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

2024-06-17

未成年人犯罪(共6篇)

篇1:未成年人犯罪

运用犯罪心理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关 键 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心理分析社会分析青少年犯罪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现状和特点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故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如团伙盗窃案件,被告人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负责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犯罪年龄低龄化,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分析

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例外。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为了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必要运用多种学科作为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一)、主观因素

青少年因其生理和心理诸因素都处于“变化活跃期”也可以说是“热变化”状态,加上其生活经历也比较简单,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景”都很难有正确的把握,这样只要“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出现“冲动”或者是“颓废”两种极端心态。具体表现为:

1.未成年人身心矛盾

(1)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

(2)兴奋性高和控制力低的矛盾

由于未成年人腺体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

(3)性机能发育成熟和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未成年时期,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从而产生强烈的性意识,有接触异性的需求,有了性的欲望和冲动。然而,他们又缺乏组建家庭和负担家庭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经济能力,从而产生了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矛盾。

2.未成年人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

(1)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

现在,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 生理上的突飞猛进,尤其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性意识、性冲动,性体验等接踵而至,这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惑或疑虑,产生

各种神秘不安的复杂心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成人感逐渐增强,对于内心的困惑和疑虑不愿轻易向他们吐露,于是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闭锁。

(2)好奇心强和辨别是非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对一切感到新奇,对自己不了解的现象,不理解的问题都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许多社会现象和科学的准则还没有自己定型的见解和观点,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地影响。

(3)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和增强,未成年人对自己估计过高强烈要求独立自主,想从心理上改变过去依赖成年人和受人监护的状态,即取得与成年人相同的地位,离开父母的管束,完全独立。这种在心理上想独立,而实际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矛盾可能激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加大代沟的裂痕。

(4)强烈的情绪冲动和理智控制较弱的矛盾

未成年时期,情绪的兴奋性高,情绪的波动性大,具有极大的冲动性,既表现为热情活泼,又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

(二)客观因素

1、社会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一是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随着改革开放层次和程度的深入,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造成了大范围的失业和失范现象,一些人因此陷入生计困境,也就容易滋长各种违法犯罪。二是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三是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学校原因。学校也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起到弥补和矫正的作用,帮助未成年人抵制和消除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和失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1)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在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往往是方法简单、陈旧或是流于形式,而且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再加上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些素质差,职业道德低下的人。一种是课堂上可以讲些大道理、道貌岸然,一离开课堂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这样就更加削弱了教育的权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这样就很容易使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排斥主流文化,而对不良文化产生认同,最后堕落为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再一类是在一些学校中,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并以此为依据,人为的把学生分成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失去了进取心和自信心,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厌学、辍学,流失到社会上形成不良群体,无所事事,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容易堕落为犯罪团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落后,效果不佳,造成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制教育课老师基本上是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而且多数由政治老师兼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解释法律知识准确程度不高的问题,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死记硬背。

(3)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目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仍是空白。而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期间度过的,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开始对性有所感知,性意识处于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但是由于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性知识上表现为愚昧无知,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网站及淫秽音像制品等。

3、家庭原因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

(1)家庭结构有缺陷

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在这种家庭中,尤其是失去丈夫的家庭,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教育子女的责任就落到了妻子一方,再加上家务劳动的压力、时间、精力等的限制,疏于管理和教育,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另外,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人际关系冷漠,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一些家长没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造成教养方式不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很直接的、很重要的原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娇宠、溺爱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率在逐年升高,就是因为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往往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百依百顺、即使子女犯了错误也对其包庇的态度,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好逸恶劳、骄横霸道、自我中心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②简单粗暴

与溺爱正相反,有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些家长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后,无视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对他们动辄打骂。一方面,家长的举动给子女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榜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残忍、粗暴、好斗的性格,形成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观念。另一方面,引发、强化了子女的逆反心理,造成子女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

③放任自流

父母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对子女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在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冷酷的、自傲、自狂、目空一切、自以为事、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他们在父母的放任下过早的走向社会,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监督,并且自身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期望过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时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子女尽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这时孩子就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焦虑不安,产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

