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工安全教育效果的几种形式的调研报告

2024-05-19

提高职工安全教育效果的几种形式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

篇1:提高职工安全教育效果的几种形式的调研报告

形式一:可按暂停研讨课

听音乐、看视频可按暂停键, 上研讨课怎么能按暂停呢?暂停的时候学生怎么办?

可按暂停的课当然不是由真学生来当学生, 而是一位老师执教, 其他老师当学生, 这样的好处就是课随时可以从上课状态停下来进入研课状态, 研好后又接着往下上课。在听课过程中, 只要听课教师有想法, 可喊暂停, 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暂停有时候是针对执教教师的, 如果对执教老师所提的意见能让其接受就继续上课, 如果双方各执一词, 提意见的老师甚至可以自己上去对某一环节提供另一个版本的教学;暂停有时候是针对当学生的教师的, 这些当学生的教师, 学生当得是否到位, 其实就是他对他的学生有多了解。这样, 一节课磨下来, 所有的老师对该堂课各个环节的教学都能心中有数了。

教师将通过可暂停的研讨课磨课后形成的具有共识特征的课的设计实施于小学生, 验证我们的设计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反思我们磨课中对学生的假设是否符合真实的学生, 以此反思自己对学生的了解, 在下一次活动时将实际实施的情况做汇报, 上交修改后的更便于实践应用的教案供大家参考使用。

“可暂停”这种较为新奇的磨课方式深深吸引了数学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 大家或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享受久违的校园生活, 或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欣赏与批判台上老师的教法, 大家会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想法, 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总能产生许多激情与灵感, 这是多么可喜的事呀!

形式二:个人专场显身手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法, 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给每一位教师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是必须的。

今年春学期, 我们数学教案组提出了用“个人专场”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或特色上一堂课, 再作一个相关的讲座, 然后接受同组成员的“你说我说”。大家觉得上课比较容易, 讲座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零的突破, 有点困难, 建议先各自酝酿半学期, 后半学期再实施。有压力就会有动力, 有动力就会有创造力。后半学期的活动证明, 每一位教研组成员都能出色地完成“个人专场”, 大家惊喜地发现, 努力一点, 自己也能像个“专家”。上课是呈现自己的想法, 讲座是整理、解释自己的想法, 为了把自己的教育智慧、课堂艺术、设计亮点或是思考点写成讲座稿, 每一位教师都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通过这种“自己不是专家也要把自己当成专家”式的活动, 教师独立研究教材的能力以及整理思想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对教学实践也有很大的帮助。

形式三:对话高手零距离

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研组应在学校的支持下经常邀请专家莅临指导, 一有机会就派教师出去学习, 要求不管是专家到校还是外出学习, 每一位组员都要多多思考, 积极发言, 做到俞正强特级教师说的“要不怕出丑”“脸皮要厚”“所有的研讨只是一个借口”, 要借机说理, 提高自己的看课能力与理论水平。

一年来, 我们先后请陈力专家、傅伟主任、徐志扬所长来校指导。陈力老师结合我们教师的课做了题为《数学“发生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尝试教学法的六个环节》等讲座, 并对学校“15+25”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让我们对课题的研究更明了, 更有信心了。傅伟、徐志扬两位老师则对我们进行了“如何看论文”“如何写课题解题报告”的指导。傅伟老师指导我们如何看一篇论文, 从“看题目”“看内容”“怎么改”三个方面对一位老师的论文进行了实例剖析, 让每一位听众心服口服。徐志扬老师教我们如何写结题报告, 让我们明确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 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 (1) “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2) “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3) “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最后还悉心指导了部分教师的结题报告, 向大家传授了每个环节的写作技巧。“润物细无声”, 专家的指导与我们组员的上进相结合, 大家渐渐地悟出写文章的门道, 理论与实践水平明显提高。

形式四:搭档合作更深入

为了提高大家的教研兴趣, 教研组长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研讨方式, 使大家像孩子一样乐此不疲地研究数学。我们教研组每学期都搞一次变“单打”为“双打”的活动, 即两位成员组成一个小团队, 一起决定研究内容, 一起讨论各家的设计思路, 再增加自己的理解, 从中寻求更有效的教学之路。如, 袁兆名与李松茂合作的《平均数》, 先由李松茂对平均数教学的定位变化谈起, 谈到了他们对平均数几层意义的理解, 整理了关于平均数教学的几种类型, 也谈到了他们自己对平均数教学的设想。然后再由袁兆名老师演绎他们对教材与学生的认识。这样一来, 即使是课前没有对该课进行研究的教师, 也不至于对平均数一无所知, 而是能带着感悟来听课, 能带着思想来辩课。锻炼得多了, 理解得深了, 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篇2:提高植保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初探

