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三国演义》策略绉议

2024-06-14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三国演义》策略绉议(精选4篇)

篇1: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三国演义》策略绉议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三国演义》策略绉议

摘要:如何引导学生爱上《三国演义》,走进《三国演义》?前提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用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激趣,也可用更直观的影视资料激趣,要善于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哲理,学会赏析其精美、简洁、形象的语言、贯穿全书的诗歌、各种三国对联,尝试排演三国短剧,鼓励学生跳出原著,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阅读。

关键词:《三国演义》;兴趣 ;哲理;语言;诗歌对联;评价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被选为中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如何引导学生爱上《三国演义》,真正走进《三国演义》是摆在中学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是学生持续、深入阅读的内因条件。《三国演义》这么优秀的文学名著吸引学生的眼球自然不难,但对于文言文基础较差的初中生来说,也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可按照以下的原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① “浅近”原则。即所选内容相对浅显,且为学生熟知。为此,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并演讲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这些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学生爱讲,能讲,讲得相对会好些。②“直观”原则。让学生听听《三国演义》的相关音乐,看看《三国演义》的影视画面,更加直观地接触名著。③“悬念”原则。教师给学生讲三国故事时,要善于设置悬念,在学生面前卖点关子,这样往往能吸引学生对小说的关注。例如笔者给学生讲《火烧赤壁》的故事,讲到“周瑜万事俱备,可大冬天哪有东南风呀?”时,戛然而止,并说:“想知后事如何,自己去读《三国演义》四十九回。”第二天,大部分学生能通过阅读原著揭开悬念。

二.引导学生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的向前发展如滔滔洪流,无可阻挡。《三国演义》的开篇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结尾句“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 前呼后应,形成一个整体。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哲学的高度把握三国故事情节发展的.大趋势。例如第三十七回中写司马徽得知徐庶向刘备荐诸葛亮后,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对于这个细节,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哲学的的高度来理解就一点也不难了。司马徽似乎已经预见汉朝大势已去,诸葛亮虽然能得到刘备的赏识,可惜他辅佐刘备逆历史潮流恢复汉朝,注定是徒劳。再如第一百一十九回写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与魏国大将钟会谋反失败,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身亡。笔者针对这个细节,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姜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各异。有学生说是姜维太大意;有学生说是司马昭太厉害,也有学生说是姜维逆天而行,注定要失败。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入哲学的概念即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进行引导分析:姜维只是外因,而蜀国的君主刘禅才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姜维只能改变之,而不能决定之。这时就有学生附和:“刘禅是滩烂泥,扶不起墙的,姜维纵有天大的本事,有没法阻止蜀国灭亡。”可见学生已经能站在哲学的高度去认识三国的现象了。

三.引导学生欣赏其精美、简洁、形象的语言

《三国演义》的语言半文半白,明快简洁,雅俗共赏,而且善用比喻、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回味无穷。话虽如此,但也有不少初中生反应《三国演义》的语言很深奥难懂。分析起来原因有两个,其一,这部分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其二,学生没有真正发现其中的语言美。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采取如下对策。① 开展“读《三国》,品语言,学修辞”的学习活动。笔者曾让学生找出能体现《三国》语言精美、简洁、形象的选段,并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有学生就找到了第一回的两处人物肖像描写:“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该学生的赏析:两处的外貌描写都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可表现的是两个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张飞的粗鲁、豪放以及关羽的稳重、儒雅。很明显,这个学生对三国比较熟悉,回答得也不错。还有学生找到了第三十九回的一处人物对话描写。操曰:“诸葛亮何人也?”庶曰: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操曰:“比公若何?”庶曰:“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四.引导学生欣赏贯穿全书的诗歌

《三国演义》的诗歌数量多,艺术水准较高。它们或叙事,或抒情,往往是一事一诗,一人一诗,有很强的概括性。因此,引导学生鉴赏穿插于小说之中的诗歌,对理解故事情节和把握人物形象帮助很大。如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该词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对三国的故事作了概括与议论。其中的千古名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哲理深刻,给人启迪。相信只要老师适当点拨,学生一定能读懂,而且对读《三国演义》会有一定的向往。再如写诸葛亮南征的一首诗:“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此诗概括了诸葛亮南征一事,包含了两个典故: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看似平淡的几句,内涵却丰富。又如一首:“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这首诗的趣味性和隐喻性很强。司马懿父子三人正好就是三马,而“槽”谐音“曹”,“三马同槽”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最后三国归晋,果真应验。

篇2:努力引导小学生走进名著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落实这一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读名家名篇,与大师对话,让学生在读名著的活动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文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呢?这里谈点粗浅看法。

一、精心指导选择读物,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内在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英国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这部作品为什么会从英国走向全球,吸引着当下这么多的青少年如痴如醉地阅读,原因就是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所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名著,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生动有趣,知识性强,易于被学生吸收领会的名著,如《西游记》、《汤姆索娅历险记》、《爱的教育》等,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去阅读、欣赏和品味,有能力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去亲近原汁原味的“绿色文体”。