(3)父母行为不良

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不良行为,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对待青少年犯罪,要以预防、教育为主、惩戒为辅。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一)提高家庭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的氛围。

作为家庭环境的营造者的父母,要认真对待,引起重视,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做好孩子生活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家庭来说,从小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他的家庭教育就算是成功的。否则,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等他长大了才发现,就晚了,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理。当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人,对人有礼貌,而这点却恰恰让我们许多父母给勿视了。试想,一个从来不懂得礼貌,又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在生活中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吗?其次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不要盲目营造“家庭民主”,要注意如何去爱孩子,要理解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特别是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多给孩子鼓励。不放任,也不死板,既要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的温爱,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威严。这才是真正和谐、文明的家庭。

(二)学校教育,刻不容缓。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已是刻不容缓。改变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弊端,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对处于相对无责任年龄段的青少年来说极为重要。在学校增设一些有实质性内容的心理辅导课或心理咨询,帮助青少年学生解答各种因生理成熟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内容,客观真实、公正公平评价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校园、教师、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三)完善法制体系,构筑社会防线。

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在一定层面上不仅填补了因国外的《少年法》、《少年法庭法》所带来的法制空白,也为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履行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义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为青少年的成长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氛围提供了法律保障。现实需要全社会的人都要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爱心,需要全社会支持“希望工程”,把那些失学、辍学、生活无着落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长期关心、爱护;要加强社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综治办、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心理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要举办青少年父母的法制学习班强化法制观念;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违法犯罪青少年,不要歧视,要做好帮教和安置工作,减少重新犯罪。

篇2:未成年人犯罪

少年犯罪多为偷和抢 未成年人犯罪凸显四大原因

预防少年犯罪要靠全社会的关注 信报记者陆欣/摄

??近日,石景山检察院连续受理了多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进入不到3个月,该检察院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11件,涉案16人,这些案件以抢劫和盗窃最为突出。这些花季少年,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违法的事呢?检察官通过办案发现:寻求刺激、享乐攀比、教育缺失和受害人无报案意识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四大原因。      ■案例      1个月内盗窃14辆摩托车  ??小伟和小楠今年都是16岁,两个人平时酷爱上网打游戏,放学后经常一起相约去游戏厅玩。但是,对于两个没有任何收入的学生来说,家里给的零花钱根本无法支持越来越多的花销。久而久之,他们的钱就入不敷出了。  ??虽然两个人手里钱紧,但他们又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总是从家里要钱花实在太“丢人”。于是在2003年10月到11月不足1个月的时间里,两个学生用一把普通的钢钳连续盗窃摩托车14辆,全部以50元到100元的价格卖到废品收购站。钱到手后两人就直奔游戏厅,所得钱款全部被挥霍一空。  ??10分钟内抢劫5名学生  ??小惠和小晶从小就非常要好,两人是小学同学,今年都刚满17岁。去年11月25日早上6点左右,她俩约好一起出去玩,可是都没带够钱,于是便打起了早上来上课的学生的主意。  ??她们在学生上学必经的马路旁边,一边溜达一边寻找着下手的对象。冬天的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路上行人十分稀少。几分钟后,两个十四五岁的女中学生走过来。小惠和小晶马上跟过去:“带钱了吗,赶紧拿出来!少废话,不给就抽你!”两个女孩看到小惠和小晶年龄比她们大,样子又凶狠,就乖乖地交出了30元钱。看着两名胆小的女孩远去的背影,小惠和小晶的胆子更大了。短短10分钟之内,她们又连续抢了3名女孩的.15元钱和1个书包,然后打车而去。 ?? ??■分析 寻求刺激、享乐攀比、教育缺失、受害人无报案意识  ??石景山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办案组检察官张李丽告诉记者,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抢劫和盗窃最为突出。究其原因:寻求刺激、享乐攀比、教育缺失和受害人无报案意识,是促使未成年人犯罪的四大因素。  ??首先,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往往是因某种“诱因”而“临时起意”,有寻求刺激的因素。前文提到的小惠和小晶,就是因为想出去玩,没钱而动了打劫的念头。  ??其次,一些青少年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时,会滋生盲目追逐、享乐攀比的习气,还有的孩子染上了吸烟、无节制地泡网吧等不良嗜好。当经济上无法满足需要时,他们就想到了通过违法途径解决。  ??第三,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全面的教育。还有些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了孩子任性妄为的性格。另外,有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第四,很多盗窃、抢劫案件的事主觉得损失不大,或者怕麻烦没有及时报案,使得一些抢劫者胆子越来越大。  ??张检察官说,小伟和小楠事后对她说,他们不敢偷太高级的摩托车,就是怕事主觉得损失大去报案,专门偷破旧车辆。而距离小惠和小晶抢劫地点不足30米的地方就有个派出所,几名被抢的女孩谁也没报案,也没有人呼救,这更加助长了犯罪者的侥幸心理,纵容了她们继续犯罪。  ??检察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社会治安要靠司法机关和老百姓的共同参与,杜绝未成年人犯罪要靠家庭、学校、司法机关和社会四方的共同教育。

