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2024-05-30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通用8篇)

篇1: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原庸

一、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质量效益型、集约型农业,必须在保障必要数量平衡的基础上,优先质量和效益,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依靠现代科技,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第一产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等),而且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村工业、社会服务、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群。它不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集生产、经营、服务等多功能方向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网络通讯、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渗透和覆盖到所有支撑农业发展的技术装备和设施中,使之提升到智能化、自动化的更高的水平,现代农业又增加了信息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要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之脱胎换骨获得新的发展条件;依靠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突破及成果推广,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农业资源、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的运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的发展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促进,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总之,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业信息化将始终与农业现代化相伴相随。

二、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信息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农业资源。通过传统的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总成本高,时间效率低。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农业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实现自动化后,会比人工管理更为精密,应用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不但可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选择生产和合理销售自己的产品,还可以通过网络,广泛获取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获得最佳的生产效益。

2.信息化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美国农业部建立了全国性的电子邮件系统,其中仅农业市场服务局,每天就要使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大约 1 亿字符的市场信息,通过卫星传送到遍布全国的地面接收站,也可以提供电话语音和可视等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并通过互联网传播农产品价格信息。中国农业部也在建设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络系统,采集、加工、传播农产品市场经济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

3.信息化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关系到整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的重大工程,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帮助,而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可以为政府提供便捷而高效的宏观管理模式和手段,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可以拓展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打破传统资源约束,根据市场的需要,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纽带,建立各种灵活多样的农业经营实体。因此,可以说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三、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中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客观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的获取和服务方面,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宏观决策和市场监管仍然缺乏有力的信息支撑,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仍然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农业信息化的滞后,已逐步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相比,农村地域广袤,行业门类众多,农业生产的不可控性较强,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城乡“数字鸿沟”拉大等客观因素,决定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

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和省级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投入不足问题突出,运行经费的不足也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信息服务的广泛开展和技术设备的充分利用。二是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共享程度低,大量农业信息处于部门所有、相对封闭的分散状态,在信息分类分级、指标术语、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结构不合理,存在重复开发问题。三是信息发布渠道不畅,政府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不强,广大农民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服务。四是农业信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要求。

四、加快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1.切实发挥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在推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各级农业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引领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强化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改善农业信息化宏观调控,确保农业信息化顺利推进,要积极引导和动员相关企业踊跃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大力营造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要特别注意培养广大农民关注信息,使用信息的习惯,努力使他们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看到效益,得到实惠。政府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措施来抓,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地要建立健全农

业信息化领导协调机别,明确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各级农业、林业、渔业、发展改革、财政、水利、气象、信息产业、科技、教育、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要加强配合协调,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要把农业信息化重点任务列入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严格考核。

政府要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充分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根据需要增加财政投入,重点保证信息应用推广、信息化培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系统维护等方面的资金。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稳定、长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加强以“金农工程”为主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金农工程”是国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点工程,要根据全国统一的项目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一期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实施好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及早规划设计和及时启动二期、三期工程。“三电合一”工程是农业部在全国推广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互联互动。要本着“着眼于需求、着力于服务、着重于成效”的原则,把农民急需的农产品市场和科技信息传播到乡村,努力提高“三电合一”平台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信息服务支持能力。要以增强农业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目的,重点开发完善一批监测、预警、监管、服务的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同时要加快建设全省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视频系统,使全省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工作能及时得到研究和布置,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行政工作效率。

3.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

农业信息网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工具。首先,统一规划,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目前,大部分省都已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县级农业信息中心正在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全省信息联播,建成省与各市、县的专用卫星通讯网,与农业部的卫星网连接,构成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内部网。其次,必须加强农业数据库的开发。其内容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农业政策法规信息等数据库的开发。因地

制宜建立与现代农业配套的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把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到乡、村一级,直接面向基层,实现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4.大力提高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质量的水平

我国加人 WTO后,农业作为周期长、风险大的弱质产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而需要翔实、丰富、共享的高质量信息资源。美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先进之处就在于信息资源的高质量,多数量与共享性。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是信息量缺乏,质量不高,内容重复,共享性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数据库大约为全世界的百分之一,农业数据库仅局限于单机服务,农业信息计算机网络服务能力尚未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因此,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需提高信息质量,挖掘信息潜在价值,充实现有数据库内容,更好地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此外,必须解决信息的标准化间题。只有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才能做到信息共享,系统兼容。同时,建立一个科学和权威的农业信息搜索引擎也是非常必要的。

