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2024-06-18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精选8篇)

篇1: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读《班组长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有感

叶志红

班组长,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岗,爱它是因为它满足了我的小小成就感,恨它是因为它给予不自信的我的挑战与压力。在我过去的理解中,班组长只要处理好现场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理好班员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算得上称职了,短短两句话就把班组长的工作概括了,殊知在实际实践中这短短两句话却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角色转换的不适应,独自处理问题时的不娴熟,都让不自信的我感到挫败与压力,但新岗位不允许我的不自信和不善表达。在北江东中心站领导的带领下,我通过学习《班组长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发现压力其实没那么可怕,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很快打败它。

1、凡事量力而行,硬撑只能徒增压力

班组长在班组事务上竭尽所能是本分,是职责,然而不能做到量力而行,为自己增加过重的任务,那么最终只会承受重压,更不要说完成既定的目标了。因此为了自己,为了班组要量力而行。有些班组长对于事情处理不那么娴熟时,被安排在大车流站点,突发事情较多,需要经验丰富的班组长才能控制现场,较快处理突发事件,但如果只是一昧想要做出成绩,或者害怕他人质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以从容应对时,可能结果会适得其反。为此,凡事应该量力而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并做到不耻下问,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在日常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营运管理需要。

2、化解嫉妒情绪,不能有“武大郎开店”心理

长期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使班组长内心异常脆弱,加上对荣誉和成绩的过分看中,正给了嫉妒乘虚而入的机会。由于这边各类逃费车辆较多,对于打击逃费车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当看到其他班组长做出比自己更好的成绩;当别人获得奖励时,当其他班组长得到升迁时,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却酸溜溜的不是个滋味,为此经常受着烦恼,沮丧,情绪时高时低。那么就需要通过对自己心理的调整来限制这种情绪的滋生和发展。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充实起来,学会从自己身上发现优点,化嫉妒为祝福和动力。

3、坦然面对,别把事情想得太严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很少人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在日常工作中与我们打交道最多的是形形色色的司乘人员,有时会遇到没有达到优惠条件需要交费的车辆,逃费车辆不配合工作,司机会无理取闹,甚至口出恶言,这时的心情会跌落谷底;在安排班员工作,对班员的错误提出批评时也会有部分人不解或抵触,在工作中领导的不满和指责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耿耿于怀,无法释怀。但在领导岗位上,会经历比别人更多的失败,内心接受更多负面心态的考验,因此更需要学会坦然,在这个压力山大的岗位上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

4、拒绝报复心理,小肚鸡肠做不了班组长

班组长在获得一定权利的同时,同样会让报复心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有些班组长自尊心较强,不允许他人对自己提出质疑,在班组管理时对班员提出的建议与批评难以接受,怀恨在心,于是在工作中处处为难班员,以此报复。作为班组长,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而面对这些压力要做到的是坦然接受,努力化解。多看到世界充满阳光的一面,让内心的阴影被照亮,让报复心理的毒牙难以成长。我们最终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内心早已是一片美丽的花园。

5、调节焦虑情绪,让心慢慢平静

焦虑是一种本能的情绪,每个人都存在着焦虑情绪,正常的焦虑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突发事件,但是长期的焦虑情绪却会影响心理健康。有些班组长上班时可能总想着随时会有问题需要我去处理,随时会有上级领导到现场检查,我要时刻做好准备。这些想法就是焦虑情绪的体现。其实当我们回首往事发现,经历的许多担心可能完全没有必要,世事无常,谁也不能预料明天将要发生什么。收起焦虑情绪,不要让那些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影响今天的美丽。

在高速公路行业,收费现场是代表公司形象的窗口,而班组长就是班组的旗帜,是指引班组工作方向的灯塔,正因如此,更需要一个拥有健康的心理的班组长,以充满阳光的心态带领班组通向成功。(北江东中心站四区队 叶志红)

篇2: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主讲: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永强

同志们:

最近大家工作都很忙,压力也很大,我看了一下,大家状态还是不错的。今天就《公务员压力排解与心理调适》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流探讨一下。原来想准备给大家交流一两个小时的,但由于今天时间紧迫,对内容进行了压缩,就点到为止,讲得不到位的或讲得不对的,大家可以会后补充交流。

心理健康,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公务员,作为从事政务工作与社会管理的特殊人群,其职位与责任与众不同,要求他们必须具有精力充沛、意志坚定、情绪正常、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生活在今天这个快节奏、多变化、高效的社会里,没有人可以躲避压力,压力无处不在。特别是公务员,时时都会面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健康压力和社交人际交往压力等等。这些压力所造成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抑郁忧愤、畏怯悔恨等不健康心理对公务员产生着强烈冲击。在层层压力之下,是束手无策还是积极应对,是消极忍受还是驾驭压力,是屈服还是科学减压,既体现公务员的心理状态,也反映出公务员的生存技能。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各种问题、矛盾层出不穷,致使官员们面临的责任压力也很大,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群众上访、政治压力、工作失误、社会诱惑、家庭责任等多方面的因素往往同时袭来,也同样会使一些官员产生焦虑、愧疚、烦恼、郁闷。不断出现的官员自杀,已经暴露出国家在官员心理辅导机制方面的缺失。

公务员作为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然而最近频发自杀事件,压力过大已经成为了公务员自杀的罪魁祸首。

近年来自杀的官员级别从省部级、厅局级到县处级、科级,每个层次都有,从党委、政府到金融、教育、税务、公安,每个行业都有。

这些自杀官员中,有些似乎还没有被证明与贪腐案件有多大的关系,有些是在组织或司法调查过程中自杀,有些则是被拘押到监所里后自杀,手段包括服毒、跳楼、开枪、卧轨、撞墙、割腕、上吊……应有尽有,既有突然的举动,也有思考后的行动。

