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文学欣赏论文

2024-05-29

圣经文学欣赏论文(通用8篇)

篇1:圣经文学欣赏论文

愿爱与善洒满人间

——读《圣经》部分故事有感

文学院2011级11班 201102441119 李瑶

宗教信仰是一个人的人生自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知道宗教是以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神灵为共同特征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正如在中国民间很多人信奉佛、菩萨、神仙一样,外国人大多信仰上帝,他们的主。这些神圣的存在,是“爱”与“善”的化身,是他们力量与温暖的源泉。

《圣经》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无论是否是教徒,我想这本书都是值得被翻看的。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也能加深对基督教这一大宗教的认识。或许因为自己不是基督教徒的原因,初读圣经甚是迷惑:上帝的存在不是应该拯救万民于水火么?那为何死亡与矛盾却无处不在?上帝是爱人类的,但是却常常因为人们违背他的意志而惩罚人类,如亚当夏娃的故事、上帝怒淹大地的故事等。这不免让人想到了中国封建统治,君王是爱臣民的,但当臣民违抗了他,那么臣民必受惩罚。

在上帝“博爱”的名义下,似乎善于恶都在进行着,让人觉得故事很矛盾。上帝为了试验亚伯拉罕是否敬畏神,让他老来得子,却又让他献上最疼爱的独生儿子以撒,来燔祭以表忠贞。亚伯拉罕这样盲目的信奉用今人的眼光来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的,他对耶和华虔诚不已,以至于牺牲自己亲人的生命。但是细想想,若是值得你信奉的神,不是应该保佑你全家幸福安康么?所幸上帝只是为了考验他而已。我觉得即使选择了宗教信仰,但也不要因为信奉而造成了盲从。

我们宁愿相信,宗教里那些善良、仁爱的东西。

随着深读《圣经》里的故事,最让人震撼的是耶稣的故事。耶稣应该是圣经故事中集百善与爱为一体的化身。但是耶稣的故事中依然有让人不明白的地方,上帝派耶稣来拯救人类,而耶稣一路却受尽苦难,被鞭打得体无完肤直至最后被钉上十字架三天三夜,最后上帝又让耶稣复活了。难道真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怎样,耶稣身上的闪光点在于“爱”。

耶稣因圣母玛利亚感孕而生,是上帝的儿子。在那时常人的眼里他似乎已经化为了无所不能的上帝,在基督徒眼里,他就是信仰。但是耶稣又是非常人性化的,他善良、正直、淳朴、勇敢。他希望人们爱自己的友邻,他恳求人们停止战争,他讨厌人们互相残杀。他爱自己的母亲,爱家庭,爱朋友。他在参加村子里的活动的同时传教,他不赞成别人考逃避生活拯救自己的灵魂,哪怕现实处处都是荒凉、暴力和混乱。耶稣在传道过程中对穷人的体恤与关怀让人看到了熠熠闪光的“爱”。现世或许是不安稳的,但耶稣以他那淳朴而伟大的胸怀贡献出了一剂医治创伤的良药。这味药就是“爱”。耶稣一路所遭受的苦难让人心生悲凉与同情,看到那些得志的坏人让人心生愤怒。可是耶稣所传达出的爱意,让人觉得这才是世间最该存在的东西。

读了《圣经》,体会最深的,还是一个“爱”字。《圣经》说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

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读完这段话让人不禁汗颜,这样的大爱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了的。或许这也是我们只能是凡人的原因。这样的大爱,让人想到了摩西——一个希伯来人的后裔。或许这便是注定,让他意外的被埃及公主从约旦河中捡到并抚养长大。他拥有了身份、地位,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当他得知自己并非真正的王子而是属于穷苦的希伯来人家族时,他没有试图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是选择了放弃高贵的王子之位,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正确人生轨道,肩负了自己的使命。这样的摩西让人震撼于感动,试问有几人能舍得下荣华富贵去承受苦难?或许只有这样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成为上帝选中的人吧。

摩西身上体现的爱是真正的大爱,宁愿放弃所有尊荣,但求无愧于心;哪怕受尽苦难,也要完成使命拯救万民。这一点“大爱”与耶稣的爱是相通的。《圣经》中的这些爱,应该是最感动人也是最让人接受的东西吧。

个人觉得,宗教信仰既然最初是人们为了从苦难中超脱出来而臆想的,那么更应该是充满爱与温暖的了。圣经里有句话说“我们在主里面,主在我们里面”,这不就是说主与大家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困难或是遭遇不幸,便会像上帝祷告,祈求上帝的保佑与祝福。那么现实生活中上帝与主真的存在么,关于神圣的信仰问题我们不作猜想。心灵医师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曾说过:“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会吸引那样东西的那种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想要的东西。”后世人信仰上帝,是觉得上帝会赐予自己力量,殊不知这种力量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圣经》上说:“一切东西都是教人为善的。”或许作为非信教徒,《圣经》中有很多我们读不懂或是不能理解的。但这本“伟大的书”里,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里面的“爱”与“善”。这点与儒家学派的“仁者爱人”是相通的。若世间人人都是善良之人,便不会有那么多的黑暗与浑浊了。至少我们可以从个人做起,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用爱去融化冰冷,做一个向善的人。正如《圣经》所说,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

