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2024-06-29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共9篇)

篇1: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国古建筑以均衡对称的方式形成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征,西方古建筑以立体感官、单一布局为特征,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二者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1.庭院式的组群布局2.轴线的空间艺术

方古建筑的特点1.立体感官,单一布局2.神亿陛和宗教性

差异:

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3.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

4.建筑价值的不同,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

文化内涵:

中国:实务精神、恒久变易观念、中庸思想

西方:立与自由、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篇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数字本身的功能只是计数, 七本身也是是一个数字, 它本身的词汇意义只是:“数目。六加一所得。”而数字“七”是一个在世界各地受到普遍尊崇的神秘数字, 在西方文化中一直和宗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七”也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

在西方一些古文化的天文历法中, 很早就将一个星期的周期定为七天。在《圣经》中, “七”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数字, 约书亚带着七位祭司绕耶利哥城而行, 绕到第七次时吹响第七个号角, 城墙便倒塌下来;《圣经》故事和传说也体现了“七”的神秘, 如圣母玛利亚有七件乐事和七件悲哀事;基督教主要的祈祷文由七部分组成;更重要的是基督教徒们相信上帝在七天内创造了世界, 基督教认为天有七重:第一重天是纯银的, 是亚当和夏娃居住的地方;第二重天是纯金的, 是约翰和耶稣的住地……第七重天是由不可言传的圣光构成, 是上帝和最高天使的居处, 是极乐世界, 是天堂。英语“in the seventh heaven”表示极端的快乐 (extremely happy) 。在英语民族人们的大脑中, “七”的魅力是不容忽视的。当被问到哪一个数字最吉利时, 人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The lucky seven。”此外, 美国著名波音公司的客机都冠以“7”的芳名, 如波音“737”、“747”、“757”、“767”等组成了高贵的波音公司“7”的家族。

在中国数字文化中, “七”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七”所涉及的文化在中西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古书《易经》中有这样的话语, “反复其道, 七日来复, 利有攸往”, 以及“反复其道, 七日来复, 天行也”, 即认为阳气循环往复, 以七天为一个周期, 这与西方将七天定为一个星期相吻合, 说明在认识世界中中西方是完全一致的。

但很明显的是“七”在西方文化中, 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是一个代表神圣和吉祥的数字。而在中华文化中, 数字“七”被赋予了正反即吉凶两方面截然不同的含义, 可以说是最神秘的一个数字。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 “七”这个数字大量出现, 往往和“神仙”、“伟业”、“壮举”等连在一起出现, 是吉祥、崇高和幸运的象征。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用七天完成了开辟鸿蒙和创造万物的开天辟地的过程;七仙女化彩虹出现, 人们认为是祥瑞之兆;太上老君炼丹需要七七四十九天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七”被定义为是阴阳与五行之和, 即儒家所谓的“和”的状态, 也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 都与“善”、“美”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周易》中, “七”是天道循环往复运行的周期数, 《周易·复卦》中有“反复其道, 七日来复, 利有攸往”之说。

“七”作为禁忌数字, 来源于人们避凶趋吉的意愿。在我国某些迷信心理比较严重的地方, 尤其是农村, 农历的七月初七为凶日, 是绝对禁止嫁娶的, 这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七年之痒”绝对让人们头疼不已。而“七出”, 是封建时代休妻的七种理由, 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和恶疾, 丈夫可以用其中任何一条为借口命妻子离去”封建男女不平等的陋习, 也印上了“七”的烙印。在中国文化中, “七”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如中国民间丧葬祭祀活动七天为一个忌日, 祭奠亡灵时讲究“头七”、“二七”……“七七”, 直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孔子作了一个噩梦, 七天之后便一命归西。在汉语言中, 以“七”组成的习语大多带有贬义, 如:七窍生烟、七零八落、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上八下、七擒七纵、七扭八歪等。

在基督教文化中, 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 第七天为休息日;圣母玛丽亚有七件快乐的事;主祷文共有七部分;圣灵有七件礼物等。因为与宗教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 所以, 在西方, “七”绝对是个神圣的数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基督教《圣经》的《创世纪》记载上帝用七天时间完成了造人造世界的行为。而且在那场毁灭性的大洪水到来前, 上帝告诉诺亚:“凡洁净的畜类, 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 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 也要带七公七母, 可以留种, 活在全地上。因为再过七天, 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 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 都从地上除灭。在天主教和基督教里有七美德之说, 数字“七”意味着完美, “七”美德是:诚信、希望、慈善、正义、勇敢、节制和宽容。正因为数字“七”与基督教紧密相连, 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对这个数字的喜爱, 宗教信仰赋予了这个数字更神圣、更崇高、更吉祥的意蕴, 所以在西方社会生活中, 人们赋予了它吉祥神圣的文化内涵, “七”象征着幸运、美满等意义。

由上可见一个对数字“七”其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就迥然不同, 这就启示我们,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的文化现象, 对于同样一件事物, 由于所处文化环境不同, 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狗”在中国文化中往往包含贬义“走狗”、“痛打落水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狗却是忠诚和幸运的代表, “you are a lucky dog”并不是骂人的意思, 而是“幸运儿”。