据大家目前所知道的较早自杀的公务员是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就在投江(汨罗江)自尽。端午节的由来。人才与绝世之《离骚》呀。

相关新闻事件回顾

九成公务员有工作压力,其中,38.51%来自工作强度,17.98%来自人际关系。随着公务员改革的深入,竞争上岗、选任制和聘任制、问责制等措施的实施加大了公务员的竞争,过去“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清闲生活一去不复返。

由于因受到工作和生活等问题的影响,公务员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烦躁、心累、厌倦、抑郁、孤独、精神恍惚,仅2.88%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心理症状。另据数据显示,七成以上公务员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仅24.25%公务员睡眠质量良好。

官员自杀主要是精神家园缺失所致,而贪污腐败、仕途不顺、工作压力过大是构成官员自杀的三大诱因

公务员的工作服从性高、规定性强,这使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公务员常会有较强的无奈感和压抑感。此外,社会关系的维系,方方面面的沟通、协调和应酬等人际重负,使得公务员长期处于心理疲劳甚至心理恐慌状态。

十大最职业压力排行公务员 职业压力指数:102 播音员 职业压力指数:93 演艺明星 职业压力指数:84 作家 职业压力指数:75 运动员 职业压力指数:66 农民 职业压力指数:57 农民工 职业压力指数:48 小摊贩 职业压力指数:39 下岗工人 职业压力指数:210 矿工 职业压力指数:

1一、什么是压力?

1、有物理上的解释: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

2、通常从心理学上解释即是指: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对没有足够能力应对的重要情景、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所做出的情绪与生理的紧张反应。

据我国著名的压力管理专家和心理治疗专家,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论述:心理压力其实就是指个体依据对压力源的不同感受而导致的生理、心理、行为上的反应过程。

二、压力来自于哪些方面、为什么会产生压力?

那些使人产生压力反应的人或事件被称为压力源。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

包括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

1、生物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和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感染、噪声、气温变化等。

2、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每一个人的压力都有所不同。但总体的说来,可以将引起压力的原因归为四类:生活事件、挫折、心理冲突和不合理的认识。

3、总之,产生压力的核心是:心理预期、环境要求、个体能力三者之间的平衡。

心理预期过高或过低、环境要求过高或过低,个体能力即掌控能力、驾驭能力的不足。比较、竞争、不确定性、外部舆论、外界眼光等等 无聊会不会产生压力?——饱暖还思淫欲

四、如何排解与调适心理压力呢?

1、正确看待压力:——正视、改变、适应、积极

压力有正的一面,也有负的一面。就像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肖汉仕所说:适度的压力像天使,过大的压力像魔鬼。

压力无处不在,然看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心态来看待和处理压力。正确看待压力并且利用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也是失去人生进步的动力。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面临的压力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2、放宽心态、适应环境——勇面挫折、正向思维 环境有大小之分、心态有好坏之别

一年四季的温度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适应,积极进一上辈子,消极沉沦一辈子。

伟人改变环境,能人利用环境,凡人适应环境,庸人不适应环境。

心态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马斯洛

学会正向思维、吸收正能量

【用未来看现在,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积累,积累的越多,人越成熟。经历的多,生命有长度;经历的广,生命有厚度。经历过险恶的挑战,生命有高度;经历过困苦的磨炼,生命有强度;经历过挫折的考验,生命有亮度。只有经历过,我们才能选择留恋或者遗忘。与朋友分享那些美好的经历,告诉自己生活可以更美好;忘掉那些痛苦的经历,告诉自己生活可以更美好。】——邓永强

就像泰戈尔说的:“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人只有多一点经历才会成长成熟,才会形成自己成熟的价值观世界观,才会在今后的道路上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泰然处之。】——邓永强

【“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主席他老人家是何等的心胸和气魄。

适当的自恋一下,因为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你。

【风啸引天吼、嘶鸣敌胆寒;泰山起宫调,黄河作琴弦。】——电视剧《跤王》主题曲词作者:是郑州大学医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凯娟女士。

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奋斗目标要合理,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但向最好处努力。他人对不起我,我却一直用真诚的心去对待他,就算他对不起我,那有愧的是他,而不是你。

3、处理好人际关系——提升情商——沟通与协调

【加强沟通,善于协调。协调是领导者个人素质中必须具备的软方法、软技术,它不是依靠照章操作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与危机的沟通、协调和处理,更能凸显领导艺术和水平。沟通协调是领导者谋求各方面力量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行动步调一致性。在工作中一切障碍、鸿沟、猜忌和误解都是沟通问题,只要加强相互间的真诚、有效地沟通就没有解决不了解问题。沟通的作用在于更好地协调,协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使命。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缺少沟通和协调,任何个人之间也不能缺少沟通和协调。】——邓永强

“元芳你怎么看?”元芳的价值,参与式及民主。

换位思考,善解人意;欣赏他人,兼容并包。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相信他人的创造力。不过于追求完美。有缺陷才是完美的。有可能正因为他人的缺陷和不足,才成就你的伟大。

合理进行比较,找到平衡。比不比,跟谁比,比什么,怎么比? 人比人气死人,人比人激励人!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个体在认识、思考和评价客观事物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问题。如果从某一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积的情绪体验,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只要能够转换一个视角,常会看到另一番景象,心理压力也迎刃而解。

4、工作——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将被创造出来。——务实创新、避免简单重复

坚定理想信念、找到工作动力的精神支撑。弘扬主流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善于把握机会,要有奋斗致死的豪情。比如我本人的奋斗经历,特别是考研经历。重新审视工作价值,找到意义感。

