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诗歌导读

2024-06-14

圣经诗歌导读(共8篇)

篇1:圣经诗歌导读

《圣经》读后感

神的话——“圣经是属于神的一本特别的书。它不像其他的书,乃是一本超自然的书。它是由许多不同的人受圣灵感动写出来的。”

我并不是一个基督徒,对圣经也几乎不了解,之所以在大一选择“圣经导读”这门通识课,主要还是想了解一下那个对我来说是一片秘境的——《圣经》。“圣经是全世界最畅销的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其最早形成在四千年前写成,但是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一本书。因为它的内容能解决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

1、“我从哪里来?”

2、“为什么我在这里?”

3、“我要往那里去?”圣经有六十六卷书集合而成,它们传递的只有一个中心思想——‘神救赎人类的计划’”——这就是我在领略“圣经导读”这门通识课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对圣经的简单介绍,实话说看了这句话,我还是不懂。但是“圣经导读”为我打开了一道通往圣经的神奇的大门。

一,我对圣经的个人理解:

在第一次圣经课上,老师就跟我们说过,圣经其实不仅仅是一本宗教教义,宗教故事,更是一本对人的行为约束和引导的书籍。让我想到最近几年社会上关于国民信仰缺失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其实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茫然一直困惑着我。现在我发现其实《圣经》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西方人

对宗教及其热爱,对上帝极为推崇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圣经中宣扬的与人为和,饶恕,救赎,是人应该有的品质和习惯,当我们饶恕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饶恕自己做错的事。只有饶恕别人的错,才能原谅自己做错的事,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有一个平静的心,这其实是在错误中救赎自己的过程。

《圣经》中,耶稣传播的文化内涵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极有建设意义的,很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的追求,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不无相似之处。它能指引当今中国社会上浮躁的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追求和提供正确的行为准则,对于处于社会转型关卡的中国也是极具意义的。

罗马书中: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玛拉基书中: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以弗所书中: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做正经事,就爱可有余,分给那些缺少的人;加拉太书中: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等等 这些美丽的语句,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圣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此,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而深远的。比如说人类最纯真的情感——爱情

Love is not to be jealous of, not pride, and not insolent.(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提醒我们要提升爱的感受度,先给自己爱的深刻体验。圣经对我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一般。

二,《圣经故事》观后感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先后给我们播了十集的圣经故事,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漫长而艰难,需要双倍的努力和信心。初始看时不免被影片中的血腥和暴力惊吓到,慢慢的才接受得了。渐渐地我不在注重于影片的表面现象,而更加注重于探求影片的内在意义。

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耶稣受难记”这一章了。耶稣到世界上来,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乃是上帝早已就有的计划。“上帝就是爱”,他以永不改变的爱爱着他的儿女。为了更深地表达他对人类一如既往的爱,他“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耶稣到世上来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来彰显上帝对人类的爱,“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耶稣的受难,成就了永恒的救恩,使一切相信的人都可因他而获得新的生命。

我想这部电影最深刻的一个主题,就是饶恕和奉献。饶恕才是人类深刻的主题思想。奉献是当代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思想觉悟。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里,往往是丢西瓜捡芝麻,没有找到重点,我想,和我们千百年来文化的僵化保守有关,余秋雨也曾说过,“我们的文化是唯一一个没 有中断的文化,其实是不开放,没有接受新事物,没有向前发展,是停滞的文化才对。”这对于我们当前文化停滞不前的现状来说又何尝没有带来一场洗礼呢?

总而言之,圣经值得我们一读,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去研读和探讨。或许我的理解过于浅显和一家之言,但是我还会继续关注圣经,了解圣经。

篇2:圣经诗歌导读

《圣经》作为基督教传播教义的工具,对每一个信奉它的教徒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基督教诞生的那一刻起,它便利用《圣经》影响着人们的三观。作为每个信徒的精神支柱,它让无数的教徒获得“救赎”,它改变着教徒们的三观,影响着教徒们的思维方式,深入到每个教徒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一直被西方人推崇备至。在唐朝,基督教就被传教士带入了中国,一千年来,中国人在儒释道的主流意识形态中保持着传统的思维方式,但是,基督教却并没有因为儒释道在中国的广泛普及而消亡,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一步步的走入中国民众的生活。尤其是在大航海的年代,大量的西方人来到中国,一步步的壮大着基督教的教徒,也有更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这个宗教,认识了《圣经》。

