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

2024-06-12

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精选6篇)

篇1: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

对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

所谓政府预算,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编制和执行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我国政府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与政权结构适应,并同时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相应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人民预算。

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现状,要适应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部门预算,重构复式预算和预算科目体系化,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增加预算透明度,提高政府预算编制的法律性和权威性

我国政府预算是分配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具有分配的功能,是我国财政的集中体现。政府总预算直接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以货币表现的社会资源,国家通过税收,公债等分配工具把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及个人手中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集中起来,形成政府预算收入。

政府预算作为财政分配的中心环节,在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过程中,不仅仅是一般的财政收支活动。如果通过收支活动有意识地为财政的调控功能服务,那么收支手段就成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即是他主要通过年度预算的预先制定和在执行过程中的收支平衡调整。实现其调节地方经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保持一个地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收支结构,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3,公平社会分配

此外,政府预算还有监督控制功能,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监督各方理财,预算作为财政的控制系统,它本身是制度体系。预算的监督控制效力乃是制度效力问题。从此意义上看,预算实际上是一种对政府以及政府官员实施的制度控制方法。

但从长远上看,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长期以来,我国的预算编制只是在既定的收支之间安排资金,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没有很好地将预算编制与经济预测结合起来,并以经济预测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的发展变化及收支结构的调整。我国尽管也编制财政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但实际执行中与年度预算基本上还是两条路致 使年度预算对财政经济的约束相当有限,不能瞻前顾后。

2、预算编制方法不尽科学。各部门经费多少不是取决于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是取决于原来的基数。“基数法”固定了财政资金在部门间的分配格局,预算资金被套牢,财政无法根据机构和人员变动情况,相应调整支出规模,制约了财政对经济结构和布局的宏观调控。不利于控制支出规模。“基数法”实际上是增量预算,即财政支出只能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一般不能比上年基数减少。因此,不利于控制支出规模,长年使用“基数法”,经过多年积累,基数成了常数,形成支出刚性,不管财政状况如何,支出一味地增长,不利于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3、预算编制缺乏完整性。长期以来,财政分配实际上只对预算内资金进行分配,而没有将预算外资金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财力来使用,导致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此外,地方预算的不完整性还表现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上,由于我国目前的支出预算是按资金的性质归类编制,不同部门、单位的资金性质不同、来源渠道不同,于是各种资金如行政经费、科研经费、基建支出等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分配和管理。这就使财政难以对一个预算单位的经费整体使用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加之预算编制较粗、管理水平不高、执行中随意性大。又由于预算编报没有经过编制部门的预算过程,使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不能及时细化到部门、项目,财政部门难以按法定的日期及时批复预算。

4、预算收支的测算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科学论证,导致财政收支的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在收入预算的编制上,往往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和领导意志,或者是国家已经确定了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比率,地方就只是一个执行的问题。在支出预算编制上,分析和科学论证做得很不够。“基数法”实施的后果,使各预算单位对“基数”重视有余,而对资金使用效益却过问甚少,因此不利于预算支出总量与结构的调整。

5、预算编制有关职能不分。由于职能不分,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不高。一方面,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职能不分,财政部门既负责预算的编制,又负责组织各部门预算的执行,这一机制就制约部门在组织预算执行中的积极性发挥。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不分,主要问题在于财政部门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楚,财政内部除预算管理部门外其他业务部门都编制预算,经常出现财务监督部门为其管辖的部门争预算、随意调整预算的情况。

随着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地方预算管理正在逐改革。作为政府活动的一面镜子,为能够更加准确而详细地反映出政府活动的全貌,我们需要在深化,细化预算编制过程中广开思路,使预算编制体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篇2: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

为提高**区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财务管理,学习新预算法,**区财政局举办了全区机关财务人员财务系统能力提升培训班,我代表***有幸参加为期四天的培训。

培训虽短,但给我的学习轨迹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培训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社科院四位教授的讲课,对当前国家的财税体制、政策、金融改革、资本市场以及新预算法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上海社科院的谢维俭教授对金融改革与资本市场建设的讲课,通俗易懂、言简意赅。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觉得受益匪浅,所以首先要感谢区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一方面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认识了一些财务专业人员,为以后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下面,我对马国贤教授所讲的“绩效预算管理、新预算法政策解读”,谈谈个人的心得与体会。