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确实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工作上的难题就要善于借势。工作既要讲政策、也要讲对策。既要讲战略还得讲战术。

工作要把握好轻重缓急、要权衡利弊。既要要深思熟虑,也要深谋远虑。紧急与重要的关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的去工作。

邓小平谈香港问题两手准备,留有余地。工作开展要有多种方案,充分准备。为之于未有,防之于未然,治之于未乱。锋芒毕露与锋芒不露。柔性处理。

5、加强学习——内功高深方能笑傲江湖——提升智商

中共中央党校昨天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强调:本领恐慌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能力危机、能力恐慌。

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应具备以下九项通用能力:

政治鉴别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学习能力。

学而知不足,做而知不熟。

相信学习的力量。没有用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

无知无畏 与 无敌巨畏、知之甚少、不学无术。核心竞争力。

5、用心生活:——爱与责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要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意义、用心感悟命的价值。

用爱去维系,用责任去担当。把责任作为爱的纽带。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打不开,是因为爱得不够。钢铁熔化需要温度。

正确处理工作与生活间的关系,避免把工作的一些负面东西带入生活。

集中与分散、可以追求多元化放松。规律的生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休息日陪家人,享受生活的乐趣,可以舒减心理的压力。劳逸结合。听听音乐、休闲、旅游、多才多艺,就是转移法。

既要英雄气概还得有浪漫情怀。刚柔并济,张驰有度。

6、加强品德修养

一个品德败坏的人,一旦手相掌握有着权利和资源,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历来用人、处人第一原则是 “以德为先”。

有些人很聪明但不够智慧 有些人很精明但不会平衡

德不配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然就会 钱、权、色所迷惑,早晚得出事。“只要自己不拿,何怕别人来查!”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不贪不腐、不失不渎、不嫖不赌——邓永强 清清白白从政,堂堂正正做人。

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不会不作为,不胡作非为。

做人、为事讲原则,首先自己要设定原则,什么是上限,什么是底线,什么是红灯,什么是绿灯?再就是不要践踏他人原则。该止则止,该动则动。不盲动,谋定而后动。

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是:任何事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违法、不违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 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7、选择、持之坚守——学会放弃 选择与无悔;比较与选优。

选择与坚守;走牛B的路,让傻B去说吧!

不曾拿起何谈放下。拿起来、拥有了既然更痛苦,倒不如适度放开。舍与得。

尽力与 随缘。

【不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也不拿自己的过错去惩罚别人,不拿自己的过错惩罚自己。】——(肖汉仕教授)

有时遇到自己经过努力也招架不住的事,在不违法、不违德,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的放弃一下:天塌不下来„„、死不了人„„、没事„„、大不了„„、算了、时间会冲淡一切等等。

同志们:一定要把握心理压力的本质原因和化解之道:环境要求、心理预期、个体能力。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控制欲望、合理预期;适应大环境、尝试性的突破或改变小环境、换个角度放宽心态。立以修身养性德为本,是为上上策。

篇3:浅谈导游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1. 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指具有威胁性环境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伴有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1]人之所以产生心理压力是由于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愿望和理想遇到了阻碍或受到了干扰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情绪反应。

2. 导游心理压力

导游心理压力则是指导游在压力源的刺激作用下引起的伴有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的消极反应。导游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情绪、生理等方面的精力, 持续性强、服务对象期望高的特殊职业, 因此, 导游也是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高发人群。

二、导游心理压力的表现及其原因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了著作《人的动机理论》, 初次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并将需要分成5个层次, 由低至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将导游心理压力的表现及其原因归纳为:

1. 生存的压力

在导游的收入中, 基本工资和福利非常微薄, 导游的收入多少, 与导游的能力、淡旺季、出团率、旅游线路和运气有关。收入不稳定也直接影响了导游的生活质量, 这给导游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2. 高危工作环境的压力

有研究表明:与有害物质打交道的工作和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环境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本文认为, 导游的工作至少存在下几个方面的危险: (1) 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危险; (2) 经常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危险; (2) 住宿、饮食条件恶劣影响健康的危险; (4) 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危险。高危工作环境的压力使导游在工作中常常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 身心疲惫。

3. 人际关系的压力

导游的工作是直接面对人的服务工作, 要想协调好客人、旅行社、景点、司机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导游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实工作中, 由于种种客观的因素, 导游往往成为旅游市场的问题堆积点, 除了要承担由于自身工作失误造成的后果外, 还不得不代人受过, 其他相关方面可能的过错像一颗颗定时炸弹, 成为导游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同时, 代人受过的不平衡使得导游心中积怨越来越深。过重的压力使得导游在工作中情绪发生很大的变化, 遇事容易激动, 带团与客人发生争执, 在办公室因为不顺心的事情对同事发火。这些情形也正是导游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

4. 尊重的压力———社会对导游的认同度低

目前, 我国在旅游方面的立法尚不健全, 一方面导游地位低、待遇底、工作不稳定, 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导游的认同度也很低, 大多数人对导游存在不满的心理, 认为导游与“黑”字挂钩, 工作就是游山玩水, 又可以赚“黑心钱”, 做导游只能吃青春饭。但在旅行过程中客人又要求导游必须将服务做到最好, 否则游客就投诉。得不到社会认同的导游只好处处留神、害怕出错, 担心失败, 怀疑自己的能力, 更不能正视自己的失败, 强烈的挫折感使他们痛苦、懊恼、不能自拔, 甚至情绪恶劣、自暴自弃, 失去工作的希望和信心。因此, 许多导游没有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一开始就否认了自己的工作和成绩。

