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

2024-06-15

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共9篇)

篇1: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

准确把握文本 深化有效教学

准确把握文本 深化有效教学

陕西省彬县城关中学 史建斌

长期以来,诸多语文教师感慨:语文难教,学生厌学。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有些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有些舍本存末、出现偏差,这势必限制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确定位,影响了有效教学的质量。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首先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细细体味文本内涵,把握文本的精髓,把静态的文本文字活化成生动的画面、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易于、乐于走进文本,善于倾听文本发出的各种“交汇乐”,从而体悟语文学习之乐趣,为进一步深入实施有效教学注入“活泉水”。

一、反复诵读,让文章意蕴和自己的生活接轨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文本,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发生与自己生活的共鸣,进而感受到语言美,心灵萌动想学、乐学的情绪,教学就能实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背影》时,让学生反复诵读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片断,特别是体会“探”“攀”“缩”等词的妙处,老师顺势提出问题:“你从中感悟到了父子间怎样的深情?”“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自已的爸妈对自己的爱?说说看。”学生很容易从一些生活细节中升发开来,也达到了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更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盈有趣,教学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相关背景知识,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有些作品离现代生活比较遥远,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加入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就很难理解。如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论文范文 )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而且已经有四年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美妙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之情。如果在教学中缺乏对背景知识的插入,教学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益。

三、字句斟酌,体味语言的妙处,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文字的艺术,美学大师朱光潜曾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可见语言文字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时就是要注重斟酌字句,体会作者的意图,发现种种妙处,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美,乐在其中。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突出了一个“小”字,小山、小树、小村庄、小水墨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抓住“小”字,通过小字给人产生的亲近感,让学生体味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就会产生以小见大的.效果。因为现实中的济南并不小,这样写是作者感性化的济南,经过特别过滤了的济南,这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密切相关。学生若能将文本读到此地步,就证明是真真切切的理解了文意。再如如朱自清《春》一文,“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偷偷”表明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草绿春来的景象。一个“钻”字,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在初春萌动着的蓬勃生命力,让学生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妙处,从而感悟到语文的魅力。再如《木兰诗》一文,“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表现木兰替父亲担扰;“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表现木兰对家人的思念;“当户理红妆、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表现木兰的爱美。因此,本篇文章的主旨应定位为集真、善、美与一身的完美形象。当然文学作品高于生活,是作者的理想化。而文章很少对木兰在沙场征战进行描写,所以,不少教材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位为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形象,有好多老师也随声附和不失片面和偏颇。

四、落实三维目标,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

新课程提出了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是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宗旨,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对学生一生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有效整合落实三维目标,使语文教学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使命。一是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天地,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文化、发展能力并不断归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技巧,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体验,对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健康思考。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以课本剧的形式显现文本内容,学生就会合作成为有机整体,为表演好剧情,献计献策,互相帮衬、尽心尽力。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体会到统治阶级与下层人民、成人与儿童的矛盾,从而全面的理解文章主题。二是实现师生的真正交流。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而交往的形式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如课堂上,一位学生对某个问题做出了正确解答,老师仍然追问:“他回答的对不对?”学生则齐答:“对。”这种交往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交往的假形式,而在学生回答后做适当的补充、更正或鼓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三是认真分析学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灵活运用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一篇文章相当于一座金矿,老师若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开采,就能挖掘出“真金”,语文课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就会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自然的“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不断呈现蓬勃生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充分体现。

篇2: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

—— 一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未来的十年具有关键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五大关系”。这是我们平稳走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战略思考,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工作原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就是这一革命的先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经历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思想观念无疑是先导之策;清除市场壁垒,有活跃的思想、开放的思维就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决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与时俱进的把握。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行,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行,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行,吃以往改革老本、躺在前人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不行。

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正视了不同利益主体博弈频繁的现实,才会加紧建立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措施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全面深入调研是重要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不了解实际情况,怎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如何确立务实的改革举措?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之难,懂得它们在解决就业、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优势,就会在思想解放中找到破解之策。真切感知民生之艰,看到贫富差距拉大的隐患,就会在制度安排上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只有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才有厚实的实践基础,也才能形成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等“五大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轮驶向胜利彼岸。

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改革大局;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发改革动力。

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改革方法的科学认识。处理好这一关系,对于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中国改革历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论贯穿始终。30多年前,“联产承包”推动农村发展,布下一盘改革大棋;上世纪90年代,“放开搞活”激发了全社会活力,带来全方位进步;十八大以来,强调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大大拓展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以及党的相关制度,领域广泛,任务繁重。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不整体推进,很多单项改革很难完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改革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

同时,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改革的关键环节。从改革全局来看,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当前,一些公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大多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涉及宏大的改革命题。2.6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户籍制度需