一、绩效预算管理的特点

1、战略性。绩效预算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为战略实现提供服务。因此绩效预算必须考虑企业的生命周期,在关注企业短期经营活动的同时,重视企业长期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及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增强各期绩效预算编制的衔接性,使绩效预算管理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推进器。

2、资源优化配置性。绩效预算管理是一种全员控制、全方位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体系,在绩效预算网络下,企业全部资源都要纳入预算管理的监控中,有限的资源被重新组合分配,企业内部职能的界限已经在逐渐削弱,通过绩效预算使之能相互融合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综合协调,减少资源闲置现象。

3、系统管理性。绩效预算管理本身是一个机制化的系统控制过程,具有鲜明的程序性,使用纳入绩效预算管理的资源需要立项、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差异分析和考评等,绩效预算管理系统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预算风险,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管理信息控制系统。

4、“标杆”性。绩效预算管理为企业日常经营业务、财务收支活动提供控制尺度和衡量标准,同时企业将绩效预算作为一根“标杆”,使所有预算执行主体都知道自己的行动目标和努力所能达到的结果。

二、绩效预算管理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在绩效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目标利润及由此分解的各个分预算目标是考核各部门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及准绳,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便于对各部门及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价,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在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下,将奖金、利润分享及股票期权计划同业绩目标的实现相联系,而业绩目标正是来自于企业及部门预算中的数据。绩效预算管理在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值的同时,管理者还可以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去不断修正、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机制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三、新老预算法对比

新预算法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在立法宗旨、全口径预决算、地方政府债务、转移支付、预算公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进行了诸多创新,在预决算编制、审查和批准、执行和调整、监督和法律责任方面也有许多完善。

(一)实行全口径预决算,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1、确立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基本原则。新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2、明确全口径预算的范围,新预算法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时,对以上四大预算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规范。

(二)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 原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出于发展需要,还是采取多种方式融资,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这些债务多数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的监督,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同时从六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限制举债主体、控制举债规模、明确举债方式、限定债务资金用途、列入预算并向社会公开、严格控制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仅解决了地方政府多年来举债合理不合法的问题,也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坚持厉行节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

针对现实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新预算法对于厉行节约、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做出严格规定,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新预算法如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规举债、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此外,如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篇3: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

一、当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资产标准不完善。

目前, 现行的资产标准体系不够完整, 没有形成实物配置标准、费用定额和预算定额的有机结合;有的资产标准长期未修订, 跟不上事业任务的变化;有的资产标准比较笼统, 没有制定到具体单位;有的资产标准要素不完善, 操作性不强。各单位、部门的资产占用状况差异明显, 违反资产配置标准的情况屡有发生。

(二) 资产“家底”模糊。

各单位目前还存在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不健全, 账账、账实不符的现象。各单位的资产数以万计, 品种、型号众多, 对现有存量资产总量、结构、分布、状态的反映还不够准确。由于部分资产无账可查、“底数”不清, 事业部门报需求、财务部门审预算, 两者资产信息不对称, 对存量资产状况掌握不全面, 需求没有量化依据,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两张皮”, 影响了预算作用的正常发挥。

(三) 资产处置不规范。

各单位每年有大量资产、设备器材、库存物资需要购置、调剂、转让或报废, 从资产配置的审批控制, 到资产使用的监管、调剂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报表反映等, 都缺乏较为严密的制度约束, 出现操作过程透明度不高, 管理不规范, 导致资产流失的现象。

(四) 配置不均, 使用不公。

由于缺乏合理的、有约束力的资产配置标准, 以及资产购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 随意购置、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十分普遍, 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 各单位承担的任务量与所占用的资产不协调, 单位之间的资产配备水平不公平。谁占有的资产存量越大、谁获取的预算资源越多的现象十分普遍;资产占用较多的部门, 不仅不会因此而少安排预算, 反而可以多申请维修保养费, 甚至可以将一部分资产出租, 为本单位谋利, 造成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相脱节。特别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当前财务制度下对已占用的资产没有成本和费用的概念, 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以上问题的存在, 既有长期以来重钱轻物的陈旧思想作怪, 也有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粗放、监管方法和管理水平手段落后等原因。

二、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新机制, 实现对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

资金管理与资产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资金管理是价值形态的管理, 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 国有资产是由资金转化为实物形态形成的, 资金的分配离不开对存量资产的掌握, 单位资产的使用管理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因此资产管理应该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解决预算管理中增量管理与存量管理的脱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 资产编配标准化。

