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2024-06-14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共8篇)

篇1: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备的知识。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在中国,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性教育方面:在现实中,当电视上出现成人镜头时,家长往往以换台甚至遮住屏幕来回避孩子好奇的目光;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乃至导致的众多悲剧都充分说明这样一种教育的重要性不难看出,家长以及其他成人读者对儿童性教育读物的态度正说明了性教育存在的必要,儿童性教育并非已经完全做到位了,因为成人这种态度部分导致国内儿童性教育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在北京市某重点中学进行的对异性朋友的友情问题的问卷调查中,只有4.3%的家长赞成自己的孩子交异性朋友,反对自己的孩子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家长竟达95.7%。这一调查结果是令人痛心的。因为面对同一问题,可爱的子女则有近50%的人赞同与异性朋友交往。这些祀人忧天的父母们压根就认为青春期的异性友谊必然会导致早恋。一提起异性友谊就想到早恋,一想起早恋,便想起性过错和性犯罪,于是战战兢兢,谈恋色变,恨不得把男女同学们隔离在两个不同门的冰箱中,老死不相往来。一位重点中学高二的女生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人们总是对这个话题如此敏感,我怀疑他们就是早恋过来的。也说明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在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中学生和家长把目光盯在升学上、老师和学校把目光盯在升学率上不同,西方国家更重视兴趣培养。当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在西方,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素质教育的内容,做这件事的是宗教和家庭,《圣经·新约》就是绝大多数西方人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正规学校教育中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素质的教育内容,而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要求理工科的学生选修一点人文方面的课程,其目的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通俗地说,西方现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篇2: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小组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应用于各个领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中西方的教育存在多种差异。为了体验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给英语学习带来的影响,促进我们对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深入了解,进而使中西方教育多进行沟通交流以及相互促进发展。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小组,从中西方教育方面着手,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采访外教、搜查资料等方式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与学习。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1.资料调查法

我们小组通过资料调查,总结发现,中西方教育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外教育目标的根本性差异(2)学习理念的不同

(3)课堂模式和教学理念的不同

(4)学校承担社会压力的差异(5)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

2.实地采访法

(1)采访准备:采访者:肖乐璇(Cissy)

记录者:郭彦榆(Karina)、郑楠(Hammy)

摄影人员:纪伊玲(Ellin)(2)采访对象:来自加拿大的外教—Michael(3)采访过程:我们对Michael询问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问题,具体如下:

Q:您认为中西方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

A: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西方学生在学习上如果有疑问或者与老师有歧义,先会试着自己解决,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会向老师提问。他们习惯于独立思考。中国的学生如果被老师提问到,会习惯性地去从书中寻找答案,他们不常表达自己的见解,亦有老师认为学生像老师提问是不礼貌的。

Q:您认为东方教育有什么优点?

A:东方学生很用功。西方学生的作业很少,一般只要做1小时左右,这也使得他们有惰性。东方学生的作业量则为3小时左右,有的甚至在周末都在努力学习。

Q:西方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A:西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比较好的。西方班级规模小,一般为20人左右,上课气氛也是比较轻松的,不会有特别严格的有关纪律的规定。小班制教学,更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也易于推动整个班级向前进。老师即使只能使成绩较差的学生达到平均水平的50%,也会尽全力做到最好,这是不同于中国的公办学校和私办学校的。

Q:请问您对东方教育有什么看法?

A:东方的班级规模真的太大了,为西方的3倍左右。如果能把中西方教育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那会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比如西方的作业量少,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西方的小班制教学。再如东方学生努力刻苦的学习态度。

Q:那么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A:应该是家庭观念吧。西方孩子与家长之间并不是很亲近,西方家长大多忙于工作,无闲关心孩子。西方孩子跟多地会从电视中获取知识。在西方家庭中,如果孩子的祖父母跟他们住在一起,往往是祖父母担任教育孩子的责任。西方孩子的祖父母比较明智。东方家长大部分时间都在孩子身边,按照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使孩子成为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4)采访结果: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得出:中西方的教育存在多种差异,这种差异既包括课堂教学规模的不同,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的不同,中西方学生学习压力的不同和中西方家庭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的不同等。

3.问卷调查法:

我们小组通过制作问卷,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学生对中西方教育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的看法。

调查数据如下:

(1)51%的人更喜爱西方教育方式,15%的人喜欢中式教育,34%的人两种方式都喜欢。

(2)83%的人认为中式教育的弊端是以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80%的人认为中式教育忽视对学生动手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少数人认为中式教育使学生没有丰富想象力成为学习机器。

(3)两者相比之下,94%的人认为西方科技比中方的原因为西方较重视学生的个人思维方式和西方较注重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77%的人认为西方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对于中国高考制度,51%的人认为存在局限性:应考能力与实际能力不同、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较公平但太绝对或者是以成绩为主。

(5)对于西方升学制度,54%的人认为很好,既公平有不限制学生思想,43%的人认为太过散漫,不利于学生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中式教育与西方教育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

同学们认为中西方教育方式各有千秋,有的更偏向于中式教育,有的则更偏向于西方教育方式。

三、研究成果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这学期我们这一群英语爱好者共同聚集进行探讨研究的课题。

我们在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非常具有意义的事情,这一次的课题研究,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小组经过了认真激烈的探讨,最后协商将目标放在了“教育”这一方面,仔细发现在教育方面中西方的特色,剖析探究深层次所体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在提高我们英语水平的同时,也出色地完成了这一研究课题。