5.加强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员和农技推广队伍

要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全国各农业院校应建立农业信息的专业,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课程,或者举办农业信息技术的培训班,培训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而有条件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农业技术学校也应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及农业信息检索与服务课,利用短期培训等形式对农业科技人员、农民技术员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能够为农业信息化建设贡献一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要进一步稳定农技推广队伍,积极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培育农业技术人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农业从传统的粗放的劳动密集型向集约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农业经济技术中,以农、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工程技术为突破口,带动农村信息技术和一系列相关的适用、实用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信息含量和技术含量。在农村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刊物出版、农业信息网络以及因特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篇2: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2月9日下午,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神农行动‛启动仪式在樊城区太平店镇启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信办、省信息产业厅、省农办、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的领导和市委副书记万桃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玉出席启动仪式。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神农行动‛的主要任务。‚神农行动‛启动仪式选在太平店是对我镇近年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充分肯定。

太平店镇版图面积232.7平方公里,下辖42个行政村,3个街道居委会,3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7.3万人,耕地面积8.1万亩,宜林山滩5万余亩。我镇是农业大镇,农村人口占全镇人口的四分之三,农民富则全镇富。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繁荣和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镇委、镇政府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和需要,加快农村农业信息化步伐,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农村市场真正需要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信息化进程,为农民搭建信息致富的桥梁。我镇充分利用和整合电话、电视、电脑等资源,利用 ‚互联网信息+电视节目信息+电话联络信息‛的‚三电合一‛方式实现了农业信息与农民的零距

离传播、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培训、零距离受益。通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搭建信息系统平台,把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供求等信息及时发送到网上,解决信息收集难、发布难、交换难的问题,为农产品的供求、农技、农贸等提供最新信息。目前,我镇已建成一个农业信息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和11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2006年,我镇农产品贸易网网上展销促成农产品交易2万多吨,成交金额10万多元。农业信息数字化,使我镇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目前全镇发展山药、土豆等蔬菜5000亩,落实冬春萝卜面积2000亩,草莓面积1000亩。蔬菜大棚180多个,新发展黄豆、芝麻等小杂粮面积达到1万亩。引进日本甜柿350亩,油桃800亩,拐枣460亩,大梨枣、布郎李、桔橙等1000多亩。蛋鸡养殖协会、草莓协会、豆制品加工协会、香菇协会等等,网络了一批乡土人才,在市场经济中同进同出,互惠互利,成为新的经济实体。民间传统手工业产品实现网上营销。王台村的豆制品、龚州麻绳、小龙洲的鞭炮、蔡岗的凉席、小樊粉条、龙巷的竹编等在襄樊、十堰、宜昌、河南郑州等地都找到了订单。全镇实现农业产值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3550元,与上年相比人平增收500元。

电脑编织致富网

我镇芦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文安谈到网上农业信息时,他满脸兴奋地说:‚我们村在网上创建的商务信息栏就像一个‘黄金宝

地’。‛2006年,他们通过电脑网络发布山药丰收信息后,湖南长沙市一家农贸公司很快发来联系邮件,一次就签下订单收购山药50吨,成交金额达10万元。一下子解决了山药零售易损伤、价格低的问题。近年来,我镇有许多村像陈文安这样的搭上了农业信息的‚致富快车‛。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的各类农业企业‚网上卖菜‛、‚网上卖鸡‛、‚网上卖果‛等生意日益兴旺,广大农民也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据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随成介绍,我镇目前开办综合性网站点1个,农业农村政策信息网点11个。网站主要面向农村开展三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开辟了实用技术、新品推荐、专家系统等栏目,开展网上农业病虫预报、专家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向农民提供计生、医保、养老保险、土地、道路建设方面的政策信息。三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企业招工、劳动力需求、农产品供求等方面的市场信息服务,以及科普、气象、交通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公共领域信息服务。网站自去年7月底开通以来,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2000条以上,网站点击率稳步攀升。

电视看出致富路

为了让普通农民朋友看得到农业信息,学得到农业技术,自2004年以来,镇委、镇政府利用镇电视台传播信息的便利条件,开办了《农村科技》、《农业信息》专栏节目,主要是选播中央

七台农业频道与本地情况类似的‚科技迷‛、‚致富经‛,让农民学有榜样,学有动力。同时,结合时节播放农业生产管理中应关注的问题,很受农民欢迎。年前,随着500多头肉猪销往广东。我镇养猪大户凌代全笑了,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农业信息电视频道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凌代全通过电视媒体学到了生猪养殖技术、疾病有效防控等知识。经过四年多的流动发展,已成为一个年出栏2000头生猪养殖大户。不仅自己致了富,还为他人送去了养殖技术,带动了五十多家农民养殖致富,成为生猪养殖龙头。

自农业信息专栏开办以来,为农民解决重大疑难问题800多个,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发送农技、预防灾害等公共信息2000多条,减轻农业灾害损失超过100万元。

小樊村、沈河村农民依靠农业信息电视频道调整种植结构,组织农民大力发展苞菜、辣椒等无公害蔬菜生产。近两年,两村年种植蔬菜2000多亩,外销额130万元,仅蔬菜一项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徐堤村农民吴志军结合农业电视频道农业培训节目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三膜覆盖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把草莓上市时间提前到元月份,挂果期延长到5月份。并且具备投资小,效益高的特点。元月份草莓每斤价格在10元左右,按每亩草莓产1000斤,收入在10000左右。