要完善形成实物配置标准、费用定额和预算定额的有机结合, 这是钱物管理结合的起点和基础。确定的实物资产标准, 是保证合理配置资源的基本依据。有了资产标准, 不论是事业部门报需求, 还是财务部门审编预算, 都能找到统一的尺度。在筹划单位建设时要将单位资产、经费捆在一起统筹安排, 通盘考虑, 以实物资产流量和经费需求量为对象, 同步编制年度经费和资产预算, 形成单位的综合预算, 对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 应当按照标准进行配备;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 应从实际需要出发, 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要充分利用闲置资产, 能通过调剂解决的, 原则上不重新购置。购置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 必须由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后, 提出拟购置资产的品名、型号、数量, 报同级财务部门审批。经审批同意, 才可以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未经批准, 不得列入部门预算, 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同时, 要谋求资产配置的均等化, 对资产占用超标的单位, 可考虑采取收费、单位间调剂、少拨运行维护费用等方法, 真正把存量资产盘活。

(二) 资产管理动态化。

实施严格的资金拨付、资产购建、存量变化、定期清查等方面的管理体系, 全面清查资产, 完善资产登记办法, 真正摸清“家底”。要积极推广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健全资产档案, 动态化掌握单位资产, 从建立资产编码入手, 让每个资产都有一个“身份码”, 利用条形码扫描技术, 自动采集资产信息, 依托资产管理信息平台, 实现“底数清、情况明”。通过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使资产管理精细化、精确化, 解决资产管理中无序、低效和不确定性等问题。

(三) 资产处置规范化。

规范程序, 增加透明度, 是提高资产处置收益的重要途径, 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建立事业部门组织、财务部门参与、聘请社会评估、纪检审计部门监督、会议集体研究, 按规定权限报批的资产处置和对外出租、出借工作机制, 对资产处置收入和有偿使用收入, 要按照资产管理、预算外经费管理办法, 以及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纳入单位预算, 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该上缴的要及时上缴, 留用的要用于弥补事业经费不足, 维护好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

[2]郭复初.国家财务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篇4: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

关键词:政府管理;法律;管理,公平;效率

自公共行政学创立以来,公共行政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思想,罗森布鲁姆总结了不同时代特点和学者的观点,将其概括为行政学的三种研究途径:管理、政治、法律的途径。

一、公共行政的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

1.管理途径的内涵

管理途径分为传统管理途径、新公共管理途径。

传统管理途径强调效率、效能、经济的价值,采用理想官僚模型结构,强调专业化、科层制、功绩制。它主张企业型政府、理性和全面的决策而不重视公众的广泛参与。

新公共管理途径强调成本——效益、顾客的回应性。将人看成顾客,追求顾客满意并将其与绩效一同作为衡量政策是否成功的标准。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和自主性。预算弹性较大,通过市场进行资源分配,政府扮演掌舵而非划桨的角色。

2.法律途径的内涵

法律途径强调法治:程序正当、实质权利和平等保护、公平,诚实。裁决机构独立性很大。通过司法强调抗辩程序、法官的中立、正当法律程序的保护,结果的合理性。更倾向于内部控制,强调建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

3.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的冲突

管理途径重视效率、效益和价值,法律途径的核心价值是权利至上,个体的权利不能被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剥夺。法律途径要求程序正当合法,权利独立行使,摒弃了管理途径对公务员的层级控制与指挥依赖。公务员不能为达到效率目标而破坏行政程序,必须接受监督。

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的冲突可以简单阐释为效率和公平的制衡。我们常说政府效率低下,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受到法律程序的制约,缺少主动权和灵动性。单纯的追逐效率和市场就会损害民主、公平和公正,导致政府失衡。事实上,人们的心理恰恰反映了这种冲突的存在。

二、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的冲突在我国政府管理中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管理取得很大的成就:国民收入水平整体提高,社会救助水平飞速发展,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

但同时,长期的发展也暴露出了我国政府管理在管理和法律上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过大、收入差距明显、腐败现象严重、第三部门缺乏独立性等一系列问题,社会服务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三、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冲突的原因分析

1.管理和法律途径的冲突具有历史传统原因

二者的冲突首先要追溯到西方行政学说史。西方行政学说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而三种不同的途径反映的则是三个不同时期的价值诉求重点的转移,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而变化。三种途径都是不同时期重点价值诉求,但不可能同时成为主要诉求。必然会有一方价值诉求占主要地位,而其他价值诉求居于辅助地位。