5. 职业倦怠的压力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并引入到心理学领域的。虽然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还有争议, 但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的是Maslach、Jackson的定义, 即“在与人为服务的对象的职业领域中, 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3]。

社会的进步、信息的爆炸、教育的发展、人才的竞争, 对导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他们既要适应现代人对服务的高要求, 还要面对越来越成熟的旅游者。对此许多导游尤其是新导游深感力不从心、无所适从, 出现了心理焦虑、精神紧张、情绪紊乱、身心疲惫、行为懒散、工作疲劳等问题。因而在导游活动过程中他们变得无趣、无能、无效, 当然更谈不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实现自我价值了。

三、导游调适心理压力的措施

导游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 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上述的压力, 导游应从自身出发, 采取以下措施做好自我调适以缓解压力。

1. 正确认识压力, 主动疏导压力

人生活在社会中, 有点压力是正常的。因此导游在参加工作之前就应该在心理上做好应付压力的准备, 对来自正常的压力并不需要全面排除, 但是, 应当有个尺度, 太大的压力, 太重的心理负担当然要想办法减轻。导游适应工作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 当感到工作中压力太大时, 导游应当学会主动疏导发泄, 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体验讲给亲人、同学、朋友, 让郁闷释放出来, 这样就会觉得有所安慰。在工作中不要总是拿同样的压力去对比。每接待一个团队结束后, 导游都应当积极地去总结自己的工作, 把中间遇到的压力及时地释放出来, 避免带到下次的工作中去。必要的时候导游应当到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里进行心理咨询, 缓解压力。

2. 增强身体素质, 增强抗压能力

导游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营养, 经常锻练身体和了解健康常识。学会在旅途游览中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的一些技巧等。一个身体健康的导游比一个身体虚弱的导游更能有效克服心理压力。

3. 学会换位思考, 做好角色暗示

所谓换位思考, 就是导游要经常把自己比作游客, 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分析、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游客就是导游的衣食父母, 应该以诚相待。导游要把每一位游客的这次旅游, 当作是游客生命中最精彩的一次来安排, 做好每件事, 带好每批团。角色暗示是指导游在服务过程中, 遇到挫折时, 要能够迅速排解不良情绪。工作中, 导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 “挫折感”在所难免, “不顺心”更是家常便饭, 做好角色暗示是舒缓导游心理压力的良方。

4. 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 而是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4]。

低效能感的导游在导游服务中因对自我的不确定, 在遇到不愉快的经历时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使其将注意力放到对可能的挫败或不利的后果的关注上, 不同程度的焦虑会随之产生, 对解决问题的努力就会放松,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就极易激化与游客的矛盾, 造成游客气愤、导游恼火的局面, 面对这样的应激状态, 低效能感导游的身体调适水平受到影响, 长期如此, 他们的生理机能水平会下降, 身心健康会严重受损。反之, 具有高效能感的导游因其对自我评价较高, 成功动机较低效能感的导游也较高, 他们对自我的期待水平也会相应较高, 对工作的自我控制力表现较强, 会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处理与游客的矛盾或遇到的难题, 并取得良好的绩效。高效能感的建立有利于树立导游的自尊水平, 促进导游健康心理的形成, 这对提高旅行社的游客服务水平与质量提供了和谐的心理氛围。

摘要: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 它的重要性可以从各个方面得到体现。由于导游工作的特殊性, 导游必须独自承受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对导游的心理健康予以全面的、足够的关注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导游的心理压力表现及其原因, 提出导游调适心理压力的方法, 增强导游的抗压能力, 使其能更好地投身到我国旅游事业的建设中去。

关键词:导游,心理压力,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1].刘蕊.贵州警察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调适[D].

[2].殷智红, 叶敏.管理心理学[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6, 3.

[3].向军.湖南省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

篇4: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

一、适当的情绪宣泄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试验,研究心理状态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系。把一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此时容器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生气水”。结果发现: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清澈透明,无色无杂质;悲痛时,其气体变成的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水中出现紫色沉淀。爱尔玛把带有紫色沉淀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的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去。由此爱尔玛推测,人生气时生理反应剧烈的同时,还会分泌许多有毒的物质。可见生气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情绪宣泄是指在合适的场所,用合适的方式,把不愉快的情绪表达出来。情绪宣泄有助于减轻和消除压力。情绪宣泄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日记宣泄。通过书写压力日记,以释放不良情绪。写作内容应是个体对压力的生理、心理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测试,一组专写压力烦恼,另一组只写日常话题,在持续6周后,前一组人员心态积极、病症少。(2)大哭呐喊宣泄:当我们感到压力很大时,大哭一场,或者大声呐喊,以宣泄不良情绪。(3)倾诉宣泄。当我们感到很压抑时,找个人谈谈,把心中的不快表达出来。我们遇到的压力,常常是由于我们把感情封闭起来不向别人诉说而产生的。人的感情,无论是喜怒哀乐,都需要宣泄出来。医生常说,长年累月把感情埋在心里,从不外露的人,最容易患心脏病。要避免压力,应该建立一种无论是个人的麻烦,还是好主意都可与别人诉说的人际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配偶是最能跟自己交谈的人。选择跟谁诉说时,一定要找一个可以推心置腹交谈的人,这个人不会因为你说的话而给你扣帽子,也不会把你的话拿来做不利于你的事情。(3)活动宣泄。通过参加文体活动,或者到宣泄室的活动,以释放不良情绪。此外听音乐、阅读、赏花、旅行、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等,都可以释放不良情绪。

二、认知重构

1. ABC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的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由此得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诱发事件A直接所引起,而是经受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引起了信念B,最后引发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