一、实验课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植保教学效果

实验课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实验室讲解病虫的识别方法,并观察标本、实物加以对照。然后带学生到附近田间去采集病虫标本,规定每个学生采集病虫标本的数量,并按要求制作成标本。在考核中进行标本的无标签识别等一系列强化措施。边授课边实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更鲜明生动、更深刻的印象。而及时的量化考核,改变了个别学生不愿动手的弊病,能确保人人动手操作。结果表明,这样做效果良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丰富了实验室的标本,以利于下一循环的教学。

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植保教学效果

在植保专业教学中可应用的教学设备和资料较多,如电视显微镜、视频展示台、显微照相机、多媒体电脑等,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丰富的教学影像资料为植保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首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植物保护课主要为我校农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其中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各种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直观性极强,传统教学基本是采用挂图、幻灯片和教师的通俗语言描绘为主,但和实物仍有一定距离,并且种类较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形态也容易混淆,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电视显微镜的引入对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帮助很大。教师可通过电视大屏幕将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各种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播放出来,先由学生独立观察并描述,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方法非常直观,学生容易掌握观察的重点,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发现、观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利用照片和教学资料片可以使病虫害摆脱空间的束缚,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集中展示出来,使教师的比较教学法得以顺利实现。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同时可举一反三、对其它植物的同类病害、病原物和害虫加以认识进而掌握。

三、搜集与整理教学素材,提高植保教学效果

植物保护是一门实用科学,其技术更新的速度是极快的,应把病虫害研究、防治的实际水平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如实反映出来。但是目前各种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许多参考资料都没有记载。因此,及时将这些素材搜集并整理归类显得相当重要。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高质量的素材资料不仅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令人赏心悦目,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学习者乐在其中。

四、尽量使用新鲜标本,提高植保教学效果

首先,新鲜标本具有良好的直观性。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带上新鲜的病虫害标本,并提前布置学生采集当时当地发生的病虫害标本,供学生在课堂上轮流观察、共同探讨。认真辨认这些标本,使得课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印象深刻。如在讲授病原物的表现类型时,学生对“菌核”这一术语很难理解,这时教师能出示几种新鲜的菌核让学生观察,学生就能从颜色、大小、形状上准确识别真菌的这种特殊结构。

其次,新鲜标本具有鲜明的对比性。不同的植物病害,有的病状也十分相似。如果没有新鲜的标本作比较观察,是很难区别它们的。例如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都造成受叶脉限制的多角状坏死斑块,在实验室都被制作成干标本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极难区分这两种病害。若有新鲜的标本,学生就能观察到其菌脓及灰色霜霉状物,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篇3: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92-01

作文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教师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

一、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小学生作文的强大内动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喜新好奇的特点,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只有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运用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媒体展现一些与写作有关的内容,创设一个写作的情境。由于这些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将图像、文字和声音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二、实现作文命题的新突破

1、命题要贴切生活

陈旧老套的作文题是束缚学生创作思维的枷锁、也是让学生感到作文无话可说的祸根。因此,作文命题中,有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在教学中,尽量结合农村的特点,如写人方面,从家庭成员或邻居写起,如《勤劳的XX》;记事方面,从农家生活写起,如《插秧》、《婚嫁》;或让学生根据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取的材料自由命题作文,结果多数学生命题新颖。如:《在300米决赛中》、《摔到以后》、《为最后一名鼓掌》等。这些内容来自学生“生活近区”,生活味道浓厚,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命题要自主

命题作文的弱点之一是题目统一,限制过死,特别是规定了题材的题目更使学生望题兴叹。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维,给学生作文“松绑”,打破不必要的限制;不过分注重“细枝末叶”,给作文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改变过去命题的模式,代之以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命题材料要多留空白点。空白点越多,约束就越少,给学生留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就越开阔。如:《第一次摔跤》,而学生又没有摔过跤,这就无从写起,只好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便无真情实感可言。采用填充式命题,让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生活实际补题选材,可以增加命题的灵活性,以解决“无米为炊”的问题。如:《第一次……》,全班45名学生就补充了“做饭”、“获奖”、“包饺子”、“洗衣服”、“逛公园”、“登台表演”等多种题目,思路之广,材料之新,是出人意料的。自我补题,切合实际,因而大多数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

三、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开辟作文训练的两种渠道是: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包括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四、教给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上一篇:物控主任岗位职责下一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不正之风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