传统的君主制政府受到来自立法、司法权力和利益的压力转变为三权分立的政府。三权分立相互翩衡,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因此冲突是无可避免的,效率和公平的冲突也是会一直存在的。

2.我国政府管理中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冲突的原因

首先,国情决定我国的政府管理困难重重。我国既背负着发展的重任也肩负着完善制度建设的任务。我国要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完成上个时期遗留下来的任务和本阶段的发展规划,这个过程必然问题层出不穷。

其次,理论本土化。我国很多公共行政理论却是从西方引进的,缺少和本土文化背景的融合,仅仅在政府系统内封闭运行,忽略了公民和社会的需求角度,缺乏对中国的具体国情的细致剖析。

四、我国政府管理研究途径选择

公共行政涉及到几乎所有领域,而每种研究途径都有自己的本质优势。任何事务都需要在法律框架下有序进行以保证公平公正和民主,法律途径必须存在;管理途径能够保证整个社会积极前进,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

不用时期行政系统环境不同,不同行政系统环境要求不同的主次价值诉求。公共行政的大目标应决定主要的行政研究途径,如果本时期追求效率优先,那就以管理途径为主要途径,辅之以其他途径,以保持社会的基础稳定和发展保障。

我国的发展脉络表明管理和法律途径是博弈过程。我国从“只注重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发展过程反应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国情下的政策侧重点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要求先发展经济,政府则必须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用管理途径作为主要模式进行政府管理。

公平带来稳定,稳定促进效率。把效率作为政府治理的主要目标争以最小的投入换最大的产出是必要的,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这是政府和公务员开展一切活动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和理念,也是法律维持公民平等自由权利的要求。政府必须依法办事。公平能够为效率的提升提供稳定的环境和载体。

篇5: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

班级:会计081601

学号:200816040134姓名:栗靖宇

预算外资金是财政资金体系的重要补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减轻财政压力,维护财经纪律,从而有效地发挥预算外资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预算内资金的重要补充,预算外资金在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减轻财政负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的预算外资金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本文围绕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收取、提取和安排使

用的各种财政资金。它具有这样几个内涵:预算外资金属于国家财政资金的范畴;其预算和使用方法,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授权收取和使用;预算外资金也应该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是来源分散,监管困难,数目难以准确估算。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预算外资金进入迅速膨胀时期。1996年,国家明确了对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此后预算外资金除个别年份有所增长外,总的来说,处于稳定并略有下降的态势。

二、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粗放。按照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要求,各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财政部门按照经费定额和开支标准对该计划进行审批后,汇总编制总计划。但实际的执行情况是,有些单位没有收支计划,财政部门也很难形成规范的汇总预算,只是粗略地按基数加增长的办法编制并下达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具体收入时,有的单位只是将专户资金一缴了之,没有具体的资金项目名称,造成收入来源不清;支出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定额标准计划,资金的使用仍处于“以收定支”阶段。预算外资金管理粗放,给用款单位挤占挪用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

2.应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项目仍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从财政的资金管理看,一方面预算内资金短缺,收支矛盾突出;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已明确规定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财政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使本应纳入预算的资金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究其原因:一是原编制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一旦将其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就要理顺各方面的管理关系,这不仅要加大各部门的管理成本,而且会突破各自的管理指标;二是就单位而言,收费收入不足以抵顶其正常支出,因此改变财政管理方式,就意味着财政负担加重;三是执收单位作为征收主体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担心纳入预算管理后对其经费保障产生影响,主观上不愿意把专户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3.预算外资金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目前预算外资金的监督检查普遍存在着“重收入、轻支出”的现象,一味强调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和缴存比例,忽视了支出上存在的问题。虽然财政在拨付资金时,根据用款单位上报的用款计划进行了核定,但财政资金划出以后,用款单位怎样使用、用到什么地方都不得而知。近几年审计查处的一些单位擅自扩大行政开支范围、乱发津贴、私费公付等问题,反映了预算外资金使用效益十分低下的情况。

4.征缴模式陈旧、程序不科学。尽管近几年各地都积极推行预算外资金“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体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仍处于自存自缴的状态。而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户的存在,给个别单位截留预算内外收入、坐收坐支预算内外资金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征缴程序不严密、不科学,也容易形成资金体外循环。

5.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缺位。根据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要求,行政主管机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一部分管理费,但该办法对管理费的收取方式、标准、票