2. 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合理的认知和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因此应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以避免或减轻压力。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主要特征:一是绝对化的要求。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个事情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特征通常是与“必须”、“应该”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如“只要我付出了,就应该得到回报”;“你必须处处做得最好”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事情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个体绝对化的要求与客观事情的发展相悖时,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所以遇事都不能太绝对化和主观化。二是以偏概全。即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情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就好象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如面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责、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而一旦将这种评价转向于他人,就会求全责备,并产生愤怒和敌对等情绪。三是糟糕至极。糟糕至极是指对事物的可能后果做出非常可怕的、非常糟糕的,甚至是一种灾难性预期的信念。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事情发生。因此,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之百的糟糕至极。如果坚持这种不合理观念,当个体认为遇到了糟糕至极的事情发生时,就会陷入极度的负面情绪之中。

3. 转变认知。改变认知,是指通过改变自己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缓解或消除心理压力。从根本上讲, 压力应对的核心是一个认知过程,个体认知的转变是解决压力问题的关键。当自己因某件事情,感到压力很大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外部环境无法改变,不要和大的背景去抗争,去较量,做无谓牺牲。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态度,使自己心里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就可以避免和减轻压力。比如,我们常说的“想通了,就不生气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等,都能引导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减少外界对个人情绪的影响。领导干部的压力应对,应以认知转变为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对外界影响的抵御能力。

三、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人的自信心,从而增强个体对压力的抵抗能力。什么是暗示?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等,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受暗示者是被动的。暗示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所谓自我暗示,是指暗示信息来自自身内部,即自己对自己发出刺激信息,影响自己对某事物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都是自我暗示的结果。自我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它对一个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起着很大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积极的,有时则是消极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又称自我肯定, 是用一些积极的思想和概念来替代否定性的思维模式,以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望。

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用现在时态,而不是将来时态进行暗示。如应该说“我现在是幸福的”!而不说“我将来会得到幸福”!每件事物都是先被人想到,然后才能在客观现实中显现。二是要在最积极的方式中进行暗示。肯定我们需要的,如“我越来越能干”,这样做以保证我们总是创造最积极的思想形象。三是语句越简短,越有效。如“我是一个聪明的人”、“我是最棒的!”等等。四是选择对自己感到合适的肯定。如“在我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我是出类拔萃的”等。总之,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要求我们所进行的肯定应该是使自己觉得积极、扩张、自在,或是支撑性的。

此外,合理的运动、饮食与营养、充足的睡眠、身心放松等都有助于释放和减轻压力。

总之,领导干部应不断调适自己的压力,将自身的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把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工作成效。

责任编辑:徐建秋

篇5: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压力与调适

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压力与调适

本文分析了在高校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图书馆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论述了馆员进行心理调适的`必要性及应对压力的基本措施.

作 者:冒国新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图书馆,天津,300071刊 名: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LIBRARY WORK AND STUDY年,卷(期):2006“”(3)分类号:G251.6关键词:图书馆员 心理压力 调适

篇6:现代秘书心理压力自我调适八法

现代秘书压力重重,经常会遇到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各种干扰素,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就要求秘书必须掌握一些自我调适方法,及时有效地消除心理压力。笔者认为,对秘书而言,比较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自我解嘲法。自我解嘲法是指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自我解嘲虽有某种消极的自我解嘲的因素,但蕴藏着不怕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跌倒了再爬起来的积极乐观态度,绝不可等同于逆来顺受、不思进取,应理解为随遇而安,放弃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重新设计自己,追求新的目标。

秘书在遭受挫折,无法实现预定目标时,不能心灰意冷,悲观绝望,适当找出一些“理由”为自己的失误、挫折加以辩解,以维护自己的信心和尊严。在失意时要想想“终点又是起点”、“是金子总会发光”;吃亏时要想想“吃亏是福”、“有失有得”;情感受挫时要想想“天涯何处无芳草”。秘书要做到自我解嘲,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是情境转移法。情境转移法是指为避免心理压力累加而将注意力转向别处,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情境转移在目标上要有新的注意点,即必须以新的事情来替代旧的,以新的兴趣来扰乱旧的烦恼;在时间上要随机而定,不必拘泥于选择专门的时间;在标准上一般以情绪高为准,通常一个人参与新事情的情绪越高涨越积极,就越表示他的注意力得到较好的转移,他的心理压力就得到有效的分散。

秘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学会情境转移,进行身心放松。在感觉心理压力影响到工作、学习时,可以投入新的事物中或者做感兴趣的事,如外出散步、听听音乐、聊聊天或参加某项感兴趣的活动,分散注意力,让长期受压抑的心境得到转移,以此淡化心中的挫折感、悲伤感,摆脱精神负担。

三是认识矫正法。认识矫正法是指面对困难放平心态,对照查找自身原因不断校正,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一个人遇到外界刺激和出现不如意时,不要过于固执和钻牛角尖,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秘书遇到烦恼和挫折往往是由于自身的错误认识造成的,秘书心理压力增大也往往是由于自身的欲望不能得到及时满足,理想与现实存在冲突形成的。秘书在生活中应客观地看待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勇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分析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这样自己原有看法就会改变一些,苦闷和打击的感觉很容易消除。

四是快乐创造法。快乐创造法是指心绪不佳、烦恼苦闷的人,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快乐的心态,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一个人心理压力较重时,不应被压力困住,而应主动去寻找精神安慰和快乐,这样才能摆脱精神压力。

秘书要通过培养乐观的态度使心情转换,让压力的紧张度得以缓解。秘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创造快乐,如以说笑为乐、以助人为乐、以劳动为乐等等,秘书不管选择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做到知足常乐,不论职场中升与降、生活中得与失,都要荣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就是极大的快乐。五是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法是指通过意识、语言等心理暗示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猜忌,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一个人不能胡乱给自己制造心理障碍,而应该主动破除毫无根据的假想、猜疑,解除心理疑虑,改善不良心境,减轻心理负担。

