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2024-07-02

企业财务指标体系分析(精选十篇)

企业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篇1

一、财务分析指标设置的原则

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 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 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第一, 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 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 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 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 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 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 便于掌握, 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 尽量协调衔接。

第二, 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 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 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 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发布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今天, 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二、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 以数据为语言, 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 包含的指标数目多, 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 有选择地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 分为外部分析指标及内部分析指标。

1、外部分析指标

第一,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 通过对它的分析, 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 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1) 短期偿债能力, 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 该指标也至关重要, 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 长期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 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 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

第二, 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 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第三,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 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 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 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 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 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 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 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 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分析变化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 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 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 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第四, 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 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 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 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 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第五,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 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内部分析指标

前述五大类财务指标既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使用, 也可为内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但内部指标的设置, 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 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 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第一, 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 这样, 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 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 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 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第二, 企业投资分析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指标体系浅谈 篇2

1.1财务分析的内涵

著名经济学家马克思曾在解读经济分析原理时涉及过财务分析,与此同时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很显然,我们在研究分析财务指标的变动时,必须要考虑财务分析可能会对其产生的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在财务管理这个大理论中,财务分析也是必不可少、影响深远的一环,为组织的监督管理提供全方面的信息,融合在组织整个财务管理链中。

1.2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容

①偿债能力指标,顾名思义,偿债能力就是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能否用其资金偿还背负的到期债务,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②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的是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各项内部人力和物力资源等通过有效的配置来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能力。③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通俗来讲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在其能力范围内通过各项业务的开展和商业活动的进行使其原有的资产得以增值的能力。④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是对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潜能的一种预测,也称增长能力。

1.3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和要求

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研究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研究

1财务分析指标设置的原则

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1.1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尽量协调衔接。

1.2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发布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今天,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包含的指标数目多,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有选择地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分为外部分析指标及内部分析指标。

2.1外部分析指标

2.1.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①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②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外。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2.1.2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则可以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1.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1.4社会贡献能力分析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2.1.5综合财务能力分析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2内部分析指标前述五大类财务指标既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也可为内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但内部指标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2.2.1企业筹资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这样,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研究 篇4

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 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 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1.1 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 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 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 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 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 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 便于掌握, 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 尽量协调衔接。

1.2 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

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 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 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 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发布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今天, 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 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 以数据为语言, 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 包含的指标数目多, 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 有选择地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 分为外部分析指标及内部分析指标。

2.1 外部分析指标

2.1.1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 通过对它的分析, 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 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1) 短期偿债能力, 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 该指标也至关重要, 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 长期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 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 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 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 除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外。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2.1.2 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

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 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 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 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 则可以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 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1.3 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

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 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 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 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 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 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 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 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 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分析变化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 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 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 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1.4 社会贡献能力分析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 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 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 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 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2.1.5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

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 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2 内部分析指标前述五大类财务指标既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使用, 也可为内部信息需要者使用。

但内部指标的设置, 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 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 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2.2.1 企业筹资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

靠企业自己来筹集, 这样, 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 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 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 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2.2.2 企业投资分析企业对投资活动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 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这是投资分析的重点;

其次应对投资活动进行事中分析, 以控制投资规模, 提高投资效益;最后对投资活动进行事后分析, 以考核投资效果、评价投资业绩, 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在投资分析时一般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在投资阶段为考察投资方案的可行, 可设置内含报酬率, 为考察投资的收益可设置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摘要: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 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由于只有在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时, 企业才可能有较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 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各方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才有保证, 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重心由外部分析转向内部分析。财务分析的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分析时虽有不同的侧重, 但也有共同的要求, 都要求财务分析能够揭示出企业的经营趋势、资产与负债, 及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盈利能力等。

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案例 篇5

餐饮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企业资金的筹集和投放、资金的分布与耗费,以及由此带来的收益及其分配都与餐饮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对企业理财活动进行观察、控制的手段,财务指标分析能够以其令人信服的数据来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餐饮企业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就是以餐饮企业的财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运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下笔者以某公司招待所餐饮部2008年10月的财务报表数据为例,就其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一、经营状况

