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管理制度

2024-06-27

特殊学生管理制度(通用8篇)

篇1:特殊学生管理制度

特殊学生的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和文化背景都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置于其中的教育也无可避免地进行着具有时代烙印的蜕变。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学校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凸现出来,其中,部分孩子就成了教师管理中的特殊学生。

所谓的特殊学生.就是给教师工作带来特殊挑战的。概括地说,就是学习成绩高于或低于年级平均水平的学生,面临身体和情感因素挑战的学生及家庭带来潜在问题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我们作为教师的不能歧视更不能放弃,于是,我翻阅了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结合自己十年班级管理进行了归纳整理与探究。

一、学习能力低的学生

尽管我们似乎无法精确地界定“特殊性”,但是我们从被认定是特殊学生的身上发现一些共同特征。在某些学科上,他们的学习成绩低于他们的一般水平,缺乏条理性、健忘、灰心丧气,他们几乎没有自我意识,容易恼怒,感觉没有希望。为了帮助他们,教师应该做到:

1、按照有预见性的日常教学程序和教学结构上课。

2、对可接受的适当行为作出示范。

3、多强调他们做对的地方,并给予肯定与鼓励,少提他们的错误。

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上课是教师面临的另一种挑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时又被称为有天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面临挑战。

这些学生在学习中会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他们自觉性高,有毅力,能独立学习。天资聪颖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只需稍加指导就能深入钻研。因此,在对这些学生进行管理时,教师应着重明确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目标的计划以及评估他们进步的方法手段。另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强。从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式活动中受益。这

种活动会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独特性、能力、兴趣对问题或问题情境进行调整。激励他们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和有出色的行为表现。

这些优异的学生,虽然他们有能力帮助其他同学,但教师不能让他们过于繁忙,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教师的助手协助老师上课或改作业。换言之,应该给这些学生提供另类的活动,而不是更多的活动。要让这些学生感到老师很重视,很赏识他们,这一点尤为重要。

三、有交际障碍的学生

当一个人的言语明显与他人不同,以致于影响意义的表达,使听话对方都感到难堪,并引起人们对言语本身的注意,他就患有交际障碍症。如结巴,发音不清,嗓音受损等。它分为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言语障碍与口头语言符号的表达有关,而语言障碍指运用语言规则或习惯表达法对语言符号进行排序出现困难。

这种言语或语言障碍潜在的消极后果是它可能会影响本人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的形成。为避免这种消极后果的发生,教师应该:

1、为所有孩子作出榜样,并接受这些学生。

2、多次示范正确的语言。(词、短语、发音)

3、鼓励孩子讲述他们在校外参加的活动。

4、经常给孩子提供讲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更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

5、提出一些无固定答案的开放式问题.耐心等待他们的回答。

6、注意倾听孩子们不得不讲的话,必要时用肢体语言或用目光语言暗示,给子赞许。

四、有行为障碍的学生

有行为障碍的学生经常表现出严重的行为不当,造成冲突,给他本人带来不利,也影响教育的实施。行为障碍可分为行为过分和行为不足两种类型。行为过分指大吵大闹的行为,这种明显的行为容易引起教室里同学

们的注意。然而,具有行为不足特征的学生(女口羞怯,内向的学生,他们不交朋友也很少参加班级活动)也需要教师的关注。这两种极端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有关,一位教师认定的干扰行为对另一位教师来说可能不足以构成干扰,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注意力缺乏和注意力缺乏性亢奋的学生

在小学一二年级,这样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容易分心;三四年级的学生常做白日梦,很难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患有注意力缺乏性亢奋症的学生常难以集中精力,他们的行为亢奋,难以控制冲动,情感不稳定或几种症状兼而有之。

最使教师焦虑濒恼的是那些明显的令人恼火的行为:注意力分散持续时间短,冲动、缺乏条理,不停地乱动,教师应全面考察孩子,而不要就某些行为特征草率定性。我这里提一些办法使教师们能够帮助那些儿童或表现出某些类似特征的儿童:

l、在口头讲解时,确保每位学生都注意听讲。

2、准备过渡到其他内容时,给学生以清晰地指令和提醒。

3、当学生开始新的学习活动或步骤时要仔细观察他们的活动。

4、把学习时间调整到符合学生注意力的时段上,提供休息时间。

5、建立暗号系统,提醒上课走神的学生。

6、告诉学生重要的是学习的效果,而不是速度。

7、允许学生阅读时用手指字,以防漏洞、漏行,每隔几分钟让他们活动一下。

8、教学生放松的技巧,如深呼吸或在座位上做肢体活动。(二)、情感不稳定的学生

作为教师应该了解他们的情况。记录他们的建议,与有关的心理学者、同事进行磋商探讨,就能使与这些学生最佳的相处。需要耐心帮助易受挫折或易发脾气的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老师通过下列方式帮助他们:

