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文化夹缝中生存的中华儿女

2024-06-11

《喜福会》——文化夹缝中生存的中华儿女(精选2篇)

篇1:《喜福会》——文化夹缝中生存的中华儿女

《喜福会》——文化夹缝中生存的中华儿女

摘要:电影《喜福会》是根据当代华籍美国文学史上声望颇高的女作家谭恩美(1952-)的同名小说《喜福会》改编的。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选取移民母亲和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为素材,表达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心灵历程。它展现了第二代华裔女性如何挣扎在父母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中,一方面她们很难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又难以真正领悟故土传统价值观念的真谛,处于两种文化的边缘,在夹缝中进退维谷。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夹缝华裔思想冲突教育方式

引言

说到战后的移民二代,我们总会自然底想到犹太人的后裔,这个看似无根的民族飘散在世界各地,对于他们犹太民族的战争带来的苦难似乎成为一种抹不去的阴影,但仔细想想,中国又何尝不是呢,不同于现在中国的富裕让国人走出国门财大气粗,作为经历古老旧中国、抗战洗礼的这一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他们的后代在异乡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这就是电影《喜福会》所展现出来的。

一、身份的特殊性

在百余年的美国华人历史中,华人移民所保留或继承的中国文化已经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变形和创造,他们正在日益丧失所谓的“中国性”,他们的后代不能真正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内涵。另一方面,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观念及其相应的法律规约给美国少数族裔带来的心理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对华人移民也不例外。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移民的排斥依旧存在,美国华人想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和文化仍然困难重重。这样,他们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美国人,被迫处于两个世界的边缘。尤其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子女虽然生活在与其父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里,受着完全美国化的教育,在思想上也更倾向于接受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然而,他们试图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努力往往是不成功的,以白人为代表的主流社会总是将

他们看作少数族裔、外国人,关键时刻总会对他们采取歧视和排斥的态度。这使得新生代的华裔极易产生一种茫然和身份危机:“我究竟是谁?”

二、中西文化影响下的思想冲突

吴前进女士在她的《美国华侨人文化变迁论》一书中,把美国华人社会的华人分为一、二、三、四、五代;第一代指中国出生成长,尔后移居当地的老华侨;第二代指在中国出生或当地出生,受过一定程度的中华文化熏陶,保留有一定的华人意识,却又接受了西方文化的一代;第三、四、五代又称为新生代,指二战后在当地出生又受当地教育,中华观念淡薄,思想、行为基本当地化的年青一代。《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她们不远万里投奔到美国,而她们在华的生活环境、经历以及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使她们仍然在美国的土地上怀念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她们用中国语言、生活习俗、思想方式固执地在美国生活,她们应当属于第二代华侨。而她们的女儿们生在美国,长在美国,接受了美国的文化教育,并且少年时期就动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地投入到主流文化中,她们是完全融入了美国文化中的华族。这样,在一个美国华侨家里,两种不同的观念,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母女的矛盾冲突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比如,顾映映和女儿圣克莱尔·琳娜之间冲突,女儿不了解母亲的过去,认为母亲是她父亲从中国一个穷苦的乡村带回来的,她看低母亲。在商店里,母亲被别人无理地吼叫,女儿感到十分的尴尬,她对听不懂英语的母亲说谎:“这个地方禁止华人购买东西。”另一方面,她害怕母亲的中国迷信,曾经有一次,母亲对她讲述了外曾祖父惩罚别人而受到魔鬼的报复,从此后在小小的美国女儿心中,中国变成了一个蛮野之地,她问母亲:“曾祖父是不是剥了那人的皮? 砍掉了那人的骨? 那人是否在千刀万剐时尖叫了?”母亲对女儿的这种理解感到十分愤怒,说女儿是一个完全的美国人。女儿则嘲笑母亲的中国袍和中国思维方式,她和她的美国父亲一样对于母亲的中思想避而远之,使母亲完全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