招待所地处公司院内,招待所餐饮部营业面积300平米,拥有4个普通包厢、2个套间包厢、1个豪华大包厢和1个大餐厅,共计160个餐位。近几年来,由于公司周围开了多家餐馆,再加上公司招待所的菜肴品种较少、口味欠佳,价格偏高,服务不太好,结果公司招待所餐饮生意越做越差。2008年1至10月份除5月盈利2 793.12元、9月盈利7 719.22元外,其它各月均为亏损。其中,2008年10月亏损919.93元,2008年1至10月累计亏损40 455.25元,二、主要财务指标比较分析

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的依据和关键,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者都日益重视。反映餐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很多,笔者挑选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毛利率、营业利润等主要指标加以分析。

(一)营业收入分析

营业收入即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等而取得的收入,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一项基本指标。它的大小决定了餐饮企业盈利的大小,也反映出餐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水平。

通过调查了解,当地高档宾馆、招待所和饭店每天营业收入平均在15 000元以上;中档宾馆、招待所和饭店每天营业收入平均在6 000元到15 000元之间;一般小饭店和排档,每天营业收入平均在6 000元以下1 500元以上。餐饮部规模较大,但2008年10月份营业收入只有51 144元(见表1),平均每天营业收入不足1 700元,实在太低。通过表2可以看出,餐饮部2008年10月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降低了31.90%。其中,烟、酒收入下降速度最快,菜肴收入的下降速度虽然最慢,但其绝对值大(占总收入的比重73.95%),这是影响营业收入的最重要因素,经营者应充分重视菜肴的经营。

(二)营业成本分析

营业成本即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等而发生的成本。其中,菜肴成本即所耗原材料(包括主料、配料和调料)成本。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餐饮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计入营业成本,将燃料、水电、工资、维修等费用列入“营业费用”,这就从制度上对餐饮企业的成本与费用作了明确的界定。营业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既取决于该企业收入的多少,也取决于营业成本的高低。

据统计,在我国,餐饮行业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45%左右。实际上餐饮部2008年10月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38%,远远超过45%,与上年相比提高了3.31%。餐饮部2008年10月份的营业收入为51 144元,若按45%比例计算,10月份的营业成本=51 144×45%=23 014.80(元),然而2008年10月份的实际营业成本为33 948.98元,超支10 934.18元

(+47.51%)。通过表4可以看出每一类的变化情况,其中,菜肴成本占营业收入的51.53%,与上年相比提高了3.98%,菜肴成本增长太快是营业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

(三)营业费用分析

营业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开支,包括水电费、燃料费、工资、福利费、工作餐费、服装费、洗涤费、广告宣传费、折旧费、租赁费、办公费和维修费及其他营业费用。餐饮企业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大,及时、有效地监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餐饮部2008年10月营业费用分析如表4所示。

通过表4可以看出, 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2008年10月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0.42% 提高了14.99%,各项费用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其中,工资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7.40%,提高了9.32%。据调查了解,餐饮企业的工资支出一般占营业收入的10%(工资率)。2008年10月份营业收入51 144元,若按10%计算,工资支出应为

51144.00×10%=5 114.40元,实际工资支出8 900元,超支3 785.60元(+74.02%)。由于工资支出太多,导致营业费用增长太快。

(四)毛利率分析

毛利等于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毛利率是毛利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在餐饮业,毛利率的高低影响很大,是餐饮企业很重要的经济指标。餐饮部2008年10月毛利及毛利率分析如表5所示。

据了解,当地高档宾馆、饭店和招待所经营费用大,其毛利率在55%~60%之间;中档宾馆、饭店和招待所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及高档宾馆、招待所和饭店,经营费用相对小些,毛利率在45%~55%之间;一般饭店或大排档经营费用较小,毛利率在40%~45%之间;餐饮业平均毛利率一般为50%。通过表5可以看出,餐饮部2008年10月因为营业收入偏低,营业成本偏高,导致各类产品毛利率偏低,平均毛利率只有33.62%,与餐饮业平均毛利率50%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五)营业利润分析