1、了解引发学生情感波动的行为线索,以便对他们的情感失控有所

准备。

2、容忍学生一些小的不当行为,强化可接受行为、减少压力因素。

3、随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合理选择。如;你现在是想在自己座位上集中精力学习还是愿意到学习区。(教室后面已有布置的学习区)

4、避免谈过去的事,因为学生自己常常也不理解,当时为什么情绪会失控。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当前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以防情绪失控再次发生。

五、父母分居、离异及混合家庭的学生

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父母分居,离异的学生,引导他们永远向着阳光奔跑,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父母分居、离异,家庭变故给孩子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创伤。面对父母离异或分居的学生,教师要注意他们心理的调整和监护问题,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作为孩子长期可以依靠的人,教师应该:

1、意识到并接受孩子的情绪变化。

2、热情耐心地与他们交谈并倾听他们的诉说,鼓励他们以健康的方式表达心里的感受。

3、在举行活动和讨论时,对涉及家庭的问题要谨慎。

4、在最大程度上和孩子的父母双方保持联系。

总之,以上是我对特殊学生管理的一点建议和经验,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还会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篇2:特殊学生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了锻炼学生心理品质,加强品格修养,以人为本,塑造、健全学生智慧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校为一些特殊学生(包括行为偏差、心理障碍、学习困难、离异家庭等)建立了相应的帮扶制度。

二、特殊学生帮扶领导小组:

组长:林庆君校长

副组长:甄士贵分管德育副校长、法制副校长

成员:心理辅导老师、全体班主任

三、帮扶措施:

1、全体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关心爱护学生,把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行为较特殊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坚持正面教育,不得歧视。

2、建立三级帮扶制度。一级是班主任对行为偏差生的帮扶: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填写《行为偏差学生教育工作情况》;二级是级段层面对特殊学生的帮扶:级段组根据年级情况,确立年级行为偏差生,填写《年级行为偏差学生教育工作情况》;三级是学校层面对特殊学生的帮扶,由学校德育研究部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并确定需要帮扶学生名单,建立一人一档帮扶档案,由结对教师填写好《行为偏差学生教育工作情况表》。

3、被帮扶学生,做到每月至少一次向结对老师汇报思想。

4、结对老师经常找帮扶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有效地帮助其转变,并有每次谈话记录。

5、定期了解帮扶、转化情况,对个别班级无奈的学生,及时介入,共同做好帮扶、转化工作。

6、帮扶过程中,结对老师应经常与该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该生在家、校表现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

7、针对被帮扶者的不同情况,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经济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关心和爱护。

8、关注学生的心理表现,做好心理个案的记载,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9、德育研究部及时将有关情况向镇未保办、派出所及居委会反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级网络。

篇3: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管理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大学生群体,管理办法

特殊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正常群体比较而言的概念, 是在当前形势下, 在经济状况、权益维护与实现、教育资源占有、教育机会享受、就业机会选择和身心健康、竞争能力及自身素质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较为劣势境况, 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大学生群体。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出现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特殊群体的分类及表现

为方便现实操作, 笔者将特殊大学生群体分为10类:

1、有生理缺陷或严重躯体疾病

此类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 最害怕周围的人提起自己的缺陷, 性格孤僻, 容易走极端。一是自暴自弃, 认为自己已经残废了, 对社会无用, 不思进取;二是自我保护意识格外强烈, 像一只刺猬, 不容许任何人接近, 对周遭充满仇视, 心理不平衡等。

2、经济贫困

贫困生一是生活简朴, 二是学习压力大, 三是心理负担沉重, 四是社交能力差, 就业压力大。个别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 为人处事谨慎, 自我封闭心理严重, 把很多问题都积压在心中, 容易造成心理疾病。

3、学习困难

很多大学生在考上大学后出现了“理想间隙期”, 未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致使学习动机较弱;或者有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课程乃至任课老师, 提不起学习兴趣, 甚至厌恶学习, 学习消极被动;还有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 容易受他人影响, 自信心不足。

4、延长学制学生群体

不论是何种原因造成他们无法按时完成学业, 他们心理容易失落, 对前途迷茫, 对于学业失去了信心, 而且容易自卑, 不能很好的融入到现在的班级中, 对于他们我们不能放弃教育和培养, 而应该将他们分门别类, 按照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帮助。

5、违纪处分学生群体

学生在违纪处理后会存在以下心理表现:一是悲观心理, 二是后悔心理, 三是矛盾心理, 四是戒备心理, 五是侥幸心理, 六是无所谓心理。对这类学生除了即时地批评和处分外, 更重要的是用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们, 鼓励他们从悔恨的阴影中走出来, 吸取教训, 重新来过。犯了错误的同学, 只要有心改正, 同样值得我们去理解, 去帮助, 去关爱。

6、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学生群体

心理障碍学生是指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主要指不能适应校园环境而引发的心理困扰, 如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等)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包括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障碍、学习心理障碍和情绪性格障碍等。对患有心理疾患和精神病学生, 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症状, 需要立即通知其家长, 安排其进行治疗, 如果可以, 应尽量办理休学手续。这类学生发病多源于有家族精神病史, 加之某件事的刺激, 产生一些令人奇怪的行为。