电话连上致富线

春耕生产生产在即,镇种粮大户王堤村的农民王爱民正忙着用电话联系粮食种子。放下话筒的他略显激动:‚这年代信息太重要了,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不出家门也能通过电话了解急需的农科知识和市场行情。‛

篇3:浅析中国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涵义

(一) 农业信息化的涵义

关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 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 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具体说来,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第一, 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我国地域辽阔, 农业资源与环境从南到北, 类型很多, 差别很大。并且如土地及耕地面积、水资源, 以及农业环境的污染情况等随时间的变化很快, 都需要依靠农业信息化加以及时而正确掌握。第二, 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生产迫切需要信息化设备。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每年都有变化, 特别是气象、水文与病虫情况, 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此, 在全国范围内, 建立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农业信息网络, 是我国农业的当务之急。第三, 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目前我国在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薄膜等市场方面存在较多的矛盾。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的品种、质量、价格上, 不能符合农业生产与农民的要求。第四, 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化。我国各地的农业科技成果也很多, 但是由于信息交流不畅, 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一些实用技术无法了解知道, 形成了农业科研与生产活动相互脱节、割裂的局面。因此, 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 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 则可以加强农业科研和生产活动的信息沟通, 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的交流和扩散。

(二) 农业现代化的涵义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包括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水平、农业物质投入、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科技与教育、农村环境等。然而, 不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如何拓展, 其本质内涵仍在于不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 形成新的生产力, 把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技术, 信息化作为新的生产力, 对推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推动作用。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没有农业信息化, 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二、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一) 信息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要降低农业的风险和提高农业收益。因此, 借助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科技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敏感性, 使农民真正靠科学技术和信息致富, 通过激发农业的内在活力和提升农业的“造血”能力促进中国农业健康发展, 从而实现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 农业信息化是妥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最佳对策

农业、农村和农民即当前所谓的三农问题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和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三农问题的妥善、有效解决事关重大。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业积累, 关键在于改变农业劳动者的精神面貌、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借助农业信息化, 改变中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把握信息的能力, 提升农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业资金积累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妥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上策。

(三) 农业信息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农业是人类按照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质生产系统, 借助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不断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人类生存和繁衍才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工业化改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基于大机器生产的“石油农业”导致世界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面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资源、人口问题, 只有实行农业信息化, 掌握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变化实时、精确的信息, 制定相应的减耗增效决策, 才能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策略与措施

(一) 把农业信息化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 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 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 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 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 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 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 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 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二) 努力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质量, 满足农业需求

目前, 我国农业信息网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是信息量缺乏, 质量不高, 内容重复, 共享性差。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的数据库大约为全世界的1%, 农业数据库仅局限于单机服务, 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能力尚未形成, 信息资源共享性差。因此,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仍需提高信息质量, 挖掘信息潜在价值, 实现有数据库内容, 更好地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此外, 必须解决信息的标准化问题, 只有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标准化, 才能做到信息共享, 系统兼容。

(三) 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实现农业信息化, 人才是关键因素。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创新人才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现有的信息人才远远不够。因此, 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

现代农业建立在高新科学技术基础之上, 运用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和工程设施提升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 借助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促进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张鹏.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J].天津科技, 2007 (1) .

[2]陈建, 郑严.以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J].山东农机, 2004 (12) .

[3]徐可英.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信息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9 (4) .

篇4:市场建设与信息化助力现代农业

农业展会等产销衔接活动蓬勃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展会对接

在农业部的支持和引导下,各主产区积极开展特色优势产品宣传推介和产销对接活动,每年各地累计举办700多场次,实现贸易成交额3000多亿元。特别是农交会已连续举办9届,10年来累计有1.4万家国内农业企业、300多家台湾农业企业、800多家国外农业企业和8万多名专业采购商参加,贸易成交额达4000多亿元;琳琅满目的“名、特、优”农产品、科技创新下的农业新成就、吸引了300余万人到场参观,社会反响强烈;组委会在农交会期间举办的214场国内外专项活动,累计参会人数也超过2万人,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国外及地区间农业贸易交流与合作。农交会已成为国内农业领域规格最高、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为保障农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电子商务

依托中国农业信息网,建立“网上展厅”和全国农产品“供求一站通”平台,注册会员已超过60多万个,累计发布供求信息近100万条,访问覆盖范围超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实现网上对接。探索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扩大网上交易规模。

品牌建设

以发展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重点,推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06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2007年启动了中国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工作,2011年7月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制定了《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由农业部门负责推动实施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2011年各地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1.8万个,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40个。