基督教在中国立足有着很艰难的历程,早在唐朝就有传教士来到中国修建教堂,翻译《圣经》传播教义,但是在封建的中国王朝里,宗教在王权的打压下很艰难的存在着。在中国,儒释道的宗教思想已经根生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作为西方远道而来的这个新奇的基督教却很难被得到认可和接受。元朝是中国第一个有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大量的色目人来到中国为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从那时起,各派教会都在不停地派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播教义。由于路途遥远,沿途多波折很多的传教士在途中丧生,但却并没有妨碍基督教艰难而缓慢的向中国的渗透。明清开始了闭关锁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大航海的不屈不挠和工业革命的热火朝天让地球上的国家联系更加的紧密,从葡萄牙西班牙对中国领土的侵犯开始,基督教就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走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芽。但是,古老的中国自信于天朝上国对外来的事物多有排斥。在此期间,无数的传教士或被中国政府的压制而遭驱逐或迫害,也有很多传教士成为中国人民民族矛盾的牺牲品。但是随着中国屈辱史的开始,这一系列的排斥也得到了强有力的反排斥。很多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会涉及教会传教,修建教堂的条款,近代的中国在无数的不自主中开始接受着外来事物。

于此同时,基督教在中国立足不仅仅依赖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武力入侵,还与中国自身的意识形态的变动有着紧密关系。古老的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在意识形态上有着丰富的理论产出,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很多的人都有着自己成熟的一套思维观念,并在这样的思维观念中进行着身体力行的实践。儒家仁爱道教逍

遥,墨家兼爱非攻,法家严苛尚法„„直到汉代政府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干预,方才奠定了中国传承千年的儒家正统的地位。儒家虽没有向宗教那样系统的去教会,但对中国人的言行生活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它虽不能算作是一种宗教,但却与宗教一样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维。在中国的封建年代里,儒家文化一直被政府所利用,成为封建帝国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就连后来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佛教和道教也深受其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早已改变了它在印度时期的本来面目。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佛教的教义与儒家的思想多有交集,道教亦是如此。中国人在这三家的思维控制下早已形成了难以改变的传统观念,而基督教要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难以立足。但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中国早已枯朽不堪,从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的不断提出,很多的思想家开始对正统怀疑驳斥,这是对儒家文化的一次撼动,但更多的却是打开了中国人的视界。这也为中国人接受基督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中国的苦难国情也促使了很多的人求索着救赎之路。从1840年以来,中国处于灾难的无尽战争之中。军阀混战,列强侵略,阶级剥削,天灾不断,瘟疫横行„„太多太多的苦难让人绝望。然而作为救赎大众的基督教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了壮大的契机。更多的中国人开始信教,开始接受来自外国的“主”。基督徒的队伍一步步壮大起来。

而作为救赎天书的《圣经》也被广为流传,人们开始了解《圣经》,得知那一些鲜活的《圣经》故事。但是从基督教被中国一步步接受的过程来看,似乎能看出中国人的一种可怕抑或可悲的处境:中国人正在失去着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精神力量的无尽源泉,宗教作为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给人以精神的依赖慰藉和支持,但是中国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太迅速太彻底的抛弃了传统的儒释道的信仰。当代的中国信仰社会主义,这是官方的言论,但是又有几人能道明所谓“社会主义”到底是何物?中国人连对自己的信仰都无从认知还谈何“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里,和平年代,没有过去的苦难压迫,没有过去的饥荒瘟疫,为什么人们依旧要抱怨不幸福呢?活着可怕的也许并不是饥饿与寒冷,而是大脑的空虚,信仰的失去。

现代化的中国总在摆脱着传统的牵扯,中国人开始热爱科学,开始接受者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开始反对鄙视古人可笑的唯心妄言,开始更清晰更客观更现实的看这个世界。中国人认为他们抛弃的是传统的糟粕,但是他们把古代中国人

最不该抛弃的浪漫抛弃掉了。起初的他们反对过传统,但太过激烈,孔夫子被一次次的拉出来批斗,儒家的圣贤成为了猪狗,人们痛恨这种落后的思想统治他们太久,他们的怨恨铸就了他们的错误。当他们把孔夫子从脑中赶走后又急切地寻求着其他以填充。西方的意识形态如海浪一样汹涌而来,很多中国人被选择了马克思,被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最大的幸福也许就是在众多意识形态中有着选择的自由。