要破冰,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改革同样要跟进;做大蛋糕之后分好蛋糕,确保“收入倍增”是重点,税收制度、公共财政、分配秩序等改革也是支撑。没有整体推进,难免会顾此失彼,使改革举步维艰;没有重点突破,也难免会乱了节奏,让改革久推不转。改革攻坚期、深水区,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辩证法,至关重要。

毛泽东同志曾用弹钢琴比喻干工作,“要十个指头都动作”,同时“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推进改革,同样如此。必须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当此中流击水之际,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管是整体推进还是重点突破,都既需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改革的智慧和技巧。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改革巨轮才能驶入更为开阔的水域。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改革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点已是基本共识。但深化改革的路怎么走,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

中国是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重大错误。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从历史经验出发得出的深刻论断,是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重要方法论。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在增大。改革进程中,既有利益的藩篱盘根错节,也有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这样的背景下,要继续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大局、稳中求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行性,离不开统筹谋划,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这些年来,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但在一些领域,难以上升到宏观层面,难以向纵深发展。有的地方和领域,单兵突进,没有系统整体谋划,缺乏配套协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要求我们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确保改革措施的公平性和利益最大化。

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至关重要。无论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无论是推进城镇化进程,还是建设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涉及国家、企业、居民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城乡、地区、行业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中央、地方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建构,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协调,使改革更加科学系统,富有成效。

强调顶层设计,决不是否定基层创新的重要性。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选择了渐进式的路径——摸着石头过河。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取得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准了,就全面推开。30多年循序渐进,让中国得到了平稳和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一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仍然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艰难的探索过程,希望找到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集思广益、逐步完善,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改革智慧和基层探索的积极性。从这些年的情况看,不论是上海市率先推行的增值税扩围试点、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行业,还是广东先行试水的“非禁即入”式工商登记制度、民间组织无主管登记制,都为整体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都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一,使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在统筹规划中协力推进改革,我们就能克服各种困难,使改革进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很难取得成功;同时改革又是“一个大试验”,面对复杂的国情,必须科学决策,稳中求进。正因如此,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总书记强调,要把握“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要啃“硬骨头”。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更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经验证明,如果面对困难不敢过河,怎么会有当初的联产承包、放开搞活?如果不啃硬骨头、不敢涉险滩,今天的改革怎能向纵深推进?又怎能有新成就、新突破?

无论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改革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更要直面利益关系的调整、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左顾右盼,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仅不能得到解决,还会因此积重难返,影响整个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强调“胆子要大”,就是克服瞻前顾后、小富即安的消极思维,就是在呼唤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决心和勇气。只要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利的事情,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要是妨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弊端,就要坚决地破、坚决地改。

强调改革的大胆,绝不意味着要蛮干。事实上,从一开始,中国改革就走了一条从实际出发的渐进改革之路。安徽小岗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探索、广东小渔村经济特区的试验、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国改革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务实路线,坚持的是由点及面的稳步推进。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空喊口号,更不是推倒重来。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现实,面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改革来不得一蹴而就的“浪漫”和有勇无谋的鲁莽。

在这个意义上,不管是“闯”的精神,还是“冒”的勇气,都要沿着正确方向,都要从实际出发、讲究科学性。改革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和试验,都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严格科学的充分论证。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标,积小胜为大胜。这就叫“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改革有勇气,国家有朝气;改革有担当,民族就有希望。既强调勇气和使命担当,又讲究方法和统筹,我们就能使改革大业一步一步推进、一步一步突破。

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始终贯穿30多年改革历程。能否科学把握三者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决定着下一个十年的改革成败。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论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时,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体现了中央对改革形势的准确判断,为我们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遵循。

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就难有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放眼世界风云,政局动荡、社会**,让许多国家失去发展机遇,人民陷入深重灾难。回顾中国故事,改革开放的航船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中国现代化的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正是由于我们正确把握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获得现实基础,这是历史与实践给我们的深刻结论。

30多年后的今天,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交融的态势更加明显。我们所攻坚的改革任务,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大险滩;所面对的发展形势,是过关夺隘的关键阶段,中流击水、不进则退;所面临的稳定环境,是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双转型,是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相互叠加。经济增长的速度略微调低,便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医疗改革的节奏稍稍调整,就招来公众的质疑;一些从长远看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大型项目,会因各种反对呼声无奈下马。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复杂关系与艰巨挑战前所未有,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科学把握,认真处置。

如何理解三者的“统一”?如果说,30多年前的改革,人心所向、阻力甚少,是“人人受益、无人受损”的帕雷托改进;今日之改革,早已不可能“皆大欢喜”,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成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的三个维度。力度不能小,改革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深刻革命。速度不能慢,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追赶型的,保持持续发展仍旧是必然要求。承受度不能冒,总结改革渐进式推进的成功经验,必须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不断推进。

怎样把握三者的“结合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彰显了改革发展的指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改革的主体、发展的目的、稳定的基石。改革的唯一价值,是为人民而改革。发展的唯一目标,是为人民而发展。如果改革的红利不能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发展的结果无法惠及群众,稳定的环境离开了民意基础,那么改革就必将失去动力,发展就会失去意义,稳定也无法真正实现。

篇3:准确把握学情,实施有效教学

【教学环节再现与反省】

【片段一】

师:如果有10人参加乒乓球比赛, 其中每2人之间比赛一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思考后猜测:生1:要赛5场.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生又经过近一分钟的思考) 生2:应该多于5场.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赢了的还要比下去.