从交际的角度看,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 做事不喜欢走极端。做事留有余地, 把握分寸, 讲求和为贵, 不喜斗争。但是这种中庸平和的方式在西方人看来却是缺乏主见, 抑制了竞争和发展, 抑制了对真理的追求, 是社会不良现象不能被有效遏制。西方人更愿意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中国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比较谦虚, 习惯贬损自己提高对方, 对自己的表现说“还做得不够”、“微不足道”、“还差得很远”, 而对对方则是大加赞赏, 这样就让西方人不接, 因为他们的文化肯定自我认同的价值, 中国人的过分谦虚在他们看来是“缺乏自信”、“虚伪”、“无所作为”。中国人常常喜欢把触摸孩子的头部表示对孩子的喜爱, 但是在一些文化中却很忌讳, 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忌讳碰任何人的头部, 即使是对小孩子, 因为头颅被视作人体的最高部分, 随便触摸别人的头部就是对其一种极大的侮辱。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到, 数字“七”的词语意义和文化意义差异十分巨大, 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深层次的, “一是中外表达方式的差异, 二是中国思想及其方式的中的流变性, 三是对外国文化宗教哲学对文化表达的意义”。 (任真2013) 。这就启示我们汉语教师要注意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不同, 注意更深层次的中外文化差异, 注意培养自己作为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中外文化深层差异意识。汉语的思想表达形式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 相较于其他国家都显得简单而丰富。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则是侧重于逻辑的表达, 通过逻辑确定概念、定义。自然他们就无法理解中国一些文化的深层含义, 而对于一个国际汉语教师来说, 学习与理解其他文化的宗教与哲学背景, 有助于深刻理解文化差异, 避免文化冲突。对于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际汉语教师来讲, 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更多地注重词与概念的辨析, 很少意识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中国特色的思维与行为特点。而正是后者造成了对概念、词汇理解与使用的巨大中外差异, 尤其是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和文化交流中, 既不应固执的按照自己的方式照本宣科, 让对方一头雾水, 也不应无条件的顺应对方的文化, 而是要通过事例来讲解中国文化方式的道理, 说明为什么要这样。

篇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关键词:中西审美文化 差异 原因 意义

中西文学的审美既是相似的,又各自有其不同的表现,因为他们根植、沉淀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表象的差异实质上揭示出的是深刻的文化渊源,本文试通过对审美的差异、差异之原因以及意义等几方面的探讨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审美差异的表现

1.审美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人讲究“和谐”,也就是说强调事情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而不是仅仅孤立地、静止地看待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强调审美主体应适当的摒弃理性的束缚,超越空灵,进入到审美对象之中去,来体悟这种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社会的完全交融的哲理,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都是把人与自然相映照。

西方人则不同,侧重于“思辨理性”。他们注重局部和个体,专注于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进行专门而精确的研究。他们追求“多样统一”、“天人相分”等文化观念,侧重于由个别到一般、由低到高、由部分到整体的理性把握过程。

2.审美价值观的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审美价值上中西方也表现出各自的侧重。以善为美是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的原则,其核心是“善”。而西方传统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 “真”。作为价值范畴的“真”,是认识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西方艺术的求真性就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 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审美的性别倾向不同

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偏向综合而疏于分析;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弱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推理等等。这些中国人所具有的特点与男女性别在性格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对照,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是有一定的女性倾向的。中国人在生活情调上好静,大多智者的形象都是“气定神闲”、“静如处子”。 西方人则不同,自古希腊开始,西方人一直受到航海和商业文化的侵染,由此培养出了一种外向的、好斗的、征服性强的海洋性的民族性格,无论是对于自然界还是人类自己无处不表现出来。面对自然界,西方人善于把其作为主体的征服目标,做出各种探索性活动。

4.审美功能不同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其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这种注重人文道德的文化传统的积极作用是对平民百姓起到了教化、陶冶的作用,也对国家安定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往往因道德约束太多,而扼杀了文化的灵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及审美价值。在西方文化中也有道德功能,但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是其艺术审美的愉悦功能要多于道德功能。

二、审美差异的原因

首先,从自然因素来讲,中西方审美差异是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古代中国东面临海,西、北被高山所包围,特殊复杂的地理环境使中国长期与其他文明古国相隔绝,中国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自给自足。中国文化主要属于“大陆文化”,惜别怀乡、安土重迁、安贫乐道,这些都是大陆文化的生成背景,因而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封闭、保守、墨守成规的心态。

而西方人处于海陆交错、海岸线长、岛屿众多的地理环境之中,在很早航海业和贸易就比较发达。他们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并由此孕育除了敢于冒险、不断征服的海洋民族性格。这在西方早期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中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再者,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也与其哲学理念有关。中国审美哲学的起点是“道”, 中国的“道”无论是在儒家那里还是在道家那里,都是难以用精确逻辑的语言加以表述。老子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在西方哲学中,审美起点是“逻各斯(Logos)”,“逻各斯(Logos)”被看作是一切事物的起源,万物皆由此而生。它也是西方的传统思想,蕴涵着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这种二元对立是我们理解西方自然价值观念的重要部分,诸如本体与现象的对置,神与万物的对置,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等等。

三、审美差异的意义

通过对中西审美方式差异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审视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每种文化都来源于某种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正确的阐释、并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就势必离不开对中西文化审美方式的关注、思索和探究。我们应认识到中西审美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寻求其向现代社会、现代价值观念转换的最佳途径,使现代中国能够充分吸收借鉴中西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使中华民族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世界各种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李泽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类[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4]徐挺.文学欣赏(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篇4: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1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范围存在差异