现在再来说一说《圣经》。《圣经》是一本伟大的书,很多人在其中顿悟,获得救赎。每一个信仰的经典都会有其经典。《圣经》便是基督教的经典,在基督教发展的许多年来,出现过很多很复杂的变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等派别,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是有分歧的,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圣经》。作为一个非基督教教徒,我更认可《圣经》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文史价值。《圣经》不仅是写给信教的人,《圣经》更是一部融合了西方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古代希腊文明,也是西方文化的一条根。《圣经》是一部让人智慧的书,它讲述了上帝耶和华始初创造天地,并拣选以色列民的故事。后因以色列民犯罪,惹上帝发怒,上帝一度曾想惩罚人类,后因动慈心,派下独生子耶酥基督来教导人类,并为人类赦罪。《圣经》文本朴素却富有诗意,更重要的是其教诲作用。它教导着人们对与错,美与丑,富有哲理而通俗易懂,教会人们积极向善。这与佛教的浩海经书,儒家的《论语》、道教的《弟子规》有着共同的特点。也许也正是这样的规劝作用才使宗教这种唯心的意识形态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仍能保持生命力。

可以说《圣经》对人们的吸引力促使了一个宗教的活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基督教,开始读《圣经》,中国的基督教徒也在一年年的增长,这样的现象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精神很空虚,很需要像《圣经》这样的经典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看出了《圣经》的魅力所在。宗教的繁荣大都出现在苦难之中。当今的中国社会乌烟瘴气,多有不良之风,生活给人的打击太大,人们需要一剂心灵的良药来增强心理承受力。各种各样的社会弊病不断地出现,让人绝望无助,又无奈。人们需要《圣经》中的浪漫,希望那美丽的神话会是一个真实,希望那样上帝是存在的,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圣经》中让人感受最为深切的当属“感恩”。每一段的祷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教徒们的感恩情结,这样的感恩可以促使人们向善。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容易获得幸福的人。人们为什么信教也大多是出于此。人们心怀希望,希望一切都能变得美好,希望生活的一切就是神的旨意,希望只要祷告就能获得救赎。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脆弱的时候,我们祈求上苍,我们寻求庇护。在无力做“精神胜利法”的时候,我们需要那样“万能的主”。

篇3:圣经诗歌导读

古今中外, 诗歌的海洋烟波浩渺, 教师站在全面提升民族文化素养的高度, 有计划有策略地指导学生“诗海探珠”, 为引导学生走入文学世界, 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将诗歌重新纳入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 在“搜集、品读、感悟、创作、阐发”的阅读环节中逐步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化底蕴, 不仅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开一个新的领域, 也为学生的生命体验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传统语文教学中开展诗歌阅读活动的常 见问题

(一) 阅读活动的盲目性

以往语文教学中诗歌阅读偏重于灌输、施与。古今中外各种流派轮番上阵, 忽视学生的兴趣、趣味及阅读现状, 片面求多求全, 导致原本应该是诗意盎然的阅读活动演变为教师派发阅读篇目→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以比赛测验等形式加以考察的程式化过程。“不问所需, 只求施与”。在对学生兴趣、需要、现状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开展诗歌导读活动, 无的放矢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也是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尤其是诗歌阅读兴趣缺失的首要原因。

(二) 阅读活动的无序性

没有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生命体验作为诗歌导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内篇目讲到哪里我们就读哪里;教师想到哪位作家就指示学生读哪位作家的作品。这种随机性和无序性不利于构建合理的阅读框架, 错失了引导学生展开比较阅读的大好时机, 更不便于学生的积累, 也易使语文活动的开展陷入混乱。

(三) 阅读活动的功利性

有的教师将教研员对课外阅读积累考查点的阐释片面化、功利化地加以理解, 教学中指挥学生搜集资料, 限时背诵, 默写考查以期学生在考试中大显身手。考试前, 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课外积累篇目 (如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积累篇目十首古诗) 反复背诵, 严加落实, 忽略了学生的体验, 更莫谈阐发与创作。学生作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缺席”, 造成诗歌阅读程式化, 实际上是“以背代读”, 忽略了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

二、对策与方法

有效的诗歌导读应该从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兴趣出发, 使诗歌导读活动真正“动”起来。在占有大量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内在体验与升华, 关注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与提升。

(一) 及时开展诗歌阅读现状调查, 有的放 矢, 避免导读活动的盲目性

学生读什么?读多少?这是每个教师在开展每一次语文导读活动前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以说广泛及时地在学生中开展诗歌阅读现状调查是诗歌导读活动的第一步。量表式问卷可系统直 观地摸清学生的阅读现状、兴趣倾向和心声, 便于在不同教学班和年级之间应用利于调查结果的比较研究。调查表的设计宜体现具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具体操作如表所示:

以我校七年级一班、二班学生为例:92人中对诗歌很有兴趣的占不到26%, 比较有兴趣的占5%左右, 一般和不感兴趣的占30%左右。在很有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普遍略高于男生。其中, 学生对古典诗词和“80后”、“90后”作家作品及网络诗歌的了解程度略强于中国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调查结束后征求学生的意见, 将他们分为古典诗韵组、异域诗情组、网络活力组和现当代名家组。这些都为即将开展的诗歌导读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明确学生的兴趣及需要, 有的放矢, 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 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情感维度———构 建三维立体空间下的有序阅读

“怎么读”是开展诗歌阅读活动必须直面的又一个问题。全面开拓学生的诗歌阅读面, 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关注他们的成长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 但全面开拓不等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更不等于无序阅读, 教师要抓住三条线索: 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情感线索, 引导学生开展有序的诗歌课外阅读。

采用主题线索先行的方式, 提炼古今中外诗歌中的典型主题, 如:乡愁、羁旅、青春、山水、自由乃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分类阅读。例如:七年级下半学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开展“古典诗词意象与中国诗人的情感世界”的专题讲座。讲座从梅、莲、竹、菊、月、梧桐、杨柳、双鲤等常见意象入手, 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意象的兴趣。讲座后学生们纷纷撷取自己感兴趣的意象尝试了小诗创作, 笔法虽稚嫩却是学生第一次以别样的眼光打量以往仅作为背诵对象的古典诗词瑰宝,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时间”、“空间”维度上的阅读, 如:当代、现代、近代、古代、中国、外国、亚洲、欧洲等。引导学生形成较系统的阅读框架并加以归纳积累, 逐步实现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同时可适时引导学生尝试就所读篇目进行讨论,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诗歌导读活动有序地得以开展, 并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出发点逐步走向丰盈与完满。

(三) 变“隔山观景”为珍视学生独特的生命 体验

“谁在读”是我们在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尤其是诗歌导读活动时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教师体验先行, 学生体验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诗歌教学存在着太多的肢解、琐碎的分析、大量的灌输, 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感悟。诗歌教学像一把锋利的剪刀, 把诗歌剪成碎片, 把学生的思维剪成形状统一的模版, 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独特的感悟。更有甚者演变为教师讲学生记, 诗的语言被肢解割离, 学生奉权威为神明, 最终仅会背诵有限的几篇名篇, 好一点的还能背出老师的讲义、教参的标答。这又何谈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 人文素养的提升呢?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诗歌应回到最本真的阅读, 那就是“体悟”。“体”就是体验;“悟”就是感悟。忘我地融入诗歌才能实现真正的体悟过程。“汉语文的学习规律现在得到多数人认可的重要一条是:学习者的“自我感悟”。“我们期待语文教学能引导学生开展深刻的生命体验———情感共振→思想碰撞→文化体认→审美愉悦———并在这一体验过程中享受生命的快乐, 获得生命的启迪, 促进生命的丰富与发展。”而实现“情感共振”的途径就是“诵读”, 这也是学生产生后续一系列生命体验的基础。而“审美愉悦”的产生则要依赖于引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总之, 诗歌导读应让学生在朗诵中体悟诗歌真谛, 并内化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涵咏诵读

从前学生把诗歌当作“征服的对象”, “我要把你背下来”成了他们上课的动力甚至目的。“美”是不能被“征服”的, 美是被“感知”的。笔者在《渡荆门送别》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组朗读、配乐朗读, 读出特色, 读出感情, 并成立了评委团, 对自己的朗读展开赏析评价。特别是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 指导学生配乐朗诵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搭建一座桥梁, 借助音乐的感染力, 让学生在适宜的情景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使文本初步形象化。同时, 通过诵读也使学生们接纳了诗人、融入了诗歌、由旁观者变成了体验诗歌的主人, 初步消除了“我要把你背下来”这种对立情绪。从两个教学班的实验成果上看, 涵咏诵读确实在诗歌导读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乐于介入文本, 熟悉文本, 而且配乐朗诵也极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当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吟咏《渡荆门送别》时, 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屏住呼吸, 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情境中。两个学生的配乐朗诵结束后课堂上爆发起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是送给参与朗读的同学的, 又何尝不是送给诗人李白的呢?通过读学生们接纳了诗人、融入了诗歌、由旁观者变成了体验诗歌的主人。

2.“青春诗会”———搭建别开生面的展示舞台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 诗歌大多是诗人在特定情景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语言上也有凝炼、跳跃、模糊的特点。所谓“诗无达诂”, 也正因为如此, 诗歌常常会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朗诵往往是他们最初的探索方式之一, 也是将阅读对象内化为个人体验的首要途径。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洞察力逐渐发展, 自我表现欲望高涨, 个人感受强烈, 渴望个性的张扬。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可组织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比赛。这些诗歌可以是名家名作,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可以个人为单位参赛, 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参赛;可以名家的朗诵范本进行模仿, 也可以独辟蹊径。甚至可以个人作品发布会的形式在学生中间开展诗歌的朗诵与赏析。在放眼人文底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类语文学习活动关键在于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读出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 读出自我。

