表1),平均每天营业收入不足1 700元,实在太低。通过表2可以看出,餐饮部2008年10月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降低了31.90%。其中,烟、酒收入下降速度最快,菜肴收入的下降速度虽然最慢,但其绝对值大(占总收入的比重73.95%),这是影响营业收入的最重要因素,经营者应充分重视菜肴的经营。

(二)营业成本分析

营业成本即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等而发生的成本。其中,菜肴成本即所耗原材料(包括主料、配料和调料)成本。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餐饮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计入营业成本,将燃料、水电、工资、维修等费用列入“营业费用”,这就从制度上对餐饮企业的成本与费用作了明确的界定。营业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既取决于该企业收入的多少,也取决于营业成本的高低。

据统计,在我国,餐饮行业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45%左右。实际上餐饮部2008年10月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38%,远远超过45%,与上年相比提高了3.31%。餐饮部2008年10月份的营业收入为51 144元,若按45%比例计算,10月份的营业成本=51 144×45%=23 014.80(元),然而2008年10月份的实际营业成本为33 948.98元,超支10 934.18元

(+47.51%)。通过表4可以看出每一类的变化情况,其中,菜肴成本占营业收入的51.53%,与上年相比提高了3.98%,菜肴成本增长太快是营业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

(三)营业费用分析

营业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开支,包括水电费、燃料费、工资、福利费、工作餐费、服装费、洗涤费、广告宣传费、折旧费、租赁费、办公费和维修费及其他营业费用。餐饮企业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大,及时、有效地监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餐饮部2008年10月营业费用分析如表4所示。

通过表4可以看出, 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2008年10月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0.42% 提高了14.99%,各项费用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其中,工资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7.40%,提高了9.32%。据调查了解,餐饮企业的工资支出一般占营业收入的10%(工资率)。2008年10月份营业收入51 144元,若按10%计算,工资支出应为

51144.00×10%=5 114.40元,实际工资支出8 900元,超支3 785.60元(+74.02%)。由于工资支出太多,导致营业费用增长太快。

(四)毛利率分析

毛利等于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毛利率是毛利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在餐饮业,毛利率的高低影响很大,是餐饮企业很重要的经济指标。餐饮部2008年10月毛利及毛利率分析如表5所示。

据了解,当地高档宾馆、饭店和招待所经营费用大,其毛利率在55%~60%之间;中档宾馆、饭店和招待所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及高档宾馆、招待所和饭店,经营费用相对小些,毛利率在45%~55%之间;一般饭店或大排档经营费用较小,毛利率在40%~45%之间;餐饮业平均毛利率一般为50%。通过表5可以看出,餐饮部2008年10月因为营业收入偏低,营业成本偏高,导致各类产品毛利率偏低,平均毛利率只有33.62%,与餐饮业平均毛利率50%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五)营业利润分析

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好坏的综合指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餐位数×计算期天数×餐位周转率×人均消费水平)×(毛利率-营业税率)-营业费用。餐饮部2008年10月利润分析如表6所示。

1.餐位周转率因素的影响:160×31×(20.62%-33.65%)×45×(36.93%-5%)=-9 286.19(元),说明由于餐位利用率降低,使利润减少9 286.19元。

2.人均消费水平因素的影响:160×31×20.62%×(50-45)×(36.93%-5%)=+

1632.82(元),说明由于人均消费水平因素的提高,使利润增加1 632.82元。

3.毛利率因素的影响:160×31×20.62%×50×(33.62%-36.93%)=-1692.65(元),说明由于毛利率因素的降低,使利润减少1692.65元。

4.营业费用因素的影响:15 555.51-11 587.28=+3 968.23(元),说明由于营业费用因素的增加,使利润减少3 968.23元。

综合以上各影响因素,使餐饮部利润减少13 314.25元(9 286.19+1 692.65+3 968.23-1 632.82)。造成利润减少的主要因素是餐位周转率的降低,这说明餐厅吸引顾客的能力减弱了,就餐人数大量减少,营业额降低是餐饮部发生亏损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招待所餐饮部亏损的原因:一是营业收入太低,二是成本费用太高。餐饮部要扭亏为盈,就必须加强经营管理,增加花色品种,推出特色菜肴,提供优质服务,有效促进销售,以提高营业额。此外,餐饮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采购、库存、粗加工和烹饪等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堵塞漏洞,降低产品成本。餐饮部还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节约用水、用电及燃料,严格控制各种物料的消耗,加强各种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利用率,减少修理费用,增加企业利润。

三、结束语

财务指标分析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建立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而财务报表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报表上的数据也是在基本假设的情况下列示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在规定意义上使用报表,并进行指标分析,不能片面地认为对报表的指标分析可以揭示企业全部的实际情况。但只要掌握好它的局限性,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主要有:

1.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

2.假设货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

3.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

4.按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篇3: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

一、分析样本与财务指标值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中小板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样本企业共331家, 占同期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的77.5%。选择近期数据是考虑到企业数据的时效性;选择制造业是考虑到财务指标的典型性与完整性。同时, 为了全面描述已上市企业财务指标值的特征, 本文分别选取了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 企业规模指标说明了成功上市企业上市前资产、收入等的规模门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指标则是制造业企业经营与管理所关注的三大类重要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则更多地反映了中小板企业上市前的成长性是否满足过会要求。

二、主要财务指标统计分析

1. 企业规模分析。

我们选取“总资产”、“总收入”两个典型的规模指标进行了统计, 样本企业的规模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在中小板成功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上市前的最小总资产规模达到1.6亿元, 总收入规模为1.1亿元, 平均总资产与总收入规模均在10亿元左右。按照资产与收入规模降序排列, 前80%的上市企业上市前资产与收入规模均在4亿元以上。

而在净资产与无形资产方面, 《证券法》关于首次公开募股的有关规定:最近一期期末无形资产 (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 占净资产的比例不得高于20%。经统计发现, 该比例行业均值仅为0.64%, 远低于法定标准。

2.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在近年披露的IPO被否反馈意见中, “持续盈利能力受到质疑”成为IPO被否的五大原因之一。那么, 怎样的盈利能力才能获得发审委的青睐?我们对《证券法》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上市盈利能力条件进行了分类, 并利用文氏图对三个条件组合进行描述 (见下图) 。

A: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过人民币三千万元;B: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五千万元;C: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额累计超过人民币三亿元。

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上市条件组合I, 即满足A (净利润要求) 且同时满足B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要求) ;上市条件组合II, 即满足A (净利润要求) 又同时满足C (营业收入要求) ;上市条件组合III, A、B、C三个指标均满足要求。

在统计的331家样本企业中, 只满足条件组合I的企业为2家;只满足条件组合II的企业为6家;而满足条件组合III的企业为323家。由此可见, 97.5%的上市企业三个条件均满足。

除上述三个指标外, 我们还选取了毛利率、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4个指标进行统计, 以便较为深入地分析上市公司上市前的盈利能力特征。

如表2所示, 证监会在关于行业分类标准的准则中, 将制造业细分为以上9大类。由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不论其产品生产还是成品销售等环节均存在巨大的差异, 因此在统计分析其毛利率时将其分别列示。

从总体上看, 以自然资源为直接原料进行加工生产的中小型制造业, 属于附加值较低行业, 其毛利率均值分布在20%~30%的区间内;而代表高新技术的医药生物行业则是制造业中毛利率均值最高的行业。

观察个体指标可以发现, 石化塑胶行业毛利率最小值仅为3.26%, 金属非金属行业毛利率最小值仅为1.88%。单独查询该“异常值”所对应的个股, 以石化行业的“荣盛石化”为例, 其之所以出现3.26%的综合毛利率, 是因为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产品价格下跌, 从而引起毛利率急剧下滑, 但公司基本面良好, 在最困难的年份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仍维持在10%以上;且其他主要财务指标虽有下降, 但并未持续恶化, 其上市前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7.17%、3.26%与12.37%, 在2008年后企业毛利率开始上升, 盈利情况好转, 使得发审委有理由相信其在未来具有持续盈利能力。

在统计过程中发现, 相对毛利率而言, 其他盈利指标并未呈现出行业细分差异, 因此, 表3仅列示了制造业全行业的统计特征值。表3中的最小值一栏中依然有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财务指标值存在, 例如净利率为0.69%的“宏磊股份”, 虽然其指标值偏低, 但考察其上市前三年的财务指标值, 这些较低值均处在前三年中的头两年, 且后续指标值均朝着上升优化的方向发展。

3.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上市的主要目标是筹资。如果企业账面经营资金充沛、资产负债率较低, 表明企业“不差钱”, 这将让发审部门怀疑其上市动机;而若企业资金紧张, 资产负债率过高, 则又说明公司的财务风险很大, 也不利于上市的审批。企业上市前资产负债率情况统计见表4。

从表4中的均值统计可知, 越临近上市的年份, 企业资产负债率越低, 呈现优化态势, 但也在50%左右的区间内变动, 并且其中近七成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集中在40%~70%之间。按照前文所述, 畸高或畸低的负债率均不利于过会, 但为何有的企业通过了审核呢?