据使用、支出范围及资金管理都没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目前,一些地方迫于强大的财政压力,不得不要求预算部门自行解决一些财政支出,因此一些主管部门就以各种名义向下属单位收取管理费。由于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定,一些单位超标准收费、使用不合法票据及白条收费,进而逃避专户管理、违规投资基建,甚至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加强和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

1.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综合预算管理。根据国务院转发财政部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意见,目前我国总体上是依照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程度,采取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做法。因此各级财政首先要将国家明确规定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相应支出通过预算予以安排。

2.强化预算的刚性和完整性。对有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单位要严格预算管理,认真编制综合收支预算,统筹考虑预算内外收支,将预算内外资金捆绑一起,支出按定额统筹安排,作为预算内资金的补充,以弥补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不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应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核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统一各部门、单位奖金、福利发放标准,做到透明化。

3.积极借助智能网络管理系统,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首先是堵塞收入方面的漏洞,做到应收尽收。要以收费票据为资金监管源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赋予财政票据信息功能,再借助收费单位、代收银行、财政三家之间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彻底建立起一个“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预算外资金征管体系。所有收费通过银行代收,不仅便于财政性资金集中纳入财政管理,增强财政调控能力,使财政专户发挥“准国库”的功能,而且还构建了财政部门与执收单位间高效的收费票据领购、核销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财政部门对执收单位收取预算外资金的监控力度,有力地遏止自立收费项目、自立收费标准等乱收费行为。

4.切实完善配套措施和法规建设。近年来尽管我国出台了大量的财政法规,但相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而言仍处滞后状态,加之财政法规层次较低,财政法律、法规之间,以及同其他法律之间在涉及财政经费投入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冲突和矛盾,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因此,要尽快建立、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法制体系,为财政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推动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向纵深发展。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要与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及经济体制改革等结合起来,才能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并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进而对现行的政府性基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进行规范和完善,真正发挥财政部门应有的管理监督作用,努力提高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效率。

5.切实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预算外资金的效益。要把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作为财政监督的一项主要内容进行经常性定期检查。认真检查收费项目、范围、标准;检查票据的使用情况;检查预算外资金的存储使用情况;检查预算外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外资金实行跟踪问效。通过检查,合理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使预算外资金在财政的宏观控制下管好和用活,充分发挥预算外资金的效益。

总之,我国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缺乏具体有效的法规制度及运行机制的保障,财政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因此,必须重视并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预算外资金的效益。

一、成因与现状分析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主

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上缴的资金;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1]

我国的预算外资金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与政企合一、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相伴而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财政收支都要由中央财政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然而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和各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的环境、条件都千差万别的现实又使得财政很难做到绝对的统收统支, 中央于是将几项零星的收入划给各部门和单位, 让其收收自支、自行管理, 开始主要是一些农业税附加收入和机关生产收入, 这便形成了最初的预算外资金。[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让利放权、国企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预算外资金成为我国财政改革的突破口甚至是中坚力量,在各项财政收支中更是异军突起,呈现迅猛增长之势乃至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下表显示了几十年中我国预算外金的发展状况:

预算外资金情况一览表[3]

