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

2024-06-23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精选十篇)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1

禁忌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现象, 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禁忌几乎无处不在, 按照禁忌的范畴来分, 可分为宗教禁忌和生活禁忌, 其中生活禁忌包含其中生活禁忌包含饮食禁忌、服饰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等方面, 本文主要从宗教和生活禁忌两个方面探讨各国文化的异同。

一、宗教禁忌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不同的信仰, 英语国家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 另外还有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中国的宗教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宗教不同, 禁忌也有很大差异。

1. 基督教禁忌

基督教忌讳拜除上帝以外的偶像, 进入教堂要严肃, 保持安静, 以表达对神的敬意。忌食带血的食物, 忌衣冠不整和在聚会或礼拜中吸烟等。同时,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 人们都记得耶稣被叛徒出卖, 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因此在耶稣受难日的当天, 绝对不能从事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 如:理发、钉马蹄, 钉钉子等。

2. 天主教禁忌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 除基督教的某些禁忌外, 天主教还有自身独特的禁忌。如:天主教的主教、修女和神父是不能结婚的, 因此他们的相关隐私如子女问题是不能问及的。参加丧礼忌穿色泽艳丽的衣服, 忌说笑;丧礼后两三星期死者亲属忌见客人, 一年内忌参加大型宴会或舞会等。

3. 佛教禁忌

佛教禁忌包含身体行为方面的禁忌如不杀生, 不偷盗, 不淫邪;语言方面的禁忌如不妄语, 不恶口;意识方面的禁忌如不贪欲等。因此, 信奉佛教的人忌吃荤食、不结婚、不蓄财。僧侣和教徒非常注重头部, 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部经过, 忌随便抚摸小孩子的头部。忌当着僧侣的面杀生, 喝酒, 吃肉。女士面对僧侣忌穿着暴露;对于女信徒, 在生理期间不得进入寺院朝拜, 以免亵渎神像。

4. 伊斯兰教禁忌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信奉者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在饮食方面, 信仰者忌吃自死和非正常死亡的动物, 忌饮酒。妇女忌外出工作, 忌与男子相互观看, 妇女在陌生人面前要带面纱。 (《中国实用禁忌大全》, 1991) (1) 他们认为妇女除双手、双足和面部外, 其余身体部位, 不能显露给丈夫以外的男子观看。在卫生方面, 禁止用右手处理污秽事物, 如大小便均需用左, 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尤其是事物。

二、生活禁忌

生活中禁忌很多, 比如在英国, 避免问他人私事, 不能插队, 忌购物时讨价还价等。下面着重谈一下饮食和饮酒方面的禁忌。

1. 饮食禁忌

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禁忌包含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两个方面。中国人的饮食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规矩而不是饮食内容上。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 包括动物的头脚和内脏。英语国家的人忌吃肥肉、粘骨, 忌食动物的头脚或内脏制成的食品。忌食狗肉、蛇肉等特殊动物制成的食品。忌食大蒜等有酸辣味道的食品。在饮食规矩方面他们也有一些禁忌, 如喝汤时忌出声, 进餐时忌狼吞虎咽, 用刀叉进菜时忌叮当作响。餐毕, 刀叉忌乱放。忌当众挑牙, 口中有食物时讲话。

2. 饮酒禁忌

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饮酒禁忌方面有较大差异。西方酒类繁多, 讲究不同场合, 不同饭菜配不同的酒。比如, 饭前喝开胃酒, 饭中喝佐餐酒, 饭后喝鸡尾酒或威士忌酒等。隆重的宴会上, 他们会一道菜换一种酒, 有时会把几种酒参在一起混饮。而中国人主张隆重场合喝一种酒, 混饮现象更是少见。西方人喝酒忌畅饮, 一醉方休, 而中国人忌牛饮或急饮。主人给客人斟酒宜勤, 但忌浅、忌溢。

三、社交禁忌

在英语国家里, 拜访某人需提前预约, 否则会打乱别人的安排, 造成不便。突然造访被视为粗鲁无礼的表现。以前中国人除了大事没有预约访客的习惯, 但随着社会节奏的较快, 预约访客逐渐开始实行, 但没有那么严格。在预约到达时间上, 中西方也存在差异。在西方晚到十分钟被视为正常现象, 美国人习惯晚到3-5分钟, 因为一般情况下女主人忙于饭菜, 饭前5分钟才有时间换衣服, 早到会使主人感到尴尬。在中国, 人们习惯于提前4-5分钟到达以示尊敬。

在西方国家, 隐私是最大的禁忌。与西方人交谈时切忌谈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年龄、收入、婚姻等。而在中国上述问题则被作为关注的话题加以讨论。中国人也有忌谈的东西如涉及个人尊严、缺点、短处等方面的事情。

在英语国家, 有一火不点三支烟的忌讳。也就是说点一次火只能连续给两个人点烟, 如果给第三个人点烟时需重新点火, 否则会给其中一个人带来不便。

英语国家的人们在传统的节日互送小礼品是常有的事儿, 但忌送重礼, 重礼被认为是一种行贿行为。在美国, 忌讳在公共场合或者业务交往过程中送礼, 忌讳送有公司标志的东西 (好像是在为公司做广告) 。在英语国家, 毫无缘由的送礼会使受礼者感到莫名其妙, 这和中国相似。

四、其他禁忌

关于颜色的忌讳。在欧美国家, 尽量少用黑色, 比利时人忌讳蓝色, 巴西人忌讳黄色。在中国, 忌用红笔写自己的名字和写信。

关于数字的忌讳。西方人把“十三”视为不吉利的数字, 公共场合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数字。“星期五”在西方被视为黑色星期五。据说耶稣是在这一天被钉在十字架上的, 亚当夏娃是在这一天偷吃禁果的, 大洪水也是在这一天爆发的。

中国人忌讳使用“四”和“三” (散的谐音) , 在喜庆场合避免使用这些数字。

由此可见,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 不了解对方国家的禁忌就会导致友谊破裂, 交际失败, 种族冲突等严重问题。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要想达到交际成功, 避免文化冲突, 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禁忌。通过深入的对比研究, 提高文化意识, 减少文化冲突, 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宗、聂嘉恩、郭全胜, 《中国实用禁忌大全》, 1991,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胡文中、杜学增,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1998,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对比 篇2

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文化及其传播

一、全球化问题的两种认识

在全球化问题上始终存在两种主要认识和态度。

一是把全球化看作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在政治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消弱和相互间依赖的加强;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

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把全球化看成是西方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即资本主义新一轮全球扩张导致世界性的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的加剧,其中所体现的不过是资本永无止境的欲望。

二、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两种观点

1.萨义德与汤林森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争论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汤林森认为, 当前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 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和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我们借用汤林森给出的这一框架介绍汤林森和萨伊德两位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针锋相对的争论。

(1)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

大多讨论文化帝国主义的学者都认为, 帝国主义依靠大众传媒传播、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汤林森:媒介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一方面, 媒介只是中性地、客观地传播信息, 并不存在将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强加于第三世界的问题;另一方面, 读者和观众有足够的自主性来抵抗外来文化的渗透。

萨义德:在媒介和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帝国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对现代媒介是否拥有同样的控制权, 以及帝国主义国家是否有意识、有预谋地利用媒介来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点上, 萨义德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

就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国家”的话语而言, 它指涉的主要是这样一种观点: 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不均衡, 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过去曾经受到、而且现在仍在受着帝国主义文化的威胁。