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好坏的综合指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餐位数×计算期天数×餐位周转率×人均消费水平)×(毛利率-营业税率)-营业费用。餐饮部2008年10月利润分析如表6所示。

1.餐位周转率因素的影响:160×31×(20.62%-33.65%)×45×(36.93%-5%)=-9 286.19(元),说明由于餐位利用率降低,使利润减少9 286.19元。

2.人均消费水平因素的影响:160×31×20.62%×(50-45)×(36.93%-5%)=+

1632.82(元),说明由于人均消费水平因素的提高,使利润增加1 632.82元。

3.毛利率因素的影响:160×31×20.62%×50×(33.62%-36.93%)=-1692.65(元),说明由于毛利率因素的降低,使利润减少1692.65元。

4.营业费用因素的影响:15 555.51-11 587.28=+3 968.23(元),说明由于营业费用因素的增加,使利润减少3 968.23元。

综合以上各影响因素,使餐饮部利润减少13 314.25元(9 286.19+1 692.65+3 968.23-1 632.82)。造成利润减少的主要因素是餐位周转率的降低,这说明餐厅吸引顾客的能力减弱了,就餐人数大量减少,营业额降低是餐饮部发生亏损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招待所餐饮部亏损的原因:一是营业收入太低,二是成本费用太高。餐饮部要扭亏为盈,就必须加强经营管理,增加花色品种,推出特色菜肴,提供优质服务,有效促进销售,以提高营业额。此外,餐饮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采购、库存、粗加工和烹饪等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堵塞漏洞,降低产品成本。餐饮部还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节约用水、用电及燃料,严格控制各种物料的消耗,加强各种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利用率,减少修理费用,增加企业利润。

三、结束语

财务指标分析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建立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而财务报表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报表上的数据也是在基本假设的情况下列示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在规定意义上使用报表,并进行指标分析,不能片面地认为对报表的指标分析可以揭示企业全部的实际情况。但只要掌握好它的局限性,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主要有:

1.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

2.假设货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

3.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

4.按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分析 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监督 分析 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呈现出多种经营形式,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有多重部门的参与,增加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财务方面主要是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受一些方面的影响造成财务数据失真,资产损失,使国家、企业、人民的利益受到影响。由此可见财务监督是企业运转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财务监督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中资金流动的明确性和真实性,可以结合数据分析企业的运行情况,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务监督杜绝了资金滥用情况的产生,禁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正确认识目前国有企业中财务监督的情况,尤其是其中潜在的问题,并将其努力的完善将有助于国有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国有企业现有监督体系现状

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重要分为企业内监督和企业外监督。企业内监督是指企业内部制定规章制度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并依照企业的结构管理对财务进行监督,管理。企业外是指国家审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以及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通过这两种形式对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财务失真性的出现,保证国有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研究多集中在治理结构层次,多是从监事会、董事会独立董事或两者结合的角度出发,研究视角多集中在监事会,服务对象多集中于股东或代表出资人利益的国资委,鲜有从企业视角、从整体视角研究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设计、整合。从系统视角,对国有企业监事会、纪检监察、审计、法律等监督部门与力量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整合,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监督优势,促进企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国有企业现有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监督体系在国有企业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见多的问题。国有企业中一般由较高级的领导来执行财务监督,但其中难免理事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甚至贪污公款的现象产生,如果企业的较高层出现问题,则导致监督体系形同虚设,无法进行。而且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个人的修养以及专业知识对会计监督也用重要的影响,只有从始至终严把质量关,清晰、完整并真实地记录财务状况及出现的大小问题才能使财务监督发挥最大效益。但现在账目记录不清晰,甚至做假账等都体现了财务监督力度的缺乏。另外,监督人员思想意识不够,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清楚的认识也使得监督工作无法进行。企业中不能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安排各部门所应承担的责任,并对财务出现问题人员不能进行有力的处罚,同时在出现问题时不进行根本的处理,只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进行,这都严重影响了财务监督的进行,大大降低了监督的力度,使财务状况出现严重的失真问题。