农产品市场监测和信息服务能力提升,有利应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农产品市场监测

1995年农业部启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日报网络建设,推动实现批发市场与农业部信息中心联网。2012年全面启动生产者价格采集工作,不断健全信息采集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生产者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互为补充,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有机一体的市场信息监测体系,实现了对全国近500家大中型综合及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实时动态监测,监测品种达200余个;实现了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每周采集生猪、牛羊肉、鸡蛋、生鲜乳和饲料价格;实现了对全国各地300多个县级集贸市场的月度重点监测。

市场运行研判

2002年农业部率先启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专家开展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18个品种的市场定期会商分析,加强形势研判预警,每月形成《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2005年农业部率先编制推出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市场走向的“风向标”和“温度计”,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等宏观决策部门的认可。近年来,农业部着力推动建立自下而上的市场热点报送机制,探索开展中国农业展望工作,农产品预警分析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

信息发布

2005年农业部开始推出《经济信息发布日历》,通过农民日报、中国农业信息网、央视农业频道、农产品市场周刊和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等部属“五个一”媒体定期对外发布农业各行业信息。特别是从指导产销出发,农业部与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从2009年10月起全天滚动播出农业部监测的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2011年2月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展了战略合作,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拓宽。

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启动实施,稳定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供给

“菜篮子”工程政策完善

2005年农业部会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共同推动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0年全国免收车辆通行费130多亿元。2010年农业部牵头起草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并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2011年农业部编制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

国家级大市场建设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农业部针对在优势产区的集中产地建设国家级批发市场进行了研究论证,初步计划“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5家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将其打造成相关产业的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会展贸易中心。力争在优势产区的集中产地,培育和建成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促进农产品大生产、大流通、大销售。目前已经启动了洛川苹果、舟山水产、斗南花卉等批发市场的建设。

“菜篮子”产品保障能力提升

十年来,“菜篮子”产品供给持续快速增长,部分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成倍数增加。2011年,全国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7大类产品,总产量分别为7957.8万吨、2811.4万吨、3810.7万吨、5603.2万吨、6.8亿吨、1.4亿吨、162.3万吨,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27.6%、24.1%、172.1%、41.7%、28.4%、102.6%、117.8%;人均占有量分别为59.1公斤、20.9公斤、28.3公斤、40.2公斤、504.2公斤、104.5公斤、1.2公斤,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21.7%、18.3%、159.4%、30.1%、19.3%、88.3%和102.4%。其中,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推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

经过“十一五”努力,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万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已累计搭建19个省级、78个地级和346个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06年启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设,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市)都已开通,农民可以随时随地拨打12316或登录12316相关信息平台咨询农业生产、市场、政策等信息,每年通过12316热线及相关信息平台咨询人数逾千万人次,累计帮助农民增收减损100亿元以上。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篇5: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喻国华

1.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综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按其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1.1 发达国家的城乡协调发展型

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缩小工农与城乡在就业,收入和生活等方面的差距,稳定农村人口,提高农场主的收益,实施了一系列围绕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土地、人口、生产、投入、贸易及税收等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农场进行专业化生产,农村小城镇具备产前社会化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的地域分工协作格局,并依靠农村小城镇把广大农村和城市相联结,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其主要做法:一是统一规划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实现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如英国在城市与乡镇之间建设绿色地带,区分生活区和工业区;法国在农村小集镇统一发展城市短缺工业、传统工业和手工业;意大利按照产业链要求,把农村小城镇发展成为紧密相连的企业群或“加工车间”。二是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中小企业,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994年,在欧洲共同体12国的生产性企业中,中小企业(职工数在500 人以下的企业)占总体的69%左右。三是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地区工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农村小城镇不仅在文化、教育、医疗、交通、通讯、金融等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具有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水平,还具备大城市短缺的专业化田园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已经发展成为与现代都市并重的经济活动场所。

1.2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综合开发型

发展中国家把发展农村小城镇和改造传统农业相结合,开始于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的社区发展(CD)运动,这项运动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成功的不多。60年代以后,绿色革命给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带来了一些活力,但真正以乡村综合开发为核心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全面兴起,则是70年代以后的事。这里又大致区分为三种情况:

1.2.1 以缓解乡村贫困为核心的印度乡村综合开发活动。在印度,遍及全国的乡村开发活动主要开始于80年代初。当时,政府主管乡村开发的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状况及其开发潜力,选择在贫困线之下的农户,通过投资、补贴等措施,提高农户收益。到80年代中后期,在1000人以上村庄着手修通公路;推动农民成立销售合作社,发展了4000多个初级社、400多个合作销售中心; 并在村庄一级建立信贷合作社、修建储藏设施、建立市场等。到90年代,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活力,依托村镇建设,引进农业加工技术,吸收农民参加以农业为基础的公司及不征收落后地区农业加工联合体所得税等,开始实施印度农业革命的10点计划。