其他同学没有再发言, 都以疑惑的眼神看着我.

(学生不能理解“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或者叫“循环赛”, 他们把比赛理解成淘汰赛.当时我没能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一反馈的信息, 适时讲解说明, 作好思维的引导.想当然地处理了.)

【片段二】

师:至于要赛多少场我们可以用点与线的连接方式进行探究.我们用点表示参加比赛的人数, 把点与点之间的连接线条看作是比赛场次.

首先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上一个点, 表示比赛的1人, 他自己可以比起来吗? (不能) ;再画上一个点, 这时有两人, 他们之间可以比多少场 (可以连接多少条线段) ? (1条) ;再增加一个人呢? (学生画线段, 答:3条) ;当人数是4人的时候呢? (有些学生开始不知道怎样画了, 有答5条的, 还好也有答6条的.我只好让学生检查是否把每两点都连接完成作为纠错的方法, 显得有些苍白.) 接着又直接告诉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来探究其中的规律.这中间缺少了必要的问题联接设计.

(学生还没听明白, 即如何把具体情境抽象为数学模型这不是学生的需要, 这里还需进一步激化矛盾, 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策略的需求后, 才可以展开下一环节.我机械地开始组织下边的操作活动.)

【活动描述】

请上10名同学上台进行握手活动, 其他同学观察.活动前没有给学生明确要求.一上来, 便让第一名同学依次握完其他九位的手就下去了, 第二位再依次握剩下八位的手, 也下去了……是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了, 但只是简单地给参加活动的同学说了一句:“记住自己握手的次数”.心里只是想着让学生明白10人参加比赛 (循环赛) , 一共要进行1+2+3+…+9=45 (场) .

(1) 让参加活动的同学明确, 每两个人都要握一次手, 不重复, 不遗漏, 并记住自己一共握手的次数; (2) 让下面的同学数去握手的人分别握手的次数; (3) 比较两种统计结果.第一种:9+8+7+…+1=45;第二种:虽每名同学都握了九次, 但应该是9×10÷2=45, 而不是9×10=90.在比较中自然过渡到教学环节三, 并理解简单组合的不同计算方法.

【教后札记】

俗话说得好“鞋子合适与否, 只有脚知道”.一节课的准备设计, 不管我们采取怎样的备课方式, 如果不了解学情或脱离学情基础就是纸上谈兵.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将变得苍白无力, 使课堂变成老师赶着学生走.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个任务.与有效课堂背道而驰.

以往认为:作好学情分析, 就是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 找到与新知识的切合点, 运用迁移、转化、类推等方法, 巧妙设计环节即可.经过这节课的失败之后, 我改变了以往的局限.学情基础不仅是知识前测, 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 不同的个性特征, 生活经验与数学常识积累, 精神状态、心理准备.在借班上课时还要了解该班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很久以来都有这样的感受, 学期开始前两周的教学效果始终不如人意.原来学生还没从假期中收回心, 还不能适应学习的节奏, 是师生间的默契没有形成.

袁振国老师曾说过:“一个好老师可以把糟糕的教学设计上得神采飞扬;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在糟糕的老师手里会变得死气沉沉.”教师的“好”与“不够好”的分水岭:在于教师教育的智慧、教学的机智;灵活进行课堂管理的能力;使课堂深入浅出;在学生出现不利于课堂教学因素时的有效转化.执教者必须凭借自己的学识积累、教育机制、教学艺术, 把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条件或有效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一堂课是否高效地完成, 影响因素很多, 其中教师做预设时对学情的估测, 在课堂实施时就能得到最真实的检验.课堂气氛过热———估测过低;气氛过冷———估测过高.都会使教学失去意义, 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体上来说, 面对农村地区的小学生:设计问题宜小不宜大;提出问题指向性应更加明确;情境设计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句话:教学设计要以“学情”为主, 不能脱离学情实际;教学设计要留白, 不可太死板;教学设计要渗透 (跨) 学科知识;教学设计要有多套方案, 以便根据课堂信息灵活选择.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 要想更好地实施课堂的有效性, 必须改掉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粗糙的不好习惯, 深入研究学情实际;加强学习与磨炼, 提高教育智慧、教学机智.将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摘要:作好学情分析, 准确把握学生知识基础.学情基础不仅是知识前测, 还包括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生活经验、精神状态、心理准备.在借班上课时还要了解该班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等.面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设计问题宜小不宜大;提出问题指向性应更加明确;情境设计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句话:教学设计要以“学情”为主, 确保教学有效性.