又如,乔丹·苏·罗丝和母亲苏安梅之间也是同样,母亲信奉上帝,也畏惧海龙王,在一次仿效美国生活方式的海边野餐中,她丢掉了儿子宾。从此,她觉得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里,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她要求女儿听话,然而女儿对她的话充耳不闻,女儿相信美国文化优于中国文化,所以她对许多朋友,甚至找心理医生谈了她的破裂婚姻,而就是不愿意向母亲叙述,母亲为此感到伤心。

三、中西式教育方式的巨大差异

1、望女成凤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父母们都希望养子成龙,养女成凰,儿女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自己的骄傲。吴宿愿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可是,吴精妹却憧憬着西方的自由生活方式,做一个平常的人。钟林冬同吴宿愿一样也曾寄希望女儿出人头地,她们俩长期互相攀比自己的女儿,吴宿愿要把女儿培养成钢琴家,她就要把女儿培养成象棋大师。她以女儿的成就为荣,处处向外人炫耀,使女儿卫弗利特别反感,最终母女俩发生了一场争吵,母女关系开始紧张起来。

2、批评女儿,而非赞美女儿

喜福会的母亲,在她们眼里,如果要孩子有能力和技能,使她们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被严格要求,批评而不是赞扬。但是太多的批评使女儿感到不满,甚至生气,女儿们不能接受这种爱,因为她们受美国的个人主义的强烈影响,她们不能忍受她们的母亲任意批评。

3、过于照顾女儿的生活

中国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后代将会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即使他们和孩子结婚,他们还会多注意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且想要确保他们的后代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喜福会母亲的爱和关怀,可以体现她们在自己的女儿嫁人后帮助解决女儿们的婚姻问题,尽全力帮女儿门摆脱困境。她们的爱深沉而不愿放手,这与西式的培养子女独立的教育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结论

以移民为背景的电影,总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华裔生活在海外时,处于西方社会文化夹缝中的挣扎与无奈。难以评判哪一种文化更优秀,更主流。任何的文化都是通过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而积淀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势必经历两种或者多种文化的融合交汇从而衍生的更多元的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冲突是必然的。冲突之后需要做的是认同和包容这种多元文化的存在。不可否认的是,母体文化始终是一个人存在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谭恩美著,程乃珊译.喜福会[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2] 吴平.从《喜福会》看两种文化的冲突[J].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3.[3] 吴前进.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4] 王萍.从《喜福会》的母女关系中解读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2013.10

篇2: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基姆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小说《基姆》是吉卜林最后一部印度题材的小说。在整部小说中,作者吉卜林十分注重将东西方的文化进行融合和展现,塑造了小说主人公基姆的形象。在小说中,主人公基姆既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集中融合的载体,也是体现时代背景下社会集中变迁的人物。可以说在基姆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交融的缩影,同时还能看到在当时的印度社会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现状和问题。由此也就为小说的深刻性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文化视角的审视,我们能够将小说的主人公基姆放在一个文化夹缝中的独特地位。通过小说故事情节的构造和主人公本身被赋予的定位和塑造特点,我们能够进一步的理解小说主人公基姆的文化属性、社会地位以及他的整体人物特色。