1.2.2 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为核心的泰国乡村综合开发活动。1982年,泰国政府公布了第一个明确的农村发展政策,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农村发展的管理体系,并系统地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一是缓解贫困项目,涉及到38个省的12555个村庄,通过生产资料资助、公共设施改善、以及技术推广等,以提高800万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二是乡村就业促进项目,通过财政支持改进干旱地区的水利设施,发展村镇非农产业,以提高就业和收入。1990年,极度贫困的村庄由1984年的5560个下降为180个。

1.2.3 以农业现代建设为核心的韩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是以政府行为和开发项目促进农民自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活动。从1970年开始,大致每三年作为一个阶段。首先以改善居住条件、修建公路,改良农牧业品种为基础,调动农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其后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展,发展成为全国性运动,开始大力兴建各种公共设施,在发展畜牧业、加工业以及特产农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流通和保险业的发展。到80年代末,农村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已接近城市水平,初步实现了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2.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步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近30年里,我国农村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化发展受制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及住房、就业、教育等制度,进程极为缓慢。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工农业分离发展战略,城市与农村分别封闭发展,依托小城镇的农村资金、劳动、技术、信息市场发育不良,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工农、城乡二元结构差别扩大。1957年以前,农民迁入城市就业比较自由,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万人猛增到13000万人,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直线下降到65.8%。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离开农业,这期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迫使政府从1961年进行经济调整。但遣返农村人口和户籍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农民被局限于农村,农村小城镇基本上不具备经济生产、交换功能,而仅仅是以生活、行政为依托的地理单元。到80年代初,全国建制镇只有2200多个。

2.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农村有一亿多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进入乡镇企业,有8000万人进入市场或活动于城乡之间,从事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活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加速了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到1994年全国建制镇发展到11985个。小城镇的建设使农业的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销售、流通相对集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容器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联结的纽带,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生长点和发展极。福建石狮、苏南盛泽、湖北孝感、山东寿光及河北白沟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工业小区、商贸中心,逐步形成了规模效益。

2.3 本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必须以现代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按照国民经济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到2010年左右,我国将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到2050年前后,全面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为此,小城镇建设将成为我国农村全面现代化的主要突破点:一是要依托小城镇的建设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要依托小城镇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集中起来,以节约耕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种养业要分化成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而产前和产后部门的发展又要依托于小城镇的建设。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并没有把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高度上来,缺乏有效的长远的宏观调控机制和管理体系,制约了小城镇作用的发挥和潜力的开发。针对这些问题,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角度出发,要把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定位、定性和定量。

2.3.1 定位就是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要载体通过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发展农业产前服务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如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旅游、娱乐、饮食、金融、保险及信息咨询,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服务,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服务。

2.3.2 定性就是要坚持现代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建设各具特色的农村小城镇 农村小城镇的建设要有超前性,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现代化要求,科学合理地布置生产、生活与服务等各项设施;打破城乡隔绝发展的状态,改革户籍制度,不能把小城镇的建设从农村发展中分离出去,而要把小城镇作为农民生产、生活与交换的场所,为农业提供产前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与流通服务,形成家庭经营条件下的专业化生产和农村小城镇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化布局、社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业链。

2.3.3 定量就是要从农村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把握住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数量、规模和水平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地理区位、市场潜力、就业容量、产业布局、环境保护以及小康的要求等方面严格定量,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大建大拆。有些地方,在市场化进程中不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把市场经济简单化为建设一两个市场设施;有些地方按照大中城市标准兴建农村小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要求相脱节。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注意。

3、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参与全社会利益分享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但多年来形成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却依然存在,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形成了明显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平均每省建制镇东部455个,中西部只有362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小城镇建设将继续不平衡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呈梯度推进态势,形成各具区域经济特色的发展模式。

3.1 东部发达型

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发展目标,正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如苏南地区所属的12个县市均为全国百强县;在全国百强镇中,分布在苏南地区的有45个,几乎占到了一半。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开始步入发达阶段。如江苏省昆山市依托20个乡镇的开发小区,1994年已开办工业企业447家,职工总数27万人,完成工业产值32亿元,上交税利1.8亿元,分别占昆山市工业产值和上交税利总数的57%和60%。同时共享基础设施,还节约资金10%—15%,节约土地5%—10%。在广东省东莞市,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与人才,发展基础设施,依托城区为中心,镇为卫星城,管理区为小镇,发展了电子家电、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五金机械、建筑材料、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1994年仅出口创汇就有12.6亿美元,已基本上成为“城中有镇、镇中有城”的现代化发达地区。目前,这些地区正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向现代化迈进。

3.2 中部发展型

在我国中部地区,主要是大宗农产品粮、棉、油、肉的生产区域,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江西省石城县,通过对耕地使用权实行租赁、转让,涌现出2hm[2]以上的田园庄主300多个,同时也使一批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1994 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辽宁省北镇县,通过贸工农一体化建设,结合农村小城镇发展,建立了一批产值达2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了33个专业批发市场,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9元。依靠农业的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形成的“基地生产加城镇企业加工”模式,将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小城镇的主流。