在阅读范围上, 中国古代社会数千年间仅仅将《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作为古代高校主要阅读范围, 并形成了所谓“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经典文本, 将古代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范围局限于这些有限的儒家经典, 而对其他自然科学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则视为“雕虫小技”和“稗官野史”加以否定, 甚至通过禁书、毁书等专制手段来限定阅读的范围, 使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长期局限于儒家文化视野范围之内, 直到近代才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书籍, 睁开眼睛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自强”。而西方高校在阅读范围上更加开放多元, 善于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 近代以来则在高校提倡以人文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通识教育”, 阅读范围非常广泛而较少受到限制。

2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存在差异

在阅读方法上, 中国高校阅读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以勤奋为核心, 如“韦编三绝”、“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著名成语典故都是鼓励勤奋读书, 以勤奋的自学钻研和重复式的背诵、阅读作为最主要的阅读方法, 主要是为了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则更加自由、自主, 以个人的自由式浏览和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主要阅读方法。如古希腊著名学者苏格拉底创立了一套独特的阅读教学法, 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 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 而他的“产婆术”阅读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 是要引导人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某种概念时, 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结合阅读内容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 他也不直接纠正, 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此可见, 中国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强调勤奋和记忆,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方法则更加注重启发和思考。

3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目的存在差异

在阅读目的上, 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以读书求仕为主要阅读目的, 这与“学而优则仕”的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密不可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千钟粟”, 将读书作为安身立命和谋求职业地位与社会地位的工具, 使古代高校阅读文化附加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中国古代高校阅读文化在阅读目的上同时强调阅读的道德意义和社会意义, 如北宋著名学者张载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将阅读的目的定位于极富责任感的个人历史使命和崇高的社会大同理想。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主要以知识的理解、思考和阐发为主要阅读目的, 将阅读定位于接受和思考的过程, 强调阅读对于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 将阅读看作是学习和思考的基本途径, 既不强调对文本的背诵记忆, 也不强调文本的道德教化意义, 而是将个人作为阅读的主体, 在阅读目的上更加多元化。

4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存在差异

在阅读理念上, 虽然中西高校阅读文化都并不否定阅读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 如孔子认为阅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 但是受封建社会主流文化影响, 中国高校自古以来就树立了以“忠君”、“明德”等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阅读理念, 将道德标准作为评价阅读价值的核心标准, 将阅读的功能定位于道德的教化和封建伦理秩序的维系, 过分强调阅读的道德教化作用, 而对阅读的思维启发意义重视不足。

而西方高校深受以“自由”、“思辨”为核心观念的古希腊文明的传统影响, 尽管中间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冲击, 却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阅读文化基本理念, 并对现代西方高等教育和高校阅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较为单一和保守, 而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理念更加多元和开放。

5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的阅读传统存在差异

在阅读传统上, 中国高校以“读书明德”为主要阅读传统, 强调通过读书“明明德”, 成为道德高尚的圣人、贤人、君子, 将道德传统作为阅读传统精神内核的一部分。至今很多中国大学的校训仍将“道德”作为核心理念, 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四川师范大学的校训是“重德博学, 务实尚美”, 北京邮电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 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是“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 求是创新”。

而西方高校以“读书明哲”为主要阅读传统, 这一阅读传统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文化传统, 强调通过阅读去思考, 通过思考去明白哲理, 将哲学而非道德作为阅读的目的, 道德强调对是非的判断, 而哲学强调对自由的思考。因此, 中西高校阅读文化在阅读传统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受到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 中西高校在历史文化上存在着许多差异, 这就决定了中西高校阅读文化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中西高校的历史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中国古代大学的起源要早于西方古代大学, 但中国古代大学起源于统治阶级的贵族教育,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王室贵族或高级政府人员, 如西周时期的“太学”就是定位于此。而西方古代大学的起源于社会文化的进步, 是民间学者自发创办的教育机构, 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其定位是公民教育和平民教育。中国古代大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人文道德知识主要教育内容, 强调国家的主体地位;而西方古代大学以数学、几何等自然科学和哲学、宗教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 强调个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的学术精神。

其次, 中国近代大学的起源要晚于西方近代大学, 这正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滞后于西方文明进程的体现。中国近代大学产生于抵抗外辱、民族觉醒的时代背景下, 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科技文明, 而西方近代大学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变革中, 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革新与转型, 是启蒙思想和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此外, 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同样晚于西方现代大学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 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苏联模式。与西方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相比, 苏联模式更强调专业教育, 优先考虑以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为主导的国家发展, 旨在培养高度熟练的专家。而西方教育模式更注重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 其教育理念是以个人主义和民主主义为指导下优先考虑个人发展, 重视人的协调发展和能力培养, 培养健全的人, 旨在为职业生活打基础, 做准备。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摆脱了原有诸多体制弊端, 在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上学习西方之长, 日益开放完善, 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与世界高等教育之林。

参考文献

[1]赵丹妮.浅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J].改革与开发, 2010, (5) .

[2]杨尤嘉.浅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J].图书馆界, 2010, (5) .