7、网络成瘾学生群体

网络是把“双刃剑”, 它在丰富、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 也容易使大学生深陷其中从而荒废学业, 此类学生经常伴有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的特征。每年都学许多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留级甚至退学。

8、恋爱严重受挫学生群体

恋爱在大学校园里是个很普遍、很正常的事情, 但恋爱严重受挫的学生心理脆弱, 很容易钻牛角尖, 轻者影响学生生活, 重者会发生悲剧性事件, 需要特别关注。

9、异常家庭学生群体

家庭不和、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心灵上存在某些缺陷。造成家庭不和乃至破裂的原因大多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一些不检点的言行, 这些学生的家长时常在孩子面前争吵, 暴露了家长自身的缺点或不良习气, 使得学生不能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 或是不愿接受家长的教育。他们有的人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言行偏激, 凡事无所谓。对这些学生, 要加强引导, 平时要多与他们接触,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对他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理解家长。同时, 也要积极地做好家长的工作, 用亲情以及积极的教育方式感化学生, 以便最大程度上弥补学生心灵的缺陷。

1 0、思想偏激学生群体

这类学生现实表现多集中为经常违犯纪律, 顶撞老师, 对学习、工作抱有抵触情绪。这些同学并不是有心理问题, 而是因为他们行为习惯上有逆反的特点。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比如借助最快捷的网络发表一些偏激的言论, 在一定范围内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 使辅导员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大打折扣。

高校中的特殊学生群体不限于以上十种类型, 如“富二代”、班干部群体、少数民族群体等, 而且在特殊学生群体的分类中, 彼此之间不是完全孤立、毫无联系的, 有些学生身上一般会体现出多种群体的特征, 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抓住主要特征, 分别对待。

二、特殊大学生群体管理的方法

1、及时发现

辅导员应该了解自己学生基本情况, 做到心中有底。深入学生宿舍、利用班团干部反馈, 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然后将掌握的情况如实记录, 以掌握的资料为基础, 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如通过新生档案了解学生基本信息、通过新生心理测评结果掌握需关注对象、在日常交往中及时发现“特殊学生”。发现问题以后, 应先根据轻重缓急给予处理, 如发现某学生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并经医院确诊则应处以退学或休学治疗等。

2、分类建档

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以后, 根据不同特殊对象分清类别及难易程度, 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 确定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类型、班级、基本情况、原因分析、教育措施、教育过程记录、教育效果等。在新生入学时应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对特殊学生要进行逐一登记, 掌握他们的第一手重要资料。

3、追踪观察

随着对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的逐步深入, 要及时更新和充实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内容。每学期初进行各类特殊群体学生的情况排摸, 确定、调整跟踪教育对象名单, 及时把各种群体的个人资料补充到信息档案库, 及时调整特殊群体档案, 实施科学的教育和管理, 以确保对其教育管理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在追踪观察的过程中, 要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学生”中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 如近亲亡故、失恋等, 降低引发不良事件的几率。

4、积极转化

特殊群体的学生大多心理承受力较差, 思想波动大, 发现有反复的苗头, 要及早控制。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 已初步确定的特殊群体会有动态变化。因此, 应对特殊群体实施动态管理, 及时地实施重点教育, 给予关怀和帮助。特殊与不特殊是相对而言。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教育方法得当, 特殊群体完全可以转化为正常群体。辅导员应该依靠自己细致深入的工作努力促成特殊群体正常化的转变。

5、效果评估

每个学期末, 辅导员应该在追踪观察及教育干预以后, 对每一位特殊群体学生做出效果评估, 总结经验, 寻找各个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有效的教育策略。

总而言之, 坚持以学生为本, 结合学生个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群体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关爱学生、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学生工作者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原则, 学会尊重学生、学会因势利导, 争取早日实现特殊学生群体的正向转化。

参考文献

[1]王玉国.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 2006, (4) .

[2]肖晓哲.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0 (5) .

篇4:“特殊学生”的管理与转化

案例与分析一: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初为人师,我怀着满腔热情要使每个学生都得高分。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我认真批改后还作出详细分析并记录下来,粗心的学生一个个难逃我的手掌心。记得有一个智力不错的女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很强,就是每次做计算题都要错,而且是一年级简单的进退位加减法,我顿时火上浇油:“你去请一年级的小朋友教你一天学会了再来读四年级吧。”放学后,居然真的有学生把她拉到一年级教室门口,还好一年级没学生了,她哭哭啼啼地来到我身边保证今后一定细心做题。这时正好她的爸爸来教室接她,知道这件事后,当众打了她几下。这下可好,事情闹大了,她往窗前走,还扯高了喉咙:“我不想活了,你打死我吧。”我连忙把家长拉开,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向家长认错。从此以后,我每天晚上打个电话问候她,作业做好后有没有认真检查,并讲几个笑话给她听,尽量使她开心。一个月过去了,她终于和我有说有笑了,而且还成了好朋友,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唱了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她和其他学生。