3.3 西部起步型

在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迟缓,农业仍以种养业为主,多数地区仍以解决温饱、摆脱贫困为发展目标,农村小城镇建设落后。如云南省昆明郊区县宜良县,1994年共有各类乡镇企业8235个,从业人员33000人,大多数属于分散的个体私营商饮和运输户,很少依托于该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城市工业的辐射,使乡镇企业在技术与规模上难以参与市场竞争,使原已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又回到农业,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宁夏平罗县,乡镇企业在90年代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限于面粉加工、砖瓦原煤、采石和铁木制具等,结构层次低,1994年,总产值仅2.3亿元,农村小城镇仍然是多年形成的自然村集,缺乏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这类地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要依靠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在集市基础上,发展专业性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组建农产品加工、运输等公司,并建立各类农民供销合作组织,发展二、三产业。

4、结论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城市与乡村,仍是发展脱节的两个社会区域,农村办农业、城市办工业的传统格局仍未被打破,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仍延续大中城市的做法来运行,农业被定位在乡村,而乡镇农业、农村第二、三产业仍无法定位,这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发展登新台阶、农村非农业要大发展,农村把社会化服务业的建设距离仍很遥远。必须把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以推进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4.1 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加速农村小城镇发展

当前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的资源组合与配置问题。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要改革过去的国家一统到底的做法,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福利、卫生环境等社会性建设事务、分层次规划与布局等方面,要以国家宏观政策与措施加以指导;在产业发展、公司组建、劳动力组合、合作组织等城镇内部事务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功能,加速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4.2 把农村小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小城镇是现代化农业产前服务业和产后加工、流通和销售业的主要载体,必须把其发展纳入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的总格局建设中去,结合市场潜力,农业生产潜力,就业容量,按照小康生活的水平,提高农村小城镇的潜在功能。走乡村农业加城镇企业的路子,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4.3 把城市发展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篇6: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2012年经济师考试报名在即,广大考生也开始了经济师考试复习准备,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2年经济师考试,全面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我们职业培训教育网特地为您汇编了初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建设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要求考生对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有一个清楚和科学的认知;并通过学习能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提高考生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和模式的认识水平。

考试内容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掌握农业现代化的含义;熟悉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二)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

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的含义和内容;了解农业生产工具机械化的含义;熟悉农业生产工具机械化的过程。

熟悉农业社会化服务;掌握农业劳动组织和规模,掌握农业生产企业规模,掌握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

熟悉农业商品化的含义;掌握商品化的特征;了解农村城镇化。

了解农业发展持续化的趋势和意义,了解流通和消费现代化的趋势和意义。

(三)我国现代农业建设

熟悉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观,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战略与目标,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

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了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概念;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内容。熟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和发展类型,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创新的关键点。

了解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7: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来源:政法处作者:顾士良发布时间:2010-01-19

一、建设黄岩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必要性

黄岩西部是指位于长潭水库水质保护区及其上游的六乡一镇,辖179个村居、35000多户、111600多人,区域范围457平方公里。台州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12月下发了《关于加大扶持台州市黄岩西部欠发达地区“十一五”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黄岩西部基本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同时指出,加快黄岩西部开发,发展西部山区经济,不仅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市区一体化、增强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一直以来,西部山区农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放弃了许多发展机遇,当市区发展得益于这片土地的时候,西部山区却没有因此得到同步发展。无论是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是从回报西部山区人民的责任来说,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当帮助和回馈这些仍较贫困的农民。而要解决好黄岩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矛盾,实施绿色农业开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必然选择。

二、建设黄岩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思路

西部山区有丰富的资源基础,气候环境适合多种特色农产品生产,加上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开发绿色农产品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块难得的适合绿色农业发展的宝地,发展绿色农业是西部山区的基本定位。建设黄岩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明确主导产业,同时把整个西部山区作为一个农业开发区,借鉴工业开发区的模式,统一规划和布局,根据各乡镇的特色产业和资源环境条件,分解成若干个小的产业区域和项目,逐步培育一乡一品的主导产业,培育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把现代农业开发投资分解为两个方面:基础设施、农民培训以及园区的公共生产设施争取由各级政府投入;产业开发,则根据规划设计和科学布局,包装成系列开发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金投入开发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把黄岩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市现

代农业的实验区和样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模式要成为全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平台和主导模式。