二、投其所好,充分分多媒体,吸引学生走近名著

电脑电视以直观的形象刺激,利于学生放松心境。因此,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多愿用来上网,或看电视剧,我们何不投其所好,引导他们走进名著。我把他们带到了多媒体室,把雨果思想简介以及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建筑的图片等相关的资料下载,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学生纷纷举手问《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讲什么的?好不好看?我于是趁机向他们介绍这两本书,布置学生利用“五一”长假阅读它们,并布置写读后感。假期回来后,科代表向我反映:读后感收不齐,书不太读得懂,文章写不

4.多管齐下,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

具体说,首先应加大对现有一线教师的继续教育支持力度,所有教师必须定期到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进修、观摩教学,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其次,应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自觉到西部山区任教,尤其是本地走出去的大学生,实现一线教师的及时更新换代,为西部小学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再次,应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真正促使广大一线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自觉主动加强教研,优化知识结构,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应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一些措施,派城出。我安慰科代表,没关系,晚点收。正好我买了这两部名著的光碟,学生兴致很高,说“原来名著这么有意思”。课堂时间不够,同学们自己找课余时间看完了。茶余饭后经常有同学模仿剧中的人物表演、背台词,写出了许多有较高质量的读后课。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

为了使学生保持阅读名著的兴趣,并提高阅读效益,老师还要经常指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1.读书笔记展览。当学生们阅读了名著后,往往情动于衷,有话想说,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凝思于纸,发话于文。指导他们写出一篇篇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读后感,适时进行评选,在校刊上刊登,在展览窗内张贴,在校广播站广播,并鼓励他们向全国的报刊杂志投稿,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2.召开研讨会,任何一部名著,其内涵都是十分丰富的,任何人都不能穷其所表达的意义。中学生由于受知识阅读的限制,肯定疑惑会更多。例如读《巴黎圣母院》后,我提出:同学们通过读原著,看电影,对这本书有一定的了解,但书中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听就都兴致勃勃深钻原著,寻找问题,新问题层出不穷,诸如:为什么聋子也可以做法官?弗洛德二十多年来收养卡西莫多是出于真心,还是别有用意?世界之大,为什么雨果偏偏写巴黎圣母院,况且这地方以前也没有什么名气?害死爱斯梅兰达的真凶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写爱斯梅兰达的母亲发家致富的事,这与文章主题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电影中她的母亲没有出现?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带着鼓励的语气问: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哪些同学愿意从中自由选择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结果学生发言十分踊跃。

还有一些问题,没有人解答,怎么办?我这样引导: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不少同学谈了自己的见解,但在课堂上我们仅作了初步的讨论,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哪些同学愿意带着问题到课下广泛查寻资料,继续作深入的探讨研究?学生纷纷举手领取问题,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还兴高采烈地结成学习小组,准备课后继续研究。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了钻研问题的能力,分享了阅读的快乐,促进了整体学习水平和全面素质提高。

名著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和文本、和大师对话,从而丰富、充实、深化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培养他们的精神,丰富他们的心灵的最好途径。

里的教师下乡支教,安排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上好示范课,安排山区教师到城市学校听课学习进修,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胡如镜.山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现代教育,2007.1.

[2]刘玉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甘肃教育,2006.10.

[3]吕达.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人民教育,

摘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读名家名篇,与大师对话,让学生在读名著的活动中认识世界,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文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呢?一、精心指导选择读物;二、投其所好;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篇3:引导学生走进名著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呢?这里谈点粗浅看法。

一、精心指导选择读物,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内在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英国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这部作品为什么会从英国走向全球,吸引着当下这么多的青少年如痴如醉地阅读,原因就是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所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名著,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生动有趣,知识性强,易于被学生吸收领会的名著,如《西游记》、《汤姆索娅历险记》、《爱的教育》、《俄儿斯骑鹅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基督山伯爵》、《福尔摩斯探案集》等。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去阅读、欣赏和品味,有能力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去亲近原汁原味的“绿色文体”。

