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分析

2022-09-11

1 引言

政府应该如何更好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作用的发挥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其历史演变, 正确定位我国政府经济职能, 以便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概述

2.1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概念

具有加快政企分开, 规范政府行为、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划分财政支出范围,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全面推行电子政务以及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一系列任务的职能即政府经济职能。政府经济职能具体指政府在对国民经济履行全局性的规划、服务、协调以及监督等职能时, 应从社会、经济、生活这三个角度考虑。换句话说, 也就是政府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手段方法总称。

2.2 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时, 以“有限的政府干预”为目标模式作为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功能, 当时的《共同纲领》客观地限制了政府经济职能。“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是我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政策。1949~1952年期间, “有限的政府干预”模式使政府经济职能得以实现。虽然在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但总体来说仍显不足。1953年开始, “有限的政府干预”模式开始向“政府统治”模式转变, 并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相应完成。此次转变主要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通过此次改造使国有经济在工商业中的取得了绝对的数量优势, 也在实际上使政府获得绝大部分生产要素的配置的直接占有和控制权。从职能身份上来说, 政府参与经济运行的身份从干预者和调节者转变为所有者和经营者, 政府主要以直接的行政指令计划来行使经济职能。在1953~1956年间, 政府经济部门又出现了大规模的“膨胀”。受综上几种现象的作用, “有限干预”的政府经济职能完全演变为“国家统制”的政府经济职能。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两种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基本得以确立。同时, 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指令型计划经济体制也基本被确定了。1957~1978年, “政府统治”模式由于具有一系列内在矛盾, 国家领导人等相关人员开始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 于是开始改革“政府统治”这一模式。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太过维护原传统计划经济的一系列“固定观念”, 所以也只是进行不完整的调整。

3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运行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运行情况。1970年代末期以来, 从总体上看, 我国出现了用“政府干预模式”取代“政府统治”模式的改革思路。

首先,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弊端——“权力过于集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我国最高领导人认识到, 指出“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才是改革的正确之路, 地方和工业、农业、企业应该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拥有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并且我国应该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使得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拥有大部分经济职权。

其次, 政府经济职能定位与模式的调整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过程中成为改革目标模式调整的核心。第一个目标模式是1979~1984年间的“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到了1984年, 政府如何行使经济职能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后, 得到了明确。“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在1987年被提出, 从而使政府经济职能的对象和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得到明确, 使政府和市场在行为边界的基础上促进计划与市场的统一, 弄清楚市场、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作用、任务、关系, 使其各司其职。

市场机制的主要作用是资源配置, 然而随着经济市场化地推进, 改革开放地加深,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清楚政府经济职能只能以间接手段的宏观调控来对市场进行干预, 这也就是我们在1992年称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我国现已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其主要原因还是得力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的经济体制开始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轨, 随着政府经济职能模式的变化而逐渐推进。1979年以前的体制调整基本上没有动摇原有体制的逻辑根基,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而1979年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以往20多年间的经济体制调整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原有体制的根基被动摇, 政府经济职能模式的改革是改革的出发点, 也就为市场这一新的经济体制因素的发育与成长扩大了空间, 开辟了道路。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逻辑结构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和开始解体的关键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逻辑基础被政府经济模式的转变松动。

4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现实表现

20多年以来, 我国不断调整政府的经济职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首先, 制定宏观调控方面的方针政策。改革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基于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 我国政府将在调控经济层面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

其次, 宏观规划。我国政府运用宏观手段干预经济:对于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采用法律手段;针对外部性“内部化”, 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使相关企业进行合并;提供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纠正市场的信息存在的不对称问题, 建立健全相应的市场经济体系;维护社会公平, 调整收入分配, 进行再分配;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减少经济波动。

最后, 完善市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自主性强的经济主体以及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发育良好的市场、完备的法律法规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构成的必要因素。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 更是政府代替了市场, 对市场经济的进行强力干预, 导致国家整体经济排名靠前, 人民经济相对较穷。因此, 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做到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从而建立有效政府和有效市场, 实现公平、效率、和谐、科学的发展。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政府的经济职能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加入WTO后的现实要求, 当今政府经济职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主要论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概念、演变过程和现状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不足, 寻求解决这些不足的途径, 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演变,现状

上一篇:“营改增”政策下企业的税务筹划浅析下一篇:谈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