秘书要用积极暗示缓解压力。心情差时可以想象“我今天真高兴”、“我特别快乐”;发怒时可以提醒“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既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自卑时可以说“我能行”、“我能干”、“我很棒”。这样过一段时间就会感到自己真的高兴了,也真的自信了。尤其在情绪低落时,秘书要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遇到事情多想有利因素,少想不利因素,多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辩证法来开脱自己,憧憬未来,这样就可以摆脱不良情绪。

六是情绪宣泄法。情绪宣泄法是指将压力和痛苦通过外在的行为方式释放出来,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情绪宣泄有两种:一是理智性宣泄。如找人倾诉苦闷、编写日记或随想让心中的苦水流泻出来;二是情感性宣泄。如通过叫喊发泄情绪,可以增加士气、激发热情。

秘书处在精神痛苦、情绪压抑状态时,常常不能自拔,这时应通过大哭、大笑、唱歌、跳舞、弹奏等行为手段,来释放内心积压的消极能量,使心理达到平衡。当然,情绪宣泄要有所节制,要注意方式、方法、时间、场合,尽量不去影响别人,不损害自己,否则会带来新的苦恼和情绪困扰。

七是松弛疗法。松弛疗法是指有意识地放松肌体,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松弛疗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肌肉松弛;二是深呼吸;三是凝神法。

秘书在精神过度紧张时,可通过体操、气功等练习放松手臂、头部、躯干等处肌肉;通过深呼吸练习,使自身完全处于放松状态;通过集中意念练习,将全部意念集中到一个物体上,达到掩蔽其他不良思绪的目的。这些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秘书的紧张与焦虑情绪,使其获得放松和安静。

八是疲劳法。疲劳法也叫反向式放松,是指越想放松躯体越使躯体器官疲劳,通过相反途径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越想放松时就越使其疲劳,这种反常规的途径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秘书在比较疲惫时可以进行有组织的体能训练,如长时间游泳、长距离跑步、对抗性比赛等;也可以进行自发的肌肉疲劳训练,如绷紧全身肌肉,做到用力咬牙、皱眉、挤眼睛、勾脚尖等。无论是哪种方式,秘书都要坚持到全身筋疲力尽为止,之后身心就会感觉无比轻松愉悦。

篇7: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公安基层民警是压力密集型的职业,工作的紧张性、复杂性、突然性和对抗性,经常使基层民警处在压力与焦虑中;生活无序,身不由己,时常使他们感到身心交瘁,每一位基层民警所承受的压力要远高于其他职业人员,其心理压力超负荷早就是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纵观近几年,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受害者日益增多,有些人总以为是基层民警素质不高所致,却忽略了职业压力的客观存在及其产生的危害。探究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增进对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正确认识,寻找缓解、消除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的调适良策,已是新时期公安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在基层公安机关调研的实际情况,对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适问题略作阐述,以抛砖引玉。

一、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危害

按笔者的理解,所谓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是指从事公安工作的基层民警,其心理状态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以致引发的某些反应与变化。例如,在缉拿穷凶极恶的持械犯罪嫌疑人时,会面临可能付出流血或者牺牲代价的境况,使处于临战状态的基层民警陷入既要完成抓捕任务、又要保护自己的“两难”处境,这时因心理不易平静面对,就极易产生心绪不宁、紧张、怀疑等反应。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和感受的还要多得多。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据《法制日报》报道,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对当地不同职业的精神紧张程度进行研究,以10至0级加以区别。经对150个有代表性的职业研究排序,警察列第二,为7.7级(其他如矿工8.3级,新闻工作者7.5级,政治家7.0级,外交官4.8级,教师3.5级,图书管理员2.0级)①。

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基层民警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容易造成不良影响。一是易致生理疾病。国内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层民警边要全天候做好本职工作、边要疲于应付辖区的一些“非警务活动”,其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疾病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职业。对基层民警来说,诸如胃溃疡、肝硬化、肾炎、偏头痛、气管炎、肿瘤等,并非陌生的病理名词。二是易致不良情绪反应和认知障碍。在长期或强烈的压力状态下,基层民警极易产生愤怒、焦虑、压抑、无助感等不良情绪反应。此外,基层民警还会因过重的心理压力出现认知活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思维肤浅、狭窄;思维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思维缺少独立性、批判性,以及自我评价不恰当等。三是易致行为偏差。心理压力易导致基层民警的行为发生偏差,并且所致行为偏差会波及基层民警的所有个人生活和工作。诸如,在生活上,家庭关系紧张、夫妻不和睦、离婚以及个人的失眠、赌博、酗酒、自卑甚至自杀等;在工作上,效率低下、缺勤、离职、错误增多、易出事故、遇事退缩不前等。

二、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剖析

(一)基层公安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危险、艰苦、繁忙的特殊性质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直接原因。

1、基层公安工作具有高危险性。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是对警察工作危险性的形象概括。②我国从事基层公安工作的民警随时要置身危险的现场、时刻要应付不可预防的危急情况、面对各种暴力行为、面临负伤致残甚至死亡的威胁。基层公安工作异常危险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基层民警承受身心压力的必然性。