“箭伤肉体,话伤灵魂。”教师粗暴的语言会刺痛学生的心灵,批评中带刺,学生受不了,甚至有可能引起少年的夭折。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老师中肯而又真诚的批评是十分必要的,但出自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负责精神,而不是老师个人的得失。盛怒之下的批评,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我的座右铭。这句话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地前进,这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不难的。难的是那些后进的学生以及曾被老师狠狠批评过的优秀学生。要让那些“抬不起头”来的学生“抬起头来”,需要教师克服偏见,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

案例与分析二:善待“后进生”

人们所说的“后进生”,绝不会是一无是处。正如人们往往看不到优等生的缺点一样,也常常看不到后进生的优点。只不过是后进生的缺点突出些,使人不容易看到他们的优点。去年,我教三年级,班上有一个后进生杨×经常不做作业,数学成绩只有十多分,我辅导半小时只做对两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但我发现他的乘法学得比加法好,于是我降低要求,只要他天天背乘法口诀,做3×5+4之类的口算题,并鼓励他总有一天会考70多分。这学期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杨×在课堂上非常积极,经常在下面自言自语说出每一步怎么做,而且还板演了几道题,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我开心地笑了。有一个学生说:“老师笑起来真漂亮,杨×,陈老师喜欢你。”是啊!就这一节课,杨×每天做课堂作业和练习册,真让人想不到,我和他平时的交流一直是站在朋友的角度,终于成功了。

作为老师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之树立自信心和前进的勇气。这种从内部产生的动力是无穷无尽的,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对待一个优秀的学生,教师认识到该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每个教师都能做到。但对待一个“后进生”,每个教师却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疾“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后进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赞扬后进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事实上,只要对“后进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甚至一点不比“优生”差。

在我们的周围,往往有这样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影响纪律,成绩不及格影响平均分,品德不端正影响他人,行为不规范影响集体荣誉。一句话,他们是“后进生”。于是,为师者在埋怨“一颗老鼠屎搅混了一锅粥”的同时,更是把与“老鼠屎”作斗争当作班级工作的重心,或冷嘲热讽,或严盯死防。

可以理解:现在学校里都在搞各种考核,平均分、升学率、及格率是校长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考核排名结果与奖金、评先、职称直接挂钩,与名师、名校评选直接挂钩,与学校、老师的前程直接挂钩……

但,理解不等于赞同。没有人会否认教育是一种崇高的事业,它的崇高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的超越、对世俗的批判上,一味追求现实得失的教育非但無法让人体验崇高,反倒让人觉得为师者是多么功利,多么自私,多么目光短浅!

静下心来想一想,学校有强弱,师资水平有高低,办学条件有差异,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容忍“后进生”的存在呢?一颗“老鼠屎”对班级而言是六十分之一,而对他的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哪一颗“老鼠屎”不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宝贝呢?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面对一颗“老鼠屎”与一锅粥的问题时,就不应该消极感慨“一颗老鼠屎搅混了一锅粥”,而应该努力使这颗“老鼠屎”也变成锅中的粥!

结语:尊重学生,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提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在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中,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相结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因而老师在严格要求中要体现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篇5:学生公寓特殊学生管理办法

特殊学生群体,是指自身、心理情况或者家庭环境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学生的群体。特殊学生群体中很多人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呈现性格过分内向、脆弱自卑、困惑茫然、逆反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困扰并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特殊学生群体是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公寓管理中的难点。

特殊学生群体分类: 1.1 心理障碍学生,是指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有心理异常现象的学生。一般可细分为:

1.1.1 思想偏激学生:表现多集中为经常违犯纪律,在网上发表偏激的言论,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表达自己对学习、工作的抵触情绪。

1.1.2 性情孤僻学生:表现为不合群、害怕与人沟通,情绪低落,陷进失落的阴影中。1.1.3 家境特殊学生:由于家庭问题造成单亲、孤儿、家庭危机,与父母矛盾较大的学生,这类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言行偏激,凡事无所谓。

1.1.4 精神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缺少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容易产生过激的言行举止,容易出现自暴自弃、自伤、伤人甚至是自杀轻生的行为。

1.2 后进生,是指因为厌学、贪玩等原因造成退学、休学、延长学习期限、红黄牌警告、受处分等情况的学生,其特殊性体现在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没有自信心、学习主动性不够、动手能力不强、缺少班级和寝室同学的认同感、缺乏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

1.3、贫困生,是指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者家庭有突发事情等原因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学生。一般分为特困生、贫困生、家庭突发事件学生,其特殊性体现在此类学生具有比较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思想负担,对社会的认同感相对较差,易产生较明显的“弱势心态”。他们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面临经济压力,这种经济压力对贫困大学生的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1.4、其他类学生