经过分析“张化机”90.56%的负债率, 其形成原因是企业上市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企业必须通过负债来补充其资本扩张与经营现金流的需求, 而在随后年份中负债率逐年下降至74%, 由此可见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在不断提升的。而“百润股份”7.66%过低的负债率, 出现在上市前三年的中间年度, 而头尾两年的资产负债率均在35%左右, 由于这种现象存在于上市前三年的中间年度, 因此对企业上市审批影响并不大。

4.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对其自身营运能力的分析, 实质上就是对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研究。具有良好的营运能力是具有良好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的关键前提条件。表5是对2009年以来成功上市制造型中小企业上市前三年企业主要营运能力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由表5可见, 制造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统计值中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跨度巨大, 由此说明这两项指标并不具备同行业共有的特征性。由于制造业个体企业之间的差异巨大, 各企业的信用政策、销售方式、产品生产周期均不同, 统计结果呈现出的指标区间过大也是合理的。制造业总资产周转率的中位数与均值均集中在1附近, 具有较强的同行特征性, 说明制造业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约为1年左右。

5. 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 即使有些企业财务指标未达到行业标准值, 但是同样能够过会上市, 究其原因是其上市前近三年的财务指标值的发展趋势均体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与速度。因此, 上市前企业的发展能力如何也是企业能否上市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表6可知, 从前三年各指标复合增长率的均值与中位数来看, 大部分企业在资产、收入、利润及股本方面, 上市前三年均呈现出上升的发展态势, 但观其最小值, 仍有看似不合理的指标值存在。

查询个股招股说明书发现: (1) 总资产上市前三年复合增长率为-8.19%的“禾欣股份”是由于之前年度该企业转让了旗下某控股公司, 使其资产不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再加上公司加大了存货与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使得流动资产总额下降, 导致企业总资产下降, 但公司的资产结构与经营绩效等财务指标均稳步提升; (2) 净资产上市前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0.23%的“美亚光电”则是由于在临近上市前第三年, 未分配利润很大, 从而使得该年净利润大于随后两年的数值; (3) 主营业务收入上市前三年复合增长率为-8.86%的“建研集团”则是因为上市前三年处于房地产调控时期, 导致其产品收入逐年下降, 但其技术收入稳步增加, 公司其他财务指标均表现良好; (4) 净利润上市前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8.51%的“嘉事堂”在2007年的股票投资获利丰厚, 因此, 其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很大, 而扣除此项非经常性损益后, 其净利润则在上市前三年呈现平稳上涨态势, 盈利良好; (5) 总股本上市前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65%的“嘉麟杰”则是因为股份制改革, 为折合整数股本, 折后余额转增资本公积导致的总股本下降。

综上所述, 除去一些特殊原因, 大部分企业上市前成长性均良好。

参考文献

[1] .韩辉, 张凯.企业绩效评价财务指标体系探讨.才智, 2008;3

[2] .胥丽卿.浅谈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财务指标体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3

[3] .余强辉.浅谈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缺陷.商业经济, 2009;10

篇4: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

关键词:企业信用类债券 财务指标 偿债能力 信用水平

2013年,我国企业信用类债券(以下简称企业债券)1发行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全年发行2的企业债券中,城投债发行量最多,占比高达40.34%,远高于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占比12.63%,位列第二;电力、批发和零售行业占比均为8.69%;制造业、建筑业占比分别为6.69%、6.59%;其他行业占比则均低于5%(见图1)。

图1 企业信用类债券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本文将依据2013年发行企业债券的行业分布情况,对主要行业发债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未来偿债能力作一展望。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收入概况

在2013年发债前十大行业中,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和批发零售行业发债企业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中位数分别为225.91亿、173.43亿和110.57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该数据分别为221.66亿、164.53亿和105.77亿元,占据主营业务收入的前三位(见图2)。

图2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位数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从发债企业净利润中位数来看,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电力企业分别实现净利润8.51亿和7.42亿元,在各行业中占绝对优势。同期,有色金属行业分别实现净利润4.67亿和3.34亿元,建筑业分别实现净利润3.57亿和3.84亿元,位居其后(见图3)。

图3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实现净利润中位数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从行业的具体表现来看,2012年实现收入总额和净利润合计最高的发债行业为电力行业。2013年电力行业发债企业有61家,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分别为40589.92亿和31668.66亿元,其中国家电网分别贡献18775.71亿和15125.66亿元,占比分别为46.46%和47.76%;同期,上述61家发债企业分别实现净利润合计1968.74亿和1640.32亿元,其中国家电网净利润分别为804.04亿和400.05亿元。