3. 诗歌小学者巡回讲座———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自主研究, 开展成果展示性质的诗歌专题讲座

组建诗歌学习小组, 鼓励、引导有能力的学生成为某个方面诗歌研究的“专家”, 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方向, 给出推荐书目, 做出必要指导。研究小组的成员分工明确, 有自己的主攻方向。鼓励学生将自己定位为小专家, 小学者, 如:初唐诗歌研究专家, 山水田园派诗歌研究专家, 朦胧诗研究专家、当代少年诗人研究专家等等。

教师要指导学生占有专业书籍资料 (诗集、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网络资源等) 、指导课外阅读, 收集整理为读书卡片。研究可分阶段循序渐进。以我校两个教学班的实施步骤为例:

七年级上半学期从作品入手, 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八年级上半学期进一步深入, 可请有关专家来给学生们作专题启蒙。

八年级下半学期, 学生在年级范围内自行开设专题讲座, 展示研究成果。

专题讲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四) 鼓励学生创作, 开垦心灵花园

信息化、综合化已成为当今语文学习的时代特征, 在课外阅读领域这种优势尤为明显。网络不仅可以成为学生搜集阅读资料的有效途径, 也可以成为学生交流、展示创作成果和阅读感悟的平台。鼓励并支持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诗歌网络和诗歌博客是有效开展诗歌导读活动的又一可 行策略, 同时也是诗歌阅读活动的一种积极延伸和拓展。

此活动应在学生积累一定阅读成果的基础上实施。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技术和资料支持, 给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 极大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体味课外阅读的快乐, 在信息化的网络平台上感受诗歌带来的最原始的心灵悸动。独立创作和学生的成长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中有许多不可预设的精彩。同时, 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在诗歌海洋中遨游成长的点滴体会, 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反思自身的成长对每个学生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成长日记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教师从中起启发、引导作用。成长日记实际上是学生初中阶段的心灵成长史, 它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再一次从介入他人文本回到自己内在生命体验本身。

篇4:圣经诗歌导读

课例一:

1.课件出示文本中的插图:同学们看,满塘的莲叶长得怎样?(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和数量三方面说。)

2.课文中哪个词把荷叶茂盛的样子写出来了?(理解“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导读:多么茂盛的荷叶啊!(课件出示文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生齐读。)

评议:同学们很细心,把这个标点符号读出来了(课件出示“!”),小朋友认识这个标点符号吗?它叫感叹号,有时一句话说完了也可以用“!”表示。

3.引导学生想象:荷叶长得茂盛,荷花开得怎么样?采莲姑娘们在干什么?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心情怎样?

4.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生齐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评议:读得真好!把感叹号表示的赞美、惊喜都给读出来了!

5.课件播放采莲动画,师讲解: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都乘着小船去采莲。看着这热闹的情景,诗人不禁吟诵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师范读。)

6.小朋友们,我们现在都是采莲人,走,采莲去。(课件创设情境,学生边做动作边读。)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散发出生命的活力,洋溢着迷人的芬芳。这个教学片段以读代讲,引领学生在“一唱三叹”中感悟诗意。通过多种方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入情,巧妙自然地理解了教学难点“莲叶何田田”的含义。

课例二:

1.采莲姑娘一边采莲,一边欣赏美景,多幸福呀!采莲姑娘的小舟在荷叶丛中穿梭,她们的歌声在荷塘上空飘荡,看,把谁引来啦?(课件出示小鱼)谁能用一两句话把湖里小鱼的姿态说一说?

生:哇!小鱼儿真多啊!(生齐读第二句:“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小鱼儿游来游去,好像在干什么?老师帮助学生理解“戏”的含义。

(1)正音、理解“戏”的意思。(2)做游戏真是件高兴的事!鱼儿会玩些什么游戏呢?

评议:诗人一连用了五个“戏”字,看,小鱼儿在莲叶间玩得多开心呀!

学生在小组里轮读,评出一名读得最好的同学参加全班比赛。(师:想想应该怎么读才能表现出小鱼儿的自由自在?)