汤林森认为所谓的“文化威胁”论并不存在。在他看来, “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概念, 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都充满了矛盾。事实上, 大多数民族国家根本就没有同质的文化实体, 相反, 其内部充满了不同的氏族(ethnic)文化或地域(regional)文化的抗争与冲突。因此, 汤林森非常赞同当代学者安德森的看法, 认为民族国家与文化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 其本质乃是一种心理现象: 一种寻求互相认同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 萨义德同意汤林森的“文化开放论”与“文化交融论”。因此, 他诚挚地呼吁文化上的“国际主义”。萨义德也注意到, 不管是殖民时代, 还是冷战结束以来, 他所期望的文化之间的平等交往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东方, 东方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和西方平等的对话身份。因而萨义德号召第三世界抵制西方世界的扩张。其目的并不是以“西方主义”来对抗“东方主义”, 而是改变前宗主国与殖民地、主流与边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3)、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

汤林森主要反驳了一种功能论的说法:即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先锋, 其目的是通过文化层面的“同质化”, 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在他看来, 上述理论的错误首先在于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是经济决定文化而不是相反, 只有在人类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物质基础得到建立后才有“文化”可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不可能是经济的先锋。其次, 如果是文化社群自觉、自主地选择了资本主义, 那么即使资本主义的确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后果, 那么也没有理由对资本主义进行批评。

萨义德:汤林森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的自主性, 萨义德却正好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化的扩张为条件的。萨义德主要考察了欧美“东方学”的产生与帝国主义扩张之间的内在关系。欧洲的东方学研究一直与欧洲诸国此消彼长的斗争有关。萨义德还注意到, 在整个殖民时代, 西方世界许多“高尚”的文化现象都打上了帝国主义的印记,有时这些印记是暗藏着的。所以他强调“对位阅读法”: 即不局限于作品的表层含义, 而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4)、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主要指的是这样一种观点: 现代性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物质财富、科学理性和民主自由, 另一方面带来了异化、无序以及工具理性的“铁笼”。正是这样,现代性在冷战以后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迅速地向全球扩张, 以致于第三世界不得不接受“现代性的诅咒”: 不但在经济上要纳入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在文化上也要纳入源自西方的叙事模式。

汤林森: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却不能证明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他指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帝国主义已经被“全球化”所取代。

萨义德:在当前的世界秩序中, 东西方之间、南北方之间的冲突仍然触目惊心, 因而全球化、人类一体化的预测要么是某些理论家粉饰现实的违心之论, 要么是善良知识分子的痴人说梦。

(5)、两种看法的渊源

两人采取的方法差异:汤林森主要采用的是解释学的方法。萨义德采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正是萨义德和汤林森的差异所在: 汤林森以解释学为理据, 更多地强调文化交往中的平等关系, 而萨义德受葛兰西和福柯理论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文化交往中帝国主义霸权的隐秘运作方式。

两人的本体论差异: 回答“谁在说话?”的问题时两人的立场不同。葛兰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东方人,汤林森是发达国家代言人;二者分属不同的知识分子类型。

三、支持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之一——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

何谓“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之作过明确界定:东方主义“不是表达了对一个与自己显然不同的(或新异的、替代性的)世界进行理解——在某些情况下是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图”。它“与帝国主义强力有着特殊的历史关联”。萨义德指出“: 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凡是以东方与西方这一基本二分法作为起点的对东方、东方人、东方习俗、东方“心性”、东方命运等等进行本质主义陈述的写作都属于东方主义。

西方电影关于功夫、伦理、侠客、中医、玄学、暴力美学等正是“东方主义”的典型表现。

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3).全球化语境下好莱坞电影的“东方主义”新动向

西方国家以美国文化产业为首,通过商业文化输出,把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推销到世界各个角落,逐渐形成文化霸权。

在“全球化”时代,“东方主义”的政治功能丝毫没有减弱。自从穆斯林世界被贴上美国头号敌人的标签之后,“阿拉伯”就与“恐怖主义”联系到了一起。

华人好莱坞电影的“自我东方化”的色彩。“自我东方化”即东方人以西方人论述东方的逻辑为参照和出发点,固化和本质化“东方主义”的行为和话语表达。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华人电影可以说明这种趋势。“自我东方化”已经成为东方导演把影片推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沉默的他者”不再沉默,转向迎合而不是挑战或推翻西方人固有的想法。

(2)典型的东方人

将东方典型化有两个用处:一是方便西方对东方的把握;二是这种典型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那就是对东方的敌意。负面的东方形象传达了西方对东方的看法与态度。固定秩序“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黑人女性”强调缺失,强调秩序,这些都是将东方人典型化的惯用手段。西方需要这些典型来强调他们的中心位置,将东方边缘化,并且使他们将东方的一切活动合理化。

3、新时代的东方主义

《明日帝国》

促使电影对东方形象作出修正的原因,第一,在欧美社会中面临着数量越来越大的非白人移民,他们的反对声音不容忽视。其次就是票房表现。电影中负面的东方形象令日渐清醒的东方观众反感,电影制作者在考虑利润的前提下,不得不推出貌似正面的他者形象,更标榜在他者形象上前所未有的真实塑造。

007电影一向以其敏感的时代触觉见称。在《明日帝国》中,它带出了潮流元素:媒体的力量。同时,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崛起,因为在电影中,在中国成立办事处是媒体大亨卡佛的目标。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两股力量的交织:一是要维护东西方的差距,二是对中国发展的担心。进一步考量,由于中国的庞大票房,电影不得不对林慧这个角色有一番斟酌。观众看到的林慧,正是一个折衷的东方人物形象。

“所有的对于东方社会,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学等等的看法我都称之为显性东方主义。任何关于东方的知识的改变都仅限于显性东方主义的改变,隐性东方主义是不变的,稳定的,永恒的”。

四、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政策

(1)限制性保护与扶植性保护

限制性保护:对文化产品的引入和展示进行控制;通过限制进口对国内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的策略;关税和限额是限制性保护的常见形式;

扶植性保护:意在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同国外竞争的实力。通过资助和补贴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2)媒体保护主义的根源

媒体保护主义以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为前提,来自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和本国文化完整性受损的恐惧;保护性政策常常与决策者的既得利益有关,政府精英除了实践他们自己的信念之外,也必须归纳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甚至充当他们的代言人;不平衡的文化交流容易引发媒体保护,对美国的文化霸权的担心不限于发展中国家,某些发达地区例如加拿大和西欧,也采取了若干媒体保护主义。

是一种精英主义文化观:认为大众对文化难有正确的判断。典型:中国,加拿大,西欧

文化帝国主义是其代表理论,与强媒体效果模式相对应

(3)媒体开放政策的根源

自由贸易政策是对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资源分配有效性信念的一种体现。

赞成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文化产品的国际流通和普通产品流通无异,并对个人自行选择文化有更多的信心和尊重。典型:韩国,日本,香港

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国媒体的冲击有更加客观的评价;

本地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斯特劳哈尔的文化接近性,即受众对和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熟悉的文化产品更容易被理解和产生共鸣。

文化开放主义倾向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

(4)全球化时代的媒体政策

全球化给保护主义带来极大问题,保护主义的政策越来越失效,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扩张、技术进步以及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加速全球化的过程。

全球化与本地化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外国文化会丰富本国文化。

(5)媒体开放政策的成功实践——一个极端开放的案例

媒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假设,是采纳开放政策纵容外来文化会引发本土文化的激烈变革,香港足以证明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