2013年唯一发生整体亏损的发债行业是钢铁行业。2013年钢铁行业发债企业有33家,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亏损274.54亿和23.87亿元,其中鞍钢集团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13.48亿和-23.69亿元,减亏效果显著3。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4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收入增长方面,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动影响,除农林牧渔业之外,其他行业发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在2010年或2011年达到波峰后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且波动幅度较大。受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影响,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发债企业收入波动幅度较大,2009年增长率为-8.55%,2010年迅速提升至63.46%,2012年则逐步回落至9.66%;2010年受行业景气度上升影响,钢铁行业发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达36.59%,此后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2012年收入增速随之下跌至-38.57%;2009年城投类发债企业受土地出让和政府补贴收入大幅减少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锐跌至-34.24%,此后受益于政府优质资产注入和多元化业务资源整合,该项指标快速提升,2012年则回调至16.15%(见图4)。

图4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二)净利润增长率

利润增长方面,电力和钢铁行业发债企业净利润增长波动幅度较大。其中,钢铁行业发债企业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高达368.69%,其余三年则均低于-40%;电力行业发债企业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为288.50%,此后两年连续下滑,2012年又反弹至98.89%。建筑业、批发和零售、城投发债企业的净利润增长速度相对稳定。其中,建筑业发债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均高于13%;批发零售和城投类发债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在2012年均为负值(见图5)。

图5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净利润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三)毛利率

整体来看,不同行业发债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差别较大。其中,交通运输仓储行业发债企业的毛利率逐年小幅下降,航运等部分子行业毛利率出现较大的负值;电力行业发债企业的毛利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建筑业、城投、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行业发债企业的毛利率则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见图6)。

图6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四)净利率

受煤炭价格高位上行、劳动力成本和利息支出上升等因素影响,2011年电力行业发债企业的净利率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但此后明显回升。其他行业发债企业的净利率水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大体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建筑业、批发和零售等行业发债企业的净利率水平则基本处于5%以下的相对低位(见图7)。

图7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净利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nlc202309040538

(五)净资产收益率

除电力和建筑业发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2年略有回升外,其他行业发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总体上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其中化工、钢铁、制造业和农林牧渔等行业发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降幅相对较大(见图8)。

图8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2013年发债企业整体上信用级别仍然较高,但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部分行业偿债能力有所减弱。与2012年相比,发债企业主体级别调整的次数和下调比例均显著增加,不同行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出现分化。

(一)资产负债率

从债务杠杆水平来看,建筑业、电力、批发和零售、钢铁行业发债企业的债务杠杆较高,其2012年发债企业资产负债率中位数分别为71.24%、69.63%、66.28%和65.44%,2013年9月末分别为73.06%、70.19%、68.39%和66.64%,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城投和农林牧渔业发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中位数则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开始下降,2011年和2012年基本保持在50%左右,其中农林牧渔业发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从2012年末的51.19%迅速上升至2013年9月末的62.05%(见图9)。

图9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资产负债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二)债务总额/EBITDA5

交通运输仓储业、钢铁行业、电力和城投类发债企业2012年债务总额/EBITDA比值均处于5至6倍之间;制造业、有色金属和建筑业发债企业的该项指标则分别为2.36、2.80和2.98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见图10)。

图10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债务总额/EBITDA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二)已获利息倍数

整体来看, 2013年前十大行业发债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在2008年至2012年间均呈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动趋势。其中,制造业发债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在2008年和2009年增长较快,2010年达到14.19倍,但此后出现快速下滑,2012年已降至6.56倍;建筑业发债企业已获利息倍数始终处于7倍以上,而钢铁行业发债企业该项指标于2012年已低至3.05倍(见图11)。

图11 主要行业发债企业已获利息倍数

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东方金诚整理

偿债能力展望

在外部环境趋于改善的背景下,2013年下半年中央陆续出台棚户区改造、铁路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上海自贸区设立、土地流转试点以及促进节能环保和光伏产业发展等多项政策,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宏观经济全年呈现“前弱后稳”的运行态势。2014年中央政府将进一步强化“稳增长基础上调结构、促改革”的经济发展思路,财税体制改革、化解产能过剩以及提高经济开放水平,将是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全年经济将基本保持平稳运行。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改革的推行等,均可能给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和发债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下面重点对2013年前十大发债行业企业的偿债能力作一简要分析和展望。

(一)电力

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资源日益紧缺、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国家逐步加强对高耗能产业的限制和改造,化工、建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平均增速明显下降。2013年受益于国家稳增长政策推动,全国用电量增速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变动趋势。鉴于电力行业景气度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相关性较高,从中长期来看,全社会电力需求将随经济增长而保持相对稳定。同时,电煤市场价格的震荡、上网电价政策的调整以及新能源发展的走势,均将给电力生产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电力行业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笔者认为,对于国家电网类公司,基于其业务的垄断性和公用事业性,其中短期内均具备较强的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水电、风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虽然上网电量稳定性弱,但由于成本稳定、上网电价变化较小,当前政策支持力度在增加,预计其盈利能力在中长期内将保持稳定;火电虽然受电煤成本变动影响较大,但预期未来一年内煤炭供应相对宽松,煤价将在相对低位上维持运行,火电盈利能力短期内将有所改善。目前,以电价调整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未来相关监管政策的变化将成为电力行业发债企业的主要风险因素。

