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的小学故事教学之我见

2024-06-16

基于兴趣的小学故事教学之我见(共12篇)

篇1:基于兴趣的小学故事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之我见

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比较多,但是总体来说教学效果比较低效,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难提高,其中生词、语法的处理方式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

短文、对话等阅读材料是故事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材料在长度上逐渐增加,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文化等内容更为丰富,因而阅读教学承载的内涵也更多、更广、更深。然而在平时教学、学习中,很多教师往往都是这样做的:

出示故事前,教师会绞尽脑汁地把课堂中的黄金时间用于“个个击破”生词,并讲解故事中出现主要语法知识。

例如,在一次本校教研组组织的阅读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中,某授课教师用了28分钟处理新单词和句型,而仅用5分钟让学生整体学习故事。该授课教师处理完所有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后进入故事学习,看似为学生学习故事做了充分的铺垫,但实际上此时的语篇教学只不过是新知识点教学后的复习,故事本身成了泛读材料,或者说成了词汇、句型学习的补充材料。

故事中的词汇依附于故事本身而鲜活,所以很难实现所有词汇都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有效处理。若将它们剥离文章进行教学,势必要创设一个个新的语境,将词汇放在新语境中逐个击破,等到词汇、语法处理结束,往往课已过半。这种“分裂主义”的做法往往耗时长而收效低。另外小学英语中的语法知识也不需要很详细地讲解,这样就违背了新课程中关于语法教学的建议。

也有些教师把阅读教学理解成在教学故事的同时完成词汇和语法教学,只是以故事教学为主,不对故事中的单词、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点加以讲解和操练。他们误以为只要从篇章的角度让学生“整体”学习和理解所学语言材料,学生自然就会掌握学习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点。往往一节课下来,活动形式纷繁复杂,看似课堂精彩纷呈,实际上对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如蜻蜓点水,完全没有落实下来。我认为,故事应首先关注对意义的理解,然后再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专项学习或训练。故事中的词汇、语法教学应分清主次,甘为配角,将目标定位于故事信息的获取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紧凑、高效的词汇、语法教学才能为后面的精彩奠定基础,才能凸显故事教学之本。

故事教学中词汇、语法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并无定论,贵在创新。故事中的词汇语法可以这样教:

(1)教学插图、动画作为教材的有机部分,生动传神,与文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教学插图、动画形象地再现课文内容,并使课文的重点表象得到突显,这样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插图和动画教学词汇和语法。

(2)由于生词在故事中的分布往往是分散的,唯一能把这些词汇完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故事本身,教师还是需要在语篇本身的情景中进行生词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较快地判断出生词在该语境中的真实意义。

(3)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技能。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和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意思。

(4)教师应知道学生在阅读语篇时既关注整体,又注意细节。有些单词读音比较简单,意义也比较简单,但用在文中的不同位置却表示不同的意思,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5)语法知识讲解没有必要很详尽,而且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做游戏、TPR、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

篇2:基于兴趣的小学故事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之我见

张雪粉

(河北省元氏县范家庄小学)

儿童的勤奋乐学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习过程中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是儿童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其学习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善教”促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以“微笑”面对学生,用“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微笑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的亲切与关爱,易形成课堂愉悦的情绪氛围。因此,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以身立教,以德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影响,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语)

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使学生感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二、打破封建格局,强调开放意识,激励学生建立学习的“场效应”

俗语说得好:“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自我封闭的格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教我学”的要我学教学手段,建立新型的“你引我学,你导我创”的我要学教学效应。让优生与后进生,结对子,平时让优生辅导后进生,课堂练习时优生快速做完后马上辅导后进生,(可以走动、讨论)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优生当小老师,使优生有优越感,克服后进生的自卑心理。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学生,用鼓励、赞赏、提议等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适当时候树立榜样表扬。同时,对中等生所做的练习,教师在巡堂时带红笔及时批改,给予校正,使得课堂的教与学得到和谐的统一,让班级课堂的场充分发挥效应。

三、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主观的东西,主要是从社会的现实向人提出的要求变为学生内部需要而产生的。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细微的一点点,都不要吝啬表扬。比如,学生写的字进步了,多举手了,或解题方法新颖,都要及时表扬,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

2.有的学生对学习厌倦,但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教师就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将事半功倍。

篇3:基于兴趣的小学故事教学之我见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 教师要做到改变以前较落后的传统观念, 应该意识到小学生有着和其他年龄的学生不同的特征。刚步入小学的低年级小学生容易对陌生的阅读内容产生兴趣, 但是随着升入上一年级, 教师若还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 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发生转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 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有所了解, 在教学备课之前了解班级情况, 然后再设计教学内容。