调查发现,对中式教育苦不堪言的中国学生大部分对于教育方面都是肯定西方否定东方,态度坚决偏执。在进行了探究之后,我们小组惊讶的发现:尽管西方教育被大部分中国学生所肯定,但是在人人皆知的轻松无压力之下,西方教育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而中方教育尽管严格甚至已经变成“应试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它也存在着令西方学子羡慕的优点。

我们明白了凡事均有两面性,世间不存在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中方教育与西方教育的观念、着重点、教育方式不同,导致了这两种教育体现出来的迥异的结果。当然,这两种教育也有各自的优缺点。

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为了探究中西方差异发现西方教育的长处从而对中方教育进行改善;我们相信,对于西方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

篇3: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导, 农业生产的地缘环境, 集体合作、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促使集体主义和群体意识的产生。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群体意识, 强调集体主义和义务本位,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和谐”, 这使得文化极具包容性。一方面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建设, 提倡自制和奉献的社会行为准则, 舍生取义、忠孝等文化传统得到赞美和发扬;另一方面尊重自然, 努力与生存环境和谐共存, 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西方文化主要是海洋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 航海民族和游牧民族共同的对外扩张意识和冒险天性, 使得他们强烈地歌颂自由主义和个体意识, 重功利主义和个人欲望。西方文化是注重斗争和矛盾的对抗文化, 具有强烈的掠夺性和英雄主义色彩。工商业的发展和城邦制度的建立使得西方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偏向靠契约来维系, 法律、道德和宗教都强调个体意识和权属意识, 重视个人尊严和荣誉, 保护私人产权;但是个人和团体的利益容易发生冲突, 增加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

(一)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城镇规划理念的影响

1. 中国文化对城镇规划理念的影响

中国文化极具包容性, 儒家、道家、佛教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其核心的价值体系。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它提倡“礼治”、“德治”、“人治”、“中庸”等观念, 主张掌握尺度, 强调等级有序、以德服人。道家重视自然规律, 这使“象天法地”等尊重自然法则的思想, 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佛教阐释了时间的轮回, 强调了万物周而复始, 这使中国文化更重视经验传承, 立足整体性和长远性。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产生于《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贯彻了“礼制”思想, 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的城市规划, 在重礼的倡导下, 一切城市建设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 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 在布局和体量上都严格遵循着等级规范。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 代表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体现人类与宇宙大环境及周边小环境息息相关、相互映像的关系, 强调自然法则与人为活动的合一。“象天法地”的思想渊源于“天人合一”, 通过模拟自然之物的形象及其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就是要顺之以天理, 追求与天同源同构, 与自然和谐统一。

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强调秩序协调和服从, 城镇的建设和选择都有意识的以政治要素和集权思想为主要考量。规则布局是中国封建城市建设的主线, 主要的都城和一些府城都是政府意志的产物, 其布局设计突出了等级秩序的无处不在, 反映了中国封建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特点。

2. 西方文化对城镇规划理念的影响

西方文化可以说是海洋文化和游牧文化结合而形成的, 古希腊文明、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融汇起来, 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希腊半岛耕地贫瘠, 大海环绕, 生存空间狭窄, 就发展了航海业和贸易, 崇尚开拓和冒险, 理性和思辨。欧洲的地理纬度较高, 草原广布, 因此尚力的游牧文化成为了主体, 形成了崇尚战斗和英雄力量的文化特性。这些都促进了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发展。同中国传统城市指导思想明确的规划相比, 西方城镇体系的发展比较自由, 这与西方盛行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密切相关。

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表现为人文主义思想、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和公正平等的政体理念。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 希波丹姆模式的城市建设以市民集会活动的城市广场为中心, 体现了古希腊民主公正平等的思想。到了希腊化时期, 严格按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设计的城市体现了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

古罗马文化倾向于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军事实力强大。城市道路笔直宽阔, 建设了大量的宣扬统治者功绩的纪念性建筑。城市规划采用彰显繁荣与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 体现了强烈的实用主义态度。

西方中世纪基督教全面占领了世俗和精神世界, 神权凌驾王权之上。城镇规划思想体现了教区与社区合一, 凸显教堂为中心的空间组织。

文艺复兴时期, 资产阶级力量发展。教堂、城堡不再是城市的中心, 市政厅广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这标志着神权与封建政权地位的下降以及资产阶级人权地位的上升, 城镇规划趋向于高雅和精英主义。

西方近现代的城市规划理念, 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 勒·柯布西埃的“明日城市”和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霍华德认为城市应分散发展, 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柯布西埃强调城市集中发展, 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沙里宁强调城市的有机疏散, 辩证分析了城市存在向积极和消极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这些理论都与西方以往的城市规划思想有所不同, 但依然有着西方文化的逻辑思辨特征, 为今后的城镇体系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系统的影响

1. 中国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关系

中国在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严格的“礼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形成了划分严谨的城镇体系等级序列。

中国在周朝时由于奴隶主贵族宗法组织的大小之别, 城邑建制有不同等级之别, 并制订了一套关于城邑建设的严格的“营国制度”。在这一体制下, 基本形成了全国以政治职能为主的三级城邑网络。《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 宫隅三制九雉。……门阿之制, 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 以为诸侯之城制。”这里将城邑分为三级:“王城”、“诸侯城”和“都”, 这三级城邑的建制既是一个统一整体, 又层次分明;以三级城邑为据点, 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统治网。