篇3: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刑事责任年龄, 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根据刑法的规定, 不是所有人都要对自己的危害性行为负刑事责任, 而是要受到年龄的限制, 年龄如果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 行为人即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是和个人的意识和意志有着密切关系的, 而人的这种对世界的认知和意识在年龄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我们都知道, 刚出生的婴儿对任何事物都无所感知, 年幼的儿童, 虽然有了稍许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但是根本无法真正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意义, 所以即使年幼的儿童实施了某些危害行为, 也不应该受到惩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生理和心理也在不断的发育, 对世界的认知也在逐步完善, 生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到了青少年时期, 这些意识和能力逐渐形成, 因此, 青少年犯罪是可以受到惩罚的, 但不应该是所有的青少年犯罪都必须加以惩罚。所以这里所说的“一定年龄”就指开始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1) 我国历史上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中国自古就有老小残疾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刑事责任的规定, 除了秦朝是以人的身高为负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外, 历代都是以年龄来划分的。

(2) 我国其他三地区现行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1. 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采用“三分法”。

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的任何行为, 一律不受处罚。这是绝对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十四岁以上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 对于他们的犯罪行为, 可以减刑处罚。这是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于十八岁以上, 八十岁以下的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如果没有其他法律规定的减刑内容, 则应当接受完全处罚。这是负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2. 我国的香港也是采用了“三分法”。但是香港对未成年人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 在惩罚方式上有一些特殊的做法。

对于七岁以下的幼儿, 其任何行为都不需要负刑事责任。这是绝对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于七岁以上, 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只有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该未成年人很清楚自己的犯罪意图并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错误的, 而且该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 才需要负一定的刑事责任。这是限制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于十四岁以上的任何人犯罪, 都要负完全刑事责任。这是负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香港在对未成年人得惩罚措施有些特殊的做法, 如果未成年犯未满十八岁, 其被判决处监禁之罪, 那么该地方法院是可以判决让这些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羁留在教导所, 替代其他刑事处罚。

3. 我国的澳门则是采用的是“二分法”。

对于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 是完全不用负刑事责任的。对于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 那就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4. 我国现行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97.3.14) 》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我国历代都有对幼童犯罪有减免刑罚的司法传统, 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所以我国在刑法中十分详细的规定了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同时,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在我国, 未成年人案件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而受到刑事追诉的案件, 因此, 刑事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刑事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 是未成年人中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被刑事追诉者。

二、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适用背景的现状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已经是世界的一大难题, 被称为世界第三大公害。