二、教师要做到深入地挖掘课本内容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重视每节课, 尤其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 可以帮助学生在心中种下对阅读产生兴趣的种子。老师要用饱满的情绪讲课, 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们。在进行讲课前, 教师可以先做下自我介绍, 介绍自己性格特点和讲课风格以及会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然后让学生们再进行自我介绍。在第一堂课上老师可以做点关于语文学习的小游戏, 例如简单的猜字游戏, 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深入地挖掘出课文中所蕴含的内容, 并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增强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 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邓爷爷在很大年纪了还植树的精神, 还应该从对课文的细细品读中体会到邓爷爷做事的认真, 以及文中拓展出来的关于植树的重要性。同时老师还可以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向学生们提问是否植过树, 植树的经验是什么, 以及是否见过别人植树, 还有植树的重要性等, 当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的时候, 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

三、从引领学生阅读过渡到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们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同时还应该重视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 进行自主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首先需从文章的整体看, 要引导学生先通读全文, 在读之前, 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全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重点, 在通读和把握了文章重点后, 老师留出对刚才提出的问题的思考时间, 然后安排小组进行讨论, 同学们彼此间交流看法。接着, 教师带领学生们来进行文章的品读, 品味文中的优美的词句, 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感受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境, 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或者某种情感。在品读完全文之后, 对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等知识点进行认真的分析。之后, 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 如特别喜欢的部分和自己不太满意或者不太理解的内容等, 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通过上面四个步骤的学习, 对提高学生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阅读教学进行得顺利, 学生们会变得想要去征服阅读, 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并且变得乐于去阅读学习。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 促进学生进行大量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班级营造出读书的氛围,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落。在书籍有限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号召学生积极捐助课外读物, 达到丰富图书角的作用。建好以后, 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 并积累一些好的词句, 运用上文中的阅读步骤, 让学生们按部就班地阅读, 并记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 还可以与老师进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还可以教授一些好的阅读方法等, 毕竟阅读是获取所有知识的主要来源。

总之,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再结合教师运用新的高效的教学方式, 最终能够快速地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摘要:语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 构建起有趣的语文阅读课堂, 将会是很好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 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宫丽丽.引领学生有效阅读——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 S2.

篇4: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之我见

一、走出传统教学的禁锢地位,做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若要做到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从侧面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如果老师还是端着以前高高在上的态度不放,就会与学生之间产生明显的差距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好,通过心灵层次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就会越发的自尊自爱,表现自我良好的学习能力。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是极为必要的,同时也是对课堂效率提高的一项教学基本要领。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一般的情况下,教师只在课堂上和学生有互动和交流,但是在课下,师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对于小学学生来讲,对教师往往都有一种较为惧怕的情绪,更是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多多了解学生的心声。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也有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教师要在课下和学生多多交流,不能依然像课堂上面一样一副严肃的表情,而应当以较为平和的形式,更好地去接近学生,和学生交流学习的心得感想和体会,对学生存在的意见进行及时了解,对学生的学习理念有着较为详细的掌握,尤其是一些比较胆小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接近他们,和他们进行交流,建立其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这样,对于教学的提高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另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保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实际的教学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多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好的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又不失严肃的教学环境,想必是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想要的。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同样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教学的前提保障,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可以自主地、高效地学习课程内容,学生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授过程当中也会更加的轻松。如果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讲台上面讲授书本当中乏味的知识,课堂上面显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就不能够被有效地激发,教学的质量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所以,建立其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教师要在课堂上多多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大胆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对知识点的见解说出来,这样就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的活泼,同时,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及时地纠正学生错誤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不同于以往,还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游戏式的教学活动

游戏这种活动形式一直都是小学生所钟爱的对象。课堂内容的设计上,老师要寻找适时适当的教学时机,找到能够结合游戏进行的教学内容,实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玩的潜意识中,进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能活动进行的时间不会很长,但是对于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笔者在迎合教学目标中成语累积的学习进程时,采取了积分制度,将班级按小组划分,每个星期抽出一堂活动课的时间,进行成语接龙,获胜的小组进行小组积分,并对小组成员也进行个人积分,一个季度做一次积分总结,对小组和个体积分最多的进行奖励。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对学生的知识领会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篇5: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之我见

修水八小

魏文娟

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一提起写作文,大部分学生就眉头紧锁,一筹莫展,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觉得无事可记。在他们眼中,作文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书,永远提不起兴趣。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实践,以下几种方法使我的作文教学迈上了新台阶。我认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1、利用好课本资源