1.4.1 身体残疾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身体有缺陷、残疾的学生。这类学生不愿意面对现实,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很不自信。

1.4.2 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出现的新的特殊群体。这些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差、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流或者因身体健康等等原因而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困难。

1.4.3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来自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和风俗习惯,又由于地方的教育水平不高,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进入大学后,适应大学生活的难度较大,容易造成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感和失落感。2 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 2.1 基本工作原则和流程

2.1.1 工作原则: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2.1.2 工作流程:

2.1.2.1 积极从各种渠道收到信息,公寓辅导员、房管员在第一时间深入学生寝室了解情况,向周边老师同学和家长咨询,核实情况。

2.1.2.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一级:学生的情况具有突发、紧急、严重的特性,公寓辅导员必须立即将实际情况上报科室,并在1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工作部提交处理方案和紧急措施。

二级:学生的情况趋于严重,需立即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和救助。公寓辅导员将实际情况及时上报科室,并在2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工作部提交处理方案和急救措施。

三级:该生的情况符合特殊学生的范畴,需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公寓辅导员将实际情况及时上报系部,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工作部提交处理方案和帮助措施。

对特殊学生群体拟定的处理方案和措施,经学生工作部审核后,建立特殊学生群体的档案,并马上实施处理方案。公寓辅导员特殊学生群体的档案动态管理,及时记录实施处理方案的情况,跟踪处理效果,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学生工作部根据上报的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定时进行跟踪检查,关注教育管理效果。

2.2对策及要求 2.2.1 心理障碍生

2.2.1.1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对大学新生讲解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让新生有个思想准备,带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尽快适应新环境。同时,观察新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2.1.2 加强公寓文化建设,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2.1.3 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2.2.2 后进生 2.2.2.1 查找原因。成为后进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们首先要及时与家长联系,与学生谈话,深入班级调查,并写好观察记录,从学生本人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多层次考虑,查找成为后进生的原因。

2.2.2.2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2.2.3 发现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帮助“后进生”找回丢失的自信心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用这种方法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信,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

2.2.3 贫困生

2.2.3.1 以高度的责任感去鼓励他们正视困难、积极进取,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力求使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主动承受由于经济窘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2.2.3.2 宣传贫困生的先进事迹,鼓励贫困生艰苦求学,勤奋上进。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的原则,克服贫困生 “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开展获资助之后的感想体会活动,让贫困生懂得感恩。目的是使贫困生在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2.2.3.3 对特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他问题。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使贫困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及时给予相应的补助,使他们深刻地体验到国家、学校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2.3.4 其他类学生

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制定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促进特殊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篇6:特殊学生关爱工作制度

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的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 “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工作,根据遵义市教育局的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龙坪小学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落实“快乐教育,全效教育”思想,依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实施教育和教学,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平等对待特殊群体学生,以崇高的师德和深深地关爱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学校“特殊学生”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达到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二、领导小组: 组 长:陈万松

副组长:毕大华 王于章 陈寿江 成 员: 廖中义 罗晓涛 朱正钬 王瑜 三、八类“特殊群体学生”的界定:

(1)家庭贫困学生;(2)学习困难学生;(3)单亲及孤儿学生;(4)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留守儿童;(6)随班就读残疾儿童;(7)家庭条件特别优越的学生;(8)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四、工作要求:

1.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班级全体学生摸底排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并汇总上报德育处。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找特殊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和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做好每次的谈心记录。

3.每月通过观察、家访、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和跟踪教育,并将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经验与教训及时记载到《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学校将定期组织相关的“班主任交流会”。

4.班主任要经常向任课教师、学生了解特殊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作业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征求任课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特殊学生的氛围。

5.班主任要经常与特殊群体学生的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监护人的支持。

6.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要唤起班级全体学生的爱心,让这类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平等的力量,并有计划地帮助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

7.实施个性化教育。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在学习方面的特殊要求,通过选课走班制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促进他们的成才和成长。

8.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心理课,或者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心理,构建体现包容、平等、关爱等全纳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用学校的容雅文化感染和塑造学生。

9.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特殊学生家长(监护人)座谈会”,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方法交流,家校共同寻找有效策略。

10.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要对一学期以来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写出详实的教育典型材料。

五、完善保障机制:

1.加强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特殊群体学生的能力。

2.完善评价措施。对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在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和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主任和教师优先评优并进行表彰。若出现对特殊学生的歧视、偏见或者不当教育方式造成不良后果的班主任和教师,取消评优资格。

篇7:“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制度

近年来,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品德缺陷或学习困难、患有身体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构成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特殊群体。近年来我校通过“爱心妈妈”、“大手牵小手”等帮扶助学活动的开展,帮助了部分特殊学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学期,为了进一步健全帮扶助学活动体系,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我校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教育条例》,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建立了相应的帮扶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帮扶对象:

因身体疾病、心理与情绪原因、道德品质、学习或家庭经济方面等原因导致的在社会处境上、心理与情绪控制上、学习程度上出现适应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