年份 预算外资金数(亿元)相当于预算内资金的%

1953 8.9 4.2

1957 26.33 8.5

1960 117.78 20.6

1965 75.56 16

1976 272.32 35.5

1980 557.4 53.5

1984 1188.46 81

1987 2028.8 89.7

1993 3243.31 94.5

可见,我国预算外资金的规模一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尽管1993年后的几次调整使得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但预算外资金占预算内资金的比例仍然保持在25 %左右。此外,由于监管不力,法律失控等原因,事实上还存在大量由于部门和单位以分散账户、规避票据管理等方式隐瞒而没有反映到统计数据中的收入。这些收入和相应的支出几乎完全处于人大的法制监督和国家的财政管理之外,不受约束的权力的恣意膨胀更是导致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弱化、财政政策偏离预期目标、“三乱”和“小金库”屡禁不绝以及腐败现象大量滋生等严重恶果,对我国财政的稳定、健康和持续高效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对策与应然思考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预算外资金在我国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相当之大,而由于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巧立名目规避票据控制、分散账户逃避审计监督等技术手段取得的“预算外的预算外资金”的数目之巨更是不得而知。这些完全没有权力机关授权和监督处于法律调控之外财政资金的大量存在,与我国不断深化的法治改革和宪政民主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财政民主是宪政民主的应有之义,由于财政这一特殊权力资源本身的重要性使得财政民主对于宪政民主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财政民主的首要要求即是重大财政事项要经过权力机关的审批,财政的收支和管理都要处在权力机关的监督之下。[4] 预算,作为权力机关监督政府财政运行的主要手段,是实现财政民主的重要途径。预算外资金的本质即权力机关审查和监督范围外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存在和运作必然大大损害了权力机关对于国家财政事项的决定权和预算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必须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全国人大的审查和监督范围之内,这样才能真正符合财政民主的根本要求。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缺乏有效地法律监督,这些资金的收取和支出不仅不在全国人大的审批范围之内,而且也处于“法律失控”的状态。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虽然国务院、财政部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办法,如1996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最近刚刚公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财政部制订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中央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的配套规章,但这些立法都处在行政法规、规章的级别,而且标准很不统一,有些规定甚至互相抵触。[5] 这些法规、规章在实施过程中对于预算外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起到的作用事实上微乎其微,对于遏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财权扩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当前不可能完全杜绝预算外资金的情况下,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专门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法律, 规范各级政府的立项审批、收支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违纪处罚等内容, 将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和管理真正纳入到“法律之治”的轨道上来。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预算外资金的存在也是不合理的。其不仅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诸如“三乱”、“小金库”、“过路财政”、“部门苦乐不均”以及腐败大量滋生,还大大弱化了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使得很多财政政策和措施难以实现其预期目标。经济学勾画的公共财政模型,政府最本质的三项职能是提供公共品、宏观调控经济和收入再分配。预算外资金的存在,一方面虽然带来了部门、单位自主财政的效率和利益,另一方面却使得政府后两项职能大大削弱,因而使政府在预算外资金的存废与否的争论中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其实,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并不必然带来相关部门和单位资金运用不畅或低效,关键在于对于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制度。纳入预算范围之内,在权力机关的审批和预算法的双重约束下,这些财政资金必然能更加有效地得到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6]

篇6:对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看法

预算管理是现代国家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一国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加坡在吸收西方发达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基本国情,经过不断实践和创新,形成了“高效、规范、透明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模式。

一、新加坡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为维持国家经济运行的低成本和国际竞争力,新加坡实行简单的税收体系,主要税种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资产税、车辆税和博彩税等。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主要由经常性财政收入(含税收收入、行政性收费)、投资收益和资本性收入等几个部分组成。2006 年,新加坡财政总收入达455.21 亿新元,占GDP2096.80 亿元的21.7%,其中,经常性收入近300亿新元,占65.9%;投资及利息收入84.88 亿新元,占18.65%;资本性收入70.34 亿新元,占15.45%。新加坡一贯秉承“以收定支、审慎理财”的财政预算原则,国家宪法及有关法律对财政预算的平衡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近十年来,新加坡财政收支预算总体维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由于其预算收入并未包括全部的政府投资收益和资本性收入,因此,该国实际的财政盈余远大于预算盈余。从支出角度看,新加坡财政支出约占GDP的15%-20%。经常性支出平均占总支出的68.54%,资本性支出平均占总支出的31.46%。

二、新加坡公共财政预算的主要特色

1.鲜明公共特征的财政支出结构。

新加坡的财政收入除满足国家机器运转需要外,主要用于国防、教育、卫生、环境、法律等公共事业以及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着重于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2006年为例,财政教育支出达69.67 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2.8%,仅次于国防支出32.9% 居第二位,内政事务支出23.91 亿元,占7.8%,[卫生事业支出为19.31 亿元,占6.3%,交通运输支出17.94 亿新元,占5.9%。从支出结构看,其社会发展和安全外交是财政支出的重点,两者分别平均占42.26%和38.01%(见表1)。由此可见,新加坡财政支出的公共性质十分明显。

2.高度法制化的预算编制过程。

新加坡的宪法和有关法律对预算编制周期、财政预算案的提出、财政储备的使用、财政部的监督管理权限以及国会、总统的审批权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法律,新加坡的财政自当年4 月1 日起至来年3月31日止。每年6月起各部门开始对下一年的经济做出战略性评估和预测,7月提出部门预算限额,8 月召开政府全体部门会议讨论,9 月各部门提出其再投资基金预算目标,10月各部门提出其预算限额的分解安排意见,决定并公布各部门的再投资基金安排,讨论逐个部门的预算草案,11月各部门确定其最终安排预算草案,12月财政部编制完成总体预算法案,2月中旬财政部将财政预算法案提交国会讨论。预算草案提交国会的同时向社会公布并征询公众意见,议员咨询期法定时间不少于7 天,国会讨论投票预算法案时进行电视直播。经国会议员充分咨询讨论并三读通过后由总统批准签署发布实施。