三、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建议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对所有财务人员严抓基本知识,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提供法律教育,并及时向企业内注入新鲜的知识,先进的技能,提高财务工作的工作质量,从最初阶段加强财务工作的真实性。企业内部加强监督管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企业内部财务的运转情况进行审计,保证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减小制造虚假账务的真实性,在财务出现错误苗头时及时的调整,治理,保证财务队伍的清廉性,时刻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在企业内部制定严格的制度,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通过多种形式。手段对财务进行监督,及早预防,及时处理。

2、加强企业内审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国有企业的内审机构要增强其独立性,可以考虑将企业内审机构归属董事会,董事会负责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同时,为更好的发挥内审机构的监督职能,就必须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对内部审计部门的规范化建设。此外,还应该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其职业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最终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

3、完善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监事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监事会是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对企业事务等进行监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行政管理行为进行监督、规范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防止董事会、经理滥用职权,保证公司的规范运作,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正当权益。

4、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扮演监督角色,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管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属于政府所有。政府应及时行驶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的职责,及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组成以及运营方式,完善财务工作制度以及方法,增进综合业绩的考察。政府部分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审计、管理,保证资产的扎实稳进。

参考文献:

[1]周丽君.《浅议会计监督及其运作要求》.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

[2]王尚礼.《完善财务制度加强监督职能》.财会研究.2001

企业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篇7

关键词:风力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一、风力发电企业财务风险

(一) 投资规模大

风力发电企业的建设规模都很大, 投入的资金数额大, 属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以前风机设备国产化率不高时陆地风电场建设静态平均投资成本高达12000元/千瓦, 目前随着风机设备国化率不断提高而不断降低, 但仍高达7000~8000元/千瓦。而海上风电每千瓦静态平均投资成本更高, 是陆地两倍多。装机容量越大, 投如资金越大。一个风场少则几个亿, 多则上百亿。同时建设风力发电企业, 还要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 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 风力发电企业势必需要大量的投资金额, 造成融资成本的上升。

(二) 风电成本较高

我国当前的风电成本较高, 不利于风电企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开发新能源的风电企业, 虽然在生产过程中, 没有消耗不可再生资源, 但是风电企业尚处于初始阶段, 风电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风力发电主要是利用风力资源进行发电, 在生产过程中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的形式。风力发电企业的成本受很多方面的影响, 比如工程建设成本, 维修成本, 固定支出, 税收成本等方面。由于一些风电场和电网建设未跟上, 导致了很多弃风现象, 即风电场的风能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因此, 风电产品在成本上不具有竞争力。

(三) 资金周转期长, 投资回报率不稳定

风力发电企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 建设周期长, 从前期的调研开始, 到最后建成投产结束, 少则两三年, 多则七八年, 期间要是有政策的变动, 还可能使项目夭折, 有一定的风险性, 并且项目建设涉及到的面广, 建设期间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建设前期主要是资金的投入, 只有等到项目完结, 开始运营才会有投资的回报, 并且在项目运营期, 可能还会面临风能的不稳定性, 影响到产品产量和供给的不稳定等等各方面的影响, 这都导致风力发电企业的资金周转期较长, 企业项目的投资风险加大, 投资回报率不稳定。

二、风力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原则

(一) 全面性

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财务指标要涵盖企业财务的方方面面, 并且指标之间不是独立的个体, 各指标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构造一个系统的整体。

(二) 针对性

财务预警模型要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但是进行指标选择时, 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针对风力发电企业的行业特点选择。如果选取的财务指标变量过多, 则势必会有重复的信息, 这样冗余的财务信息会使计算过程变得复杂, 模型应用困难, 甚至影响预警结果。