现在选编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有的文字优美,可品可赏;有的含义深刻,令人深思;有的情感真挚,打动人心;有的意犹未尽,让人遐想„„像这类文章,我们可采取仿写,如仿照某些精彩片断的描述手法,写自己想写的事物。这样一来,降低了作文难度,学生易于接受。还可采取说写,如画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能打动你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及打动你的原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限制,不统一,怎么说都可以,只要合理就行。还可采取续写,如《穷人》一课,课文学完后,学生们都被桑娜的勤劳、善良深深打动,此时趁热打铁,为情诱情,让学生给课文续写结尾,结果学生们续写的结尾超出了我的想像,有的喜,有的悲,有的曲折,有的平淡。还可以在课文的空白点处补写,如在教《一件运动衫》时,我选择了文本空白:康威老先生怎么跟小男孩商量换运动衫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写出的作文也精彩纷呈。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课本中文言文、古诗进行改写、编写。只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课本资源,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2、利用好生活资源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生活与每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的素材,但在学生眼中,世界常常是大而化之的,他们不会去刻意的留意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对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让那些催人泪下的、给人启迪的、催人奋进的、令人喜悦的发生在生活中的故事,通过学生的笔跃然纸上,使之成为一段佳话,一个道理,一种品质,一份真情,让学生融进生活,品读生活,感受生活,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文章写得更充实、更准确、更优美。如一个叫马惠的学生,在写一篇题为《­­——对我真好》的作文时,通过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在她想为灾区人民捐款这件事上,写出爸爸和妈妈所持的不同态度。爸爸对自己的孩子一向大方,孩子有要求尽量满足,妈妈则很节俭,自己连一根冰棍都舍不得吃。但在捐款这件事上,孩子认为爸爸会同意,妈妈不同意,谁知,当孩子提出这件事时,同意的却是妈妈,而且妈妈很大方的捐了50元。如果没有这段生活经历,孩子凭空想象,结局恐怕会和事实相差很远,而妈妈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光辉品质也将不会为孩子所知。

3、利用阅读积累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从积累中运用,极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文思。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文如泉涌,思维敏捷。其次,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不能亲自去接触、认识的生活知识,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写作材料。再次,阅读又是掌握写作顺序,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文章读的多了,耳濡目染,便会学会一些写作技巧。如怎样对细节进行描写,怎样使文路清晰明了,怎样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等。最后,阅读还可以积累语言,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佳句随手摘抄下来,在作文时,把积累的词句运用进去,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小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们大脑中的那些未被人为规则“净化”的稚语往往充满灵性,有的甚至神奇的让人忍俊不禁,这些都是孩子想要表达的。作文的动力实际上就是他们心中旺盛的表达欲望,如果我们用过高过严的、整齐划一的要求设置障碍,就会挫伤他们表达的热情。表达的热情没了,那不爱作文也就不难理解了。

平时我们总爱从我们的视角,用求全责备的眼光去看学生,其实孩子眼里的世界跟我们的不一样。我们要去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悟性,树立主人翁的写作意识,让其大胆抒写生活感受。只有充分展示儿童心态,其习作园地才能开出千姿百态的花朵。只要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说想说的话,写想写的事,自由表达,无拘无束,就会让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个体灵性在习作中大放光彩。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习作,我给予了不同的点评,都是以赏识的评语去肯定他们,鼓励他们。学生看后,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章,他们的信心都会更足。树立信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要轻易的去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在写作文这个方面,学生的自信心脆弱的不堪一击,当老师的要像园丁呵护幼苗一样去呵护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新写作观念

《新课标》要求: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鉴于此,教师必须抛弃老一套的作文教学模式。要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语言,从文体到文法,都不能限制的太死,要给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表达的权利,让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高兴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写出实景实物,叙述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一首优美的小诗,一篇简短的日记,一段独到的体会,一份真情的流露,都可当作一篇习作,真正把学生从写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作文形式更是要抛弃统一命题的做法,采用选择式、自主式、情感式、符号式、片断式等多种形式的命题、半命题或让学生自由命题,以此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开放写作内容,开放写作形式,让学生不再套公式似的瞎编乱造,不再抓壮丁似的东拼西凑,用真情真心真话抒写他们的生活,爱上用我笔诉我心的表达方式。

四、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低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五、讲评以激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6:培养小学生书法学习兴趣之我见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学校教育应负载起承传文化、继承国粹、弘扬人文精神的神圣职责.书法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环节、学好书法是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但目前小学生的书法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练习方法枯燥单调,过分追求书法效果,书法教材缺乏书法家真迹拓本及传统教学经验等,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在近几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我认为课堂教学是书法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把一节单调枯燥的书法课变得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是书法教学的关键.我作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第一,从培养师生间的感情入手,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除了有恰当的教学方法、较硬的书法基本功、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当我面带微笑走进书法教室上课时,学生也以同样的微笑回报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瞬间拉近了,学生紧张的情绪减少了,和蔼的语言打动了学生,大家都乐意和我交流、研究和讨论。从而削除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地位,有的只是一个大姐姐在和他们一块学习,一块交流,做他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教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第二、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你不感兴趣,那么就谈不上成功。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书法班来,学生学习的动机更多地以父母喜悦、赞赏为主要动力,真正对学习书法感兴趣的不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意志行为。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可塑性大,兴趣在于培养。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书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兴趣,成了书法教学的第一课。