(二)有色金属

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走势偏弱,除锗与镨钕等小金属需求回暖外,贵金属和基本金属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有色金属是强周期性行业,资本密集度高,产品大宗商品特征显著,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也受美元的影响,国内企业无定价话语权。2012年以来,房地产、电力、汽车和家电等有色金属主要消费领域增速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短期内有色金属行业面临去库存和价格持续低迷的不利局面,行业整体经营风险较高。

从有色金属行业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笔者认为,短期内相关企业将着力于应对产能过剩和盈利能力下降,高杠杆经营模式难以改变,甚至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流动性困境,行业债务违约风险呈上升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有色金属行业需求增长形成有利支撑,行业整合与并购也将加速企业信用风险水平的分化,但整体风险水平将趋于稳定。

(三)钢铁

2012以来,钢铁行业市场需求放缓、产能过剩加剧、环保压力加大,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尽管钢铁行业是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但企业出于规模效益、市场份额、银行停贷风险、地方保增长压力等多方考虑,主动减产意愿较弱,产能不断攀升造成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行业盈利水平低位徘徊,整体上呈现高产量、低价位、低效益的运行态势。

nlc202309040538

受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2013年钢铁行业发债企业盈利能力趋弱。在国家限制产能过剩的政策背景下,整个行业资金压力持续增加,长短期债务偿付压力有所加大,中短期内低盈利水平和高经营杠杆的困境难以获得改善,部分企业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提升。从长期来看,终端市场需求仍将保持适度增长,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明显改观,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将在行业整合中获益,丰富的产品组合和稳定的客户基础将对长短期偿债能力构成正面影响。

(四)化工

2013 年化工行业总体上处于低位调整阶段,传统市场表现依然低迷,特种化学品、橡胶制品、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等领域进入战略发展期,并成为带动行业平稳增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全年市场行情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回暖,房地产、汽车、电子产品等主要化工产品消费领域增速开始回升,化工行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上升,但行业产能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现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动、油气政策调整、产能过剩、环境保护、安全事故等均是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国内经济“调结构、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化工行业低位运行的态势短期内仍将持续。从长期来看,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均将成为推动化工行业良性发展的动力。对于化工行业发债企业而言,丰富的产品组合、强大的创新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将构成其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并对其偿债能力形成正面影响。

(五)制造业

近年来,在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房价地价大幅上涨等因素,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生产和商业成本,企业利润逐步下滑;多年来的过度投资,导致行业内企业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产能过剩,高成本收入和产能过剩导致的激烈的价格竞争对利润形成进一步的挤压。因此,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如何创新服务,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转型升级,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2013年发债制造业企业中,以金属制品、电器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占比较大,预计未来将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企稳,企业营业收入仍将总体保持增长,但是信用水平将出现分化。短期内,债务杠杆水平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或将出现违约风险;中长期内,预计产业结构升级快、投入产出水平高、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快的企业,将获得行业内领先优势,盈利水平将增长,偿债能力也将逐步增强。

(六)建筑业

建筑行业属于典型的中游行业,下游需求主要受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直接决定建筑行业的产量和盈利水平。2003年至2011年三季度国内建筑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但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影响,自2011年四季度开始,建筑业上述指标均跌至20%以下,2013年建筑行业则整体上进入中速发展的平稳时期。

由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下游行业需求已逐步回落,宏观流动性趋紧导致行业回款压力进一步加大,未来的现金流状况是决定建筑行业发债企业信用风险水平的核心要素。从建筑行业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其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70%以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目前,国内建筑企业所在区域、业务领域和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受益于国企改革和海外扩张,大型建筑企业的盈利和偿债能力将保持相对稳定。

(七)批发和零售

批发和零售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下游的位置,且属于对经济周期不敏感的行业,近年内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该行业的负面影响较小。批发和零售企业拥有宝贵的通道资源,可以通过采购渠道的整合,对制造业的生产和定价等施加重大影响,同时还通过掌控终端市场,拥有稳定的现金流量,部分降低了近年来因为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开放的深入所导致的微利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负面影响。但是,那些以高杠杆融资进行多元化投资或高速扩张的企业除外。

从批发和零售行业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预计短期内,与强周期性行业相比,批发和零售行业的整体信用风险水平较低,偿债能力更为稳定;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具有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债务杠杆水平相对较低、物流渠道整合能力更强、能够与供应商协作共进的优质企业,将凭借其竞争优势获得行业领先地位,偿债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八)农林牧渔业