篇4: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一、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它理所当然的成为判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呢?第一、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认识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预设目标是指教案中有强调的教学目标,而生成目标则是教学活动实施前没有完全预料到的,都在课堂中产生的目标。有效的生成目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当前所学的知识;二是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态度。也就是生成目标必须有效地促进预设目标的达成。第二、预设目标要全面、合理、科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出现生成性资源时依据目标,比较理性地进行初步的瞬间判断与及时处理。第三、课堂上要不断拓展教学目标的内涵,把握教学的方向,逐步走向精彩。

二、合理提出问题,全面考虑学生特点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具备怎样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

1.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轻松把握

教学过程是教育学生由会到不会,由不知到知的一个思维爬坡的过程。课堂提问也应该指名爬坡的方向,教给学生爬坡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亲力亲为。然而,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在爬坡的艰难处只要事先设好辅助线,让学生稍费一点力气,就能越过难点,轻松过关。

比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倒数和求倒数的方法,然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1”的倒数是几?此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学生稍加思考,很答出“1”的倒数是“1”。紧接着又问“0”的倒数是几?“有的学生说,因为0=0/1,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变成1/0。此时有学生立刻反驳,0不能做分数的分母;又有学生说: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不等于“1”,“0”肯定没有倒数。通过学生激烈争论以后,老师板书出:“0没有倒数。”通过这样的环环设计,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这样问题思考的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目标,还达成了‘能’的目标。”

2.注意设计空间,让学生有思索余地

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空间,注意开放性,不要过于精细,阻止学生思考的独立性。有的老师为了把课堂教学一下子引向深入,往往希望借助于问题把学生步步引向深入,一连串地提出了好多问题,然而过多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窄小,思维的长度变得短促,学生只能由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老师的步步紧逼中,认同似的回答问题。

如,在教学四年级教材中的《找规律》教学活动中,当老师出示小兔家场景图时。教师连续设计出一串问题:小兔子有几只?磨菇有几只?木夹有几个?手帕有几块?小兔子与磨菇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木夹与手帕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这两组物体的排列有何共同特点?这样直白的问题,堵塞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虽然得到了最后的结论,却丢失了原本丰富而又富有火花的自我探索的过程。

3.改变一例一结,让知识层面有所延伸

教学时,如果习惯于教一道例题或举一个例子,马上就揭示或让学生概括出结论,这样不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由于一例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对概念的模糊认识,甚至误解,以致不能正确地建立概念,掌握规律。如,在教学互质数时,若仅举1和7、9和13为例,而忽视两个合数也可能是互质的情况。又如,在教学梯形各部分名称时,总是习惯于上底画短些,下底画长些,学生会以为上底一定是比下底短,他们就不从位置上考虑上、下底的关系了。类似于此类子的还有等腰三角形的标准图形,总是把底放在图形的下方。这些直观图形就成了学生掌握梯形、等腰三角形概念的障碍了。所以在教学时还应出示它们的变式图形。当然这里讲多举例子,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例子的多少,应因题而异,讲究课堂实效。

三、重视分析过程,让学生掌握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特点,留给学生思维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如,在讲解《圆柱的侧面积》时,老师让学生先认真阅读此部分内容,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圆柱体(用硬纸粘成的),然后让学生去掉上、下两个底面,再让学生沿着侧面竖直剪开,展开让学生观察,接着师问: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学生答:长方形。师问:这个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生答:圆柱的高。最后师问: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生答: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师问:那么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学生争着回答: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篇5: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催化剂和帮手。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提高教学效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定位,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做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努力变讲为导,变讲为诱,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使他们变学为悟,变学为思。建立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营造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气氛,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

一、有效设问,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角色

“提问”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帮手。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主要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教师要充分发挥“首席”的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角色,激发诱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1.主问题设问

如《智取生辰纲》一文,篇幅长,头绪多,如不精心设计问题,很难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通过慎重思考,我采用了主问题策略,从反面取度,设置问题,达到“一问抵多问”的良好效果。

主问题:生辰纲有没有不失的可能?如果有?如何才能不失?