未成年人犯罪更接近于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的范畴。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包括主体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 而且往往包括触犯社会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 有些国家还包括某些不良行为。狭义的未成年人犯罪仅指负有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触犯刑律的行为。由于各国法律规定不同,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也各不相同。在日本, 将未成年人犯罪普遍称为“少年不良行为 (非行) ”, 这里所谓的不良行为, 是指饮酒、抽烟、离家不归、逃学、夜间在街头闲逛等危害自己或他人德行的行为, 或有实施该种行为之虞的行为。在英美等国, 一般将犯罪一词适用于成年人,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则称为“少年罪错”——一般是包括诸如盗窃汽车和盗窃财物这样的行为, 但这些行为如果是成年人实施的, 则被认为是犯罪, 也包括诸如宵禁后呆在外边或者酗酒这样一些行为, 但这些行为只对男女少年来说是非法行为。少年罪错还包括少年反社会规范行为, 不论这种行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应该是指年满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精神状态正常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事追诉的行为。

如今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 犯罪主体开始趋于低龄化。据有关数据分析, 90年代以来, 未成年人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 14岁以下的犯罪案例明显增多, 年龄最小的还不满10岁。

其次, 犯罪行为团伙性明显。如今各种影视文化作品充斥着黑帮文化, 暴力文化, 而未成年人有较差的独立性, 渴望友情, 盲目讲哥们义气, 乐于聚群, 形成团伙, 而且未成年人正处于血气方刚的青春期, 做事情易冲动, 情绪不稳定, 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这些未成年人形成的团伙容易一哄而起, 一拍即合, 犯罪行为的团伙性、偶发性、盲目性、冲动性等性质明显。

最后,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趋于多样化。当今社会, 未成年人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各种信息传递的渠道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快捷, 加上未成年人需求的事物, 越来越广泛, 导致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同样出现多样化, 造成未成年犯罪行为也开始由低级的, 简单的向高级的, 复杂的类型转化, 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目前, 我国未成年人涉案的年龄越来越小、触犯罪名的种类越来越多、占犯罪人数的比率越来越高。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形成暴力性、财产性犯罪日趋突出、犯罪团伙化、智能化、成人化犯罪增多等特点。统计资料表明, 整个80年代的未成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基本呈增加趋势, 进入90年代虽有下降趋势, 但仍然很严重, 1990年为57.31%, 1991年为52.88%, 1992年为50.78%, 1993年为50.74%, 1994年为49.12%, 1995年为45.54%, 1996年为40.53%, 1997年为37.85%, 1998年为39.39%。另据统计, 近5年来,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2005年上半年, 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走高。其中, 14岁至25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部犯罪人数的44.7%, 在暴力案件的统计中, 青少年犯罪的案件竟占七成以上, 有85.1%的16岁至17岁、92%的14岁至15岁和92.5%的小于14岁的未成年犯罪人涉及了盗窃、抢劫、抢夺和伤害四项罪行。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已经成为困扰现代社会的病症。

三、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涵义

暂缓起诉简称缓诉, 也有人称之为“诉前取保候审”、“缓诉帮教”, 虽然各地方的少年缓诉制度在具体做法上有一些差别, 但基本上是指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及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终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有的地方还包括小年龄成年学生犯罪案件) , 对罪该起诉但犯罪情节较轻 (一般规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以暂不起诉更为适宜的被告人, 采用取保候审的方式设定一定的考察期 (一般在3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的幅度内) , 进行考察帮教。考察期限届满, 检察机关认为确有悔改表现并不致再危害社会, 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做出不起诉处理;如在考察期限内不思悔改, 又违法犯罪 (有的规定为犯新罪, 有的规定为违法或犯罪) , 则撤消取保候审, 与前罪一并起诉。

通俗地来讲, 暂缓起诉制度就是检察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对未成年犯保留提起公诉的可能, 而处于暂缓起诉期间的未成年人, 在经过考验期后, 只要没有任何严重的违法行为或再犯新罪, 应立即撤销暂缓起诉决定, 公开宣布对其所犯罪行不再起诉, 也就是作不起诉决定;相反, 在考验期限内, 如果严重违反有关暂缓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 应当撤销暂缓起诉决定, 提起公诉;如果再犯新罪或发现有漏罪的, 应将新罪、旧罪一并起诉到法院, 提请审判机关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原考验期不得折抵刑期。