愿爱与善洒满人间。

篇2:圣经文学欣赏论文

引言:《圣经》是一部历史的史书,是一部的经典作品,是西方社会流传最广、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宗教领域,渗透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文学界历来公认《圣经》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在英美文学中更是形成特有的“圣经现象”,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又独一无二的影响。《圣经》同时也是英语文化的重要支柱。对这一现象进行研讨,能加深我们对《圣经》对英美文学影响的认识。

《圣经》既是一部记录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同时又是一部内涵深邃的哲学著作。《圣经》(The Holy Bible),由《旧约篇》和《新约篇》两部分组成。《旧约篇》谈的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新约篇》说的是耶稣的生平和基督教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在英美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里,它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同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和希腊文学一起,共同构筑了世界文学大厦的四根支柱。

篇3:《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 直接引用《圣经》中的人物

许多英美作家会把《圣经》中的人物直接拿来用到他们的作品里。这种引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也给文学作品增加了一定的深度。威廉·莎士比亚是善用《圣经》中典故的大师, 在其众多剧作中直接引用了来自于《圣经》的人物名称, 例如《亨利四世》的第一幕第二场中, 约翰·福斯塔夫说自己“是像约伯一样穷的”;《威尼斯商人》中女扮男装的鲍西娅被称作“但尼尔”。作者借用《圣经》中的名字提及了他们的典故, 从而衬托了说话者当时的心情, 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引用《圣经》中人物的用法不仅使作品平易近人, 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使作品本身具有了更加深邃的文化内涵。

2. 直接引用《圣经》中的故事

17世纪的英国伟大诗人弥尔顿创作的三部著名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分别取材于《圣经》故事中的《创世纪》、《路加福音》和《士师记》。弥尔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圣经》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是他丰富的创作源泉, 并已成为他生活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的美国作家惠特曼被称作“亚当的诗人”, 他的《草叶集》中有一章叫做《亚当的子孙》, 该章16首诗用“亚当在伊甸园”这一传说贯穿起来, 使诗意混融, 艺术结果完整。从其每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 伊甸园传说渗透其精神和文字。

在这些作品中, 作者往往打破传统的束缚, 发挥奇特的想象力, 巧妙地运用传说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服务。许多《圣经》人物和典故被赋予新的含义, 成为重要的象征手段。比如弥尔顿把魔鬼撒旦描写成盖世无双的英雄, 赞扬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独裁、残忍的上帝。弥尔顿笔下的撒旦如同他本人一样追求自由, 蔑视专制压迫, 成为清教革命者的象征。而惠特曼笔下的亚当也不再是“堕落”的象征, 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富于浪漫气息的彩笔, 刻画了一个纯真而富有进取精神的亚当, 使其成为人类原始的纯洁的体现。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这些作品中, 同时也赋予《圣经》中人物新的形象和意义。

3. 直接引用《圣经》中的句子

有些作品的名称直接来自于《圣经》, 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 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 押沙龙》和《去吧, 摩西》等等。“日头出来, 日头落下, 急归所出之地”是《旧约全书·传道书》第一章第五节的一句话, 《太阳照样升起》这个题目便取自此处。海明威把一种虚无主义的思想引入小说, 描绘了一幅现代荒原幻境。他认为人在现代社会中微不足道, 任何努力都是于事无补的挣扎。《押沙龙, 押沙龙》取自《旧约全书·撒母耳记》, 《旧约全书·撒母耳记》讲述的是一段父子、兄弟、兄妹自相残害的故事;《去吧, 摩西》取自《旧约全书·出埃及记》, 这句话是上帝嘱咐摩西去埃及以及搭救身为奴隶的以色列人时所说的话。作者通过直接援引《圣经》为题目来为故事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4. 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入作品的情节或人物性格中

当读者阅读英美国家的著作, 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模式:一个人思想堕落或罪戾深重, 但经过落水或淋雨后, 灵魂便得到洗涤而恢复纯净状态。水在基督教中的意义非凡。在基督教的教义中, 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因而要用水除去与生俱来的罪, 以此求得新生。这一传统源于施洗礼的约翰。洗礼是上帝施行恩典的一种工具, 让基督徒在众人 (包括上帝、人、魔鬼) 面前承认自己与耶稣基督出死入生, 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因而, 水的象征意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海明威的《向武器告别》等作品都采用了这种方法。主人公经过水的洗礼之后, 得到“灵魂的再生”或“新生”。

《圣经》是世界文学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在世界尤其是英美流传最广、影响巨大的文学名著。英美国家的许多作家善于利用《圣经》故事、基督教教义等为自己的作品增加深度和意蕴, 因此, 要真正地理解这些文学作品, 读者必须认真阅读并且熟悉《圣经》。《圣经》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古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 也是西方、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宝库。它的思想和哲理已成为人们意识的组成部分, 它的语言也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宗教领域, 渗透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迄今未减。

摘要:古希腊的神话、基督教的《圣经》和亚瑟王传奇是英美文学的三只伏流。《圣经》, 一本记录古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 已经成为西方、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宝库。作家们或者直接引用这些故事作为创作素材, 或者把这些神话传奇故事的寓意融入自己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它所体现的基督教文化以其生动、形象和深刻的表现形式反映在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 从题材、思想、典故、文体等方面均对英美文学产生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化。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宗教领域, 渗透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关键词:《圣经》,英美文学,素材宝库

参考文献

[1]常耀信, 《漫谈英美文学:英美文学史考研指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7.