3.小组代表比赛读,师评价。(生齐读第二句“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表演感悟:老师读第二句诗,学生扮演小鱼在莲叶间活动,体验小鱼的自在快乐。

师:小鱼儿,快游到东边来,这里有很多小虾!(生跟随老师游向东)

师:快,跟我钻到西边的荷叶下去,去听青蛙唱歌。(生跟随老师游向西)

师:鱼儿们,我们到南边去散步,去看蝴蝶跳舞。(生跟随老师游向南)

师:鱼儿们,快追我呀,那边有很多蜻蜓呢!(生跟随老师游向北)

哇!小鱼儿真快活啊!(生齐读第二句“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紧紧抓住“戏”字进行推敲,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通过演一演的方式来理解“鱼戏莲叶间”的意思及“东、西、南、北”的具体内涵,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真切体验到小鱼在莲叶丛中嬉戏的快乐意境,为感情朗读做铺垫。以演促读、以演促思,不仅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而且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唱三叹”式激情导读法能强化朗读气氛,突出主旨,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恰当使用,更能收到荡气回肠之效。

篇5:圣经诗歌导读

比如学习《毛泽东词二首》,就必须了解诗人毛泽东。毛泽东是政治家, 又是诗人,所以,他的诗词必定会打上政治的色彩,并且包含着个人的抱负。1935年底,刚刚在陕北落下脚的中国红军,依然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 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战场,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毛泽东在清涧筹划红军渡河时,正值初春二月,黄土高原不仅冰冻未化,反而飘起了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将士们壮壮行色。看着这一切, 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苗一样,在毛泽东的胸中燃烧起来,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12月,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反华逆流如狂风恶浪般冲击着稚嫩的新中国,共和国的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借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的形象,抒发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必将取胜的革命豪情。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诗中对造成人民贫困的繁重租税提出了指责,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就必须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朝廷,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在任期间,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20年。这首词是辛弃疾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词中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通过营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抒写了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从全词来看,壮烈的理想和悲凉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他都没有忘怀,这也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篇6:《圣经》的版本

最早的《旧约》是希伯莱文的,《新约》是希腊文的。但是最初的原本很不好找,公元五世纪圣杰罗姆的拉丁文译本《圣经》被认为是权威版本,许多译本都是依该本为据的。

《圣经》的英译已有很长的历史。公元十三世纪就有人陆续翻译《圣经》。第一部英文《旧约》是一三八○年完成的,《新约》全书到一五二五年才出现,由威廉·廷德尔(William Tyndale)翻译。至于新、旧约合在一起的《圣经》到一五三六年才出版。一五三九年,英国王室用亨利八世的名义出了一本《圣经》,被称为《大圣经》(Great Bib1e),开本特别大。这前后还出过许多版《圣经》,不同版本对不少内容和含义发生了分歧,甚至因此而闹矛盾。

一六○四年,英王詹姆士六世下令重新审订和翻译《圣经》,他要求出一本既忠于原来的希伯莱文和希腊文、又能成为新教的权威的《圣经》。詹姆士指定成立了一个五十四个人的翻译班子(实际参加工作的只有四十人),其中有教授、《圣经》学者、牧师和语言学家。翻译工作进行了三年,最后由牛津大学的迈尔斯·斯密士(Miles Smith)博士统一定稿。这部《圣经》于一六一一年出版,共计一千五百页,印行了两万本。由于这一版本写明是“奉献给詹姆士王”的,所以一般称之为“詹姆士王本”。直到现在,这个本子仍被认为是最有权威的《圣经》,新教徒中大部分人现在仍使用它。詹姆士王本的文字很讲究,对后来的英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一点说,詹姆士王本可以同莎士比亚的著作比美。

当然,以后还有不同版本出现。同时,不同的教派所用的版本也不一样。犹太教规定用一九一○年的再版本,罗马天主教规定用一六一○年的“多阿伊本”(Douay)和一九五四年的“标准再版本”。天主教用的《圣经》中还有许多泛解。新教除了用詹姆士王本外,一九五二年又出了“标准再版本”。

但是语言是发展的,许多《圣经》中的英文也成了“文言文”,不太好读,更不好记,于是不少人又设法将其译成现代化的语言。这种“现代化”的《圣经》中,比较有名的有一九七○年出版的《新英国圣经》(The New English Bible)和《新美国圣经》(The New American Bible)。最新的版本是一九七六年出版的,由罗伯特·布拉切尔(Robert Bratcher)博士主译的《福音圣经》(God News Bible),其特点是文字比较通俗易懂,重在传达原来的意思而不拘泥于字句,很有特色,也很受欢迎。而且,这一版本全书还有几百幅别具一格的插图,值得向学英语的同志们推荐。

德文版《圣经》中,一五二三年出版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译本也被认为是权威的版本。