2、基层公安工作量多面广、辛苦复杂,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是我国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节假日对他们而言往往只是一种象征。据统计,公安民警平均每年要加班120个工作日。派出所民警平均每日工作11、12小时,晚上还要有1/3的警力值勤、备勤,应付突发事件,如遇重要外宾来访和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警卫、保卫工作更为紧张、辛苦。③近年来,为了遏制犯罪急剧上升的势头,坚决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公安机关坚持严打整治方针,持续不断地开展专项斗争和集中行动。在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广大基层公安民警更是放弃休息,以加班加点工作来保证斗争和行动的开展。如社区警务,就有社区内各类人员情况熟悉、重点人口控制、安全小区创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纠纷调处、“四小”场所的管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等工作。其中每一项都需要基层民警倾注心血、花费大量的精力,一天24小时在社区忙得不可开交,而工作效果却不能立即显现,一旦个别环节疏漏,则可能功亏一篑。长时间的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必然对基层民警造成一种沉重的身心负担,使一些民警陷入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境况,并且有的基层民警因劳累过度而患上重疾。如我局去年的派出所民警苏阿进因工作劳累不幸发生肝癌病变就是一例。

3、临时性额外任务多使从事基础工作的时间无法保证。各方交派的任务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公安机关各部门都把派出所作为其职能部门,都给派出所派任务、定指标,要派出所填报表、报数据。基层民警整日泡在琐事杂务堆里不得脱身。二是紧急任务多,除了值班、110处警外,基层民警额外加班加点特别多,诸如严打斗争、专项整治、布卡设点、安全保卫、集中待命、紧急出动等,一旦有事,常是全体加班,不时还碰到个别领导交办急如星火的事务,民警再忙也要腾出功夫先办。这诸多的额外差事,挤去了民警下社区的工作时间,使社区警务的基础工作得不到根本保证。一些民警忧虑地说:“种了公家田,荒了自家责任田。”

4、工作要求高、考核严使个别民警难于适应。基层公安工作的各项指标分解很细,考核要求很高,这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警务管理的科学化是有必要的。但是各项指标制定必须合理,使大部分民警努力后都能达到,并要有帮助他们达到要求的具体办法,这样才能发挥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假如一味压指标、出硬招,一些民警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整日担心任务完不成,担心下岗被淘汰,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潜能的发挥。

5、群众工作难开展。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社区警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随着时间步伐迈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

“试论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适对策”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安群众工作的难度也与日剧增。一些民警反映,现在群众尊重民警、主动协助民警的少了,而要求民警提供帮助的多了。个别人不管何事,有的甚至不属民警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民警办,办不成就指责刁难,甚至举报。而有的领导对待群众的指责、举报,常不问清红皂白,一味批评处罚民警,挫伤了部分民警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一些同志说:“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仍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叫我们怎么不烦恼!”

(二)基层民警难尽人意的个人、家庭生活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1、在义务方面易产生负罪感。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的基层民警许多时间不能与家人相聚和安排分享生活,就是在有限的家居生活中,职业的“综合疲劳症”又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也难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因此和家庭成员之间较易发生角色冲突,难以完成作为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应尽的义务。当父母身染病痛时,是多么需要儿女在病榻前尽孝,但他们从事基层公安工作的儿女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到这一点。往往我们的基层民警接到亲人病危的电话、电报时,却恰逢某项行动临危受命之际、执行某项重要任务之时。久而久之,基层民警在心灵深处埋藏着愧对父母、愧对家属、愧对子女的强烈情结,心理极易被严重的“负罪感”之阴影所笼罩而难以自拔。

2、在情感方面潜藏着难言的苦楚。基层民警也是人,但是他们却常常没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子女希望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的时侯,他们可能正在胡同里巡逻;妻子在分娩需要照顾的日子里,他们可能正在异乡追捕犯罪嫌疑人„„基层民警的情感需要是有缺陷的。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少,缺乏感情交流,时间久了,家庭生活出现不协调,亲子关系疏远、夫妻难于沟通、家庭隔阂严重等等。如此难言的心理苦楚,基层民警不得不面对和默默承受,而情绪情感之能量却难以得到宣泄。

3、在欲望方面存在心理受挫感。作为社会成员的基层民警自有他们七情六欲的个人需要,但是他们有些个人需要却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心理受挫感,进而产生心理压力。一般而言,基层民警较多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个人问题:一是个人入党、评先进、提职等需要。大多数同志渴望获得这些荣誉并非仅是名利的需要,他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工作成绩和能力被人们所认可的心理需要。二是个人想进修,想获得高层次的学历文凭等发展的需要。进修深造、提高自己,这也是民警内心深处希望被人承认、被人尊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三是个人和家庭的隐忧难以排解。如婚恋问题毫无进展,会有一种形影相吊的孤寂感;社会上实行减员增效,公安机关内部实行下岗分流之后,一些同志担心自己会提前退休或被分流出去;还有家属下岗、子女教育、就业、个人住房、家庭生活质量等问题。在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之际,这都成了一些民警心中挥之不去、排之不掉的心理困扰,容易导致基层民警的心理不堪重负而压力倍增。

(三)基层民警所处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

1、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状况与社会现实相比造成心理失衡。基层民警也同其他人一样,盼望着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质量、丰富精神生活。但是所从事的高付出的警察职业的低收入状况与其他“清闲职业”的高收入相比存在着太大反差,这种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基层民警心态失衡,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基层民警队伍中,相当比例属于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有的家属下岗,家庭经济生活困难,而公安民警的工资待遇尚未能达到与他们的付出相对应的水平。这不能不影响到相当部分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从警人员的心态。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带来心理压力。基层民警接触的社会阴暗面较大、诱惑较多、人际关系较复杂。所以他们还得抵拒社会上的“灯红酒绿”、“一切向钱看”、“权钱交易”、“攀比斗富”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面对亲朋好友甚至某些领导的说情风,个人经济生活负担状况,金钱美女的诱惑,如何予以处理便对民警直接构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这些不正之风与民警的价值取向、生活感受相悖而又得势时,他们更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不足,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意义,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3、不全面的、欠公正的社会评价易演变成心理压力。警察是与社会各层面有广泛接触的职业,面对社会与公众的警察所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评价与抨击,误会与谣传、怀疑等等要远甚于其他任何职业,构成了种种压力。群众对基层民警工作的误解、投诉;个别领导、个别部门的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非难;一些即使经过艰苦努力但仍未破获的案件招来谴责;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失误以及混进基层民警队伍中的个别败类的行为,招致的各种攻击、冷嘲热讽。这些,在基层公安工作中是经常可能出现的。不全面的欠公正的社会评价容易使基层民警产生心理挫折,感到委屈、失望,最后演变成一种微妙的心理压力。