[2]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12.

[3]《莎士比亚全集》, 梁实秋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远东图书公司。2001, 7.

[4]翟士钊, 《美国文学选读》,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

篇4:《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圣经》 英美文学 影响

在《圣经》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其在内容包含了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等诸多个方面,其如同希腊文明一般,同时也成为欧美文学创作的一个可贵素材宝库,是欧美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圣经》在英美文学中产生的影响具有深远。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圣经》。本文主要从英美文学作品的标题、题材、人物刻画、创作理念等方面对《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的影响进行浅析,旨在促进读者能够更好的欣赏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

一、《圣经》与英美文学关系的起源

在西方国家,基督教文化的产生最初起到的作用是对新兴国家和民族进行引导和庇护。到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然后文艺复兴运动逐渐波及整个西欧,西欧各国和民族均受到基督教文化的重要影响。在文艺复兴运动过程中,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均在西欧各国得到推广,各国逐渐认知该种文化,并学习该种文化。在这个时期中,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分别在两个地方兴起。北欧和中欧将这场运动称为“宗教改革”,而南欧和西欧则将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其实质上为存在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思潮发展,二者均是由于基督教教会日益腐败,对人民的剥削日益加重,人性受到严重压制而引起的暴动。所以,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二者间存在不可割裂的联系。在名义上,该场文化思潮表现为对基督文化的反对,但是随着其不断壮大和发展其实还是离不开基督教文化,甚至还需要借助基督教文化的温床。但是其充分结合了新社会现实和新的历史条件不同程度地对基督教文化进行了摒弃和填充,除去了基督教文化的部分内容,增添了部分新的,与社会发展及时代背景更加符合的文化内容。《圣经》既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同时又是西方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的重要支柱。所以,英美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可避免地会受到《圣经》的影响。不管是美国文学还是英国文学,二者的发展和壮大均离不开《圣经》的引导,离不开宗教文化。因此,英美文学的发展离不了《圣经》。

二、《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具体影响

1.对英美文学作品题材产生影响。在众多英美文学作品中均是以《圣经》里面的相关内容作为题材来进行文学创作的。在《圣经》中蕴含有丰富的内容均可成为文学创作的材料。在部分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均是直接选取《圣经》的素材来进行文学再创作,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文献作品。例如,英国的著名诗人弥尔顿就是直接选用《圣经》中的《创世记》作为材料创作出了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在弥尔顿的真个童年几乎均是处在浓郁的基督教文化環境中,因此,其成长过程中深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圣经》里蕴含的丰富内容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在其作品《失乐园》中,弥尔顿充分发挥文学想象力,在字里行间渗入个人思想,颠倒基督教的善、恶,塑造了一个另类的撒旦和上帝形象。其将个人思想赋予撒旦身上,将撒旦塑造成一个敢于和权势进行抗争的英雄形象。上帝则极为残暴,将其塑造成一个暴君的形象。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可发生,撒旦的个性主义体现为对权威的质疑和对自由的追求。但是,受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上帝在众多英美文学创作家的心中是绝对权力的象征。因此,在《失乐园》中,弥尔顿虽然赋予撒旦勇于对抗权威的勇气,但是撒旦并未对上帝的权威产生质疑。

2.对英美文学作品情节及人物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相当大一部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塑造均深受《圣经》中的故事、人物影响。美国著名作家麦尔维尔的作品《白鲸》中,主要是对人和宇宙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索,同时探讨人是否可以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掌握的问题。在作品中的主人公哈伯船长多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其实就是《圣经》中的《旧约·列土记》所讲述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亚哈做事一意孤行,其不顾他人反对娶异教徒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因为他的这一举动为国家带来灾难。但是在战场上,亚哈却是一个威武勇猛的将军,其三次成功地将亚兰王的进攻打退。尤其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亚哈化妆成为一名普通士兵,勇猛杀敌,身受重伤之后还站在战车上抵挡敌人的进攻,直至身亡。而在麦尔维尔的《白鲸》中,哈伯船长执意要扑捉大到将他一条腿要掉的白鲸,但是他的执意因强烈的复仇欲望演变成为偏执狂,最后发展成为对自然,对宇宙的所具有的客观规律进行挑战,最终导致他自己和全体船员均走向死亡。但是他在面对困难是表现出来的顽强和勇敢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视死如归的气概却让人肃然起敬。由此可见,哈伯船长的原型就是亚哈。