汉语的《圣经》也是根据詹姆士王本译的,但是现在用的仍然是四十年代的译本,文字比较老。据说,现在香港等地也已出版了《圣经》的新的汉语译本。

陈德彰

我属于哪一类读者?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成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读书象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象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变,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象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有豆渣。第四类象是宝石矿床里的苦工,把矿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

篇7:《圣经》中的疑惑

世界上的宗教和派别有许多,其经典也有许多,如《圣经》、《古兰经》等。笔者曾经读过《圣经》,最初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才读,读到最后却对书中的故事感到好奇,因此也读得较仔细一些。

两千多年来,《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记录上帝启示的圣书。然而,现代科学证明,它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传说。它反映了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洋溢着鲜明的生活气息,是中世纪文化艺术的源泉,是世界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读完全书以后,在感慨书中所描述的田园诗般怡静的画面、血雨腥风的战乱屠戮、撕裂人心的悲剧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时,又不禁对其中的一些事物产生疑惑。

在《圣经》故事中人的寿命长得令人不解。书中叙述亚当活了930岁,亚当有个后代叫玛士撒拉活到969岁,制造诺亚方舟的诺亚是950岁时死去的,塔拉活到205岁,亚伯拉罕活到175岁,以撒180岁,约瑟活到110岁,先知摩西活到120岁。在几千年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四五十岁,为何这些人的寿命却如此之长,最长活了969岁,最短的也活了110岁。一直以来,人类都在追寻长寿的秘诀。古代的帝王绞尽脑汁寻求永生的方法:让术士为其炼制丹药、习练养生之术,尽管如此,活过80岁的皇帝也寥寥无几。而那些与上帝有密切关系的人却如此长寿,这仅仅是为了证明只要信仰上帝的人就会得到上帝的保佑而长寿,还是一种简单的夸大呢?假设书中的寿命都被夸大了十倍,那么亚当、玛士撒拉、诺亚的年龄就应该为九十多岁,这样一看就与现今长寿的人差不多,但又怎样理解其他人的寿命呢?难道以撒、约瑟、摩西仅活到十几、二十几岁就死去了?这显然解释不通。

现今,科学界提出人类的极限寿命为150岁~180岁,这与《圣经》中记载的寿命较吻合了。再看看现今许多与外星生物的接触事件,外星生物宣称,他们的寿命相当于人类寿命的三四百岁。另外,有一支探险队在非洲探险时,遇到了一个曾经接受过外星生物药物注射的土著人,而且这个土著人在接受注射之后活到两百多岁。这些接触事件对于我们理解《圣经》中叙述的长寿不能不说是一种启示。

再看耶和华赋予摩西的法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把手杖变成蛇,把蛇再度变回手杖;可以把水变成血,能传染或治愈麻风病。如果以现今的科学技术知识来看,这些法力并不是法力,把手杖变成蛇,又把蛇再度变回手杖,这纯粹是魔术师的把戏;把水变成血,只要懂得化学知识的人都能做到,当然,这里的“血”肯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血;传染或治愈麻风病,只要通晓医术的人就能办到。万能的上帝将科技知识当做“法力”传授给摩西,这使人大惑不解。

在《圣经·创世纪》(第十章)中可以读到如下的一句话:“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言语不通。”这里所载的是关于巴别塔的传说:因为最初人们说一种语言,所以能够比较配合地建造一座很高的塔;耶和华看到以后又惊又怒,便使天下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他们互相言语不通;这样一来,人们只好中止他们“渎犯上帝”的建塔壮举,扔下工具和材料,到世界各地去了。在这里我们暂不去理会这个传说的出处和用意,仅从书中所述“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言语不通”来看,为何上帝要说“我们”而不说“我”,这使人困惑,难道上帝耶和华不止一个人吗?

在许多著作中都提到过《圣经》中所述的所多玛和戈莫拉两座城的毁灭。由于所多玛和戈莫拉城的人犯下的罪孽太重,于是耶和华决心要毁灭那两座城。由于罗得一家是城中惟一的好人,上帝决定让罗得一家逃出来:在毁灭之前,两位天使硬拉着罗得及其妻女的手,把他们领出城门。出城门后,天使们吩咐罗得等人往山里去避难,警告他们路上不得停步、不得回头。罗得一家逃到琐珥,就听后面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硫磺与天火从天上径直扑往所多玛和戈莫拉。地动山摇,火光冲天,两座罪孽深重的城被天火烧成了一片冒着浓烟的废墟。所多玛和戈莫拉的罪民全都给天火烧死,无一幸免。罗得一家逃出来了,但不幸的是罗得的妻子违反了天使的禁令,回头看了一眼,结果变成了一根盐柱。许多学者都认为这里的天火就是核武器,笔者也很赞同这一说法。设想一下,具有瞬间摧毁两座城池威力的武器除了核武器以外,还能有什么样的武器拥有这样的威力呢?这许多的疑惑,使人对上帝本身产生了疑问。我们不禁要问,上帝到底是什么?上帝能使人长寿,能传授科技知识给人,能够使用核武器。我们只能认为上帝耶和华是一种与人类类似的智能生物,一种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人”,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外星人。但这仅是一个大胆的猜测,是对《圣经》中所载事物的一种理性的猜测,并不排除是主观臆测。