秦汉时期中国以政治为中心, 城镇体系开始出现自上而下分级严明的等级规模关系, 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相对完整的城镇网。这种等级关系, 从历史上一直延续下来, 现在的中国城镇体系的层次体系明显地表现为以下五个层次, 即:首都—省会—地区中心或省辖市—县城或县级市—建制镇。中国城镇体系之所以形成了这样的等级规模系统, 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也是历史的延续。

2. 西方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关系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体意识, 突出自由主义的精神, 在其影响下, 西方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城市等级规模关系。同时由于受频繁的战争和繁荣的贸易影响, 西方城市发展比较自由和独立。

西方城镇体系的发展,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开始形成的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 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古代罗马采用了地方自治制度, 从城邦发展成庞大帝国的过程中, 把具有不同法权地位的自治城市作为地方基层行政组织。

中世纪的西方城镇体系基本是有机发展的, 但也受当时封建制度的影响。西欧封建制度的特色是“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世俗权力在最高王权与最底层的农奴之间有好几个层次。封臣的附庸不必然是封君的附庸, 封臣因从封君手上获得封邑, 并因此与封君产生封建关系。而封臣的附庸只同封臣产生封建关系, 而不必对封君负有任何的封建义务。这样的分封关系和中国周朝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情况完全不同。这些封地不属于同一个等级规模体系, 这也导致了城镇之间关系的不紧密, 城镇拥有比较独立自由的权力和发展空间。

(三)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1. 中国文化对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从城镇网密度看, 中国现在的城镇密集分布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城市偏集中纬地带, 主要集中于北纬20至40度及东经105至125度的地区。

(1) 中国文化的地域特色产生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而成, 这些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征, 以中原文化为代表, 三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文化为支干。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 农业发展与城镇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早的城镇通常出现于农业发达的地区, 而不同的农业文化也使城镇体系呈现各种特色 (见表1) 。

(2)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发展过程, 不仅在空间上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还受到中国漫长历史的影响, 不同时期城镇体系发展有不同的特点。

秦、汉时期是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郡县制的推行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促进了全国城镇网初步形成。城镇分布偏集于黄河、淮河流域地区;城乡联系还不够密切, 商品交换以大、中城市为主;城镇间偏重于政治上的上下级联系。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达到鼎盛。城镇等级规模差别增大, 区域中心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空间分布上, 城镇体系的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移动, 并且开始出现沿运、沿江的城市发展轴线;城镇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见图1) 。

五代、宋、元时期, 是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城乡小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促进了城镇经济职能普遍加强和草市向商业集镇演进;城镇等级规模日趋完善, 地区城市及县城网络初步形成。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工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出现萌芽, 城镇数量大量增长。这个时期, 城镇等级规模体系进一步得到协调发展, 不同类型的城镇职能组合结构开始出现。在地域空间结构上, 主要表现为江南市镇、沿海港口城镇迅速发展, 沿运、沿江城镇轴线进一步定型, 边陲地区城镇分布不断扩展 (见图2、图3) 。

2. 西方文化对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1) 西方文化的地域特色产生的影响

西方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多样性, 但总体上具备着个人自由主义和英雄主义这样的典型特征。这样的文化特色促进了航海事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因为在古代这是最具有传奇性的冒险活动。各种港口城市和商业城市发展最为迅速, 这在“重农抑商”的中国古代是难以实现的。海洋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掠夺性导致战争变得更为频繁, 军事性在城镇体系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聚落多选择山地和峡谷, 在中心建立城堡。例如古罗马营寨城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影响, 中世纪的城镇也体现了军事的重要性。

(2) 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西方历史的发展比较复杂, 文化也呈现多元性, 使得城市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改变。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人神合一”的思想和公共性对社会十分重要, 城市的中心是神庙、剧场、竞技场等一系列大型公共建筑。城镇位于聚落的中心, 普通民居簇拥着它们。雅典和罗马都清晰地展现了这种城镇结构, 这反映了当时神、统治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一种关系。

到了中世纪, 西方大多数城镇都是在封建主的城堡周围逐渐“有机生长”起来的, 很少按规划建造。战争频繁, 城镇的防御要求被提到很高的地位, 产生了一些以城镇防御为出发点的规划模式。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人本主义的回归, 人们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世俗的力量渐渐削弱了神权的统治, 逻辑思辨的思想重新焕发活力, 城镇体系的发展开始受理性规划的影响。

西方文化崇尚理性的逻辑思维, 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兴起, 开始出现了系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体系理论最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是应用于卫星城建设。例如, 英国为了控制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人口过度集中, 进行了四代卫星城建设;法国为了减轻巴黎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压力, 考虑在周围建设一批新城, 60年代制定的《大巴黎地区整治与城市规划总体指导方案》, 建议在巴黎周围建8座新城。西方自由发展的城镇体系开始走向有目的的规划。

三、结语

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它们各自的城镇体系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中国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下, 注重整体效益和长远利益, 为保证整体的和谐有序, 严格的“礼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形成了分明的城镇体系等级序列;西方在自由主义和人本精神的影响下, 城镇自由独立的发展, 城镇体系结构松散, 没有明显的等级序列。集体主义和和谐思想使中国城镇体系受政治因素的领导, 而西方城镇发展更受到军事性和商业性的影响。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 城镇的选址都遵循规律, 体现象天法地的要求, 从而达到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目标;西方文化更崇尚个人主义, 追求自由和崇拜英雄使人的力量得到肯定和体现, 城镇建设往往表现出人类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气魄。

参考文献

[1]赵艾.从《诗经》和《荷马史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作家, 2011 (20) :80-81.