媒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假设认为,开放的文化政策会导致外国媒体一统天下。香港的案例表明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本地媒体发展不是必要的。

媒体保护主义假定决策者可以从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如何分辨精华和糟粕并不容易。因为本土文化内部是有差异的,与外国文化接轨有时只不过是内部文化多元化的延伸。因此判断是否应该接受一个文化习惯,不该以其来源为标准,而是应该考虑这种习惯是否符合民众的需要,大陆和香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香港、广州和北京的价值观比较

价值观与文化习惯

香港

广州

北京

赞同%

赞同%

赞同%

如果有机会我会走后门

21.2

50.4

47.5

拜访好友不需要预约

19.4

28.6

26.7

邻居吵架时不应该干涉

46.1

38.3

40.9

我肯定不会送自己父母去养老院

51.2

58.9

50.0

(6)以竞争促发展

全球化传播时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各种边界正在发生变化,被外来文化取缔的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国家的本土文化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很难改变深层的特征,因为人的文化认同和所处的地缘、血缘和信仰息息相关,本地文化不一定此消彼涨,可能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混合文化。

全球化时代各种政策依然掌握在国家政治精英的手中,全球化对国家民族的侵蚀作用是不平衡的,文化主权的概念依然会有市场;

采取一般的开放政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要求纯粹依赖市场引导文化发展。在满足社会对外来媒体需求和减少其不良影响之间求取平衡,采取有限保护政策,尽量开放是全球化下的主要走向,一个好的战略是分步骤、分阶段的开放市场,首先开放本土竞争为国际竞争做好准备

2、文化转移——对全球文化交流实际过程的分析

——以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为例

(1)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转移

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全球文化的诞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文化就是被西方文化统治的文化,本土文化有被同化的危险,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西方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无疑代表着一种重要的趋势,但是全球化并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都是相对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Robertson提出“球土化(globcalization)”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很好的概括和体现个中两者的相对性和辩证关系。

文化转移:指由媒介参与的文化生产形式,主要指不同文化相遇时,一个文化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其他文化、据为己用的过程。文化转移的主角既可以是强势文化,也可以是弱势文化。文化转移通常有其目的性,通常获得利润是进行文化转移的原始动力,文化转移会导致两个或多个文化元素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成分的相对比重可能不同,由于人们在语言和文化情境中更容易接受本土文化,为了得到受众的认可,文化生产者趋向于在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中寻找一种平衡。

(3)、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

(4)木兰传说的美国化和普适化

孝道与双向的爱。花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是表扬孝道的传说,到了《木兰》中,“服从”的美德不受重视,孝道的观念变为次要,孝道被改造成一个更容易被不同文化接受的观念:荣耀家庭和双向的爱取代了孝道成为影片叙述的主题之一。

适度的女权主义与个人主义。自我身份的追寻是影片的一个突出主题。走折中路线,表达适度的女性主义与个人主义。

去情境化、本质化与再情境化。第一种,剔除中国故事的情境,确定核心要素,加以重构和重新情境化;另外一种,确定核心要素后按照故事令人信服的内在逻辑去重新演绎。

文化形式的转变。原文化存在的形式会影响文化转移的方式和幅度;文化成品采用的形式也会影响到改编的范围;媒介的风格和类型也会对文化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哪些被保留,哪些被舍弃,哪些被翻新,取决于文化产品的艺术形式、媒介类型以及制作者的意向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原文化延续与跨文化参考机制

(5)全球化

3、关于文化转移的结语

文化的真实性与本土性:

文化杂交与全球文化:《木兰》既不是纯中国的文化,也不是纯美国的文化,它成为一个跨文化的文本:是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女性的服从与解放、孝道的奉献与父女双向沟通等等看似对立的概念的混合体。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使得这一个迪斯尼化的中国传奇成为了世界流行文化中的一员,它使得后来对花木兰故事的再诠释和再创作都无法回避与它的对话,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界限逐渐模糊。

文化转移与文化边界的跨越:文化转移不是两个不同文化的物理混合,而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之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制作者总是尝试不断重新定义文化的边界,直到最后定于一个受众和他们自己都可以接受的新的边界。文化边界是社会构建的结果,全球传播的时代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边界也日益模糊并不断被改写,常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虽然一个国家的文化随着文化转移而改变,但是它的文化基因仍然将保持相对稳定。文化的边界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只是将不断受到冲击、改写以至再肯定。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3

然而,在东西方文化交融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文化产品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尤其网络这种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流于可控性缺失,大众文化的发展进程更多的不可确定性。站在意识领域前沿的新闻工作者、文学文化精英等作为大众文化的先锋和发言人,需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自我建构具有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理论框架,并自觉将正确的大众文化理论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有着精深了解的外语工作者,也可利用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对比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

二、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成熟性决定其可借鉴性

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为代表的西方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称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但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东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范式。大众文化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反体制性(anti-institution)和批判性(critical),尤其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进行了尖锐彻底的批判,认为工业社会背景下大众受到工业文化彻底的欺骗。显然中国学者不能以拿来主义评价中国的大众文化,但工业化这一全球性主题确可成为东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目标。东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可以以西方的法兰克福大众文化理论为坐标,观照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大众文化产品是否验证或冲突西方的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也可突破西方中心的研究模式,把本民族语言文化传统在自身充实的前提下向外辐射,即指导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所有文化现象的研究,也可在大众文化理论方面实现适当输出。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与西方进行对比研究,探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研究和批评理论之路,可发挥先进文化对思想意识的导向作用,为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途径

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首先对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梳理并对比,然后通过列举中国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产品来作为与理论相结合的实际范例,通过把理论和文化产品进行对照,以理论来检验实际并得出结论,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来进行分析和解构,文化产品可采用文化范畴内的文学和电影等模式,搜集畅销小说和最受观众欢迎的影视作品来总结大众文化的审美模板。同样对代表西方国家最高文化成果的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和好莱坞电影节电影大奖(Hollywood Awards Gala)作品进行汇总分析,以总结西方大众文化的审美模板,最后将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可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进行,包括横向和纵向对比,如: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中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和非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对比,找出相异之处;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产生的理论语境与中国大众文化理论产生语境相对比,找出相异之处;西方非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相对比,找出相同之处以发现对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理论的适用性;西方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对比后的异同,在进行多组对比研究之后,分别找出各组对比中对于推动中国大众文化可以起到指导作用的独到之处。

文化的体现大多以语言为媒介实现,以对比分析为主要途径,可以探讨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异同并挖掘其结论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的启发性。

[1]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 篇4

1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神话对比

针对中西方神话的比较, 前人做了一些研究。有对比中西方神话异同的, 针对中西方神话中人物形象、思维方式等某一方面的具体比较。这些研究中以跨文化交际学为视角进行的还不多见。中西方神话之间有同亦有异, 跨文化交际学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霍夫斯塔德 (Hofstede) 的文化价值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分析文化差异。它包括五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 、不确定性回避 (uncertainty avoidance) 、男性化与女性化 (masculinity-femininity) 和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long and short term orientation) 。

1.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映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主义社会倾向注重自我, 这种自我仅能延伸到直系亲属。而集体主义社会倾向注重集团, 这种集团为个人提供终生保护, 同时个人要忠诚于集团。[1]53