就这一问,小说的环境描写、吴用一行人的智,杨志的急功近利,及与内部人的关系等等问题包含其中,又耐读,扣文本,又有探究的趣味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有效开展课堂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板块设问

在课堂教学中,借余映朝老师推荐的“板块教学”,以“主问题”和“小论题”棚得益彰,有聚有散,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

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我尝试了“板块教学”的方式,感觉效果还不错。

主问题: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进行分析,并说明每一部分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讨论六个小话题:

1.于勒的“称呼”欣赏 2.巧合、止故事如此美丽 3.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 4.菲利普神态描写欣赏 5.克拉丽丝形象欣赏 6.船长的“作用”欣赏

(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赏析,可一个人独自探究,亦可二人合作探讨,中途不许换角度)

这样,我的课堂教学就分为两大板块,前半部分主要通过主问题,让学生进入文本,了解人物、情节、理解结构艺术,这比感知文意或简单复述情节效果要好得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且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局面的形成。后半部分的六个小话题,涉及小说的方方面面,环境、人物形象、艺术结构、主题探究,有力的引导学生开展“人量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性学习。3.自定设闷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难度不大的课文,学生自定目标,臼己设问,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教师可以放于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质疑问难,设计问题。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提出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分类归纳提炼概括,提升问题质量,形成课堂活动主流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提问向准确深入的目标导向靠近,长此以往学生探究质疑的精神就培养起来了。

二、有效点评,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参与、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不仅要做组织者,而EL要做参与者、引导者,允分发挥首席的作用。教师的语言激励,对激发学生,推动课堂活动有序有效进行,提升课堂晶质至关重要。准确、精妙、有深度的点拨、引导、点评往往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激励尊重

激励评价是实施有效点评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不失时机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人格,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丁捕捉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运用激励性评价,满足学生的最佳心理需要,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快乐学习,和谐发展。2.抛砖引玉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探究、交流时,如思路停滞、中断、出现晾场情况,教师可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积极参与活动,发表意见,给学生以范例,通过引导和疏通,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诱导出学生更好的意见和见解。

例如,在开展八年级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时,有一个环节是“母亲的颂歌”。我要求学生挑选最感动自己的一件事来讲,歌颂自己的母亲。也许是同学面前难以启齿,也许是过于紧张,所有学生竟然一时语塞,教学过程出现停顿。这时,我及时补场进行引导,道出了自己母亲的一件事。在这种情境下,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讲述了母亲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课堂上,顷刻间流淌着感动的泪水,倾诉着感恩的赞美之词,师生同奏了一曲“母亲的赞歌”。3.点石成金

学生受自身知识程度、实践经验、心理特点等因素制约,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偏低,在交流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和抓住实质,分析、理解、感悟不够透彻、深入,不能恰当的归纳和概括规律性、系统性的要点,不善丁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这时,教师的点评就要准确、深入、透彻,“一针见血”,揭示本质。

在<桥之美》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用“桥很美,美在一一一一”的句式说话。一位学生这样说:在茅以升的笔下,桥很美,美在不但结构坚周,而且形式优美;在吴冠中笔下,桥很美,美在点与面搭配,很协调。同样是美,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美。我惊讶这位同学的发言,更叹赏他前后联系、对比阅读的方法。于是是我点评:xx同学的发言很精彩,更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他的这种学爿方法:前后联系、对比阅读(书写在黑板上)。这样点评,就抓住了课堂上的亮点,学生的闪光点,即对学生的回答做了肯定,又简洁指导了学生的阅读方法。

这样,抓住契机,及时点拨,就把学生回答中的宝藏由隐性变为显性,个性变为共性,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三、有效小结,竭力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课堂小结是课堂有效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课型,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能力或收获与不足等方面做好小结。这样,学生经过对课堂学习的回顾、反思、总结,才能有新的认识与追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如:

1.概括总结。对课。逝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方法、技能进行回顾总结,对主线进行总结,突出主题,引导学生,使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记忆深刻。说一说:这节课我知道了一一一一,学会了一一一一,明白了一一一一,或掌握了一一一一方法。

2.拓展延伸。在学生理解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借助于联想,适当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能举一反三,引起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开拓创造性思维。

写一写: <那树》,这是一棵树,一棵一一一的树,它一一一一。

《出师表》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一一一一的臣子,他一一一一。

3.归纳积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养成善思考、勤动笔的习惯,每节课后对所学知识点梳理分类、归纳积累。积累的内容有,生字、难词、佳句;重点、难点问题;学习上最大的收获体会等。

记一记:①这节课的知识点整理:②关键问题;③存在问题,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障碍。

篇6: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

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精辟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用“六个紧紧围绕”深刻阐释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从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等一系列重大命题,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勾画了改革时间表、路线图。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决定》明确了到2020年的改革目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决定》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些既是35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和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完成各领域改革任务,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揭示了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是必须把握好的第一位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的能力。《决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第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做到“三个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三,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决定》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创造更好条件,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第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决定》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人民福祉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决定》明确提出,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揭示了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保证和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个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既要分好“蛋糕”,更要把“蛋糕”做大,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篇7: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

来源: 人民网

时间: 2013.08.06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 【 关闭 】

原标题:既要解放思想 也要实事求是

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未来的十年具有关键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五大关系”。这是我们平稳走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战略思考,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工作原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就是这一革命的先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经历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思想观念无疑是先导之策;清除市场壁垒,有活跃的思想、开放的思维就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决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与时俱进的把握。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行,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行,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行,吃以往改革老本、躺在前人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不行。