首先,利用古今书家故事,让学生感受学书的乐趣。如《王曦之觞咏写兰亭》,《唐太宗巧骗〈兰亭序〉》等,这些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成就和曲折经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初感书法艺术的魅力。有的学生把这些故事讲给同学、家长听,有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书法小故事在班里讲给同学们听。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觉得上书法课有味。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哲学家说,体育比赛是人类情感文明的发泄。我认为,书法比赛是学习进步的较量。为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书法成绩,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法比赛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学习书法的机会和空间。如在春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为当地社区写春联、寿联和喜联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为民服务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来临之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迎五·一”、“庆祝国庆”等书法比赛活动,对获奖的学生除了进行在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外,还可以在学校书画专栏里展出他们的书法作品,并鼓励他们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社投寄自己的书法稿件,或参加各类书画大赛,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学习书法的成就感。所以,几年下来,书法组的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书画比赛中先后有一百多人获奖。

另外,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我旗书协经常举办书法展览,只要有这方面的信息,我都把参观书法展览当作一个书法家庭作业布置。这样,在激发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我校还经常请书协的会员到校给学生讲课或进行现场书法展示、交流活动。每次这样的活动我都要求学生认真观摩名家作书,并记下体会,孩子们的见识不断得到扩充。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是学生学书成功的一半。人们都知道,美好的童年生活令人回味无穷。小学阶段正是播种学书“自信”种子的最佳时期,课堂上常见一些孩子“羞愧、胆怯、退缩”。把举着的手放下,到嘴边的话吞回,昂起的头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自信来源于信任。有一次,我请一位腼腆的小女孩回答“宝、安”的主笔时,她说“‘宝’字的主笔是宝盖头”,她又想了想说,“‘安’字的主笔也是宝盖头”。这时候教室里有人发笑,我马上接过话题:“‘宝’字的主笔说得很对,‘安’字的主笔是长横,请你说说‘容’字的主笔好吗?”,这位腼腆的小姑娘昂起头说:“‘容’字的主笔是撇捺”。我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她非常满足地坐下了。老师没有用“你又错了!”的口气,而是巧妙地为她搭建了一个下台阶的问题,这种诱导性搭台与信任对出了错误的小学生来说,作用不容忽视。

鼓励是自信的营养剂。适时、适地、适当地鼓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也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方法。去年,我带着一批学生去另一所学校与书法艺术团交流,大部分学生为成功的表演而兴高采烈。最后轮到胆小的卢玥作书了,第一个字马马虎虎,第二个‘山’字下笔写成了点,她放下毛笔时不小心又把墨弄到宣纸上了,她乞求地望着我,我走过去笑着对她小声说:“你能行,太聪明了,把‘山’字改写成画山,再接着写下去。”她大胆地拿起毛笔“唰唰”几笔,一幅别具一格的字画作品“江山多娇”呈现在眼前,现场一片掌声。一次从失败到成功的体验,使她有了更足的自信心。

第四、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是学书的最佳途径。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够仔细是最为常见的心理品质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他们在临写字贴时,常常看一笔写一笔,一个字写得东倒西歪,结构松散。我的体会是教会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

其一,读贴、辩字、记形是教学的基本方法。

读贴,即引导学生看清字形,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字的完整的轮廓。如:欧体“智”字是呈长形的倒梯形结构,第一二笔连写,第三笔横长且斜,下边的“日”字横折吊脚。这样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就很容易看得真切。

辩字,指导学生分析字的部件,像自然课解剖一样,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分析。如:欧体“诚”字,是左右结构,左边“言”旁点偏向中间,右边“成”字重心紧缩,斜钩长而有力。

记形,让学生记准字形和笔画,部件在格子中的位置。学生练习都是用带“米”字格的字贴和练习纸,教学时教师稍加分析,学生就容易记清字在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征。如:颜体“呼”字,左边“口”字偏上,右边“乎”字横长、斜,竖钩挺且粗,是主笔。

其二,比较使学生观察得更为仔细。

先写再比,找差距。一个字通过读贴、辩字、记形之后,基本上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记忆,经常写写,把这个记住了的字表现出来,找找差距,学生容易进步。我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提醒他们,这个字在哪本字贴上临写过,你看见过哪位名家或老师书写过,是什么样字,学生们七嘴八舌的,一下把这个字的字形说出来了,我让学生写后,再找原字贴比较,这样极容易发现不足。

师讲生比,促提高。一些学生经常写一些漂亮的字,教师应及时地把这些意想不到的好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者在教室墙壁上展出,让全体学生欣赏。让学生们自己来评一评,比一比。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作总结。学生们个个喜不自禁,都想把自己的作业放上去,展出来,也想当一回评委。

第五、培养学生的毅力,是学书必不可少的条件。

球迷们常说,体育比赛是意志、毅力的较量,胜利往往属于那些坚强的人们。学习书法更是这样。学书是一项注意力很集中、全身心投入的肌体运动,学生往往感到学书很苦、单调、枯燥,写久了,手酸脚麻头乏味。因此,顽强的毅力、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心态成了学好书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用革命传统故事激励学生发奋。夏天酷暑难忍,冬天严寒难熬,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有的同学临池不缀,有的同学知难退缩。作为教师应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掌握学生情况。我常常针对性地讲道理红军长征的故事,也讲体坛健儿顽强拼搏的故事,身边勤学苦练的学生也成了我讲故事的好题材。学生从故事中受益匪浅,多数学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好“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园中的瑰宝—书法”。