[2]王中.中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 (1) :16-20.

[3]王中.让人本主义在现代城市规划中闪光——中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北京规划建设, 2007 (2) :111-113.

[4]信丽平, 姚亦锋.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发展简述[J].城市问题, 2006 (7) :85-88.

[5]张健, 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J].规划师, 2006 (4) :89-90.

[6]武前波, 崔万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生态哲学——天人合一[J].现代城市研究, 2005 (9) :45-49.

[7]张洛锋, 张仁开.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J].城乡建设, 2005 (5) :78-80.

[8]杨国安, 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地球信息科学, 2004, 6 (3) :12-18.

篇4: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差异;文化;比较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绘画形式,主要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西方绘画是相对于中国画而言,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绘画形式,传统的西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哲学观念的差异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绘画体系。

一、中西方绘画在思想上的差异

绘画所追求的意境与哲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儒家、道家、禅宗是我国众多传统哲学思想里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术流派,这三大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的传统绘画可以说是哲学化的艺术表现。如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

中国绘画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始终处于儒家思想的浸润之下。绘画者多为一些文人士大夫,他们深受“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修身养性”、“中庸为之德也”等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在绘画上就是以平和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塑造绘画造型时大多遵循儒家思想来进行选择和塑形。道家思想是我国文化思想的主流之一,主张“天人合一”,包含老庄思想对自然的崇尚。中国绘画注重描绘自然,反对雕琢,重写意、轻模仿,重山水、轻人物,都与道家思想有关。禅宗思想对中国画也有着诸多影响,中国画大师潘天寿曾这样评价禅宗和中国画:“雨竹风花,皆可以是说禅者作为解说的好材料……于是木石花鸟、山云海月,直至人生百相,尽是悟禅者自己对照的净境,成了悟禅对象的机緣。”

西方绘画受到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黑格尔等人哲学思想特别是“现实主义”的影响。因此,绘画表现为:人在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努力挣脱自然的束缚,不断与自然作斗争。人们处在一种不平静的状态之中,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竭力征服自然。由于西方人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故艺术的题材历来以人物为主体,艺术家竭力塑造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完美统一形象。在审美意识上,表现为:人欲战胜自然时产生的壮美感和崇高感。

二、中西方绘画的材料、技法差异

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油画是西方画的主要画种之一,主要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中西方绘画材料的不同是各自绘画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原因之一,绘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各自的风貌。

中国画按题材分类可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类,这三类题材的技法显著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如山水画中的线条又名“皴法”,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而西方绘画线条并不显著,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西方绘画注重使用透视法作画,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力求惟妙惟肖。西方画中的器物、房屋等同真物一样。中国画则不讲究透视法,很少画立体显著的东西,喜欢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可按照西方绘画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画。

中国画不重背景,而西洋画则正好相反。中国画绘画会有意在纸张上留出空白,俗称留白。留白能够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给观者留有想像的空间。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整个画面都被填涂,不留下空白。中西方绘画在此方面的差异,是由中西方绘画各自的特征所决定的。中国画讲究传神,要去除琐碎突出主题,所以留白。而西方画突出写实,因此要加入背景描绘。

三、中西方绘画的色彩

中国画重视感性的表达,而西方画重视理性的表达。表现在色彩上就是中国传统绘画更倾向于挖掘色彩的精神内涵,而西方画更倾向于再现对象的真实色彩。无论是偏重色彩的对象性还是色彩的精神性,他们都展现了中西方绘画不同的审美标准。

中国画中的色彩并不是模仿自然的色彩,而可以用“随类赋彩”四个字来表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和造型并不是写实,而是要以形写神,是通过画作来表达虚静、空灵的意境。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水墨画,以对黑白色彩的偏爱反映了中国人追求绘画的趣味。水墨在黑白的变化中既单纯又涵盖一切精神,是“道”在画面上的实现,也是人生境界的完成。在西方绘画中,画家善于利用各类绘画色彩理论,表现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光与色,展现物体间、物体与环境间的色彩变幻。如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画家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重要位置,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根据中西方绘画的所要表达的文化精神,来分析各自如何对待色彩问题。西方绘画追求更多的是物象瞬间的色彩美,而中国画所体现的是描绘物象相对静止的、较为恒定的色彩美。

总之,中西绘画各成体系,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世界绘画艺术也正因有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才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传统绘画里文人画家将人画融为一体,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出来既是现实世界的情景,也是精神世界的向往,画作中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伦理。西方绘画中画家以科学理性精神追求真实情景,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为绘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西方绘画作品同样包含着精神内涵和情感。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即使着眼点以及表现方式迥异,两者仍然积极地探究人类的精神内涵,寻求一种高层次的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姝娟.空灵与缤纷:中西传统绘画色彩的差异[J].四川戏剧.2013,(10):83-85

[2]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3]史荣利.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88-90

[4]敏译.中国美学史[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89

[5]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大众文艺.2010,(24):38

篇5: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人民的交流日益加强,因为各自不同的文化差异中西方交流存在着障碍。比方,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中国人民喜欢说问题马上就能被解决,不要担心;但是西方人就很困惑,西方人希望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具体的解决时间点。在这些具体的差异的背后也存在的具体的原因,比方说,中方被传统的东方文化影响,西方是直接的资本主义自由思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想是模糊的,西方人的思想是精确的;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中庸的,西方思想是激进的;中国人是直觉思想,西方人是富有逻辑的思想。