(三) 重要性

在财务预警中, 选取财务指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预警模型的有效性。风电企业要想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就应该选取重要的财务指标, 重要的财务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三、风力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外部及时融资能力

外部及时融资能力, 是指在一定的经济金融条件下, 一个企业在短期内融通资金的规模的大小, 外部及时融资能力是企业持续获取长期优质资本的能力, 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能多渠道、低成本从国内、国外融资的企业, 才是真正的融资赢家。风力发电企业是国家鼓励的新能源企业, 因此及时融资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强的, 选取这个指标对于预测风电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很有必要的。外部及时融资能力是根据专家经验评定出来的, 作为一个定性的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量指标的缺点, 为更好的预警风力发电企业的财务危机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年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 反映了企业主产品的盈利质量。风力发电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为电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其收入主要由火电标杆电价收入和财务补贴两部分构成。其中标杆电价收入部分都是次月收回, 相对稳定, 但占据全部收入近三分之一补贴收入由于种种原因, 不能及时到位, 由此影响了风力发电企业的现金流, 进而造成了企业效益的不稳定, 特别那些风况较差的内陆风场。因此, 风力发电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就应加强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 以保证收入能够真正实现。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表示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三) 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对于风力发电企业而言, 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有全部资产的很大部分。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风力发电企业也是尤为重要的方面, 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一般而言, 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 则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也越好。如果风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很低时, 就应该要引起企业的重视了。由于风力发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很大的比例, 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风力发电企业总资产的管理效率, 因此, 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是风力发电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中的重要指标。固定资产周转率的表示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四)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值。任何企业的主营业务是支撑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支柱。企业的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越强, 越能表明企业发展越好, 相反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通过固定资产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途径获得, 那么企业的发展就受到了制约。风电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由风力发电、输电和销电等环节构成。如果企业的利润基本都是由企业的风力发电业务产生, 则说明企业的发展是稳定的, 反之, 如果风力发电企业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变卖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等方式取得, 则表明企业的发展是有问题的, 可能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 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对于风力发电企业的财务预警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表示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五) 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是财务预警的定量指标, 是指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 对于鉴证对象是否符合鉴证标准而发表的意见。对于财务报表审计而言, 则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 以及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公允, 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审计意见是由独立于企业的第三方认证的报告,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的审核评价, 能够作为企业财务预警很重要的指标。

(六) 内部控制

任何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 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性, 保证经营方针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企业设置内部控制制度, 采取自我约束、调整、控制等一系列的措施。无论从项目初期到项目运营期, 风力发电企业的组织结构控制节点很多, 当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非常合理时, 企业的风险会相对较小, 相反, 当企业的内部控制出现了很大的漏洞时, 企业将没办法正常运转, 风险会相应增加。内部控制属于企业财务预警的定量指标, 对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指标。

四、结语

构建有效预警模型的重点是选择预警指标, 选择合理的预警指标是预警企业财务危机的关键之一。预警指标选择的合理有效, 企业的预警模型才能真正的预测危机, 防范危机。反之, 如果预警指标选择的不恰当, 企业的预警模型则会形同虚设,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根据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结合风电企业的现状以及风电企业特有的财务风险, 在对风电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外部及时融资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审计意见和内部控制。这些指标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情况, 可以对风力发电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很好的预警。

参考文献

[1]彭艳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 2014 (06) .

企业上市前后财务指标比较分析 篇8

一般认为企业上市后能获得大量资本, 改善负债结构, 提供资信等级;能引进科学的管理机制, 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知名度和行业地位, 强化品牌, 从而推断企业上市后经营业绩趋好, 各项财务指标将优于上市前。因此, 本文以2011年国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比较其上市前一年、上市当年及上市后一年的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增长能力指标, 观察企业上市后的财务指标是否得到改善。

二、企业上市前后财务指标比较

2011年国内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共276家, 由于在各个板块上市的企业存在规模差异, 以下比较将分别上海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进行。