培养学生专注、细致的心理素质。学书时不可有其他杂念,应全神贯注,长久坚持,学生会形成专注的习惯。笔画繁、复杂的字应提醒学生看清笔画,注意笔顺。认认真真地写,一丝不苟地写。

坚持就是胜利。学习书法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程,谁能坚持下去,谁就能成功。有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没有进步,认为没啥学头,我是这样告诫学生的:你进步不快,可能是你不坚强的表现,是为你自己不想练习而开脱,但也可能是你欣赏水平提高的缘故,这正是你与毅力较量的时候,不坚持,成功就会与你擦肩而过。耐心的开导有鼓起了学生前进的风帆。

第六、等级评价是检验学书效果的理想手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各地普遍推行“等级制”评价方案,其优缺点对于文化课来说,我不敢苟同,但它对于艺术类课而言再合适不过了。一学期结束了,学生巴不得早点看到老师对自己满意的评价。

多用“优秀”调欲望。字写得好的,获了奖的,参加过书法表演的等等,都可以打“优秀”等级;坚持到班学习的,按时完成作业的,进步较快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可以打单项“优秀”等级;上课发言积极的,书法故事讲得好的另外打特殊“优秀”等级。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发掘出其闪光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增大学好书法的欲望。

多找“优点”提希望。对于那些尚在某一方面还存在不足的学生,教师应多找优点,巧妙地提出希望。书法班里字写得好,但写完字后到处是墨迹的同学总是存在,教师如果板着脸批评,学生在诚惶诚恐中接受,收效不佳,倒不如先表扬其优点、长处,再提注意卫生的希望,这种心理承受比挨批评不知要舒服多少倍,这样致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其效果不言而喻。

篇7:基于兴趣的小学故事教学之我见

------让学生在读中找到乐趣蒋光均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让学生有书读

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发动每个同学都能把自己拥有的课外书放在图书角,供学生借阅。同时,利用家长会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能少而精。然后,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一本书,存放在图书角,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子女看更多的书。

二、让学生有兴趣读

1、读中激趣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和个性化的朗读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觉的表现。小学语文课文,形式多样,文质兼美,充满美的魅力,孕育着美的情趣。如《第一场雪》,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教学时,我设计了个性化的朗读方式: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认为怎样读就怎样读?把你的内心感受读出来传染给别人。同学们纷纷行动,很快投入到感情朗读之中。学生通过小组试读、评读,学生感受到了美丽壮观的雪景,体会到作者喜雪、赞雪的思想感情。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折射出多彩的个性特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画中激趣

小学语文课文有许多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形象。有些课文描写的意境很美,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不深,阅读时往往一带而过,不能充分地形成“表象”。而让学生画画能及时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表象支撑,解除学生介于文字与实际情境间的思维障碍。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给人以豁然而悟之感。如《林海》中有这样一句话:“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一句概括地描写了兴安岭的美丽。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用自己神奇的笔,把自己感受到的描绘出来。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边读边画,边想边画。不多时,一幅幅宛如美丽少女的兴安岭图画跃然纸上。通过作画,学生对课文理解更深了,同时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激起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林海》一文,理解兴安岭的“温柔”是难点,只靠朗读是难于理解的。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兴安岭的“温柔”和“云

横秦岭”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把自己的想象描一描、画一画。学生在想象中作画,在作画中比较,轻而易举地感受到了兴安岭的温柔。

3、演中激趣

语文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课本中收入了许多有较强表演性体裁的内容。小学生生活积累不多,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加强学生切身感受和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鸟的天堂》一文,写了巴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导自演,自主选择景点和形式。课堂上,“导游”把读懂的课文内容变成解说词,生动、形象地向“游客”作介绍,“游客”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导游”,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地说,好奇地问,自由地想,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到阅读的愉悦。

《小抄写员》的最后一个片断,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成“剧团”,每组自导自演,这时,教室成了热闹的“排练场”,有的在写台词背诵,有的在补充旁白,有的在揣摩人物的情感,有的在进行激烈的争论。表演时,同学们更是感情投入,把叙利奥的父亲懊悔与慈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将课文内容演绎得如此精彩,老师又何须多讲呢?