三、二年来的实践

按照黄岩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黄岩西部1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自2007年开始实施,打算五年时间,目标建设成6万亩东魁杨梅、2万亩笋竹两用林、1万亩优质柑桔、2万亩山地蔬菜及4万亩多功能农业示范区。现经过二年的努力,已初步取得成效。为此,区里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和区扶贫委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区财政局、发改局、国土局、农办、农业局、林业特产局、水利局、交通局、供电局、科技局、扶贫委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西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西部六乡二镇也先后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乡镇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编制项目规划。委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编制黄岩西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项目规划,编制单位与相关部门对项目区进行初步设计,召开项目区产业要素调查动员会,全面摸清了建设项目所需的十大产业要素,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对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意见,对项目规划进行初审,之后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邀请省有关厅、处领导及浙江大学专家通过了对规划的评审。三是建设核心区块。按照“核心区(块)+缦带区(有效辐射区)的发展模式,从08年年初开始集中力量抓核心区(块)的建设,整合已形成的若干散布、具有较好基础的各类基地,集中连片整体开发,形成高标准产业区块,使之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产业导向,并产生有效辐射,带动外围缦带区的发展。区农业局、区林特局、区农发办对西部山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对一些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班子战斗力强的产业专业村,将其列入2008年到2009年重点核心区块建设项目。确定了15个核心区块,涉及5个产业,建设面积达3万亩。

为了加快核心区块的开发,从政策、组织、财力、物力方面予以保障。一是政策保障。出台重点扶持核心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在扶持项目上突出柑桔、杨梅、笋竹、枇杷、蔬菜及其它一些小水果,在建设内容上有交通、道路、水利设施、新农机应用等,努力把核心区建设成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辐射能力的现代农业示范点。二是财力保障。区扶贫委将把建设西部1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列为今后西部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财力上给予充分倾斜,07年财政安排预算200万元,08年财政安排预算479万元,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争取上级补助1360多万元,两年来共计划投入2000万元左右,用于“六乡一镇”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服务保障。区级农业、林特等相关部门指导外,在杨梅、蔬菜技术上聘请当地和台湾土专家,充分发挥西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下属的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三配送”的信息服务作用;在农产品营销管理上,充分发挥西部农产品配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返销大户的积极作用,利用好世纪联华超市与我区农产品产销签约这个平台和各类农博会参展参评的机遇,把我区的农产品推向大城市,做大做强我区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分布在西部各乡镇的15个核心区块工作进展顺利。这二年,西部“六乡一镇”共新发展杨梅、枇杷、桃等水果近6000亩。

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西部山区许多劳动力长期外出多,示范区建设劳力不足。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山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增加,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剩下妇女和老年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制约了示范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土地流转难,核心区块难以形成规模。现代农业特别是示范区建设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要求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现行土地政策是承包到户,土地经营权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流转。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浓,存在恋土情结和“红眼病”现象,加之土地流转费相对较低,农民担心失地后的保障问题,而不愿进行土地流转。有的农民宁可土地抛荒,也不愿出让土地经营权,从而使土地难以有效地集中,形不成规模经营,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三是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目前投资渠道仍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财政投入为主。但财政投入后,配套的资金无人承担,村集体经济也无力承担,每家每户又不可能集资承担,导致许多项目到村后无法实施。四是“小农经济”意识和畏难怕险的思想,影响了

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对核心区块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今后工作的思考

下一阶段,要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不断推进,同时不断提升核心区块的建设标准、档次,并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并力求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在土地流转机制上有新突破。

把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发展西部山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把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借鉴屿头乡白石村的运作模式,通过村集体先流转村民土地,再租赁给种植大户的做法,发展农业规模的适度经营。

(二)在核心区块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一是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努力做到三个“一批”。“发展一批”就是不断扩大5类优势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做好新发展苗木的种植;积极发展短平快的山地蔬菜及种养加结合的农业产业,发挥西部的资源及气候优势。“提高一批”就是做好现有基地的抚育、管理;“更新一批”就是通过改造嫁接、淘汰劣质品种、引进优质良种。二是增加投入,改善设施。通过对一些水利、新农机、电力、机耕道路等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园区的投入产出率,提升园区的档次与品位。三是培训农民,做大品牌。聘请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教授、专家及当地一些农民土专家,来西部举办讲座、现场指导,推动“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使他们掌握几门科学种养殖技术。同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配送中心等有效载体,带动“高效、生态、精品”示范基地建设和“万元田”、“万元地”建设,带动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从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三)在营销网络建设上有新突破。

针对目前主要由分散的农户和小型合作社单独开拓市场的现实情况,集中优势资源,以台州市西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为龙头,联合各核心区块的销售力量,精心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积极开拓超市、宾馆和公共食堂等终端销售渠道,不断增强农产品配送能力,完善和提高优质农产品物流(下转第7页)(上接第23页)配送体系。在以往几年开拓杭州市场的基

础上,在上海建立西部山区农副产品营销网络,同时组织上海大型生鲜超市、大专院校食堂等客商来黄岩与西部乡镇、相关部门、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建立起双向互动的合作关系。