3.对英美文献中主导精神产生的影响。《圣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博爱精神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在英美国家,基督文化作为文化的根基存在。基督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博爱精神,基督教所推崇的博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和相爱,人与人应和睦相处。在耶稣的博爱精神里,博爱不是单纯的指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时还包含爱自己的敌人。在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就是因受到《圣经》中博爱精神的影响而进行创作的,其讲述的一个关于爱和美的故事中始终贯穿着博爱精神。在这部作品当中,主要是通过凯普莱特家族与蒙太古家族存在的家族恩怨和这两个家族中儿女们产生的情感展开描述。作品所有体现的是原本美好的生活却因仇恨遭受破坏,但是作品的结局却又展现出“和谐”的景象。作者创作该部作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表达一种乐观、积极的精神和态度。其将圣经中所倡导的博爱精神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主张通过博爱来化解罪恶。在作品中,两个主人公罗密欧、朱丽叶虽然在最后均成为殉道者。但是他们之间所追求的爱情却最终能够将两个家族中存在的所有仇恨化解。此外,在美国作家霍桑的作品《红字》、英国作家斯宾塞的《仙后》、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中》均无不渗透着圣经倡导的博爱精神,这些精神全面、深刻地渗透到众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同时,英美很多文学作品也通过情节的塑造、故事的描写等,将圣经中的博爱精神进行淋漓尽致地展现。

三、结束语

《圣经》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其更是英美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英美国家广为流传,并对英美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在众多英美文学创作者均喜欢将《圣经》里的基督教教义、人物、故事、标题、词句等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因此,文学阅读者想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蕴和深度就必须先熟悉《圣经》的内容和寓意。同时,《圣经》作为一部记录古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也决定其成为英美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基本素材。《圣经》所蕴含的哲理、思想已经成为人们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也深刻的影响到人员的日常生活,甚至渗透到社会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其必然会对英美文学产生长久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田颖慧.圣经——英美文学的素材宝库[J].文学界,2012,10.

[2]段雯.《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初探[J].文学教育,2014,15.

篇5:圣经里最经典的文艺句子欣赏

2) 年老的有智慧,寿高的有知识。

3) 神人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

4) 野驴有草岂能叫唤,牛有料,岂能吼叫。

5) 义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

6)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7) 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8)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9) 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

10) 离恶行善,就可永远安居。

11) 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12) 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

13) 我灵愁苦,要发出言语。我心苦恼,要吐露哀情。

14) 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

篇6:圣经文学欣赏论文

《圣经》作为基督教传播教义的工具,对每一个信奉它的教徒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基督教诞生的那一刻起,它便利用《圣经》影响着人们的三观。作为每个信徒的精神支柱,它让无数的教徒获得“救赎”,它改变着教徒们的三观,影响着教徒们的思维方式,深入到每个教徒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一直被西方人推崇备至。在唐朝,基督教就被传教士带入了中国,一千年来,中国人在儒释道的主流意识形态中保持着传统的思维方式,但是,基督教却并没有因为儒释道在中国的广泛普及而消亡,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一步步的走入中国民众的生活。尤其是在大航海的年代,大量的西方人来到中国,一步步的壮大着基督教的教徒,也有更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这个宗教,认识了《圣经》。

基督教在中国立足有着很艰难的历程,早在唐朝就有传教士来到中国修建教堂,翻译《圣经》传播教义,但是在封建的中国王朝里,宗教在王权的打压下很艰难的存在着。在中国,儒释道的宗教思想已经根生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作为西方远道而来的这个新奇的基督教却很难被得到认可和接受。元朝是中国第一个有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大量的色目人来到中国为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从那时起,各派教会都在不停地派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播教义。由于路途遥远,沿途多波折很多的传教士在途中丧生,但却并没有妨碍基督教艰难而缓慢的向中国的渗透。明清开始了闭关锁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大航海的不屈不挠和工业革命的热火朝天让地球上的国家联系更加的紧密,从葡萄牙西班牙对中国领土的侵犯开始,基督教就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走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芽。但是,古老的中国自信于天朝上国对外来的事物多有排斥。在此期间,无数的传教士或被中国政府的压制而遭驱逐或迫害,也有很多传教士成为中国人民民族矛盾的牺牲品。但是随着中国屈辱史的开始,这一系列的排斥也得到了强有力的反排斥。很多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会涉及教会传教,修建教堂的条款,近代的中国在无数的不自主中开始接受着外来事物。

于此同时,基督教在中国立足不仅仅依赖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武力入侵,还与中国自身的意识形态的变动有着紧密关系。古老的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在意识形态上有着丰富的理论产出,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很多的人都有着自己成熟的一套思维观念,并在这样的思维观念中进行着身体力行的实践。儒家仁爱道教逍

遥,墨家兼爱非攻,法家严苛尚法„„直到汉代政府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干预,方才奠定了中国传承千年的儒家正统的地位。儒家虽没有向宗教那样系统的去教会,但对中国人的言行生活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它虽不能算作是一种宗教,但却与宗教一样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维。在中国的封建年代里,儒家文化一直被政府所利用,成为封建帝国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就连后来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佛教和道教也深受其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早已改变了它在印度时期的本来面目。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佛教的教义与儒家的思想多有交集,道教亦是如此。中国人在这三家的思维控制下早已形成了难以改变的传统观念,而基督教要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难以立足。但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中国早已枯朽不堪,从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的不断提出,很多的思想家开始对正统怀疑驳斥,这是对儒家文化的一次撼动,但更多的却是打开了中国人的视界。这也为中国人接受基督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中国的苦难国情也促使了很多的人求索着救赎之路。从1840年以来,中国处于灾难的无尽战争之中。军阀混战,列强侵略,阶级剥削,天灾不断,瘟疫横行„„太多太多的苦难让人绝望。然而作为救赎大众的基督教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了壮大的契机。更多的中国人开始信教,开始接受来自外国的“主”。基督徒的队伍一步步壮大起来。