二、不同类型特殊学生特点:

1、因身体疾病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需要有专业医院或特教专家认定):

(1)视力障碍学生:

视力障碍儿童简称视障儿童。他们由于视力损伤或缺陷,影响着正常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2)听力障碍学生:

听力障碍儿童简称听障儿童。由于他们听力损伤或缺陷,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我们帮助解决一些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智力障碍学生:

智力障碍儿童简称智障学生。他们由于智力损伤或智力发展缓慢,影响着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困难。

(4)脑瘫(肢体残疾)学生:

脑瘫(肢体残疾)儿童简称脑瘫学生和肢残学生。他们由于大脑神经损伤或肢体残疾,影响着正常的行走和学习生活。

(5)自闭症学生:

孤独症学生也称自闭症学生。他们由于大脑神经损伤,严重存在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这类儿童的确认要有专业医院或心理测量技术专业人员认定。

(6)多动症学生:

多动症学生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或注意缺陷障碍学生。这类学生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

2、因品德、心理、学习等方面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 此类特殊学生又称问题学生,这部分学生拥有正常的智商,但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在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一般的问题学生不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1)纪律问题学生。

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严重小说小动,易和老师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学习成绩问题不大,品德方面也没有大问题。

(2)品德问题学生。

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品德方面。如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劫钱,小偷小摸,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有联系,离家出走,不孝敬父母等。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这类学生多是“边缘生”,往往一只脚在学校,另一只脚在社会。

(3)心理问题学生。

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如自闭,忧郁,退缩,躁动,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等。外向的有纪律问题,内向的不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多数不好。品德方面并无劣迹,有些问题貌似品德问题,仔细分析不是。

(4)学习问题学生。

此类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差、接受能力较慢,因此在学习上逐渐散失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考试成绩低下。有的学生便因此迷恋网络等其他游戏,课堂上不听讲、回家后不写作业等。但这部分学生品德方面并无大问题。“只要不谈学习,就是好孩子。

(5)“好学生”型问题学生。

此类学生在学校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抗挫折能力极差。

3、因家庭或经济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

(1)单亲家庭学生:

此类学生因家庭成员不完整,不能得到父母完整的爱,因此性格大多孤僻、敏感多疑,缺乏自尊与自信,有的学习行为上比较散漫,攻击性比较强。

(2)留守学生:

此类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照顾。据调查统计,此类学生的共性如下:情感冷淡,缺乏爱心;生活铺张,不懂节俭;我行我素,不受管束;性格偏激,容易激动;有挫折感,自信心弱;行为乖僻,不计后果。

(3)生活困难学生:

“生活困难生”是指家庭收入在本区域经济收入处于下游,其家庭收入难以支付正常的低消费支出,特别体现在平时解决基本生活开支中的困难程度。

三、帮扶措施

1、确定“特殊学生”人选

由各班班主任确定本班学生的基本人选,特别要准确把握“心理问题”、“品德问题”和“学习问题”学生的定位,不能把一般性、偶发性“心理问题”或“品德问题”“学习问题”倾向的学生扩大化。“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学生一般从4—6年级学生中确定。各班一定要控制人数,实事求是,如班级内无特殊学生,可不上报,德育处要对上报的特殊学生要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审核。

2、成立帮扶小组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3、组建“一对一”帮扶小组:

学校根据各班上报的特殊学生情况,由德育处把关审核后,向校务会议提请批准,然后由党支部和团支部牵头,组织学校党团员老师和积极分子组建帮扶教师队伍,并根据老师们所任教的学科及年级与各班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帮教小组。“身体疾病类学生”和“学习问题学生”帮教小组由教导处阳艳萍主任任组长;“生活困难生”帮教小组由总务主任刘红丹主任任组长;“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学生帮教小组由工会主席龙晓宇主席任组长;“纪律问题”、“心理问题”、“品德问题”学生帮教小组由德育处任慧主任任组长。

4、班主任进行“特殊学生成长”跟踪记录。为了时刻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习惯,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制作了“特殊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每天对这部分特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常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轨迹,褒长抑短,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帮扶具体要求:

1、因身体疾病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

(1)安排适当的座位。此类学生必须安排在光线比较充足,有利于教师辅导、学生帮助的合适座位(脑瘫或肢残儿童必须安排在有利于出行和教师辅导的合适座位,配置必要的康复运动器材)。

(2)要求家长为孩子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如:眼镜、人工耳蜗等并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做继续治疗。

(3)开展伙伴助学。在班级,要选择两位以上优秀同学进行伙伴助学活动,并明确帮扶学科。

(4)作业要求。根据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改。

(5)进行个别辅导教育。根据特殊学生个性特点,组织个别化教育和个别辅导,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6)争取家长的支持。为争取特殊学生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定期对家长进行交流、访问,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7)明显与正常学生存在学习、生活上的差距,需要家长或志愿者进行陪读。