近年来,国家的政策重点开始从刺激投资转向刺激消费和促进民生,农林牧渔行业属于与消费升级相关的中下游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那些行业领先企业,获得了政府的各类支持,包括并购重组机会,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当前,从国家农业相关指导政策出发,农林牧渔行业内领先企业的发展战略普遍涵盖了食品安全、拥有和控制农业资源、产业链完整、环境保护、生产技术水平创新、品牌等方面。其中,行业龙头中粮集团就提出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

从2013年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农林牧渔企业虽然盈利水平不高,但是收入增长保持稳定,且债务水平相对不高,因此预计短期内,农林牧渔类发债企业的整体偿债能力强于周期敏感性的企业;而中长期内,笔者认为,产业链完整且拥有资源、资金、技术、产品、品牌、市场等的企业,将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盈利水平将不断提高,偿债能力将不断增强。

(九)交通运输仓储

受益于宏观经济趋稳、外部需求复苏和产业政策推动,2013年国内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运行平稳。铁路运输方面,虽然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偿债压力仍然较高,但受益于国家推进铁路建设,货运价格市场化进程进入实质性阶段,铁路行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将有望明显改善。公路运输方面,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为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但收费标准、收费期限和经营权转让等政策变化可能会对部分发债企业构成挑战。航空方面,2013年行业集中度下降,高铁分流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叠加运力快速增长导致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企业经营业绩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nlc202309040538

从短期来看,虽然交通运输仓储行业整体负债规模较大,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盈利空间有限,但违约风险极小,因为该行业主要发债企业所在航空、高速公路、航运等行业属国资委或地方政府绝对控股的行业。从长期来看,整个行业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将随未来外部需求转暖而逐步降低,偿债能力将趋于稳定。

(十)城投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水平相对较高,发行主体以省及省会城市控股的平台公司为主,但县级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发债主体中的县级平台公司逐年增加。从到期分布来看,2014年和2015年到期的政府债务占比分别为20%和16%,预计2014年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券到期兑付,短期内存在一定集中偿付压力。但是,未来1~2年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整体安全性仍然相对较高,地方经济状况、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务率将对其偿债能力施加重大影响。

从2013年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3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位数来看,城投类发债主体的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但部分偿债指标略有弱化。未来,宏观经济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变动、融资政策收紧、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变化等,均可能成为引发城投债违约风险上升的因素,而拥有优质可变现资产和多元化盈利模式的发债主体偿债能力则会相对较强。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已逐步进入深层次调整阶段,未来外部环境将日趋复杂多变,经济增速放缓对各行业发债企业的冲击并不均衡,发债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将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有色金属、钢铁、制造业、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中,过度投资、债务杠杆水平过高、产能严重过剩、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企业受外部环境变动的影响更为突出,偿债能力可能进一步减弱;而城投、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的发债企业偿债能力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

注:

1.本文分析的企业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

2.2013年度发行的企业债券,不包含当年存量债券。

3.鞍钢集团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2013年公司预计盈利8亿元,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4.由于发债企业2013年年报尚未披露,且建筑、城投、批发和零售等行业的企业收入多在第四季度确认,有息债务也可能发生变化,则第四季度的财务数据变化对全年的收入、净利润和债务水平有着较大影响,2013年1—9月与2012年全年盈利指标的计算基础存在差异,导致数据不具可比性,因此本文对盈利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是以发债企业2008年至2012年各年财务数据的中位数为研究基础。

5.EBITDA是指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篇5: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

填表说明

1、本表根据2010年度企业决算数据填报。于2011年1月14日下午下班前上报寿光市财政局企财科快报信箱(sdlitous@163.com)。

2、参数安装方法:系统设置—数据装入,从数据位置找到参数文件,点下一步,左边需选择的项目全部选中,右边点装入到新建任务,一直点下一步,不要做任何改动,直到安装完成,问是否将该任务设为当前任务时,点是即可。参数安装完成后,通过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以企业简称为名建立空数据库,然后数据录入修改,打开数据库,点增加开始输入数据,代码与快报保持一致。输入完毕审核无误后将卸出的数据库上报即可。

3上报格式:与报送快报一样,将卸出的数据库上报即可。

4、第31行上缴税金净额,属我市大中型企业的单位不用填报,大中型企业外的单位需自行计算填报,计算公式:本年上缴税金总额减上缴个人所得税,减各项退税及税收返还,减关税,加出口免抵额。