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正视了不同利益主体博弈频繁的现实,才会加紧建立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措施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全面深入调研是重要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不了解实际情况,怎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如何确立务实的改革举措?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之难,懂得它们在解决就业、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优势,就会在思想解放中找到破解之策。真切感知民生之艰,看到贫富差距拉大的隐患,就会在制度安排上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只有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才有厚实的实践基础,也才能形成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法。

篇8: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

一、准确理解三维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了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即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教学目标应该达到的三个维度, 也必然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 即学生是否获得应有发展的标准。

目前, 我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均已完成首轮课程改革实验, 那么, 我们的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又如何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 我们在部分教师群体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问卷中的一个问题。

下面是一个高中生物教师在准备“克隆技术”一节课的教案时所写的教学目标, 请你阅读后完成本题的要求。

1. 认识目标。

理解克隆的概念, 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 能力目标。

把克隆的知识与教学相关内容相结合,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及思辨的能力。

3. 情感训练目标。

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德育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讨论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帮助学生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初步形成看待问题的科学观点和方法论。

请您根据自己的认识或经验对这位高中生物教师写的教学目标作出简要明确的评价:

(1) 您对教师写的教学目标是否满意? ()

A.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说不清楚

(2) 简要写出您选择该答案的理由。

让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这位高中生物教师写的教学目标, 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二是行为主体混乱, 将教师的行为写成教学目标;三是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混淆;四是有些行为动词表述的不具体、不明确, 导致无法测量、无法评价。因此, 这位高中生物教师所写的教学目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我们在某中学随机抽取3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29份。其中选择“不满意”的3人, 约占10.3%;选择“比较满意”的15人, 约占51.7%;选择“说不清楚”的11人, 约占37.9%;选择“比较满意”和“说不清楚”的合计占89.6%。这一结果说明, 在一些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三维目标, 其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有机融合, 构成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整体。知识学习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能力又促进知识学习, 知识学习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过程和方法, 知识学习也蕴含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学习过程必然是情感、态度的体验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当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时, 知识学习就会抑制学生能力的发展, 也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三维目标是同一教学 (学习) 过程达到目标的三个维度, 而不能割裂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 (学习) 过程分别达到的目标, 否则, 就会使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

例如, 在一节课题为“燃烧与灭火”的初中化学课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观看宿舍里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的视频短片, 以此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笔者认为, 生命教育固然重要, 但不应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一过程偏离了教学目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 原因是教师把德育目标与本课的知识学习目标割裂开。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种物质的燃点”、“燃烧的条件”等, 如果把结尾的这一过程设计为放短片, 当火灾刚刚发生还没有扩大时, 停止放视频短片, 提问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 我相信,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说出通过隔绝氧气或降低物质表面温度达到阻燃目的的具体措施。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情景中去, 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所以, 准确理解三维目标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

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教学目标也是教师组织课程资源、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 评价一堂课“低效”还是“有效”, 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达到情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做到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需要重视三个环节。

一是课前目标分析。课前目标分析是指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分析课标、分析教科书、分析学生, 研究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教学目标分解、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能够操作的、易于检测的学习任务;用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 使目标指向更为明确, 并易于测量;对原有教学目标进行必要调整, 使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目标分析可以避免由于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而导致教学偏离方向;也可以避免由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得过于空泛或不切合学生实际, 而不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导致教学低效。

二是课前学情分析。“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因此, 了解学生、熟知学生是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学情分析是深刻了解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分析,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情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通过学情分析, 不但要掌握全班学生的普遍情况, 而且要掌握个别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做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才能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分层次、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 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三是课后反思。反思是进步的阶梯, 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有进步。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有追求高效的自觉意识, 这种意识主要来自对教学的反思。教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 每节课后都要反问自己教学是不是有效, 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准确, 预设目标是否都已达到, 教学活动设计得是否合理, 学生参与的程度如何, 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合适, 对课堂上出现的临时情况处理得是否恰当等。反思是否及时、透彻, 反思后是否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是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中小学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篇9:准确把握?深化有效教学

摘 要:任职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质、特性,深化任职教育工作,摒弃学历教育的传统思维观念,深刻掌握任职教育的自身规律,关键在于三个方面,即根据系统科学理念从单元到体系,树立系统方法论;根据实际需求牵引从理论到实践,深化任职教员角色转换;根据岗位指向从知识到能力,突出任职教学模式转变。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角色;信息环境

中图分类号:E92 文献标识码:A

任职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学历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样,相对于整体的任职教育而言,军队任职教育具有军事特质、军事特点。军队任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围绕军队干部“担任职务”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开展的教育,即岗位任职能力教育。这是任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任职教育是一种技能补训和知识拓展的继续教育。这是由教育对象任职上的目的指向性所决定的;第三,任职教育是一种心智提升的素质教育。因此,要想在任职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树,就需要在充分掌握任职教育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深化理解军队任职教育特质和特点,在实践中遵从规律、把握特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断深化任职教育工作。