三、体验成功的愉悦。

课外阅读的目的不在消遣,而在提高。课外阅读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能力等多种语文素养,同时丰富学生的精

神储备,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因此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我们或多或少地会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对这些要求,我们也或多或少地需进行一定的检查,如果我们不注重自己检查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往往会把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当作一种累赘,一种负担,从而对课外阅读产生一种惧怕心理。如何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长久的保持,使他们将阅读当作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我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是十分重要的。

四、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学会运用

阅读更多的是为了运用。在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读物后,我们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养成运用的良好习惯。如通过故事交流会、古诗擂台赛等形式展示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优秀片断展示、精彩习作展评、读后感评比等活动展示学生阅读所得。当教师发现学生的课外摘抄得以正确合理地运用时,我们则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以促使学生运用优美句段的良好习惯。当然,课外阅读最有效的表现方式为作文,举办一些作文竞赛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通过对优秀习作的选评,推荐必要的作品参加上级各类竞赛、并向相关网站或刊物推荐,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作文的乐趣。

五、巧妙点评,激起积累的欲望。

课外阅读,离不开优美句段的摘抄。如何让学生将摘抄也成为乐趣,变成一种习惯呢?我想点评是十分重要的。课外摘抄的点评可从两点入手:一是摘抄的质量。为切实提高学生摘抄内容的质量,除了适当的方法指导,我们还可通过点评加以提高。在学生摘抄的内容中,教

师可选取精彩的段落进行朗读或集体评议朗读。这一环节的设置要让摘抄者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如我们可用“你真了不起,瞧,你摘抄的这句话多美,能借我读读?”“这句话实在太棒了,我也想摘抄一下,借我一用,可以吗?”等话语来激起这种成功感,当学生的摘抄连老师都如此赞许时,对于学生无疑是一种鼓动,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老师所动,为同学所动,当然摘抄时他也就得用一番心思了,其质量也一定会得到提高。二是摘抄的数量。对于学生摘抄数量的评价,教师不可千篇一律。因为学生水平有高低,这时,我们不妨作个弹性的评价。对于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我们的要求可稍提高些,而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只要他能认真做了,而且摘抄的质量不错,我们在评价时,就可以给以高分,给以表扬。

当学生的摘抄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我们教师的点评可就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学生间的相互点评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开展小组评议、交流等形式展示成果;也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最为欣赏的片断,并说说自己欣赏的理由;还可在小组或班级中交流自己阅读的作品,举办好书交流会等活动,这样既展示了学生阅读、摘抄的成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兴趣是阅读学习的关键。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很难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400万字的课外阅读;纵然完成,也只能是事

篇8: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之我见

我执教小学科学已十多年, 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 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记录、画重点、死记硬背, 无益于学生的科学学习, 有时可能会偶然提高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 但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来说, 是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如果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么效果自是另一番景象:小到学生课上会聚精会神, 不扰乱课堂, 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大到尊敬教师, 认为教师有水平, 甚至会主动学习求知, 改变自我, 奋发图强。他们可能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去上网、查资料等提前预习, 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 拿出他的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改进等让你来指点。学生那一副得意的神情, 真让人不得不对他们夸赞有加。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事半功倍, 效果可想而知。兴趣有了, 就会主动向“科学高峰”攀登, 有助于学生的一生发展。

教师的成功不单单在于教师的课上得有多么精彩, 而在于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各个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乐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去。根据我所任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认知规律等自身的特点,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促进学生整体学习兴趣的提升

小学教师面对的对象尽管年龄不大, 但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个体, 尽管地处农村学校, 但是独生子女、留守子女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学生渴望被关爱的心理溢于言表。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 一定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和谐共处, 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从内心深处把学生当亲人看待, 教师可以和颜悦色地和学生交流谈心, 从而使学生“信其师, 信其道”。多年来, 我始终与学生打成一片, 充分发挥民主课堂的作用, 不搞师道尊严, 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 学生都非常愿意上我的科学课, 而且在课堂上, 他们都各尽所能, 表现积极, 一副享受的样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促进了学生兴趣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让人倍感欣慰。

二、以激励学生为主, 不能简单地粗暴批评, 用“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力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都要以奖励、激励学生为主, 不轻易批评学生。若实在需要批评, 也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 不能对学生乱发脾气, 要给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关心他们, 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及感染力去影响他们, 使学生在教师这里得到关爱和尊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正面教育学生。一句发自肺腑的表扬, 一张小小的奖状, 一个本子等奖励都会让学生信心百倍, 一生受益。多年来, 我从不轻易地去批评每一位学生, 坚持以激励为主, 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为目标, 师生相处和谐、学生兴趣有加、事业顺心顺意。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 我坚持使用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课件、畅言网等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兴趣浓厚。在实验课上, 让学生在动手中又动脑,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素质和能力。有的课让学生走出课堂, 例如, 在操场上寻找动物、植物, 寻找草本和木本植物等, 有的课还采用疑问式教学, 通过学生自主解决教师的疑问, 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有的课让学生小组开展讲授比赛等来完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放、动态的课堂, 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诱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 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就会诱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 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兴趣, 就会有意识的自主学习和创新, 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教师也省时省力, 乐在其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兴趣。我在讲《快与慢》时, 采用了比赛法:同学们, 你们班谁鞋子最快呢?……让两名同学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天”字, 一分钟后, 看谁写的个数多谁的速度就快。让两位同学同时绕教室内走一圈, 谁用的时间短, 谁的速度就快。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掌握了快与慢的知识。