而作为救赎天书的《圣经》也被广为流传,人们开始了解《圣经》,得知那一些鲜活的《圣经》故事。但是从基督教被中国一步步接受的过程来看,似乎能看出中国人的一种可怕抑或可悲的处境:中国人正在失去着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精神力量的无尽源泉,宗教作为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给人以精神的依赖慰藉和支持,但是中国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太迅速太彻底的抛弃了传统的儒释道的信仰。当代的中国信仰社会主义,这是官方的言论,但是又有几人能道明所谓“社会主义”到底是何物?中国人连对自己的信仰都无从认知还谈何“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里,和平年代,没有过去的苦难压迫,没有过去的饥荒瘟疫,为什么人们依旧要抱怨不幸福呢?活着可怕的也许并不是饥饿与寒冷,而是大脑的空虚,信仰的失去。

现代化的中国总在摆脱着传统的牵扯,中国人开始热爱科学,开始接受者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开始反对鄙视古人可笑的唯心妄言,开始更清晰更客观更现实的看这个世界。中国人认为他们抛弃的是传统的糟粕,但是他们把古代中国人

最不该抛弃的浪漫抛弃掉了。起初的他们反对过传统,但太过激烈,孔夫子被一次次的拉出来批斗,儒家的圣贤成为了猪狗,人们痛恨这种落后的思想统治他们太久,他们的怨恨铸就了他们的错误。当他们把孔夫子从脑中赶走后又急切地寻求着其他以填充。西方的意识形态如海浪一样汹涌而来,很多中国人被选择了马克思,被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最大的幸福也许就是在众多意识形态中有着选择的自由。

现在再来说一说《圣经》。《圣经》是一本伟大的书,很多人在其中顿悟,获得救赎。每一个信仰的经典都会有其经典。《圣经》便是基督教的经典,在基督教发展的许多年来,出现过很多很复杂的变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等派别,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是有分歧的,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圣经》。作为一个非基督教教徒,我更认可《圣经》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文史价值。《圣经》不仅是写给信教的人,《圣经》更是一部融合了西方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古代希腊文明,也是西方文化的一条根。《圣经》是一部让人智慧的书,它讲述了上帝耶和华始初创造天地,并拣选以色列民的故事。后因以色列民犯罪,惹上帝发怒,上帝一度曾想惩罚人类,后因动慈心,派下独生子耶酥基督来教导人类,并为人类赦罪。《圣经》文本朴素却富有诗意,更重要的是其教诲作用。它教导着人们对与错,美与丑,富有哲理而通俗易懂,教会人们积极向善。这与佛教的浩海经书,儒家的《论语》、道教的《弟子规》有着共同的特点。也许也正是这样的规劝作用才使宗教这种唯心的意识形态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仍能保持生命力。

可以说《圣经》对人们的吸引力促使了一个宗教的活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基督教,开始读《圣经》,中国的基督教徒也在一年年的增长,这样的现象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精神很空虚,很需要像《圣经》这样的经典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看出了《圣经》的魅力所在。宗教的繁荣大都出现在苦难之中。当今的中国社会乌烟瘴气,多有不良之风,生活给人的打击太大,人们需要一剂心灵的良药来增强心理承受力。各种各样的社会弊病不断地出现,让人绝望无助,又无奈。人们需要《圣经》中的浪漫,希望那美丽的神话会是一个真实,希望那样上帝是存在的,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圣经》中让人感受最为深切的当属“感恩”。每一段的祷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教徒们的感恩情结,这样的感恩可以促使人们向善。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容易获得幸福的人。人们为什么信教也大多是出于此。人们心怀希望,希望一切都能变得美好,希望生活的一切就是神的旨意,希望只要祷告就能获得救赎。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脆弱的时候,我们祈求上苍,我们寻求庇护。在无力做“精神胜利法”的时候,我们需要那样“万能的主”。

篇7:圣经赏析论文

从恐怖主义谈起。2014年3月1日在云南昆明市火车站发生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已造成29死143伤。恐怖分子们改变了思维,走出了新疆。下一个目标会在哪里?周围的人们开始对恐怖主义有一个更近的接触,之前一直停留在历史教材911事件遥远的层面。

剖开一系列恐怖事件的躯体,我认为其根源在于——终极关怀问题。很显然,给一个平常的中国人100万、1000万让他去自爆、开飞机撞大厦,肯干的人极少。而深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穆斯林则不同,恐怖组织的头子们会告诉他们这么做是在为伟大的真主解救全人类,在进行圣战。他们认为在现世的生活完全不值得珍视,真主生活的天堂才是真正美好生活的开始。