2.1 中国人的思想是模糊的,西方人的思想是精确的中国人喜欢从框架上去看问题,概念是模糊的,思维是模糊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比方说有一个鱼缸,浴缸里面有10种不同颜色的鱼,各种草,3个假山等物体,中国人的惯性模糊的思维是,我看到了一个很漂亮的鱼缸,鱼缸里面有鱼,草,假山的物体。但是西方人更注重鱼缸里面是什么鱼,有多少条鱼,有哪些草,有多少个假山。中国人的思维是从整体上去看问题的模糊的思维,不做详细周密的分析,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依赖于具象的知觉,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有着严格的定义,精确地分析问题的实质内涵,在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2.2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中庸的,西方思想是激进的中国人喜欢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因为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中国人喜欢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形象。中国人做事情喜欢点到为止,讲究折中的道理。古时候中国人喜欢在自己家后院种上些蔬菜,养点牲畜,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外国人的思想是激进的,喜欢拜托传统思想的束缚。激进主义最初表现为17世纪以来的启蒙学说,激进的启蒙于东主张,把理性视为评判真理的标准,追求独立批判的思想和思想的自由。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虽然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死于疟疾,风浪,但是这些困难依然阻挡不了西方人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2.3 中国人是直觉思想,西方人是富有逻辑的思想

中国喜欢用直觉去观察事物,用直觉去领悟。道家的“悟道”、儒家的“豁然贯通”、佛教的“立地成佛”,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运用。西方人注重科学性,强调用实证分析问题,探寻实物的发展规律。比方说,农村建造一个楼房是,中国人考虑的是这个楼房大概多高,多宽,大概用哪些砖瓦去砌房子,但是西方人会想到的是,根据当下的土质结构应该建造什么样子的楼房,房子的长宽高应该既要符合美学也要防地震,砌房子需要用的砖瓦也要能起到跟房子配合的作用,西方人会做大量的研究,推理。所以说中国人喜欢直接体悟,习惯于模糊快捷的认知实物,西方人喜欢调研,研究,推理,富有逻辑性的总结规律。结束语

篇6: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研究背景】

在当今世界,不仅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更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在一体化的世界中,各国人民交往越来越频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饮食这方面的探究,可以小见大,况且我们认为,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历史而不是自然造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他们文化的浓缩。我们主要是想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

1、采访餐饮界人士

2、行动研究

3、收集资料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年1月3日确定任务安排

第二阶段:2012年1月13日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三阶段:2012年2月3日汇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研究成果】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收集信息,并在筛选出重要的信息,整合成一个系统的资料;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法。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应对答辩能力。

在结束研究后,我们整理的成果如下:

一、饮食结构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饮食结构适应于高纬度的地理和气候。生熟结合,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

二、饮食观念与准则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对于饮食重科学,讲营养,所以近代的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而没有提及营养组合,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三、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四、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五、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六、用餐礼仪有区别

在食仪上,西方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中餐则一桌人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就餐者东吃一嘴西吃一嘴,几道菜同时下肚,这与西餐的食仪截然不同,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另外,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研究感想】

篇7: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内容提要]本文从报道主体、报道手法和传播效果的差异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这种比较对中国摄影记者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摄影报道 灾难性 差异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考察,灾难性事件表现为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如自然界中的山崩海啸、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冲突战争、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等。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使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的可知性基础上建立的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认知的确定性降低,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所以,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就一直是传播活动的重点,一如西方新闻界的名言所述: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印刷媒体中出现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文体类型,即:纯文字型的报道;文字与图片并存,互有侧重的报道;图片视觉传播报道。

其中图片视觉传播型的报道文体,因其直观、客观、冲击力强等原因,成为当代媒介灾难性事件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就中西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传播媒介社会功用的价值判断的差异而形成的报道主体、报道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区分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有所借鉴。

一、报道主体的差异分析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可供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

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如何选择报道的主体,集中体现了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和职能、媒体与政府、政党的关系。报道主体的差异,是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和最终传播效果的差异的基点。在这一方面,中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媒介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兼顾其他;中国媒介以政党、政府行为为报道的主体,兼及其他。

从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来分析,西方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关注、对灾难的认知等;中国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在基本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概括性、概念性的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达成一种宣传功效,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对人民的关心、社会主义社会的坚不可摧等理念。

根据美国作者道格拉斯·贝茨在《普利策奖内幕》一书的估计,从1917年到1990年颁发的普利策奖中,约有40%属于揭露性报道,另有40%属战争、犯罪、公民自由、种族关系、自然灾害和国际方面的报道。这一估计反映了美国的主流媒体一直是以揭露性和灾难性事件为报道主体的,反映了一种西方新闻报道的基本理念。

每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是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闻摄影大赛。大赛获奖作品的构成也最能反映西方世界关于新闻摄影的理念和基本价值构成:灾难性、视觉冲击力、拍摄的难度。