二、投其所好,充分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走近名著。电脑电视以直观的声像刺激,利于学生放松心境。因此,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多愿用来上网,或看电视剧,我们何不投其所好,引导他们走进名著,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我让学生读完文章后,把他们带到了多媒体室。不久,雨果的生平,思想简介,以及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建筑的图片等相关的资料一一下载,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学生纷纷举手问《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讲什么的?好不好看?我于是趁机向他们介绍这两本书,布置学生利用“五一”长假阅读它们,并布置写读后感。假期回来后,科代表向我反映:读后感收不齐,书读不太懂,文章写不出。我安慰科代表,没关系,晚点收。正好我买这两部名著时,都配有DVD光盘,于是我又把同学带到多媒体室,组织学生观看这两部名著的光碟,学生兴致很高,说“原来名著这么有意思”。课堂时间不够,同学们自己找课余时间看完了。茶余饭后经常有同学模仿剧中的人物表演、背台词,写出了许多有较高质量的读后感。期末考试是市里出题,其中有一大题是有关名著阅读的,由于是第一次考名著,也不知道题型,所以我们没复习到,但同学们的得分率是98%,基本上没丢分,学生从中尝到了读名著的甜头,兴趣大增。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为了使学生保持阅读名著的兴趣,并提高阅读效益,老师还要经常指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1、读书笔记展览。当学生们阅读了名著后,往往情动于衷,有话想说,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凝置于纸,发话于文。指导他们写出一篇篇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读后感,适时进行评选,在校刊上刊登,在展览窗内张贴,在校广播站广播,并鼓励他们向全国的报刊杂志投稿,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2、召开研讨会,任何一部名著,其内涵都是十分丰富的,任何人都不能穷尽其所表达的意义。中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限制,肯定疑惑会更多。例如读《巴黎圣母院》后,我提出:同学们通过读原著,看电影,对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书中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听就都兴致勃勃深钻原著,寻找问题,新问题层出不穷,诸如:为什么聋子也可以做法官?弗洛德二十多年来收养卡西魔多是出于真心,还是别有用意?世界之大,为什么雨果偏偏写巴黎圣母院,况且这地方以前也没有什么名气?害死爱斯梅兰达的真凶手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写爱斯梅兰达的母亲的事,这与文章主题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电影中她的母亲没有出现?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带着鼓励的语气问: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哪些同学愿意从中自由选择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结果学生发言十分踊跃。

还有一些问题,没有人解答,怎么办?我这样引导: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不少同学谈了自己的见解,但在课堂上我们仅作了初步的讨论,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哪些同学愿意带着问题到课下广泛查寻资料,继续作深入的探讨研究?学生纷纷举手领取问题,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还兴高采烈地结合成学习小组,准备课下继续研究。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了钻研问题的能力,分享了阅读的快乐,促进了整体学习水平和全面素质提高。

篇4: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天地

一、歌曲赏析

《西游记》:“你挑着担,我骑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在男高音高亢的旋律中,让人明白取经之路的艰辛。不同人物行路的方式清晰地体现。朝霞与四季的时间变幻,坎坷与艰苦的不断。无论怎样,让人明白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整个歌词给了人一种精神的鼓舞。

《红楼梦》:“一个是阆园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从凄婉的曲调中,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悲剧式的故事,主人公因何相遇也点出其背景,一块女娲补天之玉,一棵昆仑山的仙草,给学生一种神秘感,而为何女主人公绵绵不断之泪,更易引起学生的探究。

《水浒》:“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啊!”这是一种带着男子汉野性的歌声,并非唱出而是“吼”出来的,这正好切合了书中人物的特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群野性的好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更能让人联想到这种性格和书中出现的多个故事,同时又让学生进一步思索,为何要风风火火闯九州,结果怎样?

《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白发渔樵江渚上……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作为《三国演义》的篇头词,加上浑厚的歌声,似乎让人看到了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无数战争,又让人明白了这是一群英雄参与的战争,那水那山那太阳还在,叱咤一时的英雄却都已成为历史了,留下的只有给人的回味、思考。

经典的影视,必留下经典的曲调,四大名著的主题歌,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抓住不同类型不同曲调,通过分析歌词的意义内涵,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名著,更带着探究意识自觉地进入其中。

二、故事介绍

相对于整部庞大繁杂的小说来说,要了解或掌握其中一个典型故事,比了解全书要容易得多,一个简单的故事,只要熟悉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即行,如:《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拳打镇关西”,《三国》中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当然在简单了解的基础上,如要详细复述,那还得掌握故事中的多种描写手法,如渲染气氛的景物描写,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手法,了解到的故事会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或开故事会,或每天花一定时间轮流讲述,逐日逐周积累而达到化整为散,变散为整的目的,而且有了熟知的情节,也为整部小说的阅读打开了一个缺口,由于故事不按一定顺序,跳跃式进行讲述,势必会令学生产生思考,为何会产生这事?这事以后怎样了?为达到目的,不得不先行去阅读以解心头之疑,如此,阅读整部作品即像开垦荒地一样,不断从已垦之地向周围陌生之处延伸。进而达到由无数小板块形成一个大板块,达到了解整部作品的目的。

三、人物找寻

一部纷繁复杂的文学巨著,几百个人物的聚集、情节的曲折绵长自不必说,要理清什么故事,什么场合出现什么人物,极易混淆不清,更会令学生产生一种烦躁与恐惧心理,失去阅读的兴趣,化繁为简,抽丝剥茧,不失为一种好的阅读法。如诸葛亮有关故事为:一副对联,两次出师,三顾茅庐,五丈原殒,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阵卦图。初涉文学巨著的学生,选择专读“一个人”之法比较可行,即抓住有关人物的内容阅读,其他内容跳过,使内容上紧缩,时间上省略。

通过这种单一式人物相关内容的梳理,除积累一系列事件名称外,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手法刻画人物,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何,读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都能在阅读过程中一一体会或表现出来。运用此法,类推阅读,通过对几个人物的梳理,在不断交织和相互补充中感知整部作品。

四、诗词探索

上一篇:抹灰工程总结下一篇:智力小游戏《星星大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