全世界现代化进程汹涌而来,传统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被迫以恐怖主义的形式进行无奈的反击,极端主义者为了其关于终极关怀的信仰而战,却也实在挽回不了多少。理所当然,西方自身也受到过极其强烈的现代化的冲击。以现代文明的眼光看,早期基督教也进行“恐怖主义”活动——十字军东征,第一次赢了,后来输惨了,才不干“恐怖主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代西方文明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为从基督教中挣脱出来而苦苦奋斗。然而,漫长的岁月能够平稳地安抚这一痛苦的过程,而伊斯兰文化突然面对汹涌的西方这一套,难以接受,难以消化。

一、天路历程

哲学的产生乃根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例如反复被咀嚼的那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去?就此而论,宗教与哲学有着共同的旨趣,只不过他们实现自己的旨趣的方式迥异。哲学的根基在于理性,而宗教的根基则在于信仰。在罗马帝国肥沃的文化土壤上,基督教不仅适应了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迅速发展成一个世界性宗教,而且及时的吸纳古希腊罗马的哲学理性精神。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犹太人相信自己才是上帝的选民,因此犹太教具有极强的排外性。犹太人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每失败一次,他们会认为自己对上帝仍旧不够虔诚才导致失败,长期的失败导致这种对上帝的信仰深深内化成自己的意志。无比的虔诚使得他们认为上帝首先会眷顾我们,我就是比你们其他种族强,长期演化再加上全世界犹太人的团结使得以色列极其强大。

耶稣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法律宗教改造成伦理宗教。他认为法律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内心的纯洁善良,用主动的、发自内心的爱来取代对律法的被动服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反而成就了基督教,因为他的门徒们极力宣传耶稣死而复活,而当时罗马平民和奴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受着煎熬的普通百姓以得救的希望,吸引了大批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民。再者,平民、奴隶和贵族可以同在教会祈祷,组织富人广散钱财,加上这一物质层面的刺激,彻底点燃了全民。

二、理性与信仰 基督教产生之初,并不是一种理论的体系,种种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造就出它独特的理论形态。首先是其产生之初,既没有统一的经典,也没有统一的组织,各地教会对典籍的理解不尽相同,导致基督教内部派别林立。因此希望依靠哲学,以理论的统一来促进实践的统一,然而引进哲学,却被哲学所毁。其次,它遭遇到以哲学理性为代表的强大的希腊罗马文化,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其他宗教的竞争。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辩论,而辩论时是需要依靠理性和逻辑的,即哲学所需要的那些。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院、大学,培养了大量的知识分子,保存了断层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最终反过来使得现代世界从中世纪挣脱出来。然而人们挣脱之后,宗教统治崩溃之后,人该怎么生活?归结起来,产生三种态度:

(1)把个人放在第一位,个人活出意识,强调个体,个人主义道路。演变成之后的英雄主义情结,要塑造完美的人,以此形成文艺复兴的脉络。

(2)把自然放在第一位,形成唯物主义的脉络。

(3)把神放在第一位,后来有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然而宗教之为宗教,毕竟是建立在信仰而不是理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当神学家们试图调和理性与信仰,以理性来证明信仰时,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矛盾和困境之中,关于上帝存在的种种证明就是明证。

三、上帝是否存在

当需要去证明上帝存在的时候,对上帝的信仰早已不坚定。就如同那个颠扑不破的道理——越强调什么,越缺什么。越强调和谐社会,社会肯定不和谐;越强调传统文化,人们大多丢失了传统中华文化,走向高度美国化的现代国家;越强调信仰,想必极少数人才有真正的信仰。

证明上帝存在有四种证明方式,大致归类成:

(1)自然神论。这个最容易体会,心情不好的时候野外走一圈,或者让心灵去旅行,自然景色美到极致,鬼斧神工,以及一些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人们只能依托于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创造了这美好的一切。另外还有一个是天文学的观察,为什么地球刚刚处于那个位置、那个温度?离太阳再近几万公里,人就生存不下去,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几万公里又何其微小。

(2)宇宙论。由神哲学家阿奎那提出,通向上帝从果找因,在逻辑上无限后退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他是必然的,再也没有事物推动他,称他为上帝——如那第一原理。

(3)本体论。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上帝是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

(4)道德沦。康德老爷子对上述三种论证一一反驳,最终亮出自己的观点——限制理性,给信仰留出地盘。因为他深深知道信仰对西方人,对整个西方社会极其重要。上帝是西方人的命,就如同家与亲人是我们的命一样。若没有宗教教化我们成为一个好人,社会必然充斥着人与人之间血腥而赤裸裸的争夺。有德者无福,有福者无德,你怎样让良善的人们继续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上帝不能死去。

篇8:浅谈《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圣经,英美文学,西方文学,深远影响

1 前言

西方英美文学发展的两条源流分别为古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和古希伯来的基督教教义传统, 基督教文化是在认真总结了希伯来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而这期间基督教文化也对古希腊文化进行了选择性的学习和总结。在整个基督教文化的教义经典中占据着皇冠明珠位置的传世经典无疑就是《圣经》了。《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宗教教义经典, 更是基督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结晶, 从更长远的文学发展角度来看, 《圣经》也是古希伯来各路文化的融合总汇, 因此对其文学价值的考量也是不可限量的, 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因此, 作为西方英美文学的两条溯源,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