“荷赛”的比赛项目共有八种类型:突发现场新闻、新闻特写、新闻人物、体育新闻、科学新闻、艺术新闻、自然与环境新闻和日常生活新闻。每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几乎都是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题材。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照片几乎遍及各个项目的比赛门类,只有艺术新闻、日常生活等门类涉及较少。这种状况的存在,就连长期任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基金会主席、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组委会主席的乔普斯瓦特先生,也在第30届“荷赛”颁奖时说:“为什么着眼点经常落在生活中的阴暗方面——战争、灾难、暴力题材上呢?”“为什么奖牌的荣誉点是授予坏消息的传播者呢?”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即从具体照片的图像主体的角度来分析,西方的新闻摄影报道往往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在视觉构成上凸现了作为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地位:如用广角镜头拍摄,强调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生存状态的照片,虽然在图片的视觉要素构成中增加了背景或前景的说明、衬托、比拟等方面的作用,但用于拍摄距离的接近,使图片画面中的主体即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被夸张、凸现,对受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由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并获得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最佳照片奖的《去救济站的路上》。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特写照片,或经报纸、杂志图片编辑剪裁、加工而成的特写性照片,最大限度地剥离了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联,使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情感和生存状态得到凸现,使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与受众日常的心理认知、视觉经验的常态之间形成巨大张力,增加灾难性事件的传播效果。如获得荷赛最佳新闻照片奖的《博帕尔大灾难》、《奥伊马拉的痛苦》、《艾滋病在美国》等。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作品中,涉及到灾难性事件的,也绝大多数是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为报道主体的。

中国的新闻传播界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基本上采取一种回避和低调的、概括性的报道方式。从新闻的总体构成来讲,其数量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以摄影方式报道灾难性事件的内容则更少。具体而言,报纸和新闻性杂志在对灾难性事件的编辑方式上,报道方式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关注灾难性事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报纸;一种是侧重于政策理论宣传的报纸,这两种类型的报纸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式、版面处理、报道的数量和文体上都有较大的差异。笔者曾以《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2000年的中国可谓灾害颇多:遍及全国的大旱、局部的水灾、飞机坠毁、船舶沉没、工厂爆炸频频发生。在灾难性事件频发的5、6、7、8四个

月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共刊发了约35条、组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或涉及灾难性的非突发事件的新闻,其中图片新闻报道共11条,图片36幅、组。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事件几乎各占一半。

在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中国青年报》兼有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和连续报道等形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确定或基本确定了灾难性事件本身或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性,兼顾及政党和政府行为。在图片报道中,也基本上以灾难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

《人民日报》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基本保持我国新闻传播界一直奉行的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处理方式:概括性的简讯、版面上的低调处理,缺乏深度报道、背景报道、连续报道这些报道方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党、政府行为仍是报道的中心,《人民日报》在报道的文体上和版面处理上与《中国青年报》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使用简讯的方式来淡化灾难性事件报道;在版面上使用“弱化”的方式来配置稿件;使用图片极少。只有《人民摄影》报这样专业性的报纸,才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以大量使用图片的方式来报道灾难,并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的主体。但是,这样的专业性报纸,其使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的理念和方式,并不构成我国传播媒介的主体,其影响也是相对有限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西方新闻传播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相比,我国新闻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以政府、政党行为为主体,兼及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

二、报道手法的差异分析

摄影报道是一种视觉传播方式。同文字型的报道相比,它拙于过程性的叙述,拙于背景的开掘和事件意义的记叙。但是,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摄影报道的视觉语言方式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直观性、客观性、现场性等文字型报道缺乏的优势。与报纸和新闻性杂志所使用的各种文体(或叫各种报道体裁)相比,摄影报道具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吸引读者在浏览报纸的版面后作进一步接触的强势。所以,在报纸和新闻性杂志中,如何发挥摄影报道的优势和长处,就一直是传播界探讨的议题。就传播活动过程而言,以视觉形象符号为特征的摄影报道,主要是传播一种有关事件的叙述性信息。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

和媒介文化,它们在使用摄影视觉符号传播信息时,在方式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西方新闻摄影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在报道主体的确立上以受害者为本,但是,这个报道的主体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个体的方式而存在,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灾难性事件本身。这种方式体现了西方社会以个别来反映、体现一般,由个别、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思维方式。所以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就成了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主要准则和摄影记者、媒体编辑的追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为了最大限度地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西方的新闻摄影界使用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使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一种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式照片。用这两种方式拍摄的照片,所形成的视觉符号同媒体的受众日常的恒常的视觉经验相比,体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唯他性,所以图片和受众的接受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会在传播过程中使图片本身的强势达到最大值,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中国的传媒在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选择了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社会、政府行为作为报道的主体,主要反映抗灾救灾行为,执政党领导行为和政府行为。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和灾难性事件本身在报道中被淡化、弱化。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虽然也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但是数量不及西方新闻摄影多。在画面的视觉符号元素的构成上,不是以个体为画面的主体,而是以群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出现的抗灾救灾的人群,在各级官员陪同下视察灾情、指挥抗灾的政府领导人作为画面的主体。体现出了以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但是,以群体作为图片的画面主体,在画面中很难形成强烈的视觉中心,群体不仅没有最大限度地反映灾难性事件,没有反映个体,同时群体也没有得到多维度的、有效的反映。从传播的效果来分析,这样的图片很难对受众产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表现手法上的第二个差异,就是中西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语汇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双方摄影语汇使用上的数量差异、形式构成差别。

在西方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除了使用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信息外,还使用了比较、转喻、隐喻等符号生成方式。在具体的报道中,将各种视觉传播的方式揉和在一起,使图片在报纸、新闻性杂志和受众的阅读互动中,实现其功能多元化、多层次化。一方面通过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主体与环境要素的视觉符号构成方式,或者图片与图片的标题、说明性文字的构成方式,来建构一种比喻、象征、隐喻关系,为受众开掘出灾难性事件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层面。如《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去食品救济站的路上》等图片,通过丰润的白人的大手与枯瘦的黑人小手的视觉对比,形成反衬关系;通过垂死的黑人女孩与秃鹫的觑视构成转喻关系,使媒体在通过传播非洲灾荒的信息的基础上,暗含了传者试图传播的黑白世界、富裕与贫穷的对立和并存;个体生命的脆弱与人类的宿命的深层信息。