法案一经发布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追加预算,必须提出新的 1

法案提交国会专门讨论批准。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还规定,各部门必须力求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确保实际节余控制在预算总额的5% 以内,不得超支,否则将受到相应的约束性预算惩罚。

3.权责统一的部门“一本账”式预算体系。

新加坡政府由15 个部(委)总部、21 个局和66 个法定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部(委)总部为政策制定者和提供者,局和法定机构则是贯彻政府政策的执行者。预算编制按照由上而下的组织体系进行,财政部按15 个部(委)切块安排支出预算控制总额,各部委根据其所辖各局、法定机构的支出需求,在控制总额内进行合理的分配安排。各部委、局、法定机构的预算草案必须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一本账”预算总额,其中资本项目支出还要分项单独列示,所有预算支出项目不得留有缺口。同时预算草案中还应列出部门将达到的工作目标及其与上年目标的比较,以供年终考核执行情况时对照使用。

4.预算硬约束与部门执行自主性的有机结合。

自2000 年起,新加坡开始实行预算限额控制管理办法。由财政部设定各部委5 年(与政府的法定任期一致)的预算支出限额。预算限额与跨越前后6 年的平滑GDP 增长率挂钩,以减少经济波动的影响,使预算在丰收年和歉收年之间大致均衡。平滑GDP增长率的计算由中央银行和贸易工业部负责,财政部只作为中立的观察者身份参加。财政部根据平滑后的GDP增长情况和各部委预算比重计算出各部委的5年预算限额,经过双方讨论后“切块”下达至各部委。各部委的5 年支出限制总额一经下达便不得突破,但在各的预算分配安排时可以提前也可以推迟使用。如当年实际超支额在10%以内,可以借用下的预算经费,但必须在未来3年内从总额中扣除偿还,并支付3.2% 的利息;部门也可以将预算指标推迟至下一使用,但最多只能后挪3年,超过为无效。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在不突破预算限额的前提下,可以在各项目支出间进行灵活替换,自行调节余缺,实现总体平衡。此外,法定机构还拥有更大的财务支配权,他们通常可以有自己的法定收入,部委内部机构间发生转账支付可以不必事先经财政部同意。限额预算控制方法是新加坡最具特色的创新,它使预算控制的硬约束要求与部门执行的灵活性需要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建立应急预算和支付机制。为应付政府有关部门的紧急支出需要,财政专门设立了或有支出基金预算项目,该项预算包含20 亿元的资本性或有支出和10亿元的经常性支出。该笔或有支出只作为预付款,经总统授权财政部可以用于紧急情况下对各部门的预付款,而不须经国会事先同意。使用预付款的部门,应及时提出追加预算法案,按程序报经国会讨论审批,预算安排一经国会批准后,部门应将预付款返还或有支出基金。此外,各部门的滚存结余拨款也通常被用于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可预见项目支出。

5.严格的国库集中收付与核算。

财政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各部门的法定收入直接缴入国库统一核算,支出由预算统一安排。财政建立单一账户体系,各部门机构并没有自己独立的银行账户,财政部只为各部委设立名义账户。财政部按部门共设立25 个预算账户,包括15 个部委、8 个国家机关、一个公共部门和一个财政转移支付专用账户。25个预算账户相互独立,一般不得进行转账支付。同一账户内部可以进行项目支出的转账结算。每个账户分为经常性开支(含人员支出、转移支出和其它运转成本)和发展性支出进行拨款和核算。财政部按各部门预算总额实行最高限额拨款控制,全年部门实际支出拨款不得超过其预算总额的95%,相当于预算总额5% 以内的预算结余可以滚存作为下支出指标使用,上年的滚存结余可以足额使用,但3年内使用不完的滚存结余由财政部收回。财政部设立专门核数机构统一负责各部门财务开支的会计核算,并建立部门资产负债表,核算各部门的实际开支,为预算审