篇4:未成年人犯罪

关键词: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犯罪记录;封存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概述

1.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内涵

(1)未成年人犯罪的含义。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反社会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周岁为起点。

(2)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含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是指有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经过司法程序,宣告封存其犯罪记录,恢复正常法律地位的一种司法保障制度。

2.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第一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从该条款可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有以下两个:第一,年龄限制,这里所说的不满十八周岁是犯罪的时候,而不是进入侦查或审判阶段;第二,量刑限制,要适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必须满足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根据“举重以明轻”的原则,对于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案件也符合该制度的封存条件,应当子以封存。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条款没有限制关于8种重罪的限制,也就是说只限制了量刑,并没有限制罪名。

3.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第二款规定:“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显而易见,封存的内容是犯罪记录。在这里应对于“犯罪记录”作扩大解释,不仅包括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和刑事诉讼过程,而且还包括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所有信息。

二、魏某案反映出的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问题

1.案情简介

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于2013年2月19日接到一女事主的报警,她于2013年2月17日晚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魏某等5人喝醉酒后,被带到一宾馆内轮奸。这一强奸案之所以被多家媒体报道,是因为其一名涉案被告人李某是著名歌唱家之子。在这起案件中除了一名成年人之外,包括魏某和李某等4人都是未成年人。法院最终以强奸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10年:王某(成年人)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魏某(兄)有期徒刑4年;张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魏某(弟)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2.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问题

在魏某案中,魏某与王某(成年人)是共同犯罪。魏某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这也就意味着魏某的犯罪记录是要封存的。而在本案中,随着王某的代理律师把判决书发到微博上,自然而然的也把魏某的相关犯罪记录公开于整个社会中。因此,在本案中,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根本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给魏某以后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设置了极大地障碍。这不仅仅是王某代理律师个人的法律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所导致的问题。

在实践中,共同犯罪中有很多案子就是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共同犯罪。由于未成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大部分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都是起次要作用。在量刑方面,因未成年人这一特殊主体,一般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中,很多未成年人都会被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处罚。本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本身就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共同犯罪中,这一制度就更难发挥作用。

3.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中犯罪记录封存问题

在本案中除了王某以外其余四人都是未成年人,但是在量刑上四人各不相同。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封存。因此,除了李某以外其余三个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都是在犯罪记录封存范围之内的。假设在本案中抛开王某(成年人)的存在,对于魏某兄弟和张某。如上文讲述,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判决书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更何况是未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共同犯罪。这就导致出现了跟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一样的问题。这样的犯罪记录封存的意义就不大了。而且对李某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他觉得对他不公平,回归社会后会对仇视社会,给社会安定造成隐患。

三、完善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议

1.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分案审理制度

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共同犯罪中,符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下,成年人的判决书中不应该出现任何关于未成年人有关的所有信息。对于共同犯罪中刑期五年以上的未成年人也要区别对待,视其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封存其犯罪记录。这样既能有效防止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对外泄露,也可以保障分案审理制度的作用。

2.建立追责机制

共同犯罪中犯罪人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属于犯罪记录封存范围内的犯罪记录,情节较轻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或者以民事行为追究其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应当以刑事责任惩罚泄露犯罪记录的共同犯罪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运用民事、行政与刑事等多种救济手段,建立泄露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惩处系统和追责机制。从而实现多手段、多角度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孙谦,童建明.《新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军,陈卫东.《新刑事诉讼法疑难释解》,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

[4]赵岩.《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刍议》,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12月

[5]杨岚.《关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几点思考一以比较法为视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篇5: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我国总人口的1/3以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需要国家予以特殊关注。据统计,我国2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高达35%,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则超过30%,且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等特点。可见,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学校和家庭等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什么作用呢?我认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成年人有9年或12年时间要在学校学习,这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未成年学生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那么,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应做好哪些工作呢?