还有一类图片新闻,图片本身除叙述性事实信息外,并没有构成对比、象征、隐喻等关系。但是,编辑通过标题和文字说明与图片上的画面视觉符号构成反衬、隐喻关系,如《越南的民主与自由》等(有的使用《枪毙越共》作题,便失去了这种意义构成)作品。

同西方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的语汇的丰富性、多样化相比,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视觉语汇较为单一,除近年极少数报道空难、海难等灾难性事件时,少数摄影记者使用的摄影语汇较为丰富外,基本上都停留在叙述型的语汇层面。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往往倾向于反映群体,弱化个体,从而弱化了摄影报道中使用多种语汇的可能性。同时,也由于图片的视觉构成关系的简单化,使编辑在使用图片时的多种可能的方式不能实现,限制了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过程中其他意义层面的开掘,造成了有事件但缺乏事件主体,有信息但深层信息不丰富的局面。

三、传播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由于中西方新闻摄影界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中,使用的报道方式不同,报道的主体不同,所以,中西方关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最终传播效果,对受众影响的深度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西方新闻摄影界确定的报道主体是: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兼及灾难性事件及社会行为。所以,受众在接触媒介上的图片时,会通过照片上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获知有关的叙述性、叙事性的信息;了解灾难性事件中受害者个体的存在状态、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行为。这是传播者想借助于图片来达到的最基本的传播目的和意图,也是受众接触媒体的基本需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但是,由于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和传媒本身在拍摄和使用图片时,通过对比、反衬、转喻等手法、语汇,最大限度地开掘了图片本身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和内涵,所以会在接触媒介、了解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使受众对灾难性事件本身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引发受众思考,诸如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自然与人的关系,个体生命的意义,社会冲突的根源等问题。有助于受众在接触媒介图像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生命伦理观、环保意识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等诸多基本社会价值观念。

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和传播界在拍摄和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确定了政府和社会行为即抗灾自救为报道的主体,极少或根本不涉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所以在受众接触媒介提供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和文字报道时,只能认知了解灾难性事件的概念性、抽象性信息以及政府的抗灾救灾行为。而从报道中获知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生存状态的信息接近于零。这种报道方式,使受众形成信息的盲点、盲区。以至一位作者在参观了1998年抗洪救灾摄影展后大发感叹:摄影展根本没有反映1998年洪灾的状态,后人无法凭借这些图片来描绘1998年发生在中国的洪灾,特别是无法借助于这些图片了解当时灾民的生活状态。

中西方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传播效果的另外一个差异,体现在传播者、图片、受众三者间的互动关系中。从广义的传播效果来分析,图片传播的信息的效果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层面,一个是超越信息的层面即社会学或伦理学的层面。前者是受众接触媒介的基本目的,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后者是受众在解读媒介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附加的、从属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

从现有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片报道的效果来分析,中国的灾难性事件图片新闻报道的效果是单一层次、单向性的(一般情况而言),只能满足受众接触媒介的信息层面的需求。因为中国新闻摄影界在拍摄灾难性事件的实践中,没有有意识地利用主体与环境所构成的关系去进行超越信息层的开掘;媒体在使用图片时,也没有这种编辑传播意识。所以,受众在接触到这一类图片报道时,获得的信息基本构成只能是:发生了什么样的灾难性事件,政府的救灾行为。由于拍摄者和媒体想通过图片达到两个目的:报道事实;弘扬民族精神、政府英明,所以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一般不会出现侵权诽谤的行为。

西方的传播媒介在使用图片时,往往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过程中,存在传播者介入式地侵犯受众(包括灾难性事件的受害主体)的权利问题。

由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的侵权等社会学、伦理学问题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的侵权或伤害;一个是摄影记者和传播媒介为追求最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带来的针对所有受众群体的侵权或伤害。

就前者而言,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往往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而使用大量特写式照片。作为被报道主体的灾难事件的受害者,往往是在不了解摄影记者如何拍摄图片、媒体如何使用图像的情况下,甚至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社会公众人物,给被摄主体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发表于《人民摄影》报的文章《遭遇激情》(帕把西娅·布朗著,肖天编译)中约西卡·荷德里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约西卡·荷德里不经意成为摄影记者报道校园枪击案的图片主角,但是摄影师拍摄到的她极为痛苦的仰面祈祷的图像,被媒介广泛传播后,却对约西卡·荷德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约西卡·荷德里一下成为公众人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照片给她带来的伤害,使照片成了她做任何事情的障碍;(三)摄影师在不经她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发表了她的照片。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往往会使一些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伤害,比如关于艾滋病的图片,既起到报道艾滋病、满足受众对有关艾滋病信息的获知,同时也因为报道手法的夸张,细节刻画的逼真,使社会对艾滋病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慌,进而使艾滋病的患者受到鄙视,成为被社会遗弃的群体。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拍摄、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存在着传播者对受众的介入式、强迫式的侵权或伤害。一些照片曾经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抗议。认为这些视觉冲击力巨大、画面血腥恐怖的照片,侵犯了受众的获知权,引起阅读者的负面心理反应:如恐怖、惊慌、厌恶等负面情绪或心理;从长期来看,这些图片的恐怖、暴力的影像会通过积累方式逐渐破坏受众的正面的认知结构,在社会中形成看客心理和窥私心理,破坏社会整体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西方传播媒介和中国传播媒介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的这些差异,是由中西的政治理念、社会文化结构、媒介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鉴于篇幅,不再详述。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hoto Journal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Disaster Coverage