神话是人类在生产力低下、科学知识缺乏的条件下为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而创造的。中国神话中的神都是正面形象、具有高尚的品德、最为重要的是他们都保护人类、为人类作出贡献, 同时人类也尊重神、忠诚于神。如女娲不忍人类受灾难, 千辛万苦炼石补天, 使得人类安居乐业;大禹顾不及新婚妻子, 带领人民战胜洪水;精卫填海不畏艰苦, 只为不再有人无辜丧生;夸父逐日勇于献身, 舍己为人。这些神话中的神都为保护和造福人类不惜牺牲, 同时人类也崇拜、敬仰这些神, 体现了集体主义倾向。

希腊神话中的神正负面形象皆有、个性鲜明、注重自我, 且多捉弄人类。希腊神话中的神多注重酒色享乐, 这点从爱神和酒神在希腊神话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阿基琉斯因与阿伽门农发生不愉快而罢战, 全然不顾给集体带来的损失。这些说明希腊神话中尽管有的神具有英雄气质, 但他们终归追求享受, 注重自我实现, 体现了个人主义倾向。

1.2 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探讨的是不平等问题, 指人们对权力分配不平衡所能接受的程度。高权力距离社会倾向于接受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低权力距离社会倾向于为平等而抗争。

中国神话中的神至高无上, 圣洁无瑕, 是人类顶礼膜拜的对象;诸神处于等级结构中各司其职且服从于上级。《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有这样的描述“故富贵者, 黄土人;贫贱者, 引绳人也。”, 由此可见, 女娲造人时就有富贵与贫贱之分, 不平等现象已是一种自然。再者, 后羿射日中后羿是因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儿子而惹怒天帝被贬下凡。牛郎织女也是由于天帝的愤怒被迫分离, 一年只能相会一次。以上分析说明中国神话中的神与人是不同的, 且神与神也是有等级划分的, 体现了高权力距离倾向。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 且像人一样具有情感, 个性鲜明, 人神可以是对立状态。如天神宙斯的滥情, 无论是奥林匹斯山还是人间都有他的私生子女, 又因此产生了天后赫拉的嫉妒;战神阿瑞斯的残暴, 对血腥总有一种渴望。众神之间多用比赛方式解决纷争, 如雅典娜与普赛顿为争夺日后会成为伟大国家的领地而进行比赛, 并由十二位天神作为他们的裁判员。最终, 众神一致裁定雅典娜获胜, 这也是雅典城的由来。天神宙斯的哥哥海神波塞冬曾密谋将宙斯赶下台。特洛伊战争是由神挑动却在人间爆发的, 形成了人神混战的局面。这些说明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象与性格特征, 众神崇尚竞争, 体现了低权力距离倾向。

1.3 不确定性回避

由于未来是未知的, 因此不确定性回避是指人们对于不确定状况的恐慌程度。不确定性回避的强弱可由对成文和不成文规则的接受程度体现出来。[2]

中国神话中的神追求长生不死, 其实就是对未来死亡这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回避。后羿一方面被贬下凡想长生不老而求灵药, 另一方面由于割舍不下嫦娥, 把成仙之药交给嫦娥保管, 才造成了嫦娥奔月的结局。此外, 神界有天条约束神的行为。这些表现了中国神话较强的不确定性回避倾向。

希腊神话中的神不受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 对于不确定性状况也勇于冒险。如天神宙斯因妻子水神墨提斯认为她会生出聪明、强大甚至会威胁到宙斯王位的孩子而把怀孕的墨提斯吃掉。宙斯对这种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豪不心软,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表现出较弱的不确定性回避倾向。

1.4 男性化与女性化

社会成员由两性构成, 对两性的社会角色的认同方式产生了男性化与女性化倾向。

中国的创世神话产生时正是母系社会, 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受此影响产生了女娲造人的故事。同时, 女娲还是婚姻神, 负责男女婚配。不只如此, 女娲还肩负繁衍生息的职责, 后来又兼职做了送子娘娘。女娲既造人、安排婚姻、送子, 又补天。由此可见, 女性在中国神话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受到广泛尊重。与此同时表现了中国神话的女性化倾向。

希腊神话产生时处于父系社会, 男性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以天神宙斯为首组织起来。宙斯不仅是众神之王, 俨然也是众神之“父”。普罗米修斯创造出的唯一的女性潘多拉从出生起就给人类带来灾难。希腊神话表现为男性化倾向。

1.5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指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社会、情感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3]

中国创世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 历经一万八千年, 始分天地;又经一万八千年, 天地彻底分开。在如此的漫长历程中, 盘古不惧艰难险阻、积极追求、牺牲了自己、造化了万物。在另一则神话故事愚公移山中, 愚公坚定不移地要移走家门前挡路的两座大山, 不畏智叟的讥笑, 终因感动天帝, 移山成功。这些都表现了很强的长期取向倾向。

希腊创世神话中几任天神均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逐步开辟宇宙, 建立自己的王权。在此过程中, 尽管也会历经磨难, 但这些神会采取极端手段, 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表现为较弱的长期取向倾向。

尽管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的提出是基于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价值观的调查, 但在希腊神话中也有迹可循。并且这种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别。如盘古开天辟地体现了集体主义;第三代天神宙斯夺权则为个人主义表现。

2 结束语

通过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中的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对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进行了对比研究, 分析两国神话在五个方面的差异表现。中国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较强的不确定性回避、女性化和很强的长期取向倾向。希腊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较弱的不确定性回避、男性化和较弱的长期取向倾向。这些发现丰富了中西方神话研究, 展现了神话的无穷魅力, 对了解中西方文化根源提供了帮助。同时也要注意, 这些方面的差异只是一种倾向, 并不是绝对的。正如在跨文化交际中, 我们在了解差异存在的同时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和谐, 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

摘要:神话起着传承文化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价值观。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 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理论分析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 结果表明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倾向。从中可以感受神话的文化魅力,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神话,希腊神话,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霍夫斯塔德.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M].尹毅夫, 等,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2]Carol M Sanchez, Dawn M Curtis.Different Minds and Common Problems:Geert Hofstede’s Research on National Cultures[J].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 2000, 13 (2) :9-19.

[3]Hofstede G, Hofstede G J.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New York:McGraw-Hill, 2005.

[4]刘长军, 唐君玫.中国神话故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 篇5

摘要: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形成形成了封闭、内敛的中国体育文化。西方文化无疑是一种征服型文化,提倡不断向人体自身挑战,不断挖掘人体潜能,突破人体能力极限,因而形成了以竞争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本文对比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体育文化、演变背景、文化理念、竞技观

一、中西体育文化演变背景对比: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位于亚洲东部大陆,东面是海洋,西北是高山、沙漠,将近100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相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折旧决定了其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中国的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它是由中户个民族、各地区交流、融合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和”与“合”二字是我国体育文化固有的特质的深刻内涵。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因而很少有激烈的运动项目及方式,大体都是身体运动以内部为主,淡化了身体外形的锻炼。其目的是为了健身、养生、益智。中国古代人人为运动要适宜,量不可大也不可小,运动量大了会伤身,反之小了就达不到修身养心的目的了,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起居这些方面。所以中国体育发展的背景是以整个中国的文化为背景。

西方竞技体育发祥于古希腊,希腊文化对西方近代竞技体育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希腊三面临海,境内多山。大多数地区不宜农耕,但宜海外贸易,因此希腊人养成了自强奋斗、热烈追求、思变好动、善于竞争的民族性格。希腊文化经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逐步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冲上个人奋斗为特色的海洋性文化。西方人更重视身体外在的塑造以及竞争的能力,崇尚“力”与“美”的体现,通常都是把最强健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的体育是一种竞技体育,以异常激烈的竞争为体育的过程,以体育比赛的输赢为目的。因此,西方经济体育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竞争性、功利性的特点。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理念对比:

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是“天人合一”、“崇尚和谐”、“恪守中道”的人文精神,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也是“重文轻武”,重精神轻身体的选择意趣。例如中国传统体育典型项目太极拳,其特色是以柔克刚、动静结合、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并且要有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静观其变。中国体育文化旨在突出和谐。

西方的人文精神以突出“个人中心”、“崇尚竞争”,以自己为中心,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要想突出个人,就必须要在竞争中赢得胜利才会“鹤立鸡群”“独领风骚”成为霸主。西方体育还极力推崇超越自然、征服自然,向自然挑战,在挑战和超越了人的生理极限后,就要开始挑战超越自然。所以竞争是西方体育的核心理念,“更高、更快、更强”的经济体育是西方体育的主流。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竞技观对比:

中国体育以心为本,崇尚超人的智慧和完美的贤德。中国体育以心为本,以身为标,在心的统摄下,通过身体的整体锻炼,达到身心健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一大特点。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内在气质、品格和精神修养,把人的身体视作是寓精神之舍。因此,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身体锻炼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有形的身体活动,促进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在体育活动的方式手段上也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特点,高度重视心理状态的训练,一切肢体活动与心紧密结合,并服务于 “ 调心炼意 ”。在诸多的以养生为主的传统体育活动中,强调的是 “ 澄心如镜 ”、“ 守志如一 ”、“ 形随神游 ”,而极少有单纯锻炼人体外形的活动。

西方体育文化竞技观的以对力的崇尚和肉体的赞美为基础。西方体育文化是一种征服型文化,提倡不断向人体自身挑战,不断挖掘人体潜能,突破人体能力极限。西方体育主张通过运动系统的一系列积极活动,使肌肉发达、骨骼强壮,进而促进内脏器官的健康。因此,西方体育强调的是身体的外部运动,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充满了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和对力的赞美,透射出雄劲的阳刚之气。西方体育文化注重竞技能力培养、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人体精神与外型和谐的倾向。

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浅层和深层的双层差异。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繁荣发展不仅能增强名族体质,还能增强整个名族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弘扬自己文化。因此中西方体育文化应该达到有效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进而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全球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浅谈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中的对比教学 篇6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初中英语对比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56

随着中国与国际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英语已经成为中国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而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一般都是背单词、背课文、记语法,所以说大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比较强。但在日常的口语交流方面,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就有了很大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正因为中西方语言之间的这些差异,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就出现了所谓的Chinglish。那么,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了解日常话题,消除沟通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必须要用到各种语言。但国人与西方人在日常交流时,就会出现许多障碍。比如,寒暄方式和打招呼方式就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人见面一般会问:你吃了没有?你要去哪儿?等等。这些问题只是打招呼用语而已,并不是谈实质性的问题。但英语国家的人一般认为问吃饭了没,就意味着要请客吃饭。还有,中国人一般聊天时因为出于关心,要谈论彼此的年龄、婚姻、收入还有家庭情况等。可是美国人和英国人认为这样的问题涉及他们的隐私,所以很忌讳探讨这类问题。他们通常聊一些与个人生活无关的话题,如天气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力讲解语言背后的习俗和社会现实。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英语知识、掌握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的称呼与我国也有极大的差别。在中国,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以及长辈与长辈之间的称呼,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乱套,否则就显得没教养。而在西方国家,不论是长辈还是晚辈之间,人们一般都是直呼其名的,所以他们认为中国人的这种称呼很麻烦。

二、学习社会文化习俗,避免尴尬局面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但许多被我们认为是礼貌的东西,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可能会闹出很多笑话。就拿我们的谦虚来说,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但如果将这种美德带到跨文化交流中,会闹出一些笑话,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当你得到他人的赞美时,为了表现出谦虚,就会用谦虚的语言。如果别人说:You are very beautiful in this red skirt.中国人虽然心里很美但还是会承让、谦虚。所以中国人都会说“No”;甚至有些人还会说“Where, where”。而对外国人来说,“No”是一个不自信或对别人的鉴赏能力存在怀疑的词。你这样说会让他们很困惑、很不安。以西方人的习俗,他们会很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并道谢说“Thank you”。

三、区别习语、谚语,做到原汁原味

我们想要学好英语,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需要注意区别中文和英文中一些习语、谚语的不同,体会美国英语中流行的习语、谚语及名言的妙处,这对英语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a piece of cake,它的字面意思是“一块蛋糕”,但真实的意思是“小菜一碟”;再如,love me,love my dog是爱屋及乌的意思,而不是爱我,爱我的狗;如果知道了spend money like water是汉语“挥金如土”的意思时,学习起来不仅简单而且有趣。这样学生觉得,原来用英语表达汉语句子有时候也很简单,如此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恐惧感。

四、了解中西方节日,开阔学生视野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的差异也是必不可缺的。通过了解西方国家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而了解中西方文化、民族习俗、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差异,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英语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一天,在我去上课时,远远就听到学生的嬉笑声,这在以往是没有的。我很纳闷地进了教室,他们居然肆无忌惮地开起了我的玩笑。有学生说“老师,April Fools”。我才知道那天是愚人节。我看他们兴致很高,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愚人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吗”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我很快搜出关于愚人节的知识并做了详细讲解。之后很多学生说:原来愚人节的起源是法国,我们还以为是英国呢!如果教师不做详细的讲解,学生恐怕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是一知半解,不了解本质的东西。

学好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就要详细具体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这些因素和中国的区别。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了中西方文化的这些差异,才能更加准确、灵活,才能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减少学习英语的阻力,我们的英语水平才能得到最快、最好地提高。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7

1、与中国现实性相对的西方“来世论”

中西诗歌中的爱情表现的不同之处很大程度上与有无宗教传统有关。西方宗教传统使人相信, 人并不终止于死亡, 即使死后, 也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在等待他们。如果他们在人间表现的足够好的话, 死后便有希望进入天国。既然人生在死后并不终结, 那么爱情也应该如此。

在西方, 情人们对于死后的结合是极为确定的。伊丽莎白·勃朗宁的《我是怎样的爱你》一诗中: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 tears, of all my life—and,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诗人表达的爱情穿越了生死的界限, 将爱情一直延续到来生, 这种宗教色彩展示出了爱情的永久性。由于西方人相信来世相会之说, 因此他们诗歌中所描绘的来世相见便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情人也往往被描绘成天使而非凡人。为此我们不难理解西方文化中所展现的被高度理想化的精神恋爱, 这完全不同于中国诗歌中的现世性。

在中国, 因为缺少类似的宗教传统, 并没有天国和在天国里续前缘之说。人们认为, 爱情像生命一样具有现世终结性。死亡会终结一切爱情, 死后也无法再延续。在《孔雀东南飞》中, 焦仲卿夫妇相约“黄泉下相见”, 不过是相约一起情死的代名词, 并不是真的相信有一个死后世界。他们的爱情最终以凄惨收笔, 并没有寄托于来世。苏轼在《江城子》中也难免发出“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无奈的相思之情, 将其寄托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由此看来, 中国诗人笔下的爱情总是以死亡为终结的, 于是显得现实而脆弱, 他们笔下的情人并没有被理想化和神圣化。这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观所决定的。2、与西方宗教气息相对的中国爱情诗的自然气息