1.盈利能力指标比较

本文选择的盈利能力指标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销售净利率。2011年在上海主板上市的企业共37家, 其上市前后盈利能力指标比较见表1-1 (本文所有图表数据摘自wind资讯) :

2011年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共114家, 其上市前后盈利能力指标比较见表1-2:

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共125家, 其上市前后盈利能力指标比较见表1-3:

从表1-1、1-2、1-3的比较中可见, 企业上市当年及上市后的盈利能力指标均低于上市前一年, 呈逐期下降趋势, 盈利能力未见提高。

2.偿债能力指标比较

2011年在上海主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偿债能力指标比较见表2-1:

2011年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偿债能力指标比较见表2-2:

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偿债能力指标比较见表2-3:

从表2-1、2-2、2-3的比较中可见, 企业上市当年及上市后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上市前一年, 有较大幅度下降,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得到明显改善, 说明企业上市后偿债能力提高。

3.营运能力指标比较

2011年在上海主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见表3-1:

2011年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见表3-2:

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营运能力指标比较见表3-3:

从表3-1、3-2、3-3的比较中可见, 企业上市当年及上市后的各项资产周转率均比上市前有小幅下降, 营运能力未见改善。

4.增长能力指标的比较

2011年在上海主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增长能力指标比较见表4-1:

2011年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增长能力指标比较见表4-2:

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前后增长能力指标比较见表4-3:

从表4-1、4-2、4-3的比较中可见, 企业上市当年及上市后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均有下降, 利润总额在上市后一年甚至出现负增长, 而由于企业上市当年发行股份增加大量股本和资本公积金, 使得当年的净资产增长较快。

三、企业上市前后财务指标变化的解释

以2011年国内首发上市的企业为样本进行上市前后的财务指标比较, 除偿债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外, 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增长能力指标在上市当年和上市后一年均比上市前一年差。出现上述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 (1) 企业上市定价普遍采用市盈率方法, 为提高每股收益从而提高发行价格, 增加融资额, 企业有做好上市前一年业绩的动力, 上市后难以保持高速增长; (2) 企业上市后为了迎合资本市场需要或市场概念, 经营方向可能有所变化, 与上市前相比投入主业的资源和精力可能有所减弱; (3) 企业上市后经营多样化, 企业可能投资一些并不熟悉的项目, 造成经营效率低; (4) 企业上市后原控股股东的股权摊薄, 企业股权结构分散, 治理结构发生变化, 可能增加了代理成本, 降低原来的决策效率; (5) 企业上市募集大量资金, 可能造成资金闲置, 资金使用效率低。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座[J].财务与会计, 2001 (9) .

[2]刘冬莉.对一级市场审批制度的反思[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 (6) .

[3]谢玲芳, 朱晓明.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前后绩效变动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 2005 (1) .

[4]孙燕.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及原因分析.东北财经大学, 2010.

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 篇9

一、企业财务分析体系主要内容

1. 偿还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还能力是在建立财务分析体系的基础上, 对企业的资金风险情况的分析来衡量的, 能够作为企业的最终决策者的重要决策依据, 偿债能力根据债务的偿还时间分为短期和长期的。一个企业债务偿债能力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情况的, 因为债务偿还能力强, 也证明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较为充足, 资产变现的速度更快。如果一个企业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就能够将企业的资产快速变现, 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信誉, 进而间接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分析涉及到了资金流动率和日常运营的利润等各项指标, 对于企业的管理和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分析企业的总资产或者是部分资产的使用情况, 对于企业而言, 在一定的原则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主要的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个目标,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对所投入的资产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从而尽可能地达到资产的最大有效运用。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盈利, 它就根本无法在当今这个激烈的市场中生存, 所能面临的最终结果只有倒闭或者破产, 所以企业的利润对正常运营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它也是用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关键的载体。只有资产的运用效率较高的企业才能够在日后的发展中走得越来越远, 如果在财务分析中发现企业的资产运用率较低, 必须要对此高度重视, 去找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 做出适当合理的运营政策调整。