计提供依据。

6.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主要通过预算完成比例、目标完成情况和资本化成本等三个方面指标来考核部门的预算执行绩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1999 年起实施的资本化成本指标,也称为净经济价值(NEV),相当于私人部门的经济增加值(EVA)。通过核算该部门的资本化成本,以测量其资源利用的效果。为不断提高本部门的净经济价值,各部门必须努力增加收入减少运作成本或降低资本化成本。

各部门年终应提交简明扼要的预算执行结果报告,内容包括:过去一年执行、运作的重点和成果,主要执行指标完成情况。下一年和未来五年的目标,资源管理简况,部门的突出表现和创新总表等。新加坡年内不编报中期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只编报报告。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由审计总署于财政结束后三个月内,向国会提交。审计总署是直接对国会负责的独立国家机关,报告由其内部的公共会计委员会负责审编。

7.稳健的财政盈余增值机制。

或许是由来已久的危机意识的缘故,新加坡无论在有关预算法律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上,都十分注重保护财政盈余,对财政盈余的使用和管理是极为严格的。主要表现在:(1)国家宪法赋予总统作为国家财政的法定保护人的权利,任何动用过去(历年)财政积累盈余都须经总统最后批准。当总统认为某项支出可能对历年财政积累构成威胁时,其有权否决该预算案。这被称为是动用历年财政积累须经国会(政府)和总统批准的“双钥匙”原则。但总统行使上述否决权时必须与总统顾问委员会协商取得一致。(2)宪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还规定,政府不得挪用历年财政积累,每届政府在任期内必须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任期内某如出现预算赤字必须在后续年份中补充平衡。政府最高只允许将财政积累投资已获得的净收益的一半转作当年预算收入。(3)财政积累的“经营收入”即投资收入不能用作预算支出用途。只有税收、法定收费才是当年预算收入来源。(4)新加坡还通过建立“再投资基金”的形式,鼓励各部门(法定机构)用财政盈余认购再投资基金,以增加部门的收入,扩大资产的积累和增值。为保证财政积累的不断增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加坡早在1974 年就通过财政投资设立了政府全资的投资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联合公司和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前者作为“新加坡政府的基金管理者”的角色,主要从事股权投资、货币市场工具、不动产等风险较低的投资领域,目前管理超过1000 亿新元的累积盈余。后者是政府作为100%股东的“活跃的商业投资者”,主要投资涉及电信和媒体、基础设施、工程和技术、医药和生物等重要产业领域,目前公司的投资组合价值达1030亿新元。两者为新加坡政府实现财政储备的保值增值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对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取得较大进步,但与新加坡相比,无论是财政职能、预算体制和编制程序,还是财政支出范围、支出结构、预算执行和绩效监督等方面,都与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目标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新加坡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经验,对于我国完善公共预算管理、转变财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目的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解决外部性问题,从而发挥其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和协调社会公平的作用。我国现有

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包揽过多,支出目标不明确,财政负担过大过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按照“小政府、大市场”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决摈弃财政包揽一切的旧观念,尤其要改变政府参与市场竞争、介入微观领域过多的被动局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统筹解决城乡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支持民生福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切实推进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打破垄断,放开投资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准公共产品和公用事业的投资,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2.加强财政预算法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在财政法规建设方面,我国现行有关财政预算和支出管理的法规尽管很多,但总体上看,其系统性不强,国家预算大法与其各层次的实施细则之间仍未形成有机的体系,在财政预算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盲点。为此,应在国家预算法的基本框架下,完善预算法实施条例及其细则,提高预算监督管理法规的操作性。针对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法规的缺位部分,出台相应的专门法规和制度,建立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法律机制,健全政府财务会计、审计规范,完善会计、审计监督;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责、权、利,落实各监督主体对财政支出的监督职责;建立财政预算公众咨询机制,推进财政事务公开,提高财政预算监督管理的透明度。此外,还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机制。

3.继续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模式

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透明、高效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一是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严格预算执行,强化财政预算的刚性约束力,预算草案一经人大会议审议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二是实行部门“一本账”预算,将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同时列入部门预算草案,变现行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分散安排为统一安排,实现部门预算执行的责权利相统一,为实行部门全面绩效考核创造条件。三是探索推行部门绩效预算,逐步将部门工作目标和支出项目的绩效(包括社会效益)目标纳入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实现部门预算执行绩效考核的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尝试编制中期预算,在编制预算的同时,以报告为基年,滚动式编制3-年的中期预算,以增强财政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4.健全财政储备制度,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时事纵横趣味运动会广播台稿件下一篇:中学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