中国的诗歌往往以自然为背景, 这从另一角度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现世性和人间性。在中国, 诗人常常将人生视为自然的一部分, 他们之间的关系或平行, 或对照。在表现爱情方面, 自然也充当着平行或对照的角色。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与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用脆弱的桃花来比照比桃花还要转瞬即逝的恋情, 通过事物的依旧与恋人的消失做对照, 含蓄地表达了对爱情易逝本质的认识。

自然的背景本身为爱情提供了一个现世性的舞台, 正如宗教的背景为爱情提供了一个神圣性和不朽性的活动舞台一样。也正因为如此, 中国诗人笔下的爱情显得容易失落。

二、西方爱情诗的热情奔放与中国情诗的含蓄委婉之对比

由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人们对于爱情本质的认识也表现的不尽相同。中国人传统上比较含蓄内敛, 他们更喜欢采用委婉的方式来抒发感情;而西方人则热情奔放, 在描写爱情上表现得更为开放、大胆, 他们往往采用理想化的措辞和明确的语言。

西方诗歌中直接表达感情的诗歌俯拾皆是。例如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中的How Do I Love Thee, 诗人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了对丈夫勃朗宁炽热的爱, 在表达方式上是热情直白的:“How do I love thee?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诗人通过诗歌来说明爱情诗如何的影响生活, 尤其是爱人们的生活的。她对丈夫的爱是如此的热切而深沉以至于接近了灵魂和上帝的神恩。

苏格兰诗人彭斯笔下的A Red, Red Rose大概是所有的英国爱情诗中最知名的一首了。诗人在诗中淋漓尽致的渲染了爱情的热烈和海枯石烂, 没有中国传统诗歌中别离的无限伤感, 却对重逢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在中国爱情诗的传统中, 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那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尽管会有程度上的不同。这从《诗经》以来, 一直到后代的诗歌, 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统一的。与西方明确的用词和直露的表达相比较, 中国的诗歌喜欢借助于各种意象, 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就是这种表达的比较典型的例子“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对爱情的表达并不是直截了当的, 而是通过“东风”“百花”“春蚕”“蜡炬”等来表达相思的愁苦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至死方休。

中国人认为爱情是很微妙的东西, 是一种只适合通过“心有灵犀”来含蓄表达的, 而不适合采用明确的语言和直露的陈说。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诗人和西方诗人对爱情的情怀。他们在爱情上都有深刻的体验和敏锐的感受, 但是由于爱情观念上的差异, 他们的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也各异。中国诗人笔下的爱情诗脆弱易逝, 体现着现世性和人间性, 在表达方式上委婉含蓄;西方诗人则受宗教传统的影响, 诗中笼罩着淡淡的神化色彩, 诗人采用明确的语言和直露的表达, 揭示了西方人眼中爱情的永久性和神秘性。

摘要:诗歌作为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知识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爱情诗始终是古今中外诗歌界的主旋律, 中国和西方的诗歌中都有不少描写爱情的诗篇。然而, 就爱情诗这一题材的表达方式而言, 中西方既有相同之处, 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本文选取了英美文学及汉语史上的一些经典爱情诗, 结合英美诗歌和中国诗歌的对比分析来研究跨文化下中西爱情诗的表达方式的差异, 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不同的爱情观。

关键词:中西方,爱情诗,表达方式,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剑, 赵冬, 王文丽.英美诗歌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2007.

中西文化中礼貌语的对比研究 篇8

言,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受到社会经济、地域、宗教、历史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同时礼貌用语作为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使用原则和组成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在使用的过程中, 要了解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和文化同一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一、中西文化中礼貌用语的差异

1. 称呼上的差异。

在中西文化当中, 对亲属或者是长辈的称呼方式上就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中国是“礼仪之邦”, 讲究对长者的尊重和对亲友的友善, 反映在称呼上就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中国, 相对于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就相对应的有多种含义:表兄妹或者是堂兄妹。但是在西方文化中, 亲属间的称呼就相对简单一些, 也比较笼统。例如, 对于年龄相仿的父母亲辈或者是相同辈分的兄弟姐妹, 一般会使用爱称或者是直接喊出名字。这是西方为了表现亲近的方式, 与中国“敬称”的方式不同。汉语言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称呼”的使用。在中国使用职业名称或者是敬语是对长辈或者是同事的一种尊重, 并且也是一种表达亲切的信号。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可能是疏远和冷漠表达。例如, 在西方对于老师的称呼是不注重长幼的, 而是亲切的直接称呼名字, 但是在中国通常是“张老师”“李老师”等等加上职业名称, 这样显得郑重。

2. 打招呼和问候方式。

中西方文化在对个人隐私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 西方人更加注重隐私的保护, 并且将这种保护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 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中, 人们就会反感他人询问婚姻、职业、工资、年龄等方面的问题, 这让他们认为是侵犯个人隐私。但是在中国, 这种情况恰恰相反。中国打招呼时, 常常说的是“上哪儿去了”“吃了吗”等等, 中国人通常认为这是表现亲近并且关心他人的一种方式, 但是在西方人看来却是极不礼貌的。

3. 答谢和道谢方式不同。

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服务”和“被服务”的理解角度不相同, 也就会导致相应的道谢和答谢的方式不同。在西方, 人们认为司机、营业员、服务员应该是向顾客表示感谢的。这也就是应了“顾客是上帝”的话, 这是由于人们认为是他们的光顾为工作者带来了收入和利益, 因此应当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光临。但是在中国却恰恰相反, 中国的“感谢”是顾客对商家的感谢, 也就是说感谢他们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帮忙和购物。这两种表达感谢的方式不同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礼貌用语。

4. 赞扬的反应不同。

中国传统的对赞扬的处理方式就是“贬己尊人”, 也就是说在受到表扬和赞美的时候, 要表现出不漏声色、贬低自己或者是谦虚有礼。但是在西方看来, 这种方式是不能理解的。在西方, 人们在面对他人的赞扬时, 通常会表现出开心的神色, 为了“迎合”对方, 这是一种自信的方式。而他们对于中国这种“自我否定”, 把自己说的一文不值甚至是贬低的方式不适应。例如在中国, 在工作受到肯定时, 上司对工作人员进行表扬, 职员为了表现的谦逊, 通常会说“我还有很多不足, 做的不好, 以后还要多学习”等客气话。但是西方人通常会说“Thank you, I think so”。

5. 禁忌语的不同。

中西方的禁忌语也不尽相同。例如, 在古代甚至是现在的一些家庭当中, 小辈的名字中不能同长辈同音或者是谐音, 也不能直呼父辈名字。但是在西方就没有太多的限制。还有, 在中国对于长者, 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都要称呼“大哥”“大姐”“爷”“奶”等等, 在西方却可以直接称呼姓名。甚至可以直接使用父亲或者是母亲的名字等等, 但是在对死亡等话题上,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小, 在西方通常会说“go to the another world, go to sleep”, 在中国会说“走了、长眠、安息”等等, 都相对比较委婉。