首先,学校要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思想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较差,有时分辨不清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界限,法制观念淡薄,以致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这不但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近年来呈低龄化特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制观念的淡薄。报载,在2002年的“严打”斗争中,某市公安局一举摧毁了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令人震惊的是,该团伙的成员大都是年龄在16岁左右的青少年,其主要头目石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什么法不法,我就是法。”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必须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法纪教育,使他们学法、知法、自觉守法,依法律己,积极做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坚决不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仅从新闻媒体的报道标题上就已令人触目惊心。如 :“校园暴力惊现甘肃,五男生逼疯一女生。”(2002年9月20日《中国青年报》)“嫉妒她, 竟用硫酸泼她,疑犯竟是十几岁的学生。”(2002年9月6日《羊城晚报》)“十一岁的学生在武术学校被打死,是谁造成的? ”(2002年8月13日《法制日报》)“16岁少女遭同学群殴、扇耳光、脱衣服、泼冷水”(2002年5月29日《华商报》)。以上案例表明:制止校园暴力,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迫在眉睫。而制止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法纪教育应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而设定不同的内容。例如:七年级学生重点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八年级学生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九年级学生重点学习《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学生强化法制观念,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法纪教育的形式可以而且应当是灵活多样的,例如:法制教育课、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等。

2、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为了提高未成年学生的守法意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切实抓好未成年学生的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未成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

当前,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已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都将侵蚀青少年幼小脆弱的心灵,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所以,未成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

(2)、学校是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校要把学生道德建设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切实抓好未成年学生道德建设中,学校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题;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它不仅阐明了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阐明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科学的事实向学生阐明这些道理,使学生树立这种世界观。

所谓人生观就是个体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教师可以通过班会、历史课、思想品德课和第二课堂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启发学生经常地、主动地从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思想、言行以及所从事的各项活动,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有关经济的、逻辑的、道德的等一系列原则、信念和标准。教师应该努力把良好社会规范所反映的价值观,结合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通过生动的教育形式传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以此来衡量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其次,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遏制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是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学校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前期征候,防患于未然。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一些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入室盗窃、骗取钱财、拦路抢劫、伤人害命的犯罪道路,往往是从吸一支烟、喝一杯酒、乱花一点小钱开始慢慢步入犯罪深渊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预防犯罪必须从预防一般违法做起,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急剧发展的阶段,也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不仅个性将在这一时期塑造和形成,而且还将面临一系列难题的挑战,承受各种环境的压力。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障碍,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在他们中出现患病、逃学、辍学、出走以致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据2002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有关部门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3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25%的中学生有心理疾患。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敏感”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的黑熊身上。刘海洋“伤熊事件”除了表明刘海洋法制观念淡薄,同时说明其缺乏健康的心理。刘海洋案例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学校应当强化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努力学习,教育者应当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措施,通过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使学生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努力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这对他们当前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都将大有好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这一条款明确了学校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小偷小摸等一般违法行为应持的正确态度。

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热衷于上网、玩电子游戏、打扑克、甚至赌博,这些不良行为的满足,往往需要金钱作后盾,当他们向家长要钱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采取说谎甚至偷盗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预防和矫治,最终会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2年,在洛阳市嵩县法院审结的一起抢劫案中,丁某等8名罪犯中有4名为在校学生,另4名为辍学学生,他们合伙对在校学生实施抢劫,作案时间从2001年夏到2002年春,直到有学生为此不敢上学,学校才向公安机关报案。他们平时夜不归宿时,为什么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他们平时以“借钱”为由向学生要钱时,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注意?他们辍学的原因是什么?可见,学校能否认真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及时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直接关系他们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受好奇心、模仿、从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少数学生吸烟来说,在“成人感”的支配下对成年人的模仿起很大作用,其中也有好奇心的作用。又如,在一个小团体中,几个同学都旷课,其中一个不旷课,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和奚落,所以,这个学生会跟着旷课,起初,可能会有一点后悔,时间一长,便会变的心安理得:“这么多人旷课,我旷课又有什么呢?”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排除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进行矫治。再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西方犯罪学理论“标签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偶然出现一次越轨行为,而且没有被揭露出来,也许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如果被社会发觉,并且加上了诸如“小偷”、“流氓”的标签之后,就如同给他举行了“堕落仪式”,于是,他很可能长期抬不起头,再不被人信任,从此,破罐子破摔,滑向更加严重的犯罪深渊。我们应当认识到: 未成年学生的本质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本质的,所以,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不能过早“判刑”,贴上“标签”,而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