吉卜林《基姆》

在小说《基姆》中,吉卜林塑造的主人公基姆十分特别。单从出身上来看,基姆无疑流淌着英国的传统血液,是不折不扣的英帝国一份子。但是由于他出身在印度、成长在印度,所以在基姆身上就被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度烙印。基姆的生命和印度是不可分离的,同时他本身也为印度所深深地吸引。基姆对印度的熟悉程度远远超出了他应当继承的英国文化,他甚至可以在印度的各个地方做到生存上的游刃有余,尤其是在印度不同的阶层和种族之间,基姆的生存能力和那种游刃有余的灵性更是成为他天赋异禀的才能。基姆用他的两重身份来掩饰他的殖民间谍活动——“大游戏”。青年时期的基姆能够灵活地生存在印度的任何种族和阶层中,而这样的基姆对于大英帝国来说简直就是难能可贵的当地线人,于是他的价值之于大英帝国就是成为一个土著人。而他对于自己生活和梦想的追求以及他所追随的喇嘛,又使他成为一个虔诚的门徒。随着故事的发展,主人公基姆对自己的身份不断地进行着思考。他认可了马哈布所说的:“曾经是洋大人就永远是洋大人”,对于基姆来说,他接受的教育实际上是为了给他安排特殊的工作——为帝国的事业服务,而他所倚赖的正是他这种独特的双重身份和文化知识。在基姆的内心深处,他很清楚自己的血脉和祖籍,并且始终牢记他父亲的话,将出生证明和护身符随身携带。最终完成大英帝国赋予他的使命,从外国间谍身上获取了重要的文件,从而正式参与了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

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基姆

吉卜林塑造的主人公基姆形象是一个勤劳和正直的人物角色。在这样的设定中,其实也体现了作者吉卜林理想中的殖民主义形象:无私的、充满了政治亲和力的人。在他塑造的主人公基姆的身上,呈现出来的是两种文化交替融合。基姆出身在印度,他对印度的一切都颇为熟悉,长期的生活使他完全融入到了印度的土著居民中,包括对印度的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充分熟悉。同时,由于基姆的出身是英国人的不争事实,他也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心底要坚持的信念。所以就小说本身塑造的情节来说,基姆无疑是完成这个重要任务的合适人选,他具备彻底而有效率地完成帝国交给自己任务的绝对能力。基姆在英印文化交融的前提下没有受过很完整的教育,而受过西方大学教育的巴布大人反倒成为被嘲弄的对象。更不用说那些表面愚昧、不知开化的民众了。基姆身上所代表的的形象和责任,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印英文化之间的“白种人”的责任,他需要为本身所代表的大英帝帝国树立作为白种人在殖民地取得胜利的荣耀,同时为大英帝国的殖民行为确立合理性和优越性,所以总的说来,在基姆身上出现的这种文化的融合性,在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之间的穿梭实际上是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利益服务的。

就吉卜林的创作来说,小说《基姆》中主人公基姆的形象整体上是和谐的。印度古老的博物馆在英国殖民主义的大炮下本来应当呈现出一种无奈和古老文明陷入战火中的无奈感,而作者在处理的时候,用近乎儿童的眼光来处理的这个情形。用了“喷火龙”和“妙物”分别来象征英国殖民主义的炮火和古老印度的文明。这样有利于削弱针尖对麦芒的尖锐程度,营造出一种相对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基姆就具有了某种较为柔和的包容色调,对印度和英国文化的融合就成为其相对柔软的一种展现,也体现出了作者本人的对殖民主义的一种态度,他希望殖民主义应当是融合的,同时是柔和的。

两种文化的融合愿景

在小说《基姆》中,无论出于作者展现自身意愿的需要,还是作者对人物本身塑造的需要,展现出来的都是作者对两种文化构建上的融合与重组。在这样的重组中,基姆这个主人公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印英一体共抗沙俄的胜利。在小说《基姆》中,基姆生存的周围环境相对是比较和谐的。在基姆的生活环境中,大部分的印度人对英国人持有较为信任的态度。他们对周围所涉及的生活用品表示接受和放心。而就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背景来看,印度实际上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傀儡国家,也就是说,其工业制造和生活所需都来自大英帝国的支持。对自我生活的认可和对生活用品的支持实际上就成为对大英帝国的友善和信任。在小说中,平日里粗鲁无礼的英国士兵也被作者塑造成为一种文明的形象,在相关的情节和描述中,作者写到,“除非喝醉酒,否则他们不会打人”。