6. 交际语言的差异。

(1) 邀请。西方人在进行邀请时, 通常会给他人留有余地, 这主要是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 主张尊重他人, 不强加个人意志。但是在中国人看来, 外国人的邀请方式并不热情, 不够真诚。同样的, 由于中国人习惯谦逊的回答方式, 因此在面对邀请时通常会说的不太确定, 这样西方人就会感到迷茫。 (2) 告别。在告别时礼貌的表达方式, 中西方截然不同。中方使用“道歉”来表达礼貌, 西方是利用“感谢语”来表达礼貌。例如, 在晚餐结束告别时, 中国人通常会说, “对不起, 今天叨扰了”, 但是西方人会说“Thank you so much for a wonderful evening”。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礼貌用语的不同。

二、导致礼貌差异的原因

1. 看待隐私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 除非是在进行审讯活动或者是特别工作者, 否则在问及年龄、婚姻等问题时, 都会被看做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但是在中国, 第一次见面, 双方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 甚至会谈及各自的家庭和子女。

2. 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不同。

在西方, 个人主义通常是指个人的独立、权利和自由, 这对于长期受教育于儒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由此造成了相应的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看来, 中国的一些拉近彼此关系以及常用的自然和受欢迎的交往方式常常是对个人的一种“威胁”行为。例如, 当一个客人在自家做客时, 主人为了表现热情, 会主动的削苹果给对方, 或者是给对方夹菜。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方式并不“卫生”, 同时也是对他们行为能力的一种“威胁”和“侮辱”。

3. 礼貌语用差异的启示。

礼貌作为维系人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并且是传统、习惯和风俗固定下来的。因为礼貌孕育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当中, 所以礼貌用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文化的同一性又决定了礼貌用语也具有同一性。因此, 我们应当在认同普遍性的同时, 注意礼貌的判断标准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

三、中西两种礼貌原则

1. 顾曰国的中国式礼貌准则。

(1) 求同准则。在中国, 如果出现了意见不一致或者是不得不对别人进行批评的时候, 通常会采取“先褒后贬”“先礼后兵”的方式。求同准则就是通这种方式相适应的, 也就是说要尽量做到双方交际过程中多方面诉求的和谐和一致, 尽量避免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满足双方的愿望。从另一方面来说, 也是涉及到“面子”和“脸”方面。 (2) 德言行准则。该准则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言辞上, 另一个是行为动机方面。在言辞上, 要尽量让对方感受到他的重要性以及给自己的好处, 并且进行适度的夸大。另一方面在行为动机上, 要以增加他人的利益为前提, 尽量减少对他人利益的损耗。 (3) 文雅准则。这里所说的文雅就是在遣词造句方面要使用雅语, 禁止使用不堪、污秽的语言。在说话的方式上, 对于他人不愿提及甚至是难堪不快的事物不要直接触及, 少用直言, 而应该婉转的交谈。 (4) 称呼准则。称呼作为中国语言的一种特有的形式, 具有“长幼有序、贵贱有分、上下有义”的称呼准则。称呼作为人同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方式, 在中国的礼貌用语中占据着重要的意义。 (5) 贬己尊人准则。这就是上文谈到的准则方式。该方式是中国式礼貌用语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在面对对自己的夸奖或者是关于自己的事物时, 会尽量采取谦虚的态度, 做到“抬升”他人, “贬低”自己。

2. Leech的西方式礼貌原则。

提出了六项准则, 其中都包含着两条次准则 (1) 策略准则。主要观点就是减少损害他人观点的发表。也就是秉承着减少他人损失, 增加他人受惠的次准则。 (2) 宽宏原则。主要是利己观点表达减少。其中包括了增加自身的受损程度, 减少自身的受惠程度的两个次准则。 (3) 赞扬准则。主要观点就是, 对于他人的贬损要尽量减少。还包括了对他人的赞扬要尽量的夸大。另一个是减少对他人的贬损的两个次准则。 (4) 同情准则。减少他人和自己在感情方面的对立点。两个次观点是对于他人和自己身上的相同点要尽可能的增加和夸大。对于厌恶点要尽量的减少。 (5) 谦虚准则。主要是对于表扬和赞赏要尽量减少。增加对自己的贬损, 减少对他人的贬损, 减少对自己的赞赏。 (6) 赞同准则。要增加对别人的赞赏, 减少他人和自己在意见方面的不一致。做到增加一致性和减少分歧两个次准则。

以上六条准则是西方人普遍接受和采用的礼貌用语使用准则, 其中策略准则是最根本的准则, 也是礼貌用语的根本。在西方世界礼貌用语的使用中, “策略准则”是最为重要的, 甚至可以看做是最高标准, 因此, 掌握了“策略”准则就是掌握了西方礼貌用语的方向。由于不同的衡量标准、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 导致中西方的礼貌用语准则也存在着差异。当然, 同样也存在着相似之处。因此, 在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时, 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的原则。

四、结束语

礼貌用语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文明手段, 被社会大众接受并且广泛使用。由于文化、生活环境、历史、科技水平等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了中西方中礼貌用语的不同, 因此在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 应妥善的使用礼貌用语。

摘要: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国度、各个民族的礼貌表现方式和判断标准都存在差异。因此, 在中西文化当中, 对于礼貌语的应用原则和表达方式都有所区别, 本文着重分析了中西文化中礼貌语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和不同的礼貌原则。为人们更好的使用礼貌用语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中西文化,礼貌语,差异

参考文献

[1]胡靓.浅析中西方宴客习俗的差异[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

[2]张继芸.从电影《刮痧》看“面子”的中西方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 (科学教育版) , 2011, (06) .

[3]杨磊.从文化差异看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7) .

[4]许多会.汉维起名文化对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5)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9

《安提戈涅》与《窦娥冤》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两大经典力作,隐藏在女主人公安提戈涅和窦娥悲剧背后的不同文化内涵,长久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中西方文化,由于植根的土壤不同,内涵也就有比较大的差异。希腊神话作为整个欧洲文明的源头,提倡追求个性解放和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这是希腊悲剧的两大主题。相应地,中国文化有浓重的封建礼教主义色彩,尤其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悲剧特征。处在中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安提戈涅和窦娥,她们对待社会以及命运带给她们的悲剧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是什么驱使她们选择死亡来结束悲剧?本文通过对《安提戈涅》与《窦娥冤》的对比研究,尤其是对女主人公安提戈涅和窦娥死亡背后动机的分析,来探讨中西文化的不同死亡观,从而加强我们的文化差异意识,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2.《安提戈涅》与《窦娥冤》的对比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作为人类思想创作的伟大成果———文学作品更能折射出文化和历史的光芒。悲剧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它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观众看,让观众的灵魂受震撼,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思考。下面作者将分别从文学创作背景、死亡动机和生死观等三个方面来对比研究《安提戈涅》与《窦娥冤》。

(1)背景分析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名剧。古希腊是一个城邦制国家,在罗马征服它之前,强权并没有成为统治国家的唯一手段,在政治上他们是民主的;在精神上,他们崇拜英雄,崇尚力量;在文化上,希腊神话及英雄史诗与他们一脉而生,这本身就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结构和精神沉淀。他们认为只有写神话中的英雄或是有所作为的人物,才能收到最大的悲剧效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的行为是高尚的,精神是伟大的,他们的不幸或牺牲更值得同情和怜悯。主人公在矛盾冲突中遇到了不可抗拒的阻力,而代表社会正义和进步的主人公又以坚强不屈的精神进行奋斗抗争,最后导致失败和死亡。他们谁都没有意识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社会制度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悲剧性,因为它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的不幸和苦难之上的。