作为教育部门的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重在教育,而不是惩罚。教育者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宽容未成年学生偶然的不良行为。

2002年6月16日凌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20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 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这起火灾系人为纵火所致。6月18日15时,两名涉嫌纵火的嫌疑人被警方抓获。经公安机关初步审查,纵火嫌疑人张某,男,13岁,宋某,男,14岁,二人系北京市某初中学生,且均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据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他们对这一事实供认不讳。这一案例中的张某和宋某经常逃学,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呢?对待这样的“问题学生”学校如果能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冷漠,或许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学校能够对他们的“逃学”、“沉迷网吧”等不良行为及早发现,加强教育,及时矫治,严格管理,或许悲剧能够避免。

篇6: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法制概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立法步伐以超常规的速度加快。其间,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已达三百四十多部,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已达七百多部。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社会文明、民主程度迅速提高,法制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法制体系已基本趋于完善。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培养其法律意识,党和国家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了深入持久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活动。从1986年到1990年的五年间,开展了第一个全民普法五年计划,向全国七亿多人普及了法律常识。从1991年到1995年,又成功地实施了第二个全民普法五年计划。从1996年起,第三个五年普法规划开始启动。

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有效地避免违法犯罪,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中共中央在1985年第20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共青团、工会、妇联和教育、司法行政等部门,要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切实抓起来。小学从低年级起就要结合思想品德课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大学要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 1985年11月2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决议》指出,普及法律常识的重点对象,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

未成年人被列为普法的重点对象,是有其原因的。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懂法律的一代新人,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另一方面,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不知法、不懂法,缺乏最起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是导致其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十分必要。

二、预防犯罪,从小抓起。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人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据此规定,达到义务教育年龄,一般是指年满六周岁。预防犯罪的教育,是指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和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为目的,以有关违法犯罪的法律知识、纪律观念、品德修养等教育为主要内容,对未成年人所开展的教育活动。

三、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必然联系。

1、活动安排(结合实际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活动):

(1)组织学生开展警营一日游,或者到少年管教所参观,也可以拍成宣传资料片供学生观看,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观后感。

(2)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最好是分配角色,由学生自己扮演,让学生结合案例看看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说一说青少年遇害或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有什么必然联系。

(3)组织学生就“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是否与违法犯罪有必然联系”论题进行辩论。(4)学习南京市三中的做法,开办青少年“模拟法庭”。

2、活动目的:

增强青少年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自觉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行为。

自我教育,力行十戒

一、戒娇:

积极参加劳动,养成劳动习惯; 敢于正视挫折,提高耐挫能力。

二、戒奢:

树立勤劳致富思想,养成节俭习惯; 参与家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

三、戒惰:

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勤奋实干。

四、戒骄:

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谦虚谨慎,积极进去。

五、戒贪:

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畸形消费; 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合法利益。

六、戒散:

制定学习、生活规划,养成规律; 树立纪律、法制观念,明确规范。

七、戒假:

珍惜荣誉,摒弃虚荣; 诚实首信,实事求是。

八、戒黄:

学习青春期知识,提高免疫力; 接受性道德教育,增强抗腐力。

九、戒妒:

树立信心,赶超他人; 主动交流,抒发感情。

十、戒毒:

了解毒品性质和危害,提高禁毒意识; 克服不健康心理,培养健全人格。

上庄小学法制副校长

上一篇:党员班主任事迹材料:忠于事业辛勤耕耘下一篇:教师朗诵比赛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