2、因品德、心理、学习等方面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

(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期初建立班级、年级组、德育处校内三级帮扶网络。以党支部和团支部牵头,由德育处组织安排党团员老师与各班的特殊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帮教小组。

(2)帮扶老师经常找帮扶学生个别谈话,每月至少要与帮教学生进行两次心理辅导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有效地帮助其转变。学习方面的帮扶访谈每两周安排一次,时间安排一般在早晨、中午或下午放学后。为规范师德,保证学生安全,一律不将辅导学生带出校园,或收取学生家长任何馈赠。

(3)班主任老师每天及时如实地填写好“特殊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根据跟踪记录的情况,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家、校表现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并且每周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一次小结评价。

(4)加强这部分学生的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信任,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在生活中、学习中充分注重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们,认识到他们不是孤立的。另外要进行赏识教育,增强问题学生的自信心。

(5)持之以恒地去转化问题学生。班主任和帮教老师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功,应该有反复抓的思想准备。并且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孩子自身的问题,促其行为及思想有所进步,让优秀的行为去感化他,使他能有更好的表现。

(6)年级组、德育处及时了解帮扶情况,对个别班级帮扶效果不好,比较顽劣的学生,及时介入,共同做好帮扶工作。

(7)德育处要每学期举办一次“特殊学生”班主任(或帮扶小组成员)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调整下阶段德育工作,讲究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与此同时,德育处要将各地帮扶教育相关信息与经验,以学习资料的形式分发给各班主任与帮扶小组成员,提高他们的帮扶能力。

(8)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经常进行家访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召集问题学生家长进行家教辅导方面的学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3、因家庭或经济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

(1)在思想上、生活、学习上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爱和照顾。针对被帮扶者的不同情况,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经济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关心和爱护。

(2)班主任要对这部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做好跟踪记录,经常与孩子的监护人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3)“生活困难生”的帮扶由总务处落实,建立“生活困难生”档案。进一步加强并健全捐款及落实帮扶经费的工作,对学校低保家庭子女全额减免其课本费与作业本等费用。

(4)发动班子成员与党员教师带头,号召全校教师(包括退休教师)为特困学生踊跃捐款,开展帮扶助学活动。

(5)每学期要召开“特困生”座谈会,听取他们的要求与建议,将我们的善举更有效地贯彻与落实。

篇8:高校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研究

一、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现状

(一) 心理状况。

近年来, 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越来越多, 引发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持久的不良情绪体验。主要是学生对就业、经济、学习、情感等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使学生的情绪容易处于紧张状态, 或受不良情绪情感的困扰。特殊学生群体心理状况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自闭情绪浓厚。

高等教育出版社针对28所高校的747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 59%的受调查者表现出不同程度人际交往障碍, 特殊学生群体人际交往障碍更加突出。

2.焦虑状况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焦虑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但如果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则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来自生活及社会各界的压力促使高校学生时常处于焦虑状态, 以致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病态指数急剧上升。

3.逆反心态明显。

特殊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一般会产生疑惑、焦虑和烦忧等心理障碍。当他们不能有效地克服已有的心理障碍, 易导致他们产生种种不满和反抗倾向, 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态。

4.潜在的攻击心理和敏感性强。

特殊学生群体或多或少地潜藏着攻击心理, 严重的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另外, 特殊学生群体敏感性过强, 他们会对事情产生过于激烈的反应。

5.恋爱受挫群体。

大学生处于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时期, 恋爱现象较为普遍。他们把恋爱当作情感体验或消遣填补空虚, 一些学生失恋, 再另寻新欢。还有一些学生失恋后经不住打击, 造成精神崩溃、痛不欲生、萌发报复、自杀念头, 采取过激行动等。

(二) 学习状况。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 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高校学生的学习大多靠自己的自觉性, 但很多学生习惯了中学的管理体制, 步入大学后就放松自己, 变得懒惰怠懈等原因致使成绩下滑。另有一些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 便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求快感, 荒废了学业。因学习造成的特殊学生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厌学型。

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动力, 没有紧迫感, 由于高校招生体制的原因, 部分被调剂至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在学习上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学业严重受挫。部分学生常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 麻醉自我, 另外部分学生由于贪玩、谈恋爱等原因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作弊违纪。

一些成绩差的学生考试时害怕自己会补考、挂科, 萌生了抄袭的想法, 最终导致违纪作弊现象的大量出现, 这一现象此时已在高校中屡见不鲜。

3.学习困难型。

习困难型学生在学习能力、掌握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处于劣势, 在各类竞赛等方面总是处在“失败者”的阴影中, 致使他们平时沉默不语, 不愿与人交往, 久而久之, 成为了校园中被遗忘的人。

(三) 身体素质。

随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高校招生制度的深入改革, 高校不能拒收有生理缺陷的考生。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及生活恶习, 在加之现在全民经济水平的整体上升, 父母多溺爱孩子, 给他们吃好喝好的同时不要求他们必要的体育锻炼, 种种原因导致高校学生体质持续下滑。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 近10年来, 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逐年恶化的体质测试结果, 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 无一不为我们敲响警钟。然而在大学生中, 身体素质差的比率明显最高。