篇8:《圣经》中的“水果”

Fruit 果实

The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tree和fruit经常在《圣经》中同时出现,比喻人们和他们的行为,比如《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曾对信徒们说。“树好, 果子也好;树坏,果子也坏。因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树。” The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的意思就是“观其行而知其人”,还有一个相关习语是know people by their fruit,意思是“以实际行动来识别人”,出自《圣经》中耶稣的原话You will know them by their fruits。在文学作品中,这句话经常被原文引用,在日常用语中,by one's fruit也可灵活运用,比如表达要考查某人的实际行动的意思,我们可以说She will be tested by her fruits.

The fruit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Tree和fruit从圣经中引申的另一个比喻意思是父与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虎父无犬子”,或者“有其父,必有其子”。在用法上,它可以表示褒义,也常常表示贬义。在《神秘之河》一片中,当男主人公解释自己为什么反对自己女儿和她的男友交往时就用了这句话。这种习语可以灵活运用,比如美国影片《城堡》中,监狱长提审约翰·法瑞尔扮演的囚犯时,得知他父亲是国会勋章获得者时说了一句“So, the fruit DOES fall far from the tree.” 讽刺意味浓重。与fruit做“子女”含义相关的成语还有:a fruit of sb's loins(某人亲生子); the fruit of the womb(子女;儿童)等等。

Apple 苹果

苹果也是圣经中经常出现的,著名的人类始祖亚当偷吃禁果的典故中的“禁果”就是苹果。由这个故事也引出了数个有趣的习语。

Adam's apple根据《圣经·创世纪》,夏娃、亚当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了禁果(苹果)。由于害怕被上帝发现,亚当吃得很匆忙,于是有一块果肉卡在咽喉,留下结块,成为偷吃“禁果”的“罪证”,就是“喉结”——Adam's apple。

Stolen apples are the sweetest/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上帝吩咐亚当、夏娃不可吃智慧树上的果子,但是在蛇的诱惑下,夏娃见树上的果子好做食物,悦人眼目,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吃,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这两个习语的意思就是“禁果分外甜”,比喻“无法得到的东西格外有诱惑力”。

Apple of Sodom:关于苹果惹祸的故事还没有完。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所多玛是古代死海附近一座富饶的城市,盛产一种味道极美的苹果。后来此城的后代因恶行昭著而招致上帝的惩罚,上帝降天火毁灭此城。,此地的苹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苹果看上去挺好,但是只要一摘下来,就马上化为灰烬。故而Apple of Sodom(所多玛的苹果)被用来比喻“华而不实的东西。”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个意义相同的成语Dead Sea Fruit(死海之果),这里的Fruit就是传说中的 Apple of Sodom。不仅苹果如此,所多玛城中的葡萄也串串味苦,习语Vine of Sodom(所多玛的葡萄树)就用来比喻外表好看,内心恶毒的人或物。

Apple of one's eye:苹果在圣经中也不都含诱惑之意。《旧约·申命记》中对于上帝沿途保护摩西就有这样的记载:“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He found him on a desert land. And on the waste land, a howling wilderness; He enriched him ,he instructed him. 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 .) 这里“apple”其实是“pupil”(瞳孔;瞳仁)的代名词。Apple of one's eye的引申义就是“掌上明珠;心爱之物”。

其他

Fig leaf(无花果叶):在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禁果之后发觉自己赤身裸体,就感到羞耻,于是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后来fig leaf就被引申为“遮羞布”的意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圣经诗歌导读】相关文章:

圣经原型06-21

《圣经》阅读06-30

《圣经·旧约》07-04

圣经 论文题目05-04

圣经天使范文05-17

圣经宽恕范文05-17

英文词汇 圣经04-25

[转]销售圣经04-29

圣经文学作业05-05

圣经励志名言05-07

上一篇:大地构造复习知识点下一篇:感受家乡新变化主题班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