《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力作。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几千年来,人民生活在一个专制的环境中,思想上,儒家的学说成为神圣不可违犯的教条,禁锢着人们的言行。男人被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忠孝两全,要讲“仁义道德”;而女子则被要求讲“三从四德”,要守贞节,要做烈女。这些传统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沿袭,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日常风俗中。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遵循它既定的法则,维护它的统治。但是,“一种文明,一种传统,他可以是精神食粮,也可以是一种沉重的包袱”[4]。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教会人们“温良恭俭让”,所有的个人意志,尤其是女性的,都被这个庞大的社会制度与思想专制融化了、扼杀了。

(2)死亡动机分析

黑格尔曾说过:“形成悲剧动作情节的真正内容意蕴,即决定悲剧人物去追求什么目的的出发点,是在人类意志领域中具有实体性的本身就有理想的一系列的力量:首先是夫妻、父母、儿女、兄弟姊妹之间的亲属爱;其次是国家政治生活,公民的爱国心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第三类是宗教生活。”[5](P284)真正悲剧人物的性格就要有这种本身合理的伦理力量作为动力,“要有这种优良的品质”。

在安提戈涅心中,历史沿袭下来的义务、信仰不能违背,不成文法也是正义之神所颁赐的,它活在人们的心里并且高于人间所有的成文法。宗教赋予一切人的责任是必须安葬遗体,她将完成掩埋任务,决不动摇。尽管这个决定会令她丧失人生仅此一次的生命,但她选择了履行虔敬、人性的义务,从而也选择了死亡。埋葬了哥哥后的安提戈涅,高傲而又痛苦、带着对人间美好憧憬“看着最后的天光,走向了她冥间的婚床……”。临行之际她向赋予她那么多快乐的生命之神告别,真诚而朴实,承认生命的价值。

《窦娥冤》中的窦娥出身于书香之家,直接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教育和影响。她的父亲把“三从四德”当作教条来约束窦娥,把窦家“五世无再婚之女”当作美德来教育窦娥。窦娥所走的每一步都没有脱离“三从四德”,她被卖,是因为她得听从父亲的;被迫成婚,是因为“父母之命”;被张驴儿父子纠缠,痛斥婆婆,坚决不从,是因为“烈女不更二夫”;而最终妥协,背上“药死公公”的罪名,被斩法场,更是因为“孝道”;最后“许下三桩誓愿”,并让父亲伸冤的结局,还是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轮回。窦娥无疑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同时也是当时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3)透析生死观

悲剧性是悲剧艺术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往往集中表现在结局上,其实质是它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所揭示的社会冲突的性质,体现的是为正义和进步而献身的精神。悲剧的结局折射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生死观的理解。

西方的古代悲剧多是以主人公的死亡作为结局,始于悲而终于悲。在他们心中,人的灵魂是永存的,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因而死亡不是人生命的终结,而是人本体的超生。苏格拉底曾所过:“死亡只不过是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分离,灵魂是永恒的。”[6]安提戈涅无畏地面对死亡,旨在维护神律,维护一种崇高的人格尊严和做人的基本权力,同时也是对国王克瑞翁专制暴政的抨击和控诉。安提戈涅以年轻生命的过早毁灭实现了悲剧的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人类的爱在兄妹之情、母子之情、爱情及日常伦理等具体方面化为统一的行动———捍卫人性的尊严。

中国的悲剧结局则完全是另一番情景。自古以来,“乐天知命”是我国人民的基本精神;死亡和生命的价值密切联系,尽管人的生命仅有一次,但儒家的“仁义”精神比个体生命更重要。因而,即使悲剧,也要有悲有喜,有哀有乐。窦娥虽以死来结束悲剧,但最后鬼驱神使,恶人受到惩罚,窦娥的冤屈得到昭雪,使作者、观众的感情都得到些许安慰。最后的昭雪,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说,并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为造成她命运悲剧的,有许多社会因素,而在她自身性格的结构中又夹杂着浓重的封建礼教观念,恪守当时社会给妇女所规定的道德规范。[7]从内心世界来说,窦娥为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所束缚,使善良与孝道结合在一起;从外界力量来说,社会上的恶棍和政权机构中的贪官污吏勾结在一起,形成黑暗势力,吞噬了她,这就决定了她的命运必然是悲剧性的。《窦娥冤》一剧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含冤者昭雪,这样的悲剧有着浓重的中国文化色彩,同时透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念。

3. 总结

处在中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安提戈涅和窦娥,都选择以死亡来结束悲剧。安提戈涅以死抗争的所有意义在于对人类生存基本权力的尊重———“神律”的捍卫,她勇敢地带着清醒的痛苦走向生命的尽头,这种精神的胜利使生命本体获得了超生和永恒。《窦娥冤》中的窦娥最终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她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封建礼法“三从四德”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善良性格,她的顺从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她的抗争则更是对封建礼教的维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中的封建礼法“三从四德”和宗教赋予人的“神律”主导着人们的价值观,使人们对死亡有着不同的诠释,因而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加强文化差异意识,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YangXianyi, GladysYang.SelectedPlaysofGuanHangq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sPress, 2001.

[2]Sophocles.Academic Reading:Antigone (Electronic Edi-tion) , 2006.

[3]Zhu Guicheng.Antigone by Sopholes (Handout Materials) , 2006:8.

[4]于璐.试析关汉卿笔下窦娥的价值取向.美与时代 (文学) , 2004:78-79.

[5][法]古朗士著.李玄伯译.古代希腊罗马社会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6]谭晓园.生死观上的人类智慧——中西古代哲学关于死亡之于人生意义的比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No.6, 2001:47-49.

[7]诸葛忆兵.论窦娥形象的内涵及其创作意图.郑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 Vol.36, No.1, 2003:130-133.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篇10

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 意思是耕作土地 (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 , 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 (1871年) 一书中, 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 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 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 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 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 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 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你应该到医院看看) 。”不料, 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 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 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 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 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 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 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 因此客人吃饭后, 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 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中国人路遇熟人时, 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 老兄, 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 你又瘦了, 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 (你胖了) ”或“you are so thin (你又瘦了) ”, 即使比较熟悉, 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 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 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 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 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你的英文很好) ,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不, 我的英文很差) ”;“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 ”“No, I don't think so.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不,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 在西方人看来, 不仅否定了自己, 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 主要表现在: (1) 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 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2) 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情。 (3) 正由于以上两点,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 对社会是否有用, ”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因此, 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 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 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1. 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 人人都会尊重自己,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 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 因为他们都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 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 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 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 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 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 就得搬出去住, 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 老人帮助照看小孩, 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 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 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吃过饭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 (你去哪儿啊) ?”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 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 通常招呼道:“Hello (嗨) !”“How do you do (你好) !”“Nice day, isn't it (今天天气很好, 不是么) ?”对于别人的赞扬, 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 并有一套谦虚之词, 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 (谢谢) ”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 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 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 看也不看 (生怕人家说贪心) 。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 一杯杯地斟酒, 一遍遍地上菜, 客人不吃不行, 不喝也不行, 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请随便用) !中国人送客人时, 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 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 (再见) !”“See you next time (下次见) !”“Good night (晚安) !”

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 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 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 男士走外侧, 女士走内侧, 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 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 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 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 请她就坐。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 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 如“妖、奸、奴、妒”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 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 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 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 也存在着很多分歧, 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 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 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 这是客观形成的, 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 在当今世界,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 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 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 维护国家的安定, 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 互相学习, 这样, 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P78-81

[2]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P101-105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P69-72

[4]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P57-59

上一篇:音乐专题下一篇:小微物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