在讲《怎样让小球动起来》一课时, 我利用课本上制作纸蝙蝠的图示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开展了制作比赛, 看谁能制作的又快又好, 而且还能说出蝙蝠的使用方法, 以及与动和静的关系, 最后得出力能使物体动起来的结论。学生争先恐后, 积极参与, 效果极佳。

五、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 及时表扬评价学生,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的兴趣愈浓愈持久。

学习兴趣的提高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学生都乐于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表扬, 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及时表扬, 让学生感受成功, 促进学生积极情绪的升华, 让他们以更大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采用小组和课内表现、实验成绩、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 综合对学生进行考核。设置进步奖, 给不同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课堂上, 对于相对于难的问题, 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 可让学习较差的学生来回答。有时还要特意设置一些问题, 例如, 让学生再重复或概括一下答案, 让学生必须成功, 必须要表扬他。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于他们的小发明、小制作, 要发“小科学家”奖, 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观念, 鼓励他们继续进步。对学生的回答和进步加以肯定和鼓励表扬, 可以适当地发一些奖品, 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就感, 让学生受到激励,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引领下继续钻研和创新。

篇9: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从课堂导入入手,积极的让疑问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兴趣教学法。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始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只要教师巧妙的开好了头,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这堂课的成功就有了保障。因此,在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把握好一堂课的开头,如实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巧妙导入新课,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争强好胜等特点,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去准备一些不同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在上课开始时,我让学生把其准备的三角形都拿到桌子上,并各自用量角器测量各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他测量的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这时,我快速的告诉他第三个角的度数,刚开始时,很多学生都不服气,认为这是巧合、老师耍赖,可随着举例数量的渐渐增多,学生都感到惊奇,学生也由不服气转变成了好奇:“老师是怎么知道我测量的结果的?”接下来,我告诉学生: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知道你们测量结果的吗?学生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想”,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充分的利用好这个机会,积极的给学生讲解了相关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好的实现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妙设置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源于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事实也是如此,只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教学中,教师在搞好课堂导入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的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的设置疑问,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奇”中生“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例如,在教学“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教师可以用疑惑的语气提问:“我们以前学过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乘法又有哪些运算定律呢?是和加法有相同的运算定律呢,还是有着其它什么运算定律?你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帮老师和同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学生们都非常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帮老师解决问题,所以很快的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老师所提的问题中来,积极的思考、探究,需求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使得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发散思维,提高了能力。

三、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因素,决定了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规规矩矩,而是需要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快乐的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的在教学中开展各类活动,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满足他们的需要,巩固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开展游戏活动

小学生喜欢游戏,这是与生俱来的,在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猜气球颜色的游戏,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气球,告诉学生接下去气球的颜色依次按上面的顺序排列下去,接着就让学生出题:第几只气球是什么颜色,教师很沉着地一一回答学生出的题目,不少学生惊奇的叫了起来:“老师是怎么猜到的,一定是有神秘武器?”教师笑着说:“老师的确是有神秘武器,你们想得到吗?”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争着想要教师要这个神秘武器,接着教师告诉他们:“我可以给你们每人发一个神秘武器,只要你们认真听讲,我会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给认真听讲的同学。”接着,教师便进入主题。由于学生们都想得到老师的“神秘武器”,所以在教学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学习兴趣极其浓厚。教学结束后,教师告诉学生,秘密武器已近发给你们了,有几位同学得到了?这时,学生们才恍然大悟。

2、开展课外活动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是补充、提高。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它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因此,培养、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材的兴趣因素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学中,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去实践、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巩固其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兴趣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如实发挥兴趣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0:基于兴趣的小学故事教学之我见

白岩完小 周 云 2009年11月

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讨论这句话的正确与否没有意义。但作为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必须经过大量认真、科学的推理、实验论证的科学学科来说,是否能培养出长久保持浓厚兴趣的学生就尤为关键了。

在我自己的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也许是到多数同学都厌倦了以往科学教师日复一日且空洞的科学知识说教,厌倦了过去枯燥无味的科学课堂,我班内的所有同学几乎对科学实验课特别感兴趣,喜欢科学实验课中各式各样的科学仪器,对于能自己动手探究喜欢科学知识更是欢喜雀跃。

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像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兴趣已经不是问题了。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清楚,现在学生对科学课、科学实验的热情只是暂时的,这点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所产生的热情远远不足以让学生的兴趣维持多久,这股新鲜劲儿一过,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科学课及科学实验的热情会很快消退,必然会再走回原来的老路子中去。

这是我们现阶段贯彻落实“普实”工作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它决定了我们 “普实”工作的最终成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经过这几周的实验课教学组织活动,我认真进行了思考后得出结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趁热打铁。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探究科学道理的兴趣。所谓“趁热打铁”就是趁现在学生刚接触到科学实验,对科学试验中的种种有着浓厚兴趣的大好时机,以科学的教育引导手段,在巩固学生现有学习、探究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热情,有效促进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良好品质的养成,为每一位学生将来获得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兴趣培养的角度出发,“趁热打铁”是最符合兴趣培养的科学规律的选择,开展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但如果错过了现在这个大好时机,让学生的热情消退后才想起来抓兴趣培养的话,恐怕到时候的培养效果效果就会是事倍功半了。