篇5:色彩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意义差异

关键词:色彩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红色(red)

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中国人结婚往往新娘穿红袄新郎戴红花,过年喜欢贴红色对联,公司企业开张庆典时要剪红绸带,商界也有很多由“红”字组成的常用语,如:红利、红运、分红、开门红、满堂红等。红色又可以引申为受社会好评、受上级重用等意义,如:走红、红人、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等。

但在西方国家,红色则更多地被视为残暴、血腥和灾祸。如:red ruin(火灾),a red battle(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同时它也象征危险、警告,如: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 flag(危险信号旗),red light(危险信号),red card(足球等的红牌)。在经济生活中,红色还表示经济紧张、赤字、负债等,如:in the red(负债),go into red ink(财政赤字)等。

二、白色(white)

在所有的颜色中白色是最淡的。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白色在英语中象征着庄严、纯洁、清白、高雅和美德。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以喻示新娘的圣洁以及新婚夫妇爱情的纯洁和忠贞。英语中还有一些表达方式,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 men(高尚、有教养的人),the white day(吉日),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white market(合法市场)。

而白色在中国属禁忌色,有凶兆、死亡和不吉祥的文化含义,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都要身穿白色孝服以示悼念。在汉语中“白”还表示“徒劳、无代价”之意。如:白送、白费事、白手起家。

三、黑色(black)

黑色是所有颜色中最深的。由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和东西方文化的互相渗透,黑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其共同性。英汉两种文化中黑色都有“不好、邪恶”的意思。英语中的Black Friday是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

另外,黑色还有“庄重、高雅”的意思,在庄重的正式场合,西方人一般穿黑色礼服(black suit)。黑色还是死亡和哀悼之色,西方人在参加葬礼时常穿黑色服装。在汉语中,黑色还象征严肃、正义,如传统京剧中包公、张飞的黑色脸谱。

四、黄色(yellow)

黄色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众所周知,黄色曾经是中国人崇尚的颜色,具有崇高、尊严和权力的象征意义。如人们称皇帝的“龙袍”为“黄袍”,称天子的“诏书”为“黄榜”。但是受西方文化中“黄色”的影响,现在黄色已带有“淫秽、色情”的含义。在西方文化中,黄色往往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衣服的颜色,所以黄色非但不尊贵,反而象征着卑鄙、懦弱。如:a yellow dog(卑鄙的人),yellow-belly(胆小鬼)。

五、蓝色(blue)

蓝色在中西文化中似乎没有相通之处。在中国文化中,蓝色常让人联想到博大恒久、恬淡宁静与浪漫美好,如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而在西方文化中,蓝色一方面象征着尊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贵族或王族,如:He i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一个真正的贵族),blue book(名人录)。

六、绿色(green)

绿色是生命之色,昭示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双重性,绿色可以表示侠义,如绿林好汉。而男人戴绿帽子则意味着其妻子对他不忠。在西方文化中绿色表示的意义也比较复杂,绿色象征着和平与希望,如:in the green(血气方刚),remain green forever(永葆青春),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

通过以上基本色彩词意义的对照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色彩在中西方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我们要深入了解东西方价值观念、风俗人情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把握各种色彩词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信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对等交流和融合。

参考文献:

罗平,赵爱华.色彩词在中西文化中的联想与运用[J].沧桑,2009(03):254-255.

篇6: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1 中国文化与红色

1.1 象征喜庆欢乐与吉祥

在是日常生活中, 红色是庆典活动或欢庆场面的主色调。如春节期间, 家家户户要张贴红色的春联和福字, 挂红灯笼;传统的婚礼中, 新娘要穿红色的衣服、蒙红盖头、坐红色的花轿、贴红色的喜字、点红色的蜡烛, 连参加婚礼的人们也要送一份“红包”表示祝贺;民间喜得贵子的人家要用“红鸡蛋”分送亲友以共享喜悦等。就是现在的一些商业庆典活动中, 比如典基、落成、开业剪彩等活动中, 人们也用大红绸缎做成红花表示喜庆。

1.2 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

在政治生活中, 红色象征革命和政治觉悟高。在革命战争时期有“红色政权”、“红军”、“红色根据地”、“赤卫队”等;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期间, 与“红”相关的词语更是铺天盖地, 如“红旗手”、“红色江山”、“红卫兵”、“红司令”、“红宝书”、“红心”等。

1.3 象征顺利和成功

在事业中, 红色象征着成功, 受人重视。如开门红、满堂红、红红火火、红日高照等表示发达、兴旺、顺利;而红榜、红角儿、红极一时、红得发紫、走红、红人都表示备受欢迎, 事业成功。

1.4 象征美丽和健康

在表述人的体态和特性方面, 红色常常象征着美丽和健康。如汉语里常讲的“孩子的脸红扑扑的”, 意思是说他 (她) 长得乖巧可爱;而形容一个人“红光满面”, 是说这个人很健康、有精神。在旧时, 人们对青年女子有很多的称呼:“红妆”、“红粉”、“红粉青蛾”、“红颜”, 少女的住房称“红闺”, 所用的信笺称“红笺”, 化妆所用的胭脂和铅粉称为“朱粉”, 美人的肌色称“红玉”等。

2 西方文化与red

2.1 象征喜庆

在西方文化中, red虽也象征喜庆, 但意义并不广泛。Redcarpet (红地毯) 是迎接贵宾用的, 表示隆重欢迎;red-letterday是指的纪念或庆贺的日子, 这是因为古时候天主教会用红色的文字把节日和神圣的日子写在日程表上。但对于西方的婚礼, 新娘的礼服却是白色的。

2.2 象征鲜血与暴力

在西方文化中, red的意义恰恰相反, 多是血腥、暴力、危险的代名词。如red reve ng e (血腥复仇) , r ed re vo lu t io n (赤色革命) , red activity (左翼激进活动) , the red r u l e s o f t o o t h a n d c l a w (残杀的暴力统治) , red battle (血战) 。同时, red在表共产党或共产主义的意义时, 有时会含有辱骂的意味, 如red belt指前苏联或共产党控制的赤化区。