5、“封面代码”格式与“2010年潍坊市财税信息企业快报”一致。

篇6:对影响股价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证券的市场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全部有价值的信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券的真实价值。换言之,对股票市场而言,股票的市场价格能否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权益价值是股票市场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由于真实的权益价值通过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而代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从不同侧面真实再现了公司的财务效益、资产质量、偿债风险和发展能力等状况,因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这些指标与其股票价格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成为股票定价的重要因素,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理念,那么,在风险相同即宏观因素对个股股价的影响相同以及在行业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就成为影响股价的核心。而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仍随行情的波动而有所起伏。每当行情上涨时,股价与财务指标的关联性增强,流通盘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当行情下跌时,情况正相反。

一、主要的几个财务指标对股价的影响:

1、每股收益

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中规定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每股收益=净利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每股收益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基本和核心的指标,是投资者进行分析的一种简单而信息含量极高的比率工具,该指标决定了股东的收益水平,每股收益越高,股东的投资效益越好,每一股份所得的利润也越高。据此可作为确定企业股票价格的主要参考指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越高,该种股票的市价上升空间则越大。因此每股收益具有引导投资、市场评价功能。

2、每股净资产值

公司净资产代表公司本身拥有的财产,也是股东们在公司中的权益。因此,又叫作股东权益。每股净资产值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净资产价值,是支撑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基础。每股净资产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财富越雄厚,通常创造利润的能力和抵御外来因素影响的能力越强。

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一般来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尚未面临产品更新的风险,属于成长型公司。则股价会相应上涨。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5%~10%之间,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股价会稳定一段时间。不久将进入衰退期,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保持市场份额已经很困难,主营业务利润开始滑坡,如果没有已开发好的新产品,将步入衰落。根据其所处的阶段可以判断股价的走势再选择是否投资。

4、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反映每一股份所摊得的企业税后净利润,它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但对股票投资者来说,真正反映投资者购买股票付出代价的是股票的市场价格,而不是股票的面值。因此,将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它的每股收益进行比较,计算出市盈率,更能反映出股票的质量和投资价值。在一般情况下,某一种股票的市盈率越低,表明该股票投资风险较小,取得同样的盈利额所需投资额越小,相对来说投资价值也越大。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市盈率越低,表明该公司前景欠佳,投资者对其没有太大的信心,因而不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某一股票市盈率高,表明投资者普遍持乐观态度,对公司充满了信心。投资者要具体股票具体分析,对一些成长性较好的股票其市盈率偏高是较为正常的。

篇7:企业指标财务分析报告

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多年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作为企业信息分析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做出科学的决策,把握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挥了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发展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发展,企业信息使用的决策者对信息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企业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也同样重要。因此,充实和完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就显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状况

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

(二)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分为基本评价指标和具体评价指标,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指标。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

(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发展能力反映企业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及潜力。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等指标。

二、现行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而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书面文件。对中小企业来说,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将造成财务分析指标的不足和局限。

1.报表信息并未全面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企业列入报表的数据资料仅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惯例的制约并未在报表中得以全面体现,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受此影响,分析反映的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2.企业会计政策在运用上如前后有差异,就会使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比失去实际意义。如果企业在执行会计政策上与以往不同,在不同会计年度采用不同会计方法,那么不同企业在不同会计方法下形成的财务分析信息就存在不可比性,就会造成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与同行业企业之间财务分析指标失去实际意义。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从多年来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除定量指标和定性说明企业背景以及各种分析指标资料以外,对中小企业来说还应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更符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企业快速发展决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1.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评价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应该着重对比企业历年来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反映企业的市场扩充速度,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程度,产品受消费者喜爱程度。

2.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中小企业要通过利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创造出最高的生产效率。

3.产品质量指标:指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指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指标,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等;二是指企业产品销售以后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并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包括驰名商标产品、优质名牌产品等;三是指企业产品在销售以后未符合消费者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可以通过消费者投诉率和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综合反映。

4.新产品开发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的重心应放在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二)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

中小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非常关键,它是企业偿还债务最直接的保证。因此,在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既要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由于现金是偿还债务的最主要手段,若缺少现金,可能会使企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迫宣告破产清算,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指标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为严格,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增加经济利润等指标,综合全面反映收益的质量

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

其中,投资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息前税后利润除以投资资本总额后的比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是指各项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和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投资资本总额等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和有息长期负债之和。增加“经济利润”指标是从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上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结合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指标,则从质量方面对企业和获利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由于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销售收入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导致企业净利润中含有一定的“水分”,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净利润对企业投资者来说是“获利”还是无利呢?增加经济利润和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的指标,则综合全面反映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和价值管理实现的,提高了获利能力指标的质量,也说明企业财务分析指标是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四)注重流动资金周转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极易出现资金短缺,因此在分析财务指标时更应关注流动资金周转率,其中包含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通过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来弥补利润率低、净现金流量少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困难。