首先,我觉得现在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切实发挥好课堂主导作用,避免以往常见的越俎代庖类似事件的不断重演,大胆放手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答案。

其次,实验教师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做好学生的引导、帮助工作,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实验准备,确保每一个实验都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获。

再次,实验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养成,规范学生实验习惯,尽量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找出更多的科学问题,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实践得出结果,有效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最后,注意营造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的平台,让学生更多的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能否继续对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保持兴趣,是决定着整个工作的成败的标志。

篇11:激发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之我见

激发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之我见

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人类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重要动力[1].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是指导学生、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体育兴趣培养的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培养体育兴趣的途径进行了有效探讨.

作 者:叶雄文 YE Xiong-wen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卫生学校,广东,惠州,516002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20098(12)分类号:G63关键词:体育兴趣 中职体育教学 培养 途径

篇12:小学版画教学之我见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改革,小学的美术课堂总加入了版画内容,同时也成为了小学生的必修课,然而由于教学条件以及学校的硬件设施等原因导致版画教学模式受到了限制,成为了小学教学中不太受关注的课程之一,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学校,小学版画教学存在着极大地问题,这要求教师根据学校条件尽量对版画教学的模式进行改进,版画的优点是其他美术种类所不具备的,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本文将对小学版画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版画教学

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13-01

版画教学是小学生不容忽视的一项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耐心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好处,版画教学还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含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之情。从笔者对小学版画教学长时间的观察效果来看,明确了教师应如何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美术修养,才能够将版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一、版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虽然教学大纲在逐渐的改革,但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没有改变,部分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来,没有从根本上喜欢版画教学,甚至可能会对版画产生厌烦的心理。对于小学的版画教学中,教师没有深刻的认识或教学方法不正确,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会直截了当地将版画的画法及步骤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思想,心理和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小学版画教学的特征

1.创作过程中的创造。版画是艺术中的一种,需要学生通过绘画技巧以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完成作品,学生在制作版画前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构思,其次是画稿,最后是完成整个作品。在绘画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造,展现出创新的模式,版画从画稿到画板再到刻制,到最后的印制成画面,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这些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转换的过程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了一门手艺,还会然学生从内心产生审美情趣,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创造过程和审美体验。

2.制作中的动手与交流能力。版画是绘画与工艺相结合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动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培养方法和价值,由于版画的创作过程需要多种功能的不断转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更需要的是懂得创新能够产生自己独特创作想法的学生,这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展示,学生在创作中也能有更好的表现。版画的创作符合学生爱玩,好动以及充满好奇心的特征。

3.多种媒体板材的运用。在学生进行版画创作的过程中,要选取合适的媒体板材进行创造,例如:吹塑纸的版画,这种版画比较柔软,便于学生刻画。尤其是适用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学生,他们刻制版画的时候主要工具就是铅笔、小刀等,利用压划法、搓揉法等进行版画的创作,最终制作出的版画有着复古的风格。还有一种媒体板材是拼贴纸版画,拼贴纸版画比较单调,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余地起不到一定的作用,这种版画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将图画纸进行揉搓,然后根据需要展开,最后拼接成自己想要的版画样式,学生可以在版画上填充自己喜欢的颜色,将版画作品赋予生命力,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对小学版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提出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手脑并用才能完成好的版画作品,因此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版画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师制作版画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亲自指导让学生刻制版画,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到乐趣,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思维能力。

2.通过多样性提升学生兴趣。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对一些未知的事物会产生好奇的心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教学,版画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版画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版画版面上绘画出人物、动物或是植物,设定一些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师通过版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往往只会关注自身的情感问题,并不会对其他的事情投入过深的感情。因此教师要通过版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对版画艺术进行一个介绍,让学生对版画有着足够的了解之后,对版画产生的兴趣以及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后,在去进行版画创作内容的教学,这样学生就不会对版画感到枯燥无味了。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主题对学生进行教学,主题内容可以是刻画温馨家庭或是自然风景等,这样学生会根据教师所要求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想象,进而刻画出版画所要表现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投入真挚的感情。

4.利用版画进行有效地教学。在版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充当版画的材料,例如:教师可以用废布料、木盒等一些废旧的纸质物品充当材料,带领学生制作版画。同时版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有利于学生在制作版画时更加的便捷。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三大方面对小学版画教学之我见进行分析,说明了版画教学在小学的美术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版画是一种较早活跃在人们生活中的一项艺术创作,学生能够通过版画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欣赏水平,学生也可以通过版画的学习去掌握版画独特的语言,从版画中体验生活、反应生活,在版画的学习中,可以表露出学生的美术天赋以及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的创新式教学模式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版画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改善美术教学的内容,创造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赏析水平,使我国美术事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单位: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湖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心理描写好词好句下一篇:毕业生生产实习推荐规定