十九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说过, 在英国历史中最近的三百年里, 所有的宝贵的、最好的、一切的生命体和英雄人物的命运总是和《圣经》交织在一起, 从而造就了伟大的历史时空文化, 也是伟大的事实存在。而对于《圣经》的历史地位最具说服力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于《圣经》的肯定, 一组数据能够很好地说明, 在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 对于《圣经》中的人物提及达到80多个, 《圣经》典故的引用达到了300多个, 由此可见《圣经》作为重要的世界性文学著作和历史资料的重要历史地位。

2 对《圣经》和英美文学关系的追根溯源

西方新兴的民族和国家在最初一千年里, 都是在基督文化的庇护下进行着文明的进步, 直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西方各国才逐渐去学习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这个时期, 在不同的地区兴起了两种文化运动, 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 这是一种文化思潮发展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在中欧和北欧称之为“宗教改革”, 在西欧和南欧则被称之为“文艺复兴”, 两者爆发的背景都是基督教会的腐败, 对人性进行压制, 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因而基督教义就和人文主义就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文艺复兴虽然反对的是基督文化, 但其又是在基督文化的温床上发展成长的, 只不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添加了新的文化内容。

俗语曰,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圣经》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重要的宗教经典, 正因为其是西方英美精神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圣经》不仅仅是宗教教义, 也是关于文学、政治、哲学的经典名著, 同时更是古代西方人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准则和日常遵循的法律标准。英国文学的发展是如此, 美国文学形成与发展亦不用说, 因为美国文学成长正是得益于基督教清教徒的地域转移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人类最初的文字明确记录生活方式时, 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几乎存在着孪生般的相似, 《圣经》的创作, 亦类似于我国春秋经典《诗经》的创作, 都是人民大众口口相传的素材记录和再加工, 亦是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 所以《圣经》保持着一贯的质朴、清新和健康的艺术创作风格, 在内容方面, 分别创作了神话、英雄传奇、史诗、戏剧、历史散文、小说、诗歌不同的文学体裁, 这几乎涵盖了我们现在所有的文学创作形式。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盛行, 《圣经》的传播也被西方读者广泛地接触和认可, 甚至作为启蒙读物被纳入了西方教学体系当中。西欧各国的语言整理和规范化都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在西方各国, 《圣经》已经被普及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其中的文学典故更是为英美文学家所关注。许多大文豪都是受到《圣经》的熏陶才走上文学之路的, 例如诗人雪莱最初研究的就是《圣经》文学, 其夫人在《伊斯兰的起义》中介绍到雪莱经常研读《旧约》中的约伯记、雅歌和以赛亚书, 以此来打开文学创作的思路。

英美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庆幸自己受到了《圣经》文化的影响, 因为这部文学巨著为文学家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 更重要的是, 《圣经》的文学精神已经深深地埋入了英美民族意识的深层, 从而外化为民族的文化精神。相对于古罗马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创作影响更深远、更彻底, 几乎内化到西方民族的民族气质当中, 文学创作的《圣经》化在所难免。

3《圣经》对英美文学的深远影响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的手法和词汇应用上, 下面我们通过介绍《圣经》对莎士比亚和海明威两位文豪作品的影响来进行典型举例分析。

(1) 《圣经》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 其文学创作和《圣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文学创作中, 莎士比亚将《圣经》典故进行了频繁和巧妙的运用;从而使其作品深受《圣经》中仁慈、博爱、宽恕精神的影响。

首先, 莎翁在引用《圣经》典故时, 都会进行精心的化用, 所运用的技巧真是令人称绝, 典故的应用能够达到与剧情浑然一体的程度, 毫无棱角可寻, 贴切自然, 令人叹为观止。莎士比亚出生于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背景的高阶层家庭, 从小就接受着新教教义的洗礼, 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终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和剧作家。当别人依旧沉溺于父母的怀抱当中时, 年幼的莎士比亚已经被《圣经》中的神话故事所深深地吸引, 那时他就贪婪地吮吸着这部文化巨典的精华, 这就为其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莎士比亚深谙《圣经》中的故事典故和教义词汇, 据称他所掌握的英文词汇甚至超出了整个后世词典的词汇范围。因此, 在创作中, 修辞之工巧, 词汇之丰富, 文思亦渐随升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和《圣经》的关系早已引起文学界的关注, 后世学者梵戴克曾经对莎士比亚文学中引用典故做了细致的统计, 平均每部戏剧当中, 莎士比亚引用《圣经》的典故达到了十四次。

在戏剧创作中, 因为恰到好处地引用《圣经》典故, 使得剧情中的人物形象情趣盎然, 形神兼备, 从而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形象韵味。例如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的创作中, 好人安东尼奥放债从不收利息, 形象人物夏洛克为此不得不降低自己的高利贷利息, 从此无比地嫉恨安东尼奥, 将其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 千方百计来算计安东尼奥。在戏剧中第一幕第三场的剧情中, 高利贷夏洛克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诡辩, 就自以为是地引用了《创始纪》中的典故, 将其贪财而不择手段的小人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表现出了夏洛克的极度贪欲。在文中, 莎士比亚形象地描述夏洛克这样的心态:“希望我的钱能够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快快地发财生利息。”莎士比亚通过巧妙地引入《圣经》的典故, 从而将人物心理深刻地刻画出来, 突出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圣经》如影随形般地融入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之中。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 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纵使谁能禁止《圣经》的发行, 完全禁毁了它, 使它永远绝迹于人间, 然而《圣经》的菁华和精神, 它的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大的教训, 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 仍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 (朱维之, 1992)