篇8:企业运营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计划书

一、建立研究模型

本文假设: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财务会计信息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出现, 以财务指标和会计数据的形式传达给投资者。本文以财务指标作为自变量X, 股票价格作为因变量P, 建立股价模型:

式中, Cj (j=1.2.3....n) 是待估回归系数, ε是随机误差。另外, 为了使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特征, 模型中解释变量的选取应尽可能反映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广大投资者的选择标准与习惯。本文选取了11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分别为: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资产收益率X3、总资产增长率X4、流动比率X5、速动比率X6、固定资产周转率X7、应收账款周转率X8、存货周转率X9、每股净资产X10、市盈率X11, 这些指标分别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资本效率能力等财务指标。

二、样本数据选择

(一) 样本选择

样本选择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 它覆盖了沪深证券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 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在沪深300股的基础上选取连续三年财务数据完整的上市公司, 最终确定163家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样本。

(二) 样本数据选择

Fama and French对股票预期报酬率截面的分析研究表明, 会计数据与所解释的股票报酬率之间至少存在6个月的间隔, 他们认为这样的间隔设计可以保证市场已经充分吸收企业公布的会计数据。本文参照Fama and French的研究设计, 即将t-1年的会计数据与t年7月第1个交易日的股价或流通市值或总市值相配比。

由于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宏观影响, 股票市场变动过大, 不利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与股价变动的相关性, 故没有采用2008年的股价数据。本文的数据选自2006年的年报数据, 股票价格选取下一会计年度即2007年7月1日的收盘价的平均值。本文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研究服务中心 (CCER数据库) 。

三、相关性分析

(一) 相关性检验

通过相关性检验可以分析一个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Pearson相关系数的计算是相关性检验的基础, 将2006年的年报会计数据和2007年7月1日的股票收盘价输入到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分析各个会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所得到的相关系数如表1。

从表1可知, 有五个财务指标通过了T检验, 按照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列分别是:每股收益, 相关系数为0.510;每股净资产, 相关系数为0.371;净资产收益率, 相关系数为0.357;资产收益率, 相关系数为0.335;流动比率, 相关系数为0.160。这五个财务指标在统计上与股票价格呈显著相关, 且是正相关, 即财务指标数值越大, 股票价格越大;反之, 会计指标数值越小, 股价越小。而总资产增长率、速动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市盈率则与股价的相关性不显著。

(二) 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不表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只表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了得到主要财务指标与股价变动的具体关系, 我们将对主要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关系做回归分析。根据上面的相关分析, 我们知道总资产增长率、速动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市盈率与股价的相关性不显著, 为了更好的分析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关系, 故剔除这些变量, 只留下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五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建立的研究模型, 将会计数据代入模型中, 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将会计数据和股价数据输入到SPSS12.0统计软件中, 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进行检验。估计结果见表2、表3、表4、表5、表6、表7。

在上面的估计结果中, 表2列出了模型对自变量的筛选过程, 只有一个每股收益进入模型。表3给出了多元回归方程的拟合总结, 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为0.510, 决定系数R2为0.260, 调整决定系数 (Adjusted R Square) 为0.255。表4给出了回归方程的统计量F值为56.547, P值为0.000, 可见该回归方程极为显著, 说明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表5给出了回归方程系数及其检验, 常数项为10.608, 统计量t值为5.509, 对应的P值为0.000, 方程的常数项很显著;自变量回归系数为25.291, 统计量t值为7.520, 对应的P值为0.000, 检验结果是显著的, 根据表5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10.608+25.291X1。表6给出了剩下的四个自变量的检验结果, 因为P值都大于0.05, 因此不能进入方程。表7给出了误差的统计结果, 经t检验, P值为0.000, 按5%有显著意义, 但是标准化残差的绝对值最大为6.546, 超过了默认值3, 说明模型中出现了奇异值。

四、结论

通过回归分析, 我们发现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有一定影响, 显著性强的是每股收益。2006年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每上升0.1元, 股价平均上升2.5291元。决定系数R2为0.260, 说明每股收益对股价影响的解释程度是26.0%。本文认为原因主要是中国股票市场本身信息传递无效以及投资者行为不规范。信息传递的低效甚至无效主要原因在于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投资者行为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的错误投机行为和投资理念。由于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一般在3月底之前, 而本文采用的股价是7月1日的收盘价, 因而, 研究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偏差。

参考文献

[1]陈浪南, 屈文洲.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0 (4) .

[2]陈信元, 朱红军.净资产、剩余收益与市场定价: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J].金融研究, 2002 (4) .

[3]陈炳辉, 黄文锋.股票价格与会计盈余关系研究[J].南方金融, 2005 (4) .

[4]孙强, 郭树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变动[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1 (4) .

上一篇:基础科学我的爱下一篇:考研期间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