一、从单元到体系,系统分析任职教育规律特点

任职教育各业务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的,彼此之间存在着必须影响和间接的关联。分析任职教育规律,把握任职教育特点就需要树立系统的方法论思想。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分析军队任职教育,掌握其协同性、稳定性、广延性等特征,有利用于深化任职教育工作、加强岗位能力建设、提升任职教育效益、加强综合素质。

(一)任职教育具有协同性,要掌握任职教育全员参与的特点

协同性就是功能单元之间要相互配合,协调共利。任职教育工作需要教学组织的多部门协同共赢,这一规律特点也属于系统的自组织现象。自然界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外部世界的表现则是“相对静止”。同样在组织工作中“无序是绝对的,有序是相对的”,但表现则是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对有序的”。在任职教育工作中也必然存在着大量的相互矛盾、不合拍、不协调的工作,这些相互冲突的工作造成了组织的“无序”,但是从整体角度和发展的角度上看,组织各业务单位之间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共利,这是任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组织协同性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特性,有利于院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生长教育实施中,教学过程一般由院校训练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政治(干部)部门一般只是在学员毕业这一环节上介入;后勤部门一般不介入教学组织过程;各基层教学单位(特别是专业教研室)只要按照训练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安排教学力量就可以了。任职培训则不同,由于受训干部住宿、伙食、车辆保障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后勤部门基本上要全程介入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训练部门的教学安排则必须征得上级机关或基层部队以及基层教学单位的意见;基层教学单位则成为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的主体。所以,任职教育的教学过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充分协同来组织实施,需要各部门全员参与。

(二)任职教育具有稳定性,要辩证地看待其平稳和突变特点

任职教育的稳定性说明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建设中不能不顾实际,提出过高的要求。教学内容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教学内容与任职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关系,部队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的时期是相对平稳的,任职教育工作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是相对稳定的,即为满足相对稳定的部队建设发展需要也设置课程,准备教学。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在军事装备运用上的不断更新、军事理论以及后勤改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国际政治和军事环境领域的不断变化等,使得教学内容对同一个专业在不同承训时间的班次上,也必须立足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提炼的新理论而适时做出更新。此外,诚如上述,在同一个专业培训班次上,受训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有所差异,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也要适应这种差异做出相应变更和调整。同时,也必须看到,任职教育必须以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其实施往往是上级机关依据部队现实的任职需求,给相应院校下达培训任务;也有的班次是上级某一业务机关,甚至是某一基层部队就特定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需求等委托院校实施培训。对上级机关或者基层部队而言,一般要列入年度计划,但对院校而言则应当是随时接受任务随时实施培训。

(三)任职教育具有广延性,要以长远的眼光审视研究

教学评判的广延性价值规律体现的是教学效果与培训目标之间的评判关系。认识到这一规律,有利于对院校任职教育效果做出客观、有益的正确评判。之所以存在这一规律是因为,就像教育学所揭示和实践证明的那样,院校教育不可能承担起部队需求的全部内容。所以,虽然任职教育突出强调培训内容的实践性或实用性,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只能回归到工作实践中去消化、掌握和提升。这样,院校实施任职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是否真正提升了受训人员的思维方式、知识视野和工作能力,而不是以当下就“会干”的考试成绩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惟一评判标准。这一规律还意味着,任职教育只能是开放式教育。院校培训要延伸到部队、追踪到部队,适时了解部队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受训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任职教育中的受训人员都是具有一定工作阅历和生活经验的“成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培养任职教育学员提炼实践经验往往比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具实践指导意义。所以,任职教育中的教学实施,应当充分允许受训人员有思辨性讨论,有不同的思考结论,立足长远培养受训人员综合素质。

二、从理论到实践,深化任职教员角色转换

如何自觉地适应向任职教育转轨的需求,从院校学历教育教员的角色转变到任职教育教员的角色上来,这是准确把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特点规律的基本出发点。任职教育教员的角色和素质的科学定位要求自觉实行以下三个转变。

(一)从院校型、学科式教员向实践型、应用式教员转换

所谓院校型、学科式教员主要是指教员着眼于院校学科建设需求,遵循专业学科教学的内在规律,跟踪专业学科教学的发展前沿,进行学科教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任职教育教学,主要不是着眼于院校专业学科建设长远建设的发展需要,而是着眼于当前部队建设的实际需求;不是从学科教学的原理出发,而是从当前部队任职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当前部队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原有的教科书是不可能提供现成答案的。从事任职教育的教员,必须把教科书的一般原理,上升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任职教育教员要跟踪部队任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理论创新和教学实践创新。因此,部队官兵任职的实践型和应用式,是任职教育教员角色定位的最鲜明特征。只有突出这一鲜明特点,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任职教学的创新。