其次,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主题中, 最突出的思想是仁慈、博爱、宽恕的精神, 这是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鲜明特征。基督教是宣扬爱的宗教, 在《圣经》中关于仁慈、博爱、宽恕的训诫比比皆是。在《加拉太书》中有这么一句话:“For all the law is fulfi lled in one word, even in this:‘You shall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因为所有的律法结合起来形成一句话:爱人即爱己, 所以我们要通过彼此的爱心来服侍对方) 这样的教义对于真正的基督教徒莎士比亚无疑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中, 无处不体现着博爱的思想, 在其早期的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 这种思想体现得更为直接和明显, 从而这部剧作被誉为“传世不衰的‘爱’与‘美’的赞歌”。这出悲剧通过开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家的世仇与儿女之间生死恋反映出邪恶仇恨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冲突, 虽是悲剧, 却处处体现出“和谐”之光, 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用殉情的方式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世仇, 从而表达出乐观向上的昂扬精神, 这也正与《圣经》中“用爱来融化一切罪恶”的思想暗合。同样, 在《威尼斯商人》中所体现出的精神也是仁慈、博爱和宽恕。剧中的安东尼奥正是以基督教义塑造出了典型的理想基督教徒形象。

(2) 《圣经》对海明威作品的影响

《圣经》不仅对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美国的大文学家海明威。在海明威的作品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老人与海》, 这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遣词造句最能够体现出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如果将《老人与海》与《旧约》进行比较, 也许很难发现其中的联系, 但是如果将其与1611年钦定本《圣经》放在一起比较, 就会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两本著作的“文体风格”极具可比性, 所谓的文体是指著作中句子结构和词法应用风格, 两本著作所体现的风格都是用词简洁, 句子结构简短。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 用词的简洁直接受到了《圣经》的影响, 使用的句型基本上都是“somebody do something”, 例如下面这段话:

The old man unhooked the fish, rebaited the line with another sardine and tossed it over.Then he worked his way slowly back to the bow.He was hed his left hand and wiped it on his trousers.Then he shifted the heavy line from his right hand to his left and was hed his right hand in the sea while he watched the sun go into the ocean and the slant of the big cord. (刘从如, 2006)

引用的这段话描述的是老渔夫和鱼僵持的场面, 从描述的语言来看, 这个语段没有出现一个复杂词汇, 所运用的词汇例如:unhook、work、wipe等, 都是极具可操作性的动作。从句型上来看, 都属于“somebody do something”的句型结构, 这似乎也印证了简单的即是完美的。

在《圣经》中, 语句的特点和《老人与海》的语句特点及其相似, 下面几个语句就能很好的说明:

And the God made the firmament, and divided the waters which were under the firmament from the waters which were above the fi rmament, and it was so. (1:7)

And God made the beast of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cattle after their kind, and every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1:25)

And the Lord God planted a garden eastward in Eden;and there he put the man whom he had formed. (2:8) (刘从如, 2006)

这些句子描述的是上帝在创造万物时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 句子中所使用的动词都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简单词汇:make、form、create、put、plant等。而句子结构几乎与《老人与海》中的句子结构如出一辙, 都是“somebody do something”的句型结构。当然, 在作品内容对比中, 上帝和老人桑提亚哥都是虚拟世界的人物, 人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一个是以无可争议的力量对这个世界进行打造的万物之主, 而另一个人物只是用一张渔网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老渔夫。但是当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大量运用“somebody do something”“上帝式”的动作描述, 每个句子汇聚在一起, 就无形之中赋予了老人上帝般的精神力量。

当深受英美教育的读者在读到《老人与海》的时候, 慢慢地会发现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圣经化”, 将老人的举动和上帝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从而赋予老人一种光辉形象。这就是海明威的写作艺术, 而这种艺术的直接来源便是《圣经》。当人们感叹《老人与海》感动和改变了多少人的时候, 也从另个一个方面说明了《圣经》对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

4 结语

当然,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不是仅仅通过两位大文豪的作品就能完全说明的, 更如英国杰出诗人约翰·弥尔顿、小说家约翰·班扬、法国悲剧作家拉辛、大诗人拜伦、德国文豪歌德、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作品都深受到《圣经》的影响。《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宗教巨典, 不仅仅起到教义宣传的作用, 将背景放在英美文学发展的历史角度上,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了。

参考文献

[1]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M].上海:上海书店, 1992 (64) .

[2]刘从如, 吴向军.《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简论[J].海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6) .

[3]叶海燕.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国看美语固有的活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2 (1) .

[4]金丽.圣经与西方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圣经文学欣赏论文】相关文章:

圣经文学作业05-05

圣经 论文题目05-04

诗经圣经论文题目05-04

关于圣经的论文题目05-02

圣经文化与音乐 论文题目05-07

圣经原型06-21

《圣经》阅读06-30

《圣经·旧约》07-04

圣经天使范文05-17

圣经宽恕范文05-17

上一篇:自由的初二描写作文下一篇:考试作文得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