2.3 象征不受欢迎, 令人讨厌

在西方文化中, red还用来形容不受欢迎的事物。如:red eye (红眼) 是指因为喝了些廉价低劣的威十忌, 眼睛就会发红, 故称“红眼”, 当然这与汉语的“红眼病”完全是两码事;red chicken指粗制的海洛因, 俗称“红鸡”;red tape (红带) 是指繁文缛节、, 官样文章;red flag是指使人生气的事。

2.4 象征亏损与负债

在西方国家, 会议上习惯用红墨水记借款, 因而现在常常用red来形容亏损和负责。如be in the red负债, out of the red扭亏为盈, red ink/figure赤字, red-baiting在美口语中指扣赤色分子帽子进行政治迫害, red balance赤字差额, a red month赤字月等。

3 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原因

对比“红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热烈的情感, 多用于褒义的表达。而在西方文化中, red, 总是象征着暴力、鲜血的消极的情感, 代指不好的事物, 多用于贬义的表达。

探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中对认识事物的背景和角度不同。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太阳, 因为烈日如火, 其色赤红。我们的初祖在祭祀巫舞的过程中, 对阳光有—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 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古人还认为:“日至而万物生” (《淮南子·天文训》) , 太阳是使万物繁茂, 生机勃勃, 令人振奋的原因, 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 把红色用于美丽健康, 顺利成功等褒义含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 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 因西方文化中的red主要指blood (血) 颜色, 而blood在西方人心日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源”, 一旦血液流失, 生命之花也就凋谢了。所以red就会使西方人联想到了“暴力”和“危险”等不好的含义, 因而对红色产生了一种禁忌。所以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 (Dawid Hawks) 在翻泽《红楼梦》时, 考虑到红色会引起西方人不好的联想, 就按原书名《石头记》来译为“The Story of t h e S t o n e”, 同样, 美国作家霍桑 (H a w thorne) 的小说The Scarlet Letter在大多数译文中都直泽为《红字》, 所以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根据这—书名很难联想到其内容和婚外情有关的, 和罪恶有关, 也更难解读文中“血红的A字”的真正含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西方对红色 (red) 的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 而这些理解的差异正代表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差异。因些, 对颜色词语的研究, 可以探寻中西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风俗和价值取向及语言表达等。伴随着中英两种文化交际的广泛与深入, 通过对颜色词的显性文化现象的分析, 将会对文化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 1994.

[3]王福祥, 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篇7: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小学英语学习;对策

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词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世界各国情况不一样,给它下的定义也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各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财富,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这就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各种生活方式以及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等。美国的一位教授查斯顿在讲授狭义文化时提出了44个方面的内容,如家庭、教育、职业、身势语等。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1.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具体来讲,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观念文化和交际文化方面。比如中国与他人交流讲究含蓄,而外国人则比较直接豪爽。在中国很在意客随主便的习惯,而外国人很难理解这一点,他们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中国人总是回答“随便”,但是外国人很害怕这样的回答,他们觉得直说就好。其实这也是有根源的,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以农为主,生活节奏比较慢,从而形成了含蓄内敛的礼节,相反,英美等西方国家较早的进入了工业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因此就养成了直爽的交际习惯。

2.生活习惯的差异。除了文化的不同,最为明显的差异还表现在生活习惯中,尤其是风俗习惯差异性很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生活习惯上的矛盾。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仍然有一些习惯用语难以改变,就像见面打招呼的时候,总是习惯说“你吃了吗?”,“你去哪里?”,这些口语习惯在西方人看来,会很反感,他们觉得问去哪里似乎侵犯了隐私。

3.价值观念的迥异。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时间就是金钱,注重保护人权等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大部分的价值观念的取向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在相互交换礼物方面,中国人看重的是礼物的价值,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礼物的内涵,虽然礼物小但需要情谊真。这种价值观念也和中西方社会的经济体制有一定的关系,西方人的特点就是公私分明。

二、小学英语学习现状

由于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汉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英语的学习普遍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学习者在学习时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对于语言的学习而言,语言环境的创设和文化知识的领悟对于学习者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且提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次,学习者在学习时缺乏正确的语言意识以及良好的语言习惯。有部分学习者在学习时只是单纯的一字一句的进行互译,缺乏对汉语和英语语言的逻辑习惯的了解,长此以往导致语言表达不清,使人难以明白。再次,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除此之外,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学习水平,小学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单一,很多学校的教师只是单纯的传授课本的知识,而忽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以及学习技巧的指导,对学习者小学英语的掌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小学英语学习的对策

1.放弃单一的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率。正确的小学英语学习策略是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水平的关键,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习者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小学英语知识及学习方法,而不能积极的调整学习策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学习者把学习小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对单词的简单重复机械的记忆,知道了单词的意思,但不了解这个单词背后的故事,不能全面的把握其准确的含义。因此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正确的学习策略成为小学英语学习的关键。

在构建小学英语学习策略时,学习者要正确分析中西方英语文化知识的差异性,丰富小学英语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增加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放弃单一的学习方式,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英语学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英语文化知识,领悟英语文化知识的内涵,进而实现小学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

2.改变英语学习的思维定势,提高小学英语学习能力。学习者在掌握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后,在进行小学英语学习时就需要注意这些方面,尤其要改变原来逐字逐句学习的思维定势,根据语境灵活进行学习,真正提高小学英语学习的水平。