(二)从稳定型、程序式教员向动态型、应急式教员转换

任职教育教员的第二个角色定位,就是由原来稳定型、程序式教员,转变为动态型、应急式教员。原来稳定型、程序式教员,主要表现为教员的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等等,都是稳定型、程序式的教学活动。而现在的任职教育教员的教学往往都是带有临时性、动态型、应急式的教学任务;与此相适应的任职教员的角色定位,也是动态型、应急式教员。部队干部任职需求的动态性和应变性特点,决定了任职教育教学任务的动态性和应急性,也由此赋予任职教育教员角色的动态性和应急性。因此,只有着眼于任职教育教员动态性和应急性角色的特点,任职教育才能更好地贴近部队建设实际、贴近新军事变革的现实需求。

(三)从学历型、阐述式教员向生长型、创新式教员转换

原来学历型、阐述式教员,主要是依据学历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点,教会学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学员能否获得毕业的学历证书,是检验教员教学水平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标志。既有成型有效的基本标准,又有成型有效的基本办法。而任职教育则是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满足部队干部胜任现职和晋升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满足当前部队创新实践的迫切需要。任职教育教员的教学实践,着重教会学员现实生长的技能和创新的技能。这生长性和创新性,是任职教育教员角色的显著特点。任职教育教员是否具有生长性和创新性,是检验任职教育教员是否合格、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只有实现这种角色的科学换位,才能承担起任职教育教员的职责使命。

三、从知识到能力,突出任职教学模式转变

任职教育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关键就在于采取双向式的互动教学,是对教员学员知识与能力双向提高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双方不能有效互动的转变,就会使研讨式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必须找准差距所在,以“问题为桥梁”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的转变。在教学中发挥对学员启发、引导、激励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理念,由学科为主向岗位为主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任职教育质量必须首先更新思想教学理念。军事变革要求任职教育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变,着眼战争需要,瞄准岗位需求,使任职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培训。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克服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线性延伸的片面认识,转变教学理念,从注重学科教育、系统教育转变为解决现实岗位需求;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转变为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转换教学思想,不但需要聚焦实践工作中普遍出现、反复出现的老问题,还需要集中精力,着力关注新时期、新变革条件下,任职岗位实际中的新问题,由问题推动教学。在任职教学中,学员所面临的问题是不断翻新、复杂多变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就需要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素质。创新思维素质也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创新思维素质,才能使学员从容应对、妥善解决今后任职岗位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作为任职教学的重要组织者,教员在任职教学中也不可能拘泥于固有的模式、不可一味沿袭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因此,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新技术、新战法、新矛盾,必须加强创新思维素质才能胜任任职教育的需要。教员与学员双方创新思维素质的不断提升,才能不断的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从而进一步适应未来岗位的现实需求。

(二)更新教学方法,由教员为主向学员为主转变

必须坚持“紧跟实践、紧贴实战、突出专题、学员为主”的原则,以部队现实问题为主体,以学员需求为根本、以案例、想定为补充,满足学员的多维需求,以突出学员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旨。教学的视角从教员转变为学员,突出学员需求,以学员为主导开展教学准备,研究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更新教学方法。事实上,任职教育决不是就问题而分析问题、就情况而说明情况。任职教育对教学双方都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学员进校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部队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以备任职所需,力争成为能指挥、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人才。然而,时间短、任务重、层次多是任职教育的突出矛盾。要在任职教学中兼顾学员岗位需求和教员任职教学之间的突出矛盾,必须加强教学双方自我学习意识、提高自我学习素质。教员和学员都需要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断强化自我学习素质,充实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法,才能保证任职教育更具有实用性、实践性、前沿性和全面性。

(三)更新教学形式,由单向教学向双向互动转变

在任职教育中教员的授课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进行组织教学,指导学员学习,教员还要成为与学员课程问题的合作伙伴。学员学习也不单纯是专业知识记忆,也是教学参与者、问题发现者、需求提出者。任职教学学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需要侧重培养学员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能力不是单一的专业能力,而是综合能力。教学中,在提高学员专业能力的同时,还特别需要提高认知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在任职教育中,学员需要在综合素质的牵引下完成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断深化学员认知的过程、优化认知结构,保证学员有效获取知识信息,适应环境的新变化。只有提高综合系统素质,才能使指挥人才在较高的科技素质上“复合”,参谋人才以较深的科技功底“谋划”,技术人才在科技创新上发挥“专长”;才能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领导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指挥信息化作战的综合能力。要开展真正的任职教学,就要促使教员学员双方从教学意识、教学角色、教学行为等方面同时转变。因此,任职教育必须在教与学之间构成闭合的循环回路,即学员提出岗位需求、现实问题,教员提供组织教学、指导思考,双向式互动教学,双向提高教员学员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忠付.开展任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2008.(1).

[2]董会瑜.透析军队院校任职教育[J].中国军事教育,2004,(5).

上一篇:这儿真美习作教案免费下一篇:室内设计师经典理论教程(八):人体工程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