(四)基层民警的自身因素是基层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根本原因。

1、身体、心理素质欠佳。高强度的工作量,对基层民警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了威胁。如果基层民警身体素质不好,长期劳累会导致疾病缠身,加之心理素质欠佳,就会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另外,患病的直接结果是产生对病情的担忧,做事感到力不从心、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加之无法视压力为动力或化解压力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与应激的状态之下,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很自然便引发了心理压力反应。

2、知识、能力缺陷。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智商、能力等多方面与同事的差距,影响了基层民警个人目标的实现,致使某些人的行为极端化。如在办案中,因案子久侦不破,加之犯罪嫌疑人的抵赖,而对其施以殴打。这是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爆发的直接行为体现。事实上,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环境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基层民警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民警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才能适应时代要求。然而当前有些基层民警,学习动力不足,光吃老本,不愿学习新知识,因循守旧;有的不善于运用新知识,学了不会用。实践中,他们常常感到捉襟见肘,工作难见成效。而这些欠缺又直接影响了基层民警个人的入党、评优、提拔、晋

级、年终考评等一系列需要,诱发了基层民警对前途的担忧,滋生严重的心理焦虑,进而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篇8: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调适研究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压力

大学的学习内容多, 范围广, 要求高, 而且对学习方式和方法有不一样的要求, 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经过十几年的传统式填压教育的影响, 这种惯性在大学初始阶段所造成的影响与压力不容小觑;另一方面, 大学自由的氛围, 会造成学习任务较轻松的假象, 也会使部分刚刚解脱填压教育模式的学生采取一种“放纵式”的学习方式, 容易使知识形成欠账, 在期末中带来极大的压力。如何转变学习方式与方法, 适应大学专业化、广泛化的学习内容, 又是摆在面前不得不攻克的一大难题。

二、人际关系压力

人际关系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生活压力源之一, 包含家庭份子间关系、师生关系、同学竞争关系, 而这些压力常使人处于紧张状态, 进而影响其个人行动自由、心理意志、个人思想自由消失等, 造成压力与心理挫折等。

三、感情压力

大学生一般都在二十岁左右, 生理特征更加成熟, 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强烈, 其透过社团活动、团体作业、联谊等活动, 皆可能发展较亲密的关系, 若生活未能节制, 往往因为责任感、自我中心态度、生涯规划未完成准备前, 即进入恋爱阶段, 以致影响前程的继续发展。

四、生涯规划压力

大学生的生涯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生涯发展也是压力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学探索及国际化进步, 大学生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 从而产生压力。

大学生的生活压力程度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严重压力会带来危机感、挫折感与失落感, 过度的压力会造成各种身心疾病的产生, 适当的压力对人有益, 但如果过量则会造成身心的不适。所以大学生要通过心理调适缓解压力,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便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一、正确认识和勇敢面对压力

大学生面对压力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这是调适的关键一步, 人们对于周围所发生事情的看法完全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 也就是注意的焦点。当面对压力时, 大学生可以通过提出正确的问题来控制自己看事情的角度, 并且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调适个体的压力反应, 它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社会支持通常来自于家庭、朋友、同学、社会组织、学生团体、老师等。社会支持既可以是感情上的支持, 也可是是物质上的支持, 还可以是精神上的支持。这些对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十分重要。

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压力既与客观坏境因素相关, 也与大学生自我要求过高、自我施压有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大学生应该懂得, 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应该把更好的价值寄予热情和创造力上, 而不是过度关注追求成就和自己得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是, 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能都是完美的, 因此, 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要求适度, 量力而行, 悦纳自己, 享受普遍、平凡生活的快乐。

四、适当的进行自我心理情绪调适

1、学会放松。

人们面对心理压力最常见的表现是心理和肌肉的紧张。因此, 大学生调适压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学会放松自己, 让自己的身体或心理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 从而逐渐消除紧张。常用的放松方法有游泳、做操、散步、听音乐等。

2、保持平衡。

大学生们必须意识到, 通常情况下自己是不能控制事件本身的, 却能控制对事件的反应。生气是一种有破环性的情绪, 因此, 要想长期有效的控制情绪, 必须训练、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以及重负下保持良好心境的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集中方式保持心理平衡:通过运动放松, 暂时发泄怒气;通过分析, 了解自己的个性与情绪, 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注重交流, 与他人交谈、倾诉、舒缓内心的压力;选择适宜的运动来锻炼忍耐力、灵敏度或体力。

3防止疲劳。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是使自己充满活力, 而保持充沛活了的方面则在于防止疲劳, 防止疲劳最重要的方法则是休息。因此, 在疲劳之前先休息。

4、保持专注。

注意力是一种资源, 智者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件事。在一定时期内, 每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 很难同时做好数件重要而有难度的事。相反, 它只会徒增心理压力, 消磨意志, 产生挫败感。因此, 大学生们应该学会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逐个办理, 从而减轻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

上一篇:投标人承诺书范本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胡说八道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