篇8: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纵观中华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从盘古开天辟地为始, 到诸子百家春秋斗艳, 再到现代中华锤炼精深, 终究形成了如今异彩丰呈, 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浏览花样繁多, 技巧各异的饮食文化形式后不难发现, 其内涵之博大, 意蕴之深广, 不仅深深影响着中国人, 同时更凝聚着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的大家庭。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 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工业设计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厨具设计即是工业设计的一个分支, 其主要针对厨具以及相关厨房用品进行设计, 最终在强化产品的视觉传达效果的同时, 以便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将审美艺术践行于实际的厨具设计之中, 不断的推动我国厨具设计事业的前进。厨具设计中明确消费群体是设计的前提, 将厨具所针对消费人群放大进行分析, 需针对不同宗族, 不同地域人群进行设计, 也就是说需结合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开展设计。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饮食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期沉淀而凝结的文化精髓, 在物质社会逐渐丰盈的前提下, 人们开始逐渐探索饮食, 在制作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方式流传至今。中西方文化不同因此往往饮食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从文化的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不同地域, 不同风俗, 不同民族街有着自身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下, 饮食文化是其典型代表之一, 在武陟人民高速发展的古代, 中国饮食文化逐渐下意识化方向发展。而烹饪也不简单仅仅是做食物如此简单而已, 它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满足肉体欢愉的前提下, 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愉悦的快感[1,2,3]。中华饮食文化积淀五千年文明的精神成果, 古人对于饮食有着自身的青睐方式, 虽然饮食文明不同于艺术文明更加引人注目, 但是饮食文明却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基本生活。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古代对于美食有着崇高的敬仰, 如祭祀祖先也通产运用家畜, 或上供糕点等,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饮食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与西方饮食文明相比, 中方饮食文明不再按照菜谱做菜, 而是跟随人们的心灵, 是一种任意方式的表达, 在中方餐饮中任何一种菜品都可再次进行加工, 即在原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操作, 而这一操作过程却不破坏原油的菜色, 如东北菜系, 猪肉的做法, 东北冬季寒冷, 人们需在冬季增加更多的热量, 大快朵颐的吃上一口猪肉, 笑容在人们脸上绽放, 这就是东北最为淳朴的表现, 而在夏季, 人们则倾向于清淡饮食, 而同样作为的饮食所需的猪肉在这时也就可搭配其他青菜加以烹炒。中国地大物博, 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如四川一带喜辣, 江苏一带喜甜, 因此即使是同一道菜两地之间的做法也将有着一定的差异[4]。这一点在潘守永先生的《三峡饮食诸题》中也曾针对麻辣鲜咸的不同差异进行了论述, 以川菜为例, 在引进川菜后, 这种饮食也将随着该地区的文化为逐渐进行改变, 这种方式也被潘守永先生视为饮食文化的适应性[5]。

对于西方饮食, 可以应理性的词语来形容, 西方菜色相对来讲较少, 且在口味上也没有过多的变化。但也就是这种单调的美食文化在发展中也获得了众多的好评, 并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 逐渐形成具有规模化的生产方式,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汉堡等快餐。在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快餐文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而在全球范围内, 这种饮食皆可以保持同一种风味, 虽然不能改变其风味, 但西方人为了扩展饮食的影响范围而做出了诸多的努力, 譬如汉堡面皮, 为了获得汉堡的最佳风味, 可得及人员专心研究汉堡面皮的存放时间以及是湿度, 其发现湿度增大的面皮在食用中无法保持原有的口感, 进而结合这一研究结果, 总结出汉堡面皮在店内存放时间的期限[6,7]。而为了促使饮食文明的逐渐扩展, 在工业化的推动下, 饮食文明逐渐引进工业生产, 譬如炸鸡块的机械等, 运用此种机械不仅可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更可以保证鸡块的味道统一, 这种不懈的追求也造就了当今西方饮食文化的极大发展。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对厨具设计的启示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情感, 而这其中, 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杰出代表, 是彰显中华民族感性与包容的具体体现。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其烹饪形式中无尽的文化气息与民族精神是不可忽视的重点所在。美食是一种情感, 中国人应用其凝聚家族, 一家人日乐融融吃饭也是最为开心不过的事情, 因此在中国餐饮文化系凝结了众多的情感, 这也是中西方饮食文明之间的一大不同之处。针对不同的餐饮文化下, 其出厨具设计也将有着一定的差异。详细如下:

(一) 中西方饮食文化文化差异对厨房设计的启示

整体厨房是当前较为火热的设计空间, 该设计空间巨大, 且具有较大的潜力。整体厨房设计的兴起与饮食文明发展息息相关, 整体厨房设计需要联系一整套的影响因素, 譬如中西方在饮食之间的操作差异等, 在电视或书籍上看到开放式厨房, 开放式厨房的明亮一直令人羡慕不已, 但开放式厨房多适用于西方家庭, 中式餐饮中对于油量的使用远远高于西式餐饮, 而即使是“四面八方不跑烟”的油烟机也不能完全的解决中式餐饮中油烟的问题, 因此开放式厨房设计仍然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厨房设计师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客户来逐渐实现梦想, 即在厨房设计时可悬着玻璃材质的材料, 在保证油烟散放的同时保证视线的清晰[8]。