(四)在农业投融资体制建设上有新突破。

通过省市区的结对帮扶、部门间的资金整合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尝试销售大户参股合作社,小型合作社参股骨干合作社等模式,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规模;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加大信贷帮扶力度,为低收入农户增收提供小额信贷。同时,在上洋乡上下吉村、富山乡北山村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让有效的农业融资方式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发挥突出作用。

篇8: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1 农业亟需农业信息化指导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比例较大, 一直以来, 农业的改革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上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 我国经历了一次农村经济制度的重大变革, 即在我国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变革在当时激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情, 充分发掘了农民与土地的潜能, 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粮食问题, 为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农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然而30多年过去了, 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最初的解决生计问题发展到今天的由小康到富裕的转变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变革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形式,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格局、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因此, 农业的发展又一次面临新的大考。鉴于此, 2004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从培植专业大户与承包大户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鼓励农民将承包土地流转给培植对象或“反租倒包”的形式流转给培植对象。在新形势下, 市场在不知不觉的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 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或者深度加工行业都不能依赖30年前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 而是需要科技信息的指导, 看准市场行情, 培育产业优势。因此, 利用信息化激发农业改革发展的潜能、利用信息化盘活农村发展的新活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的任务。

2 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2011年12月农业部编制并发布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信息化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政策不明确、技术不成熟、机制不灵活、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对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十二五”提出了具体目标: (1) 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2)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3)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4)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5)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

具体来说, 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的信息化落后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农业信息化基础平台设落后, 人均可占有和利用的信息设施及信息量少。我国大中型城市, 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基本实现了三网融合, 而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信息技术的落后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速度。 (2)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为年龄较大者, 由于年龄较大的民众普遍受教育的程度较低, 其中初中学历占47.5%, 小学学历占16.4%, 对互联网的认知、接受及使用程度较低, 因此对信息获取有一定的困难。 (3)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需要创新。农村信息化服务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 其受用对象的层次不同, 对信息化服务的层次、内容、手段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 对于从事信息化服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信息化工作不能是简单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更重要的是开发与利用, 信息人员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与辨别有用的信息, 通过更加灵活的手段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发送给受用对象, 把死资料变成活信息。

3 改善农业信息化建设几点建议

3.1 加强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

建立垂直的信息化服务机构, 至少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点, 网点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专项的服务经费, 配备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和相应的信息收集与传播设施。在信息平台建设中, 人才的培养与配置又是重中之重。科技信息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困扰基础信息部门的难题, 人员配备少、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口流动性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与服务。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 必须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 建立人才请进来与送出去的柔性流动机制, 以部分缓解农业信息化服务人员缺乏的燃眉之急。可结合目前大学生村官以及科技特派员这些项目将有专业、懂信息的科技人员送入基层。基层网点的办公场所特别是乡、村网点的办公场所可与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结合起来, 这样既节省了办公场所, 也方便了受众者对信息的获取。

3.2 因地制宜建立多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农业部信息专家组组长梅方权在《中国农村信息化战略模式选择》中指出,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三类模式———东部、中部、西部模式, 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 因此信息化服务与发展的模式也不同, 但重要的是农村信息化服务要选择适合本地的模式, 实现信息化服务的低成本与本土化。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 各省相继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化服务模式, 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先后涌现出吉林“12316新农村热线”、浙江“农民信箱”、上海“农民一点通”、广东“信息直通车”、海南“农技110”、陕西“专家大院”、云南“农信通专家咨询服务平台”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模式。

3.3 根据受众获得信息的特点, 优化信息传播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2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截至2012年12月底, 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的占比达75.3%。中国移动通过“村通工程”拓展农村手机市场, 进一步加大对广大农村市场的开拓力度, 同时通过不同措施引导农村手机用户上网, 建设“三张网”, 即农村通信网、农村营销网和农村信息网, 以此为农民提供恰当的移动通信和信息服务。中国联通则通过“信息下乡”建设工作与“家电下乡”营销工作的全面联动, 大力推进农村宽带信息化建设。因此, 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信息的传播不需另辟蹊径, 完全可以借助已经形成的强大的手机网络开展更加便捷的服务。

3.4 延伸服务触角, 实现点对点的服务模式

农业信息化服务范围是广袤的农村, 服务主体主要是广大的农村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的农民朋友, 如何应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更好地为种粮大户、养殖大户、涉农企业等提供更可靠、更细致、更贴心的服务, 笔者认为有值得借鉴的经验。这种点对点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并不鲜见, 如国外某些期刊根据用户在注册时的研究兴趣定期向用户发布期刊中的特定内容, Nature、Science等一些重要的出版集团也会提供用户一些特定的信息。我国农业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完全可以依照这种模式根据特殊受众群体的要求, 按照其对信息的兴趣点实时向该受众群体发布有益的信息, 实行点对点的无缝服务。

摘要: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当前发展的情况, 分析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多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根据受众获得信息的特点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延伸服务触角实现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几点建议, 希望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项目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下一篇:开学典礼班主任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