1.缺乏锻炼群体。

现在子女在家里几乎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 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着了。孩子们在家里相对来说就吃的好了穿的好了, 锻炼的机会也少了, 身体逐渐的发胖了, 这样孩子们就更不愿意去锻炼了, 相对而来的是肥胖症、高血脂等等。

2.不良生活习惯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随之而来的各项娱乐项目令人应接不暇, 不少青少年就沾染了不良生活习惯的恶习, 如: 熬夜、过度上网、 抽烟、 酗酒更有甚者吸毒。

3.先天生理缺陷群体。

虽然在高校里面生理缺陷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大, 由于他们的生理缺陷使得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影响, 担心别人歧视他们, 但他们毕竟是“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的人”是“学校生活中最需要提供特殊帮助的人”。

(四) 家庭问题。

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贫富差距增大, 以及遭受意外灾害或家庭变故等因素的存在, 造成了高校贫困生的增多。据不完全统计, 当前全国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在20%左右, 部分专业甚至达到50%左右。经济问题对贫困学生来讲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是他们精神上的枷锁, 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 使他们渐渐脱离校园“主流圈”, 走向孤独, 贫困学生往往有自卑感, 性格孤僻, 不善交往。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也存在问题, 其实不是优越家庭环境害了孩子, 而是优越家庭环境中的父母教育害了孩子。二是有些特殊学生群体, 诸如:家庭矛盾、家庭成员伤残、单亲家庭、家庭暴力、家庭官司缠身等问题都会始终困扰着他们, 成为他们心理的负担。他们对成人婚姻缺乏足够理性认识, 对父母离异、争吵、家庭暴力等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的日常表现多为心绪不宁, 不能专心学习, 性格偏激或抑郁寡欢、脾气暴躁, 更有甚者以抽烟、酗酒来排解烦恼。

二、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策略和管理模式

(一) 对心理问题学生教育管理。

1.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个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人, 很容易出现人格性障碍, 想问题做事情容易发生偏激。2004 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的极端的事例。

2.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以及学生会的作用。

通过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组织文体活动、思想认识讨论、社会实践活动等, 使大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培养他们开放、合作、互助的品质, 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多种方式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设置热线电话以及心理问题咨询信箱, 定期进行心理测量。

4.对恋爱受挫群体, 我们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方面, 我们不能把学生谈恋爱视为“洪水猛兽”, 甚至是道德败坏;另一方面, 应对其加以引导, 绝不能放任自流。

5.对于“心理问题”学生, 要建立心理档案并时刻保持警惕, 时刻做到心里有数, 平时应安排宿舍同学特别留意, 避免同学的刺激和歧视。

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心, 多与他们交流沟通, 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 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二) 学习困难型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及管理。

1.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首先, 学校要确立长效工作机制, 增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全面负责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其次,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第三, 重学习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第四, 强化日常管理服务, 优化外部学习环境。第五,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2.对于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

平时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因为考试作弊受到处分甚至被取消学位的学生。对这类学生除了即时地批评和处分外, 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从悔恨的阴影中走出来, 吸取教训, 重新来过。对痴迷网络学生, 我们可以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和地方政府, 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为学生做到健康上网创造条件。

(三) 身体素质差型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及管理。

对于生理缺陷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我们应予以重视, 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类学生, 我们应尊重他们的人格, 格外关心爱护他们, 老师应做到一视同仁, 及时表扬, 及时鼓励, 让他们树立信心, 并号召同学热情给予关心、帮助, 却又不能让生理残缺的学生感觉这是同情和施舍, 掌握度数是非常重要的。

(四) 家庭问题型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及管理。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类群体的最好方法是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 “奖、贷、勤、减、补”的力度, 然而真正消除贫困生种种心态的却并非一味地给予物质帮助。高校必须营造出一种相对平等的主流校园氛围。同时我们更应让所有人知道这样的真理:贫困, 不是某个人的错;贫困是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试图改变贫困的人应当获得更多的尊重。每个学生都需要爱和关怀, 尤其是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了解家庭困难的具体原因, 对他们建立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档案并对他们的档案信息要做到保守秘密。对于因家庭不和、父母离异或家庭暴力经常导致学生性情孤僻的这类学生, 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心, 多与他们交流沟通, 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 把握其思想脉搏, 帮助他们从失落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平时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使他们显示个性的闪光点, 感受成功的喜悦, 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 做好特殊学生的转化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更要讲究工作的方法, 要艺术地使用说服、引导、鼓励、批评、安慰等手段。针对特殊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 及时准确、恰到好处地处理问题。高校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复杂、曲折、艰辛的过程, 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借鉴,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只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区别对待, 用心去做, 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功。

参考文献

[1].吴文兵.论新形势下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2].王玉亮.心理疏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 2009

上一篇:职业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下一篇:亲爱的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