在厨房设计时还需结合中西方饮食中菜市辅料的差异。通常中式厨房中需要储藏的辅料众多, 而这种观念尤其体现在北方菜上, 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 北方冬季菜品较少, 因而需在秋季储藏众多的菜品, 如白菜, 土豆等[9]。虽然在物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菜品储藏运输都可实现人们的及时需求, 但此种储藏辅菜的方式任然延续。针对此种文化方式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厨房时应尽量考虑到厨房的储藏空间, 并充分的预留出更大的操作台。而西方则多注重摆盘等, 煎炸的牛排等事物也有着固定的仪器, 这样就可大大降低油烟的排放, 如譬如在家吃炸薯条, 完全可以用空气炸锅等, 既不需要超大的储蓄空间也不需要过大的操作台。

(二) 中西方饮食文化文化差异对厨房电器设计的启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各种厨房电器逐渐进入到千家万户, 而随着厨房电器生茶工艺的日渐成熟, 在餐饮中逐渐解放双手也使得各种大中小型厨房电器颇受青睐[10]。从宏观角度分析厨房电器的类别, 可以分为烹饪类, 清洁类以及辅助类, 如洗碗机为清洁类, 电饭煲属于烹饪类。这些厨房电器主要来自于西方文明社会, 这也是西方一直所推动的快捷, 定量化的要求。

城市化进程的不但加快, 在快节奏生活下, 中国消费群体对于烹调类的厨房家电产品较为青睐, 但这种产品却无法满足中式厨房餐饮下的饮食需求。以当前家用最为常见的压力锅为例, 压力锅的使用可大大缩短烹饪的时间, 但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不是快速, 而是要品尝在食物制作中逐渐吸收汤汁鲜美的食物, 因此使用压力锅的用户也表示, 压出来的食物的确可缩短烹饪时间, 但口感却大大折扣[11,12]。而为了获得发展压力锅等厨房电器也逐渐升级, 压力锅不仅可以解压食物, 更可以用来煮饭, 但此种效果升级所产生的影响仍然不明显, 人们还是认为步入电饭煲碰触出来的米饭香。由此可见西方工业产物也努力进入中式家庭厨房, 但是幼儿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导致, 西方工业电器在使用中仍然不能完全的满足中式家庭的需求。

从当前的厨具设计来看, 除了家庭必备的电饭煲, 中式家庭中运用的微波炉等厨房电器还无法满足中国家庭的蒸、煎、煲汤等用途。而从此方面来进行分析的, 可见厨具设计有着较大的潜力空间, 而想要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厨具设计, 即应从中西方不同饮食差异着手, 结合中西方的饮食习惯以及烹调方式, 设计出更加符合各地区需求的厨房家电[13]。譬如针对微波炉, 由于西方在使用微波炉时通常使用的是纸质或塑料的制品, 而中式厨房中多习惯运用金属器皿, 但众所周知, 微波炉中不可运用金属器皿, 以此将会发生爆炸, 但对于老年群体等多不知这一常识因而通常将为容易引起爆炸, 发生危险事故, 因此这就要求在设计微波炉中, 可增加金属报警器, 但微波炉中放入金属后就将会发出报警, 来提示做饭的对象。

此外在西方餐饮文化影响下, 众多的厨房电器都采用了标记刻度的方式, 以此便于操作, 但此种方式并不适用于中国各地区, 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的饮食习惯有着一定的差异, 因而此种规划好的制作方式在使用中如同“鸡肋”, 这种富有西方智慧结晶的产品, 在中国餐饮处方中也显得较为呆板。因此在进行厨房电器设计时应采用折中的方式, 在引进西方电器时加以进行调节, 对于一些具有明显刻度的标记可调整成为模糊方式, 将更多的主动权回归到人们手中, 而并非让人们成为只会简单操作机械的个体。实际上烹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用心做菜, 将真心放置与烹调中也会使得烹调出的食品更加具有情感化, 这也是中国人所一直追求的美食境界。对于大众家庭来讲对不会对美食以及烹调要求譬如美食家一样高, 但对于家庭的关爱, 对于爱人的亲情都在饮食中所体现, 这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延续[14]。

中华文明在延续的过程中逐渐创新的, 但一些传统古老的方式仍然被当今人们所推崇, 如油的使用, 不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 都是中式厨房中所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在西式厨房中用油量则有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也在厨房电器设计中需着重的注意。例如微波炉的使用, 中式菜品在使用微波炉后经常会出现油渍飞溅的现象, 而此种现象却使得微波炉很难以清理, 而当前为微波炉尚未有可拆卸的设计项目, 以此在今后的微波炉设计中, 可添加可拆卸内壁, 这样就可实现便捷的清洗。微波炉电气设计发展方向说明了当前中式厨房电器不应继续沿用西方烹饪的方式, 而应该对厨房电器进行持续性的调节, 不能一味的引进, 而是要针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对其进行实际性的变革, 以此使得厨房电器更加符合中式家庭厨房[15]。譬如洗碗机的只用, 西式厨房中多餐盘, 而中式厨房中多碗筷, 而西式洗碗机只是更加青睐于洗盘子,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针对碗筷等进行清洗。在增加人性化设计的同时, 尽量控制电器的价格, 节能环保, 只有全面的综合多种项目要求, 才能更好的适用于中式家庭厨房。

结论

综上所述, 从饮食文明的角度下来探索厨具设计, 这一出发点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当前社会不断发展, 经济贸易的往来促使全球向地球村发展, 在不同文化的汇聚下,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向现代文明之间所产生的碰撞是显然意见的, 对于餐饮文化, 西式快节奏的饮食文明扩张速度虽然快速, 但仍然不能取代中式餐饮文明下的人民的生活习俗, 故此在设计厨具时应结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并逐渐对其进行调节, 以此促使厨具设计产品更加符合中式家庭使用。