小说中一直企图刻画的一种情景实际上是印度对于英国作为殖民者的认同。也是作者希望英国的殖民主义得以合理存在并寻找到其中优越性的愿景体现。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人物——西藏喇嘛。在作者对基姆的刻画中,这个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喇嘛实际上代表的正是印度人的一种象征,包括他们的民族信仰和精神寄托,而基姆在整部小说中都被赋予了一种“当地殖民者”的身份。这个喇嘛是诚实的,而基姆反倒狡诈,时而爱撒谎。在小说中,基姆被喇嘛的诚实和单纯打动了,答应帮他寻找梦想,基姆建议老喇嘛去博物馆寻找他所要寻找的东西。老喇嘛按照基姆的建议前往,其自身所具有的严肃庄重和修养深深打动了博物馆的馆长,馆长赠予了老喇嘛重要的东西,可以帮助他寻找梦想。这类情节的设置实际上也可以看做作者对印度和英国殖民者之间友好融合的一种愿景,他将这样的愿景通过基姆和其他的典型人物表达出来,使基姆成为一种融合愿景的载体,一方面接受了印度本土文化,一方面也传播着英国的殖民者文化。

nlc202309051353

基姆的塑造与分裂

基姆的形象塑造在作者吉卜林的笔下不仅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解构的过程。不仅仅是塑造基姆的形象,而同时也给这个形象赋予了一定的分裂色彩来达到加深作品寓意和主旨的目的。在吉卜林塑造的主人公基姆身上,并存着分裂的两种人格——土生土长的印度人和来自遥远大英帝国的白种人。基姆在印度人的生活圈子中说印度的语言,有着和印度人一样的行为习惯;在英国人之间则可以进行自由的角色转换,这样的分裂人格集中表现在了基姆一人的身上,两种人格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与碰撞、挣扎与较量。在基姆身上,实际上存在的是较为明显的两种文化挣扎和碰撞中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既对大英帝国的殖民侵略不完全赞赏,又为自己属于大英帝国的血脉而产生一种遥远的归属感。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特点和心理品质都集中在了吉姆一个人的身上。

基姆对自己的身份认可不仅仅来自一种遥远的祖国关联,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文化身份探寻。基姆在自己生活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寻找自身的定位,出身于印度社会的他对印度的一切都游刃有余,同时又心甘情愿地承认他的大英帝国的身份和血统并可能以此为傲。这都使得基姆在对自己的文化身份的判断和认同上处于一种挣扎碰撞的分裂之中。在小说中基姆也不断问自己了一个问题“谁是基姆——基姆——基姆?”这体现出基姆对自己的真正身份归属的质疑和探寻。作者在小说《基姆》中,也对印度本土进行了描写,他写到对印度的印象时说,印度是“没有形状的、灰蒙蒙的一大团”,这都使得印度本土的状况得到了真实的呈现,这是作者印象中印度的整体氛围和混乱的社会现象。而小说中的基姆似乎也在这样复杂和混沌的环境中一度迷失了自己的身份,寻找自我认同和文化身份的确立。最终,在不断的斗争和挣扎中,基姆选择了帮助大英帝国完成间谍的任务,也就是说在痛苦的挣扎和拉扯中,经历了迷茫和探寻,基姆还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的白人种族服务者,从而完成自己似乎更像与生俱来的民族使命。虽然这个使命对作为殖民地印度的影响还未可知,但基姆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就更像是一个不断追寻自己文化身份的探寻之旅。

结语

吉卜林的《基姆》是其印度题材小说的最后一部。在小说中,作者着力塑造了主人公基姆的形象。这个形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出生在印度的英国人基姆在不断的自我探寻和社会历练中最终选择了服务于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通过完成大英帝国赋予自己的特殊任务而确立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是在夹缝中生长的,同时也经历了迷茫的选择。通过从文化融合和文化身份确立方面来分析吉卜林的小说《基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人公基姆的心理历程和挣扎分裂文化身份的确立。

上一篇:未来的书包100字下一篇:绿色环保文明节俭过春节倡议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