3. 投资能力分析。

投资能力分析是对投资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分析, 在进行投资前, 做好充分的准备, 并且对自身的投资能力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够增大投资的成功率, 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在投资的过程中, 随时关注投资动态, 如果外界的影响因素或者是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对投资活动产生了没能预料到的影响, 要及时对投资活动进行控制,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投资的盈利。事后的投资分析最主要是指在一项投资活动结束后, 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 这样能够积累经验, 避免可以规避的一些风险, 在日后得投资中做到更加科学和有效。投资能力的分析不仅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能力, 还要充分考虑到外界的投资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做出更加准确成功的投资。

二、财务分析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1. 财务目标与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过程从某种意义上, 就是企业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 企业在取得资本时, 要对资本的成本以及风险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因为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 根本目的就是在于通过最小的成本来获得企业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收入, 都可以纳入到企业的财务目标中, 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目标, 在于获得利润, 确保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

2. 财务报表与财务效率。

财务报表一般情况下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通过财务报表能够将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状况进行充分的反映, 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而其能够间接的对企业财务活动情况进行反映。财务效率指的是财务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其他比率关系。财务效率在通常情况下, 可以通过企业的盈利和偿债能力等进行综合的反应。

三、优化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有效策略

1. 加入人力资本分析。

通过企业的研发人员在所有人员中所占的比重, 就能够分析出企业对于新产品研发的重视程度, 能够从中看出企业是否重视产品的创新, 企业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等。对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比重进行分析, 能够分析企业是否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对相关的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 通过这项指标, 能够分析出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以及其自身的能力与效率, 在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后, 对于其产出效果进行衡量, 这也是企业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衡量指标。

2. 重视无形资产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价值往往需要通过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体现, 在很多企业中, 对于无形资产的投入比重, 远远的超过了实物资产, 尤其是

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对技术型资产的比重进行分析, 该项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份额, 带来了企业对高新技术的重视程度, 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

3. 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

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是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一个重要体现, 随着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断加强, 对于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 而财务分析的作用也就有了更加充分的发挥。通过对财务进行精细化分析, 能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 通过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科学分析, 对企业生产和盈利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 进而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优化。

四、结语

企业是否能够顺利的运营, 这和企业的财务分析的好坏是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的,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当今的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和挑战, 在这种市场条件下, 企业要向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并且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屹立不倒, 对企业分析体系的重要性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分析体系, 使得企业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燕萍.加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 2011, 04[1]祝燕萍.加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 2011, 04

浅谈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管理体系建设 篇10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管理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

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外部分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和专题分析3方面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 我国财学界学科体系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财务会计之争入到各二级学科, 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环境的变迁, 历史的展而致, 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进入20纪到90年代, 财会论坛上就有财务分析独立成科的微弱声音, 到了现在, 对此论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且似乎已达成共识, 由于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 财分析必须独立出来。

1)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例如公司财信息质量分析、资本资产结构优化分析等

2) 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 还包括: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另外, 内部析内容还应有: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将会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和外部信息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 结合特定的目标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 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专题分析。

二、企业财务内部指标体系设置分

内部指标体系的设置, 主要是为满足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 其内容当广泛。一般说来, 可从筹资、投资等方设置。

1、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 这样, 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 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 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 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2、企业投资分析

企业对投资活动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 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这是投资分析的重点;其次应对投资活动进行事中分析, 以控制投资规模, 提高投资效益;最后对投资活动进行事后分析, 以考核投资效果、评价投资业绩, 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在投资分析时一般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在投资阶段为考察投资方案的可行, 可设置内含报酬率, 为考察投资的收益可设置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三、企业财务外部指标体系分析

1、企业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 通过对它的分析, 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 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 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 该指标也至关重要, 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

此外,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和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 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 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 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 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 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 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 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 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 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

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 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 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分析变化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 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 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 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4、社会贡献能力及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 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 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 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 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 同时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分析。我们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 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参考文献

[1]、贾国军.管理会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半月板缝合术下一篇:新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