摘要: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全球交流不再具有重大隔阂, 在各个经济贸易交流的过程中, 文化也随之逐渐渗透。中西方由于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导致其饮食风俗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都将对当代厨具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当代厨具设计中不仅应针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进行探索, 更应结合设计所针对的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以此促使设计出的厨具更加符合现代人使用, 并具有自身丰富的文化特色。基于此, 本文以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为出发点, 探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对厨具设计的启示。

篇9: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影响;翻译

一、引言

翻译学里的目的论将翻译划归入人类行为的研究范畴之内,人类的沟通交际受到言语环境的影响制约局限,而语言环境又是根植在文化习惯当中的,所以翻译肯定受到译入文化和译出文化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对于语言翻译里的词义提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翻译人员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判断的全面体现。

二、英汉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英美文化里最为重要的一点价值观念就是个人自由,这是一种注重人人生而平等,以个人作为基本单元的文化观念,因此英美文化也被称为个人价值至上文化或者我文化。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孝和忠,人家交往过程中一般非常注重自我和交往对象间的关系,因此,中国的文化也被称之为集体主义文化和我们文化。比如中国人经常崇尚四海之内皆兄弟,大树底下好乘凉、仁义值千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经常将自己与所谓的自家人看作是一体,同时希望能够在自己之外寻找到安全之所。而英语谚语里却崇尚“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也就是“天助自助者”,“life is a battle”,也就是“生活就如战斗”,这些英美文化中的谚语都是在提醒人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才能够获得安全感和成功。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追究到本质就是文化差异的外在体现长时间生活于不同地区的人在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也有所差异,所以就形成了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比如西方人比较偏重于自然和科学技术,东方人则比较侧重于人文和伦理道德,西方人思维过程中一般比较侧重于竞争、求变、求异、逻辑、理性等,不同思维方式使得不同的民族根据不同的方式来创建营造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最终通过语言这一文化载体加以表达出来。这一思维方式上的不同造成在翻译过程中部分词语有着不同的引申意义,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一类的翻译陷阱。

(二)风俗习惯、地域、历史方面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文化一般都具有非常鲜明和显著地地域性,因此和对方的异质客观存在相区别,且这种异质肯定要通过语言来加以表达,比如英语里有很多对西风进行歌颂的诗篇,而汉语里却经常有对东风加以赞美的诗句,英语诗歌中经常抒写有关夏日的美丽,汉诗则经常描述春天的美丽,这些都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有着直接的关联。

英汉两个民族在生活习惯与风俗习惯上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认识和观察问题的方法、方式、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就话题的选取看来,英美人在交谈过程中比较忌讳涉及信仰、婚姻、收入、年龄等于个人信息相关的内容和话题,而国人一般见面就会问收入、婚姻、年纪等问题,再入英国人一般对狗都有好感,top dog表示重要人物,而中国人却在心理上厌恶和鄙视狗,这些在翻译中都需要加以注意。

三、英汉翻译里处理文化翻译的方法策略

(一)音译

对于在英汉翻译中很难找到对应词汇的有关文化内涵方面的词汇,可以使用音译的方法来翻译。美国可口可乐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第一次进入到我国市场时,被翻译为可渴可蜡,结果就是在印刷有这种翻译汉语标识的饮料上市销售时,很少有人过问或者注意,普通人都会联想到这种饮料是不是“味同嚼蜡”或者是“蜡制”的饮料,有这种想法又怎么可能有人青睐或者喜欢呢?后来将翻译改为“可口可乐”的表示方法,不但在读音上更加接近,也将产品的特点概括的精炼到位,蕴含口中快乐的含义,这也是之后“Coca-Cola”饮料在全国范围内风靡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日渐一日的坐上中国饮料大哥大的位置。

(二)直译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语言中原有的文化特征,我们还可以使用本节探讨的直譯法来翻译,这样不但有助于英汉文化间的交流,沟通,还能更好地丰富译文语言,比如在“paper tiger”这个词汇就首创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有关“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表述中,英语里原本没有这一词汇,美国学者斯特朗首先将其翻译为稻草人,毛主席不赞同,觉得直译为纸老虎更好,于是这一词汇在1949年首次在英语中出现,使用的就是“paper tiger”的直译,表示外表上看着强大威猛,实际上外强中干的物或者人,不但使得纸老虎的本意得到了保留,同时也丰富了英语的词汇体系。

(三)意译

英语和汉语不管是在内容层面还是形式层面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在直译的时候很难做好各个方面都能够不折不扣的让原文的民族文化色彩得到保留,这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比如“I tried to make friends with my new neighbors,but I got the cold shoulders.”翻译这句话里的“cold shoulders”一词时并不是翻译为“冷肩膀”,其真实的意思源于一个西方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在骑士风行的时期,骑士们扶弱济困、除暴安良,深受到人们的爱戴,所以骑士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是用美酒佳肴进行厚待,备受人们的尊宠爱戴,二普通的路人通常只能享受到一盘冷的前腿肉,自此以后“cold shoulders”一词就代表遭到冷遇,所以对这一句子的翻译应当翻译成为“我本想与新邻居交朋友,但是却遭到了冷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汉两个地区在地域文化和思想观念都诸多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对两个地区的语言文字表达也带来了非常多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弄清并把握好文化差异对于翻译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证翻译正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因素。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2]李源,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读书报告下一篇:八里桥小学对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