WAN Sheng-yun

篇8: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

1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范围存在差异

在阅读范围上, 中国古代社会数千年间仅仅将《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作为古代高校主要阅读范围, 并形成了所谓“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经典文本, 将古代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范围局限于这些有限的儒家经典, 而对其他自然科学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则视为“雕虫小技”和“稗官野史”加以否定, 甚至通过禁书、毁书等专制手段来限定阅读的范围, 使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长期局限于儒家文化视野范围之内, 直到近代才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书籍, 睁开眼睛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自强”。而西方高校在阅读范围上更加开放多元, 善于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 近代以来则在高校提倡以人文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通识教育”, 阅读范围非常广泛而较少受到限制。

2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存在差异

在阅读方法上, 中国高校阅读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以勤奋为核心, 如“韦编三绝”、“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著名成语典故都是鼓励勤奋读书, 以勤奋的自学钻研和重复式的背诵、阅读作为最主要的阅读方法, 主要是为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则更加自由、自主, 以个人的自由式浏览和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主要阅读方法。如古希腊著名学者苏格拉底创立了一套独特的阅读教学法, 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 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 而他的“产婆术”阅读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 是要引导人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某种概念时, 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结合阅读内容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 他也不直接纠正, 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此可见, 中国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强调勤奋和记忆,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则更加注重启发和思考。

3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目的存在差异

在阅读目的上, 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以读书求仕为主要阅读目的, 这与“学而优则仕”的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密不可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千钟粟”, 将读书作为安身立命和谋求职业地位与社会地位的工具, 使古代高校阅读文化附加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在阅读目的上同时强调阅读的道德意义和社会意义, 如北宋著名学者张载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将阅读的目的定位于极富责任感的个人历史使命和崇高的社会大同理想。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主要以知识的理解、思考和阐发为主要阅读目的, 将阅读定位于接受和思考的过程, 强调阅读对于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 将阅读看作是学习和思考的基本途径, 既不强调对文本的背诵记忆, 也不强调文本的道德教化意义, 而是将个人作为阅读的主体, 在阅读目的上更加多元化。

4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存在差异

在阅读理念上, 虽然中西高校阅读文化都并不否定阅读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 如孔子认为阅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 但是受封建社会主流文化影响, 中国高校自古以来就树立了以“忠君”、“明德”等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阅读理念, 将道德标准作为评价阅读价值的核心标准, 将阅读的功能定位于道德的教化和封建伦理秩序的维系, 过分强调阅读的道德教化作用, 而对阅读的思维启发意义重视不足。

而西方高校深受以“自由”、“思辨”为核心观念的古希腊文明的传统影响, 尽管中间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冲击, 却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阅读文化基本理念, 并对现代西方高等教育和高校阅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较为单一和保守,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更加多元和开放。

5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传统存在差异

在阅读传统上, 中国高校以“读书明德”为主要阅读传统, 强调通过读书“明明德”, 成为道德高尚的圣人、贤人、君子, 将道德传统作为阅读传统精神内核的一部分。至今很多中国大学的校训仍将“道德”作为核心理念, 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四川师范大学的校训是“重德博学, 务实尚美”, 北京邮电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 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是“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 求是创新”。

而西方高校以“读书明哲”为主要阅读传统, 这一阅读传统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文化传统, 强调通过阅读去思考, 通过思考去明白哲理, 将哲学而非道德作为阅读的目的, 道德强调对是非的判断, 而哲学强调对自由的思考。因此,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在阅读传统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受到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 中西高校在历史文化上存在着许多差异, 这就决定了中西高校阅读文化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中西高校的历史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中国古代大学的起源要早于西方古代大学, 但中国古代大学起源于统治阶级的贵族教育,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王室贵族或高级政府人员, 如西周时期的“太学”就是定位于此。而西方古代大学的起源于社会文化的进步, 是民间学者自发创办的教育机构, 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其定位是公民教育和平民教育。中国古代大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人文道德知识主要教育内容, 强调国家的主体地位;而西方古代大学以数学、几何等自然科学和哲学、宗教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 强调个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的学术精神。

其次, 中国近代大学的起源要晚于西方近代大学, 这正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滞后于西方文明进程的体现。中国近代大学产生于抵抗外辱、民族觉醒的时代背景下, 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科技文明, 而西方近代大学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变革中, 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革新与转型, 是启蒙思想和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此外, 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同样晚于西方现代大学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 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苏联模式。与西方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相比, 苏联模式更强调专业教育, 优先考虑以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为主导的国家发展, 旨在培养高度熟练的专家。而西方教育模式更注重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 其教育理念是以个人主义和民主主义为指导下优先考虑个人发展, 重视人的协调发展和能力培养, 培养健全的人, 旨在为职业生活打基础, 做准备。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摆脱了原有诸多体制弊端, 在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上学习西方之长, 日益开放完善, 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与世界高等教育之林。

参考文献

[1]赵丹妮.浅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J].改革与开发, 2010, (5) .

[2]杨尤嘉.浅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J].图书馆界, 2010, (5) .

上一篇:一年级舞台剧剧本下一篇:小学生课后教育托管班学员家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